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3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腹腔镜微创手术联合食管-胃三层包埋吻合在食管癌快速康复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建平 马祯凯 +4 位作者 薛恒川 朱宗海 高杰 赵蒙蒙 张健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5期19-22,共4页
目的:探究胸腹腔镜微创手术联合食管-胃三层包埋吻合在食管癌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在扬中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8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究胸腹腔镜微创手术联合食管-胃三层包埋吻合在食管癌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在扬中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8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联合管型吻合器行端侧吻合加间断缝合包埋,观察组采用胸腹腔镜微创手术联合食管-胃三层包埋吻合。比较两组手术总时间、胸腹部操作时间、颈部操作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总时间、胸腹部操作时间、颈部操作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心律失常、胃排空延迟、术后鼻咽不适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微创手术联合食管-胃三层包埋吻合在食管癌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手术用时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胸腹腔镜微创手术 食管-胃三层包埋吻合 快速康复 并发症
下载PDF
胆囊癌微创手术治疗的现状与争议
2
作者 耿智敏 雷建军 +1 位作者 张东 陈晨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93-97,共5页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是胆囊癌患者唯一可能的治愈手段。近年来腹腔镜及机器人等微创手术在消化道肿瘤切除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但是胆囊癌根治手术能否采用微创治疗手段仍存在一定的争议,主要集中于微创手...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是胆囊癌患者唯一可能的治愈手段。近年来腹腔镜及机器人等微创手术在消化道肿瘤切除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但是胆囊癌根治手术能否采用微创治疗手段仍存在一定的争议,主要集中于微创手术是否具有安全性,能否获得肿瘤完全切除,即RO切除(RO resection),能否获得足够的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能否达到开腹手术的远期疗效。本文就胆囊癌的微创根治手术治疗现状及胆囊癌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比较进行述评,并对目前存在的争议进行探讨,旨在为胆囊癌微创治疗的规范化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手术治疗 微创手术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谢洋 杨卧龙 +1 位作者 李光政 麦剑军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4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0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应用温针灸联合关节镜微...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0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应用温针灸联合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单纯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Lequesne疗效、Lysholm膝关节评分、美国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治疗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治疗组WOMA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KOA较单纯关节镜微创手术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关节镜微创手术 膝骨关节炎
下载PDF
叙事护理在消化内镜中心微创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探讨
4
作者 姜素峰 薛霁晖 黄娟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210-0213,共4页
探讨叙事护理在消化内镜中心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消化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 探讨叙事护理在消化内镜中心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消化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消化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叙事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其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护理 消化内镜 微创手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经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
5
作者 宋伟 王恩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实施经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以传统开胸手术实施治疗,研究组患者利用经胸腔镜微创...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实施经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以传统开胸手术实施治疗,研究组患者利用经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切口长度、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切口感染、轻微声嘶、饮水呛咳)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用时(130.41±23.52)min、切口长度(3.45±1.14)cm、引流时间(2.26±0.43)d及住院时间(6.55±2.23)d均比对照组的(185.67±27.34)min、(14.53±2.85)cm、(4.52±0.65)d、(9.72±2.36)d短,术中出血量(114.56±13.21)ml比对照组的(159.71±27.35)ml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TNF-α(50.32±5.26)pg/ml、CRP(7.82±0.76)mg/L、IL-1β(49.32±13.63)pg/ml、IL-6(49.32±22.75)pg/ml比对照组的(78.29±5.83)pg/ml、(10.26±1.11)mg/L、(65.43±17.45)pg/ml、(91.41±37.02)pg/ml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社会交往的能力评分(80.81±8.92)分、精神情况评分(81.46±7.92)分、心理情况评分(81.46±6.69)分比对照组的(72.16±8.65)、(73.73±7.01)、(70.67±6.85)分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开展经胸腔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减少炎症情况的产生,促使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并减少并发症,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胸腔镜微创手术 原发性纵隔肿瘤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不再“脑洞大开”
6
作者 宋超强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4年第5期28-29,共2页
近日,宁夏一对年轻夫妻带着二个月大的宝宝来到北京求诊。原来,小宝宝4天前突发右下肢抽搐,右上肢力弱,并向左侧凝视。经当地医院头部MRI检查,怀疑为左额颞部脑肿瘤或脑出血。北京的专家依据病史、当地影像资料和神经系统检查,考虑是脑... 近日,宁夏一对年轻夫妻带着二个月大的宝宝来到北京求诊。原来,小宝宝4天前突发右下肢抽搐,右上肢力弱,并向左侧凝视。经当地医院头部MRI检查,怀疑为左额颞部脑肿瘤或脑出血。北京的专家依据病史、当地影像资料和神经系统检查,考虑是脑出血。经过进一步影像学检查,明确是脑出血,出血量约36ml。这个出血量在成人也达到了手术指征,但还不到两个月大的婴儿究竟该如何是好?经过多学科会诊和精心的准备,最后医生为小宝宝施行了微创手术,首先在术前精准定位的基础上,顺利地寻找到了血肿,接着下将内镜置入血肿腔内,进行多角度观察,最终逐步彻底地清除了血肿。术后小宝宝被送入新生儿科的保温箱中,2小时便出现苏醒迹象,4小时后完全清醒,并成功拔除气管插管。24小时后的头CT复查显示,血肿已完全清除,手术痕迹几乎不可见。看着宝宝吸吮着奶嘴,向大家露出天使般的微笑,孩子的父母终于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科 血肿腔 多学科会诊 微创手术 脑出血 脑肿瘤 影像资料 保温箱
下载PDF
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远期疗效分析
7
作者 王亮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10-0113,共4页
分析将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应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当中对患者中远期的状态有何影响。方法 病例选取90例,临床诊断结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分组,仅手术术式一项不同,其余诊疗、护理对策均相同,半数患者接受开放治疗,半数患者微创手术... 分析将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应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当中对患者中远期的状态有何影响。方法 病例选取90例,临床诊断结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分组,仅手术术式一项不同,其余诊疗、护理对策均相同,半数患者接受开放治疗,半数患者微创手术治疗。统计学比较指标有:①JOA评分;②治疗优良率;③ODI评分。结果 JOA评分在治疗前未显现出组间差异,证实术后数据的可比性。术后不同时间点分值比较,均发现微创组数值更优,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的认定标准。术后不同时间点,所有患者的JOA评分均显现出降低趋势,但整体水平仍然高于治疗前。治疗优良率方面,微创组高于开放组近25%,差异达到统计学的认定标准,P值远低于0.05。ODI评分在治疗前未显现出组间差异,证实术后数据的可比性。术后不同时间点分值比较,均发现微创组数值更优,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的认定标准。术后不同时间点,所有患者的ODI评分均显现出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仍然低于治疗前。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微创手术的中远期疗效更好,患者各项评分都更有优势,因此在治疗当中,若患者不存在相关禁忌症,可优先考虑采取微创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远期疗效
原文传递
曼彻斯特疼痛管理模式联合针对性心理辅导在脊柱微创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8
作者 吴敏 程惠敏 +1 位作者 董洲 谢婧怡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8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曼彻斯特疼痛管理模式联合针对性心理辅导在脊柱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收治的96例行脊柱微创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 目的:探讨曼彻斯特疼痛管理模式联合针对性心理辅导在脊柱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收治的96例行脊柱微创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接受曼彻斯特疼痛管理模式联合针对性心理辅导。比较两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围术期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心理状态[采用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定量表(MSSNS)]、睡眠质量[采用睡眠状况自评表(SRSS)]、舒适度[采用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GCQ)]。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围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12、24、48 h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7 d时,观察组MSSNS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时,观察组GCQ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曼彻斯特疼痛管理模式联合针对性心理辅导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纠正不良心理状态,对提高睡眠质量、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微创手术 曼彻斯特疼痛管理模式 针对性心理辅导 围术期疼痛 心理状态
下载PDF
盆腔脏器微创手术的血管解剖再思考
9
作者 王玲的 闻巍 卫勃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随着3D、4K腔镜手术设备的临床应用,微创、精准已成为外科手术的新标签,盆腔脏器的微创手术常涉及消化、泌尿、生殖等多个系统,各脏器间的动脉血供也存在共干、交通支等进而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盆腔动脉网系统;正确深入的认识盆底动... 随着3D、4K腔镜手术设备的临床应用,微创、精准已成为外科手术的新标签,盆腔脏器的微创手术常涉及消化、泌尿、生殖等多个系统,各脏器间的动脉血供也存在共干、交通支等进而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盆腔动脉网系统;正确深入的认识盆底动脉解剖依然是盆腔微创手术的基础,本文从胚胎发育的空间维度推演了盆腔动脉系统从雏形到成体复杂网络的视觉进程,对胚胎时期循环系统最初建立结合膜解剖概念,提出了三循环、三方向与四层面的立体模型;动态阐述了泄殖腔作为盆腔主要脏器原基的血供变化及泄殖腔系膜的概念;区分了脐动脉与原始脐动脉的概念及间介中胚层的嵌入式发育给整个盆腔动脉系统带来的变化;重新对以髂内动脉为中心的盆腔动脉网络系统分类,从而更深一层地理解盆底动脉网络的构建过程,便于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脏器 胚胎时期 髂内动脉 腔镜手术 交通支 微创手术 外科手术 脐动脉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自发性脑出血微创手术后恢复期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朱志恒 潘向东 +2 位作者 叶琦 申友奎 彭亮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47-50,共4页
自发性脑出血是临床中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1]),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我国脑卒中各亚型中高居第二位,是我国成人非传染性疾病致残、致死的首要原因^([2])。微创外科手术是脑出血治疗中快速降低颅内高压,清除颅内血肿的重要方法之一,... 自发性脑出血是临床中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1]),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我国脑卒中各亚型中高居第二位,是我国成人非传染性疾病致残、致死的首要原因^([2])。微创外科手术是脑出血治疗中快速降低颅内高压,清除颅内血肿的重要方法之一,因其创伤小、见效快而广受好评,但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大部分经微创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术后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且对于致残率、病死率等远期收益有限。因此,减轻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程度,改善远期预后,缩短康复时间仍是临床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针灸治疗 微创手术 自发性脑出血 恢复期
下载PDF
立体定向微创手术对脑胶质瘤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杨永飞 王彪 +2 位作者 尹凯 王天恩 左玉超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微创手术对脑胶质瘤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胶质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传统组和微创组,每组50例,传统组行传统开颅肿瘤切除术,微创组行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临床疗效、神经肽...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微创手术对脑胶质瘤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胶质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传统组和微创组,每组50例,传统组行传统开颅肿瘤切除术,微创组行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临床疗效、神经肽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0%,高于传统组患者的6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精氨酸升压素、β-内啡肽水平均低于本组术前,但微创组患者的精氨酸升压素、β-内啡肽水平均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前,且微创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传统组,两组患者的GCS、ADL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且微创组患者的GCS、ADL评分均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00%,低于传统组患者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微创手术应用于脑胶质瘤患者的治疗中,可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减轻对患者神经系统的损伤,改善神经缺损状况,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微创手术 脑胶质瘤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采用脊柱微创手术的临床效果研讨
12
作者 王冰 王全明 《系统医学》 2024年第4期148-151,共4页
目的 分析脊柱微创手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分组,将其分为开放组(n=35)和微创组(n=45),开放组行传统开放手术,微创... 目的 分析脊柱微创手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分组,将其分为开放组(n=35)和微创组(n=45),开放组行传统开放手术,微创组行脊柱微创手术。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椎体状态、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微创组的手术、出院时间均短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微创组的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部高度均高于开放组,Cobb角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微创组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均高于开放组,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微创组的并发症发生率(0)低于开放组(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4,P<0.05)。结论 脊柱微创手术的并发症少,能快速恢复伤椎高度,下调Cobb角,减轻椎体疼痛感,恢复脊柱功能,推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微创手术 并发症 围术期指标 骨质疏松 愈合情况 椎体骨折
下载PDF
隐匿型Lisfranc损伤的诊断与微创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13
作者 任梓瑞(综述) 吕扬(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286,共4页
Lisfranc损伤是指发生在跖跗关节(Lisfranc关节)的损伤,包括涉及跖跗关节的骨性或韧带组织损伤。隐匿型Lisfranc损伤(subtle Lisfranc injury,SLI)是Lisfranc损伤的重要类型,指由运动造成跖跗关节的低能量损伤,多以纯韧带损伤为主,并出... Lisfranc损伤是指发生在跖跗关节(Lisfranc关节)的损伤,包括涉及跖跗关节的骨性或韧带组织损伤。隐匿型Lisfranc损伤(subtle Lisfranc injury,SLI)是Lisfranc损伤的重要类型,指由运动造成跖跗关节的低能量损伤,多以纯韧带损伤为主,并出现骨结构在静态下的不稳定。SLI多见于间接受力的低能量损伤,也可为直接受力的高能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跗关节 隐匿型 韧带损伤 韧带组织 骨结构 高能量损伤 微创手术治疗 低能量损伤
下载PDF
漏斗胸治疗中行NUSS微创手术术后恢复效果及复发控制作用分析
14
作者 蒋寅 刘连波 +4 位作者 唐振霆 范明 郑俊强 王若男 刘峰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3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NUSS微创手术在漏斗胸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52例漏斗胸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26例,A组予以改良Ravitch手术治疗,B组采用微创Nuss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心功能水... 目的:探讨NUSS微创手术在漏斗胸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52例漏斗胸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26例,A组予以改良Ravitch手术治疗,B组采用微创Nuss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心功能水平、围术期恢复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B组总有效率(100.00%)与A组(96.15%)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儿术后1周各项心功能指标均高于本组术前,且B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每搏输出量(SV)水平高于A组,差异明显(P<0.05);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手术切口长度小于A组,且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较A组短,差异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B组术后1年复发率发生率较A组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NUSS微创手术及改良Ravitch手术为临床治疗漏斗胸患儿有效的、安全的术式,但前者更有助于促进患儿术后恢复,且对于控制患儿术后复发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NUSS微创手术 改良RAVITCH手术
下载PDF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15
作者 徐畅 玉山江·阿合尼牙孜 +1 位作者 秦智勇 王和功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双色球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双色球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观察组重症监护室观察时间及整体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较好,其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血肿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恢复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血肿清除术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 高血压脑 出血
下载PDF
腰椎结核微创手术入路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刘顺康 张翼升 +3 位作者 钟绵森 张迪 陆楷成 钟远鸣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29-133,共5页
腰椎结核是一种以椎体骨质及椎间盘破坏为主要表现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其发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容易出现腰椎不稳、脊髓受压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出现下肢瘫痪。抗结核药物治疗是结核病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对于部分腰椎结核患者,... 腰椎结核是一种以椎体骨质及椎间盘破坏为主要表现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其发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容易出现腰椎不稳、脊髓受压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出现下肢瘫痪。抗结核药物治疗是结核病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对于部分腰椎结核患者,单纯抗结核治疗效果欠佳,须辅以手术清除结核病灶,恢复脊柱稳定。传统开放手术显露充分,病灶清除彻底,手术疗效肯定,但手术切口长、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导致患者的接受度降低。而微创技术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深受临床医生与患者的青睐。但微创手术入路较多,目前关于微创手术入路的选择尚无明确定论。因此,本文对不同微创手术入路在腰椎结核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上选择合适的微创手术入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结核 微创手术 手术入路 综述
下载PDF
微创手术与传统开颅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17
作者 吴敏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14-218,共5页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手术治疗、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例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30例行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手术治疗、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例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30例行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置管引流时间、平均住院时间、GCS评分、NI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置管引流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CS评分、NIHS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颅手术,且神经功能改善明显,创伤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脑出血 微创手术 传统开颅手术
下载PDF
双镜联合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对照研究
18
作者 闫元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5期40-45,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手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2月松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组与对照组,每组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手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2月松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微创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后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淀粉酶、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对比两组手术前、术后1周的生存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创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的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血清ALT、AST、TNF-α、淀粉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72 h,微创组血清ALT、AST、TNF-α、淀粉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外周血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微创组外周血CD3^(+)、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微创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手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具有创伤小,对患者肝功能、炎症反应、血清淀粉酶影响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生存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微创手术方式 复发性胆总管结石
下载PDF
微创手术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毕进 董文伟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781-784,共4页
髌骨横行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折,不及时进行处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但常会导致许多不良反应。随着微创理念的发展,微创手术(MIS)治疗髌骨横行骨折以其独有的优势得到广泛的应... 髌骨横行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折,不及时进行处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但常会导致许多不良反应。随着微创理念的发展,微创手术(MIS)治疗髌骨横行骨折以其独有的优势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就MIS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横行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微创手术
下载PDF
经皮单通道椎间孔镜在腰椎微创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20
作者 李东儒(综述) 孟纯阳(审校)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51-154,共4页
随着技术的进步,腰椎微创手术技术在腰椎疾病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经皮单通道椎间孔镜是腰椎微创手术中常用的内窥镜辅助技术,最早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治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多种腰椎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局限性。... 随着技术的进步,腰椎微创手术技术在腰椎疾病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经皮单通道椎间孔镜是腰椎微创手术中常用的内窥镜辅助技术,最早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治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多种腰椎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局限性。本文简要回顾了椎间孔镜技术的发展,总结了该技术在腰椎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优缺点,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 腰椎 微创手术 应用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