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生物陶瓷材料iRoot SP在微创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
1
作者 杨占宝 岳琳 +1 位作者 董力 任冰洁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1704-1709,共6页
目的:观察新型生物陶瓷材料iRoot SP在微创根管治疗中的近期应用效果和远期牙周疼痛与牙周健康状态。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在承德市口腔医院收治的行微创根管治疗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H-PLUS组和iRoot SP组,各58例... 目的:观察新型生物陶瓷材料iRoot SP在微创根管治疗中的近期应用效果和远期牙周疼痛与牙周健康状态。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在承德市口腔医院收治的行微创根管治疗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H-PLUS组和iRoot SP组,各58例。AH-PLUS组根管填充物采用AH-PLUS糊剂,iRoot SP组根管填充物采用新型生物陶瓷材料iRoot SP,两组术后均观察7d,并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术后7d近期疗效、术后6个月治疗成功率,采用牙周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BI)、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于术前及术后7d对患者牙周健康情况进行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于术后1、3、5、7d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根据Mohd Sulong标准于术后观察期间对患者急症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评估,采用口腔医学治疗满意度评价量表于术后7d评价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与AH-PLUS组比较,iRoot SP组术后7d总有效率和术后6个月成功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4.83%vs77.59%,χ^(2)=6.202,P=0.013,94.83%vs75.86%,χ^(2)=8.340,P=0.013);与组内术前比较,两组治疗后PD、BI、GI、PLI评分均显著降低,两组治疗后PD、BI、GI、PLI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7d,两组疼痛评分呈逐渐降低趋势,且在不同时间点比较,iRoot SP组疼痛评分低于AH-PLUS组疼痛评分(P<0.05)。与H-PLUS组比较,iRoot SP组术后观察期间急症反应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17%vs17.24%,χ^(2)=4.245,P=0.013)。与H-PLUS组比较,iRoot SP组术后7d总满意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3.10%vs74.14%,χ^(2)=74.14,P=0.013)。结论:与AH-PLUS糊剂相比,采用新型生物陶瓷材料iRoot SP对微创根管治疗患者进行根管填充的治疗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根管治疗 新型生物陶瓷材料 iRoot SP 疼痛 牙周健康
下载PDF
新型生物陶瓷材料在微创根管治疗中对患牙根管形成填充能力、髓腔清洁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蕾 张富华 薛浩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97-1899,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生物陶瓷材料在微创根管治疗中对患牙根管形成填充能力、髓腔清洁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进行微创牙科根管治疗患者70例,随机分为新型组和常规组各35例,新型组给予患者新型生物材料iRoot SP作为根管充填物,常规组给予患者AH-P... 目的探讨新型生物陶瓷材料在微创根管治疗中对患牙根管形成填充能力、髓腔清洁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进行微创牙科根管治疗患者70例,随机分为新型组和常规组各35例,新型组给予患者新型生物材料iRoot SP作为根管充填物,常规组给予患者AH-PLUS糊剂作为根管填充物。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后成功率,疼痛程度,根管填充能力,髓腔清洁效果。结果新型组术后即刻填充效果更好,总填充有效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常规组相比,新型组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新型组术后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新型组成功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用新型生物陶瓷材料作为根管填充物的患者根管治疗效果更好,对治疗后成功率、疼痛改善均有较好影响,髓腔清洁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生物陶瓷材料 微创根管治疗 填充能力 髓腔清洁
下载PDF
现代微创根管治疗术与传统根管治疗术中急症发生率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0期114-115,共2页
目的研究现代微创根管治疗术与传统根管治疗术的急症发生情况。方法 65例接受根管治疗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现代微创组(33例)和传统组(32例)。传统组采取传统根管治疗术,现代微创组采取现代微创根管治疗术。对两组患者术中疼... 目的研究现代微创根管治疗术与传统根管治疗术的急症发生情况。方法 65例接受根管治疗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现代微创组(33例)和传统组(32例)。传统组采取传统根管治疗术,现代微创组采取现代微创根管治疗术。对两组患者术中疼痛、红肿等急症发生率和治疗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现代微创组术中疼痛及红肿发生率分别为9.09%、6.06%,低于传统组的28.13%、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现代微创组治疗成功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代微创根管治疗术治疗成功率更高,充填效果更好,患者术中疼痛等急症发生率更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微创根管治疗 传统管治疗 急症发生率
下载PDF
微创根管治疗中使用iRoot SP与AH PLUS材料对牙髓炎患者填充效果、炎症和疼痛的影响比较
4
作者 袁宝乘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592-594,603,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根管治疗中使用爱汝特SP生物陶瓷根管封闭糊剂(iRoot SP)与登士柏AH Plus根管充填材料(AH PLUS)对牙髓炎患者填充效果、炎症、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牙髓炎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比较微创根管治疗中使用爱汝特SP生物陶瓷根管封闭糊剂(iRoot SP)与登士柏AH Plus根管充填材料(AH PLUS)对牙髓炎患者填充效果、炎症、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牙髓炎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n=40),微创根管治疗中对照组用AH PLUS,观察组用iRoot SP.治疗1 w后对比填充效果;治疗前、治疗1 w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龈沟液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细胞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治疗前、治疗后12 h、24 h、72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 Scale,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治疗前、治疗1 w后采用牙周探针测定牙周袋深度(Periodontal pocket depth,PD)、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IL);观察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适填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 w后TNF-α、CRP、IL-6、治疗后12 h、24 h VAS评分以及治疗1 w后PD、GI、PIL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髓炎患者微创根管治疗中使用iRoot SP填充效果更好,改善炎症、疼痛、牙周指标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根管治疗 牙髓炎患者 根管充填材料 填充效果
下载PDF
微创Er:YAG激光在根管消毒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林冬梅 韦晓丹 吴洁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6期1529-1533,共5页
目的 观察微创Er:YAG激光应用于牙体牙髓病患者治疗的根管消毒作用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100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按红蓝球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 观察微创Er:YAG激光应用于牙体牙髓病患者治疗的根管消毒作用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100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按红蓝球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根管治疗和根管消毒手段,观察组采用微创根管治疗并进行Er:YAG激光消毒,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牙周状况、炎症因子和菌落数均等(P>0.05),治疗后,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SBI、PD、TM和GI评分更低,菌落数量少,IL-6、TNF-α和hs-CRP水平、Th17、Treg水平及VAS评分低,开髓和根管准备时长更短,开髓面积更小,远期复发率和折裂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微创Er:YAG激光技术应用于牙体牙髓病的根管消毒中,杀菌效果明显,有利于降低炎症反应,改善牙周状况,可有效降低复发概率,避免患牙在治疗后发生折裂,大大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YAG激光 微创根管治疗 牙体牙髓病 根管消毒
下载PDF
显微微创根管治疗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汪磊 戴聪 +1 位作者 谢玉庆 刘志洋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6期342-346,共5页
目的:评价显微镜下微创根管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2019年1月~2021年6月就诊的牙体缺损不超过1/3的磨牙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患者,实验组采用微创根管治疗并用纳米树脂直接充填髓腔及窝洞,对照组采用常规根管治疗并全冠修复。比... 目的:评价显微镜下微创根管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2019年1月~2021年6月就诊的牙体缺损不超过1/3的磨牙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患者,实验组采用微创根管治疗并用纳米树脂直接充填髓腔及窝洞,对照组采用常规根管治疗并全冠修复。比较两组根管治疗的操作时间;诊间及治疗后疼痛评分。对比修复完成后6个月、1年、2年的修复体FDI评分及2年后的治疗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根管充填时间和总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诊间24 h NRS疼痛评分牙髓炎显著高于根尖周炎(P<0.05),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24 h疼痛评分对照组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但牙髓炎和根尖炎之间无差异。在6个月,1年,2年复查时两组修复体FDI最终评分以及2年成功率均无差异(P>0.05)。结论:显微微创根管治疗与传统根管治疗成功率接近,能提高治疗效率、降低术后疼痛,牙体缺损不超过1/3的患牙微创治疗后用纳米树脂直接充填髓腔及窝洞可以获得与全冠修复相似的存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微创根管治疗 髓腔固位
原文传递
微创开髓下3种根管消毒方法对粪肠球菌清除效果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单晓阳 孙莉青 +2 位作者 王月月 杨楠 孙慧斌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23,共7页
目的:比较微创和常规开髓下的不同根管消毒方法,获得一种基于微创开髓的高效简便的根管消毒方法。方法:将66颗离体上颌第一磨牙随机分为实验组(计算机辅助引导下开髓)和对照组(常规开髓),均预备至ProTaper Universal F2,建立粪肠球菌感... 目的:比较微创和常规开髓下的不同根管消毒方法,获得一种基于微创开髓的高效简便的根管消毒方法。方法:将66颗离体上颌第一磨牙随机分为实验组(计算机辅助引导下开髓)和对照组(常规开髓),均预备至ProTaper Universal F2,建立粪肠球菌感染模型。每组再随机分为NaClO+EDTA冲洗(A)、NaClO+EDTA+超声荡洗(B)、NaClO+EDTA+Er:YAG激光(C)3个亚组,进行根管消毒后取样培养,计算每个样本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值。以F3锉预备并收集牙本质碎屑,稀释培养后,计算CFU值。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管内壁表面实验组和对照组CFU结果显示,C组和B组的杀菌效果显著优于A组(P<0.05),但C组和B组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内比较,B1、C1组与A1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B1、C1组结果均低于A1组,但B1、C1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组内比较,B2、C2组与A2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B2、C2组结果均低于A2组,但B2、C2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牙本质碎屑细菌量的比较结果显示,C组效果最佳,B组次之,A组最差,各组两两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计算机引导下微创根管治疗,在Er:YAG激光或超声辅助下,可获得与常规根管治疗相仿的消毒效果,且Er:YAG激光对牙本质小管的细菌清除效果优于超声,更适用于微创根管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根管治疗 根管消毒 粪肠球菌 ER:YAG激光 超声荡洗
原文传递
多声波超洁净系统GentleWave在根管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怡然 王成坤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5期317-320,共4页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多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根管治疗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其中对根管系统进行机械化学联合预备,彻底控制根管内感染是根管治疗的重要环节。传统根管治疗术常常需要借助预备器械来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物,然而过多的切削根...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多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根管治疗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其中对根管系统进行机械化学联合预备,彻底控制根管内感染是根管治疗的重要环节。传统根管治疗术常常需要借助预备器械来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物,然而过多的切削根管壁可造成牙体抗折性能的降低,增加根管偏移、穿孔和器械折断等风险。另外,由于根管系统的复杂性,难以彻底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物质,从而导致治疗失败。因此,如何尽可能的保存牙体组织,同时提高治疗的效果,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最近,多声波超洁净系统GentleWave(GW)的问世,相比传统的机械化学预备,简化临床操作,避免了对根管的切削,在保存牙体组织的同时又提高了根管系统清理效果。本文将对此系统的原理及操作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对其在根管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的优势与不足进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tleWave 非器械管治疗 微创根管治疗
下载PDF
保守开髓洞型及One Curve根管预备对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管危险区的影响
9
作者 史富茹 陈浩 +2 位作者 李霞 高瑞芳 李然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7期480-487,共8页
目的研究使用One Curve预备系统时,保守开髓洞型对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管危险区的侧穿风险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更优的髓腔入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0颗因严重牙周病拔除冠根完整、近中根具有近颊根管与近舌根管2个独立根管,... 目的研究使用One Curve预备系统时,保守开髓洞型对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管危险区的侧穿风险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更优的髓腔入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0颗因严重牙周病拔除冠根完整、近中根具有近颊根管与近舌根管2个独立根管,弯曲度为0°~20°的下颌第一磨牙,根据髓腔通路设计随机分为2组:传统开髓洞型组与保守开髓洞型组。传统开髓洞型髓室顶完全去除,保守开髓洞型尽可能多地保留髓室顶及颈周牙本质,使用One Curve单支锉行根管预备。对预备前后的离体牙进行锥形束CT扫描,定位近中根根分叉下方0~7.0 mm位置,以1 mm为间隔确定测量截面。测量各截面中根管近远中侧最小根管壁厚度。结果①20颗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预备前CT测量结果示:危险区位于根分叉下0~4 mm,近颊根管近中侧平均厚度为1.18 mm,远中侧为1.08 mm。近舌根管近中侧平均厚度为1.28 mm,远中侧为1.07 mm。②传统开髓洞型组与保守开髓洞型组的下颌第一磨牙的近中根管的危险区的根管壁厚度减少量比较无显著差异(t=1.319,P=0.19)。③传统开髓洞型的近颊根管根尖偏移更偏向近中,保守开髓洞型更趋向于远中侧。而两组在近舌根管的偏移趋势均偏向远中。结论使用One Curve预备系统时,临床上使用基于微创理念的保守开髓洞型不会增加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管危险区的穿通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根管治疗 下颌第一磨牙 危险区 One Curve锉 牙本质 锥形束CT 根管预备 尖偏移
下载PDF
Er:YAG激光在不同根尖工作宽度时对根管内粪肠球菌杀灭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田甜甜 相豆豆 +2 位作者 李芬 田宇 余擎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222-227,249,共7页
目的:观察Er:YAG激光在不同照射时间及不同根尖工作宽度时的杀菌效果。方法:取粪肠球菌感染根管模型125个,随机取10个样本用于检测根管壁细菌基线数。115个样本随机分为5组,1机械预备+Er:YAG激光+次氯酸钠(Na Cl O)组(n=40)... 目的:观察Er:YAG激光在不同照射时间及不同根尖工作宽度时的杀菌效果。方法:取粪肠球菌感染根管模型125个,随机取10个样本用于检测根管壁细菌基线数。115个样本随机分为5组,1机械预备+Er:YAG激光+次氯酸钠(Na Cl O)组(n=40):根据根管预备型号再分为#20、#25、#30、#40 4个亚组(n=10),均用Er:YAG激光加52.5 g/L Na Cl O处理1 min;2机械预备+Na Cl O组(n=10):将根管预备至#40后,用52.5 g/L Na Cl O处理1 min;3Er:YAG激光+Na Cl O处理组(n=39):按激光处理时间分为E0(30 s)、E1(1 min)、E2(2 min)3个亚组后(n=13),向根管内注满52.5 g/L Na Cl O,并用Er:YAG激光照射相应时间;4阳性对照组(n=13):用3 m L 52.5 g/L Na Cl O处理根管1 min;5阴性对照组(n=13):用3 m L生理盐水处理根管1 min。处理结束后,分别采集各组根管壁表面和不同深度的牙本质碎屑进行细菌培养计数。结果:1Er:YAG激光+52.5 g/L Na Cl O组在根管壁各深度处的细菌减少率均显著高于阴、阳性对照组(P〈0.05);E0、E1、E2组在根管壁表面和0~100μm深度处的细菌减少率基本相似(P〉0.05),而在100~200μm和200~300μm处,E0组细菌减少率明显低于E1、E2组(P〈0.05),E1和E2相比P〉0.05。2#30/Er:YAG/Na Cl O组牙本质深层细菌减少率可达99%以上。#20/Er:YAG/Na Cl O组与#40/Na Cl O组比较P〉0.05。结论:Er:YAG激光可增强Na Cl O的杀菌作用,在减少根尖预备工作宽度的同时可达到同样的杀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YAG激光 杀菌效果 微创根管治疗 尖工作宽度 粪肠球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