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口膜壳绦虫DAZ基因的原核表达、转录水平及组织定位研究
1
作者 马静 张艳艳 +3 位作者 贾新月 马勋 王正荣 薄新文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9-137,共9页
为研究微口膜壳绦虫无精子症(DAZ)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利用在线软件对WormBase中微口膜壳绦虫DAZ基因(HmN_000202400)及其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构建DAZ基因的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微口膜壳绦虫DAZ基因cDNA全长1494 bp,编... 为研究微口膜壳绦虫无精子症(DAZ)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利用在线软件对WormBase中微口膜壳绦虫DAZ基因(HmN_000202400)及其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构建DAZ基因的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微口膜壳绦虫DAZ基因cDNA全长1494 bp,编码497个氨基酸,存在保守结构域和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无跨膜区和信号肽,且与缩小膜壳绦虫和微小膜壳绦虫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经PCR扩增DAZ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22b-DAZ,经双酶切鉴定正确后经IPTG诱导表达,并采用His-Ni柱亲和层析法纯化,经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所表达的重组DAZ蛋白(rDAZ)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分子量约为57 ku,且纯化效果较好。利用rDAZ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兔rDAZ的多克隆抗体,经间接ELISA检测其效价,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其反应原性。结果显示,该多克隆抗体效价可达1∶128000,且能够与微口膜壳绦虫的天然总蛋白反应,表明获得了反应原性较好的兔rDAZ的多克隆抗体。为研究DAZ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分别检测DAZ基因在微口膜壳绦虫成虫、似囊尾蚴及虫卵中的相对转录水平;将微口膜壳绦虫制备石蜡切片观察虫体的各组织结构;利用制备的兔rDAZ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DAZ蛋白在虫体各组织中的定位。qPCR结果显示,DAZ基因在微口膜壳绦虫成虫、似囊尾蚴及虫卵中均不同程度转录,与其虫卵相比,DAZ基因在似囊尾蚴中的转录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但在成虫中显著降低(P<0.05);石蜡切片观察结果显示,微口膜壳绦虫生殖系统发达,发育成熟的睾丸、卵巢、卵黄腺、子宫、受精囊等主要分布在成节中,而孕节内的其他生殖器官则逐渐退化,唯有子宫扩大并充满虫卵;IFA结果显示,在微口膜壳绦虫的睾丸中可见特异性绿色荧光,而卵巢、卵黄腺、子宫、受精囊等中则无该绿色荧光。上述结果表明,DAZ基因可能在微口膜壳绦虫生殖细胞的初始发育阶段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微口膜壳绦虫不同节片内生殖器官的发育程度不同,且DAZ主要在微口膜壳绦虫的睾丸中表达。本研究首次发现微口膜壳绦虫DAZ基因可能与雄性生殖系统的发育调控有关,该结果为进一步探究其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口膜壳绦虫 DAZ基因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下载PDF
微口膜壳绦虫不同发育阶段及成虫不同节片形态结构的观察
2
作者 马静 张艳艳 +3 位作者 贾新月 马勋 王正荣 薄新文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32-38,共7页
为观察人工感染小鼠肝胆管中微口膜壳绦虫Hymenolepis microstoma的组织形态结构,以及微口膜壳绦虫似囊尾蚴与虫卵的组织形态结构,本研究解剖受感染的面粉甲虫,收集似囊尾蚴,每只小鼠灌胃新鲜采集的似囊尾蚴50个。感染15 d后,取小鼠肝... 为观察人工感染小鼠肝胆管中微口膜壳绦虫Hymenolepis microstoma的组织形态结构,以及微口膜壳绦虫似囊尾蚴与虫卵的组织形态结构,本研究解剖受感染的面粉甲虫,收集似囊尾蚴,每只小鼠灌胃新鲜采集的似囊尾蚴50个。感染15 d后,取小鼠肝胆管中微口膜壳绦虫成虫,琼脂糖预包埋后制备石蜡切片,经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并拍照。解剖微口膜壳绦虫成虫孕节,收集虫卵,使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似囊尾蚴与虫卵并拍照。结果显示,在光学显微镜下微口膜壳绦虫成虫头节呈球形,具有4个吸盘和1个顶突;颈节位于头节的后端;未成熟节片内主要分布有肌肉、渗透调节管以及部分未发育成熟的生殖器官;成节内有睾丸、卵巢、卵黄腺、子宫等雌性和雄性生殖器官;孕节内其他生殖器官则逐渐退化,唯有子宫扩大并充满虫卵。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似囊尾蚴呈梨形或葫芦形;虫卵呈圆球形,胚膜内含有1个六钩蚴。本研究明确了微口膜壳绦虫不同发育阶段以及成虫不同节片的组织形态结构,为进一步研究其发育学与病原学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口膜壳绦虫 生殖器官 石蜡切片 HE染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