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小核糖核酸-21对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寅 李龙江 +2 位作者 徐克 吕品 郑文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0-355,359,共7页
目的研究微小核糖核酸-21(miR-21)对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2’O-Me修饰的正义和反义miR-21寡核苷酸序列通过脂质体转染技术转染到舌鳞状细胞癌细胞Tca8113及其高转移株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转... 目的研究微小核糖核酸-21(miR-21)对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2’O-Me修饰的正义和反义miR-21寡核苷酸序列通过脂质体转染技术转染到舌鳞状细胞癌细胞Tca8113及其高转移株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转染后miR-21在细胞中的表达变化,通过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流式细胞术、AnnexinⅤ细胞早期凋亡检测、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周期、细胞早期凋亡情况、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靶向miR-21的反义寡核苷酸可以有效地抑制Tca8113及其高转移株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抑制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细胞内转染反义miR-21寡核苷酸序列后,可以降低舌鳞状细胞癌细胞中miR-21的表达,并对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微小核糖核酸-21 微小核糖核酸-21反义寡核苷酸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微小核糖核酸-21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舌鳞癌细胞生长抑制的体内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寅 李龙江 +2 位作者 徐克 吕品 郑文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2-567,共6页
目的研究微小核糖核酸-21(miR-21)反义寡核苷酸(AS-miR-21)对人舌鳞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稳定转染pGL6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的舌鳞癌细胞Tca8113-luc接种裸鼠,建立移植瘤动物模型,瘤体内注射AS-miR-21,应用活体成像和TUNEL等实验... 目的研究微小核糖核酸-21(miR-21)反义寡核苷酸(AS-miR-21)对人舌鳞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稳定转染pGL6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的舌鳞癌细胞Tca8113-luc接种裸鼠,建立移植瘤动物模型,瘤体内注射AS-miR-21,应用活体成像和TUNEL等实验技术进行AS-miR-21对人舌鳞癌细胞系生长抑制的体内研究。结果通过转染pGL6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构建了稳定表达荧光素酶活性的Tca8113-luc细胞株。裸鼠皮下荷瘤模型成瘤率高,肿瘤生长稳定。在瘤体内注射AS-miR-21后肿瘤生长减慢,活体成像中光子数偏低,肿瘤标本中坏死灶少见,细胞核变小,染色变浅,异型性减低,新生血管数减少。肿瘤组织中miR-21表达明显下降,凋亡指数升高。结论肿瘤内注射AS-miR-21可以降低舌鳞癌细胞中miR-21的表达,促进舌鳞癌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癌 微小核糖核酸-21 微小核糖核酸-21反义寡核苷酸 基因治疗 活体成像
下载PDF
强化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CD4+T淋巴细胞微小核糖核酸-2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刘洋 李浪 +4 位作者 苏强 周游 王江友 孙羽涵 杨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CD4+T淋巴细胞微小核糖核酸-21(microRNA-21,miRNA-21)表达的影响。方法:入选2011—11至2012-05在我院住院行择期PCI术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8例,...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CD4+T淋巴细胞微小核糖核酸-21(microRNA-21,miRNA-21)表达的影响。方法:入选2011—11至2012-05在我院住院行择期PCI术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强化他汀组(阿托伐他汀术前80mg/d,术后40mg/d,n=34)和常规他汀组(阿托伐他汀术前术后均20mg/d,n=34):分别于PCI术前、术后16-24h抽血检查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超敏C反应蛋白及新鲜外周血。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qRT—PCR)检测CD4+T淋巴细胞miRNA-21、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CD4+T淋巴细胞PDCD4蛋白表达,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a的浓度。结果:强化他汀组肌钙蛋白I高于正常高值1—5倍及高于5倍以上的发生率低于常规他汀组;强化他汀组CK—MB高于正常高值的发生率也低于常规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常规他汀组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PDCD4mRNA、PDCD4蛋白、肿瘤坏死因子-a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他汀组术后miRNA-21、白细胞介素-10表达量较术前明显升高,PDCD4mRNA、PDCD4蛋白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阿托伐他汀减轻PCI术后心肌损伤可能与上调PCI术后CD4+T淋巴细胞miRNA-21表达,导致其靶蛋白PDCD4表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微小核糖核酸-2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PDCD4 CD4+T淋巴细胞
下载PDF
微小核糖核酸-21调控spry2影响Jurkat细胞炎症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栋 文伟明 +3 位作者 苏强 刘洋 周游 王江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00-1402,共3页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miRNA)-21通过调控spry2进而对Jurkat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人T淋巴细胞系Jurkat E6-1细胞分为miRNA-21模拟物组、miRNA-21模拟物阴性对照组、miRNA-21抑制物组和miRNA-21抑制物组阴性对照组,每组例数为8,...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miRNA)-21通过调控spry2进而对Jurkat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人T淋巴细胞系Jurkat E6-1细胞分为miRNA-21模拟物组、miRNA-21模拟物阴性对照组、miRNA-21抑制物组和miRNA-21抑制物组阴性对照组,每组例数为8,进行细胞转染,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的miRNA-21和spry2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各组spry2蛋白表达情况,同时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液IL-10、IL-2和TNF-α的分泌水平。结果:与其阴性对照组比较,模拟物组miRNA-21的相对表达量和IL-10的分泌水平明显增加(P<0.05),spry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和spry2的相对蛋白含量显著减少(P<0.05);抑制物组miRNA-21的相对表达量和细胞上清液IL-10的分泌水平明显减少(P<0.05),spry2 mRNA相对表达量和spry2的相对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两组细胞上清液TNF-α和IL-2的分泌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Jurkat细胞中,miRNA-21可能通过抑制其靶基因spry2的表达而促进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表明miRNA-21可能通过影响IL-10的分泌而作为血管的一种保护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微小核糖核酸-21 spry2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微小核糖核酸-21、金属基质蛋白酶-9、骨桥蛋白水平变化在PCI患者术后再狭窄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全河 翟关群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611-614,共4页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21(mi RNA-21)、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骨桥蛋白(OPN)水平变化在PCI患者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郑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PCI支架置入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10例...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21(mi RNA-21)、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骨桥蛋白(OPN)水平变化在PCI患者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郑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PCI支架置入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再狭窄组(n=17)和未再狭窄组(n=93),两组患者均于复查时检测血清mi RNA-21表达水平及MMP-9、OPN、血脂等生化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mi RNA-21、MMP-9、OPN、血脂等表达水平。结果再狭窄组患者的支架置入数量较未再狭窄组少,支架直径较未再狭窄组小,累及前降支、三支病变例数明显多于未再狭窄组,再狭窄组患者的mi RNA-21、CRP、MMP-9及OPN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i RNA-21、OPN及MMP-9表达水平升高均是发生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较大的支架直径是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mi RNA-21、OPN、MMP-9单项及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ACU面积分别为0.898、0.782、0.739及0.977,联合检测可增加预测的特异性(94.62%)、准确性(90.91%)及阳性预测值(94.62%)。结论 Mi RNA-21、OPN及MMP-9表达水平升高与PCI患者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关系密切,联合检测对PCI患者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21 金属基质蛋白酶-9 骨桥蛋白 PCI患者术后再狭窄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微小核糖核酸-21对乳腺癌MCF-7细胞反转录富含半胱氨酸蛋白表达的调节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郑志伟 赵树林 +3 位作者 杨钰贤 朱辉德 朱志伟 陈蕾 《转化医学杂志》 2016年第4期198-201,234,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MCF-7细胞中微小核糖核酸-21(microRNA-21,miR-21)对反转录富含半胱氨酸蛋白(reversion inducing cysteine rich protein with Kazal motifs,RECK)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将miR-21模拟物、miR-21抑制物及模拟物阴性对照、... 目的探讨乳腺癌MCF-7细胞中微小核糖核酸-21(microRNA-21,miR-21)对反转录富含半胱氨酸蛋白(reversion inducing cysteine rich protein with Kazal motifs,RECK)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将miR-21模拟物、miR-21抑制物及模拟物阴性对照、抑制物阴性对照各组瞬时转染到MCF-7细胞中,48 h后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21在细胞的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染后RECK表达水平变化。结果细胞转染48 h后,miR-21抑制物组和miR-21模拟物组miR-21的表达分别与转染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染miR-21抑制物组miR-21的表达明显下降,转染miR-21模拟物组miR-21的表达明显上调;细胞转染miR-21各组后RECK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R-21抑制物组相对其阴性对照组,RECK表达明显上升(P<0.001);miR-21模拟物组相对其阴性对照组,RECK表达明显下降(P<0.001)。结论miR-21可以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RECK表达,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评价指标及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微小核糖核酸-21 反转录富含半胱氨酸蛋白
下载PDF
血浆微小核糖核酸-21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缺血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骁 宗刚军 沈沁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8期97-101,106,共6页
目的探讨血浆微小核糖核酸-21(miRNA-21)水平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缺血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5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肌缺血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SYNTAX评分<23分)58例、中... 目的探讨血浆微小核糖核酸-21(miRNA-21)水平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缺血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5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肌缺血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SYNTAX评分<23分)58例、中度组(SYNTAX评分23~32分)48例和重度组(SYNTAX评分>32分)44例。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浆miRNA-21、生化指标水平以及Gensini评分。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评估血浆miRNA-21与Gensini评分、SYNTAX评分的相关性。随访1年,依据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非MACE组108例和MACE组42例,比较上述临床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上述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miRNA-21水平对AMI患者预后的诊断性能。结果中度组的血浆miRNA-21、Gensini评分及SYNTAX评分均低于重度组但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餐后2 h血糖(2 hPBG)、空腹血糖(FBG)、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miRNA-21水平与Gensini评分、SYNTAX评分呈正相关(r=0.823、0.784,P=0.029、0.033)。随访1年,MACE组的血浆miRNA-21水平高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浆miRNA-21水平、Gensini评分与SYNTAX评分是AMI患者随访1年预后的影响因素(OR=3.656、2.887、2.913,P=0.013、0.036、0.029)。血浆miRNA-21截断值3.25预测AMI患者随访1年MACE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24,灵敏度为83.9%,特异度为87.6%(P=0.023)。结论血浆miRNA-21能有效评估AMI患者心肌缺血严重程度,对近期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21 SYNTAX评分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 近期预后
下载PDF
外周血微小核糖核酸-21、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Gensini积分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
8
作者 张桂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1期1920-1922,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微小核糖核酸-21(miR-21)、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Gensini积分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AMI患者136例,均检测其外周血miR-21、Hcy水平,并评估Gensini积分。比... 目的:探讨外周血微小核糖核酸-21(miR-21)、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Gensini积分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AMI患者136例,均检测其外周血miR-21、Hcy水平,并评估Gensini积分。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合并症、体质量指数(BMI)、Killip分级、心率(HR)、收缩压(SBP)、病变支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术前与术后3d外周血miR-21、Hcy水平及Gensini积分,分析术前外周血miR-21、Hcy水平与Gensini积分的关联性及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年龄、性别、合并症、BMI、HR、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预后AMI患者Killip分级、病变支数、cTnI、CK-MB、miR-21相对表达量、Hcy、Gensini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外周血miR-21、Hcy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5);Killip分级、病变支数、cTnI、CK-MB、miR-21相对表达量、Hcy均为AMI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AMI患者外周血miR-21、Hcy水平异常升高,且与Gensini积分、预后效果密切相关,具有较高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21 同型半胱氨酸 急性心肌梗死 GENSINI积分 关联性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微小核糖核酸-21和微小核糖核酸-431对肺结核病情发展及预后评估价值研究
9
作者 卢琼 董珍 王婉如 《中国热带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分析支气管镜检标本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21、miRNA-431对肺结核病情发展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纳入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2022年5月—2023年7月临床收治43例确诊肺结核患者为研究组,纳入同期43例肺炎患者为对照组,研究组中根... 目的分析支气管镜检标本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21、miRNA-431对肺结核病情发展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纳入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2022年5月—2023年7月临床收治43例确诊肺结核患者为研究组,纳入同期43例肺炎患者为对照组,研究组中根据肺部病灶肺野数量分级轻度14例、中度19例、重度10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和预后良好,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内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以及研究组内不同预后患者miRNA-21、miRNA-431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肺结核疾病发展及预后的因素,建立影响肺结核病情发展及预后的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模型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miRNA-21、miRNA-43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研究组内,病情严重程度与患者miRNA-21、miRNA-431水平成正比,且重度肺结核患者miRNA-21、miRNA-431水平显著高于轻度、中度肺结核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内,预后不良肺结核患者miRNA-21、miRNA-431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肺结核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miRNA-21、miRNA-431表达为自变量,连续变量;将肺结核病情发展及预后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NA-21、miRNA-431高表达均为肺结核病情发展及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预测模型最佳临界值为0.0895,miRNA-21、miRNA-431和两项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614(0.651~0.732)、0.671(0.686~0.811)、0.891(0.787~0.993)。结论肺结核患者miRNA-21、miRNA-431水平高表达,与病情发展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肺结核患者预后,联合诊断综合应用价值高,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21 微小核糖核酸-431 肺结核 病情发展 预后评估
原文传递
微小核糖核酸-2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分析
10
作者 甄时建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第7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21(mi 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5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其中存在淋巴结转移39例,未发生淋巴结转移26例;并以同...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21(mi 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5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其中存在淋巴结转移39例,未发生淋巴结转移26例;并以同期行健康体检的65例健康成人及收治65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A组与对照B组。分别对采集的血清标本与乳腺细胞依次开展mi R-21临床检验,评估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并分析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i R-21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mi R-21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F-7、MDA-MB-231与MDA-MB-468乳腺癌细胞的mi R-21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HBL-100组,且MDA-MB-231与MDA-MB-468侵袭性乳腺癌细胞的mi R-21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MCF-7非侵袭性乳腺癌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转染mi R-21抑制剂的MDA-MB-231侵袭性人乳腺癌细胞迁移至小室细胞数量与穿过基质胶细胞数量均明显低于A组乳腺细胞,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的mi R-21呈高表达状态,其表达水平同癌细胞侵袭转移具有相关性,抑制mi R-21水平有利于控制肿瘤细胞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记 乳腺癌 微小核糖核酸-21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miR-21对人口腔癌细胞株HSQ-89增殖、侵袭与迁移的影响实验研究
11
作者 韦敏 顾春梅 +1 位作者 管燕华 王育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7-162,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21(miR-21)介导Smad7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通路对人口腔癌细胞株HSQ-89增殖、侵袭与迁移的作用。方法:取人口腔癌细胞株HSQ-89培养传代,分为阴性对照组、下调组、上调组和正常组,前三者分别采用...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21(miR-21)介导Smad7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通路对人口腔癌细胞株HSQ-89增殖、侵袭与迁移的作用。方法:取人口腔癌细胞株HSQ-89培养传代,分为阴性对照组、下调组、上调组和正常组,前三者分别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携带阴性对照(NC inhibitor)、miR-21抑制剂(miR-21 inhibitor)、miR-21模拟物(miR-21 mimics)载体进行转染,正常组仅添加等量无菌蒸馏水。观察各组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各组细胞miR-21、TGF-β_(1)、Smad3、Smad7、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MYC、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各组细胞TGF-β_(1)、Smad3、Smad7、CCND1、MYC、E-cadherin、Vimentin、MMP-2蛋白表达及p-Smad3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miR-21是否靶向Smad7。结果:与正常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上调组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上升,下调组细胞增殖活性下降、侵袭细胞数减少、划痕愈合率下降(均P<0.05);与正常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上调组细胞miR-21表达、TGF-β_(1)、Smad3、CCND1、MYC、Vimentin、MMP-2 mRNA和蛋白表达上升、Smad7和E-cadherin mRNA和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下调组细胞miR-21表达、TGF-β_(1)、Smad3、CCND1、MYC、Vimentin、MMP-2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Smad7和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上升(均P<0.05);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1靶向Smad7。结论:miR-21促进口腔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可能与调节Smad7、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微小核糖核酸-21 转化生长因子Β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下载PDF
LEASO患者血清miR-21、miR-126水平与HMGB1/TLR4信号通路活性和术后复发的关系
12
作者 李雪松 刘一东 +2 位作者 肖永生 刘喆 张芊慧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1-15,共5页
目的 探讨股腘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21、miR-126水平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活性和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介入手术的股腘型LEASO患者120例,根据术后是否复发将股... 目的 探讨股腘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21、miR-126水平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活性和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介入手术的股腘型LEASO患者120例,根据术后是否复发将股腘型LEASO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RF-qPCR剂检测血清miR-21、miR-126表达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MGB1 mRNA、TLR4 mRNA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股腘型LEASO患者血清miR-21、miR-126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MGB1 mRNA、TLR4 mRNA表达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股腘型LEASO患者介入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120例股腘型LEASO患者随访2年,术后复发率为34.17%。与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血清miR-21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MGB1 mRNA、TLR4 mRNA表达升高,血清miR-126表达降低(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股腘型LEASO患者血清miR-21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MGB1 mRNA、TLR4 mRNA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660、0.649,P均<0.05),miR-126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MGB1 mRNA、TLR4 mRNA表达呈负相关(r分别为-0.632、-0.641,P均<0.05),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MGB1mRNA与TLR4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74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和miR-21、HMGB1 mRNA、TLR4 mRNA升高为股腘型LEASO患者介入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miR-126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 股腘型LEASO患者血清miR-21高表达和miR-126低表达与HMGB1/TLR4信号通路激活有关,是股腘型LEASO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腘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微小核糖核酸-21 微小核糖核酸-126 高迁移率族蛋白B1/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 复发
下载PDF
激活AMPK通过下调微小RNA-21水平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波 《新医学》 2018年第12期905-910,共6页
目的探讨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是否可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及其具体作用机制,为防治肺癌寻求新靶点。方法以培养的人A549肺腺癌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外源性给予AMPK激动剂二甲双胍干预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 目的探讨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是否可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及其具体作用机制,为防治肺癌寻求新靶点。方法以培养的人A549肺腺癌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外源性给予AMPK激动剂二甲双胍干预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逆转录(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微小RNA-21 (miR-21)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p-/t-AMPK、PTEN、p-/t-Akt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迁移及侵袭情况。结果二甲双胍可抑制A549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对穿膜细胞数计数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存在差异(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二甲双弧可通过激活AMPK下调细胞miR-21水平,上调PTEN表达,抑制Akt活性抑制A549细胞增殖及迁移侵袭(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转染miR-21 mimics可逆转AMPK的作用(P均<0.05,与二甲双胍组比较)。结论通过上调PTEN表达,下调miR-21水平可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及迁移侵袭,提示激活AMPK具有潜在治疗肺癌的作用,为研发新的靶向治疗药物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微小核糖核酸-21 PTEN
下载PDF
血清miR-1、miR-21水平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1年后预后的临床分析
14
作者 王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456-1459,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1、miR-21水平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介入治疗1年后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2020年03月-2022年03月期间收治的行介入治疗1年后预后不良的40例急性STEMI患者临床资料,纳入预后...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1、miR-21水平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介入治疗1年后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2020年03月-2022年03月期间收治的行介入治疗1年后预后不良的40例急性STEMI患者临床资料,纳入预后不良组;另收集同期医院行介入治疗1年后预后良好的40例急性STEMI患者临床资料,纳入预后良好组。所有患者基线资料均完整,包括一般资料、血清指标检测资料,重点分析入院时血清miR-1、miR-21水平对急性STEMI介入治疗1年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miR-1、miR-2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TnI、CK-MB、miR-1、miR-21的异常表达可能与急性STEMI患者介入治疗1年后预后不良有关,其中血清cTnI、CK-MB、miR-21是急性STEMI患者介入治疗1年后预后不良的风险因子(OR>1,P<0.05),血清miR-1的高表达是急性STEMI患者介入治疗1年后预后不良的保护因子(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提示血清miR-1、miR-21预测急性STEMI介入治疗1年后预后不良风险的AUC均>0.80。结论 血清miR-1、miR-21水平对急性STEMI患者介入治疗1年后预后不良风险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微小核糖核酸-1 微小核糖核酸-21 介入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血清ctDNA及miR-21、IL-17、vWF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R-CHOP疗效的关系研究
15
作者 张朦 许晶 +2 位作者 丁曼华 徐海亭 张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6期1988-1992,1999,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循环肿瘤DNA(ctDNA)及微小核糖核酸-21(miR-21)、白细胞介素-17(IL-17)、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R-CHOP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22年4月在该院确诊并收治的109例DLBCL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血清循环肿瘤DNA(ctDNA)及微小核糖核酸-21(miR-21)、白细胞介素-17(IL-17)、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R-CHOP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22年4月在该院确诊并收治的109例DLBCL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治疗前后的血清ctDNA、miR-21、IL-17、vWF水平,比较DLBCL患者R-CHOP疗效无效和有效组的资料情况及血清ctDNA、miR-21、IL-17、vWF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DLBCL患者R-CHOP疗效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上述4个指标预测DLBCL患者R-CHOP疗效的效能。结果与治疗前比较,DLBCL患者治疗后血清ctDNA、miR-21、vWF水平明显降低,IL-17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有效组比较,无效组Ann Arbor分期(Ⅰ~Ⅱ期/Ⅲ~Ⅳ期)、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0~2分/3~5分)、脾大(否/是)、贫血(否/是)、乳酸脱氢酶≥220 IU/L(否/是)、球蛋白>34 g/L(否/是)、化疗期间感染(否/是)比例及血清ctDNA、miR-21、vWF水平明显增高,IL-17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I评分3~5分及血清ctDNA、miR-21、IL-17、vWF水平为DLBCL患者R-CHOP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血清ctDNA、miR-21、IL-17、vWF联合预测DLBCL患者R-CHOP疗效的效能[曲线下面积(AUC)=0.821]要高于各指标单独应用(AUC=0.706、0.652、0.638、0.677),其预测灵敏度与特异度依次为66.72%、92.32%,截断值依次为102.9 ng/mL、1.59、8.51 pg/mL、9.61μg/mL。结论血清ctDNA、miR-21、vWF增高及IL-17降低的DLBCL患者其R-CHOP疗效较差,4个指标对DLBCL患者R-CHOP疗效有一定预测价值,有望成为DLBCL疗效评估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DNA 微小核糖核酸-21 白细胞介素-17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下载PDF
miR-21、miR-191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16
作者 任吉莲 崔灵芝 +1 位作者 郝小夏 李晓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119,共5页
目的:分析微小核糖核酸(mi R)-21、mi R-191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月山西省汾阳医院收治的100例DLB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入院时根据Ann-Arbor(Cotswolds)分期将所有患者的临床... 目的:分析微小核糖核酸(mi R)-21、mi R-191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月山西省汾阳医院收治的100例DLB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入院时根据Ann-Arbor(Cotswolds)分期将所有患者的临床分期分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详细统计并比较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基线资料,重点分析mi R-21、mi R-191水平与DLBCL患者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100例DLBCL患者中临床分期Ⅰ期15例,Ⅱ期25例,Ⅲ期37例,Ⅳ期23例。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患者的mi R-21、mi R-191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发现,mi R-21、mi R-191水平与DLBCL患者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566、0.636);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 R-21、mi R-191过表达是DLBCL患者临床高分期的危险因子(OR>1,P<0.05);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LBCL患者mi R-21水平与mi R-191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339)。结论:DLBCL患者的mi R-21、mi R-191过表达与临床高分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微小核糖核酸-191 微小核糖核酸-21 分期 相关性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小鼠模型脑组织中miR-21表达对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17
作者 刘高雯 段颖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86-91,96,共7页
目的 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小鼠模型脑组织中miR-21表达对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C57/BL6小鼠30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短暂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tran-sient middle ce... 目的 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小鼠模型脑组织中miR-21表达对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C57/BL6小鼠30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短暂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tMCAO)模型组(利用线栓法构建短暂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小鼠模型)及miR-21 agomir激动剂预处理组(tMCAO术后侧脑室注射miR-21 agomir激动剂)。RT-PCR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mi R-21表达水平;改良神经严重程度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score,mNSS)评估小鼠神经功能;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检测小鼠脑梗死体积;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炎症因子(TGF-β1,TNF-α,IL-18和IL-10)水平变化;原位末端标记(terminal-deoxynucleoi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nick end labeling,Tunel)法观察小鼠神经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TLR4/NF-κB/NLRP3通路相关蛋白及凋亡蛋白(Bcl-2/Bax)表达情况。结果 假手术组﹑tMCAO模型组和miR-21 agomir组小鼠脑组织中miR-21表达水平分别为0.83±0.17,0.50±0.11和1.55±0.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805,P<0.05)。假手术组小鼠神经功能mNSS评分均为0分,tMCAO组mNSS评分明显高于miR-21 agomir组(11.30±3.42 vs 5.61±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84,P<0.05)。假手术组小鼠脑组织未出现梗死现象,tMCAO组脑梗死体积(62.72%±5.30%)高于miR-21 agomir组(38.22%±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09,P<0.05)。与tMCAO组比较,miR-21过表达明显降低促炎因子TNF-α和IL-18水平,升高抗炎因子TGF-β1和IL-10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85~9.693,均P<0.05)。假手术组脑组织皮层细胞凋亡数约为9.40±5.21个,明显低于tMCAO组的75.52±12.8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52,P<0.05);miR-21 agomir组细胞凋亡数约为42.41±9.62个,低于tMCA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74,P<0.05)。与tMCAO组比较,miR-21过表达组小鼠脑组织中TLR4, NF-κB,p-NF-κB和NLRP3蛋白表达降低,Bcl-2/Bax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14~3.098,均P <0.05)。结论 miR-21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小鼠脑组织中表达明显下降,其过表达可以调节脑缺血后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改善皮层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调控TLR4/NF-κB/NLRP3通路发挥脑损伤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2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血清miR-21-3p和miR-22-3p水平表达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分析研究
18
作者 祁秋霞 吴良宇 张文雅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9-63,70,共6页
目的 探究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早产儿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NA,miR)-21-3p和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NA,miR)-22-3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分析。方法 选取海南省人民医院2020年3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2例NE... 目的 探究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早产儿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NA,miR)-21-3p和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NA,miR)-22-3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分析。方法 选取海南省人民医院2020年3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2例NEC早产儿为NEC组,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n=35)、中度组(n=47)和重度组(n=30);同时根据患儿肠道菌群紊乱程度将其分为Ⅰ级紊乱组(n=34)、Ⅱ级紊乱组(n=52)和Ⅲ级紊乱组(n=26)。另选取在该院同期体检健康的早产儿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研究对象血清miR-21-3p和miR-22-3p水平;采用spearman分析血清miR-21-3p和miR-22-3p水平与NEC患儿病情程度和肠道紊乱程度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miR-21-3p和miR-22-3p水平在预测NEC中重度患儿中的价值。结果 NEC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36.27±8.56 pg/ml)、白细胞介素-6(IL-6)(429.52±68.36pg/ml)、白细胞介素-10(IL-10)(25.83±6.46 pg/ml)和miR-21-3p(2.16±0.73)水平均较对照组(12.26±2.73 pg/ml,14.34±3.36 pg/ml,3.62±1.05 pg/ml,0.92±0.28)上调,血清miR-22-3p(0.74±0.26)水平较对照组(1.36±0.42)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850,60.654,33.974,15.967,13.069,均P<0.05);NEC患儿血清miR-21-3p水平随患儿肠道菌群紊乱程度和病情严重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F=53.934,55.720,均P<0.05);血清miR-22-3p水平随患儿肠道菌群紊乱程度和病情严重程度加重而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8.037,24.017,均P<0.05);miR-21-3p与NEC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肠道菌群紊乱程度呈正相关(r=0.516,0.531,均P<0.05),miR-22-3p与NEC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肠道菌群紊乱程度呈负相关(r=-0.504,-0.529,均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miR-21-3p,miR-22-3p预测NEC患儿是否为中重度患儿的AUC分别为0.837,0.852,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12,均高于两者单独预测,且特异度为97.14%。结论 NEC早产儿血清miR-21-3p水平上调,miR-22-3p水平下调,且两者与肠道菌群紊乱程度和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微小核糖核酸-21-3p 微小核糖核酸-22-3p
下载PDF
Lp(a)联合miRNA-21对NSTE-ACS患者PCI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预测价值分析
19
作者 李艳 王猛 程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20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微小核糖核酸-21(miRNA-21)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至该院接受PCI治疗的195例NSTE-ACS患者,根...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微小核糖核酸-21(miRNA-21)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至该院接受PCI治疗的195例NSTE-ACS患者,根据患者PCI术后1年内是否发生冠状动脉再狭窄进行分组,即狭窄组(38例)和对照组(157例)。收集入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使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PCI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合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狭窄组Lp(a)水平、miRNA-21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p(a)、miRNA-21升高是PCI术后发生冠状动脉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p(a)、miRNA-21预测PCI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8、0.729,二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884,显著高于单独指标(Z=9.081、4.692,P=0.000、0.000),敏感度为71.05%,特异度为97.45%。结论Lp(a)、miRNA-21与NSTE-ACS患者PCI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PCI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A 微小核糖核酸-21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冠状动脉再狭窄
下载PDF
miR-10a、miR-21联合预测老年重症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 被引量:6
20
作者 严宪才 吴志光 +3 位作者 刘锦文 周耀辉 刘俊锋 陈子良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50-855,共6页
目的:探究miR-10a、miR-21联合预测老年重症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的价值。方法:回顾102例老年重症脓毒症患者的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2组入院时外周血miR-10a、miR-21,分析死亡的影响因素、APACHEⅡ评分与外周血miR... 目的:探究miR-10a、miR-21联合预测老年重症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的价值。方法:回顾102例老年重症脓毒症患者的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2组入院时外周血miR-10a、miR-21,分析死亡的影响因素、APACHEⅡ评分与外周血miR-10a、miR-21的相关性及miR-10a、miR-21联合预测患者病死的效能。结果:28 d病死率为28.43%;死亡组外周血miR-10a、miR-2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APACHEⅡ评分≥20分、CRP≥40 mg/ml、血清乳酸≥3 mmol/L、外周血miR-10a表达水平≥1.31、外周血miR-21表达水平≥2.39是老年重症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Vit D>26 ng/ml是其保护因素;APACHⅡ评分与外周血miR-10a、miR-21无相关性(P>0.05);外周血miR-10a联合miR-21预测老年重症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的特异度、AUC均高于单独预测。结论:老年重症脓毒症患者28 d内病死率高,需根据影响因素加强防控,外周血miR-10a联合miR-21有理想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脓毒症 病死率 微小核糖核酸-10a 微小核糖核酸-2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