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gA肾病患者尿液外泌体中微小RNA-146a、微小RNA-210表达及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陈茂丽 常晓东 +2 位作者 魏书彬 何易 薛痕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3年第4期307-312,共6页
目的探索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尿液外泌体中微小RNA(miRNA,miR)-146a、miR-210表达及其与IgAN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雅安市人民医院经肾穿刺后病理组织学活检确诊的IgAN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索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尿液外泌体中微小RNA(miRNA,miR)-146a、miR-210表达及其与IgAN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雅安市人民医院经肾穿刺后病理组织学活检确诊的IgAN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00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将研究对象的肾脏病理标本按照Lee氏分级分为轻(Ⅰ-Ⅱ级)、中(Ⅲ级)、重(Ⅳ-Ⅴ)3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比较实验组及健康对照组两组间尿液外泌体中miR-146a、miR-210表达水平;比较不同病理分级IgAN患者尿液外泌体中miR-146a、miR-210表达水平;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IgAN患者24 h尿蛋白、血肌酐、尿液外泌体miR-146a及miR-210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尿液外泌体中miR-146a、miR-210表达对IgAN的诊断价值。结果IgAN患者尿液外泌体中miR-146a[(3.27±1.59)比(5.13±0.34)]、miR-210[(1.25±0.71)比(2.33±0.45)]表达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IgAN患者尿液外泌体中miR-146a、miR-210表达水平与Lee氏分级、24 h尿蛋白及血肌酐呈负相关,即Lee氏分级越高,其表达水平越低。miR-146a用于诊断IgAN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8.89%、77.52%,曲线下面积为0.835;miR-210用于诊断IgAN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9.71%、85.92%,曲线下面积为0.842。结论IgAN患者尿液外泌体中miR-146a、miR-210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对尿液外泌体中miR-146a、miR-210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有助于对IgAN病理分级进行判断,尿液外泌体中miR-146a、miR-210有望作为IgAN辅助诊断和治疗效果监测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外泌体 微小rna-146a 微小rna-210
下载PDF
基于微小RNA-146a探究川陈皮素对帕金森病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
2
作者 董柏萍 王永生 +4 位作者 吕静静 韩燕珍 袁锁伟 梁永 毛蕾蕾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254-259,共6页
目的通过建立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细胞和动物模型,揭示微小RNA-146a(miR-146a)介导川陈皮素(nobiletin)对PD的调控作用。方法分别构建PD细胞模型和PD小鼠模型作为研究样本,并接受不同浓度川陈皮素治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 目的通过建立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细胞和动物模型,揭示微小RNA-146a(miR-146a)介导川陈皮素(nobiletin)对PD的调控作用。方法分别构建PD细胞模型和PD小鼠模型作为研究样本,并接受不同浓度川陈皮素治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样本中miR-146a的表达水平,CCK-8法分析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小鼠血清和海马组织匀浆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并利用旷场实验记录小鼠运动能力,分析miR-146a介导川陈皮素对PD的治疗功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细胞模型组中miR-146a的表达和细胞凋亡率随川陈皮素浓度的增加而下降,细胞增殖水平则相反,提示川陈皮素具有提高PD细胞增殖活力、抑制凋亡的作用。进一步选择川陈皮素高剂量组验证发现,异常表达miR-146a介导川陈皮素调控PD的进展,并通过PD小鼠运动能力、血清和组织中炎症因子的变化再次验证了川陈皮素对神经保护功能的分子机制。结论miR-146a在PD细胞模型中表达显著升高,川陈皮素可恢复神经细胞的活力。miR-146a通过介导川陈皮素调控神经细胞的生长及炎症因子的水平,恢复小鼠的正常运动功能,可能是治疗PD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微小rna-146a 川陈皮素 增殖 凋亡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温化蠲痹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微小RNA-146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喜德 冯莹莹 +6 位作者 蔡龙 周红娟 叶丽红 余建明 王云卿 杜静 杨梦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30-1834,共5页
目的:研究中药温化蠲痹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微小RNA-146a(miRNA-146a)表达的影响,探讨温化蠲痹方治疗CIA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正常对照组(10只,简称正常组),造模... 目的:研究中药温化蠲痹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微小RNA-146a(miRNA-146a)表达的影响,探讨温化蠲痹方治疗CIA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正常对照组(10只,简称正常组),造模组采用牛Ⅱ型胶原乳剂于大鼠尾根部注射,建立CIA模型。再选取造模成功大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MTX组(10只)、温化蠲痹方低剂量组(n=10,简称中药1组)、温化蠲痹方中剂量组(n=10,简称中药2组)、温化蠲痹方高剂量组(n=10,简称中药3组)。中药1、2、3组分别给予温化蠲痹方22.9 g/kg·d、45.8 g/kg·d、68.7 g/kg·d灌胃,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均每天1次,MTX组按0.78 mg/kg剂量灌胃MTX混悬液,每周1次,连续30 d。采用容积法(排水体积)评价足趾肿胀度。给药结束后,提取各组大鼠外周单个核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iRNA-146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趾肿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1、2、3组和MTX组大鼠足趾肿胀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MTX组比较,中药1、2、3组大鼠足趾肿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中药1、2、3组和MTX组大鼠足趾肿胀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BMC miRNA-146a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1、2、3组和MTX组大鼠PBMC miRNA-146a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TX比较,中药1、2、3组大鼠PBMC miRNA-146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1、2、3组比较,大鼠PBMC miRNA-146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A大鼠PBMC miRNA-146a表达升高。中药温化蠲痹方下调CIA大鼠PBMC miRNA-146a表达无剂量依赖性,其可能通过下调miRNA-146a表达,而调节免疫细胞分化、信号转导等达到治疗CIA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化蠲痹方 大鼠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微小rna-146a
原文传递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微小RNA-155和微小RNA-146a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桂芝 贺韦东 +3 位作者 姬艳博 刘丽丽 竺青 郭成山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451-454,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ITP)患者血清微小RNA(miRNA)-155、miRNA-146a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30例pITP患者(观察组)及130例血小板捐献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miRNA-155... 目的探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ITP)患者血清微小RNA(miRNA)-155、miRNA-146a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30例pITP患者(观察组)及130例血小板捐献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miRNA-155、miRNA-146a表达水平。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小板相关参数、miRNA-155和miRNA-146a表达水平,并分析pITP患者血清miRNA-155、miRNA-146a表达水平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ITP发生的因素。结果观察组血小板计数、血清miRNA-146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DW、MPV及血清miRNA-155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pITP患者血清miRNA-155表达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与PDW、MPV均呈正相关(均P<0.05);血清miRNA-146a表达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与PDW、MPV均呈负相关(均P<0.05)。血清miRNA-155高表达、血清miRNA-146a低表达均是影响pIT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pITP患者血清miRNA-155表达水平升高,血清miRNA-146a表达水平下降,两者或在pITP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微小rna-155 微小rna-146a 表达水平
下载PDF
微小RNA-146a通过靶向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1表达调节颈动脉粥样硬化中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5
作者 欧福勇 李珍丽 姚晓喜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4期342-350,共9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46a(miR-146a)靶向调控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1(STAT1)的表达,以及其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血管内皮细胞中的功能。方法将4月龄雄性新西兰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iR-146a-mimi... 目的探讨微小RNA-146a(miR-146a)靶向调控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1(STAT1)的表达,以及其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血管内皮细胞中的功能。方法将4月龄雄性新西兰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iR-146a-mimics-NC组(对照组)和miR-146a-mimics组(实验组)。分别尾静脉注射Lipofectamine^(TM )RNAiMAX和miR-146a-mimics-NC、miR-146a-mimics的混合液到对照组和实验组兔体内,sham组和模型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采用L-蛋氨酸饲料喂养配合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法构建CAS模型,sham组只剥离颈内动脉,不进行球囊扩张和结扎。4周后处死动物留取标本,HE染色、qRT-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兔CAS病理改变、miR-146a和STAT1蛋白的mRNA表达、Janus激酶2(JAK2)和磷酸化STAT1(p-STAT1)的表达水平。分别提取标本中颈动脉的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培养,EdU标记、Transwell小室、小管形成、TUNEL染色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小管生成能力和凋亡。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miR-146a和STAT1的调控关系。结果与sham组相比,模型组兔颈动脉标本中miR-146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STAT1的mRNA、JAK2和p-STAT1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小管生成能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CAS病理明显;与模型组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兔颈动脉标本中miR-146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STAT1的mRNA、JAK2和p-STAT1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小管生成能力增强,细胞凋亡率下降,CAS病理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证实miR-146a与STAT1靶向结合。结论 MiR-146a能靶向调控STAT1的表达,过表达miR-146a能够抑制STAT1的表达,发挥其保护颈动脉内皮细胞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46a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细胞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1
下载PDF
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微小RNA-146a的异常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文娟 班胜刚 何剑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4-417,共4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46a(microRNA-146a,miRNA-146a)在甲状腺相关眼病(th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TAO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 目的探讨微小RNA-146a(microRNA-146a,miRNA-146a)在甲状腺相关眼病(th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TAO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 disease,GD)不伴眼病患者和正常人空腹静脉全血标本各2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分别检测各组标本PBMC中miRNA-146a的表达情况,并将qRT-PCR产物行凝胶电泳。结果与正常人相比,TAO患者和GD不伴眼病患者PBMC中miRNA-146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下调率分别为98.02%和67.60%;与GD不伴眼病患者相比,miRNA-146a在TAO患者PBMC中相对表达量更低(P<0.05),下调率为30.40%。qRT-PCR产物行凝胶电泳后证实为miRNA-146a的扩增产物。结论 miRNA-146a的表达下调可能参与了TAO的病理发病机制,可能是治疗TAO的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46a 甲状腺相关眼病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老年重症肺炎病人血清微小RNA-146a、微小RNA-223、微小RNA-21、微小RNA-124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郭云波 张晓萍 +1 位作者 高崴崴 邵润霞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2443-2447,I0005,共6页
目的 探究老年重症肺炎病人血清微小RNA(miR)-146a、miR-223、miR-21、miR-124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128例老年重症肺炎病人、130例普通肺炎病人分别为重症肺炎组、普通肺... 目的 探究老年重症肺炎病人血清微小RNA(miR)-146a、miR-223、miR-21、miR-124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128例老年重症肺炎病人、130例普通肺炎病人分别为重症肺炎组、普通肺炎组,并纳入同期128例体检健康者为健康组。比较三组血清miR-146a、miR-223、miR-21、miR-124表达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析老年重症肺炎病人血清miR-146a、miR-223、miR-21、miR-124表达水平与TNF-α的相关性;比较不同预后老年重症肺炎病人临床资料和血清miR-146a、miR-223、miR-21、miR-124水平;分析老年重症肺炎病人死亡的影响因素;分析血清miR-146a、miR-223、miR-21、miR-124、TNF-α对老年重症肺炎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普通肺炎组病人血清miR-146a、miR-223、miR-21表达水平及TNF-α水平分别为1.67±0.56、1.64±0.55、1.71±0.57、(12.78±4.30)ng/L,重症肺炎组病人血清miR-146a、miR-223、miR-21表达水平及TNF-α水平分别为2.32±0.78、2.27±0.76、2.39±0.80、(23.64±7.92)ng/L,高于健康组的1.03±0.35、1.01±0.34、0.99±0.33、(5.43±1.84)ng/L、(P<0.05),普通肺炎组、重症肺炎组血清miR-124表达水平分别为0.71±0.24、0.37±0.13,低于健康组的1.07±0.37(P<0.05);重症肺炎组病人血清miR-146a、miR-223、miR-21表达水平及TNF-α水平高于普通肺炎组(P<0.05),血清miR-124表达水平低于普通肺炎组(P<0.05);老年重症肺炎病人血清miR-146a、miR-223、miR-21表达水平与TNF-α呈正相关(P<0.05),血清miR-124表达水平与TNF-α呈负相关(P<0.05);死亡组老年重症肺炎病人血清miR-146a、miR-223、miR-21、TNF-α水平及有呼吸系统疾病史、吸烟史、机械通气占比高于生存组(P<0.05),血清miR-124表达水平、氧分压水平低于生存组(P<0.05);miR-146a、miR-223、miR-21、TNF-α、机械通气是老年重症肺炎病人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miR-146a、miR-223、miR-21、miR-124、TNF-α预测老年重症肺炎病人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0.88、0.82、0.66、0.68,其灵敏度分别为72.5%、80.4%、82.4%、60.8%、60.8%,特异度分别为85.7%、81.8%、79.2%、67.5%、72.4%。结论 老年重症肺炎病人血清miR-146a、miR-223、miR-21表达水平较高,与TNF-α水平呈正相关;miR-124表达水平较低,与TNF-α水平呈负相关。且测定血清miR-146a、miR-223、miR-21表达水平有助于临床预测老年重症肺炎病人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微小rna-146a 微小rna-223 微小rna-21 微小rna-124 预后 肿瘤坏死因子-Α 老年人
下载PDF
DLEU2L靶向结合微小RNA-146a-3p及对胃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陆玉 宋莎莎 章礼久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76-782,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DLEU2L靶向调控微小RNA-146a-3p(miR-146a-3p)表达及对胃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UALCAN在线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胃癌组织的DLEU2L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及不同...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DLEU2L靶向调控微小RNA-146a-3p(miR-146a-3p)表达及对胃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UALCAN在线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胃癌组织的DLEU2L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及不同胃癌细胞系(MGC-803、HGC-27、SGC-7901和BGC-823)的DLEU2L水平,脂质体介导DLEU2L特异性小干扰RNA(si-DLEU2L)转染MGC-803细胞(si-DLEU2L组)并设转染阴性对照序列的si-NC组和仅加转染试剂的空白对照组,MTT比色法、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增殖活力、划痕愈合率和穿膜细胞数,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和MMP-9水平,LncBase Predicted v.2在线预测DLEU2L与miR-146a-3p的互补序列并通过构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来验证DLEU2L对miR-146a-3p的靶向结合作用。结果UALCAN在线分析TCGA结果显示415例胃癌组织的DLEU2L水平[中位数(25%分位数~75%分位数)]为0.229(0.150~0.349),高于34例正常组织的0.076(0.050~0.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细胞的DLEU2L水平均高于GES-1细胞(P<0.05),选取水平最高的MGC-803细胞进行后续干扰实验。si-DLEU2L组的DLEU2L水平为0.283±0.098,低于空白对照组的1.015±0.113和si-NC组的1.085±0.230(P<0.05)。si-DLEU2L组的划痕愈合率和穿膜细胞数目分别为(22.353±1.187)%和(96.667±2.139)个,低于空白对照组的(79.695±1.953)%和(189.832±5.648)个及si-NC组的(81.853±2.661)%和(195.336±6.037)个(P<0.05)。与其余两组相比,si-DLEU2L组的miR-146a-3p水平升高,而MMP-3和MMP-9水平降低(P<0.05)。MiR-146a-3p模拟物能抑制DLEU2L野生型荧光素酶活性(P<0.05),但对突变型无影响(P>0.05)。结论DLEU2L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促癌作用,下调其水平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DLEU2L/miR-146a-3p轴有望成为胃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长链非编码RNA DLEU2L 微小rna-146a-3p 侵袭迁移
下载PDF
微小RNA-146a-5p在新生隐球菌、脂多糖诱导THP-1细胞中表达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欢 陈宏 +1 位作者 廖宁馨 陈江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9-582,共4页
目的为探讨微小RNA-146a-5p(miR-146a-5p)在新生隐球菌所致隐球菌性脑膜炎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把体外培养的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分成新生隐球菌刺激组和脂多糖(LPS)刺激组,分别用与细胞数量相同的灭活新生隐球菌(WM148)... 目的为探讨微小RNA-146a-5p(miR-146a-5p)在新生隐球菌所致隐球菌性脑膜炎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把体外培养的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分成新生隐球菌刺激组和脂多糖(LPS)刺激组,分别用与细胞数量相同的灭活新生隐球菌(WM148)和浓度为1 mg/L的LPS刺激THP-1细胞,分别于0、3、6、9、12 h收集上清液和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细胞miR-146a-5p的表达情况。结果新生隐球菌诱导后,细胞中miR-146a-5p的表达对比对照组(0h)明显升高(P<0.05),3 h达到最高值,随后逐渐下降;上清液中TNF-α的表达在诱导后12 h达到最高值,IL-6的表达各时间点变化不明显。LPS诱导后,miR-146a-5p的表达逐渐升高,12 h达到最高值;上清液中TNF-α的表达3 h后一直处于峰值;IL-6的表达逐渐增加,12 h达到最高值。结论新生隐球菌、LPS诱导THP-1细胞炎性反应后,miR-146a-5p表达随时间延长呈现不同的规律,TNF-α、IL-6的动态变化表现不同的特点。表明miR-146a-5p参与新生隐球菌、LPS诱导THP-1炎性反应存在不同的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46a-5p 新生隐球菌 脂多糖 THP-1细胞
下载PDF
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血清sICAM-1、sVCAM-1及微小RNA-146a的表达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580-582,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erum 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目的:探讨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erum 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微小RNA-146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4-06/2015-12在我院诊治的TAO患者37例(TAO组)、甲状腺功能亢进不伴有眼病患者40例(非眼病组)、健康人群30例(健康组),检测各组血清sICAM-1、sVCAM-1及PBMC中微小RNA-146a表达。结果:TAO组的血清s ICAM-1(366.14±67.28μg/L)、s VCAM-1(211.07±27.45μg/L)水平显著高于非眼病组(286.62±51.09μg/L、179.83±25.09μg/L)和健康组(234.51±38.969μg/L、164.51±22.5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O组PBMC中微小RNA-146a(0.071±0.016)低于非眼病组(0.381±0.084)和健康组(1.105±0.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眼病组的血清sICAM-1、sVCAM-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非眼病组PBMC中微小RNA-146a表达低于健康组(P<0.05)。轻度组的血清sICAM-1、sVCAM-1水平显著低于中重度组和极重度组(P<0.05),轻度组PBMC中微小RNA-146 a表达高于中重度组和极重度组(P<0.05);中重度组的血清s ICAM-1、s VCAM-1水平显著低于极重度组(P<0.05),中重度组PBMC中微小RNA-146a表达高于极重度组(P<0.05)。结论:血清sICAM-1、sVCAM-1在TAO患者中高表达,PBMC中微小RNA-146a在TAO患者低表达,并且与患者的病情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微小rna-146a
下载PDF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单个细胞中微小RNA-146a和微小RNA-155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杜赢 牛焕红 马科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9期2505-2508,2513,共5页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微小RNA(miR)-146a、miR-155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100例RRTI患儿(研究组)及10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PBMC中miR-146a、miR-155的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微小RNA(miR)-146a、miR-155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100例RRTI患儿(研究组)及10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PBMC中miR-146a、miR-155的表达水平,并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和IgG、IgA、IgM水平。分析RRTI患儿PBMC中miR-146a、miR-155表达水平与各感染指标、免疫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RRTI发病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miR-146a、miR-155以及两者联合对RRTI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CRP水平、白细胞计数升高,而PBMC中miR-146a、miR-155的相对表达水平、IgA、IgM、IgG水平较低(均P<0.05)。RRTI患儿PBMC中miR-146a、miR-155相对表达水平与白细胞计数均呈负相关,而与IgA、IgM、IgG均呈正相关,且miR-146a与miR-155相对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miR-146a、miR-155相对表达水平和IgA、IgM、IgG水平降低均是RRTI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miR-146a水平、miR-155水平、两者联合诊断RRT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6、0.859、0.905,而两者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单一指标诊断(均P<0.05)。结论RRTI患儿PBMC中miR-146a、miR-155表达降低,两者可能共同参与免疫炎症调控过程从而导致RRTI发生。联合检测miR-146a、miR-155水平对儿童RRTI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儿童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微小rna-146a 微小rna-155 免疫功能 炎症反应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微小RNA-146a rs2910164及微小RNA-499 rs3746444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吕国天 王爽 王庆坤 《新医学》 2016年第4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46a rs2910164和miR-499 rs3746444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基因直接测序技术及Taqman-PCR基因分型技术检测37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例组)及378名健康人(对照组)miR-146a rs2910164...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46a rs2910164和miR-499 rs3746444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基因直接测序技术及Taqman-PCR基因分型技术检测37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例组)及378名健康人(对照组)miR-146a rs2910164和miR-499 rs3746444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频率分布,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结果病例组的miR-146a rs2910164位点等位基因G频率分布高于对照组(P=0.003,OR=1.412,95%CI=1.121~1.716),基因型GG及CG+GG的频率分布也高于对照组(GG:P=0.002,OR=2.080,95%CI=1.330~3.250;CG+GG:P=0.011,OR=1.488,95%CI=1.110~2.012)。2组miR-499rs3746444位点的等位基因与基因型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iR-146a rs2910164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miR-499 rs3746444则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46a 微小rna-499 单核苷酸多态性 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微小RNA-146a和微小RNA-155水平及其预测病情活动的效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颖博 叶倩 罗雄燕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417-421,共5页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清微小RNA(miRNA)-146a、miRNA-155水平及其预测病情活动的效能。方法将122例LN患者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分为LN活动组(65例)与LN稳定组(57例),另选取48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3...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清微小RNA(miRNA)-146a、miRNA-155水平及其预测病情活动的效能。方法将122例LN患者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分为LN活动组(65例)与LN稳定组(57例),另选取48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间血清miRNA-146a、miRNA-155表达水平和常规实验室指标水平的差异,以及LN活动组和LN稳定组间疾病活动性指标的差异。分析LN患者血清miRNA-146a、miRNA-155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NA-146a、miRNA-155表达水平对LN病情活动的预测价值。结果对照组、LN稳定组、LN活动组血清肌酐、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依次升高,miRNA-146a和miRNA-155相对表达水平、C3和C4水平依次降低,其他两组估测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LN活动组患者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C1q抗体水平、SLEDAI、肾组织活动性指数和慢性指数、肾小管间质病变评分均高于LN稳定组(均P<0.05)。LN患者血清miRNA-146a、miRNA-155表达水平均与ESR、抗ds-DNA抗体、抗C1q抗体水平、SLEDAI呈负相关,而与C3水平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NA-146a预测LN病情活动的敏感度为83.08%、特异度为91.23%,而miRNA-155的敏感度为84.62%、特异度为89.47%。结论LN患者血清miRNA-146a与miRNA-155表达水平降低,两者预测LN病情活动的效能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微小rna-146a 微小rna-155 疾病活动
下载PDF
微小RNA-146a在新生隐球菌、格特隐球菌诱导THP-1细胞炎性反应中的机制研究
14
作者 王妍 高睿 +4 位作者 陈宏 陈欢 金怡 廖宁馨 陈江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3-396,共4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微小RNA-146a(miR-146a)在新生隐球菌(标准株WM148)、格特隐球菌(标准株R265)刺激人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细胞)中表达的差异,探讨miR-146a在隐球菌所致隐球菌脑膜炎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人单核巨噬细胞系TH... 目的观察并分析微小RNA-146a(miR-146a)在新生隐球菌(标准株WM148)、格特隐球菌(标准株R265)刺激人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细胞)中表达的差异,探讨miR-146a在隐球菌所致隐球菌脑膜炎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人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细胞分成新生隐球菌诱导组、格特隐球菌诱导组,按灭活菌数∶THP-1=5∶1的比例与THP-1细胞共孵育0、3、6、9和12 h后离心收集上清液和细胞沉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miR-146a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释放量。结果新生隐球菌诱导组细胞中miR-146a表达量与0 h相比明显升高(P<0.01),且在3 h达到峰值,随后呈下降趋势;上清液中TNF-α的表达量在诱导后12 h达到最高值,IL-6的表达各时间点没有明显变化。格特隐球菌诱导后,miR-146a的表达逐渐升高,12 h达到最高值,但3 h、6 h点变化与0 h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上清液中TNF-α的表达12 h到达峰值;IL-6的表达逐渐增加,12 h达到最高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隐球菌、格特隐球菌刺激THP-1细胞炎性反应后,miR-146a表达随时间延长呈现不同的规律,TNF-α、IL-6的动态变化表现不同的特点。研究表明新生隐球菌、格特隐球菌诱导THP-1炎性反应可能存在不同的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46a 新生隐球菌 格特隐球菌 THP-1细胞 炎性反应
下载PDF
血清外泌体微小RNA-146a、微小RNA-92a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评估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税 刘平 +1 位作者 陈建锋 余纪会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1年第5期377-38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外泌体微小RNA(miR)-146a、miR-92a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至12月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sC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合并ARDS情况将患者分为合... 目的探讨血清外泌体微小RNA(miR)-146a、miR-92a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至12月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sC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合并ARDS情况将患者分为合并ARDS组(n=35)与未合并ARDS组(sCAP组,n=37)。根据入院28 d内的存活情况,将合并ARDS组患者进一步分为存活亚组与死亡亚组。采用超速离心法从患者血清中提取并纯化得到外泌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外泌体miR-146a、miR-92a水平,记录ARDS患者28 d院内死亡情况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外泌体miR-92a、miR-146a水平对于sCAP患者发生ARDS的预测价值。结果合并ARDS组患者miR-146a、miR-92a水平均明显高于sCAP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外泌体miR-146a、miR-92a水平预测sCAP患者发生ARD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7(95%可信区间0.717~0.918)、0.801(95%可信区间0.688~0.913)。入院28 d,死亡亚组患者miR-146a、miR-92a水平均高于与存活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外泌体miR-146a、miR-92a水平预测ARDS患者28 d死亡的AUC分别为0.832(95%可信区间0.680~0.984)、0.859(95%可信区间0.734~0.983)。结论血清外泌体miR-92a、miR-146a水平对预测sCAP患者ARDS发生风险和院内病死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微小rna-146a 微小rna-92a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微小RNA-146a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机制 被引量:9
16
作者 熊玮 董少红 +3 位作者 袁建辉 刘建军 徐新云 李江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0期3715-3719,共5页
背景:微小RNA-146a通过负调控核因子κB信号通路介导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增殖,但是否参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或凋亡未见研究报道。目的:观察微小RNA-146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2000将50nmo... 背景:微小RNA-146a通过负调控核因子κB信号通路介导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增殖,但是否参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或凋亡未见研究报道。目的:观察微小RNA-146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2000将50nmol/L微小RNA-146a反义寡核苷酸转染至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以转染错义链及PBS的细胞作为对照。结果与结论:微小RNA-146a反义寡核苷酸转染48h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减少(P<0.01)、凋亡增多(P<0.05),细胞的微小RNA-146a水平明显降低(P<0.01),核因子κBp65、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说明微小RNA-146a可以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抑制凋亡,其机制与增加核因子κBp65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46a 血管平滑肌细胞 核因子ΚB 转染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微小RNA-146a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高永彩 李强 +2 位作者 谢灿果 王琦 郭碧涛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微小RNA-146a(miR-146a)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93例NSCLC患者和67例同期体检者的血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NSCLC患者与健康对照血清miR-146a的表达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微小RNA-146a(miR-146a)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93例NSCLC患者和67例同期体检者的血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NSCLC患者与健康对照血清miR-146a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分析血清miR-146a水平与临床病理学参数(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组织学类型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绘制血清miR-146a诊断NSCLC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并取约登指数(敏感性+特异性-1)最高的临界点确定血清miR-146a诊断的最佳界点。利用miRBase数据库预测miR-146a的靶基因,利用cytoscape 3.5.1软件及其插件Clue GO绘制miR-146a富集的KEGG信号通路注释图。结果 QPCR检测发现,93例NSCLC患者的血清miR-146a水平为2.798±1.615,高于67例健康对照的1.190±0.738(P<0.001)。NSCLC血清miR-146a水平与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无关,与肿瘤大小及TNM分期有关,其中肿瘤>3 cm的血清miR-146a水平为3.298±1.553,高于≤3 cm的2.074±1.434,而Ⅲ、Ⅳ期的血清miR-146a水平为3.917±1.434,高于Ⅰ、Ⅱ期的1.750±0.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146a诊断NSCLC的曲线下面积为0.825(95%CI:0.763~0.887),当血清miR-146a水平为1.928处的约登指数最大,敏感性为65.6%,特异性为85.1%。miR-146a预测靶基因共182个,主要富集于炎症及各类肿瘤相关的信号通路中。结论血清miR-146a在NSCLC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升高并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有望成为NSCLC的诊断指标和生物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微小rna-146a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超声微泡介导微小RNA-146a基因在缺血/再灌注肝损伤大鼠中的表达与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晏春根 朱冬芳 夏国园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评价肝组织微小RNA-146a(miR-146a)表达与大鼠缺血/再灌注(I/R)肝损伤的关系.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44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N组)、假手术组(S组)及I/R组,各组再分为4个亚组(n=12),分别在实验前1 h静脉给予220μL生理盐水(A组)、20μL... 目的评价肝组织微小RNA-146a(miR-146a)表达与大鼠缺血/再灌注(I/R)肝损伤的关系.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44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N组)、假手术组(S组)及I/R组,各组再分为4个亚组(n=12),分别在实验前1 h静脉给予220μL生理盐水(A组)、20μL miR-146a模拟剂+200μL生理盐水(B组)、20μL miR-146a模拟剂+200μL超声微泡造影剂(C组)、20μL miR-146a抑制剂+200μL超声微泡造影剂(D组).通过制备载miR-146a的超声微泡造影剂,运用超声靶向破坏微泡,于实验前及实验后24 h检测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miR-146a表达,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Toll样受体4(TLR4)、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IL-6、TNF-α蛋白表达,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细胞损伤情况.结果实验前各组以及实验后24 h N组和S组血浆ALT、IL-6、TNF-α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病理观察也无明显肝组织细胞损伤.实验后24 h,与S组比较,I/R A组和D组肝组织miR-146a表达显著下降(miR-146a/U6 snRNA:0.51±0.13、0.22±0.09比1.01±0.02,均P<0.01),血浆ALT、IL-6、TNF-α含量及肝组织TLR4、IRAK-1、IL-6、TNF-α表达量显著升高〔ALT(U/L):103.23±26.64比44.16±18.55,176.46±7.26比49.74±6.83;IL-6(μg/L):64.28±16.19比17.68±7.54,88.49±3.23比15.58±2.38;TNF-α(μg/L):31.28±2.57比5.58±3.35,59.12±8.74比5.27±1.37;TLR4/GAPDH:2.43±0.36、3.23±0.71比0.96±0.24;IRAK-1/GAPDH:2.34±0.52、3.14±0.63比0.76±0.21;IL-6/GAPDH:1.02±0.22、1.11±0.16比0.98±0.37;TNF-α/GAPDH:2.05±0.48、2.86±0.27比0.59±0.16;均P<0.01〕,且以I/R D组升高更为显著(均P<0.01);病理显示肝组织细胞损伤明显;而I/R B组和C组转染miR-146a模拟剂后肝组织miR-146a表达量显著升高(miR-146a/U6 nsRNA:1.56±0.31、2.40±0.53比1.01±0.02,均P<0.01),肝组织TLR4、IRAK-1、IL-6、TNF-α的表达量显著下降(TLR4/GAPDH:0.77±0.18、0.65±0.27比0.96±0.24,IRAK-1/GAPDH:0.61±0.14、0.47±0.20比0.76±0.21,IL-6/GAPDH:0.80±0.13、0.54±0.22比0.98±0.37,TNF-α/GAPDH:0.41±0.14、0.16±0.03比0.59±0.16,均P<0.01),且以C组结合超声微泡后表达更为显著(P<0.01),病理显示肝组织细胞损伤也更为轻微,B组和C组血浆ALT、IL-6及TNF-α含量也与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微泡能高效转染miR-146a模拟剂和抑制剂于肝组织细胞;miR-146a可能负调控TLR信号通路介导的I/R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46a 缺血/再灌注 超声微泡 基因转染
下载PDF
微小RNA-146a-5p对肝癌细胞侵袭迁移和ZBTB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涛 陈恩洪 +1 位作者 金成 刘敏丰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84-988,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46a-5p(miR-146a-5p)对肝癌细胞侵袭、迁移和含锌指和BTB结构域2(ZBTB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人正常肝细胞LO2和肝癌细胞SMMC-7721的miR-146a-5p水平;体外常规培养SMMC-7721细胞进行转染,根据转... 目的探讨微小RNA-146a-5p(miR-146a-5p)对肝癌细胞侵袭、迁移和含锌指和BTB结构域2(ZBTB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人正常肝细胞LO2和肝癌细胞SMMC-7721的miR-146a-5p水平;体外常规培养SMMC-7721细胞进行转染,根据转染物不同分为增强转染组(转染miR-146a-5p mimics)、抑制转染组(转染miR-146a-5p inhibitor)和空白转染组(转染脂质体)。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比色法、Transwell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以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miR-146a-5p水平、增殖活力、穿膜细胞数和ZBTB2水平;将含ZBTB2基因3’端非翻译区(3’UTR)特定种子序列克隆至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siCHECK-2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miR-146a-5p与ZBTB2的靶向关系。结果 SMMC-7721细胞的miR-146a-5p水平为0.156±0.047,低于LO2细胞的1.157±0.413(P<0.05)。与空白转染组的1.241±0.375相比,增强转染组的miR-146a-5p水平升高至8.159±1.274,而抑制转染组则降低至0.219±0.036;与空白转染组相比,增强转染组转染48、72 h后的增殖活力降低,而抑制组则升高;细胞侵袭实验中,与空白转染组的(22.069±3.152)个相比,增强转染组的穿膜细胞数降低至(11.847±2.031)个,而抑制转染组则升高至(69.540±4.257)个;细胞迁移实验中,与空白转染组的(47.338±5.067)个相比,增强转染组的穿膜细胞数降低至(29.640±3.652)个,而抑制转染组则升高至(136.426±18.469)个;与对照组的0.564±0.089相比,增强转染组的ZBTB2水平降低至0.168±0.023,而抑制组则升高至0.826±0.157;以上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miR-146a-5p mimics处理后,转染野生型ZBTB2 3’UTR质粒细胞的相对荧光强度低于转染突变型质粒(P<0.05)。结论 miR-146a-5p在肝癌细胞中低表达并发挥抑癌作用,该miRNA可能通过靶向ZBTB2来抑制迁移侵袭能力,在肝癌靶向治疗中有一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微小rna-146a-5p 侵袭迁移 含锌指和BTB结构域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