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3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预处理对加热卷烟用烤烟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及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1
作者 田金虎 袁颖 +5 位作者 卢昕博 汤晓东 潘力 王雨凝 叶兴乾 蒋健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79,共11页
以河南产区的下部烤烟样品为原料,采用微波干燥和微波水热两种方法预处理原料,利用连续流动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等技术对不同微波预处理烤烟烟叶中的常规化学成分及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波... 以河南产区的下部烤烟样品为原料,采用微波干燥和微波水热两种方法预处理原料,利用连续流动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等技术对不同微波预处理烤烟烟叶中的常规化学成分及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波水热处理可降低烤烟烟叶中水溶性糖、还原糖、植物碱及酚类物质含量,提高总氮、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并显著增加烤烟原叶的氮碱比(P≤0.05),其中微波水热700 W-6 min处理组氮碱比高达1.65;而经微波干燥处理后,烤烟烟叶中常规化学成分整体仍处于优质烟叶指标范畴,且挥发碱含量显著增加(P≤0.05),部分预处理组中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增加;此外,GC-IMS共鉴定出56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微波水热处理可增加烤烟的新鲜清香,微波干燥处理则可增加其甜香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水热处理 微波干燥处理 烤烟烟叶 加热卷烟 挥发性香气成分
下载PDF
基于反馈机制的光子微波信号级联滤波方法
2
作者 朱艳龙 李凯勇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3-207,共5页
光子微波通信过程中,受噪声影响造成带宽变窄,降低了通信效率。为了优化光子微波通信质量,提出基于反馈机制的光子微波信号级联滤波方法。利用形态学腐蚀和膨胀去除信号模糊程度后,将相似度较高的信号聚集为连续区域,完成微波信号去噪... 光子微波通信过程中,受噪声影响造成带宽变窄,降低了通信效率。为了优化光子微波通信质量,提出基于反馈机制的光子微波信号级联滤波方法。利用形态学腐蚀和膨胀去除信号模糊程度后,将相似度较高的信号聚集为连续区域,完成微波信号去噪。选用卡尔曼滤波器对微波信号测量噪声初次滤波,使用均值滤波以及双门限输出方案二次滤波双路光电反馈下生成的微波信号。通过两种滤波器的级联处理,去除微波信号中不同的杂波,实现窄线宽光子微波信号级联滤波。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级联滤波波动幅度小,能够平稳输出滤波结果,且不同温度下的级联滤波衰减特性相对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微波 双路光电反馈 微波信号 级联滤波 卡尔曼滤波器
原文传递
基站接入微波组网策略研究
3
作者 潘诗柱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年第6期181-184,共4页
为了应对我国山区的复杂地形和有线传输建设的困难,引入有线传输接入和微波传输相结合的组网策略进行传输网络建设,提高了运营商的投资建设效率,为我国山区的基站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文章主要分析接入网和微波的相关技术,涉及接入网和... 为了应对我国山区的复杂地形和有线传输建设的困难,引入有线传输接入和微波传输相结合的组网策略进行传输网络建设,提高了运营商的投资建设效率,为我国山区的基站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文章主要分析接入网和微波的相关技术,涉及接入网和微波的相关设备介绍;同时对因地理条件限制基站接入网的环路,基于原有的“环、星、树、链”等形式的网络结构,新建微波传输结合原有接入网进行联合组网,并对基站接入微波组网的策略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入网 基站 基站接入 微波 微波设备 微波组网
下载PDF
基于铷里德堡原子的频率可调谐微波电场测量
4
作者 阮伟民 张映昀 +3 位作者 冯志刚 周亚东 宋振飞 屈继峰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2,共6页
基于里德堡原子的能级调控特性实现了微波电场连续调谐测量。用铷原子气室作为微波电场传感器同时去感知待测微波场和调谐微波场,利用强调谐场对里德堡原子能级精细调节实现了待测场共振频率的同步改变,从而拓展了现有单频点微波测量的... 基于里德堡原子的能级调控特性实现了微波电场连续调谐测量。用铷原子气室作为微波电场传感器同时去感知待测微波场和调谐微波场,利用强调谐场对里德堡原子能级精细调节实现了待测场共振频率的同步改变,从而拓展了现有单频点微波测量的频率响应范围。在与68P_(3/2)→66D_(5/2)跃迁共振的调谐场作用下,利用测量的AT分裂光谱的幅值差来确定待测场共振频点的调谐变化,最终使共振的6.916 GHz待测场的共振频率的调谐范围从原有的30 MHz极限拓宽至150 MHz,为微波电场的量子计量及拓展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量子计量 里德堡原子 微波电场 量子相干 能级调谐
下载PDF
微波干燥钛渣的动力学特性及其机理
5
作者 林清华 黄巍巍 +2 位作者 高磊 陈晋 陈菓 《中国冶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48,共7页
氯化法生产钛白粉的工艺是以钛渣为原料,主要包含氯化、氧化和后处理等工艺。钛渣中含有一定的水分,易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的HCl和HClO会腐蚀设备。氧化过程中急剧的温度变化会导致水蒸气聚集,进而引起产品严重团聚,增大生产成本并降低... 氯化法生产钛白粉的工艺是以钛渣为原料,主要包含氯化、氧化和后处理等工艺。钛渣中含有一定的水分,易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的HCl和HClO会腐蚀设备。氧化过程中急剧的温度变化会导致水蒸气聚集,进而引起产品严重团聚,增大生产成本并降低产品性能。常用的烘箱干燥法、冷冻干燥法和喷雾干燥法已经难以满足现如今工业化生产中节约时间、节省成本的要求。微波干燥有着独特的传热机理,它的选择性加热会将热量直接传递给物料中的水分,从而迅速提高水分的温度使其快速挥发。利用微波选择性加热干燥钛渣的优点,讨论了初始水含量、初始质量以及微波功率对干燥过程的影响规律。钛渣质量为50 g、水含量(质量分数)为2%,在微波功率550 W的条件下,有效扩散系数为1.24431×10^(-7)m^(2)/s。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因素与有效扩散系数呈正相关,结合微观图像分析获得了钛渣微波深度干燥过程中的热质迁移机理,微波干燥能使钛渣快速释放内部水分,实现钛渣的深度干燥。本研究为微波干燥的工业化施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渣 微波干燥 初始水含量 初始质量 微波功率 有效扩散系数 热质迁移机理
下载PDF
基于微波加热的风力机叶片除冰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6
作者 秦志鹏 魏高升 +1 位作者 崔柳 杜小泽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4,共8页
针对在冬季霜冻或雾凇等极端天气下,风力机叶片出现结冰影响风电机组出力,甚至导致冰块堆积脱落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微波加热的风力机叶片除冰方法。通过在叶片复合材料中加入炭黑及碳纤维以改善叶片的微波加热性能。结合COMSOL和MATLA... 针对在冬季霜冻或雾凇等极端天气下,风力机叶片出现结冰影响风电机组出力,甚至导致冰块堆积脱落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微波加热的风力机叶片除冰方法。通过在叶片复合材料中加入炭黑及碳纤维以改善叶片的微波加热性能。结合COMSOL和MATLAB语言开展联合仿真,对叶片中填充介质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进而针对优化后的叶片复合材料开展微波加热除冰模拟,得到微波加热功率和环境温度对除冰时间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炭黑填充浓度为3.98%,在此参数下,复合材料内的碳纤维形成了上下密集、中间稀疏的三明治结构,从而可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率;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加和环境温度的升高,除冰时间明显缩短,且微波功率对除冰时间的影响较环境温度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叶片 微波特性 结构优化 微波加热 数值模拟 除冰
下载PDF
微波处理对刺槐豆胶多糖结构特征的影响
7
作者 王帅 孔博洋 +5 位作者 李婷 贾小艳 肖红 位张坤 张继 王俊龙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1期87-98,共12页
采用微波辅助法(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MAE)和热水浸提法(hot water extraction,HWE)处理刺槐豆胶,并对得到的刺槐豆胶多糖(locust bean gum polysaccharide,LBGP)进行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糖链构象、单糖组成、糖苷键类型等... 采用微波辅助法(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MAE)和热水浸提法(hot water extraction,HWE)处理刺槐豆胶,并对得到的刺槐豆胶多糖(locust bean gum polysaccharide,LBGP)进行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糖链构象、单糖组成、糖苷键类型等一系列表征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发现,MAE-LBGP的分子量(2.744〜3.777×10^(6) g/mol)显著高于HWE-LBGP(1.222〜1.593×10^(6) g/mol),且具有更宽的分子量分布,不均一性的增强使得糖链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及更为紧密的构象特征,而HWE-LBGP的构象则表现得相对单一和松散。经由两种提取方式得到的LBGP具有相同的单糖组成种类(甘露糖和半乳糖)和糖苷键类型(1→4与1→6位连接键)。以上结果归因于在微波效应的作用下,溶剂的极化作用增强,提取能力增加,并通过增强溶剂的传质能力,获得了高分子量和更宽分布的多糖所致。本研究为微波技术在多糖提取应用方面提供了支持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豆胶多糖 微波辅助提取 热水浸提 微波效应 糖链构象
下载PDF
黄土介质微波加热机理及效果研究
8
作者 李建星 王健合 +2 位作者 吴思凡 王志丰 陈娟 《现代应用物理》 2024年第1期133-138,共6页
针对土木工程领域软弱黄土地基热固结效果的问题,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分别建立了电阻式热传导、理想微波辐射、实际天线辐射的黄土加热模型,对加热速率和范围进行了仿真和分析,并探讨了不同微波频率对加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 针对土木工程领域软弱黄土地基热固结效果的问题,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分别建立了电阻式热传导、理想微波辐射、实际天线辐射的黄土加热模型,对加热速率和范围进行了仿真和分析,并探讨了不同微波频率对加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效果优于电阻式热传导,而对于实际天线,由于热传导和微波加热两种机制共同作用,加热效果最佳。此外,通过对工作频率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微波加热效果随频率增大不断恶化的特性。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天线辐射对黄土地基进行热加固处理,可以提升加热效率,确保黄土地基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微波烧结 黄土地基 电磁热耦合 多物理场仿真
下载PDF
星载微波部件微放电阈值的改进多粒子蒙特卡罗计算方法
9
作者 张娜 曹猛 +2 位作者 王瑞 白春江 崔万照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52-1759,共8页
星载微波部件的微放电效应是导致航天器谐振类设备失谐、噪声电平抬高、输出功率下降,甚至影响通信信道乃至整个微波传输系统彻底失效的瓶颈问题之一。在设计阶段对星载微波部件微放电效应进行精准的评估是减少地面反复试验,避免延误研... 星载微波部件的微放电效应是导致航天器谐振类设备失谐、噪声电平抬高、输出功率下降,甚至影响通信信道乃至整个微波传输系统彻底失效的瓶颈问题之一。在设计阶段对星载微波部件微放电效应进行精准的评估是减少地面反复试验,避免延误研制周期的重要手段。为了进一步改善现有蒙特卡洛方法的计算准确度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精度更高的计算星载微波部件微放电阈值的蒙特卡罗方法,该方法对参与微放电过程的初始电子进行了动态调整,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推进微波部件中电子的运动轨迹,基于Furman模型描述电子与微波表面相互作用的二次电子发射过程,按照碰撞电子产生的实际二次电子个数及对应能量参与碰撞时刻后的微放电过程,该多粒子-多碰撞过程更加客观、准确地表征了微放电效应发生的物理过程。以平板传输线和同轴传输线为例,文中所提出的方法相对于已有的蒙特卡罗方法计算精度显著提升,同时计算效率优于商用CST的粒子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放电 二次电子发射 蒙特卡罗方法 阈值 微波部件
原文传递
高功率微波信号对PIN限幅器温度分布的影响特性
10
作者 高铭萱 张洋 张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0-165,共6页
针对高功率微波波形参数对限幅器温度分布特性的影响,基于双级PIN限幅器的场路协同仿真模型对微波脉冲幅值、频率对温度分布的影响展开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脉冲幅值、频率的提升会使双级PIN限幅器中PIN二极管的高温区域分布向P区... 针对高功率微波波形参数对限幅器温度分布特性的影响,基于双级PIN限幅器的场路协同仿真模型对微波脉冲幅值、频率对温度分布的影响展开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脉冲幅值、频率的提升会使双级PIN限幅器中PIN二极管的高温区域分布向P区拓展、高温区域分布范围扩大;相对而言,微波脉冲幅值对温度分布的影响更为显著,频率对温度分布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PIN限幅器 微波效应 热效应 温度分布
下载PDF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有机肥中镉、砷、汞、铅、铬含量
11
作者 官迪 陈山 +3 位作者 田发祥 纪雄辉 龙世平 吴家梅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6-231,共6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比较湿法消解30 min,湿法消解至近干和微波消解等不同前处理方法对有机肥料中镉、砷、汞、铅、铬元素的提取效果,建立了一种基于ICP-MS测定有机肥料多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湿法消...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比较湿法消解30 min,湿法消解至近干和微波消解等不同前处理方法对有机肥料中镉、砷、汞、铅、铬元素的提取效果,建立了一种基于ICP-MS测定有机肥料多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湿法消解至近干和微波消解法对有机肥多元素成分分析标准物质(RMH-F001)中5项重金属含量的测试结果均满足标准要求,方法定量值、标准值偏差分别低于6.3%、5.7%;硝酸/过氧化氢体系-微波消解处理下,样品结果稳定性最佳,相对标准偏差为0.8%~6.8%,相对偏差为1.1%~9.0%,相对相差为2.2%~18.0%,加标回收率为99.4%~102.9%。硝酸/过氧化氢体系-微波消解-ICP-MS法可作为有机肥中5项重金属统一化测定的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消解 微波消解 重金属 有机肥 统一化测定
下载PDF
微波视觉与SAR图像智能解译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丰 金亚秋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5-306,共22页
高分辨率雷达成像技术和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雷达图像智能解译技术的进步。由于雷达传感器本身的特殊性和电磁散射成像物理的复杂性,雷达图像的解译缺乏光学图像的直观性,准确迅速识别分类的需求对雷达图像解译... 高分辨率雷达成像技术和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雷达图像智能解译技术的进步。由于雷达传感器本身的特殊性和电磁散射成像物理的复杂性,雷达图像的解译缺乏光学图像的直观性,准确迅速识别分类的需求对雷达图像解译提出了迫切的挑战。在借鉴人脑光视觉感知机理和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相关技术基础上,进一步融合电磁散射物理规律及其雷达成像机理,我们提出发展微波域雷达图像解译的“微波视觉”的新交叉领域研究。该文介绍微波视觉的概念与内涵,提出微波视觉认知模型,阐述其基础理论问题与技术路线,最后介绍了作者团队在相关问题上的初步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AR) 雷达成像 电磁散射 目标识别 微波视觉 语义电磁散射建模 物理智能 逆问题 视觉感知
下载PDF
六盘山地形及相对湿度对微波辐射计反演气温的影响
13
作者 邱玉珺 舒志亮 +2 位作者 陆春松 林彤 党张利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9-670,共12页
利用2018年4月至2019年11月的六盘山隆德站微波辐射计探测资料与平凉站探空资料,研究了微波辐射计反演温度(TM)对空气相对湿度的敏感性。首次提出湿度敏感性系数(HSR)和零度漂移度(ZDD)概念,利用这两个参量在不同高度层的分布特征,研究... 利用2018年4月至2019年11月的六盘山隆德站微波辐射计探测资料与平凉站探空资料,研究了微波辐射计反演温度(TM)对空气相对湿度的敏感性。首次提出湿度敏感性系数(HSR)和零度漂移度(ZDD)概念,利用这两个参量在不同高度层的分布特征,研究了六盘山地形对空气相对湿度和温度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非降水天气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越大,HSR与1.0的差别越大,ZDD也越大。(2)六盘山地形对大气层的湿度垂直分布影响较大。爬坡气流或抬升气流明显增加了3 km以下气层湿度水平,晴天和阴天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分别在山顶以上0.5 km气层和1.0~2.0 km气层达到最大,TM比实际温度最大能偏低2.7℃。(3)地形对气层湿度的影响进一步影响了空气温度的垂直分布,阴天条件下的大气逆辐射加热使得3 km以下气层平均升温2.3℃,因湿度敏感性产生的温度影响平均达到0.9℃,最高能达到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计 温度 敏感性 六盘山 地形
下载PDF
微波脉冲大气击穿临界场强估计
14
作者 杨浩 黄诺慈 +3 位作者 刘星辰 郑强林 鲍向阳 闫二艳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2-226,共5页
针对高功率微波在大气传输中可能出现的击穿现象,研究了脉冲序列中首次击穿时的延迟脉冲数,发现其与种子电子、脉冲击穿概率以及微波场强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微波场强可通过作用于种子电子间接影响脉冲击穿概率和延迟脉冲数,由此提出利... 针对高功率微波在大气传输中可能出现的击穿现象,研究了脉冲序列中首次击穿时的延迟脉冲数,发现其与种子电子、脉冲击穿概率以及微波场强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微波场强可通过作用于种子电子间接影响脉冲击穿概率和延迟脉冲数,由此提出利用延迟脉冲数估计微波击穿临界场强的方法,并定义在脉冲击穿概率大于一定值时的微波临界场强作为击穿阈值。推导了脉冲击穿概率的估计公式,并对估计量的性能进行了分析,随后利用S波段微波大气击穿模拟装置开展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重复频率微波脉冲击穿延迟脉冲数仅与种子电子产生率和脉宽成反比,能用于估计脉冲击穿概率,进而给出击穿临界场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击穿 临界场强 击穿概率 估计 延迟脉冲
下载PDF
基于腔内原位探测的空间冷原子微波钟
15
作者 吕德胜 任伟 +2 位作者 项静峰 赵剑波 邓思敏达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1,共7页
原子钟作为目前最精密的计时仪器,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地球轨道卫星上运行高精度原子钟,可以在地球大范围内开展高精度时间同步与比对。不同于以往通过抛射冷原子团两次经过微波腔实现Ramsey微波作用的空间冷... 原子钟作为目前最精密的计时仪器,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地球轨道卫星上运行高精度原子钟,可以在地球大范围内开展高精度时间同步与比对。不同于以往通过抛射冷原子团两次经过微波腔实现Ramsey微波作用的空间冷原子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腔内原位探测的空间冷原子微波钟方案,在同一微波谐振腔内先后完成铷87原子的激光冷却、原子微波相互作用、冷原子探测等过程。该方案可以更好的利用微重力环境提高钟周期中原子与微波相互作用时间的占空比,从而有效减小Dick效应对原子钟性能的影响。介绍了冷原子微波钟系统设计与工作原理,给出了微重力环境下性能分析和预期指标,最后展示了冷原子微波钟地面测试中获得的大约为1.35×10^(-12)τ^(-1/2)的频率稳定度,初步展示了新型空间冷原子钟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钟 微重力 微波 空间站 频率稳定度
原文传递
重复频率微波脉冲大气击穿延时与电离率
16
作者 杨浩 郑强林 +3 位作者 黄诺慈 刘星辰 鲍向阳 闫二艳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2,共5页
针对高功率微波在大气传输中可能出现的击穿现象,研究了脉冲序列中首次脉冲击穿延时和后续脉冲击穿延时,研究结果发现首次脉冲击穿延时在脉宽范围内大致均匀分布,后续脉冲击穿延时波动性较小。根据击穿延时数据对电离率进行了分析,指出... 针对高功率微波在大气传输中可能出现的击穿现象,研究了脉冲序列中首次脉冲击穿延时和后续脉冲击穿延时,研究结果发现首次脉冲击穿延时在脉宽范围内大致均匀分布,后续脉冲击穿延时波动性较小。根据击穿延时数据对电离率进行了分析,指出在重复频率条件下,初始电子密度较高,电子密度分布不适用指数分布,无法用延时数据标准差对电离率进行估计。提出了一种用重复频率脉冲击穿延时数据计算电离率的方法,并将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二者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频率 微波击穿 电离率 脉冲延时 估计
下载PDF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17
作者 刘玉江 徐瑞芳 钱林学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9-283,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8月—2023年6月在北京友谊医院接受MWA治疗AWE的患者17例(共19个病灶)。治疗前后使用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静脉超声造...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8月—2023年6月在北京友谊医院接受MWA治疗AWE的患者17例(共19个病灶)。治疗前后使用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静脉超声造影观察病灶变化情况。记录治疗后3、6、12个月AWE病灶体积、体积缩小率、疼痛缓解及并发症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超声造影显示所有病灶均一次完全消融成功。病灶平均初始体积为(7.46±5.82)ml,术后3、6、12个月随访时体积分别缩小至(4.32±2.76)ml、(2.47±1.68)ml、(1.72±1.16)ml(t=0.423,P=0.005;t=0.198,P=0.001;t=0.556,P=0.002),平均体积缩小率分别为(46.18±24.36)%、(61.43±18.72)%、(74.25±13.26)%。所有患者治疗12个月后腹壁周期性切口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1例患者术后出现局部皮肤灼伤,其余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MWA治疗AWE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微波 消融技术 超声检查
下载PDF
术前多模态超声参数对乳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术后疗效的预测价值
18
作者 刘晓璐 刘景萍 +1 位作者 王谦 徐娟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141-147,共7页
目的:探讨术前多模态超声参数对乳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术后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在本院择期行微波消融术的乳腺良性结节患者175例(共210个结节)。根据术后3个月的乳腺结节缩小率和是否消融完全,将患者分为有效... 目的:探讨术前多模态超声参数对乳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术后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在本院择期行微波消融术的乳腺良性结节患者175例(共210个结节)。根据术后3个月的乳腺结节缩小率和是否消融完全,将患者分为有效组(n=143)和无效组(n=32)。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于术前采用多模态超声(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记录结节最大直径(Dmax)、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TP)、杨氏模量最大弹性值(Emax)和杨氏模量平均弹性值(Emean)。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乳腺良性结节患者微波消融术后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检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在术前Dmax、BMI、PI、TTP、Emax和Emean比较上有明显差异(P<0.05),在年龄、婚育史和合并基础病等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Dmax、PI和Emax均为影响乳腺良性结节患者微波消融术后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预测模型概率P=1/(1+e^(-25.568-4.911×Dmax+0.541×PI+0.604×Emax)),Hosmer-Lemeshow χ^(2)=6.235(P=0.621),ROC分析显示,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乳腺良性结节患者微波消融术后疗效的AUC为0.793,95%CI为0.712~0.874。结论:术前Dmax、PI和Emax均为影响乳腺良性结节患者微波消融术后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多模态超声参数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有效预测乳腺良性结节患者微波消融术后疗效,并通过该风险预测模型进行有效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超声 乳腺良性结节 微波消融术 疗效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高功率微波大口径相控阵天线拍波辐射方法研究
19
作者 苏建仓 胡祥刚 +2 位作者 李廷伍 朱晓欣 吴少彤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3,66,共5页
相控阵天线是未来高功率微波辐射系统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为了获得超高等效全向辐射功率,高功率微波天线均为大口径形式。而大口径相控阵天线在辐射高功率微波拍波过程中,存在波束分裂、增益下降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提... 相控阵天线是未来高功率微波辐射系统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为了获得超高等效全向辐射功率,高功率微波天线均为大口径形式。而大口径相控阵天线在辐射高功率微波拍波过程中,存在波束分裂、增益下降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大口径相控阵天线拍波辐射结构,采用“子阵-面阵”两级馈电形式,解决了拍波辐射过程中波束分裂问题,有效提高了高功率微波系统的综合性能。该方法极大地节约了移相器数量,节省了系统成本,降低了系统复杂度,有利于实现高功率微波系统的小型化,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拍波 孔径效应 波束分裂
原文传递
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术后预后预测列线图的建立与验证
20
作者 杨开宇 秦军 +3 位作者 闫文 冯广革 周林荣 陈宁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15-519,共5页
目的构建甲状腺良性结节(BTN)患者行微波消融术后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因BTN到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行微波消融的150例患者,随访1年评价其疗效。根据术后1年时结节体积缩小率(V... 目的构建甲状腺良性结节(BTN)患者行微波消融术后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因BTN到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行微波消融的150例患者,随访1年评价其疗效。根据术后1年时结节体积缩小率(VRR)分为治愈组(VRR>90%)和未治愈组(VRR≤90%)。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BTN患者微波消融后1年未治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R语言软件rms程序包建立列线图,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验证。结果150例BTN患者甲状腺结节体积随术后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小,VRR则逐渐增加(P<0.05),术后1年时甲状腺结节体积为(0.35±0.07)mL,VRR为(92.62±3.45)%。治愈组与未治愈组间结节囊实性、结节位置、单位体积消融时间、桥本甲状腺炎、结节初始体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实性、结节位置为危险区、单位体积消融时间>206 s/cm^(3)、桥本甲状腺炎、结节初始体积>5 mL为影响BTN患者微波消融后1年未治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微波消融后1年未治愈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0,敏感度为72.50%,特异度为87.90%;列线图模型预测微波消融后1年未治愈风险与实际发生率有良好一致性。结论根据预后影响因素构建的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对BTN患者微波消融后1年未治愈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可为临床上准确评估BTN患者微波消融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微波消融术 预后 影响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