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流控分析系统的安培检测器 被引量:3
1
作者 孟斐 陈恒武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3-68,共6页
评述了近年来应用于微流控分析系统的电化学安培检测器。引用文献 2 7篇。
关键词 安培检测器 微流控分析系统 电化学检测 电极材料
下载PDF
微流控分析系统中的自动控制和数据分析
2
作者 刘菁 庄贵生 +3 位作者 徐良基 贾春平 金庆辉 赵建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0-21,共2页
介绍了自动控制及数据分析方法在微流控分析系统中的应用技巧及可行方案.以芯片电泳系统为例,具体介绍电子技术应用于微流控检测仪器搭建及检测数据处理,同时,拓展说明了未来信息技术在微流控分析系统中可能的应用领域.
关键词 自动 数据分析 微流控分析系统 芯片电泳系统
下载PDF
微流控芯片分析系统中硅胶整体柱和膜滤复合预处理单元的构建 被引量:3
3
作者 徐溢 张剑 +2 位作者 张文品 张钟锋 温志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92-896,共5页
以改性C18反相硅胶整体柱为微流控芯片分析系统中固相萃取介质材料,构建不同功能单元的样品预处理微分析系统,实现了血清样品中痕量盐酸多巴酚丁胺的富集.初步构建了单一改性硅胶微柱固相萃取预处理单元,测试得到了改性硅胶整体柱对血... 以改性C18反相硅胶整体柱为微流控芯片分析系统中固相萃取介质材料,构建不同功能单元的样品预处理微分析系统,实现了血清样品中痕量盐酸多巴酚丁胺的富集.初步构建了单一改性硅胶微柱固相萃取预处理单元,测试得到了改性硅胶整体柱对血清中痕量盐酸多巴酚丁胺的平均富集倍数为77.2,RSD为12.35%.为了提高测试的精密度,进而设计含膜复合式预处理芯片,探讨了不同预处理单元对血清样品中痕量盐酸多巴酚丁胺富集效率的影响,优化设计了外接式硅胶整体柱-亲和膜微芯片固相萃取预处理单元,复合式的反相硅胶整体柱对血清中微量盐酸多巴酚丁胺的平均富集倍数提高到89.4,RSD为4.37%.结果显示了该预处理单元在血清中痕量药物富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芯片分析系统 固相萃取预处理单元 硅胶整体柱 亲和膜
下载PDF
小型可连续进样微流控芯片分析仪的研制 被引量:3
4
作者 徐章润 王世立 +2 位作者 樊晓峰 王福仁 方肇伦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527-1530,共4页
报道了一种结构简单、可连续进样的小型微流控芯片分析仪的研制。顺序注射分析系统通过芯片上制作的接口将试样连续引入芯片 ,并采用自行设计的紧凑型光纤式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该仪器用于芯片毛细管电泳分离实验室合成Cy5荧... 报道了一种结构简单、可连续进样的小型微流控芯片分析仪的研制。顺序注射分析系统通过芯片上制作的接口将试样连续引入芯片 ,并采用自行设计的紧凑型光纤式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该仪器用于芯片毛细管电泳分离实验室合成Cy5荧光染料 ,实现了连续进样和换样。峰高RSD为 1 .9% (n=1 1 ) ,试样通量 3 5 h ;相邻试样携出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可连续进样微流芯片分析 微流控分析系统 光纤式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 顺序注射分析技术
下载PDF
SARS病毒的微流控芯片实验室系统检测 被引量:13
5
作者 周小棉 梅晓丹 +5 位作者 刘大渔 钟润涛 戴忠鹏 杜昱光 孙龙 林炳承 《现代科学仪器》 2003年第4期13-16,共4页
采用自行设计的RT -PCR试剂盒 ,在自制的由聚合酶链反应 (PCR)—毛细管电泳 (CE)芯片、芯片热循环仪和激光诱导荧光芯片分析仪组成的微流控芯片系统上 ,对SARS病毒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症 )和 18例SARS患者咽拭子样品进行了分析和检测 ,... 采用自行设计的RT -PCR试剂盒 ,在自制的由聚合酶链反应 (PCR)—毛细管电泳 (CE)芯片、芯片热循环仪和激光诱导荧光芯片分析仪组成的微流控芯片系统上 ,对SARS病毒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症 )和 18例SARS患者咽拭子样品进行了分析和检测 ,实现了聚合酶链反应和电泳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在线分析。微流控芯片系统具有高检测灵敏度、高分辨率、高检出率等优点 ,试剂消耗少和检测时间短 ,可能成为SARS早期检测的一种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片热循环仪 微流芯片分析系统 SARS病毒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聚二甲基硅氧烷微流控芯片的紫外光照射表面处理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孟斐 陈恒武 +2 位作者 方群 朱海霖 方肇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264-1268,共5页
研究了紫外光化学表面改性对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微流控芯片的片基间粘接力及毛细管通道电渗流性能的影响 .PDMS片基经紫外光射照后 ,粘接力增强 ,可实现 PDMS芯片的永久性封合 ,同时亲水性得到改善 ,通道中的电渗流增大 .与文献报道... 研究了紫外光化学表面改性对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微流控芯片的片基间粘接力及毛细管通道电渗流性能的影响 .PDMS片基经紫外光射照后 ,粘接力增强 ,可实现 PDMS芯片的永久性封合 ,同时亲水性得到改善 ,通道中的电渗流增大 .与文献报道的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方法比较 ,采用紫外光表面处理 ,设备简单 ,操作方便 ,耗费少 ,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芯片表面处理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 微流控分析系统 聚二甲基硅氧烷芯片 光化学 表面处理 微型金分析系统 毛细管电泳
下载PDF
微流控芯片上大肠杆菌的电化学阻抗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彭金兰 徐溢 +3 位作者 吴永杰 传娜 甘俊 田鹏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07-1312,共6页
基于细菌悬浮液的阻抗特性和微流控芯片电化学阻抗检测技术,采用所构建的微流控芯片电化学阻抗分析系统,以大肠杆菌为样本,优化了扰动振幅、缓冲溶液电导率、扫描频率和新制大肠杆菌标本静置时间等参数,对大肠杆菌标本、大肠杆菌标准合... 基于细菌悬浮液的阻抗特性和微流控芯片电化学阻抗检测技术,采用所构建的微流控芯片电化学阻抗分析系统,以大肠杆菌为样本,优化了扰动振幅、缓冲溶液电导率、扫描频率和新制大肠杆菌标本静置时间等参数,对大肠杆菌标本、大肠杆菌标准合成样本进行电化学阻抗检测,建立了一种大肠杆菌快速定量检测方法。在扰动振幅500 mV、缓冲溶液电导率为2.40μS/cm、扫描频率范围为100 Hz-1 MHz的条件下,大肠杆菌的测试范围为7.43×105~1.49×108 CFU/mL,检出限为7.43×104 CFU/mL。显微测试表明,在该检出限下,微流控芯片电化学阻抗分析系统对微管道检测区域内10个以上大肠杆菌就有明显响应。将所建立的方法应用于某污水中细菌检测,结果与国标法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微流芯片 微流电化学阻抗分析系统 定量检测
下载PDF
提高芯片毛细管电泳系统检测信噪比的哈达玛变换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涛 方群 方肇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775-1778,共4页
采用门控进样 ,在简单的十字通道微流控玻璃芯片上实现了假随机多次进样 ,研究了利用哈达玛变换提高微流控毛细管电泳分析系统信噪比的方法 .在实验中 ,以 7阶 1 2 7步假随机二进制序列作为进样模板 ,将缓冲液和 Cy5衍生后的氨基酸试样... 采用门控进样 ,在简单的十字通道微流控玻璃芯片上实现了假随机多次进样 ,研究了利用哈达玛变换提高微流控毛细管电泳分析系统信噪比的方法 .在实验中 ,以 7阶 1 2 7步假随机二进制序列作为进样模板 ,将缓冲液和 Cy5衍生后的氨基酸试样交替注入到分离通道中 ,检测到的电泳信号经过哈达玛反变换还原使信噪比提高 5倍 (理论上 5 .6倍 )的电泳谱 ,各组分的出峰时间、峰高和峰形均完全还原 ,毛细管电泳分离的采样频率不受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分析系统 芯片毛细管电泳 哈达玛变换 信噪比 数字信号处理 仪器分析
下载PDF
《现代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9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7-507,共1页
本书是现代色谱技术的专著。全书共10章,可分为4部分:1.绪论与样品预处理;2.色谱基础理论;3.色谱基本方法包含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薄层色谱法;4.色谱新技术包含液相色谱溶剂优化导论、毛细管电泳法、微流控分析系统... 本书是现代色谱技术的专著。全书共10章,可分为4部分:1.绪论与样品预处理;2.色谱基础理论;3.色谱基本方法包含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薄层色谱法;4.色谱新技术包含液相色谱溶剂优化导论、毛细管电泳法、微流控分析系统及色谱-光谱联用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药物分析 现代 高效液相色谱法 微流控分析系统 应用 毛细管电泳法 色谱技术 样品预处理
下载PDF
利用体块PZT制备膜片式压电微泵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以贵 黄远 +2 位作者 颜平 王欢 杉山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72-1079,共8页
利用锆钛酸铅(PZT)的逆压电效应,设计并制备了膜片式压电微泵。通过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实现了液体的微流体控制。微泵由微驱动器与单向微阀两部分组成;微驱动器主要为液体流动提供驱动力,单向微阀则用于精确控制液体的流动方向。通过对... 利用锆钛酸铅(PZT)的逆压电效应,设计并制备了膜片式压电微泵。通过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实现了液体的微流体控制。微泵由微驱动器与单向微阀两部分组成;微驱动器主要为液体流动提供驱动力,单向微阀则用于精确控制液体的流动方向。通过对PZT-Si膜片的位移量、位移形状的仿真分析,确定了微驱动器的设计尺寸,并估算其液体驱动性能。利用共晶键合工艺、研磨减薄工艺、硅深反应离子刻蚀工艺和准分子激光加工工艺等制备出了微驱动器和单向微阀。最后,设计了驱动测试实验,检测了微泵的液体驱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膜片式压电微泵驱动的谐振频率约为70kHz,能驱动微米量级的液体位移或运动。当微泵驱动电压为30Vp-p、频率为600Hz时,液体的驱动流速约为65μL/min。该微泵具有体积小,线性度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分析系统 膜片式压电微泵 锆钛酸铅(PZT) 单向微阀 逆压电效应 驱动仿真 微加工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