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7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R-微流芯片在血液HBV DNA HCV/HIV RNA筛查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叶贤林 杨立新 +3 位作者 李活 杨宝成 朱为刚 杨国翠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2856-2859,共4页
目的探讨在血液筛查中应用PCR-微流芯片技术检测献血者HBV DNA,HCV/HIV RNA的模式及可行性。方法在常规ELISA初、复检全项测定合格基础上,将献血者的血清按5人份×200μL进行汇集,用大容量磁珠法提取样本核酸,PCR-微流芯片检测技术... 目的探讨在血液筛查中应用PCR-微流芯片技术检测献血者HBV DNA,HCV/HIV RNA的模式及可行性。方法在常规ELISA初、复检全项测定合格基础上,将献血者的血清按5人份×200μL进行汇集,用大容量磁珠法提取样本核酸,PCR-微流芯片检测技术进行扩增和检测。将国家标准质控血清进行系列稀释考评方法的灵敏度和重复性。结果342份(69个汇集池)无偿献血标本中有3份HBsAg(-)HBV DNA(+),HBV DNA阳性率为0.89%,其中1份标本两对半结果全阴性,2份标本抗-HBs(+)及抗-HBc(+)。PCR-微流芯片法检测HBV DNA、HCV RNA及HIV RNA的95%的灵敏度分别为11.5IU/mL、167.7拷贝/mL和57.9IU/mL结论PCR-微流芯片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特点,可应用于血液HBV DNA HCV/HIV RNA的筛查工作,以进一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芯片 聚合硫链反应 献血者
下载PDF
PCR-微流芯片检测HBV DNA在血液筛查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卞茂红 张循善 +2 位作者 刘淑均 许伟 杨鹏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探讨在血液筛查中检测HBVDNA的必要性及应用PCR 微流芯片检测献血者HBVDNA可运 行模式。方法用PCR 微流芯片检测已经过常规ELISA初、复检全项测定合格献血者的微量血清汇集池(5人 份×50μl)HBVDNA,再对阳性血清汇集池中... 目的 探讨在血液筛查中检测HBVDNA的必要性及应用PCR 微流芯片检测献血者HBVDNA可运 行模式。方法用PCR 微流芯片检测已经过常规ELISA初、复检全项测定合格献血者的微量血清汇集池(5人 份×50μl)HBVDNA,再对阳性血清汇集池中的标本进行单份检测。用HBVDNA(-)的献血者血清系列稀释 HBVDNA标准质控血清,分别测定其含量,以确定该方法的灵敏度;分别检测37例HBeAg(+)、16例HCV RNA(+)、3例抗 HAVIgM(+)患者标本的HBVDNA,观察其特异性;再重复检测不同稀释度的HBVDNA标 准质控血清,以了解其批内、批间变异。结果 545份(分109个血清汇集池)无偿献血标本中有7份HBVDNA阳 性(1.28%)。PCR 微流芯片法检测HBVDNA敏感度为4.81×102拷贝/ml;HBeAg(+)患者的HBVDNA阳性 检出率为100%(37/37),而HCVRNA(+)、抗 HAVIgM(+)患者的HBVDNA全为阴性;批间、批内变异范围 分别为15.6%~40.2%、11.9%~30.6%。结论无偿献血者开展HBVDNA检测是必要的。PCR 微流芯片法 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敏感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等特点,把它应用于血液筛查中并利用混合标本检测HBV DNA是可行的,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HBV 微流芯片 聚合酶链反应 血清汇集池 血液筛查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扩增及微流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3
作者 姚根宏 栾建凤 +3 位作者 朱培元 叶东 严京梅 雷千红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0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核酸扩增和微流芯片分析法,用于血液中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方法分别选取经2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验证的丙型肝炎阴性(60份)和阳性(200份)血液标本;提取核酸后采用巢式PCR法进行扩增,最后用微流芯片法分析扩增产物。...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核酸扩增和微流芯片分析法,用于血液中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方法分别选取经2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验证的丙型肝炎阴性(60份)和阳性(200份)血液标本;提取核酸后采用巢式PCR法进行扩增,最后用微流芯片法分析扩增产物。结果经过核酸扩增的丙型肝炎阳性血液经分析后皆出现预期大小片段的特异性条带,而阴性血液缺少相应的条带。结论本次建立的特异性巢式PCR扩增和微流芯片法检测结果可靠,可用于血液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酸检测 微流芯片 血液筛查
下载PDF
核酸扩增及微流芯片技术在献血者HCV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姚仁南 姚根宏 +3 位作者 栾建凤 陈复兴 陈玲 陈娜云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4期1540-1542,共3页
目的应用核酸扩增和微流芯片分析方法,用于献血者血液标本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检测。方法选取80份疑似HCV感染的血液标本,分别采用2种ELISA法、胶体金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法和核酸扩增后微流芯片法分析。结果经过核酸扩增的HCV... 目的应用核酸扩增和微流芯片分析方法,用于献血者血液标本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检测。方法选取80份疑似HCV感染的血液标本,分别采用2种ELISA法、胶体金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法和核酸扩增后微流芯片法分析。结果经过核酸扩增的HCV阳性血液经分析后皆出现预期大小片段的特异性条带,而阴性血液缺少相应的条带。特异性巢式PCR扩增及微流芯片法检测的阳性率与CLIA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LISA法和胶体金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特异性巢式PCR扩增及微流芯片法结果稳定、准确,灵敏度高于ELISA法,可用于血液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属 化学发光测定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核酸检测 微流芯片
下载PDF
PCR-寡核苷酸微流芯片用于人乳头状瘤病毒分型检测 被引量:2
5
作者 朱新贤 李怀芳 +1 位作者 叶元康 丁元生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4-98,I001,共6页
目的 :应用 PCR-寡核苷酸微流芯片检测方法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分型 ,研究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与 HPV感染型别的关系。方法 :利用简并引物对所有 HPV L1保守区进行扩增 ,再通过寡核苷酸微流芯片上特异性探针对 CIN进行 HPV分型... 目的 :应用 PCR-寡核苷酸微流芯片检测方法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分型 ,研究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与 HPV感染型别的关系。方法 :利用简并引物对所有 HPV L1保守区进行扩增 ,再通过寡核苷酸微流芯片上特异性探针对 CIN进行 HPV分型。结果 :41例 CIN病人中 2 2例(5 4 % ) HPV检测为阳性 ,低级 CIN1组高危 HPV感染仅 1 6 % ,CIN2组高危 HPV型感染 5 0 % ,高级 CIN3组高危 HPV型感染 75 % ;与 DNA测序方法比较 PCR-寡核苷酸微流芯片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结论 :随着 CIN级别的升高 ,高危 HPV型感染比例增加 ,寡核苷酸微流芯片检测能区分多种 HPV型别 ,可用于临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 HPV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寡核苷酸微流芯片 PCR
下载PDF
竞争PCR-微流芯片法检测血清HBV-DNA含量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月平 陈育凤 罗文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7年第3期185-186,共2页
目的评价微流芯片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的竞争PCR扩增产物含量的准确性。方法通过竞争PCR-微流芯片法的重复性试验、稀释试验及与竞争PCR-微孔板杂交法、荧光PCR法的比较,判断HBV-DNA检测的准确性。结果竞争PCR-微流芯片法重复... 目的评价微流芯片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的竞争PCR扩增产物含量的准确性。方法通过竞争PCR-微流芯片法的重复性试验、稀释试验及与竞争PCR-微孔板杂交法、荧光PCR法的比较,判断HBV-DNA检测的准确性。结果竞争PCR-微流芯片法重复性、稀释试验的线性相关性较好;检测线性范围高于竞争PCR-微孔板杂交法,竞争PCR内对照的含量对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与荧光PCR法检测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竞争PCR-微流芯片法是临床检测HBV-DNA含量可行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DNA定量 竞争PCR 微流芯片 微孔板杂交
下载PDF
微流芯片检测流感病毒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居丽雯 蒋露芳 +4 位作者 陈民 杨国翠 林玉尊 朱炜明 姜庆五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157-160,共4页
[目的 ] 建立应用微流芯片检测甲 1型、甲 3型、乙型流感病毒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mRT -PCR)产物的方法 ,在mRT -PCR扩增核酸的基础上自动化灵敏的定量检测扩增产物 ,快速检测甲亚型、乙型流感病毒 ,帮助临床快速诊断和鉴别诊断其... [目的 ] 建立应用微流芯片检测甲 1型、甲 3型、乙型流感病毒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mRT -PCR)产物的方法 ,在mRT -PCR扩增核酸的基础上自动化灵敏的定量检测扩增产物 ,快速检测甲亚型、乙型流感病毒 ,帮助临床快速诊断和鉴别诊断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 ,以及明确流感病毒在人群中感染、流行情况。  [方法 ] 采用经MDCK细胞分离培养的甲 1型、甲 3型、乙型流感病毒毒株病毒液 ,使用 3组特异引物经mRT -PCR扩增核酸 ,扩增产物分别采用毛细管电泳技术经Caliper10 0 0微流芯片分析仪自动化检测和经 2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 [结果 ] 设计三组引物对相应甲 1型、甲 3型、乙型流感病毒靶基因的mRT -PCR扩增产物片段分别为 43 0bp、2 10bp、3 91bp ,本实验mRT -PCR扩增产物经 2 %琼脂糖凝胶电泳 ,与Marker比照 ,DNA条带基本在此位点附近 ;产物采用毛细管电泳法经Caliper10 0 0微流芯片分析仪后 ,分别于 413bp、2 0 3bp、3 79bp处出现陡峭的峰 ,如图所示。 [结论 ] 应用微流芯片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可对流感病毒mRT -PCR产物进行定位及相对定量 ,有助于快速诊断流感病毒感染 ,有助于对流感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芯片 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流感病毒 鉴别诊断 呼吸道疾病
下载PDF
微流芯片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肖扬 周岳进 +5 位作者 王开鉴 胡操寒 谢庆荣 朱冰星 郑金莉 张文静 《肝脏》 2004年第3期183-184,共2页
关键词 HBV基因型 微流芯片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 分型 人类感染 治疗效应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疾病谱 肝脏病变 相关性
下载PDF
PCR-微流芯片法检测HBV感染者外周血HBV cccDNA和HBV DNA 被引量:1
9
作者 凌勇武 王世蓬 +4 位作者 罗文明 吴月平 刘先进 黄松平 章幼奕 《交通医学》 2008年第5期477-478,480,共3页
目的:探讨HBV感染的肝病患者血中HBV cccDNA、HBV DNA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微流芯片法检测105例HBV感染者血清HBV DNA、HBVccc DNA、白细胞中HBV cccDNA(3例进行肝组织HBV cc-cDNA检测),以6例非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结果:6例非... 目的:探讨HBV感染的肝病患者血中HBV cccDNA、HBV DNA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微流芯片法检测105例HBV感染者血清HBV DNA、HBVccc DNA、白细胞中HBV cccDNA(3例进行肝组织HBV cc-cDNA检测),以6例非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结果:6例非乙型肝炎患者HBVM、HBV DNA、HBV cccDNA均阴性;HBV感染者中41.9%(44/105)白细胞HBVccc DNA阳性,其中2例阳性PCR产物经基因测序得到验证;HBVDNA≥105copy/ml中HBV cccDNA阳性率57.4%(35/61)显著高于HBV DNA<105copy/ml者20.5%(9/44,P<0.01);18.9%HB VDNA<103copy/mlHBV感染者HBV cccDNA阳性;抗病毒治疗的慢性肝病患者HBV cccDNA阳性率显著低于未抗病毒治疗者(5/25 VS 34/65,P<0.01)。结论:HBV感染的患者外周血中存在HBV cccDNA;HBV DNA高浓度者HBV cccDNA检出率高;外周血白细胞HBV cccDNA、血清HBVDNA联合检测更能准确判断抗病毒治疗效果及提高HBV复制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微流芯片 HBVCCCDNA HBVDNA 乙型肝炎 抗病毒
下载PDF
微流芯片电泳分离法对热加工猪肉及鸡肉的加热验证及卫生监控
10
作者 韩伟 张浩 +2 位作者 谢小珏 张柳 顾鸣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1260-1266,共7页
目的利用微流芯片电泳分离法对猪肉馅和鸡里脊肉进行热加工验证。方法采用微流芯片电泳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对肉及含肉食品的热加工效果进行验证,并对产品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进行卫生分析。结果产品中心温度在55℃以上到70℃并保持2min的... 目的利用微流芯片电泳分离法对猪肉馅和鸡里脊肉进行热加工验证。方法采用微流芯片电泳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对肉及含肉食品的热加工效果进行验证,并对产品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进行卫生分析。结果产品中心温度在55℃以上到70℃并保持2min的处理区间细菌数有大幅度下降,70℃加热2min可使初始数量为104~106CFU/g的细菌下降3~4个数量级,有效控制肉及含肉食品中的微生物危害,且此加热条件下猪肉和鸡肉组织电泳图谱与未处理样品相比产生显著差异,证明产品经过充分的加热,熟制完全。结论采用微流芯片电泳分离技术可快速有效地验证产品的加热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加工肉 加热效果 微流芯片电泳
原文传递
微流芯片技术及其对未来药物分析领域的推动
11
作者 丁丽霞 田颂九 +2 位作者 陈亚飞 张朝选 AndreasManz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83-489,共7页
关键词 微流芯片技术 未来药物 分析 现代药物研究 芯片实验室 分析化学
下载PDF
微流芯片在口腔细菌定量检测中的初步应用
12
作者 余洋 刘彦 牛忠英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02-605,564,共5页
微流芯片定量测菌法是利用微加工技术在芯片上进行细菌定量检测的一种先进方法,关于口腔细菌学研究涉及的方法技术十分广泛,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微流芯片技术也引入到口腔细菌定量检测中,本文就该领域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关键词 微流芯片 电化学阻抗谱 光学 阻抗脉冲检测
下载PDF
微流芯片定量检测血清HBV DNA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育凤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93-293,共1页
目的 选择一种能进行HBVDNA准确定量的检测方法。方法 比较内对照竞争PCR -微流芯片分析法与内对照竞争PCR -微孔板杂交法及PCR -微孔板杂交法在血清HBVDNA检测上的优劣。结果 微流芯片分析的线性范围高于两种微孔板杂交 ,前者标本... 目的 选择一种能进行HBVDNA准确定量的检测方法。方法 比较内对照竞争PCR -微流芯片分析法与内对照竞争PCR -微孔板杂交法及PCR -微孔板杂交法在血清HBVDNA检测上的优劣。结果 微流芯片分析的线性范围高于两种微孔板杂交 ,前者标本稀释试验线性相关较好 ,后者则存在滞现象。结论 内对照竞争P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芯片 定量检测 血清HBV DNA 分子生物学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PCR-微流芯片法检测HBV基因型及其临床应用
14
作者 徐建中 吴月平 +5 位作者 黄松平 章幼奕 毛丽萍 陆建荣 赵云 凌勇武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71-172,共2页
关键词 HBV基因型 基因型检测 微流芯片 其临床应用 基因序列异质性 乙型肝炎患者 感染途径 相关性分析 区域分布 文献报道
下载PDF
利用微流芯片技术探讨中国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病人高密度脂蛋白及亚组份的变化
15
作者 王宇辉 冼勋德 +3 位作者 David Deng Conan Li 王绿娅 刘国庆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536-536,共1页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微流芯片技术 家庭性高胆固醇血症 高密度脂蛋白亚组份
下载PDF
PCR微流芯片技术检测HBV基因分型
16
作者 李颖 丁洋 刘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660-661,共2页
目的:探讨PCR微流芯片技术检测HBV基因分型的临床意义以及沈阳地区慢性HBV感染者基因型的分布。方法:应用PCR微流芯片技术对55例慢性HBV感染者血清进行HBV基因分型,HBVDNA定量检测采用FQ-PCR方法。结果:55例慢性HBV感染者中,C型38例(69.... 目的:探讨PCR微流芯片技术检测HBV基因分型的临床意义以及沈阳地区慢性HBV感染者基因型的分布。方法:应用PCR微流芯片技术对55例慢性HBV感染者血清进行HBV基因分型,HBVDNA定量检测采用FQ-PCR方法。结果:55例慢性HBV感染者中,C型38例(69.0%),B型14例(25.5%),3例(5.5%)未检出基因型。B型患者HBV病毒载量为8.43±2.95、C型患者HBV病毒载量为9.14±3.48,二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B、C型患者的发病年龄无差异(P>0.05)。结论:沈阳地区慢性HBV感染者基因型分布以C型为主。B型和C型患者的发病年龄和病毒复制水平无差异。PCR微流芯片技术灵敏、特异,结果客观,简便易行,可用于临床分型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分型 肝炎病毒 乙型 微流芯片
下载PDF
PCR微流芯片与基因芯片、基因测序在HBV基因型、病毒变异上应用比较
17
作者 赵建华 吴月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1期1307-1308,共2页
目的对PCR微流芯片与基因芯片、基因测序在HBV基因型、病毒变异上应用进行比较。方法分别采用PCR-微流芯片、基因芯片法对15例临床考虑拉米呋定耐药的患者血清进行HBV多点变异检测,从中随机抽取8例患者标本采用PCR-微流芯片、基因测序... 目的对PCR微流芯片与基因芯片、基因测序在HBV基因型、病毒变异上应用进行比较。方法分别采用PCR-微流芯片、基因芯片法对15例临床考虑拉米呋定耐药的患者血清进行HBV多点变异检测,从中随机抽取8例患者标本采用PCR-微流芯片、基因测序法进行HBV基因型、HBVYMDD检测。结果基因芯片法与PCR-微流芯片检测HBV多点变异9/15三项完全一致,3/15两项一致;8例患者双份标本两种方法检测HBV基因型结果完全一致均为HBVC型;基因测序法8例患者中1例HBVYMDD阳性,PCR微流芯片法8例患者中检出2例HBVYMDD。结论PCR-微流芯片法与基因芯片法、基因测序法有较好的一致性,适用于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芯片 基因芯片 基因测序 HBV.
下载PDF
微流芯片分离技术检测烘烤鸡肉源食品热处理终点温度 被引量:4
18
作者 毛毛 高宏伟 +1 位作者 梁成珠 汪东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1-103,106,共4页
为开发简捷实用的热加工100℃以上的烘烤类鸡肉源食品的热处理终点温度(Heating Endpoint Temperature,EPT)的检测方法,本文选取了新鲜鸡肉和青岛口岸出口的烘烤类鸡肉源食品为实验对象,应用微流芯片分离技术全自动电泳方法,针对样品中... 为开发简捷实用的热加工100℃以上的烘烤类鸡肉源食品的热处理终点温度(Heating Endpoint Temperature,EPT)的检测方法,本文选取了新鲜鸡肉和青岛口岸出口的烘烤类鸡肉源食品为实验对象,应用微流芯片分离技术全自动电泳方法,针对样品中的可溶性蛋白进行了EPT检测的初步研究。本文对新鲜鸡肉样品进行了EPT为100~142℃的梯度烘烤和相同EPT重复烘烤对照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实际出口样品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EPT的升高,梯度烘烤样品的电泳图谱有渐进式的变化,没有明显的分界点,多数条带随着温度的升高浓度降低,某些条带在温度升高过程中消失;同EPT重复烘烤电泳图谱不发生变化;本文对实际样品检测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芯片 烘烤 加热终点温度 检测 鸡肉
原文传递
微流芯片技术在耐药株结核杆菌检测中的应用
19
作者 胡忠义 丁元生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微流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rpoB基因突变的可行性。方法:根据rpoB基因最为常见的三种突变形式(531TCG→TTG,526CAC→TAC,516GAC→GTC)设计引物,用于微流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性,同时与常规药敏试验... 目的:探讨微流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rpoB基因突变的可行性。方法:根据rpoB基因最为常见的三种突变形式(531TCG→TTG,526CAC→TAC,516GAC→GTC)设计引物,用于微流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性,同时与常规药敏试验和DNA测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引物比例1:5,杂交温度52℃,杂交时间10min为最佳条件。在20株常规药敏试验为利福平敏感株中,微流芯片测出2株耐药株,并经DNA测序证实;而28株药敏试验为利福平耐药株中,1株微流芯片测定为敏感株,DNA测序证实为513位CAA→CTA突变。该法与常规药敏试验和DNA测序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3.8%(45/48)和97.9%(47/48)。结论:微流芯片技术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性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芯片 分枝杆菌 结核 RPOB基因 利福平 药物 耐受性
下载PDF
微流芯片制备粒径均一的壳聚糖-NaCS/TPP微胶囊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川 朱丽英 +1 位作者 林东强 姚善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6-222,共7页
以壳聚糖、纤维素硫酸钠(NaCS)和三聚磷酸钠(TPP)为原料,采用十字型微流芯片制备了粒径均一的壳聚糖-NaCS/TPP微胶囊,微通道宽200μm,高1mm。分析了微通道内的三种流动状态、分散剂用量、壳聚糖浓度、油水两相流速等因素对壳聚糖微液滴... 以壳聚糖、纤维素硫酸钠(NaCS)和三聚磷酸钠(TPP)为原料,采用十字型微流芯片制备了粒径均一的壳聚糖-NaCS/TPP微胶囊,微通道宽200μm,高1mm。分析了微通道内的三种流动状态、分散剂用量、壳聚糖浓度、油水两相流速等因素对壳聚糖微液滴形成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制备条件。以2%(质量)壳聚糖醋酸水溶液为水相,液体石蜡为油相,5%(质量)Span 85为油相分散剂,水相流速5μl.min-1,调节油相/水相流速比为40~100,可以形成均匀的壳聚糖微液滴,粒径分布系数小于0.1。壳聚糖微液滴与1%NaCS和3%TPP的混合溶液反应,固化形成了中间空心、周边由两层膜构成的壳聚糖-NaCS/TPP微胶囊。结果表明,采用微流芯片可以有效控制液滴直径,制备粒径均一的微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壳聚糖 纤维素硫酸钠 三聚磷酸钠 微流芯片 微通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