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宏基因组分析有氧运动对滩羊瘤胃微生物丰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正伟 陈茂良 +2 位作者 王锦 马丽娜 马青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5,共5页
试验旨在探讨有氧运动对育肥期滩羊瘤胃微生物丰度的影响。选取同期断奶体重(16±2) kg的滩羊母羔羊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10 km组羊除每日在圈舍自由活动外,沿生态牧场运动跑道有氧运动行走10 km;5 km组... 试验旨在探讨有氧运动对育肥期滩羊瘤胃微生物丰度的影响。选取同期断奶体重(16±2) kg的滩羊母羔羊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10 km组羊除每日在圈舍自由活动外,沿生态牧场运动跑道有氧运动行走10 km;5 km组羊除每日在圈舍自由活动外,沿生态牧场运动跑道有氧运动行走5 km;NC组(对照组)羊每日在圈舍内自由活动。试验期6个月。结果显示,5 km组羊瘤胃OTU独有标识476条,菌群种类变化最大,10 km组次之。与NC组相比,10 km组羊瘤胃酸杆菌门丰度显著增高(P<0.05),5 km组疣微菌门、变形菌门丰度显著增高(P<0.05);5 km组红细菌科、假单胞菌丰度显著增高(P<0.05);5 km组Muri菌108610丰度降低(P<0.05)。基于Kruskal-Wallis方法分析,与NC组相比,10 km组羊瘤胃反刍兽新月单胞菌、埃氏巨型球菌、均匀拟杆菌、酸热脂环酸杆菌、瘤胃梭菌CPB6、嗜酸乳杆菌丰度增加;5 km组羊瘤胃甲烷短杆菌丰度增加。种水平Anosim分析,与NC组相比,10 km组、5 km组羊瘤胃脱硫弧菌丰度降低。研究表明,滩羊育肥期每日有氧运动10 km,可增加瘤胃有益菌菌群丰度,降低有害菌丰度,提升瘤胃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羊 有氧运动 宏基因组 瘤胃微生物丰度
原文传递
南海北部冷泉区沉积物中微生物丰度与甲烷浓度变化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苏新 陈芳 +4 位作者 魏士平 张勇 程思海 陆红锋 黄永样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104,共4页
对2006年“海洋四号”在南海北部陆坡和深水冷泉活动区获得的两个重力活塞岩心中微生物丰度变化和甲烷浓度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荧光显微镜观察和直接计数结果表明,研究区冷泉微生物细胞形态有多种类型,但常见和占优势的是杆状、... 对2006年“海洋四号”在南海北部陆坡和深水冷泉活动区获得的两个重力活塞岩心中微生物丰度变化和甲烷浓度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荧光显微镜观察和直接计数结果表明,研究区冷泉微生物细胞形态有多种类型,但常见和占优势的是杆状、球状和链状。微生物丰度随不同站位和深度变化于106-105细胞个体/g之间。甲烷浓度高异常站位的微生物丰度大于甲烷浓度低的站位。在同一岩心中,微生物的丰度变化也和甲烷浓度变化相吻合,甲烷浓度高,微生物丰度大,反之亦然。该结果表明了冷泉微生物对沉积物中甲烷浓度的增加或减少十分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丰度 甲烷浓 沉积物 冷泉 中国南海
下载PDF
土地利用方式对万木林土壤氨氧化微生物丰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蓉 张金波 +2 位作者 钟文辉 贾仲君 蔡祖聪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1-587,共7页
以我国亚热带地区典型花岗岩发育酸性红壤为研究对象,选取福建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封禁保护下5种自然植被和1种人工种植植被土壤,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测定了土壤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的群落丰度,采用15... 以我国亚热带地区典型花岗岩发育酸性红壤为研究对象,选取福建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封禁保护下5种自然植被和1种人工种植植被土壤,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测定了土壤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的群落丰度,采用15N稳定同位素成对标记和数值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土壤初级硝化速率。结果显示,长期封禁保护下的自然植被土壤pH低,土壤AOB数量偏低。人为种植和管理显著提高了土壤pH,促进了AOB的生长,其丰度比自然条件下提高了2个数量级,土壤初级硝化速率也显著提高,并与AOB数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表明AOB是硝化作用的主要贡献者。5种自然植被条件下AOA的amoA基因拷贝数占泉古菌16S rRNA基因的比例都小于1%(0.01%~0.64%),在农业利用方式下上升到5.32%,表明并非所有泉古菌都具备氨氧化功能基因amoA,氮肥施用可能促进了氨氧化古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红壤 氨氧化微生物丰度 荧光实时定量PCR 15N稳定同位素标记
下载PDF
牲畜粪便沼气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丰度变化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秦文弟 蒋湖波 +4 位作者 黄凌志 宋贤冲 徐铁纯 伍琪 李金怀 《广西林业科学》 2015年第4期416-420,共5页
微生物在沼气发酵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PCR)技术检测了牲畜粪便沼气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丰度变化。结果表明:夏季沼液样品中16S rRNA基因丰度从7.88×108copies/m L到6.35×1010... 微生物在沼气发酵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PCR)技术检测了牲畜粪便沼气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丰度变化。结果表明:夏季沼液样品中16S rRNA基因丰度从7.88×108copies/m L到6.35×1010copies/m L,平均为1.78×1010copies/m L,冬季沼液样品中16S rRNA基因丰度从4.04×108copies/m L到7.28×1010copies/m L,平均为1.89×1010copies/m L,而且新鲜猪粪、新鲜水牛粪及其混合物在发酵过程中其微生物丰度演变规律与其产气情况相一致。说明微生物在牲畜粪便沼气发酵过程决定着沼气发酵的产量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发酵 牲畜粪便 微生物丰度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稻虾共作模式下稻田土壤氨氧化微生物丰度和群落结构的特征 被引量:29
5
作者 王蓉 朱杰 +1 位作者 金涛 刘章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87-1899,共13页
【目的】研究稻虾共作模式下土壤氨氧化微生物数量、群落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深入了解该模式下的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演变。【方法】试验点在湖北省荆州市长江大学农学院基地,设置稻虾共作模式(CR)与常规中稻种植模式(MR),借助荧光定量PCR技... 【目的】研究稻虾共作模式下土壤氨氧化微生物数量、群落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深入了解该模式下的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演变。【方法】试验点在湖北省荆州市长江大学农学院基地,设置稻虾共作模式(CR)与常规中稻种植模式(MR),借助荧光定量PCR技术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了土壤氨氧化细菌(AOB)与古菌(AOA)丰度、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结果】与MR模式相比,CR模式显著提高了土壤硝态氮、总碳及总氮含量,对土壤p H、碱解氮及土壤碳氮比无显著影响。CR模式土壤AOA与AOB amo A基因拷贝数为3.13×10^5和7.01×10^5 copies/g干土,MR模式土壤AOA、AOB amoA基因拷贝数为1.41×10^5和3.87×10^5 copies/g干土,两个模式土壤AOB的数量均显著高于AOA,CR模式土壤AOA、AOB的数量均显著高于MR模式(P<0.05)。α群落多样性指数表明,相比MR,CR模式显著降低了土壤AOA群落多样性,对AOB群落多样性无显著影响。Venn结果分析,CR模式增加了AOA amoA基因的物种,改变了AOB amoA基因的物种组成,且AOB amoA物种数量下降。在属水平上,norank_c_environmental_samples_p_Thaumarchaeota、unclassified_k_norank_d_Archaea、norank_c_environmental_samples_p_Crenarchaeota、norank_p_environmental_samples_k_norank为AOA的优势类群,相对丰度占AOA amoA基因总序列的99.25%~99.46%,CR模式显著提高了norank_c_environmental_samples_p_Crenarchaeota在AOA群落属水平的相对丰度;unclassified_k_norank_d_Bacteria、norank_f_environmental_samples、norank_o_environmental_samples_c_Betaproteobacteria、unclassified_o_Nitrosomonadales为AOB的优势类群,相对丰度共占97.78%~98.49%,且CR模式显著增加了norank_o_environmental_samples_c_Betaproteobacteria与unclassified_o_Nitrosomonadales在AOB群落属水平的相对丰度。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对于土壤AOA、AOB群落结构影响有着相似的趋势,其中对AOA、AOB群落结构影响最大的因子是硝态氮,其次分别为总碳、铵态氮、碱解氮、pH。根据RDA投影距离分析,稻虾共作模式对土壤AOA群落结构的影响大于AOB,且MR与稻虾共作模式土壤AOB的群落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度。【结论】稻虾共作模式显著降低了AOA群落多样性,而对AOB群落无显著影响;稻虾共作模式显著增加了AOA与AOB的丰度并显著影响了群落结构组成。土壤硝态氮、总碳、铵态氮、碱解氮、pH含量是导致土壤微生物数量、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作 氨氧化细菌 氨氧化古菌 微生物丰度 群落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岩溶石灰土微生物丰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朱美娜 梁月明 +2 位作者 刘畅 靳振江 李强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4-490,共7页
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广西两种典型石灰土(黄色石灰土和红色石灰土)不同层位(0~10、10~20、20~40、40~60、60~80和80~100 cm)土壤细菌与真菌丰度的变化规律,以揭示影响土壤细菌、真菌丰度的关键因子并利用其剖面特征指示土壤质量。... 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广西两种典型石灰土(黄色石灰土和红色石灰土)不同层位(0~10、10~20、20~40、40~60、60~80和80~100 cm)土壤细菌与真菌丰度的变化规律,以揭示影响土壤细菌、真菌丰度的关键因子并利用其剖面特征指示土壤质量。结果表明:细菌丰度与土壤类型呈显著正相关(F=4.413,P=0.041),与土层呈极显著正相关(F=7.225,P=0.000);真菌丰度与土壤类型在0.05水平上无显著相关性,与土层呈显著正相关(F=2.732,P=0.030)。RDA结果显示,土壤有机碳、全氮和速效磷对微生物丰度影响的解释率分别为31.8%、27.2%和21.1%,3种土壤因子累计解释率为80.1%,说明3种土壤因子是影响微生物丰度的主要因子。由于两种石灰土的微生物丰度受土壤有机碳、全氮以及速效磷等土壤因子影响显著,而研究区土层间土壤因子差异性强于土壤类型,所以微生物丰度表现出对土层的响应强于土壤类型。细菌丰度与土壤有机碳、速效磷、全氮的相关性强于真菌丰度,说明细菌对环境变化更为敏感,可作为指示土壤质量的指标。此外,细菌在石灰土土壤演化与养分循环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土 实时荧光定量PCR 微生物丰度 指示意义
下载PDF
有机质对城市湿地微生物丰度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谢佳 马晓航 +3 位作者 代嫣然 吴娟 向东方 成水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7-224,共8页
城市湿地不仅面临着外源有机质负荷不断增加的问题,而且湿地表层土壤的有机质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会被破坏。通过外加樟树树叶浸出液,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模拟研究了外源有机质增加对湿地土壤表层微生物丰度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结构... 城市湿地不仅面临着外源有机质负荷不断增加的问题,而且湿地表层土壤的有机质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会被破坏。通过外加樟树树叶浸出液,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模拟研究了外源有机质增加对湿地土壤表层微生物丰度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结构的改变显著影响细菌、古菌及氮循环各环节功能基因的丰度。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细菌及氮循环相关功能基因的丰度都显著降低(P<0.05)。同时提高上覆水中的外源氮和DOM含量会显著促进湿地微生物以及氮功能基因丰度的增加。外加DOM会显著影响NO2--N向N2O、NO的转化过程的两个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湿地 有机质 实时荧光定量PCR 微生物丰度
下载PDF
苜蓿种植年限对土壤硝化潜势和氨氧化微生物丰度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耀全 马欣 +4 位作者 罗珠珠 牛伊宁 李玲玲 蔡立群 谢军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44,共6页
依托布设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长期定位试验,通过高通量测序研究不同种植年限(L2003、L2005和L2012)苜蓿土壤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丰度,并分析揭示了影响氨氧化微生物丰度的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硝化潜势随苜蓿种植... 依托布设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长期定位试验,通过高通量测序研究不同种植年限(L2003、L2005和L2012)苜蓿土壤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丰度,并分析揭示了影响氨氧化微生物丰度的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硝化潜势随苜蓿种植年限延长逐渐下降,其中,L2012、L2005和L2003处理的硝化潜势分别为0.05、0.04、0.04μg·g^-1·h-1,且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土壤全氮含量随苜蓿种植年限延长逐渐增加,其中,L2012、L2005和L2003处理的全氮含量分别为1.02、1.14、1.18 g·kg^-1,且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L2003和L2005处理的全氮含量分别比L2012高15.69%和11.76%;土壤硝态氮含量表现为随种植年限延长显著增加(P<0.05),L2003处理和L2005处理硝态氮含量分别比L2012处理提高59.73%和33.62%。高通量测序发现,AOA amoA基因拷贝数为9.75×10^6~12.68×10^6个·g^-1,明显高于AOB的5.01×10^6~7.70×10^6个·g^-1,AOA丰度随苜蓿种植年限延长显著增加(P<0.05),但AOB丰度表现出随种植年限延长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表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苜蓿土壤氨氧化微生物以AOA占主导地位。相关分析表明,AOA丰度与土壤全氮(r=0.853)和硝态氮(r=0.833)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但与硝化潜势(r=-0.802)呈极显著负相关,AOB丰度与土壤氮素含量和硝化潜势没有明显相关性。由此可见,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苜蓿土壤氨氧化微生物以AOA为优势类群,且对苜蓿种植年限有更强烈的响应,但其并未主导土壤硝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种植年限 氨氧化微生物丰度 硝化潜势 土壤氮素
下载PDF
岩溶地貌部位对土壤微生物丰度与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强 靳振江 +4 位作者 李忠义 罗堃 唐志琴 黄静云 陆文体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0-54,共5页
以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丫吉岩溶试验场为研究区,单氨加氧酶的编码基因amoA的部分序列作为氨氧化细菌(AOB)指示基因,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结合平板菌落计数法和土壤酶活性测定,探讨了岩溶地貌部位及土壤成因对微生物群落丰... 以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丫吉岩溶试验场为研究区,单氨加氧酶的编码基因amoA的部分序列作为氨氧化细菌(AOB)指示基因,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结合平板菌落计数法和土壤酶活性测定,探讨了岩溶地貌部位及土壤成因对微生物群落丰度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受岩溶地貌部位和土壤成因的影响,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总数在垭口、坡地、洼地呈增加的趋势,而氨氧化细菌丰度则呈现降低的趋势。结果表明,土壤氨氧化细菌丰度与真菌数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而与蔗糖酶活性呈极其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貌 酶活性 微生物群落 荧光定量PCR 氨氧化细菌
下载PDF
典型加油站土壤中微生物丰度及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苟雅玲 王东 +3 位作者 杨苏才 宋云 王海见 李佳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共6页
包气带是泄漏油品进入地下水的通道,存在多种类型的微生物。研究油品泄漏场地包气带土壤中微生物丰度及群落多样性特征,可为加油站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微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基于土壤DNA提取,16S rDNA实时定量PCR(polymerase ch... 包气带是泄漏油品进入地下水的通道,存在多种类型的微生物。研究油品泄漏场地包气带土壤中微生物丰度及群落多样性特征,可为加油站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微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基于土壤DNA提取,16S rDNA实时定量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和克隆文库的构建,分析了加油站土壤中微生物丰度及群落结构特征。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表层土壤微生物丰度高于深层土壤约2个数量级,未污染深层土壤中微生物丰度高于污染的深层土壤约2个数量级。RDP(ribosomal database project)分析结果表明,加油站场地表层土壤微生物种类较丰富,而深层土壤微生物组成较单一,且污染的深层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明显低于对照场地深层土壤。研究也发现,与汽油降解相关的微生物菌群Beta-proteobacteria是深层污染土壤的主导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场地 土壤 微生物丰度 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环境因子对污水微生物丰度及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尤俊豪 宗永臣 +2 位作者 王俊 傅椿惠 唐世龙 《环保科技》 2022年第1期51-58,共8页
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与微生物的丰度、多样性有密切的相关性。了解活性污泥中微生物丰度与多样性受环境因子的影响,有助于对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操作提供参考。本文通过对已发表文献的数据收集,从纬度、海拔、温度、进水化学需氧量(COD)、氨... 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与微生物的丰度、多样性有密切的相关性。了解活性污泥中微生物丰度与多样性受环境因子的影响,有助于对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操作提供参考。本文通过对已发表文献的数据收集,从纬度、海拔、温度、进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3)-N)、总氮(TN)、总磷(TP)共7个影响因素,分析其对代表微生物丰度Chao指数和多样性Shannon指数的影响变化。揭示微生物丰度与多样性受环境因子的响应,同时展望对未来污水微生物的研究趋势,以期能够从微观角度为污水处理厂的调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微生物 微生物丰度与多样性 环境因子
下载PDF
残次苹果发酵物与四翅滨藜不同比例混合对青贮品质及微生物丰度的影响
12
作者 马旭彤 谭鼎 +5 位作者 蒋学玮 方雷 赵熙来 蒋慧 苏华维 彭宏鑫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0-96,共7页
为了探究残次苹果发酵物与四翅滨藜不同比例混合对青贮品质、微生物丰度的影响,试验将残次苹果发酵物与四翅滨藜分别按不同重量比2∶8(SP1组)、3∶7(SP2组)、4∶6(SP3组)、5∶5(SP4组)进行混合青贮,同时设不加残次苹果发酵物的对照组(CK... 为了探究残次苹果发酵物与四翅滨藜不同比例混合对青贮品质、微生物丰度的影响,试验将残次苹果发酵物与四翅滨藜分别按不同重量比2∶8(SP1组)、3∶7(SP2组)、4∶6(SP3组)、5∶5(SP4组)进行混合青贮,同时设不加残次苹果发酵物的对照组(CK组),每组5个重复。青贮前及青贮90 d后测定混合青贮的营养成分,青贮90 d后进行感官评价,测定发酵品质及微生物丰度。结果表明:随着残次苹果发酵物比例的增加,青贮后各含残次苹果发酵物组的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逐渐下降,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逐渐增加。与CK组相比,各含残次苹果发酵物组感官品质均得到提高,其中SP2、SP3组等级为优。各含苹果发酵物组乳酸(LA)、乙酸(AA)含量均显著高于CK组(P<0.05),乙醇含量、NH_(3)-N/TN和pH值均低于CK组,其中乙醇含量、NH_(3)-N/TN显著低于CK组(P<0.05)。SP2、SP3组发酵品质综合得分分别为88.50分和86.00分,等级均为优。在门水平上,各含残次苹果发酵物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随着残次苹果发酵物比例的增加,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SP2组的相对丰度在85%以上。在属水平上,各含残次苹果发酵物组优势菌属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随着残次苹果发酵物比例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SP2组的相对丰度在66%左右。说明添加残次苹果发酵物能提高四翅滨藜青贮品质,残次苹果发酵物与四翅滨藜比例为3∶7时青贮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次苹果发酵物 四翅滨藜 混合青贮 发酵品质 微生物丰度
原文传递
活性污泥萃取液施用对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13
作者 童彤 纪荣婷 +3 位作者 许秋瑾 王建国 李小鸥 张悦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8-157,共10页
通过根箱试验,从土壤根际微生物角度揭示活性污泥萃取液(简称萃取液)调控水稻苗期生长和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的机理。试验设计不同萃取液配施减氮处理(T1,空白对照;T2,常规施肥对照;T3,减氮30%配施0.2 g/kg萃取液;T4,减氮30%配施0.4 g/kg... 通过根箱试验,从土壤根际微生物角度揭示活性污泥萃取液(简称萃取液)调控水稻苗期生长和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的机理。试验设计不同萃取液配施减氮处理(T1,空白对照;T2,常规施肥对照;T3,减氮30%配施0.2 g/kg萃取液;T4,减氮30%配施0.4 g/kg萃取液;T5,施用8 g/kg萃取液全量替代化肥氮,即减氮75%),研究萃取液配合氮肥减施对水稻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萃取液可显著增加水稻幼苗的叶面积、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与常规施肥相比,配施萃取液可以显著提高土壤p H,降低土壤电导率,增加可溶性有机碳含量,降低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β多样性结果显示,萃取液对土壤微生物性质的影响主要作用在根际及近根际土壤中,不同萃取液处理组与空白及常规施肥对照组间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萃取液的施用可增加有机污染物降解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如黄色土源菌、Candidatus_Udaeobacter、鞘氨醇单胞菌属,相对丰度分别增加151%~541%、26%~320%和55%~364%。采用FAPROTAX土壤功能预测分析发现,施用萃取液后土壤菌群主要增加的功能为化能异养、有氧化能异养、硝酸盐还原、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和芳香化合物降解等,这类功能与土壤碳源物质代谢、氮循环及有机污染物降解等行为相关。萃取液施用可通过改善土壤根际及近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加相关菌群丰度,调控土壤根际及近根际碳、氮循环,进而达到促进水稻幼苗生长和土壤改良的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活性污泥的资源化提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萃取液 根际微生物 Β多样性 微生物丰度 微生物功能预测
下载PDF
不同施肥模式对绿洲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与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1
14
作者 李晨华 贾仲君 +2 位作者 唐立松 吴宇澄 李彦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67-574,共8页
以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对不同施肥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与无肥处理(CK)相比,20年长期单施化肥... 以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对不同施肥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与无肥处理(CK)相比,20年长期单施化肥(CF)或者化肥配施秸秆(CF/OM)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土壤氨氧化古菌(AOA)与氨氧化细菌(AOB)的丰度。其中,土壤AOB最低增加了16倍,而AOA最多增加了3倍,表明AOB可能在原位土壤氨氧化过程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尽管CF/OM处理的作物产量与CF处理无显著差异,但该施肥模式在维持作物产量的同时,其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真核微生物、细菌、古菌)数量最大,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大多土壤酶活性高于其他处理,表明化肥配施有机肥有利于保持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于提高土壤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灰漠土 微生物丰度 酶活性 荧光实时定量PCR
下载PDF
不同施肥模式对砂姜黑土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4
15
作者 朱敏 郭志彬 +2 位作者 曹承富 郭熙盛 杨剑波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93-1700,共8页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砂姜黑土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本文以砂姜黑土长期(30年)定位施肥试验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和酶活性测定方法,对不同施肥模式下的土壤养分变化,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土壤酶活性进行了系...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砂姜黑土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本文以砂姜黑土长期(30年)定位施肥试验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和酶活性测定方法,对不同施肥模式下的土壤养分变化,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土壤酶活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相比长期不施肥和撂荒处理,施肥管理可有效提升5-10cm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总氮,总磷;此外,相比不施肥、撂荒、猪粪+化肥和牛粪+化肥处理,单施无机肥和无机肥配施秸秆还田可显著降低土壤pH值。土壤微生物的丰度与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和土壤酸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使用有机物料处理的土壤真核微生物丰度显著增加,土壤酸度的变化可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降低氨氧化古菌数量。牛粪处理的多种土壤酶活性显著增强,其他施肥处理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含量密切相关。因此,无机肥(化肥)和有机肥(猪粪或牛粪)的配合使用对于保持土壤微生物丰度和活跃的土壤酶活性十分重要。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砂姜黑土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土壤酶活性,土壤酶活性变化规律及其和土壤速效养分的关系,探讨长期施肥管理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土壤酶活性作为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可能性,以期为评价长期不同施肥模式的土壤肥力水平高低提供有效的指标,从而为促进土壤良性循环提供科学依据和较好的施肥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实验 施肥模式 砂姜黑土 微生物丰度 酶活性
下载PDF
几种主要窖泥微生物丰度与窖龄的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胡贝 陈瑶 +3 位作者 张文学 李克亚 陈兵 胡承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9-394,共6页
浓香型白酒窖泥微生物对窖池老熟和白酒品质有着关键作用.为了解能表征不同年份窖池的微生物和窖池老熟与窖泥微生物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加强窖池的管理和维护,提供窖池人工老熟的方法和评价标准,选取几种窖泥中主要的微生物菌属,包括3... 浓香型白酒窖泥微生物对窖池老熟和白酒品质有着关键作用.为了解能表征不同年份窖池的微生物和窖池老熟与窖泥微生物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加强窖池的管理和维护,提供窖池人工老熟的方法和评价标准,选取几种窖泥中主要的微生物菌属,包括3个真细菌属Sporanaerobacter、Petrimonas、Tissierella,和3个古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Methanoculleus、Methanosarcina,设计了这6个菌属的特异性引物和真细菌、古细菌的通用引物;建立了引物特异性的验证方法,并分析验证了引物的基本性质和特异性;然后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了这6个菌属和真细菌、古细菌在不同年份窖泥中的丰度,并对比分析了其与窖龄的关系.结果显示:真细菌、古细菌总数及各目标菌数随窖龄增加呈波动上升;水井坊酒厂(代指为B酒厂)窖泥中总微生物丰度和几种目标菌属的数目在50年以内增长较快,150年与50年数量接近;剑南春酒厂(代指为A酒厂)窖泥中的Methanobrevibacter以及B酒厂窖泥中的Methanosarcina占总古细菌数百分比与窖龄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研究证明:正常窖池的窖泥微生物丰度与窖池所酿白酒酒质成正相关关系;不同酒厂窖池的微生物总量和各种主要菌的数目及比例相差较大;不同酒厂窖池窖龄可由其特异的微生物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泥微生物 微生物丰度 窖龄 荧光定量PCR SYBR Green I荧光染料 16S RDNA
原文传递
短期落干对水稻土反硝化微生物丰度和N_2O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卢静 刘金波 +3 位作者 盛荣 刘毅 陈安磊 魏文学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879-2884,共6页
为了探明水稻土落干过程对温室气体排放和反硝化微生物的影响,通过模拟水稻土淹水落干过程,系统监测了落干开始后24 h内N2O的释放和氧化还原电位(Eh)的变化,并利用实时PCR(qPCR)方法测定了反硝化功能基因narG和nosZ的丰度.结果表明:落... 为了探明水稻土落干过程对温室气体排放和反硝化微生物的影响,通过模拟水稻土淹水落干过程,系统监测了落干开始后24 h内N2O的释放和氧化还原电位(Eh)的变化,并利用实时PCR(qPCR)方法测定了反硝化功能基因narG和nosZ的丰度.结果表明:落干开始后4 h N2O释放量就明显增加,在24 h时N2O的释放量比淹水对照增加了5倍多;narG和nosZ基因丰度也随着落干过程的推移而快速增加;而且N2O排放通量与narG基因呈极显著相关(P<0.01).表明水稻土短期淹水落干过程中,含narG基因反硝化微生物是驱动N2O释放的主要功能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短期落干N:0释放反硝化微生物丰度
原文传递
萘对川西亚高山森林土壤微生物量、丰度和磷脂脂肪酸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蓝丽英 寥蓉 +5 位作者 杨万勤 吴福忠 杨帆 郭彩虹 袁吉 谭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7956-7964,共9页
萘作为土壤动物化学抑制剂已在土壤动物生态功能的研究中广泛使用,但其非目标效应使其应用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解在亚高山森林土壤应用萘抑制土壤动物群落的非目标效应,以川西亚高山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缩实验研究了土壤... 萘作为土壤动物化学抑制剂已在土壤动物生态功能的研究中广泛使用,但其非目标效应使其应用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解在亚高山森林土壤应用萘抑制土壤动物群落的非目标效应,以川西亚高山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缩实验研究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丰度和磷脂脂肪酸对萘胁迫的短期响应。结果表明,萘处理和对照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真菌丰度以及细菌、真菌、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PLFAs含量在整个培养期间表现为降低的变化趋势,二者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G^+PLFAs含量以培养52d最低,细菌、真菌和G^-PLFAs含量以培养的45d最低。萘处理和对照的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动态,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MBC/MBN)则表现为相反趋势。对照的真菌/细菌PLFAs比值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动态,以培养的17d最高,但萘处理的真菌/细菌PLFAs比值无明显变化规律;萘处理的G^+/G^-PLFAs比值表现为降低的变化趋势,对照的G^+/G^-PLFAs比值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萘处理仅显著影响了G^+/G^-PLFAs比值,但萘处理和采样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MBC/MBN、细菌丰度、真菌/细菌丰度比以及细菌、真菌的PLFAs含量、真菌/细菌PLFAs比值、G^+/G^-PLFAs比值。萘作为土壤动物抑制剂对川西亚高山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非目标效应具有时间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山森林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丰度 磷脂脂肪酸
下载PDF
菠萝不同连作年限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群落丰度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传和 贺涵 +7 位作者 何秀古 刘开 邵雪花 赖多 林伟 林望达 匡石滋 肖维强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44-1249,共6页
以未种植菠萝的空地土壤为对照,研究分析了连续种植菠萝5 a和15 a的土壤理化指标、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丰度的变化及其规律。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连续种植菠萝5 a和15 a的土壤pH分别降低了0.39和0.57个单位,酸化明显;有机质、全氮、铵... 以未种植菠萝的空地土壤为对照,研究分析了连续种植菠萝5 a和15 a的土壤理化指标、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丰度的变化及其规律。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连续种植菠萝5 a和15 a的土壤pH分别降低了0.39和0.57个单位,酸化明显;有机质、全氮、铵态氮、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及交换性Mg、Ca含量降低;有效B、Na含量升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较对照提高了1.74倍和1.71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较对照提高了56.01%和72.96%,但差异不显著。连续种植菠萝5 a的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升高1.60倍,差异显著;土壤细菌、真菌丰度提高了1.56倍和26.54倍,放线菌丰度降低了35.39%。连续种植菠萝15 a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较对照降低了52.63%;土壤细菌、放线菌丰度分别降低37.18%和13.78%,真菌丰度提高了40.7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连作 土壤 理化性状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黄土旱塬农田土壤微生物丰度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邢亚薇 李春越 +5 位作者 刘津 王益 井丽娟 王苁蓉 薛英龙 党廷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51-1358,共8页
以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 (real-time PCR)技术,研究不同施肥制度下的黄土旱塬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揭示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单施化肥处理细菌数量... 以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 (real-time PCR)技术,研究不同施肥制度下的黄土旱塬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揭示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单施化肥处理细菌数量较CK裸地增加21%,古菌增加32%;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细菌数量增加37%,古菌数量增加36%.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细菌和古菌的丰度.30年长期施氮肥处理导致氨氧化细菌(AOB)的增幅达7.13倍,而氨氧化古菌(AOA)的增幅仅为0.2倍.AOB对施肥的响应程度较高,尤其是对氮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单施氮肥和氮肥混施有机肥处理相比,施磷肥处理显著增加了固氮酶铁蛋白和甲烷氧化菌含量,撂荒地的固氮酶铁蛋白、亚硝酸还原酶和甲烷氧化菌含量显著高于耕作土壤.结合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结果,pH、全氮和有机碳含量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的重要因子.总之,长期施肥显著改变了黄土旱塬农田土壤各微生物丰度,不同施肥模式、耕作方式对微生物群落丰度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旱塬 长期施肥 微生物群落 荧光实时定量PC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