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泌尿系统感染中的应用
1
作者 吾合力尼萨·麦麦提 木叶赛尔·麦麦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4期124-127,共4页
讨论临床检验诊断泌尿系统感染病时应用微生物形态学检验技术的效果。方法 于2022年11月-2024年11月接收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中抽选230例,均采取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尿常规检验,分析比较两种检验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的... 讨论临床检验诊断泌尿系统感染病时应用微生物形态学检验技术的效果。方法 于2022年11月-2024年11月接收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中抽选230例,均采取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尿常规检验,分析比较两种检验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的检出率比尿常规检验高,漏诊率、误诊率比尿常规检验低,组间比较P<0.05,有研究意义;微生物形态学检验的轻度、中度、重度感染诊断符合率均比尿常规检验高,组间比较P<0.05,有研究意义;微生物形态学检验的病原菌检测准确率比尿常规检验高,组间比较P<0.05,有研究意义;根据微生物形态学检验结果予以患者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病情迅速缓解,血清炎症因子、尿常规炎症指标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P<0.05,有研究意义。结论 临床诊治泌尿系统感染疾病时,以微生物形态学检验技术进行鉴别诊断,能够帮助医师了解患者病情发展,及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以此为依据拟订药物方案,可以有效缓解炎症,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统感染 尿常规检验 抗生素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 炎症
下载PDF
临床微生物形态学及特殊耐药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魏莲花 邹凤梅 +10 位作者 刘刚 杨永清 王晚霞 吴玲 李军春 王欣 陈玉芊 陈晓青 李可可 邵海鑫 朱吉超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7期538-541,共4页
目的研究临床微生物形态学及特殊耐药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体系的建立、运行与实施,探讨该体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每年2次定期在甘肃省对各参评实验室发放已知的临床微生物细(真)菌落、革兰染色、抗... 目的研究临床微生物形态学及特殊耐药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体系的建立、运行与实施,探讨该体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每年2次定期在甘肃省对各参评实验室发放已知的临床微生物细(真)菌落、革兰染色、抗酸染色图片,以及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标准更新的知识点(特殊耐药性检测)结果图片。要求各参评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判读并上报结果。回报结果以完全符合、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形式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临床微生物形态学及特殊耐药性检测EQA体系运行2年,共进行24次,年度完全符合率逐年上升,2015年达到91.3%。结论临床微生物形态学及CLSI标准知识点考核EQA体系可督导二级以上医院临床微生物检验人员掌握形态学识别技能及学习CLSI知识点,全面提高临床微生物人员专业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形态 CLSI 特殊耐药 室间质量评价
下载PDF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源 陈军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4期2099-2101,共3页
目的探讨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西安市北方医院2017年1-12月120例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不进行微生物形态学检验,由临床医生结合自身经验为患... 目的探讨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西安市北方医院2017年1-12月120例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不进行微生物形态学检验,由临床医生结合自身经验为患者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研究组进行微生物形态学检验,然后根据细菌种类、药敏试验结果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病原菌感染情况及程度。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轻度感染 76.67 %、中度感染20.00%、重度感染3.33%,对照组轻度感染41.67%、中度感染 36.67 %、重度感染21.67%,研究组感染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感染性疾病采取微生物形态学检验是可行的,能够及时了解患者感染情况,在病原菌传播与监测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疾病 微生物形态 感染程度
下载PDF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 被引量:21
4
作者 谭海艳 郝雁 纪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2期280-281,共2页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是临床中诊断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方式,通过微生物形态学检验了解病原菌的特点,从而针对性的采取治疗方案,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文主要对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作用进行探讨,现综述...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是临床中诊断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方式,通过微生物形态学检验了解病原菌的特点,从而针对性的采取治疗方案,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文主要对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作用进行探讨,现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形态 检验 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纤维素对污泥厌氧消化产气性能及微生物形态的影响
5
作者 李新 李江 +3 位作者 吴永贵 孙梦阳 杨钊 郑磊 《中国沼气》 2018年第2期18-24,共7页
为考察纤维素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产气性能及微生物形态的影响,在温度为35℃±1℃条件下,采用半连续方式进样,剩余污泥和纤维素根据有机质(VS)的添加量,即VS污泥∶VS纤维素=5∶1,2∶1,1∶1,进行联合厌氧消化。通过对厌氧消化过程中... 为考察纤维素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产气性能及微生物形态的影响,在温度为35℃±1℃条件下,采用半连续方式进样,剩余污泥和纤维素根据有机质(VS)的添加量,即VS污泥∶VS纤维素=5∶1,2∶1,1∶1,进行联合厌氧消化。通过对厌氧消化过程中的日产气量,稳定期的甲烷含量、产甲烷活性及微生物形态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的添加可提高厌氧消化混合物料的营养平衡,有利于厌氧消化的进行;三种不同纤维素添加量与污泥联合厌氧消化的日产气量分别约为对照组(未添加纤维素)日产气量的2.4倍,4.8倍和9.2倍;沼气中CH4所占比例分别约为对照组的1.6倍,2倍和2倍;产甲烷活性分别为45 m L·g^(-1)VSS·d^(-1)(对照组),73 m L·g^(-1)VSS·d^(-1),94m L·g^(-1)VSS·d^(-1)和120 m L·g^(-1)VSS·d^(-1)。稳定期的厌氧消化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由球状菌、杆状菌和丝状菌组成,纤维素的添加可改善对照组中不同菌落混栖且分布不均的局面,促使同一菌落成团生长。其中,在VS污泥∶VS纤维素=1∶1的添加比例下,丝状菌菌落数量庞大,其它两种添加比例中在稳定期的微生物主要以球状菌和杆状菌为主,但球状菌在VS污泥∶VS纤维素=2∶1的添加比例下数量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纤维素 厌氧消化 沼气 微生物形态
下载PDF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用于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价值探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马凌珍 杨兰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4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微生物形态学检验用于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来该院进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50例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将从患者分离的100株大肠埃希菌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25例。对照组患者的菌株不进行... 目的探讨微生物形态学检验用于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来该院进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50例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将从患者分离的100株大肠埃希菌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25例。对照组患者的菌株不进行任何处理,观察组患者菌株需要应用微生物形态学进行检验,对两组患者的菌株感染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菌株感染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身体免疫性下降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生物形态学检验感染性疾病,其有利于对患者的疾病感染情况进行有效控制,对于预测患者病原菌监测进行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医学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形态 感染性疾病诊断 价值探析
下载PDF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诊断感染性疾病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吉庆 《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1期101-104,共4页
目的研究微生物形态学检验诊断感染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天津北辰医院检验科于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92例感染性疾病患者,经细菌培养分离出92株大肠埃希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菌株不作任何检验,观察... 目的研究微生物形态学检验诊断感染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天津北辰医院检验科于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92例感染性疾病患者,经细菌培养分离出92株大肠埃希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菌株不作任何检验,观察组行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对比两组菌株感染程度及免疫功能下降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36.96%、41.30%、21.74%),观察组轻度感染率(76.09%)更高,中度感染率(19.56%)和重度感染率(4.35%)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36.96%),观察组免疫功能下降率(10.87%)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形态学检验诊断感染性疾病,可及时了解患者感染情况,有效控制疾病感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 感染性疾病 诊断价值 呼吸系统感染 感染程度 胃肠道感染
下载PDF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用于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安群 《中国农村卫生》 2020年第17期41-41,43,共2页
目的:研究微生物形态检验应用于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感染性疾病患者66例,将全部患者所分离出的66株菌株按照电脑随机法平均分成研究组(n=33)与参照组(n=33),研究组菌株使用微生物形态学... 目的:研究微生物形态检验应用于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感染性疾病患者66例,将全部患者所分离出的66株菌株按照电脑随机法平均分成研究组(n=33)与参照组(n=33),研究组菌株使用微生物形态学进行检验,参照组菌株不进行任何方式的检验,比较二组患者的感染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感染较轻程度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微生物形态学检验能够降低患者的感染程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 感染性疾病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用于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9
作者 胡海洋 陈明刚 +1 位作者 杨业永 张雪芹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期224-226,251,共4页
目的探讨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感染性疾病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体内分离出的120株肺炎链球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株病原菌。对照组病原菌不给予任何处理... 目的探讨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感染性疾病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体内分离出的120株肺炎链球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株病原菌。对照组病原菌不给予任何处理措施,临床医师依据患者的检验进行给予相应的药物处理。研究组患者检测出的病原菌进行微生物形态学的检验,应用药敏测试的方法对患者的感染性疾病进行控制与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病原菌感染情况及程度。结果研究组病原菌株轻度感染率为76.67%、中度感染率为20.00%、重度感染率为3.33%,对照组病原菌株轻度感染率为41.67%、中度感染率为36.67%、重度感染率为21.67%,研究组病原菌株感染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免疫功能下降率为1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感染性疾病采取微生物形态学检验是可行的,能够及时了解患者感染情况,在病原菌传播与监测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疾病 微生物形态 病原菌 免疫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判断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霞辉 董庆侠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7期915-916,共2页
目的 探讨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判断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98例感染性疾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根据自身病症制定用药方案,观察组采用微生物形态学... 目的 探讨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判断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98例感染性疾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根据自身病症制定用药方案,观察组采用微生物形态学检验,根据检验结果与药敏试验结果制定用药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及免疫功能。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中度感染率、重度感染率分别为22.45%、 2.04%,低于对照组的42.86%、 20.41%(P <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CD3^(+)、 CD4^(+)及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基于微生物形态学检验评估感染性疾病严重程度可帮助医师进行后续治疗方案制定,对患者病情及免疫功能改善均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 感染性疾病 严重程度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地位和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珍 《中国农村卫生》 2015年第11X期38-38,共1页
临床上诊断感染性疾病,对病原体判断是通过微生物形态学检测来实现的。针对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不同,具有针对性地采用治疗方案,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本论文针对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地位和价值进行分析。
关键词 感染性疾病诊断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 地位 价值
下载PDF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洋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1年第9期1043-1045,共3页
目的分析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根据医生临床经验和患者症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微生物形态... 目的分析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根据医生临床经验和患者症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微生物形态学检验,根据细菌种类、药敏实验结果进行合适的抗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生活质量评分、感染程度和免疫力下降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更短(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KPS评分比较(P>0.05),治疗两周后,观察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轻度感染、中度感染例数比较(P>0.05),观察组重度感染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两周后,观察组免疫力功能下降率10.94%(7/64)显著低于对照组免疫功能下降率40.63%(26/64)(χ^(2)=14.74,P=0.00)。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对感染性疾病患者应用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可有效控制患者感染程度和免疫力下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 感染性疾病 临床效果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用于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价值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喻梅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第8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尿路感染120例患者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120株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不给予对照组... 目的:探讨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尿路感染120例患者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120株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不给予对照组菌株进行任何处理,给予观察组菌株行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对比两组菌株的感染程度。结果:观察组菌株的轻度感染、中度感染以及重度感染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感染性疾病诊断过程中,对患者行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对于有效控制疾病感染情况以及改善病原菌传播途径和监测情况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 感染性疾病 诊断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运用及结果分析
14
作者 胡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00300-00300,共1页
探讨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中医医院2018年1月到2019年10月收治的124例感染性疾病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病患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有病患62例,对照组行其他辅助检查支持感... 探讨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中医医院2018年1月到2019年10月收治的124例感染性疾病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病患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有病患62例,对照组行其他辅助检查支持感染性疾病诊断后未对病原菌进行微生物形态学检验,根据经验配置药物治疗,观察组对病原菌采取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后根据结果选择相应药物抗感染治疗,对比两组病患抗感染治疗2周后病原菌感染程度情况。结果:两组病患轻度感染率、中度感染率以及重度感染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具有显著运用效果,能有效控制疾病感染程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形态 感染性疾病 检验
下载PDF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15
作者 崔永锋 赵然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2期71-74,共4页
观察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应用微生物形态学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 时间及患者:于2020年4月~2022年12月从围场县医院选择6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开展研究。分组方法:通过双盲法分为普通干预组(30例,不进行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常规治疗)与检验支持组... 观察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应用微生物形态学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 时间及患者:于2020年4月~2022年12月从围场县医院选择6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开展研究。分组方法:通过双盲法分为普通干预组(30例,不进行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常规治疗)与检验支持组(30例,微生物形态学检验+针对性治疗)。研究指标:感染分布情况、效果评价。结果 检验支持组感染分布情况与普通干预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检验支持组无感染发生率29例(3.33%),低于普通干预组无感染染发生率23例(7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验支持组治疗效果30例,(100.00%),高于普通干预组24例(80.00%),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感染疾病诊断中应用微生物形态学检验价值高,可以判断患者感染分布情况,检验数值能够作为判断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疾病 诊断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
原文传递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价值分析
16
作者 王丽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1期066-069,共4页
分析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根据检验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观察两组检出情况以及感染程度。结果 实验组共检出50株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14.0%)... 分析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根据检验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观察两组检出情况以及感染程度。结果 实验组共检出50株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14.0%),铜绿假单细菌10株(20.0%),肺炎克雷伯杆菌13株(26.0%),大肠埃希菌20株(40.0%);药敏试验结果得出,实验组感染程度要轻于参照组(P<0.05)。结论 研究得出,微生物形态学检验有利于提高感染性疾病诊断准确率,降低患者感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 感染性疾病 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用于感染性疾病诊断的研究分析
17
作者 马晓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441-443,共3页
分析评估于感染性疾病诊断期间选择应用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对象共计9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对照研究方式,将纳选对象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由医生依照... 分析评估于感染性疾病诊断期间选择应用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对象共计9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对照研究方式,将纳选对象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由医生依照自身经验展开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选用微生物形态学检验,依照检验后的细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对比评估检验效果。结果:对照组、观察组病原菌感染分布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以后所得结果呈现为P<0.05。结论:于感染性疾病诊断期间应用微生物形态学检验措施,可以依照检验结果采取规范化治疗措施,进而降低患者感染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借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 感染性疾病 诊断效果
下载PDF
基于“SPOC+翻转课堂”的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18
作者 王春娟 王金龙 +3 位作者 侯宇 赵桂云 任桂红 孙海明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4期130-132,共3页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考核评价等方面对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实践。基于SPOC平台,将重要知识录制成微视频,供学生课前预习;基于翻转课堂,通过课前测试、重难点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整体的、深入的...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考核评价等方面对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实践。基于SPOC平台,将重要知识录制成微视频,供学生课前预习;基于翻转课堂,通过课前测试、重难点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整体的、深入的学习体验。结合SPOC和翻转课堂,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实施混合式教学;采用综合成绩、专题报告成绩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更客观、全面地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成效表明,该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教学过程更加灵活,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本研究为高等教育微生物学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并为其他学科领域的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SPOC 翻转课堂 微生物形态
下载PDF
PBL和C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形态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樱 陈昊 +1 位作者 鲁炳怀 罗燕萍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83-84,共2页
本文阐述了医学微生物学形态学教学中的现状,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和疑点,从PBL和CBL教学法帮助提升医学微生物学形态学教学的效果入手,分析二者与TBL和LBL教学法结合应用的优势,从而为教学改革提供创新思路和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 PBL CBL 医学微生物形态 教学创新
下载PDF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指标作用评价
20
作者 刘雪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159-160,共2页
研究感染性疾病患者行微生物形态学检验的效果。方法:数据遴选本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8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硬币分组法”分常规组(常规检验,n=40)、形态组(微生物形态学检验,n=40),2组检验结果比较。结果:形态组检查确诊率为95.... 研究感染性疾病患者行微生物形态学检验的效果。方法:数据遴选本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8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硬币分组法”分常规组(常规检验,n=40)、形态组(微生物形态学检验,n=40),2组检验结果比较。结果:形态组检查确诊率为95.00%,常规组为80.00%,形态组确诊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组检查感染率为55.00%,常规组为80.00%,形态组感染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形态学检验用于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可起到预防、控制感染的作用,检测病原菌、尽早明确疾病,值得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形态 感染性疾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