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体液斑迹组织来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孙启凡 李冉冉 +3 位作者 胡胜 李彩霞 叶健 季安全 《刑事技术》 2018年第1期47-52,共6页
对现场生物物证进行鉴定,获取最多信息是法医物证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过去,以DNA为基础的STR个体识别以及DNA来源人特征刻画技术都已经完全或正在逐渐被法庭科学接受和认可。而对生物物证进行组织属性鉴定也正愈益显示其重要价值,因为... 对现场生物物证进行鉴定,获取最多信息是法医物证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过去,以DNA为基础的STR个体识别以及DNA来源人特征刻画技术都已经完全或正在逐渐被法庭科学接受和认可。而对生物物证进行组织属性鉴定也正愈益显示其重要价值,因为这有助于案件现场重建和案情回溯。本文对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解决组织属性鉴定的理论基础、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物证 体液斑迹 组织属性来源鉴定 MRNA MICRORNA DNA甲基化 微生物种属
下载PDF
葫芦素煤矿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预测与水源分析
2
作者 姜坤 赵飞 +3 位作者 吴访 郝英豪 王泽唐 王超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77-381,共5页
为消除上覆含水层发生突水或淹井事故,预测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对顶板探放水设计十分重要。通过数值模拟、钻探注水、窥视等手段,发现21404工作面导水裂隙发育形态由初期的“拱形”逐步演化“马鞍形”,导水裂带高度呈上升趋势,并在推进... 为消除上覆含水层发生突水或淹井事故,预测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对顶板探放水设计十分重要。通过数值模拟、钻探注水、窥视等手段,发现21404工作面导水裂隙发育形态由初期的“拱形”逐步演化“马鞍形”,导水裂带高度呈上升趋势,并在推进距离为90 m时取得最大值,为116.8 m;注水实测结果显示,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为120.5 m,与多数方法间相对误差均小于5%;水化学与微生物特征表明水质类型为典型的直罗组水。表明采空区直接水源为直罗组含水层,具有滞留还原水化学特征,采空区与白垩系含水层的水力联系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注水 导水裂隙带 水化学特征 微生物种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