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99篇文章
< 1 2 2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填料生物膜对海水养殖尾水的脱氮效能及微生物群落分析
1
作者 陈小红 许贻斌 +3 位作者 林永青 仇登高 姜双城 郑惠东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9-19,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填料生物膜对海水养殖尾水氮污染物的处理能力,分别以无填料(C)、牡蛎壳(M)、珊瑚石(S)、弹性填料(T)和悬浮球填料(F)构建5组生物滤池,比较填料生物膜成熟时间、成膜情况及对不同氮污染物的24 h去除能力,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 为探究不同填料生物膜对海水养殖尾水氮污染物的处理能力,分别以无填料(C)、牡蛎壳(M)、珊瑚石(S)、弹性填料(T)和悬浮球填料(F)构建5组生物滤池,比较填料生物膜成熟时间、成膜情况及对不同氮污染物的24 h去除能力,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挂膜期间(20、40、60 d)填料生物膜上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填料生物膜成熟时间需要46~50 d,珊瑚石所需时间最短(46 d);扫描电镜显示,弹性填料和悬浮球填料附着生物量最多,以杆状细菌为主;对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24 h去除率最高的填料分别是悬浮球填料(68.66%±6.27%)、珊瑚石(99.99%±0.00%)和悬浮球填料(6.73%±3.41%);高通量测序显示,随着挂膜时间延长,弹性填料生物膜上的细菌丰度显著增加,牡蛎壳和珊瑚石生物膜上的细菌多样性显著下降(P<0.05);在门分类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不同填料生物膜的主要优势菌群,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硝化刺菌门(Nitrospinae)的相对丰度随挂膜时间延长不断升高;在属分类水平上,亚硝酸菌属(Nitrosomonas)、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硝化刺菌属(Nitrospina)和未分类_亚硝化单胞菌科(unclassified_Nitrosomonadaceae)是填料生物膜上具有硝化作用的优势菌属,这4种硝化菌属在挂膜60 d时的相对丰度总和从高到低依次为悬浮球填料(42.53%)>牡蛎壳(30.50%)、弹性填料(29.30%)>珊瑚石(11.74%),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青枯菌属(Ralstonia)、噬几丁质菌属(Chitinophaga)和草螺菌属(Herbaspirillum)等反硝化菌属在珊瑚石填料生物膜上的相对丰度高于其他填料。研究表明,珊瑚石、悬浮球填料能够实现脱氮菌属的高效富集,对海水养殖尾水具有良好的脱氮能力,是较为理想的生物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尾水 填料 生物 脱氮能力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添加短乳杆菌对紫花苜蓿半干青贮品质及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2
作者 武祎 赵红玉 +5 位作者 唐云梦 李青洋 曹雅楠 孙庆龙 孙泽威 孙海霞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28-333,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短乳杆菌R33对苜蓿半干青贮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提高苜蓿半干青贮品质。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短乳杆菌(活菌数1×10^(9) CFU/mL)添加水平分别为苜蓿鲜重的1%(T1%)和5%(T5%),同时设置不加... 试验旨在探究短乳杆菌R33对苜蓿半干青贮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提高苜蓿半干青贮品质。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短乳杆菌(活菌数1×10^(9) CFU/mL)添加水平分别为苜蓿鲜重的1%(T1%)和5%(T5%),同时设置不加菌对照组和仅加无菌培养基对照组,室温青贮30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短乳杆菌R33可降低苜蓿青贮的pH和总碳量(P<0.05),提高粗蛋白质、乳酸和丙酸含量(P<0.05),但对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无影响(P>0.05);添加短乳杆菌后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组成(P<0.05),降低了菌群多样性(P<0.05);在门水平上,使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升高,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降低;在属水平上,添加短乳杆菌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占比均超过95%。因此,添加短乳杆菌R33可以改善半干苜蓿青贮发酵品质,促进有益微生物增殖,提高苜蓿青贮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半干青贮 短乳杆菌 营养成分 发酵品质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进水底物对好氧颗粒污泥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3
作者 郝桂珍 赵勇 +3 位作者 陆江锋 王佳伟 李振河 徐利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2024年第4期91-97,共7页
为了研究进水底物对好氧颗粒污泥(AGS)特性的影响,通过接种絮状污泥于序批式反应器(SBR)中以生活污水和模拟生活污水作为进水底物,对AGS形成过程中的污泥特性和微生物群落展开研究。研究表明:以模拟生活污水为进水底物,发现颗粒污泥内... 为了研究进水底物对好氧颗粒污泥(AGS)特性的影响,通过接种絮状污泥于序批式反应器(SBR)中以生活污水和模拟生活污水作为进水底物,对AGS形成过程中的污泥特性和微生物群落展开研究。研究表明:以模拟生活污水为进水底物,发现颗粒污泥内部以丝状菌为框架,通过对污泥的截留逐渐形成AGS,污泥沉降性能良好。随着AGS的形成胞外聚合物(EPS)组分中蛋白质(PN)含量增加显著,PN/PS由1.77上升至5.80,促进了AGS的形成和稳定性,且EPS含量与Zeta电位、污泥沉降指数呈负相关。连续投加Fe(OH)_(3)胶体抑制了NOB菌的活性,导致生活污水阶段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差;AGS形成后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上升,特别是氮、磷污染物。生活污水阶段Candidatus_Microthrix菌属引起了系统内丝状菌膨胀,同时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多样性逐渐降低。模拟生活污水阶段具有疏水性和分泌EPS功能的菌属丰度占比持续上升,例如:unclassified_o__Saccharimonadale(33.%→22.0%)、Zoogloea(3.0%→6.0%)、unclassified_f__Sphingomonadaceae(0.87%→3.1%)菌属等;促进了污泥颗粒化;同时随着污泥颗粒化程度提高,具有反硝化和除磷功能的菌属丰度占比持续上升,保证了AGS系统高效的脱氮除磷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生活污水 模拟生活污水 微生物群落
原文传递
浓香双曲酿造工艺与酒醅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的研究
4
作者 蔡小波 杜宣慧 +5 位作者 曾智娟 秦辉 杨峰 胡玉 黄孟阳 林杨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7-13,21,共8页
本研究按照浓香型白酒工艺特点,利用不锈钢发酵容器,以混合均匀后的浓香产酒大曲和浓香生香大曲作为糖化发酵剂,粉碎高粱为原料,采用清蒸混入、续糟发酵的生产方式,形成浓香双曲酿造工艺。通过常规理化分析技术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 本研究按照浓香型白酒工艺特点,利用不锈钢发酵容器,以混合均匀后的浓香产酒大曲和浓香生香大曲作为糖化发酵剂,粉碎高粱为原料,采用清蒸混入、续糟发酵的生产方式,形成浓香双曲酿造工艺。通过常规理化分析技术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双曲酿造工艺酒醅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菌群进行测定和分析,以进一步探究其发酵机理。结果表明,整个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具有较明显的规律性,酒精度前期迅速增加,后期趋于平缓,并在第9 d时达到最大值。发酵过程中共检测出317个属,其中真菌225个、细菌92个,酒醅中主要优势真菌属有2种,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在发酵过程中占绝对优势;主要优势细菌属有3种,发酵前期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占绝对优势,发酵后期unclassified-Lactobacillales占绝对优势。酒醅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与理化因子有显著关系,对真菌而言,还原糖含量与双足囊菌属(Dipodascus)、嗜热子真菌属(Thermomyces)的相对丰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对细菌而言,淀粉和还原糖的含量与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水分含量和酒精度与unclassified-Lactobacillales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酒醅发酵过程中温度、酒精度和酸度推动了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双曲酿造工艺 微生物群落 理化指标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贵州林下生态养鸡场环境的野生动物及其肠道微生物群落调查
5
作者 张霞 王慧 +6 位作者 张人俊 刘显明 张中义 刘妍罕 杨颖 温贵兰 文明 《贵州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62-66,共5页
为查明贵州林下生态养鸡场环境的生物安全状况,采用常规动物区系调查方法对具有区域代表性的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和黔南自治州罗甸县2个林下生态养鸡环境的野生动物种类进行调查,并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解析野生动物肠道微生物群... 为查明贵州林下生态养鸡场环境的生物安全状况,采用常规动物区系调查方法对具有区域代表性的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和黔南自治州罗甸县2个林下生态养鸡环境的野生动物种类进行调查,并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解析野生动物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1)观察或捕获的林下生态养鸡场环境野生动物共计1 778只,主要是野鸟、野鼠、野兔,其中优势野生鸟类主要是灰眶雀鹛、白腰文鸟、栗耳凤鹛、红头穗鹛,野生鼠类主要是黑线姬鼠,野生兔类只有华南兔。(2)养鸡场环境野生动物肠道细菌群落丰富多样,有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属、梭菌属、大肠杆菌属等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野生动物肠道病毒种类亦呈多样性,且存在多种可感染家禽的病毒,如细小病毒、冠状病毒、圆环病毒、疱疹病毒、痘病毒、腺病毒等。结论:贵州林下生态养鸡环境的野生动物主要是野鸟、野鼠、野兔;其肠道细菌群落主要是拟杆菌属、大肠杆菌属、梭菌属,主要病毒群落是细小病毒科、乳头瘤病毒科、二顺反子病毒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林下生态养鸡场 野生动物 肠道微生物群落 环境调查
下载PDF
一株产电菌的产电性能及低温沼气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特征
6
作者 茆军 谢玉清 +1 位作者 陈竞 周留艳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5期107-111,共5页
在利用牛粪和小麦秸秆为原料,采用实验室模拟低温生产沼气试验进行低温沼气发酵过程中,筛选到1株产电菌H11,鉴定为Shewanella属。该菌在自制人工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中具有良好的产电性能,产电功率密度最高可达13.88mW·m^(-2)。基... 在利用牛粪和小麦秸秆为原料,采用实验室模拟低温生产沼气试验进行低温沼气发酵过程中,筛选到1株产电菌H11,鉴定为Shewanella属。该菌在自制人工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中具有良好的产电性能,产电功率密度最高可达13.88mW·m^(-2)。基因组解析发现了286个与产电相关的基因,分布在与电子转移、细胞色素C相关蛋白和NADH脱氢酶等16个基因家族。为了探究低温沼气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特征,在发酵不同阶段采集微生物样品,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和传统微生物培养法,随着发酵进程的推进,微生物群落在门水平上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乌斯古菌门(Woesearchaeota)、泉古菌门(Miscellaneous Crenarchaeota Group)占绝对优势。而在属水平上的优势菌群为甲烷马赛球菌(Methanomassiliicoccus)、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甲烷囊菌属(Methanoculleus),相对丰度分别达到30.1%、17.3%、9.68%,且Methanoculleus的优势一直持续至发酵的第120天。优势菌群相关性分析表明,随着低温沼气发酵进程的推进,优势菌群由细菌向古菌演变且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互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电菌 产电特性 低温沼气发酵 微生物群落特征
下载PDF
口腔和肠道微生物群落与关节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王高强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1期20-22,共3页
人体是由细胞和微生物共同组成的综合生物体,人体内的微生物主要分布在皮肤、黏膜和腔道中。而口腔和肠道作为腔道和黏膜的重要组织,分别拥有人体的第一和第二大微生物群落,含有各种细菌、真菌和病毒菌群。正常的口腔和肠道微生物群落... 人体是由细胞和微生物共同组成的综合生物体,人体内的微生物主要分布在皮肤、黏膜和腔道中。而口腔和肠道作为腔道和黏膜的重要组织,分别拥有人体的第一和第二大微生物群落,含有各种细菌、真菌和病毒菌群。正常的口腔和肠道微生物群落能维持身体的平衡运行状态,而这些微生物群一旦失调,则会引发人体各类疾病。其中,关节炎疾病就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在医学专家的长期研究中发现,关节炎疾病与人体口腔和肠道微生物群落中的菌株失灵有关。因此,研究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和相关性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微生物群落 肠道微生物群落 关节炎疾病 相关性
下载PDF
青岛市典型农村黑臭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特征
8
作者 马冀威 王洪波 +3 位作者 冯慧娟 李傲 郭晓娅 白杨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64-473,共10页
微生物深度参与了农村黑臭水体形成过程,充分了解其群落结构与功能特征对明确黑臭水体形成机理及其有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以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的坑塘型与沟渠型2种类型共29条农村黑臭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类型水体的水质特性... 微生物深度参与了农村黑臭水体形成过程,充分了解其群落结构与功能特征对明确黑臭水体形成机理及其有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以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的坑塘型与沟渠型2种类型共29条农村黑臭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类型水体的水质特性与黑臭程度,并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阐述水体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与水质特性的响应关系,预测微生物群落的生态功能。结果表明:坑塘型与沟渠型水体的氨氮(NH_(3)-N)、溶解氧(DO)、透明度平均值分别为17.4 mg/L、5.63 mg/L、13.9 cm及9.3 mg/L、6.25 mg/L、15.5 cm,黑臭程度前者高于后者;2种类型水体微生物均以化能异养菌为主,且坑塘型水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大于沟渠型。作为优势菌门,厚壁菌门在坑塘型水体中平均相对丰度(32.10%)高于沟渠型水体(18.29%);而作为优势纲,γ-变形菌纲在坑塘型水体中平均相对丰度(27.86%)低于沟渠型水体(42.74%);嗜冷杆菌属、黄杆菌属等作为优势菌属在2种类型黑臭水体中的相对丰度差别不大。NH_(3)-N及DO浓度与2种类型水体中优势菌属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是水体中影响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关键因素。FAPROTAX预测结果表明,有机物有氧代谢与尿素分解发酵是研究区典型农村黑臭水体微生物群落的主要功能,且坑塘型水体具有更高的氮代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黑臭水体 水体特性 微生物群落特征 响应关系
下载PDF
雪茄烟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均衡性变化特征
9
作者 陈燕 张光海 +8 位作者 朱宣全 王戈 姚恒 夏华昌 孔光辉 王娜 周鹏 杜宇 白羽祥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24年第1期87-95,共9页
为明确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及物种均衡性的变化特征,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采用细菌、真菌多样性指数比值分析方法,对不同发酵阶段雪茄烟叶表面细菌、真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发酵进行,细菌α多样性先升高后降低,在P... 为明确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及物种均衡性的变化特征,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采用细菌、真菌多样性指数比值分析方法,对不同发酵阶段雪茄烟叶表面细菌、真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发酵进行,细菌α多样性先升高后降低,在PEF3(中期)达到最高值;真菌α多样性基本稳定,仅在发酵PEF4(后期)显著降低;物种均衡性在前中期小幅度升高,但在PEF4后显著降低。PCoA分析显示,未发酵与发酵前中期细菌群落结构相似,与发酵后期明显分离。在发酵过程中,细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真菌明梭孢属(Monographella)、曲霉菌属(Aspergillus)、青霉菌属(Penicillium)为主要优势菌属。影响物种均衡性的关键微生物群落变化规律是:由发酵初期的泛生菌属(Pantoea)、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变为发酵中期马赛菌属(Massilia)、壤霉菌属(Agromyces)、根瘤菌科(Rhizobiaceae),最后稳定为Staphylococcus、Pseudomonas、Trichomonascus、雷尔氏菌属(Ralstonia)、Monographella。将微生物分为两个模块研究,共筛选出8个有利于提高物种均衡性的关键菌属。最终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在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影响物种均衡性改变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温度和湿度,二者通过影响关键菌属的丰度而影响物种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烟叶 发酵 微生物群落 物种均衡性
下载PDF
人工窖泥微生物群落对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风味代谢物形成的影响
10
作者 毛凤娇 黄均 +2 位作者 周荣清 张宿义 秦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25-134,共10页
本研究以无窖泥酒醅的小型模拟发酵体系为对照,比较窖泥组和无窖泥发酵酒醅微生物群落和代谢组分的异同。结果表明,窖泥显著提高酒醅中丁酸、己酸、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和己酸乙酯等浓香型白酒骨架风味化合物的含量,降低乳酸和乳酸乙酯... 本研究以无窖泥酒醅的小型模拟发酵体系为对照,比较窖泥组和无窖泥发酵酒醅微生物群落和代谢组分的异同。结果表明,窖泥显著提高酒醅中丁酸、己酸、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和己酸乙酯等浓香型白酒骨架风味化合物的含量,降低乳酸和乳酸乙酯等组分的含量。在起始阶段,两组酒醅上层和下层的优势菌之一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都显著增高,结束时仅略有差异。窖泥组Lactobacillus的衰减期较对照组提前了约15 d。Lactobacillus降低的同时,对照组中Rhodococcus及窖泥组中Kroppenstedtia、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2和Acetobacter的相对丰度增高。发酵过程中糖酵解途径中大多数酶以及己酸合成酶(EC 1.3.1.38、EC 2.3.1.16、EC 6.2.1.1)和丁酸合成酶(EC 2.3.1.9、EC 2.8.3.8)的丰度增加,且下层酒醅这些酶的丰度显著高于上层。以乳酸为底物的乳酸脱氢酶(EC 1.1.1.27)丰度在窖泥组中增加。这些结果揭示了窖泥对酒醅微生物群落及代谢组分的贡献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发酵 强化窖泥 酒醅 微生物群落 风味代谢物
下载PDF
不同调酸剂对种植玉米红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1
作者 杨玲 张艺 +3 位作者 钟俊杰 聂三安 孙耿 盛浩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609-616,共8页
为研究红壤微生物丰度和群落组成对不同调酸剂的响应,分析影响碳/氮关键代谢过程微生物的变化,通过盆栽实验,设置不施肥(CK)、钙镁复合剂(L)、钙镁复合剂配施猪粪(ML)和钙镁复合剂配施秸秆(SL)4个处理,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土壤细... 为研究红壤微生物丰度和群落组成对不同调酸剂的响应,分析影响碳/氮关键代谢过程微生物的变化,通过盆栽实验,设置不施肥(CK)、钙镁复合剂(L)、钙镁复合剂配施猪粪(ML)和钙镁复合剂配施秸秆(SL)4个处理,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土壤细菌、真菌和古菌以及碳/氮代谢关键过程微生物。结果表明:L、ML和SL处理显著提高土壤pH值和交换性钙/镁,显著降低土壤交换性酸。调酸剂增加了细菌优势菌中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降低了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相对丰度;降低了真菌优势菌中的毛霉菌门相对丰度;增加了古菌优势菌中的广古菌门和深古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了奇古菌门的相对丰度。冗余分析结果显示,速效钾是影响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土壤pH和有机碳是影响土壤真菌和古菌群落结构组成的关键因子。碳代谢过程的贡献度方面,变形菌门的贡献度在SL处理中最高,放线菌门和芽单胞菌门的贡献度在ML处理中最高。氮代谢过程中,各处理绿弯菌门对硝化作用的贡献率均超过80%。调酸降低了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在反硝化与硝酸盐异化还原过程中的贡献度,L与SL处理的变形菌门贡献度低于ML处理,而ML处理的放线菌门贡献度高于L与SL处理。单施钙镁复合剂、钙镁复合剂配施猪粪和钙镁复合剂配施秸秆均可缓解红壤酸性,改变土壤优势菌群,并有利于碳/氮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调酸 宏基因组 微生物群落 碳/氮代谢过程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杉叶蕨藻对风信子鹿角珊瑚附生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2
作者 傅建融 周洁 +3 位作者 张艳苹 翟欣 李浩 刘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298-1311,共14页
全球变暖引发珊瑚礁区向大型海藻场生态演替现象与日俱增,大型海藻对珊瑚的影响主要包括抑制生长、发育与繁殖,但不同的海藻对不同的珊瑚具有不同的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仍未有定论。为探究热压力所引起二者竞争关系的变化,以枝状风信子... 全球变暖引发珊瑚礁区向大型海藻场生态演替现象与日俱增,大型海藻对珊瑚的影响主要包括抑制生长、发育与繁殖,但不同的海藻对不同的珊瑚具有不同的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仍未有定论。为探究热压力所引起二者竞争关系的变化,以枝状风信子鹿角珊瑚(Acroproa hyacinthus)和大型底栖海藻杉叶蕨藻(Caulerpa taxifolia)为研究对象,设置了环境温度(27℃)与热压力温度(30℃),比较藻类间接接触和直接接触珊瑚对珊瑚附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并从培养水环境及海藻表面微生物中寻找影响珊瑚表面微生物的原因。结果表明,去除嵌合体后共获得3369713条优化序列,并且大部分细菌得到注释。环境温度下,间接接触与直接接触组微生物表达模式接近,海藻的处理使得珊瑚表面附生微生物种类、丰度、PcoA区分度最高。门水平上,微生物群落主要由变形菌门、拟杆菌门、蓝细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组成。目水平上,微生物群落主要由红细菌目、黄杆菌目、肠杆菌目、蓝细菌目、假单胞菌目、噬几丁质菌目组成。这些细菌表型主要包括革兰氏阴性、好氧细菌、移动元件含量和胁迫耐受四大类,生态功能主要包括化能异养和需氧化能异养。对12个处理组的36个样本进行核心ASV分析(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s),共获得139个核心ASVs。以假单胞菌目、黄杆菌目、噬几丁质菌目、红细菌目为主,还包括立克次氏体菌目、伯克霍尔德氏菌目、肠杆菌目、疣微菌目等。通过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可比较各组中相对丰度具有显著差异的细菌类群。环境温度下,群落中弧菌(Vibrio)、邻单胞菌(Plesiomonas)、奈瑟氏菌(Neisseria)以及螺旋体菌(Brevinema)相对丰度显著升高;温度升高后,珊瑚白化且胞内寄生病原微生物丰度显著升高,如米卡弧菌(Micavibrionales)与立克次氏体菌(Rickettsiales);热压力下,海藻的加入缓解了珊瑚白化、减少了胞内寄生性微生物丰度、显著提高了益生菌海命菌(Marivita)以及Halioxenophilus丰度。因此,在不同温度下杉叶蕨藻既作为压力源转移病原菌,又协助珊瑚抵抗胞内寄生菌,结果有助于理解大型海藻—珊瑚的竞争关系,解释海藻对珊瑚的潜在生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信子鹿角珊瑚 杉叶蕨藻 热压力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生物炭协同暗管排水对滨海盐碱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3
作者 田雨雨 李东伟 +3 位作者 曲子良 荆锐 赵青青 周新国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4期82-89,共8页
【目的】了解滨海地区盐渍化环境下生物炭协同暗管排水作用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关系,对于减轻土壤盐分过高对土壤生化功能的不利影响至关重要。【方法】本文以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农田为研究对象,研究单独暗管排水条件下不同暗管间距10 m(... 【目的】了解滨海地区盐渍化环境下生物炭协同暗管排水作用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关系,对于减轻土壤盐分过高对土壤生化功能的不利影响至关重要。【方法】本文以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农田为研究对象,研究单独暗管排水条件下不同暗管间距10 m(S10)、20 m(S20)、30 m(S30)以及生物炭协同暗管排水条件下不同暗管间距10 m(B-S10)、20 m(B-S20)、30 m(B-S30)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并阐明生物炭与暗管排水协同作用下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生物炭协同暗管排水改变了滨海盐碱农田的土壤理化性质,且生物炭与暗管间距对含盐量、硝态氮、有机质、土壤全磷的交互作用显著。AccuITSTM和Accu16STM绝对定量测序结果显示,暗管间距及暗管间距和生物炭的交互作用对伞菌纲和Acidobacteria_Gp4有显著影响。冗余分析、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作物生长有利的伞菌纲和被孢霉的绝对丰度与土壤含盐量和Na^(+)显著负相关,与有机质和硝态氮显著正相关。生物炭协同暗管排水作用下,Na^(+)量是影响土壤细菌和真菌的关键因素。【结论】B-S10既可以改善土壤的养分状况,又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本研究可为解决盐碱土地问题以及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业可持续性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管排水 生物 滨海盐碱地 微生物群落组成 绝对定量
下载PDF
氮添加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微生物碳利用效率
14
作者 孙雪琦 戴辉 +5 位作者 曾泉鑫 周嘉聪 彭园珍 陈文伟 张秋芳 陈岳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737-1746,共10页
尽管近年来中国氮(N)沉降水平逐渐趋于稳定,但中国东南地区N沉降相比于其他地区仍处于较高水平。N沉降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影响不容忽视。微生物碳利用效率(CUE)是指微生物将吸收的碳转化为生物量碳的效率,高微生物CUE意味着高... 尽管近年来中国氮(N)沉降水平逐渐趋于稳定,但中国东南地区N沉降相比于其他地区仍处于较高水平。N沉降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影响不容忽视。微生物碳利用效率(CUE)是指微生物将吸收的碳转化为生物量碳的效率,高微生物CUE意味着高土壤有机碳存储潜力。因此,探究N沉降背景下微生物CUE的变化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存储的变化。然而,目前关于N沉降下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如何影响微生物CUE鲜有报道。在福建省泉州市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罗浮栲林通过N添加模拟N沉降。实验共包括三个N添加处理:对照(CT,+0 kg hm^(-2)a^(-1))、低氮(LN,+40 kg hm^(-2)a^(-1))和高氮(HN,+80 kg hm^(-2)a^(-1))。测定不同处理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和CUE,并使用高通量测序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N添加显著影响微生物CUE,随着N添加水平的增加,CUE逐渐增加;相反,土壤pH、可提取有机碳(EOC)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均呈现下降趋势。N添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总体上无显著影响。非度量多维度尺度(NMDS)分析表明,N添加显著改变了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尤其对于真菌而言,不同N添加处理的真菌群落明显分开为三簇。微生物CUE分别与土壤pH、EOC和真菌NMDS1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矿质氮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随机森林分析表明,N添加下影响微生物CUE的类群主要是富营养菌(如变形菌门和子囊菌门)。研究表明N添加下,微生物CUE不仅受土壤养分有效性和pH的调控,同时还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未来进一步探究N添加下土壤微生物关键类群的变化可能有助于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碳存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添加 微生物碳利用效率 微生物群落结构 森林
下载PDF
干旱扰动下长期不同施肥潮土微生物群落稳定性研究
15
作者 张周 陈瑞蕊 +3 位作者 王晓婷 俞冰倩 林先贵 冯有智 《土壤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11-222,共12页
土壤微生物群落稳定性是土壤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评价指标,揭示长期不同施肥的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稳定性有助于指导田间施肥管理,保障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依托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通过对三种... 土壤微生物群落稳定性是土壤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评价指标,揭示长期不同施肥的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稳定性有助于指导田间施肥管理,保障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依托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通过对三种不同施肥处理的潮土进行干旱扰动和复水回复的培养试验,从多种微生物群落响应指标(脱氢酶活性、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关键物种丰度、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分子生态网络拓扑属性)分别量化和比较了不同施肥处理的微生物群落稳定性(抵抗力和回复力)。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CK)和平衡施用化肥处理(NPK)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OM)能够显著增加微生物群落稳定性,表现在OM的微生物群落响应指标在干旱-复水过程中的变化最小,抵抗力与回复力均优于CK和NPK。复水后不同施肥处理的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关键物种丰度和网络拓扑参数能够回复到初始水平,而群落结构和脱氢酶活性不能完全回复,说明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的回复快于群落结构和功能。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能显著提高微生物群落稳定性,是保障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优良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群落稳定性 干旱扰动 不同施肥处理 潮土
下载PDF
不同暖季型草坪草品种对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6
作者 姚祥 李晓慧 +4 位作者 沈泽宇 邹景文 隋德宗 陈静波 郭海林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59-66,共8页
在江苏盐碱地中种植暖季型草坪草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inn.)Pers.〕品种‘阳江’(‘Yangjiang’)和杂交结缕草(Zoysia sinica×Z.matrella)品种‘苏植3号’(‘Suzhi No.3’),探索这2个品种对盐碱地的植株地下部生物量以及土... 在江苏盐碱地中种植暖季型草坪草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inn.)Pers.〕品种‘阳江’(‘Yangjiang’)和杂交结缕草(Zoysia sinica×Z.matrella)品种‘苏植3号’(‘Suzhi No.3’),探索这2个品种对盐碱地的植株地下部生物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阳江’和‘苏植3号’种植样地的植株地下部生物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样地;土壤的pH值和电导率均显著低于对照样地。细菌群落结构和真菌群落结构与对照样地均有显著差异,‘阳江’和‘苏植3号’种植样地的细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样地;固氮细菌、丛枝菌根真菌和粪腐生真菌的相对丰富度均显著高于对照样地。总体上看,‘阳江’和‘苏植3号’种植样地土壤中功能细菌类群关系较近,二者与对照样地的关系均较远;而3种样地土壤中功能真菌类群关系均较远。‘阳江’和‘苏植3号’种植样地的植株地下部生物量和土壤理化性质明显影响土壤中细菌多样性,植株地下部生物量以及土壤的pH值和电导率明显影响土壤中部分功能细菌的丰富度,植株地下部生物量和土壤pH值明显影响土壤中部分功能真菌的丰富度。综合分析认为,在江苏滨海盐碱地中种植‘阳江’和‘苏植3号’对盐碱地的植株地下部生物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有明显的积极影响,在盐碱地生态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江’ ‘苏植3号’ 暖季型草坪草 盐碱地 土壤理化性质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福建海岸沙地5种防护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17
作者 高伟 叶功富 +2 位作者 岳新建 刘海 黄志群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24年第3期204-212,共9页
[目的]探明福建海岸沙地不同防护林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机制,为海岸带防护林森林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5种主要防护林为对象,分别为次生林、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人工林、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人工林、... [目的]探明福建海岸沙地不同防护林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机制,为海岸带防护林森林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5种主要防护林为对象,分别为次生林、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人工林、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人工林、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rpa)人工林和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人工林,采用磷脂脂肪酸法(Phospholipids fatty acid, PLFA)比较了不同防护林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1)海岸沙地不同防护林土壤中共检测到18种PLFA生物标记,在尾巨桉和次生林中种类最多,湿地松和厚荚相思人工林最少。(2)土壤总磷脂脂肪酸、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含量均表现为尾巨桉和次生林较高,厚荚相思和木麻黄人工林较低,土壤真菌含量为尾巨桉林最高,丛枝菌根菌含量为次生林最高,真菌和丛枝菌根菌含量在其他防护林间无显著差异。(3)次生林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均高于4种人工林。(4)土壤pH、细根碳氮含量为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主要影响因子,其次为土壤全氮和硝态氮含量以及凋落物木质素/氮和细根碳氮比。[结论]不同防护林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在海岸带木麻黄防护林中引种尾巨桉和乡土树种,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沙地 防护林 土壤微生物群落 磷脂脂肪酸 亚热带
下载PDF
F-53B胁迫下污水厌氧处理系统及微生物群落的响应
18
作者 郭雨婷 刘亚军 +5 位作者 邓觅 涂勋 吴虎彬 李昆 李荣富 吴永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721-729,共9页
通过构建厌氧反应体系,评估低浓度(1mg/L)和高浓度(10mg/L)氯化多氟醚磺酸盐(F-53B)胁迫下,厌氧处理系统出水水质、污泥性状和细菌群落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F-53B的胁迫下,COD、氮(TN、NH_(4)^(+)-N)和磷(TP、PO_(4)^(3-)-P)在出水中... 通过构建厌氧反应体系,评估低浓度(1mg/L)和高浓度(10mg/L)氯化多氟醚磺酸盐(F-53B)胁迫下,厌氧处理系统出水水质、污泥性状和细菌群落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F-53B的胁迫下,COD、氮(TN、NH_(4)^(+)-N)和磷(TP、PO_(4)^(3-)-P)在出水中的含量会升高,而污泥相对生物量(MLVSS/MLSS)则出现下降,且F-53B的浓度越高影响越大.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相较于对照组(0mg/L F-53B),仅高浓度F-53B胁迫下细菌群落的多样性(ACE、Chao1和PD指数)出现了显著下降.同时,研究还发现,随着高浓度F-53B暴露时间的延长,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逐渐增大,而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硝化螺旋菌门的相对丰度逐渐降低.此外,基于FAPROTAX功能预测分析发现,F-53B胁迫下微生物表现出更低的氮(N)代谢潜力和更高的化能异养和发酵能力.冗余分析(RDA)表明,厚壁菌门主要受F-53B的正向影响,并与TN和NH_(4)^(+)-N呈正相关;而变形菌门受F-53B的负向影响,并与COD、TP和PO_(4)^(3-)-P呈正相关.揭示了新型氟化物—F-53B对污水厌氧处理系统的胁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多氟醚磺酸盐(F-53B) 污水厌氧处理 微生物群落 功能预测
下载PDF
酿酒专用小麦大曲中挥发性风味成分与微生物群落相关性分析
19
作者 王洋 谢菲 +2 位作者 杜礼泉 范昌明 冯波 《中国酿造》 CAS 2024年第2期71-81,共11页
为研究制曲原料对大曲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酿酒专用小麦大曲为研究对象,普通小麦大曲为对照,分别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大曲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和微生物群落组成,并基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为研究制曲原料对大曲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酿酒专用小麦大曲为研究对象,普通小麦大曲为对照,分别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大曲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和微生物群落组成,并基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二者相关性。结果表明,两种小麦大曲共检出125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共筛选出49种差异风味成分,酿酒专用小麦大曲中差异挥发性风味成分种类及含量优于普通小麦大曲。在微生物群落组成上共检出优势细菌属11种、优势真菌属4种;相关性分析表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曲霉菌属(Aspergillus)与醇类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与吡嗪类含量呈高度显著正相关(P<0.001),泛菌属(Pantoea)、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是醛类主要贡献微生物。采用酿酒专用小麦制曲有益于大曲中细菌的富集培养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丰富和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专用小麦 挥发性风味成分 微生物群落 主成分分析 相关性
下载PDF
陶粒材质和粒径对方斑东风螺存活、生长和底质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20
作者 黄瑞频 张磊 +5 位作者 张伟霄 刘洺源 隋长润 王宝龙 刘鹰 张倩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57-65,共9页
为了探索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室外水泥池养殖适宜的底质,采用海砂(SS)、细陶粒(FC)、粗陶粒(CC)和海砂+粗陶粒混合(SS+CC)4种底质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陶粒材质和粒径大小对体质量为(4.692±1.033)g的方斑东风螺存活... 为了探索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室外水泥池养殖适宜的底质,采用海砂(SS)、细陶粒(FC)、粗陶粒(CC)和海砂+粗陶粒混合(SS+CC)4种底质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陶粒材质和粒径大小对体质量为(4.692±1.033)g的方斑东风螺存活与生长、养殖水质及底质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底质条件下方斑东风螺的存活率均大于90%且无显著性差异(P>0.05);FC组体质量特定生长率最高,为(1.3864±0.2196)%/d,显著高于CC、SS、SS+CC组(P<0.05);不同底质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不同,SS组的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最低,FC组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较高;FC组底质微生物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相对丰度较高;FC、SS+CC组中弧菌(Vibrio)相对丰度较低,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和盐单胞菌(Halomonas)相对丰度较高,表明细陶粒对抵抗病原弧菌、防止水质恶化具有积极作用;微生物功能预测显示,FC组中微生物不同物质代谢相关通路的相对丰度增加;水质分析显示,24 h内CC和FC组的NH_(4)^(+)-N质量浓度均显著低于SS、SS+CC组(P<0.05),FC组NO_(2)^(-)-N质量浓度显著低于CC组(P<0.05)。研究表明,底质材质对方斑东风螺生长和底质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有显著影响,选用细陶粒作为方斑东风螺室外养殖池底质材料,能促进其体质量增长,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并对养殖池水质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 底质 陶粒 存活 生长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