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恢复植被对煤矸石基质有效性养分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1
作者 刘元生 陈祖拥 +2 位作者 刘方 朱健 卜通达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54,共8页
为探讨不同自然植被类型下煤矸石基质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及其关联性,对贵州中部关闭煤矿区煤矸石堆场自然恢复的马尾松幼林、光皮桦+茅栗幼林和类芦草丛3类植被进行调查,采集其优势植物(马尾松、光皮桦和类芦),分析煤矸石基质... 为探讨不同自然植被类型下煤矸石基质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及其关联性,对贵州中部关闭煤矿区煤矸石堆场自然恢复的马尾松幼林、光皮桦+茅栗幼林和类芦草丛3类植被进行调查,采集其优势植物(马尾松、光皮桦和类芦),分析煤矸石基质样品。结果表明: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煤矸石基质的有机碳及有效性氮、磷和钾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作用的大小顺序为光皮桦+茅栗幼林>马尾松幼林>类芦草丛,3种植被类型之间煤矸石基质的碱解氮含量出现显著性差异,光皮桦+茅栗幼林和马尾松幼林下煤矸石基质的有机碳及碱解氮含量均显著地高于类芦草丛。自然恢复植被后煤矸石基质的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显著高于裸露的煤矸石基质,特别是光皮桦+茅栗幼林。煤矸石基质的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指数与有机质碳、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存在显著性正相关,而微生物群落优势度指数与碱解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自然恢复植被后煤矸石基质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明显增加,对增进煤矸石基质养分转化和物质循环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恢复植被 煤矸石 有效性养分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煤矿区
下载PDF
娃娃菜不同轮作模式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素 冯海萍 +3 位作者 程彦弟 陈倬 康建宏 吴宏亮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5-113,共9页
为探明不同作物与娃娃菜轮作后的效果,在宁夏南部山区进行定位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比较分析了娃娃菜-西兰花(CMB)、娃娃菜-大葱(CMG)、娃娃菜-洋葱(CMO)、娃娃菜-土豆(CMP)和以娃娃菜连作(CCC)为对照的5... 为探明不同作物与娃娃菜轮作后的效果,在宁夏南部山区进行定位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比较分析了娃娃菜-西兰花(CMB)、娃娃菜-大葱(CMG)、娃娃菜-洋葱(CMO)、娃娃菜-土豆(CMP)和以娃娃菜连作(CCC)为对照的5个处理的微生物多样性,旨在筛选出适宜与娃娃菜轮作的作物,为从栽培模式选择角度缓解或避免娃娃菜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与连作相比,轮作马铃薯土壤硝态氮含量最高为12.8 mg·kg^(-1),轮作大葱土壤速效磷含量最高为75.74 mg·kg^(-1),但不同轮作模式下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有所下降。轮作马铃薯土壤的碱性磷酸酶、蔗糖酶与轮作洋葱土壤的过氧化氢酶、脲酶显著低于娃娃菜连作和轮作其他作物。细菌丰度在属水平上的结果表明轮作导致大部分有益细菌属丰度升高,如贪铜菌属(Cupriavidus)、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柄杆菌属(Caulobacter)等,有害菌及其他部分未分类功能作用菌属丰度降低,如伯克氏菌(Burkholderiaceae)、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等。真菌群落组成研究结果显示,子囊菌门(Ascomycota)是连作与轮作模式下共有的优势菌群,同时轮作洋葱CMO和轮作马铃薯CMP中多真菌属丰度最低且与连作CCC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硝态氮是改变娃娃菜连作与不同轮作模式下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最重要因素。综上所述,不同作物与娃娃菜轮作会造成土壤化学性质、酶学性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改变,其中以洋葱与马铃薯在各方面指标中表现效果最佳,建议宁夏南部山区冷凉蔬菜产业中将娃娃菜-洋葱和娃娃菜-马铃薯作为主要的轮作模式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娃娃菜 轮作模式 根际土壤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宁夏
下载PDF
海南鹦哥岭不同海拔热带山地雨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差异
3
作者 吴红萍 刘季 +1 位作者 刘磊 李蕾 《微生物前沿》 2023年第4期130-146,共17页
土壤微生物作为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生态系统重要的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在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其功能等诸多方面都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鹦哥岭不同海拔热带山... 土壤微生物作为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生态系统重要的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在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其功能等诸多方面都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鹦哥岭不同海拔热带山地雨林的8个固定样地为实验样地,采用Biolog-ECO法,探讨了不同海拔梯度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部分海拔样地的土壤和凋落物的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差异显著,且南坡和北坡不同。反映土壤微生物活性的AWCD值的大小顺序为:YGL22 (591 m) > YGL32 (550 m) > YGL23 (458 m) > YGL21 (745 m) > YGL18 (1025 m) > YGL24 (800 m) > YGL16 (1355 m) > YGL34 (406 m);南坡745 m海拔处样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模式为理论模式I,南坡1025 m、1355 m与北坡458 m、800 m海拔处样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模式为理论模式II,南坡406 m、550 m和北坡591 m海拔处样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模式为理论模式III。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符合“中峰分布”格局。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多样性的垂直地带性差异主要体现在碳水化合物、多聚物类和羧酸类碳源的利用,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与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正相关(p < 0.05),与土壤酸性磷酸酶、凋落物有机碳含量显著负相关(p < 0.05),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显著负相关(p < 0.05)。土壤有效磷、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凋落物有机碳含量可能是导致鹦哥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海拔分布异质性的重要影响因子,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热带山地雨林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山地雨林 海拔梯度 BIOLOG 土壤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下载PDF
沉积物氮赋存形态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响应关系
4
作者 武丽娜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7期188-190,193,共4页
本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和单变量参数估计值分析法,对沉积物各形态氮与微生物群落的物种数OTUs、群落多样性Shannon指数及群落丰富度Chao1指数相关性和显著性分析,并对相关性显著的进行拟合。结果表明:CF-N中NO_(2)^(-)-N与OTUs、Sha... 本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和单变量参数估计值分析法,对沉积物各形态氮与微生物群落的物种数OTUs、群落多样性Shannon指数及群落丰富度Chao1指数相关性和显著性分析,并对相关性显著的进行拟合。结果表明:CF-N中NO_(2)^(-)-N与OTUs、Shannon指数显著相关。Chao1指数与CF-N中NH_(4)^(+)-N、CF-N总量、IMOF-N中NO_(2)^(-)-N呈显著相关性。沉积物中其他形态氮,与微生物群落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对向家坝库区水环境的生态功能保护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氮形态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相关性 相应关系
下载PDF
植物源有机物料对果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9
5
作者 程存刚 赵德英 +2 位作者 吕德国 姜曼 杜国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13-922,共10页
【目的】苹果园土壤肥力持续下降,禽畜废弃物肥源严重不足,施用植物源有机肥成为生产中改善果园土壤状况的重要措施之一。本试验利用BIOLOG微平板技术研究了盆栽条件下添加植物源有机物料及其腐殖化过程驱动因子对果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 【目的】苹果园土壤肥力持续下降,禽畜废弃物肥源严重不足,施用植物源有机肥成为生产中改善果园土壤状况的重要措施之一。本试验利用BIOLOG微平板技术研究了盆栽条件下添加植物源有机物料及其腐殖化过程驱动因子对果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探讨葡萄糖、尿素和蚯蚓在植物源有机物料向土壤碳库转化中的作用,为揭示果园土壤质量的演变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取苹果园0—20 cm土层土壤,与苹果枝条、玉米秸秆和果园杂草粉碎物混合,栽植2a生苹果砧木山定子幼苗,分别添加尿素、葡萄糖和蚯蚓,利用BIOLOG微平板技术进行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不同处理的土壤浸提液在BIOLOG生态测试板中培养,取培养96 h时微平板光密度值进行多样性指数计算,分别用丰富度指数S表示被微生物群落利用的基质数量,多样性指数表示反应孔与对照孔光密度值之差和整块板总差的比值,均匀度指数E表示可培养微生物的种类均匀度,优势度指数Ds用于评估某些最常见种的优势度。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BIOLOG微平板中六类碳源(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羧酸类、多聚物类、芳香族类和胺类)的情况进行主成分分析,明确不同处理微生物对碳源利用能力的差异。【结果】有机物料种类、小分子有机物和蚯蚓数量均对平均吸光值(AWCD值)有显著影响,在培养0~24 h,玉米秸秆+葡萄糖+12条蚯蚓(T4)和果园杂草+葡萄糖(T9)处理的AWCD值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微生物群落的活性较强,碳源开始利用较早。24~96 h时,AWCD呈指数增长,120 h后趋于平缓,以玉米秸秆+葡萄糖+12条蚯蚓(T4)、苹果枝条+葡萄糖+6条蚯蚓(T2)、果园杂草+葡萄糖(T9)处理斜率最大,其次为玉米秸秆+尿素+6条蚯蚓(T6)和苹果枝条+尿素(T1)处理;小分子有机物种类对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指数(S)和优势度指数(Ds)的影响显著,丰富度指数(S)以苹果枝条+葡萄糖+6条蚯蚓(T2)最大,优势度指数(Ds)以玉米秸秆+葡萄糖+12条蚯蚓(T4)最大,各处理的多样性指数(H)和均一度指数(E)差异不显著;对碳源利用主成分起分异作用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类和多聚物类。【结论】与秸秆和杂草处理相比,苹果枝条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较丰富,加入葡萄糖为土壤微生物提供可迅速利用的碳源,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也显著增加;蚯蚓活动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比葡萄糖小,尿素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也较小,但同时添加尿素和葡萄糖有助于微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有机物 果园土壤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BIOLOG技术
下载PDF
不同海拔茶树根系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6
6
作者 郑雪芳 苏远科 +3 位作者 刘波 蓝江林 杨述省 林营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66-871,共6页
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不同海拔铁观音茶园采集了根系区域土壤,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s)生物标记法研究了不同海拔茶园根系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海拔茶树根系土壤共检测22个PLFAs,不同的PLFAs在不同海拔茶树根系土壤分布差... 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不同海拔铁观音茶园采集了根系区域土壤,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s)生物标记法研究了不同海拔茶园根系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海拔茶树根系土壤共检测22个PLFAs,不同的PLFAs在不同海拔茶树根系土壤分布差异明显,可分为完全分布和不完全分布两种类型。高海拔(834m)茶树根系土壤分布的PLFAs种类和数量都最多,分布最高的前3个生物标记为16:0(指示细菌)、18:3ω6c(6,9,12)(指示真菌)、18:00(指示嗜热解氢杆菌)。对不同海拔茶树根系土壤特征微生物PLFAs分析表明,代表细菌的16:0、代表真菌的18:3ω6c(6,9,12)和代表放线菌的10Me16:0相对生物量在不同海拔茶树根系土壤中分布量不同,细菌分布量最大,其次是放线菌,真菌分布量最小。微生物群落PLFAs标记聚类结果显示,当欧氏距离为11.51时,可将不同海拔茶园根系土壤的PLFAs生物标记分成3个大的类群,类群I的PLFAs生物标记为完全分布且分布量中等,类群Ⅱ的PLFAs生物标记为完全分布且分布量较高,类群Ⅲ的PLFAs生物标记为不完全分布且分布量较低。分析多样性指数表明,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均是海拔834m处最大,海拔717m处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根系土壤 磷脂脂肪酸(PLFAs)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茶园
下载PDF
气调包装的调理啤酒鲈鱼片在微冻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燕燕 钱茜茜 +4 位作者 朱小静 李来好 杨贤庆 胡晓 林婉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4-230,共7页
为揭示调理啤酒鲈鱼片气调包装和微冻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变化规律及其腐败本质,为优化产品工艺和推广产品提供理论依据,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解析调理啤酒鲈鱼制品气调包装和-3℃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并比较其与真空包装4... 为揭示调理啤酒鲈鱼片气调包装和微冻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变化规律及其腐败本质,为优化产品工艺和推广产品提供理论依据,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解析调理啤酒鲈鱼制品气调包装和-3℃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并比较其与真空包装4℃贮藏鲈鱼片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区别。结果表明:鲈鱼制品在贮藏过程中的优势微生物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真空包装的未调味鲈鱼片在4℃贮藏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比在-3℃贮藏的气调包装调理啤酒鲈鱼丰富,且在贮藏第4天时,开始出现了索丝菌属(Brochothrix)等常见的腐败微生物,到第10天时,索丝菌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丰度迅速增大,出现了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造成鲈鱼片彻底腐败变质;气调包装的调理啤酒鲈鱼片在第20天时才开始出现假单胞菌属和希瓦氏菌属等腐败菌,之后在CO_2的抑制作用下,腐败菌丰度逐渐减小,直到货架期终点时,假单胞菌才迅速增长,且出现了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造成了鲈鱼制品的彻底腐败变质。这说明气调包装联合啤酒调理的加工方式及-3℃贮藏可以有效延长产品的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LUMINA MiSeq测序 调理啤酒鲈鱼片 气调包装 微冻贮藏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下载PDF
铜矿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8
8
作者 张雪晴 张琴 +1 位作者 程园园 荚荣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17-522,共6页
重金属污染导致土壤环境质量的恶化,而土壤微生物的群落多样性和土壤酶活力是评估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该研究选择了安徽铜陵铜矿附近受重金属复合污染的4个土壤样本,评估和比较了样本中5种重金属(砷、镉、锌、铅和铜)的污染程度;研究... 重金属污染导致土壤环境质量的恶化,而土壤微生物的群落多样性和土壤酶活力是评估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该研究选择了安徽铜陵铜矿附近受重金属复合污染的4个土壤样本,评估和比较了样本中5种重金属(砷、镉、锌、铅和铜)的污染程度;研究和分析了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多样性以及土壤酶活力。结果表明,(1)从样本S1到S4,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71、3.85、4.37和8.47;S1样本尚未受到重金属污染,而S2、S3和S4样本受到不同程度重金属砷、镉、锌和铜的污染;以镉污染为主,不存在铅污染。(2)从样本S1到S4,随着综合污染程度的增加,土壤中脲酶、磷酸酶和脱氢酶的酶活力均呈现降低的趋势,且磷酸酶和脱氢酶的酶活力与镉、锌和铅的浓度呈显著负相关,而脲酶酶活力与重金属浓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3)随着综合污染指数的上升,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均下降,且真菌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明显于细菌。该研究对矿区土壤重金属生物治理及环境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 土壤 重金属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土壤酶活力
下载PDF
陆地生态系统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沈芳芳 刘影 +5 位作者 罗昌泰 刘文飞 段洪浪 廖迎春 吴春生 樊后保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29-2140,共12页
生态系统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受氮沉降、气候变暖、大气CO2浓度升高(eCO2)、极端干旱等全球变化的强烈影响,深入认识和理解全球变化下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关系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文章综述了陆地生态系统植物和土... 生态系统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受氮沉降、气候变暖、大气CO2浓度升高(eCO2)、极端干旱等全球变化的强烈影响,深入认识和理解全球变化下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关系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文章综述了陆地生态系统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对以上4种全球变化单因子和多因子(双因子、三因子及四因子)交互作用的响应与适应规律。主要结论为,(1)氮沉降、气候变暖和极端干旱均改变了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呈现降低、增加和无影响3种效应,大多数研究结果是降低效应,例如高氮沉降和长期低水平氮沉降减少了植物多样性,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下降幅度随氮沉降时间和量的增加而加强;气候变暖改变了植物的物候,降低了植物多样性,促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演替分异;极端干旱导致植物组成发生了方向性的变化,植物多样性降低并促进盐生植物的生长,土壤微生物量和活性降低并促使转向渗透胁迫型策略。(2)eCO2增加促进植物光合作用从而刺激植物的生长,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取决于资源可利用性,一般增加根际细菌和土壤真菌的相对丰度以加快土壤的碳源利用。(3)全球变化多因子交互作用下植物-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关联效应主要为协同、累加、抵消或非加性等,其中氮沉降×气候变暖为累加;氮沉降×eCO2对植物生物量的影响为协同增效,而对植物群落可能是相反或抵消;气候变暖×eCO2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为累加;三因子和四因子交互作用对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为非加性,较难预测。最后指出当前的研究不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1)加大不同时空尺度的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2)精确全球变化多因子交互作用对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影响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全球变化 单因子 多因子交互作用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下台湾相思和尾叶桉根区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10
10
作者 康敏明 陈红跃 +3 位作者 陈传国 达良俊 吴启堂 何淑琼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0-60,共11页
利用BIOLOG微平板技术对广州市黄埔区龟山重金属污染下台湾相思(Acacia con fusa)和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根区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黄埔区龟山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其中全Cd和全Zn含量大大超出广州... 利用BIOLOG微平板技术对广州市黄埔区龟山重金属污染下台湾相思(Acacia con fusa)和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根区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黄埔区龟山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其中全Cd和全Zn含量大大超出广州市背景值,并对微生物群落产生最大负效应。土壤环境的恶化导致细菌数量减少,微生物代谢活性滞后,对醣类和氨基酸类碳源利用低,多样性指数降低。黄埔区台湾相思和尾叶桉根区土壤细菌数量和微生物多样性显著高于裸地。由于重金属污染对根区土壤的影响较大,台湾相思和尾叶桉根区土壤的细菌数量、微生物碳源利用类型以及群落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差异。然而,台湾相思根区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性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呈迅速上升趋势,并较其他供试土壤具有更高的代谢能力;另外,台湾相思不仅可以稳定土壤中的Cu和Pb,还能吸收Cd和Zn,并且其固氮能力能有效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对土壤条件进行改良,也是广州市常用的造林先锋树种,适合作为广州市黄埔区重金属污染地植被重建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根区土壤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台湾相思 尾叶桉
下载PDF
不同作物间作对黄瓜病害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91
11
作者 吴凤芝 周新刚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99-906,共8页
分别采用RAPD和T-RFLP技术,研究了小麦、毛苕子和三叶草分别与黄瓜间作对黄瓜病害、黄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黄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毛苕子与黄瓜间作均能提高黄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其中,小麦-黄瓜间作对黄瓜... 分别采用RAPD和T-RFLP技术,研究了小麦、毛苕子和三叶草分别与黄瓜间作对黄瓜病害、黄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黄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毛苕子与黄瓜间作均能提高黄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其中,小麦-黄瓜间作对黄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最为突出;3种作物分别与黄瓜间作均显著提高了黄瓜产量(p<0.01),其中小麦-黄瓜间作的产量优势最强;同时,3种作物分别与黄瓜间作均降低了黄瓜角斑病、白粉病、霜霉病和枯萎病的病情指数和尖孢镰刀菌的数量。间作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减轻病害、提高黄瓜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病情指数 RAPD T-RFLP
下载PDF
西藏地区传统发酵乳宏基因组DNA的提取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春林 刘文俊 +3 位作者 张彦斌 孙志宏 张和平 孙天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20,共6页
采用CTAB-SDS-冻融、液氮研磨、玻璃珠吸附3种方法提取来自西藏地区的传统发酵乳样品中微生物宏基因组DNA。结果表明,采用经过改良的CTAB-SDS-冻融法提取效果较佳,可直接用于后续的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分别采用16SrRNA-RFLP和ITS-PCR分... 采用CTAB-SDS-冻融、液氮研磨、玻璃珠吸附3种方法提取来自西藏地区的传统发酵乳样品中微生物宏基因组DNA。结果表明,采用经过改良的CTAB-SDS-冻融法提取效果较佳,可直接用于后续的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分别采用16SrRNA-RFLP和ITS-PCR分析发酵乳中细菌和真菌的微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来自西藏当雄龙仁乡的2个样品中微生物的多样性较为丰富,并且优势菌群较为相近,而来自西藏当雄纳木错的样品微生物多样性丰度较低,其优势菌群与前2个样品有较大的差异性。此结果同时表明了运用细菌16SrRNA-RFLP和真菌ITS-PCR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全面快速地比较分析发酵乳中的微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发酵乳 宏基因组DNA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PCR—RFLP ITS—PCR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升高条件下土壤镉污染对土壤酶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田然 周辉 +5 位作者 黄娟 朱建国 尹颖 孙媛媛 王晓蓉 郭红岩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2-717,共6页
本文利用开放式空气二氧化碳(CO2)浓度增加FACE(free air concentration enrichment)平台,研究不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Cd污染胁迫对稻麦轮作土壤中土壤酶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清洁土壤中,大气CO2浓度升高显著诱导... 本文利用开放式空气二氧化碳(CO2)浓度增加FACE(free air concentration enrichment)平台,研究不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Cd污染胁迫对稻麦轮作土壤中土壤酶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清洁土壤中,大气CO2浓度升高显著诱导蛋白酶、脲酶、尿酸酶的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在低Cd污染组中,CO2浓度升高显著抑制了土壤脲酶和蛋白酶活性.与正常大气条件相比,FACE圈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在低浓度和高浓度Cd条件下均降低.上述结果初步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后,Cd污染对土壤中酶系统、微生物系统的胁迫作用有加剧趋势,其影响机制及最终胁迫程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升高 土壤酶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下载PDF
PCR-RFLP法探讨三个人工湖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郝爱平 杨力舟 国会艳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7年第6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牡丹江市区三个人工湖(月牙湖、牛角湖、南湖)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方法:从三个水样中分别提取微生物DNA,选取通用引物扩增16SrDNA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RFLP分析。结果:不同的样品由于其中的微生物多样性的差异,酶切产物在凝胶... 目的:探讨牡丹江市区三个人工湖(月牙湖、牛角湖、南湖)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方法:从三个水样中分别提取微生物DNA,选取通用引物扩增16SrDNA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RFLP分析。结果:不同的样品由于其中的微生物多样性的差异,酶切产物在凝胶上显示的相对位置和条带数目都有一定差异。结论:牛角湖样品的条带数目最多,表明牛角湖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最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RFLP 16S RRNA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下载PDF
分子生物技术在污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污泥微生物群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连鹏 崔语涵 +2 位作者 黄剑明 叶挺进 程毅 《生物过程》 2012年第1期13-20,共8页
以活性污泥法为主体的生化好氧处理工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活性污泥微生物菌群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认识逐步深入,大量依靠传统方法未能检测出,但却在活性污泥中起关键作用的微生物逐... 以活性污泥法为主体的生化好氧处理工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活性污泥微生物菌群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认识逐步深入,大量依靠传统方法未能检测出,但却在活性污泥中起关键作用的微生物逐渐被发现。这些现代分子生物技术以FISH技术、DGGE/TGGE技术、T-RFLP技术、RAPD技术、AFLP技术、PCR-SSCP技术等为代表。通过对这些技术的综述分析,揭示其技术特点和应用发展方向,为探索研究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提供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分子生物技术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对高寒草甸退化程度的响应 被引量:17
16
作者 姚玉娇 梁婷 +5 位作者 马源 周会程 肖海龙 孙斌 张德罡 陈建纲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89-1497,共9页
本研究以祁连山东缘天祝藏族自治县4种不同退化程度的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技术探讨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在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下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土层加深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能力呈递减趋势;在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植物... 本研究以祁连山东缘天祝藏族自治县4种不同退化程度的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技术探讨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在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下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土层加深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能力呈递减趋势;在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植物覆盖度、地上植物总生物量、土壤pH值、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全氮含量、土壤全磷含量随退化程度加深呈下降趋势;高寒草甸退化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对31种碳源的利用程度。在环境因子中对碳源代谢多样性影响最大的是碳氮比、全磷含量、全氮含量,在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中土壤有机质含量、电导率、pH是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能力的限制因子,土壤环境因子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高寒草甸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碳源代谢
下载PDF
不同甘蔗品种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农泽梅 史国英 +3 位作者 曾泉 叶雪莲 秦华东 胡春锦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19-828,共10页
通过桶栽试验,比较了8个甘蔗品种吸氮效率的差异以及不同品种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差异,以期为甘蔗生产上的选种以及蔗地土壤生产力的维持提供科学支持。在甘蔗大生长期末期收集甘蔗植株和根际土壤,比较不同品种甘蔗植株... 通过桶栽试验,比较了8个甘蔗品种吸氮效率的差异以及不同品种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差异,以期为甘蔗生产上的选种以及蔗地土壤生产力的维持提供科学支持。在甘蔗大生长期末期收集甘蔗植株和根际土壤,比较不同品种甘蔗植株的吸氮效率和氮肥利用率、测定根际土壤蔗糖酶以及脲酶活性、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甘蔗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甘蔗品种在大生长期末期的吸氮效率存在一定差异,8个品种的植株平均吸氮效率为17.95%~27.57%,氮肥利用率为22.15%~34.02%,其中吸氮效率及氮肥利用率最高的品种是‘桂糖44号’,最低的是‘桂选B9’;8个品种的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3.51~6.56 mg/(g·d),脲酶活性1.12~1.42 mg/(g·d),不同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土壤酶活性表现较高的品种为‘桂糖48号’和‘新台糖22号’,而‘粤糖93159’的土壤酶活相对较低。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显示,8个不同品种甘蔗根际土壤细菌种群结构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品种间在优势菌群组成上差异不显著,主要差异表现在优势菌属的丰度上,其中‘桂糖44号’和‘粤糖93159’均以Bacillus为最主要的优势菌属,而其他6个品种的主要优势菌属均为Chryseolinea。冗余分析结果显示,甘蔗氮吸收率、土壤碱解氮含量以及土壤pH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最大;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甘蔗品种吸氮效率的差异以及部分土壤理化指标均与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中不同优势菌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根系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差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甘蔗的吸氮效率。本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不同甘蔗品种氮肥利用率与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关关系,为深入研究甘蔗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根际土壤 土壤酶活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下载PDF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接种物驯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代媛 徐锐 +3 位作者 李杰男 孙蓉 史珊 陈学礼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91-1896,共6页
为研究不同浓度磷酸盐和不同投料密度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接种物驯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的影响,在中温(35±1℃)条件下,分别添加磷酸盐680,1 360,2 720 mg/L,每天分别投料0.5,1.0 g和2.0 g餐厨垃圾驯化接种物,采用Illumin... 为研究不同浓度磷酸盐和不同投料密度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接种物驯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的影响,在中温(35±1℃)条件下,分别添加磷酸盐680,1 360,2 720 mg/L,每天分别投料0.5,1.0 g和2.0 g餐厨垃圾驯化接种物,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驯化阶段的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通过投加磷酸盐和餐厨垃圾驯化接种物可以提高接种物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且有助于形成适应降解餐厨垃圾的微生物群落。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随着驯化过程逐渐地改变,磷酸盐的浓度和餐厨垃圾的投料密度可显著影响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其中投加1 360 mg/L的磷酸二氢钾,且每天投料1.0 g,驯化到第8~16 d时,接种物能维持系统稳定,且含有相对高的微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厌氧消化 接种物驯化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下载PDF
桂西北喀斯特不同植被演替阶段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杨泽良 任建行 +3 位作者 况园园 李萍芳 向国红 薛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5-191,共7页
采用经典统计与排序分析方法,研究了桂西北喀斯特不同植被演替阶段(原生林、次生林、灌丛、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微生物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桂... 采用经典统计与排序分析方法,研究了桂西北喀斯特不同植被演替阶段(原生林、次生林、灌丛、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微生物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桂西北喀斯特植被演替对土壤养分有较大的影响,除了土壤容重和全磷含量以外,由草地到原生林的演替过程中,土壤养分均呈显著的变化趋势(p<0.05)。随着演替的进行,土壤pH值和容重逐渐减小。土壤有机碳、全氮、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着演替而逐渐增加趋势,其大小依次变现为原生林>次生林>灌丛>草地,其中不同演替阶段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差异均显著(p<0.05)。(2)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大小依次变现为原生林>次生林>灌丛>草地,其中灌丛和次生林MBP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MBC/MBN随着演替的进行呈逐渐减小趋势,MBC/MBP和MBN/MBP随着演替的进行呈逐渐增加趋势。(3)不同植被演替阶段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组成不同,其中以细菌数目最多,土壤微生物种群总数量、细菌和放线菌数目依次为原生林>次生林>灌丛>草地。(4)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物种丰富度指数(H)、均匀度指数(E)和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S)依次表现为原生林>次生林>灌丛>草地(p<0.05);而优势度指数(Ds)依次表现为原生林<次生林<灌丛<草地,并且不同演替阶段优势度指数(Ds)差异不显著(p>0.05)。(5)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均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土壤微生物量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贡献最大,而MBN,SOC和细菌数目是影响桂西北喀斯特不同植被演替阶段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布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植被演替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土壤养分
下载PDF
微生物肥料对草莓根腐病防治效果及对根围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丽艳 朱瑞艳 +1 位作者 杜迎辉 肖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3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究微生物施肥技术对草莓根腐病的防治效果,为进一步合理应用微生物肥料防治草莓重茬病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草莓生长期施用微生物肥料,于膨果期调查草莓根腐病发病情况,并采集土样提取土壤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建立文库,利... [目的]探究微生物施肥技术对草莓根腐病的防治效果,为进一步合理应用微生物肥料防治草莓重茬病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草莓生长期施用微生物肥料,于膨果期调查草莓根腐病发病情况,并采集土样提取土壤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建立文库,利用Miseq平台Illumina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并结合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土壤细菌16S r RNA基因V3+V4区域和真菌ITS1区域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以及群落结构。[结果]微生物肥料可使草莓根腐病发病率降低36.3%,平均防效达63.9%;显著降低镰孢菌属的相对丰度,较对照区降低了97.56%,明显提高了有益细菌芽孢菌属的相对丰度,较对照区提高了30.37%。[结论]微生物肥料可有效改善土壤微生物区系并提高作物产量、改善草莓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根腐病 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