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0篇文章
< 1 2 1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色微电影中的“微”技巧
1
作者 戴云武 彭军 谢锐莉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30-134,共5页
红色微电影是微电影的一个子类,其本质仍是电影,微电影是新媒体时代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红色微电影也具备了媒体属性。红色微电影与传统红色电影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微小,表现为时间短、制作成本较低、场景少等。根据微电影及红色微... 红色微电影是微电影的一个子类,其本质仍是电影,微电影是新媒体时代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红色微电影也具备了媒体属性。红色微电影与传统红色电影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微小,表现为时间短、制作成本较低、场景少等。根据微电影及红色微电影的概念和特点,结合传统电影创作的方法和理论,以广受好评的红色微电影作品为主要分析案例,分析和探讨了红色微电影创作的“微”技巧:红色微电影吸引观者的技巧、红色微电影的叙事技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影 红色微电影 ”技巧
下载PDF
高职课程思政之微电影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研究——以“通信概论”课程思政为例
2
作者 李莉 郑玉红 +1 位作者 张冰玉 张静 《科教文汇》 2024年第8期68-71,共4页
微电影教学方法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引领与学生践行相统一、思政语言指导与学生网络语言拍摄相融合的原则,是一种适应高职学生学习行为的新模式,为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了路径。该文以“通信概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为例,探... 微电影教学方法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引领与学生践行相统一、思政语言指导与学生网络语言拍摄相融合的原则,是一种适应高职学生学习行为的新模式,为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了路径。该文以“通信概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为例,探索和构建了以“建好一个团队、抓好“两结合”、做好“三环节”、打造‘四有’沟通方法、完善五类促进措施”为内容的“12345”微电影教学模式,使高职专业课程思政与微电影相容相吸。提出了优化“两感双能”教学评价量化指标,实现了课程思政考核创新,并结合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给出了深化微电影教学模式改革、提升育人实效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影教学方法 高职教育 课程思政
下载PDF
无微不至:竖屏生态下的微电影进路探赜
3
作者 于淼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66,共8页
新媒体释放出自由叙事的本质力量,以一种互动关系颠覆了传统影视作品的观看关系和审美体验,微电影借此语境将信息资源实时共享、将文化知识协同传播,将生活场景化的平民叙事作为进路,以青春励志作为创新表征,以一种“时间性的叙事需要... 新媒体释放出自由叙事的本质力量,以一种互动关系颠覆了传统影视作品的观看关系和审美体验,微电影借此语境将信息资源实时共享、将文化知识协同传播,将生活场景化的平民叙事作为进路,以青春励志作为创新表征,以一种“时间性的叙事需要”提供陪伴与治愈,使观众在烟火气中获取短暂的“微幸福”,从而逐渐成为日常生活重要的“交际变量”。微叙事作为微电影的进路不仅创新了讲故事的形式,在凝聚认同共识、厚植爱国情怀方面呈现出天然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影 规律 趋势 竖屏 叙事
下载PDF
2023年网络微电影发展概观
4
作者 邵将 于萌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5,共14页
在前沿网络技术赋能及头部视频网站的强势助力下,具有天然互联网基因的网络微电影曾一度辉煌,但近年来其生产和传播空间被快速发展的短视频行业不断挤压,同时自身的模式化创作问题也不断凸显。2023年是网络微电影面临阵痛之后的整改转... 在前沿网络技术赋能及头部视频网站的强势助力下,具有天然互联网基因的网络微电影曾一度辉煌,但近年来其生产和传播空间被快速发展的短视频行业不断挤压,同时自身的模式化创作问题也不断凸显。2023年是网络微电影面临阵痛之后的整改转型之年,一些优质作品在类型探索、艺术精进和传播效果上可圈可点,但同时也须时刻警惕某些作品在表现青年亚文化时的艺术表达失范等创作偏颇,并仍须坚信唯有抵制商业收编、坚守正能量输出的精耕细作之路才是网络微电影长盛不衰的生存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3年网络微电影 类型探索 生产传播特征 青年亚文化
下载PDF
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公益微视频荣获第三届“雏菊花”国际微电影微视频展特别贡献作品奖
5
作者 王雨欣(文/图)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15-115,共1页
近日,由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中心、长沙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雏菊花”国际微电影微视频优秀作品赏析活动在湖南长沙举行。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制作拍摄的公益微视频《走出心理阴霾》荣获“特... 近日,由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中心、长沙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雏菊花”国际微电影微视频优秀作品赏析活动在湖南长沙举行。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制作拍摄的公益微视频《走出心理阴霾》荣获“特别贡献作品”,医院还荣获“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医院 视频 妇幼健康 荣誉称号 微电影 作品奖 公益 卫生健康
下载PDF
微电影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
6
作者 张世明 桑付鱼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0期78-81,共4页
微电影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顺应“互联网+思政课”的时代发展要求,契合“00后”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认知规律,破解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诸多难题,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微电影实践... 微电影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顺应“互联网+思政课”的时代发展要求,契合“00后”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认知规律,破解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诸多难题,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微电影实践教学的实践路径,一是要对微电影教学活动进行统筹设计,二是在具体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做好前期的动员和部署、中期的精心指导以及后期的评价总结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影 思政课 实践教学 价值意蕴 实践路径
下载PDF
以课程思政为突破:“线上一流课程”建设路径研究——以广西艺术学院“微电影制作基础”课程为例
7
作者 梁福春 《传媒》 2024年第7期78-80,共3页
以课程思政为背景,在“思政育人”理念上建设“线上一流课程”实现人才培养和思政教育的结合,赋予了线上教育新的特征,是拓宽课程思政渠道的创新环节,是提升育人价值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线上一流课程”建设的内生和外在动力,能优化传媒... 以课程思政为背景,在“思政育人”理念上建设“线上一流课程”实现人才培养和思政教育的结合,赋予了线上教育新的特征,是拓宽课程思政渠道的创新环节,是提升育人价值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线上一流课程”建设的内生和外在动力,能优化传媒类课程体系的价值支撑,逐渐成为线上课程建设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线上一流课程 微电影制作基础
下载PDF
关于微电影剧本结构的研究——以《向阳》为例
8
作者 陈婧 《艺术科技》 2024年第4期169-171,共3页
目的:文章目的是深入理解和探索微电影剧本的构成方式和叙述方法。微电影剧本结构与剧作的内容、剧作家的艺术构思紧密相连。以《向阳》为例,研究微电影剧本结构,有助于理解剧作如何通过各种元素和技巧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主题,如何通... 目的:文章目的是深入理解和探索微电影剧本的构成方式和叙述方法。微电影剧本结构与剧作的内容、剧作家的艺术构思紧密相连。以《向阳》为例,研究微电影剧本结构,有助于理解剧作如何通过各种元素和技巧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主题,如何通过情节布局和人物性格的刻画来传达情感和思想。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实证研究方法,了解观众对微电影剧本结构的认知和评价,收集观众对微电影剧本结构的意见和建议,为微电影剧本结构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结果:剧作家不能随意选择事件、排列事件,必须进行构思,合理取舍。结论:对事件戏剧性的把握至关重要,微电影的创作方式多样,但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都不能忽视剧本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影 剧本 结构 故事
下载PDF
商业微电影广告的情感叙事策略——以“踢不烂”为例
9
作者 杜云鹏 吕恩奇 +1 位作者 杨健 高红阳 《科技传播》 2024年第6期73-76,共4页
以添柏岚微电影广告《真是踢不烂的》《踢不烂的故事》《只有踢不烂的你》为典型案例,借助叙事学、传播学探讨商业微电影广告的情感叙事策略,主题层注重“踢不烂”的高级隐喻,“踢不烂”既是物质实体也是精神意识;语言层采取视听模态的... 以添柏岚微电影广告《真是踢不烂的》《踢不烂的故事》《只有踢不烂的你》为典型案例,借助叙事学、传播学探讨商业微电影广告的情感叙事策略,主题层注重“踢不烂”的高级隐喻,“踢不烂”既是物质实体也是精神意识;语言层采取视听模态的融合观照,借助影像视觉语言进行真实复现,励志广告文案实现共情呼唤;策略层既有宏大转向碎片个体化叙事,也有以鞋为媒背后的意义生成。本研究以期通过添柏岚微电影广告为品牌广告的系统化创作提供思路,同时为品牌实现与消费者深度沟通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影广告 品牌 叙事 情感叙事 踢不烂
下载PDF
海峡两岸微电影叙事聚焦社会生活领域——评“海峡两岸青年网络视听优秀作品展”微电影创作
10
作者 颜纯钧 《东南传播》 2024年第3期23-25,共3页
“海峡两岸青年网络视听优秀作品展”已举办七届,不仅数量不断增加,总体上制作水平也在逐年提升,创作仍有潜力。要提高微电影创作的水平,还需要两岸青年有更敏锐,也更深邃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关键词 海峡两岸 微电影 创作题材 提升空间
下载PDF
竖屏时代微电影的革新与发展——以张艺谋微电影《遇见你》系列为例
11
作者 陈姝亦 《戏剧之家》 2024年第9期175-177,共3页
在抖音、快手风靡网络平台的当今,竖屏视频以极其迅猛的速度占领了人们的观看频道,受众的观看习惯也在默默被影响继而改变。微电影在竖屏视频的风口中催生出新的影视创作方式——竖屏微电影。本文将从叙事学角度对张艺谋导演的贺岁微电... 在抖音、快手风靡网络平台的当今,竖屏视频以极其迅猛的速度占领了人们的观看频道,受众的观看习惯也在默默被影响继而改变。微电影在竖屏视频的风口中催生出新的影视创作方式——竖屏微电影。本文将从叙事学角度对张艺谋导演的贺岁微电影《遇见你》系列进行解读,从传统叙事的解构、叙事视角的改变、叙事主题的表达上分析竖屏微电影,并挖掘竖屏美学的现实建构,浅析竖屏时代下微电影的革新之处与日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屏 微电影 张艺谋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红色微电影在高校思政教育的应用分析
12
作者 马冰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3期222-224,共3页
在新媒体环境下,红色微电影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愈发普及。红色微电影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优质资源之一,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与价值目标相契合,是提高学生思想品质素养、增强学生政治认同、塑造学生正确“三观”的重要资源。高校... 在新媒体环境下,红色微电影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愈发普及。红色微电影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优质资源之一,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与价值目标相契合,是提高学生思想品质素养、增强学生政治认同、塑造学生正确“三观”的重要资源。高校在新媒体环境下依靠红色微电影开展思政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的积极性与热情,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思政教育的水平。因此,高校应正确认识红色微电影应用于思政教育的价值,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运用新媒体技术与平台革新思政教育教学模式,丰富思政教育教学内容,提高思政教育的效率。高校应通过借助红色微电影营造校园思政教育文化氛围、利用新媒体平台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挖掘微电影内涵丰富思政教育资源等方式,提高红色微电影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进而提升思政教育的开展水平。文章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法与层进式方法,对红色微电影的文化价值、思政教育价值、个体塑造价值,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红色微电影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相统一、全过程教育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统一的应用原则进行分析,重点阐述新媒体环境下红色微电影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建设提供参考,为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红色微电影 高校思政教育 应用原则 应用策略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微电影广告传播策略
13
作者 陈果 《西部广播电视》 2024年第4期216-219,共4页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时代为广告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机遇。微电影广告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形式,凭借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较长的时间长度,在新媒体时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关注。本文以新媒体时代的微电影广告为研...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时代为广告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机遇。微电影广告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形式,凭借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较长的时间长度,在新媒体时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关注。本文以新媒体时代的微电影广告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微电影广告的优势,其次提出新媒体时代对微电影广告的影响,最后结合微电影广告传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传播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微电影广告 传播
下载PDF
刘晓美:拍好社区“微电影”
14
作者 李坚 《当代贵州》 2024年第1期62-62,共1页
社区工作就像一部微电影,社区每天为群众办理的事情,就像是折射到群众生活中的电影情节。2023年的最后一个月,对于居住在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U区9至12栋的居民来说,又多了一件幸福事——他们所属的五里冲街道中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时... 社区工作就像一部微电影,社区每天为群众办理的事情,就像是折射到群众生活中的电影情节。2023年的最后一个月,对于居住在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U区9至12栋的居民来说,又多了一件幸福事——他们所属的五里冲街道中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时间延长至每天20个小时,哪怕是下班后赶去社区办事情,也不会出现跑空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影 电影情节 花果园 服务中心 时间延长 社区
下载PDF
新业态微电影声音创作流程解析——以电影杀《阴林古宅》为例
15
作者 孙文欣 王益诚 《新闻传播》 2024年第3期103-105,共3页
新世纪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当代媒体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让艺术形态更加多元化,微电影+的新形态艺术作品充斥在各大平台,然而其质量良莠不齐,本文根据录音师自身的实践经验,通过对电影杀《阴林古宅》的声音创作进行解析,梳... 新世纪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当代媒体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让艺术形态更加多元化,微电影+的新形态艺术作品充斥在各大平台,然而其质量良莠不齐,本文根据录音师自身的实践经验,通过对电影杀《阴林古宅》的声音创作进行解析,梳理新业态微电影从同期到后期声音制作的全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剧本杀 微电影 声音创作 文化创意
下载PDF
从微电影《大碗飘香》看地域话语与情感嵌套
16
作者 周佳琪 《声屏世界》 2024年第1期75-78,共4页
自微电影的主导权由个人转向机构,由民间转向官方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便与微电影的整体叙事风格联系在一起。地域团结和脱贫致富一直是主流价值宣传的根据地,微电影《大碗飘香》凭借这两大优势在叙事风格和情感锚定上一定程度削弱了多... 自微电影的主导权由个人转向机构,由民间转向官方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便与微电影的整体叙事风格联系在一起。地域团结和脱贫致富一直是主流价值宣传的根据地,微电影《大碗飘香》凭借这两大优势在叙事风格和情感锚定上一定程度削弱了多元地域文化的奇幻性,但也将地域之间的冲突放置在单一的影像之中。基于此,影片虽致力于打开兰州拉面的发展路径,凸显脱贫致富的主流价值,但当影像话语与民间话语并置后,情感嵌套所带来的并非是单一的正向作用,而是明叙事中的情感性团结与暗叙事中的地域性团结之间的冲突,而这或是未来地域性微电影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是反思地域文化差异性的一面后视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影 兰州拉面 《大碗飘香》 地域话语 情感嵌套
下载PDF
“微电影”在昆虫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17
作者 李欣 白素芬 杜孟芳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43期101-104,共4页
为顺应新形势下本科教育教学变革,注重过程化考核,适应疫情常态化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开展基于“微电影”的体验式昆虫学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拍摄、记录、解说昆虫,形成集趣味性、专业性、前沿性和故事性为一体的“昆虫微电影”,... 为顺应新形势下本科教育教学变革,注重过程化考核,适应疫情常态化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开展基于“微电影”的体验式昆虫学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拍摄、记录、解说昆虫,形成集趣味性、专业性、前沿性和故事性为一体的“昆虫微电影”,展示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改变唯教材、唯课堂、唯老师一言堂式的授课模式和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微电影”在昆虫学教学中的应用,调动了大学生主动学习昆虫学的兴趣,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也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学 微电影 教学改革 过程化考核
下载PDF
微电影制作: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
18
作者 邓奎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60-163,共4页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弱化虚化形式化等问题。微电影制作契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特点,符合00后大学生的鲜明特点,能有效增强学生学习获得感和达成学习目标,实现育人功能。微...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弱化虚化形式化等问题。微电影制作契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特点,符合00后大学生的鲜明特点,能有效增强学生学习获得感和达成学习目标,实现育人功能。微电影制作具体实施,应从前期充分准备、中期精心指导、后期总结提升三个阶段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微电影制作 有效教学 实践育人
下载PDF
视觉语法视域下竖屏微电影的多模态隐喻意义构建——以《张艺谋团队竖屏美学系列微电影》为例
19
作者 于强福 徐大周 《大连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37-45,共9页
在融媒时代,抖音、快手、小红书等视频网站逐渐成为观众娱乐的主要聚集地,促进竖屏影视作品的成长,同时也代表着竖屏时代的来临,也衍生出新兴的影视艺术形式——竖屏微电影。本研究以《张艺谋团队竖屏美学系列微电影》为个案,基于克瑞... 在融媒时代,抖音、快手、小红书等视频网站逐渐成为观众娱乐的主要聚集地,促进竖屏影视作品的成长,同时也代表着竖屏时代的来临,也衍生出新兴的影视艺术形式——竖屏微电影。本研究以《张艺谋团队竖屏美学系列微电影》为个案,基于克瑞斯和勒文(Kress&Van Leeuwen)提出的视觉语法理论,并结合多模态隐喻理论,从概念再现功能、人际互动功能、构图意义功能三个维度,剖析该竖屏微电影如何通过多模态的相互融合传达电影主题及其思想内涵。研究发现:竖屏拍摄的生活琐事多以叙事再现图像来呈现,图中的矢量可以作为源域表征微电影的主题;竖屏拍摄中的距离变换和视角切换可以隐喻出人际关系亲疏远近的变化;竖屏拍摄中的对角线取景、以图形为框架、多样化的信息价值分布等构图方式便于读者解读出影片中的隐喻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语法 竖屏微电影 多模态隐喻
下载PDF
浅析新世纪下微电影中人物心理的可视化创作
20
作者 杨翥鹏 张笑晗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第18期39-41,共3页
在当今融媒体时代下,碎片化信息的传播使得微电影的热度大幅增加,这也为我国电影事业提供更多新鲜的创意与资源。通过近年来微电影的创作流程以及制作成品来说,不难发现人物心理的塑造与展现越来越重要。因而,本研究以微电影中人物心理... 在当今融媒体时代下,碎片化信息的传播使得微电影的热度大幅增加,这也为我国电影事业提供更多新鲜的创意与资源。通过近年来微电影的创作流程以及制作成品来说,不难发现人物心理的塑造与展现越来越重要。因而,本研究以微电影中人物心理塑造为中心,探究人物心理建设的可视化创作。本研究以人物心理概说作为基本的理论基础,主要通过影视作品中人物心理的塑造与情节的设置,来对角色行为进行研究,从而根据叙事心理学来深入挖掘微电影中可视化创作的技巧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影 人物心理 可视化创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