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微粒聚集体在粒径、形态和熔化特性上的分形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邹旭敏 邓昭镜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6期568-574,共7页
由于在制备过程中存在基元过程的逐次迭代,超微粒聚集体在粒径、形态和熔化特性上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超微粒聚集体的粒径分布偏离传统的正态分布而呈具有分形特征的奇异分布,它所包含的粒子数在对粒径的变化关系上也具有自相似性;... 由于在制备过程中存在基元过程的逐次迭代,超微粒聚集体在粒径、形态和熔化特性上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超微粒聚集体的粒径分布偏离传统的正态分布而呈具有分形特征的奇异分布,它所包含的粒子数在对粒径的变化关系上也具有自相似性;描述超微粒聚集体几何拓扑形态的诸多方法中,从分形理论出发的几何生长模式法最能反映超微粒在形态上的本质特征;超微粒聚集体的熔点公式由一组分形指数来描写,它不仅依赖于粒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聚集 粒径 形态 分形指数 熔化特性
下载PDF
乳化沥青乳液微粒聚集效应试验研究
2
作者 吴胜坤 黄雪林 +1 位作者 罗东志 侯曙光 《华东公路》 2020年第4期84-86,共3页
乳化沥青由于其可在常温下施工,污染小以及沥青的利用率高等优势,在公路建设及养护工程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目前对乳化沥青的破乳行为控制、性能评价指标等研究不足,本文基于微观测试手段,进行乳化沥青的破乳机理及破乳行为研究。通... 乳化沥青由于其可在常温下施工,污染小以及沥青的利用率高等优势,在公路建设及养护工程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目前对乳化沥青的破乳行为控制、性能评价指标等研究不足,本文基于微观测试手段,进行乳化沥青的破乳机理及破乳行为研究。通过乳化沥青分层粒径测定试验,测定不同时刻和不同深度的乳液粒径大小及分布,得知在沥青乳液储存过程中,随着乳液深度的增加,乳液微粒的平均粒径及其增长速率呈上升趋势,随着时间的增加,乳液微粒的平均粒径随之增长,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加,乳液的平均粒径随之减小,研究结果对乳化沥青储存及破乳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沥青 微粒聚集 微粒粒径 破乳行为
下载PDF
可德兰衍生物--脱氧胆酸偶联物自聚集纳米微粒的制备及表征
3
作者 高福平 张慧珠 +2 位作者 刘玲蓉 杨心督 张其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5-319,共5页
对可德兰衍生物——羧甲基可德兰进行疏水改性并考察羧甲基可德兰——脱氧胆酸偶联物(DCMC)的自聚集行为,为进一步将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提供依据。将可德兰羧甲基化以后和脱氧胆酸(DOCA)用酯键相连接,DOCA的取代度用紫外分光光... 对可德兰衍生物——羧甲基可德兰进行疏水改性并考察羧甲基可德兰——脱氧胆酸偶联物(DCMC)的自聚集行为,为进一步将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提供依据。将可德兰羧甲基化以后和脱氧胆酸(DOCA)用酯键相连接,DOCA的取代度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DCMC自聚集纳米微粒的形态以透射电镜观察、粒径及粒径分布用动态光散射仪测定、表面电位用ζ电位仪测定;芘荧光法测定DCMC临界聚集浓度。获得DOCA的取代度为2.1%、3.2%、4.1%、6.3%(摩尔分数)的DCMC;自聚集纳米微粒呈球形;在蒸馏水中粒径呈单峰分布,平均粒径为192-347nm,随DOCA的取代度增高而降低,在PBS中平均粒径随pH值的降低而增高;在蒸馏水中ζ电位接近-60mV,然而在PBS中ζ电位绝对值降低,为-26-36mV,且随pH值的降低而降低;在蒸馏水中的临界聚集浓度为0.014-0.052mg/ml,随DOCA的取代度增高而降低,在PBS中的临界聚集浓度比蒸馏水中稍低。用DOCA疏水改性的可德兰衍射物能形成球形的自聚集纳米微粒,该纳米微粒的理化性质受DOCA的取代度、溶剂性质、溶剂pH值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德兰衍射物 脱氧胆酸 聚集纳米微粒
下载PDF
燃用生物柴油对采用CRPT技术的柴油机微粒粒子数浓度和PAHs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郑伟 于仙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97-408,共12页
微粒和PAHs是柴油机排放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揭示燃用生物柴油(biodiesel,下称BD)与采用CRPT(连续再生微粒捕集系统,continuous regeneration particulate traps system)技术后对柴油机排放中微粒粒子数浓度和PAHs组分质量的影响规... 微粒和PAHs是柴油机排放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揭示燃用生物柴油(biodiesel,下称BD)与采用CRPT(连续再生微粒捕集系统,continuous regeneration particulate traps system)技术后对柴油机排放中微粒粒子数浓度和PAHs组分质量的影响规律,利用内燃机综合测试台架对3台排量不同的柴油机进行微粒以及PAHs测试,研究不同微粒粒径对应的粒子数浓度变化规律以及PAHs各组分的质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燃用BD对柴油机微粒排放中的聚集态粒子数浓度和总质量影响较大,对核态粒子数浓度影响不大,其中,聚集态粒子总质量降幅最大可达97.04%,粒子数浓度最大降幅从10~9m^(-3)降至10~6m^(-3),而核态粒子数浓度变化不大,但粒子数比例有明显的上升,最大升幅为51.50%.(2)燃用BD对微粒排放中不同粒径粒子数浓度的影响导致CRPT技术条件下微粒质量捕集效率下降,最大降幅达21.10%.(3)PAHs总质量排放有明显下降,3台柴油机最大降幅分别为92.95%、91.78%和92.70%.但各组分呈现变化不一致现象,类似于二苯并蒽等部分组分质量下降幅度均达到100%,而(艹屈)和苯并蒽的质量均不降反升,其中(艹屈)的质量占燃用BD30后的多环芳香烃质量的50%左右.研究显示,采用"BD+CRPT"技术,柴油机微粒排放控制焦点应集中在核态微粒,PAHs排放的控制还应侧重于考虑(艹屈)和苯并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PT(连续再生微粒捕集系统) 生物柴油 核态微粒 聚集微粒 PAHS
下载PDF
非球形聚合物粒子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建安 刘楠楠 +5 位作者 姜引水 吴明元 吴庆云 杨建军 王红兵 姚坤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6,共9页
粒子的形状影响其功能性,非球形粒子作为构建单元不仅可以体现材料本身的内在性能,而且其新颖的粒子堆积类型,改善了材料性能,赋予材料更多的应用潜能。非球形粒子可用于改善材料的光学性能,用作生物材料的自组装构造单元,悬浮液流变性... 粒子的形状影响其功能性,非球形粒子作为构建单元不仅可以体现材料本身的内在性能,而且其新颖的粒子堆积类型,改善了材料性能,赋予材料更多的应用潜能。非球形粒子可用于改善材料的光学性能,用作生物材料的自组装构造单元,悬浮液流变性能的调控,制备皮克林乳液和复合材料的设计。本文综述了种子聚合法、高分子溶液混合法、机械拉伸法、微粒聚集法、微流体法和模板法等合成非球形粒子的方法,论述了非球形粒子在Pickering乳化剂,光子晶体和有序多孔材料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并展望了可能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球形聚合物粒子 种子聚合法 微流体法 模板法 微粒聚集 高分子溶液混合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