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凌云县平纳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探讨
1
作者 冯紫德 钟龙 马成平 《中国金属通报》 2023年第24期64-66,共3页
文章对广西凌云县平纳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认为矿床为含矿热液在构造运动的动力和地温梯度增高的热动力作用下,驱使地下热水沿大断裂上升,并形成地下热循环系统,活化和溶解围岩及岩体金形成含矿液... 文章对广西凌云县平纳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认为矿床为含矿热液在构造运动的动力和地温梯度增高的热动力作用下,驱使地下热水沿大断裂上升,并形成地下热循环系统,活化和溶解围岩及岩体金形成含矿液体,在有利构造部位浸染堆积富集成矿。主要与地层、岩性、构造及成矿热液密切相关,对矿床控矿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并总结了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凌云县 平纳
下载PDF
陕西某微细粒浸染型金矿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田润青 刘云华 +4 位作者 田民民 魏居珍 滕飞 李欢 李兴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6年第6期102-106,共5页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往往富含砷、汞、锑、碳等难处理矿物,其中细粒金常赋存于黄铁矿等硫化矿物中,属于难处理矿石。陕西省某金矿床金矿物粒径非常细小,主要为次显微金,通过传统浮选方法难以获得高品位的金精矿产品,为有效提取细粒金矿石...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往往富含砷、汞、锑、碳等难处理矿物,其中细粒金常赋存于黄铁矿等硫化矿物中,属于难处理矿石。陕西省某金矿床金矿物粒径非常细小,主要为次显微金,通过传统浮选方法难以获得高品位的金精矿产品,为有效提取细粒金矿石,开展了工艺矿物学及选矿试验研究。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矿床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在-0.074 mm占60%的细度条件下,黄铁矿的解离度达93.48%,自然金以次显微金及晶格金存在,属于微细粒浸染型难处理矿石。选矿试验综合对比结果表明,该金矿宜采用"研磨—焙烧—研磨—氰化"的流程方案,首先将原矿磨细到-0.075 mm占80%,然后在650℃的温度下焙烧2 h,再将焙烧矿磨细到-0.075 mm占95%,在Na CN用量为4 kg/t、氰化时间为36 h的条件下,金浸出率可达73.36%。该试验方案适合微细浸染型金矿石的浮选,选矿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 难处理矿石 氰化浸出 选矿试验
下载PDF
云南广南地区老寨湾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 被引量:11
3
作者 罗刚 杨小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62-1370,共9页
老寨湾金矿区位于滇黔桂"西南金三角",是云南目前发现的最大的低品位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矿床产于加里东古隆起不整合面之上泥盆系下统蚀变细粒石英砂岩中,金矿是由沉积形成的含矿层经后期的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淋滤作用等... 老寨湾金矿区位于滇黔桂"西南金三角",是云南目前发现的最大的低品位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矿床产于加里东古隆起不整合面之上泥盆系下统蚀变细粒石英砂岩中,金矿是由沉积形成的含矿层经后期的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淋滤作用等使含矿层中的Au进一步活化、迁移、富集而成的,构造、层位等控矿明显。蚀变是区内的找矿标志之一,金矿的形成与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等蚀变有关。金矿床的成矿与区域大地构造发展、深断裂发育、岩浆活动、成矿热液活动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 矿床特征 成矿规律 老寨湾金矿 云南
下载PDF
黔西南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包志伟 赵振华 UHA Jayant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4-144,共1页
关键词 赋矿地层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 有机地球化学 黔西南 成矿热液 赋矿围岩 热液成矿作用 镜质组 反射率 定影
下载PDF
桂西北地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地质特征和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敏 庞保成 +1 位作者 吴荣华 李文龙 《现代矿业》 CAS 2011年第12期50-52,85,共4页
以桂西北地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为研究对象,介绍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期成矿阶段分期。系统分析区内流体包裹体参数,提出区内同类矿床流体包裹体参数具有规律性,成矿溶液可能为海相封存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水并可能有岩... 以桂西北地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为研究对象,介绍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期成矿阶段分期。系统分析区内流体包裹体参数,提出区内同类矿床流体包裹体参数具有规律性,成矿溶液可能为海相封存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水并可能有岩浆混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西北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 流体包裹体 成矿溶液
下载PDF
甘肃某低品位微细粒浸染型金矿浮选工艺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闫军宁 樊军怀 李广 《黄金》 CAS 2016年第10期64-67,共4页
针对甘肃某低品位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矿石性质,进行了细磨浮选、粗磨浮选、粗磨浮选—粗精矿再磨浮选对比试验。其结果表明:细磨浮选工艺流程试验指标优于其他2种工艺,可获得金品位21.25 g/t、金回收率85.80%的金精矿。该工艺应用到生产实... 针对甘肃某低品位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矿石性质,进行了细磨浮选、粗磨浮选、粗磨浮选—粗精矿再磨浮选对比试验。其结果表明:细磨浮选工艺流程试验指标优于其他2种工艺,可获得金品位21.25 g/t、金回收率85.80%的金精矿。该工艺应用到生产实践,获得了较好的生产指标,且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 细磨 浮选 应用
下载PDF
川西北地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成矿的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2
7
作者 赵琦 《四川地质学报》 1995年第1期31-40,共10页
总结了川西北金三角地区的区域地质和矿床地质特征,研究了区域重力场和金矿发育的关系,详细论述了本区金矿发育的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区化异常特征及东北寨金矿的地球化学特征。从地球化学方面进行了成矿预测,指明本区尚有较好的找矿... 总结了川西北金三角地区的区域地质和矿床地质特征,研究了区域重力场和金矿发育的关系,详细论述了本区金矿发育的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区化异常特征及东北寨金矿的地球化学特征。从地球化学方面进行了成矿预测,指明本区尚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应进一步加强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 金的活化转移 成矿预测 川西北
下载PDF
云南广南地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
8
作者 龙鹏 贺强 +2 位作者 莫佳 龙航 杨晔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357-364,共8页
微细浸染型金矿是我国华南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矿床类型之一,尤其集中产在扬子地块西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弧后裂陷盆地,该地域素有滇黔桂“金三角”之称。近年来,随着地质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滇黔桂“金三角”地区新发现老寨湾金矿、堂上... 微细浸染型金矿是我国华南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矿床类型之一,尤其集中产在扬子地块西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弧后裂陷盆地,该地域素有滇黔桂“金三角”之称。近年来,随着地质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滇黔桂“金三角”地区新发现老寨湾金矿、堂上金矿、斗月金矿、峨里金矿、细掌金矿等一批金矿床,亟需开展成矿条件综合研究,分析成矿潜力,明确找矿方向。本文在完成云南省广南地区1∶5万矿产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地区典型的金矿床(点)进行详细地质调查,并结合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信息,分析该区微细浸染型金成矿条件,圈定了3处找矿远景区,为地质找矿开创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 成矿条件 找矿潜力 广南地区 云南
下载PDF
李坝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矿床成因探讨 被引量:7
9
作者 王福田 《黄金科学技术》 2003年第6期16-27,共12页
李坝微细粒浸染型金矿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三源成矿热液型矿床,即矿质(矿源)水源、热源有机结合的产物,其成矿物质来源主要来自矿区泥盆系中统舒家坝组(李坝群)地层。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地层水。热源主要来自中川岩体。在地层水充足和... 李坝微细粒浸染型金矿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三源成矿热液型矿床,即矿质(矿源)水源、热源有机结合的产物,其成矿物质来源主要来自矿区泥盆系中统舒家坝组(李坝群)地层。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地层水。热源主要来自中川岩体。在地层水充足和含易活化成矿金属含量较高的岩层共存区,当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在热作用下,使地层水受热、溶解活化成矿金属物质,不断渗透运移,渗透运移到一定的有利空间富集成矿。其成矿热液的形成经历了雨水—常温地层水—高温热水—高温含矿热卤水等阶段。即热液是富含矿质的高温水溶液,是由矿质、水和热三要素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源热液成矿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 李坝金矿
下载PDF
桂西百逢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成因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朝斌 黄灵当 +1 位作者 汤新田 梁继宜 《南方国土资源》 2008年第9期43-45,共3页
桂西广泛分布的中三叠统百逢组在桂西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含矿层位中占主导地位。文章以实例论证了含矿层为百逢组的金矿床成因,指出其不仅仅是地层(层控)成因,而是地层(层控)与断裂构造动力热液共同作用所形成,且不同的矿床其主导因素不... 桂西广泛分布的中三叠统百逢组在桂西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含矿层位中占主导地位。文章以实例论证了含矿层为百逢组的金矿床成因,指出其不仅仅是地层(层控)成因,而是地层(层控)与断裂构造动力热液共同作用所形成,且不同的矿床其主导因素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西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 中三叠统百逢组 断裂构造动力热液 成因
下载PDF
广西某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石提金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勇 任洪胜 《黄金》 CAS 2013年第5期54-57,共4页
对广西某微细粒浸染型难处理金矿石进行了提金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在原矿金品位12.00 g/t时,采用原矿浮选—浮选尾矿氰化工艺流程,获得浮选精矿金品位41.30 g/t,金回收率29.93%,浮选尾矿氰化金浸出率71.24%,金总回收率为79.85%的较好... 对广西某微细粒浸染型难处理金矿石进行了提金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在原矿金品位12.00 g/t时,采用原矿浮选—浮选尾矿氰化工艺流程,获得浮选精矿金品位41.30 g/t,金回收率29.93%,浮选尾矿氰化金浸出率71.24%,金总回收率为79.85%的较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 浮选 氰化浸出
下载PDF
综合分析技术在微细粒浸染型金矿金赋存状态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熊英 林滨兰 +4 位作者 郑存江 李谷林 柏全金 杨红霞 胡建平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2-66,共5页
采用化学组分分析、物相分析、粒度筛析、X射线面扫描分析、矿物分离分析并结合数理统计分析等综合分析技术对微细粒浸染型金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较为快速、准确地查明该金精矿金的赋存状态。几种分析方法互为补充,结果吻合。
关键词 综合分析技术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 金赋存状态
下载PDF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氧化矿提金扩大试验
13
作者 刘升明 宋丹波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7-30,共4页
介绍了某微细粒浸染型金矿氧化矿炭浆法提金扩大试验结果。在试验规模 547.72 kg/ d下 ,经 72 h连续运转 ,金浸出率达到 96.76% ,金吸附率达到 99.2 1 %。
关键词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 氧化矿 炭浆法 全泥氰化浸出
下载PDF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碱性介质浮选法中药剂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廷励 《云南冶金》 2004年第2期21-27,共7页
通过浮选溶液化学和电化学研究以及借助于动电位,吸附量、红外光谱测试手段,研究了碱性介质浮选法浮选富集微细粒浸染型金矿中的黄铁矿、毒砂等载金矿物过程中碳酸钠以及硫酸铜、丁黄药在矿物表面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 碱性介质 浮选药剂 作用机理 电化学 红外光谱 黄铁矿 毒砂 金矿
下载PDF
湖南掉水洞微细粒浸染型金矿控矿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康如华 《地质与资源》 CAS 2001年第4期210-214,共5页
掉水洞微细粒浸染型金矿位于湘中白马山 -龙山东西向成矿带中部 .泥盆系半山组岩石特征有利于金的储存富集 ,1-3结构式沉积建造对金成矿最为有利 .基底断裂、穹隆构造联合控制了金矿床的分布 ,北西向基底隆起和北西向脆韧性剪切带控制... 掉水洞微细粒浸染型金矿位于湘中白马山 -龙山东西向成矿带中部 .泥盆系半山组岩石特征有利于金的储存富集 ,1-3结构式沉积建造对金成矿最为有利 .基底断裂、穹隆构造联合控制了金矿床的分布 ,北西向基底隆起和北西向脆韧性剪切带控制了含金蚀变带的空间分布及金矿体的产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 控矿特征 湖南掉水洞
下载PDF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碱性介质浮选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廷励 李煜茂 《云南冶金》 2004年第5期10-15,共6页
介绍了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石浮选富集的一种新方法———以碳酸钠作为pH调整剂的碱性介质浮选法,并研究了这种方法浮选富集矿石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弱碱性矿浆中(pH值7 5~8 5)能够较好地实现载金矿物与脉石矿物的浮选分离。
关键词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 碱性介质 浮选研究
下载PDF
川西北地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成矿过程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小春 《四川地质学报》 1995年第1期41-48,共8页
以川西北地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地质特征为基础,分析了这些金矿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讨论了它们的物质来源,矿质活化、迁移和沉淀、聚集的全过程,提出了多源复合流体成矿的混合模式。
关键词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 成矿过程 成矿模式
下载PDF
广西田东县大坤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探讨
18
作者 黄俊殷 冯紫德 《广东科技》 2012年第11期153-154,共2页
对广西田东县大坤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认为矿床控矿因素主要与风化、地层、岩性、构造及成矿热液密切相关,并对以上控矿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广西田东县 大坤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 地质特征 控矿因素
下载PDF
青海某微细浸染型难处理金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19
作者 张鑫宇 霸慧文 +1 位作者 应永朋 陈攀 《黄金》 CAS 2024年第3期42-45,共4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青海某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石回收指标,对其进行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金回收率的主要因素是细粒和微细粒级黄铁矿、毒砂的回收问题。由于大部分微细粒级黄铁矿和毒砂在磨矿作业时不易单体解离,造成部分... 为了进一步提高青海某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石回收指标,对其进行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金回收率的主要因素是细粒和微细粒级黄铁矿、毒砂的回收问题。由于大部分微细粒级黄铁矿和毒砂在磨矿作业时不易单体解离,造成部分金矿物损失。除此之外,脉石矿物包裹微细粒金也是金矿物的重要损失形式。建议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的浮选工艺,提高金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 包裹体 黄铁矿 毒砂 单体解离度
下载PDF
甘肃某微细粒浸染型难处理金矿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立征 王彩霞 赵福财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47,共3页
对甘肃某微细粒浸染型难处理金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阶段磨矿-阶段浮选-尾矿氰化浸金的工艺流程,可以获得浮选精矿Au品位45.01g/t、回收率82.79%、金总回收率为92.92%的较好指标。
关键词 浮选 氰化浸出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 难处理金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