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4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椭圆开口偏置类抛物线微织构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平 罗晶 +3 位作者 董立鹏 于英华 沈佳兴 黎文利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89-1198,共10页
为了提高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承载性能、抗摩擦磨性能及容积效率,以某型斜盘式轴向柱塞泵配流盘为原型开展研究。首先,依据正交实验理论采用CFD方法研究椭圆开口偏置抛物线微织构(Elliptic opening offset parabola micro texture, EOOPT)... 为了提高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承载性能、抗摩擦磨性能及容积效率,以某型斜盘式轴向柱塞泵配流盘为原型开展研究。首先,依据正交实验理论采用CFD方法研究椭圆开口偏置抛物线微织构(Elliptic opening offset parabola micro texture, EOOPT)形状参数对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承载压强、摩擦因数的影响规律,并联合运用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对EOOPT的形状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其次,运用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EOOPT分布参数对配流副承载压强、摩擦因数和泄漏量的影响规律,并对形状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最后对最优特征参数EOOPT织构化的柱塞泵配流副和未织构的相关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前者的承载压强较后者提高11.23%,摩擦因数和泄漏量分别减低16.67%和2.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流副 微织构 承载压强 泄漏量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飞秒激光选区微织构AlN超浸润平板热管
2
作者 娄德元 李珩 +6 位作者 邱媛 江宏亮 杨东超 陈晨阳 董超帅 李腾 刘顿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82-189,共8页
目的为了提升AlN基板的散热性能,研究嵌入式一体化AlN平板热管的激光加工方法。方法通过飞秒激光微织构技术结合热处理工艺制备出AlN亲疏水组合表面,并组装嵌入式一体化平板热管,测试其传热性能。通过三维表面轮廓仪、SEM、EDS和XPS分... 目的为了提升AlN基板的散热性能,研究嵌入式一体化AlN平板热管的激光加工方法。方法通过飞秒激光微织构技术结合热处理工艺制备出AlN亲疏水组合表面,并组装嵌入式一体化平板热管,测试其传热性能。通过三维表面轮廓仪、SEM、EDS和XPS分别分析表面的三维轮廓、形貌、元素含量和化学成分,研究表面亲、疏水的形成机理。结果楔形亲疏组合AlN平板热管的启动时间、启动温度均最低,相较于全超亲水样品,启动时间降低了14.9%,启动温度降低了6.0%。楔形亲疏组合热管的热阻最低,热流密度最高。相较于全亲水热管,热阻降低了33%,热流密度提升了2%。结论AlN陶瓷表面经过激光织构会产生AlOx(多价铝氧化物),具有较高的表面能,呈超亲水状态。热处理能使表面充分氧化,降低表面能,呈超疏水状态。嵌入一体化AlN平板热管的设计和无化学激光选区微织构方法,为电子陶瓷基板的散热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 飞秒激光 微织构 超疏水 超亲水 平板热管 传热性能
下载PDF
考虑粗糙度的复合微织构轴承动力特性分析
3
作者 王丽丽 张伟 +2 位作者 段敬东 李国清 葛雪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4-550,621,622,共9页
为了提高滑动轴承旋转摩擦副的动力学性能和优化轴承结构,综合考虑表面粗糙度和复合微织构等因素,建立轴承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计算模型,从理论上研究了考虑表面粗糙度时的复合微织构轴承的稳定性。针对圆形复合矩形微织构轴承,计算了... 为了提高滑动轴承旋转摩擦副的动力学性能和优化轴承结构,综合考虑表面粗糙度和复合微织构等因素,建立轴承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计算模型,从理论上研究了考虑表面粗糙度时的复合微织构轴承的稳定性。针对圆形复合矩形微织构轴承,计算了不同粗糙度下轴承的油膜压力和临界速度,分析了不同复合微织构深度下的轴承刚度系数、阻尼系数及临界速度。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微织构轴承可以获得更大的临界速度,提高轴承的稳定性;复合微织构轴承的稳定性随织构深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圆形和矩形织构无量纲深度分别为0.2和0.3附近稳定性最佳;相较于不考虑粗糙度时,采用均方根偏差为0.209μm时的考虑粗糙度的复合微织构轴承稳定性更佳,但最佳织构深度有所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织构轴承 织构深度 动力学特性 临界速度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表面圆形凹坑微织构对DC53模具钢的摩擦学性能影响
4
作者 杨程 彭迎娇 +2 位作者 刘思琪 陈林 谢晓东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7,共10页
为了探究微织构对DC53冷作模具钢表面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法研究了模具钢表面圆形凹坑微织构的最优深度,采用飞秒激光加工了不同面密度的圆形凹坑微织构模具钢试样,并通过开展摩擦磨损实验研究了不同润滑状态下面密度对模具钢... 为了探究微织构对DC53冷作模具钢表面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法研究了模具钢表面圆形凹坑微织构的最优深度,采用飞秒激光加工了不同面密度的圆形凹坑微织构模具钢试样,并通过开展摩擦磨损实验研究了不同润滑状态下面密度对模具钢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DC53冷作模具钢表面的圆形凹坑微织构在直径为Φ140μm,织构深度为50μm时表现出最大油膜承载力与最小摩擦因数;随着圆形凹坑微织构面密度的增加,充分润滑时模具钢表面的摩擦因数先减小后增大,面密度为20%时平均摩擦因数最小,相较于无织构模具钢降低了51.35%;少油润滑与干摩擦时,模具钢表面摩擦因数随着面密度的增加逐渐降低;面密度为30%时,模具钢表面平均摩擦因数最小,较无织构模具钢分别降低了35.84%与15.02%。微织构的存在提升了模具钢表面不同润滑状态下的减摩性能;充分润滑时效果最好,干摩擦时也明显改善了模具钢表面的黏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微织构 冷作模具钢 润滑状态 数值模拟 摩擦磨损
原文传递
涂层刀具圆孔与直槽混合微织构激光制备工艺研究
5
作者 王栋梁 易湘斌 张继林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24年第1期36-39,共4页
针对刀具微织构激光制备质量欠佳的问题,文章研究了激光工艺参数对混合型织构表面形貌、几何尺寸和表面成分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涂层刀具表面圆孔和直槽混合微织构的制备,较为合理的激光参数为:加工次数N=6,扫描速度v=10 mm/s... 针对刀具微织构激光制备质量欠佳的问题,文章研究了激光工艺参数对混合型织构表面形貌、几何尺寸和表面成分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涂层刀具表面圆孔和直槽混合微织构的制备,较为合理的激光参数为:加工次数N=6,扫描速度v=10 mm/s,激光功率P=20 W,激光频率f=120 kHz。涂层刀具织构底部和侧壁的结构以氧化物为主,在合理选择激光参数的情况下,刀具表面织构以外的涂层不会被破坏。通过涂层刀具混合微织构激光制备工艺的研究发现,织构宽度和深度的控制是制备微织构刀具的关键,所得规律为提高刀具织构加工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刀具 激光 微织构 EDS分析
下载PDF
超高速干气密封微织构气膜润滑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暅豪 丁雪兴 +2 位作者 徐洁 丁俊华 张志敏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2,共9页
针对航天航空领域,设备超高速、高压运转,干气密封稳定性问题,依据槽型织构优化设计,提出一种槽底微织构螺旋槽干气密封结构,以解决密封在超高速旋转过程中气膜稳定性问题。基于气体润滑理论,建模、划分网格,再导入FLUENT软件对流场进... 针对航天航空领域,设备超高速、高压运转,干气密封稳定性问题,依据槽型织构优化设计,提出一种槽底微织构螺旋槽干气密封结构,以解决密封在超高速旋转过程中气膜稳定性问题。基于气体润滑理论,建模、划分网格,再导入FLUENT软件对流场进行仿真模拟;改变工况参数和槽型结构参数后,在超高速、高压工况下,相比于普通螺旋槽,槽底微织构螺旋槽干气密封的动压效果有显著提升。结果表明,槽深h_(g)=6μm,膜厚h_(0)=2μm,微织构槽深δ=2μm、微织构槽宽取3.97 mm,微织构槽位于螺旋槽底中间位置时,槽底微织构螺旋槽相比于普通螺旋槽可产生明显的动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底微织构 螺旋槽 干气密封 超高速 动压效应
下载PDF
不对中气体箔片微织构止推轴承静态特性分析
7
作者 何振鹏 王智 +4 位作者 闫国华 刘勇 罗文东 郭宇航 邹雨辰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8,共10页
为了研究不同形状微织构的分布方式、数量、密度、摆放角度与深度等对不对中气体箔片止推轴承承载性能的影响,结合逐点超松弛迭代法(SOR)与有限差分法(FDM)求解气体箔片止推轴承Reynolds方程,通过MatLab仿真计算得到不同微织构参数下轴... 为了研究不同形状微织构的分布方式、数量、密度、摆放角度与深度等对不对中气体箔片止推轴承承载性能的影响,结合逐点超松弛迭代法(SOR)与有限差分法(FDM)求解气体箔片止推轴承Reynolds方程,通过MatLab仿真计算得到不同微织构参数下轴承的承载力与摩擦力矩等。计算结果表明:微织构分布于止推轴承基座区与楔形区交界处时,相较于其他分布方式,轴承承载力均明显提高;不同形状微织构的最大截面沿止推轴承径向方向摆放时,轴承性能改善最佳。研究表明:存在最优的微织构数量、密度与深度,可使止推轴承在较小的摩擦力矩下有更高的承载性能;相较于无微织构轴承,椭圆形微织构在最优微织构参数下可使轴承其承载力提升41.22%,摩擦力矩降低0.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箔片止推轴承 不对中轴承 超松弛迭代法 微织构参数 承载性能
下载PDF
基于ABAQUS的微织构刀具切削钛合金仿真研究
8
作者 何艳 徐子成 +3 位作者 李萍 刘铭 高兴军 凡林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61-69,共9页
构建无织构刀具和呈微凹坑、平行槽、垂直槽、斜向槽形貌的微织构刀具模型,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研究了微织构刀具对钛合金车削过程的影响。通过分析不同形貌微织构刀具在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力、摩擦系数、切削温度和工件表面残余应... 构建无织构刀具和呈微凹坑、平行槽、垂直槽、斜向槽形貌的微织构刀具模型,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研究了微织构刀具对钛合金车削过程的影响。通过分析不同形貌微织构刀具在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力、摩擦系数、切削温度和工件表面残余应力,确定了较优的微织构形貌;研究了切削速度对微织构刀具切削钛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织构刀具能有效降低切削力、摩擦系数和切削温度,使工件表面残余应力由拉应力转变为压应力,其中垂直槽微织构刀具能最有效地改善切削质量;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增大,摩擦系数减小,工件表面残余应力由压应力向拉应力转变并有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QUS 微织构刀具 钛合金 切削速度 切削性能
下载PDF
长方形微织构多参数耦合对油膜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刘通 郭春海 +2 位作者 张文武 马剑强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6期375-382,共8页
表面微织构在摩擦润滑方面具有优秀的性能表现,被广泛应用于轴承润滑、刀具减阻等领域。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单因素对有摩擦能的影响,对多因素耦合作用的分析较少。针对表面微织构单因素以及多参数耦合对油膜润滑性能的影响,采用an... 表面微织构在摩擦润滑方面具有优秀的性能表现,被广泛应用于轴承润滑、刀具减阻等领域。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单因素对有摩擦能的影响,对多因素耦合作用的分析较少。针对表面微织构单因素以及多参数耦合对油膜润滑性能的影响,采用ansys软件建立流体仿真模型。利用响应曲面法对影响油膜性能的微织构间距、深度以及宽长比等主要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研究发现,微织构单因素以及多参数耦合影响主要源于流体动压效应、空化效应以及涡流的产生。采用回归方程进行参数优化的结果,相较于无织构油膜表面压力提升83.7%,摩擦系数降低4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微织构 润滑 响应曲面法 计算流体力学 多因素耦合
下载PDF
基于ISOA的微织构机床伺服前馈补偿控制
10
作者 王忠明 吴国庆 +1 位作者 茅靖峰 胡坤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176,180,共6页
为了解决微织构机床速度伺服跟踪精度不高的问题,在建立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基础上,提出结合改进人群搜索优化算法(Improved Seek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ISOA)与前馈补偿PID的控制方案,设计了ISOA+前馈补偿PID控制器的控制结构,实现... 为了解决微织构机床速度伺服跟踪精度不高的问题,在建立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基础上,提出结合改进人群搜索优化算法(Improved Seek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ISOA)与前馈补偿PID的控制方案,设计了ISOA+前馈补偿PID控制器的控制结构,实现微织构机床伺服进给系统的PID参数寻优设计。为验证该控制策略的实际效果,采用Matlab搭建仿真实验平台,并与传统的智能优化算法相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基于ISOA优化的前馈补偿PID优化效果更好,速度跟踪性能得到很大改善,验证了其正确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织构机床伺服控制 改进人群搜索优化算法 前馈补偿
下载PDF
微织构对V型滑动导轨副摩擦磨损特性影响的研究
11
作者 马岢欣 邓建新 +3 位作者 包一琛 王军燕 田润洲 王明远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1,共8页
V型滑动导轨副具有低成本、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导向性等优点,至今仍应用于很多机械设备中,但同时也存在着摩擦系数大、易磨损和低速稳定性差等缺点。为提高V型滑动导轨副的摩擦学性能,利用激光表面织构化技术分别在导轨的接触面上设计并... V型滑动导轨副具有低成本、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导向性等优点,至今仍应用于很多机械设备中,但同时也存在着摩擦系数大、易磨损和低速稳定性差等缺点。为提高V型滑动导轨副的摩擦学性能,利用激光表面织构化技术分别在导轨的接触面上设计并制备直线和椭圆微织构。通过不同仿真软件对激光制备出的微织构是否产生流体动压效应进行验证,分析微织构对导轨接触面的接触应力的影响。利用自制往复滑动导轨试验平台在混合润滑条件下测试了不同类型织构化导轨副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织构化导轨副均可以产生流体动压效应,且椭圆微织构可以产生更大的流体动压效应。此外,椭圆微织构仅位于下导轨表面可以较大程度降低其接触应力。因此,当椭圆微织构位于下导轨表面时减摩效果最好,具有最低的平均摩擦系数,与无织构导轨副相比下降了3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型滑动导轨副 微织构 流体动压效应 接触应力
下载PDF
可换头钻头微织构深宽比对切削力影响研究
12
作者 刘锐 周利平 彭路贵 《制造业自动化》 2024年第3期61-66,共6页
为了研究微织构深宽比对可换头钻头切削力的影响,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硬质合金钻头钻削高硅铝合金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在硬质合金可换头钻头的后刀面上设计了凹坑形状的微织构。通过改变凹坑的深度,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分析方... 为了研究微织构深宽比对可换头钻头切削力的影响,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硬质合金钻头钻削高硅铝合金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在硬质合金可换头钻头的后刀面上设计了凹坑形状的微织构。通过改变凹坑的深度,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微织构深宽比对刀具切削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可换头钻头的后刀面上布置微织构能够降低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力,当深度为40um、宽度为50um时钻头的切削力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织构 可换头钻头 高硅铝合金 FFT 切削力
下载PDF
组合微织构刀具切削钛合金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兴媚 祁志旭 +1 位作者 刘洋 王利 《机械工程师》 2024年第2期11-14,共4页
为提升刀具切削钛合金过程中的切削性能,考虑微织构形貌之间的交互作用,设计了微坑-微槽组合微织构刀具,并利用DEFORM-3D有限元模拟软件模拟组合微织构刀具切削钛合金的过程。以微织构刀具的刀具前角、切削速度和背吃刀量为因素变量设... 为提升刀具切削钛合金过程中的切削性能,考虑微织构形貌之间的交互作用,设计了微坑-微槽组合微织构刀具,并利用DEFORM-3D有限元模拟软件模拟组合微织构刀具切削钛合金的过程。以微织构刀具的刀具前角、切削速度和背吃刀量为因素变量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分析各试验因素对切削过程中主切削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组合微织构刀具切削钛合金过程中背吃刀量对切削力的影响最大,刀具前角次之,切削速度对切削力的影响程度最小,其最优组合为刀具前角为10°,切削速度为60 m/min,背吃刀量为0.1 mm;同时,组合微织构刀具在切削钛合金过程中,背吃刀量越小,切屑的卷曲程度越好;在不同背吃刀量的条件下,刀具前角对切屑形态的影响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微织构 正交试验 切削力 切屑
下载PDF
轴向柱塞泵微织构配流副摩擦特性研究
14
作者 吕平洙 仉志强 +2 位作者 轩江淮 李林 赵立全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455-460,共6页
在配流副表面加工微织构并研究其减摩特性。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配流副仿真研究,得到各因素对配流副摩擦影响顺序为:转速>油膜厚度>深度>形状>直径>面积率,得出最优参数组合为:直径400μm、深度200μm的圆球形凹坑、凹... 在配流副表面加工微织构并研究其减摩特性。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配流副仿真研究,得到各因素对配流副摩擦影响顺序为:转速>油膜厚度>深度>形状>直径>面积率,得出最优参数组合为:直径400μm、深度200μm的圆球形凹坑、凹坑面积率6%、油膜厚度15μm、转速1500 r/min.分析了微织构配流副的速度场、压力场、动压承载力,并对全油膜进行了仿真。搭建了轴向柱塞泵的配流副摩擦试验系统,在不同负载压力4 MPa、8 MPa、12 MPa和工作流量10 L/min、20 L/min、35 L/min下,对最佳参数的微织构配流副进行摩擦特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微织构配流盘的摩擦扭矩值比光滑配流盘小,与全油膜仿真结果相验证。最大差值为1.53 N·m,最大减摩率为12.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柱塞泵 配流副 微织构 摩擦
下载PDF
轴向柱塞泵微织构配流副润滑特性研究
15
作者 马少杰 吕平洙 +2 位作者 仉志强 赵立全 李林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450-454,共5页
针对轴向柱塞泵配流副微织构表面,采用有限差分法对微织构表面进行离散化处理,利用超松弛迭代法对微织构表面流体方程进行求解,得到微织构配流副的油膜压力分布。利用MATLAB软件对微织构配流副的油膜厚度和油膜压力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 针对轴向柱塞泵配流副微织构表面,采用有限差分法对微织构表面进行离散化处理,利用超松弛迭代法对微织构表面流体方程进行求解,得到微织构配流副的油膜压力分布。利用MATLAB软件对微织构配流副的油膜厚度和油膜压力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微织构对配流副油膜润滑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微织构能够显著改变配流副油膜的厚度和压力分布,产生动压效应。无微织构表面最高压力为0.1064 MPa,微织构配流副表面最高压力0.152 MPa,提高油膜的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柱塞泵 配流副 微织构 REYNOLDS方程
下载PDF
微量润滑工况下纳米粒子协同微织构对刀具切削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刘朝伟 杨发展 +4 位作者 姜芙林 黄珂 杨宇 赵烁 隋潇斌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3-195,共13页
目的探究微量润滑工况下纳米粒子与织构协同作用对刀具切削性能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ABAQUS对不同工况下刀具的等效塑性应变、等效应力以及切削力的变化进行仿真和预测评估。同时,通过切削试验进行验证分析,... 目的探究微量润滑工况下纳米粒子与织构协同作用对刀具切削性能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ABAQUS对不同工况下刀具的等效塑性应变、等效应力以及切削力的变化进行仿真和预测评估。同时,通过切削试验进行验证分析,并结合刀具前刀面的磨损状态、前刀面磨损区主要元素含量、切屑形貌及其变化以及已加工表面质量对刀具的切削性能进行综合评价,以探究纳米粒子与织构刀具的协同作用对刀具切削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仿真结果表明,N-O-M切屑的等效塑性应变较小,切屑层较薄,与N-O-T相比,最大等效应力值降低了26.4%,平均切削力为232N,刀具减摩效果最为明显;不同工况下平均切削力误差均控制在10%以内,试验值与仿真值高度一致;N-O-M磨损面积仅为1.95×10^(-2) mm^(2),刀具表面无明显的黏结物和崩刃现象,磨损面积仅为N-O-T的39.8%;N-O-M切屑卷曲半径最小,已加工工件表面脊线较长,工件表面质量较优。结论微量润滑工况下纳米粒子与表面织构的协同作用对提高刀具切削加工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微液滴在一定的压力下能渗入刀-屑界面接触区形成液膜,织构沟槽中的纳米粒子随着液膜中润滑介质的流动能够周期性释放到摩擦副的接触表面,持续作用于切削区域改变原有的摩擦接触状态和润滑方式,促进摩擦副间摩擦形式由滑动摩擦向滚动摩擦状态转变,实现减摩降磨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润滑 纳米粒子 协同作用 微织构 切削性能 减摩降磨
下载PDF
径向不对中微织构气体箔片轴承静态特性分析
17
作者 何振鹏 邹雨辰 +5 位作者 王智 赵福星 于昊 黎柏春 刘泉 辛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3,共9页
为进一步探究表面形貌对气体箔片轴承的影响,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不对中情况下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微织构对径向气体箔片轴承静特性的影响。利用超松弛迭代(SOR)和有限差分法对气体箔片轴承的Reynolds控制方程进行求解,通过模拟仿真分析... 为进一步探究表面形貌对气体箔片轴承的影响,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不对中情况下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微织构对径向气体箔片轴承静特性的影响。利用超松弛迭代(SOR)和有限差分法对气体箔片轴承的Reynolds控制方程进行求解,通过模拟仿真分析不同微织构形状、深度、数量、占比以及表面粗糙度下轴承的静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形状微织构对气体箔片轴承性能影响不同,椭圆形微织构提高轴承静特性的效果较好;微织构深度、数量和占比存在一组相对最优值,可在提升轴承承载力的同时降低摩擦力矩;与无微织构轴承相比,具有特定参数微织构的径向气体箔片轴承承载力提高了36.32%,摩擦力矩降低了1.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气体箔片轴承 表面微织构 表面粗糙度 静态特性
下载PDF
微织构固结磨料抛光轮无水抛光熔融石英光学元件技术研究
18
作者 朱范薇 杨炜 靳雨豪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4-109,共6页
抛光是精密光学元件制造的最后一道冷加工工序,当前采用的游离磨料抛光技术蕴含的不可控因素较多,且会在元件表面产生水合层并存在磨料浪费等问题。为了实现可控绿色抛光并确保光学元件达到所需的表面质量要求,固结磨料无水抛光技术以... 抛光是精密光学元件制造的最后一道冷加工工序,当前采用的游离磨料抛光技术蕴含的不可控因素较多,且会在元件表面产生水合层并存在磨料浪费等问题。为了实现可控绿色抛光并确保光学元件达到所需的表面质量要求,固结磨料无水抛光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开始得到推广。然而,固结磨料抛光轮在加工时磨损剧烈,耐用性和散热性有所欠缺。因此,在抛光轮上构建螺旋形微织构图案,以压力、转速比、微织构纹理的曲率和条数作为影响因素设计了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抛光工艺参数。实验表明,与无织构普通抛光轮相比,螺旋形微织构抛光轮能够显著提高砂轮磨损性能,并且在加工过程中能够保证熔融石英元件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固结磨料抛光 微织构固结磨料抛光轮 熔融石英 粗糙度 去除深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