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罪、轻罪和微罪的划分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苏永生 赵晓媛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1-83,共13页
在我国当前,为了回应轻微罪数量逐步增多的立法趋势和司法实践中犯罪结构的变化,实现刑事制裁外不利后果的去同质化,应当将犯罪划分为重罪、轻罪和微罪三个层次。关于重罪、轻罪和微罪的划分标准,理论上存在不同认识,应当以犯罪分层的... 在我国当前,为了回应轻微罪数量逐步增多的立法趋势和司法实践中犯罪结构的变化,实现刑事制裁外不利后果的去同质化,应当将犯罪划分为重罪、轻罪和微罪三个层次。关于重罪、轻罪和微罪的划分标准,理论上存在不同认识,应当以犯罪分层的功用为导向,采用法定刑和宣告刑并置的二元标准说。依据此标准,最低刑为3年(不包括本数)有期徒刑以上之刑罚的犯罪为重罪,最高刑为1年(不包括本数)以上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为轻罪,最高刑为1年以下有期徒刑之刑罚的犯罪为微罪。对重罪、轻罪和微罪的刑事制裁外不利后果,应根据宣告刑标准予以差异化设计,同时应根据故意犯和过失犯的不同对重罪的刑事制裁外不利后果予以差异化设计;对重罪、轻罪和微罪的犯罪非既遂形态和帮助犯的处罚范围,应根据法定刑标准依次缩小;对普通程序、简易程序和速裁程序的适用,应根据宣告刑标准在重罪、轻罪和微罪之间予以合理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罪 划分
下载PDF
扩张与限缩夹缝中的微罪司法处置问题研究
2
作者 程红 《中国应用法学》 CSSCI 2024年第5期51-64,共14页
微罪从属于轻罪而非与轻罪并列的独立概念,未来也不应将由《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行政法律加以处罚的行为设置为微罪。微罪的认定应采用形式标准,将法定最高刑1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视为微罪。微罪在立法上呈扩张趋势,但司法效果与立法期... 微罪从属于轻罪而非与轻罪并列的独立概念,未来也不应将由《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行政法律加以处罚的行为设置为微罪。微罪的认定应采用形式标准,将法定最高刑1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视为微罪。微罪在立法上呈扩张趋势,但司法效果与立法期待之间存在较大落差。司法机关对于微罪的处置经历了从严格执法到相对限缩的实践转向,对此只能从行为规范与裁判规范分立的角度予以正当化。在司法处置环节应当规避微罪扩张适用的风险。为此,需要关注三个重点问题,即准确界定其法益内涵,并进行法益衡量;微罪的罪过形式只能是故意;正确适用刑法定罪免罚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罪 司法限缩 法益 免刑
下载PDF
微罪附随后果的检视与出路
3
作者 段蓓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9-166,共8页
犯罪附随后果的规范化、体系性建构的现实困境为传统犯罪中的报应性附随后果是否具有适当性的问题。微罪的立法初衷及目的在于预防而非报应,故与报应性犯罪附随后果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基于社会法制文化认知所形成的“隐性附随后果”... 犯罪附随后果的规范化、体系性建构的现实困境为传统犯罪中的报应性附随后果是否具有适当性的问题。微罪的立法初衷及目的在于预防而非报应,故与报应性犯罪附随后果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基于社会法制文化认知所形成的“隐性附随后果”在微罪中并不存在。微罪应确定为法定最高刑为1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微罪附随后果原则上不具有适当性,微罪记录原则上不应当被披露。微罪记录封存制度是解决目前微罪附随后果问题的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随后果 报应性附随后果 隐性附随后果 微罪 微罪记录封存
下载PDF
微罪扩张背景下犯罪前科消灭制度的构建
4
作者 吕媛媛 《西部学刊》 2024年第20期71-75,共5页
微罪案件主要涉及道德谴责性低、人身危险性小的法定犯。随着轻微犯罪案件增多,现行司法资源被大量占用,前科标签化和连诛化问题凸显,影响了犯罪人员及其家属的社会融入。因此,构建前科消灭制度尤为紧迫。建议参照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 微罪案件主要涉及道德谴责性低、人身危险性小的法定犯。随着轻微犯罪案件增多,现行司法资源被大量占用,前科标签化和连诛化问题凸显,影响了犯罪人员及其家属的社会融入。因此,构建前科消灭制度尤为紧迫。建议参照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和借鉴国外法律制度,设立一年考验期前科消灭制度。对于轻微犯罪人群,在考验期内需参加心理咨询与测试,考验合格后可申请前科注销。前科消灭制度还需考虑不同职业的从业禁止期限,对于损害他人身心健康的犯罪不应纳入前科消除范围。前科消灭制度应以恢复性司法为导向,避免“一刀切”的方式,针对不同类型的犯罪分别处理,以促进轻微犯罪分子的社会再融入,降低再犯罪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罪界限 微罪治理 前科消灭制度 前科消灭附随问题
下载PDF
微罪立法下危险作业罪的限缩认定
5
作者 董姝妤 吴林生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2-40,共9页
危险作业罪的设立符合积极预防性刑法观下以微罪形式扩张犯罪圈的立法趋势,但在司法适用过程中存在缺乏实质性限缩认定及相关罪名适用混乱的问题,面临危险作业罪认定标准模糊、罪名适用纠缠不清的困境。为此,须规范违反的本质限定“有... 危险作业罪的设立符合积极预防性刑法观下以微罪形式扩张犯罪圈的立法趋势,但在司法适用过程中存在缺乏实质性限缩认定及相关罪名适用混乱的问题,面临危险作业罪认定标准模糊、罪名适用纠缠不清的困境。为此,须规范违反的本质限定“有关安全管理规定”的内容、明晰“现实危险”的判断标准、明确罪过的故意本质、对危险作业罪构成要件要素限缩解释、实现危险作业罪定罪标准的具体化,从而在主、客观构成要件内容明确的基础上确定相关罪名界分标准及竞合适用,寻求危险作业罪微罪治理下的司法适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作业 微罪 安全生产 现实危险 竞合
下载PDF
微罪的积极刑法治理之塑造
6
作者 孙道萃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96,共11页
国家犯罪治理体系建设、多法衔接、预防性刑法观加速并合,使我国开始进入微罪立法的新时代,微罪治理面临尤为复杂多元的新挑战与困题。为克制潜在负作用的发酵,应推进微罪的积极治理,以便多面的正向赋能。微罪独立于轻罪、重罪;应区分... 国家犯罪治理体系建设、多法衔接、预防性刑法观加速并合,使我国开始进入微罪立法的新时代,微罪治理面临尤为复杂多元的新挑战与困题。为克制潜在负作用的发酵,应推进微罪的积极治理,以便多面的正向赋能。微罪独立于轻罪、重罪;应区分微罪与轻罪,提高轻罪的上限,释放微罪的空间。建构更开放和理性的微罪理论体系迫在眉睫。微罪多表现为危险犯、行为犯等规范形式,是典型的法定犯。微罪是刑法体系的独立组成部分,不依附于轻罪体系。微罪体系的出罪面临新挑战,应当阐明出罪原理,健全出罪机制,使其自持与自立。微罪立法虽然发展快,但结构性困题不少。既要基于“立法定性+立法定量”的模式提升立法的科学性与正当性;也要注重专属刑罚体系的创设,使罪责刑之间更相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罪 积极治理 理论建构 立法完善
下载PDF
微罪领域《刑法》第三十七条的功能定位与适用规则
7
作者 魏勤泉 《西部学刊》 2024年第6期75-80,共6页
在微罪领域中,将《刑法》第三十七条的主要功能定位为“强化制裁”具有必要性、正当性和可行性。应当以功利主义为基础,重新理解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具体内涵,为激活定罪免刑条款提供正当基础。在强化制裁的功能定位下,第三十七条的判断... 在微罪领域中,将《刑法》第三十七条的主要功能定位为“强化制裁”具有必要性、正当性和可行性。应当以功利主义为基础,重新理解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具体内涵,为激活定罪免刑条款提供正当基础。在强化制裁的功能定位下,第三十七条的判断重心应置于处罚必要性的整体评估。“犯罪情节轻微”不是“绝对轻微”而是“相对轻微”,是指与仍需判处刑罚的同类微罪相比,通过宣告有罪并施加行政制裁就足以满足犯罪预防目的。若微罪配置了足以实现预防效果的行政制裁措施,当行为人的特殊预防必要性小,即可认定犯罪情节轻微;反之,只有微罪行为的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必要性都较小,才符合犯罪情节轻微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罪 免刑 强化制裁 预防
下载PDF
微罪扩张背景下犯罪附随后果的规范与限缩
8
作者 王与萱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8-68,89,共12页
近些年,我国刑事立法逐渐趋向积极,微罪立法呈现扩张趋势。微罪立法为我国严密法网、促使刑法结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正向作用。但是我国犯罪附随后果制度并未能跟上微罪立法的步伐,泛化、不规范的犯罪附随后果与微罪相互作用,有违反比例... 近些年,我国刑事立法逐渐趋向积极,微罪立法呈现扩张趋势。微罪立法为我国严密法网、促使刑法结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正向作用。但是我国犯罪附随后果制度并未能跟上微罪立法的步伐,泛化、不规范的犯罪附随后果与微罪相互作用,有违反比例原则、侵犯公民自由、导致犯罪标签泛化从而阻碍罪犯再社会化的风险。对此,应当规范犯罪附随后果的立法层级,避免出现上位法规范与下位法规范各行其是的问题。明确犯罪附随后果的适用条件与适用期限,进行针对性、分层次的附随后果设定。为了使犯罪人能够更好地回归社会,避免泛化附随后果的负面影响,应逐步建立分层次的前科封存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罪 附随后果 分层 前科封存
下载PDF
微罪行刑衔接的优化:以妨害安全驾驶罪的适用为具体视角
9
作者 孙道萃 章林 《犯罪研究》 2024年第4期29-40,共12页
经案例分析发现,实践中妨害安全驾驶行为的行刑认定边界模糊,出现以罚代刑、以刑代罚的现象。妨害安全驾驶罪是典型的微罪,体现着微罪的行刑双重违法性与规范同构化的共通特质,由于作为微罪的危险犯性质不明,成为微罪行刑衔接不畅的关... 经案例分析发现,实践中妨害安全驾驶行为的行刑认定边界模糊,出现以罚代刑、以刑代罚的现象。妨害安全驾驶罪是典型的微罪,体现着微罪的行刑双重违法性与规范同构化的共通特质,由于作为微罪的危险犯性质不明,成为微罪行刑衔接不畅的关键诱因。微罪多为行政犯,从危险程度、法益保护等角度考量,危险犯性质认定应以具体危险犯为主。将本罪认定为具体危险犯,进而能够借由危险的分层实现行刑适用范围的合理界分。基于法秩序统一原理,在综合考虑妨害安全驾驶行为与驾驶环境的危险性以及现实危害后果的基础上,对于未发生现实危害后果的仅具有抽象危险的行为,适用治安管理处罚;对于具有现实危害后果表征的具体危险的行为,根据行为与环境的危险程度分层,分别适用妨害安全驾驶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妨害安全驾驶 具体危险犯 微罪 行刑衔接
下载PDF
微罪立法之提倡 被引量:2
10
作者 卢建平 张力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7-70,共14页
微罪是根据犯罪分层理论提出的区别于重罪、轻罪的犯罪类型。结合我国刑法结构与犯罪情势,将微罪界定为“可处拘役或拘役以下之刑的犯罪”较为适宜。微罪立法可限制行政权、预防犯罪、保护社会,提升我国犯罪治理司法化程度。未来应扩充... 微罪是根据犯罪分层理论提出的区别于重罪、轻罪的犯罪类型。结合我国刑法结构与犯罪情势,将微罪界定为“可处拘役或拘役以下之刑的犯罪”较为适宜。微罪立法可限制行政权、预防犯罪、保护社会,提升我国犯罪治理司法化程度。未来应扩充微罪立法,优化立法技术,完善处遇措施;同时注重程序从简从快,加强出罪出刑,建立犯罪封存制度,通过各方并进、协同联动,提升微罪治理的法治化、科学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罪 分层 醉驾 法治化 轻缓化
原文传递
刑事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微罪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峨春 郭子麟 《行政与法》 2023年第5期108-118,共11页
在刑事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犯罪治理应秉持恢复性理念,配置恢复性治理手段以及注重社会力量参与犯罪治理,以实现犯罪治理的现代化变革。从司法实践中犯罪数量增长迅速、犯罪结构轻罪化突出、刑事立法积极主动的趋势来看,轻微犯罪是犯罪... 在刑事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犯罪治理应秉持恢复性理念,配置恢复性治理手段以及注重社会力量参与犯罪治理,以实现犯罪治理的现代化变革。从司法实践中犯罪数量增长迅速、犯罪结构轻罪化突出、刑事立法积极主动的趋势来看,轻微犯罪是犯罪治理变革的突破口,轻微犯罪治理理应从构建微罪体系着手。为此,根据行为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可以将宣告刑低于1年有期徒刑或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划入微罪范围,着力构建微罪体系。在设计微罪治理方案方面,顺应刑罚轻缓化的趋势,提高非监禁刑适用率的同时,注重发挥恢复性理念的治理优势,在非刑罚措施中增设社区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罪体系 非监禁刑 恢复性理念 刑事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积极刑法观背景下微罪设立进路选择
12
作者 周海玲 万政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5-63,共9页
在积极刑法观的背景之下,我国《刑法》中轻微罪名多次扩张,面对诸多针对这一现象的批判,支持者多从社会发展转型、危险或风险的形态与性质、当代刑法功能转型等方面进行论证。但总体来讲,微罪设立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和困境,立足于中国式... 在积极刑法观的背景之下,我国《刑法》中轻微罪名多次扩张,面对诸多针对这一现象的批判,支持者多从社会发展转型、危险或风险的形态与性质、当代刑法功能转型等方面进行论证。但总体来讲,微罪设立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和困境,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全局,其未来进路应当坚守稳健型教义路线,明确微罪设立的审查与评估路径,通过明确微罪尤其是大量抽象危险犯的社会危害性为微罪设立提供充分条件,前刑法手段规制效果分析为微罪设立提供必要条件,刑法规制实效考察为微罪设立提供证成条件。为杜绝象征性、直觉性、体感性以及空置性立法等现象,必须增强立法的实证基础,在实践根据和刑法理论的双重指导下实现微罪设立过程中科学理性与社会理性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罪设立 积极刑法观 审查评估
下载PDF
微罪治理体系下立法原则的审思与回应
13
作者 胡恺逸 《法学(汉斯)》 2023年第3期1885-1893,共9页
微罪立法作为功能主义背景下刑法活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在风险防范和社会治理中具有明显的法治合理性。微罪入刑的本质在于严密刑事法网,其将风险社会理论作为价值选择,以积极刑法观的姿态展现刑事立法从“厉而不严”向“严而不厉... 微罪立法作为功能主义背景下刑法活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在风险防范和社会治理中具有明显的法治合理性。微罪入刑的本质在于严密刑事法网,其将风险社会理论作为价值选择,以积极刑法观的姿态展现刑事立法从“厉而不严”向“严而不厉”的轻缓化转向。微罪治理体系饱受古典自由主义刑法质疑的原因在于,其对刑事立法原则的冲击将导致无限度的扩大其存在范围。但是,预防刑法是国民安全价值的必然选择,微罪立法并不是对刑法谦抑性的背离,而是通过刑法的早期介入实现对法益前置化保护。与此同时,以立法谦抑性作为微罪扩张的限缩路径,将比例原则确立为法益保护客观化与明确化的审查标准,并以预防责任实现我国微罪治理的最优化目标才是微罪立法原则完善的应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罪立法 刑法谦抑性 法益保护 比例原则 责任主义
下载PDF
积极刑法观视野下微罪扩张的后果及应对 被引量:82
14
作者 梁云宝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5-48,共14页
近年来,在积极刑法观背景下我国的微罪概念正在形成,微罪的扩张呈现出不可逆转之势。微罪的发展在取得积极社会治理功效的同时,引发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后果泛化问题,特别是围绕醉酒型危险驾驶罪所造成的越来越严重的犯罪标签泛化问题。为... 近年来,在积极刑法观背景下我国的微罪概念正在形成,微罪的扩张呈现出不可逆转之势。微罪的发展在取得积极社会治理功效的同时,引发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后果泛化问题,特别是围绕醉酒型危险驾驶罪所造成的越来越严重的犯罪标签泛化问题。为此,应着力消除积极刑法观下微罪扩张的附随性负面后果,拓展审判阶段的出罪、审查起诉阶段的不起诉、立案侦查阶段的不立案或撤销案件在去微罪附随性负面后果泛化上的积极功效,同时,建立与微罪惩处相配套的前科消灭制度,根本性地消除微罪附随性负面后果。若前科消灭制度不能一步到位地建立,可以在司法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分步骤地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驾驶 微罪 标签 前科
下载PDF
论微罪体系的构建--以醉酒驾驶型危险驾驶罪研究为切入点 被引量:48
15
作者 李翔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50,共20页
近年来,我国活跃的刑事立法中呈现出法定最高刑为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含拘役)的微罪类型,这在我国刑罚结构明显趋重的刑法体系中显得尤为特殊。我国刑罚附随后果的严重性和广泛性,使微罪在司法适用中受到了质疑,其中最为明显的当属醉酒驾... 近年来,我国活跃的刑事立法中呈现出法定最高刑为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含拘役)的微罪类型,这在我国刑罚结构明显趋重的刑法体系中显得尤为特殊。我国刑罚附随后果的严重性和广泛性,使微罪在司法适用中受到了质疑,其中最为明显的当属醉酒驾驶型危险驾驶罪。微罪的正当性建立在法益保护原则以及比例原则的基础上。在立法设计方面,微罪入刑应当严守“非实害犯”的界定,并以故意这一主观要件对刑事可罚性予以限制;同时应配置轻缓化的处遇措施,注重与行政处罚的衔接。在司法适用方面,微罪一律起诉、一律判刑的思维不可取。为实现个案公正,应当充分发挥现有刑事诉讼制度框架内的相对不起诉制度功能,并激活我国《刑法》第37条定罪免刑条款,以达到微罪的轻缓化处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罪 刑法谦抑性 前科封存 处遇措施 轻缓化
下载PDF
劳教废止后“微罪”刑事政策前瞻 被引量:12
16
作者 姜瀛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9-135,共7页
在犯罪分层理论中,微罪是处于轻罪以下的独立范畴。随着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废止,轻微罪错治理中的政策选择引申出微罪刑事政策的核心内容。建构"微罪"理论体系的目标在于将关涉人身自由剥夺的制裁措施纳入到刑事司法框架下,... 在犯罪分层理论中,微罪是处于轻罪以下的独立范畴。随着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废止,轻微罪错治理中的政策选择引申出微罪刑事政策的核心内容。建构"微罪"理论体系的目标在于将关涉人身自由剥夺的制裁措施纳入到刑事司法框架下,以刑事法治的边界来制约微罪刑事政策的运行。具体而言,微罪的界定应当以"轻微的剥夺人身自由的制裁措施"为核心标准,刑法典中最高法定刑为拘役的犯罪属于典型的微罪,同时,"但书条款"所涵盖的行为属于实质意义上的微罪范畴;微罪刑事政策的法律载体模式应二元化,包括刑法典与微罪单行刑法两种形式;而微罪的制裁模式应脱离目前以行政制裁为主的制裁模式,进而建构起以刑事司法为基础的微罪制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教废止 微罪 刑事政策 制度风险
下载PDF
日本微罪处分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辛素 秦文超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2年第2期89-92,共4页
日本刑事诉讼法规定,警察对于其负责侦查的案件享有微罪处分权,即对于部分轻微犯罪案件,根据检察官的一般指示,警察可以不将其移送而直接予以分流。近年来,这种分流制度在各国已经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而我国目前的刑事案件处理机制... 日本刑事诉讼法规定,警察对于其负责侦查的案件享有微罪处分权,即对于部分轻微犯罪案件,根据检察官的一般指示,警察可以不将其移送而直接予以分流。近年来,这种分流制度在各国已经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而我国目前的刑事案件处理机制仍是由刑事追诉独立支撑的,这就使得现有的刑事诉讼程序很难有效地预防犯罪、提高诉讼效率和保障人权。对此,我们应当借鉴日本轻微刑事案件处理的成功经验,进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审前分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罪处分 追诉机制 借鉴
下载PDF
论单位犯罪微罪不诉 被引量:2
18
作者 鲁琴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2-125,共4页
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无疑为打击单位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但是刑事诉讼法与刑法在单位犯罪微罪不诉问题上并没有完全契合,导致刑事司法实务中对单位犯罪微罪不诉的理解与适用产生严重分歧。明确并建立单位犯罪微罪不诉制度将有... 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无疑为打击单位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但是刑事诉讼法与刑法在单位犯罪微罪不诉问题上并没有完全契合,导致刑事司法实务中对单位犯罪微罪不诉的理解与适用产生严重分歧。明确并建立单位犯罪微罪不诉制度将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相关制度的设计应包括单位犯罪微罪不诉的条件,对犯罪单位本身和内部直接责任人员可部分起诉、部分微罪不诉,以及微罪不诉的效力及不诉后的处理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犯 刑事责任 微罪不诉
下载PDF
“微罪免刑不起诉”之辨——关涉刑诉法第142条第2款规定的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航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6-111,共6页
深刻理解现行刑诉法第 142条第 2款规定的不起诉类型 ,是正确认识不起诉制度的难点和关键所在。为此 ,本文对其称谓、适用条件 。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微罪 免予起诉 法律适用条件 证据
下载PDF
微罪认罪认罚量刑从宽的实践样态与司法纠偏:从危险驾驶罪的视角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群 康志雄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29-37,共9页
激活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刑罚减让功能与微罪过滤机能,是优化中国刑罚制裁体系、避免过量刑罚的重要途径。运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依照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施前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8012份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的判决书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 激活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刑罚减让功能与微罪过滤机能,是优化中国刑罚制裁体系、避免过量刑罚的重要途径。运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依照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施前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8012份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的判决书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自由刑裁量中,认罪认罚被告人仅获得较低幅度的量刑从宽;在罚金刑中,认罪认罚被告人罚金数额不降反升,其增幅甚至高于自由刑的减让幅度。为避免高发型微罪引发犯罪标签泛化,微罪案件认罪认罚的量刑从宽不能仅限于定罪减刑,还应适时提高其免罪免刑比例。拓宽量刑从宽幅度、围绕预防必要性,有效衔接相对不起诉制度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现微罪量刑从宽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罚 微罪 量刑从宽 相对不起诉 危险驾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