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微裂纹镀铬工艺及镀层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力强 杨由凯 +3 位作者 赵晴 文庆杰 胡彦卿 李志波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1,共5页
本文研究了电镀微裂纹硬铬的工艺参数和添加剂对镀层裂纹长度、深度和密度的影响。借助3D显微镜以及SEM观察镀层表面微裂纹,并将自行研发的ND-331微裂纹镀铬工艺与标准镀铬工艺、国外知名品牌的HCR镀铬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研发的N... 本文研究了电镀微裂纹硬铬的工艺参数和添加剂对镀层裂纹长度、深度和密度的影响。借助3D显微镜以及SEM观察镀层表面微裂纹,并将自行研发的ND-331微裂纹镀铬工艺与标准镀铬工艺、国外知名品牌的HCR镀铬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研发的ND-331微裂纹镀铬工艺电流效率可达20.5%,镀铬层裂纹密度为1020条/cm、硬度为989.9 HV,其性能优于标准镀铬,与HCR镀铬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裂纹铬 添加剂
下载PDF
微裂纹镀铬工艺在汽车上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建中 张大方 张承瑞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03年第2期23-24,26,共3页
介绍了微裂纹镀铬技术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微裂纹镀铬工艺的特点、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阐述了采用微裂纹镀铬工艺在减振器活塞杆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和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 裂纹工艺 汽车 工艺参数 工艺特点
下载PDF
不同镀铬工艺及镀铜预处理对30CrMnSiA高强钢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胡忠卿 王帅星 +2 位作者 柳鑫 杨由凯 杜楠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4-191,共8页
目的尝试采用新型微裂纹铬工艺或者引入缓冲层来实现镀铬层抗疲劳性能的改善。方法分别采用标准硬铬、自研微裂纹铬工艺对30CrMnSiA高强钢进行处理,通过旋转弯曲疲劳试验评价了两种镀铬工艺对其疲劳性能的影响。同时,对比了镀铜预处理... 目的尝试采用新型微裂纹铬工艺或者引入缓冲层来实现镀铬层抗疲劳性能的改善。方法分别采用标准硬铬、自研微裂纹铬工艺对30CrMnSiA高强钢进行处理,通过旋转弯曲疲劳试验评价了两种镀铬工艺对其疲劳性能的影响。同时,对比了镀铜预处理的作用,利用FESEM分析了断口形貌。结果相比于硬铬镀层,自研微裂纹铬镀层表面微裂纹浅而细、数目更多,密度高达1020条/cm,且裂纹未贯穿镀层,呈层状分布。在850 MPa应力下,30μm厚的硬铬镀层会使30CrMnSiA钢的中值疲劳寿命下降48%左右,疲劳断口呈多源区特征。而相同厚度的自研微裂纹铬镀层仅使基体的疲劳寿命下降了23%,疲劳试验后镀层上未发现明显裂纹、裂纹呈多向性扩展。结论自研微裂纹铬工艺处理的30CrMnSiA钢,其抗疲劳性能明显好于硬铬处理试样。若在基体/镀铬层之间引入镀铜过渡层,可有效地减少直达金属基体的裂纹数目,30CrMnSiA钢的疲劳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中值疲劳寿命几乎接近于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CrMnSiA高强钢 微裂纹铬 镀铜 疲劳性能
下载PDF
硬铬电镀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升达 汤学红 王如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0年第6期6-8,共3页
介绍了硬铬电镀技术的发展简况 ,分析了硬铬电镀技术的现状 ,并对硬铬电镀工艺作了简单的划分与评价 ,最后通过公式计算和结果说明了高效硬铬工艺产生的经济意义。
关键词 氟化物 稀土镀 裂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