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6篇文章
< 1 2 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乳切除术后放射治疗对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早期乳腺癌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1
作者 格桑卓嘎 韩丽飞 +2 位作者 王宝偲 张亚男 胡浩霖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97-104,共8页
目的:荟萃文献,对比分析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早期乳腺癌患者全乳切除术后行与未行放射治疗的预后。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维... 目的:荟萃文献,对比分析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早期乳腺癌患者全乳切除术后行与未行放射治疗的预后。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Cochrane数据库,由2名研究者各自独立对入选研究的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特征、研究结果等进行摘录,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7.0及Review Manager 5.4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筛选出9篇相关文献,均为回顾性研究。中位随访30~98个月。术后放射治疗组与非放射治疗组乳腺癌特异性生存期(breast cancer-specific survival,BC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18,95%CI:0.94~1.48,Z=1.43,P=0.15);两组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HR=0.51,95%CI:0.07~3.62,Z=-0.668,P=0.50);两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HR=1.02,95%CI:0.93~1.12,Z=0.39,P=0.70)。结论: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早期乳腺癌患者(T0、T1~2NmiM0)全乳切除术后予以放射治疗并不能改善患者的BCSS、DFS、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微转移 全乳切除术 放射治疗 META分析
下载PDF
pN0期非小细胞肺癌VEGF、Ki-67、p53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的相关性
2
作者 魏东 辛运超 +2 位作者 刘博 李彦明 郝雁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586-589,共4页
目的:探讨pN0期非小细胞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Ki-67、p53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相关性。方法:选择术后经常规病理检查证实为pN0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93例及手术治疗的非肺癌病人4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 目的:探讨pN0期非小细胞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Ki-67、p53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相关性。方法:选择术后经常规病理检查证实为pN0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93例及手术治疗的非肺癌病人4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VEGF、Ki-67和p53表达情况,分析肺癌组织中VEGF、Ki-67、p53表达与病人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其对淋巴结微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肺癌组织中VEGF、Ki-67和p53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1)。不同TNM分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肺组织VEGF、Ki-67、p53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最大径及吸烟史病人的VEGF、Ki-67、p53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微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VEGF、Ki-67、p53表达评分均明显高于无淋巴微转移病人(P<0.01)。VEGF、Ki-67、p53评分对非小细胞肺癌病人淋巴结微转移诊断AUC分别为0.816、0.877、0.821。结论:pN0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肺组织VEGF、Ki-67及p53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且与病人淋巴结微转移有关,可作为病人淋巴结微转移的潜在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pN0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KI-67 P53 淋巴结微转移
下载PDF
lunx mRNA RT-PCR检测肺癌的微转移 被引量:15
3
作者 朱广迎 刘德林 +3 位作者 王绪 彭猛青 陈杰 贾晓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建立以lunx为靶基因,RT-PCR检测肺癌患者区域淋巴结和外周血中微转移的方法,检验lunxmRNA作为肺癌微转移检测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以肺部良性疾病30例、健康人10例外周血为对照,采用逆转录PCR(reversetranscriptasepolymerase... 目的:建立以lunx为靶基因,RT-PCR检测肺癌患者区域淋巴结和外周血中微转移的方法,检验lunxmRNA作为肺癌微转移检测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以肺部良性疾病30例、健康人10例外周血为对照,采用逆转录PCR(reversetranscriptase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法半定量检测lunxmRNA的表达,研究26例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情况;以因肺良性疾病切除的11枚淋巴结为对照,采用RT-PCR法半定量检测lunxmRNA表达研究肺癌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44枚微转移情况并与常规病理对比。结果:20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外周血lunxmRNA阳性率为60.0%,6例SCLC中4例(67.0%)外周血lunxmRNA阳性。在44枚肺癌患者区域淋巴结中16枚(36.4%)表达lunxmRNA,高于常规病理的13.6%(P<0.05);而30例肺良性疾病和10例健康者外周血以及11枚正常淋巴结中均不表达lunxmRNA。结论:lunxmRNART-PCR法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和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微转移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lunx基因 RT-PCR检测 淋巴结微转移 外周血微转移 微转移检测分子标志物 可行性
下载PDF
胃癌胃周软组织微转移临床研究现状
4
作者 蔡国靖 方乾 +1 位作者 陈桂增 吴晖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4期289-294,共6页
微转移是胃癌患者复发和预后的潜在影响因素,当前关于胃癌微转移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淋巴结、外周血和骨髓,鲜见研究关注胃周软组织。胃周软组织直接延伸于胃浆膜,由胃周系膜、韧带、网膜等组织构成,内含脉管、淋巴管、神经等重要结构,作... 微转移是胃癌患者复发和预后的潜在影响因素,当前关于胃癌微转移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淋巴结、外周血和骨髓,鲜见研究关注胃周软组织。胃周软组织直接延伸于胃浆膜,由胃周系膜、韧带、网膜等组织构成,内含脉管、淋巴管、神经等重要结构,作为胃周淋巴结载体,是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必经途径。分析胃癌胃周软组织不同成分的微转移情况,有望为淋巴结转移机制提供线索,完善现有胃癌TNM分期以及丰富预后影响因素。本文就胃周软组织微转移的定义、检测技术、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周软组织 微转移 检测 分期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雪晨 姚永忠 +1 位作者 钱晓萍 刘宝瑞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4-135,共2页
目的 研究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的临床特点及新辅助化疗对骨髓微转移的影响。方法 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8例,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用EMA、CK19单克隆抗体检测其骨髓微转移情况,分析其临床特点,并以骨髓微转移为指标,对比研究新... 目的 研究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的临床特点及新辅助化疗对骨髓微转移的影响。方法 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8例,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用EMA、CK19单克隆抗体检测其骨髓微转移情况,分析其临床特点,并以骨髓微转移为指标,对比研究新辅助化疗的效果。结果 68例中,检出骨髓微转移21例,阳性率为30.9%。临床Ⅲ~Ⅳ期患者骨髓微转移率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而病理类型、年龄、绝经与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与骨髓微转移未发现有明显相关性;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骨髓微转移阳性率明显低于未接受新辅助化疗者。结论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即使是在临床早期,也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存在微转移,新辅助化疗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的微转移在预防乳腺癌术后复发和转移上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微转移 新辅助化疗 骨髓微转移 乳腺癌患者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单克隆抗体检测 临床特点 全身性疾病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分子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郑雄伟 林贤东 +4 位作者 陈刚 陆丽莉 翁秀琴 应敏刚 叶韵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定位和SLN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6例乳腺癌患者行术前Y探测仪SLN定位,用RTPCR法检测SLN中CK19mRNA的表达。同时与常规病检法比较其检测敏感性。并比较转移组、微转移组、无转移组患者的临床病理...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定位和SLN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6例乳腺癌患者行术前Y探测仪SLN定位,用RTPCR法检测SLN中CK19mRNA的表达。同时与常规病检法比较其检测敏感性。并比较转移组、微转移组、无转移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SLN定位成功率为97%,RTPCR法与常规病检法转移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规病检阴性的38例淋巴结中,RTPCR法检出8例有微转移。同时乳腺癌转移组与微转移组患者在肿物大小与淋巴管浸润上有相似性,而同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CR法较常规病理检查更为敏感,通过SLN定位和RTPCR的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乳腺癌SLN微转移的检出率。同时也证明RTPCR法是可靠的,SLN微转移有可能作为肿瘤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微转移 临床意义 分子检测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PCR法检测 临床病理资料 常规病理检查 SLN 转移 微转移检测 乳腺癌患者 淋巴管浸润 CK19 mRNA 肿物大小 联合使用 高乳腺癌 肿瘤预后 统计学 检出率 RT 敏感性
下载PDF
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对早中期胃癌患者胃肠道屏障功能及肿瘤微转移指标的影响
7
作者 王德康 盛翔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4期66-69,共4页
目的 探讨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对早中期胃癌患者胃肠道屏障功能及肿瘤微转移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20例早中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 目的 探讨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对早中期胃癌患者胃肠道屏障功能及肿瘤微转移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20例早中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术治疗,观察组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观察组的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观察组的核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结束时,观察组的多巴脱羧酶(DDC)、癌胚抗原(CE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早中期胃癌的效果较好,可有效保护胃肠道屏障功能,降低炎症反应程度,减少肿瘤微转移,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 早中期胃癌 胃肠道屏障功能 肿瘤微转移指标
下载PDF
微转移癌的生物学行为和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陆立 周燕 刘景坤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90-92,共3页
关键词 肿瘤 淋巴结微转移 骨髓微转移 血管生成
下载PDF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明钊 沈毅 魏煜程 《医学研究杂志》 2007年第2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微转移 早期 外科技术 完全切除 微转移 常规检查 复发率
下载PDF
食管癌微转移检测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曾薇 李惠武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376-379,共4页
食管癌位于世界常见恶性肿瘤的第8位,其治疗模式的选择基于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制定的食管癌 TNM 分期系统[1-3]。虽然目前以手术为主的化放疗辅助综合治疗使食管癌患者的预后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总体患者的1年生存率仅为75%... 食管癌位于世界常见恶性肿瘤的第8位,其治疗模式的选择基于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制定的食管癌 TNM 分期系统[1-3]。虽然目前以手术为主的化放疗辅助综合治疗使食管癌患者的预后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总体患者的1年生存率仅为75%左右[4],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20%~30%[5],仍有许多患者死于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6-7]。目前研究证实,食管癌患者的不良预后与肿瘤微转移有关[8-9]。所谓肿瘤微转移(micrometastasis)是指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在发展过程中,播散并存在于血液循环、淋巴道、骨髓及各组织器官中的肿瘤细胞,但尚未形成转移性结节,且无任何临床表现,常规病理学、影像学等方法难以发现和检测到的一种微量转移特征[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技术 微转移 食管癌 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临床应用 5年生存率 肿瘤微转移 综合治疗
下载PDF
结直肠癌微转移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佳慧 王崇树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0年第4期260-264,共5页
关键词 微转移 结直肠癌 肿瘤微转移 治疗 诊断 术后肿瘤复发 5年生存率 恶性肿瘤
下载PDF
结直肠癌微转移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程明荣 蔡元坤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2005年第5期366-371,共6页
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其复发和转移率较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结直肠癌早期微转移也越来越受到肿瘤学家们的重视。现综述近年来有关结直肠癌微转移检测指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微转移 结直肠癌 基因 结直肠癌 转移基因 微转移 直肠癌患者 根治术后 检测指标 转移 肿瘤学
下载PDF
肠癌微转移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勇 王业皇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06年第1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微转移检测 微转移 大肠癌 恶性肿瘤 治疗方法 分子生物学 癌症患者 原发肿瘤 根治术后 肿瘤转移
下载PDF
免疫磁珠联合定量RT-PCR检测胃癌外周血微转移的临床意义
14
作者 张新军 季峰 秦丽君 《浙江医学》 CAS 2005年第8期573-575,共3页
目的研究免疫磁珠联合定量RT-PCR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提取41例胃癌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RNA,先后加入抗人CD45免疫磁珠和抗人Ber-EP4免疫磁珠,再用定量RT-PCR检测癌胚抗原(CEA)mRNA和β2微球蛋白(MG)mRNA,计算出相对... 目的研究免疫磁珠联合定量RT-PCR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提取41例胃癌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RNA,先后加入抗人CD45免疫磁珠和抗人Ber-EP4免疫磁珠,再用定量RT-PCR检测癌胚抗原(CEA)mRNA和β2微球蛋白(MG)mRNA,计算出相对CEAmRNA值(CEAmRNAβ2MGmR-NA)。比较CEAmRNA的检出与患者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组织学类型、pTNM分期、淋巴转移以及肝转移的关系。结果良性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均未见扩增;41例胃癌患者中有27例CEAmRNA阳性,其中贲门3例/6例,胃体10例16例,胃窦14例19例;腺癌19例26例,粘液腺癌2例7例,低分化癌6例8例;Ⅰ期2例7例,Ⅱ期5例8例,Ⅲ期7例10例,Ⅳ期13例16例;淋巴转移19例29例,肝转移8例8例。结论正常人外周血中无CEAmRNA的表达;早期胃癌外周血可检测到CEAmRNA;CEAmRNA表达的差别在不同pTNM分期、组织学类型、有无肝转移时有显著性意义,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淋巴转移的关系无显著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微转移 临床病理 外周血 免疫磁珠 定量RT-PCR 定量RT-PCR检测 外周血微转移 胃癌患者 临床意义
下载PDF
黑色素瘤微转移的检测
15
作者 薛耀辉 《临床医药实践》 2008年第S5期959-962,共4页
关键词 黑色素瘤 微转移 前哨淋巴结 基因表达谱 癌细胞转移 实体瘤 淋巴结病理 淋巴结微转移 淋巴系闪烁造影 区域淋巴结
下载PDF
手术及术后化疗对乳腺癌血液微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帆 姜军 +2 位作者 杨新华 张毅 范林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3期2083-2085,共3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血液微转移发生规律以及手术和术后化疗对血液微转移影响。方法 以 4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临床分期分为 3组 ( 0~Ⅰ期、Ⅱ期、Ⅲ期 ) ,运用RT PCR技术 ,以CK 19mRNA为标志物 ,分别检测其术前、术后第 2天、... 目的 探讨乳腺癌血液微转移发生规律以及手术和术后化疗对血液微转移影响。方法 以 4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临床分期分为 3组 ( 0~Ⅰ期、Ⅱ期、Ⅲ期 ) ,运用RT PCR技术 ,以CK 19mRNA为标志物 ,分别检测其术前、术后第 2天、术后第 1疗程化疗后血液微转移发生情况。结果 ①术前血液微转移阳性率为 2 2 5 0 %( 9/4 0 ) ,其中 0~Ⅰ期 0 %( 0 /6)、Ⅱ期 16 0 0 %( 4 /2 5 )、Ⅲ期 5 5 5 6%( 5 /9) ,3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阳性率分别为 2 3 0 8%和 3 3 3 3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②术后第 2天血液微转移阳性率为 3 7 5 0 %( 15 /4 0 ) ,手术前后血液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③术后首次化疗结束血液微转移阳性率为 2 5 0 %( 1/4 0 ) ,化疗前后血液阳性率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临床分期越晚 ,出现微转移可能性越大。血液微转移与病理类型无关。术后化疗能降低血液中微转移阳性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微转移 外周血 细胞角蛋白19
下载PDF
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对预后影响的意义 被引量:12
17
作者 邓昊 舒细记 +3 位作者 镇鸿燕 邓羚 陈莹 刘丽江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62-766,共5页
背景与目的:淋巴结微转移的预后价值尚无一致意见,本研究旨在探讨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预后意义。方法:收集江汉大学附属医院1988年~2001年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切除、有完整淋巴结检查资料的标本80例,其中直肠癌30例,结肠癌50例。经... 背景与目的:淋巴结微转移的预后价值尚无一致意见,本研究旨在探讨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预后意义。方法:收集江汉大学附属医院1988年~2001年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切除、有完整淋巴结检查资料的标本80例,其中直肠癌30例,结肠癌50例。经过溶脂法检查淋巴结共3869枚,平均每例48.36枚,经4μm间断连续切片、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确定有无淋巴结转移与微转移(微转移灶为瘤团直径<0.2mm或瘤细胞数<50个)。数据经SAS8.1统计学软件进行Cox模型回归分析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共检出转移淋巴结232枚(6%),微转移淋巴结39枚(1.01%)。直肠癌中淋巴结转移数与患者生存时间有关(χ2=9.94,P=0.0016);淋巴结微转移与淋巴结转移数(r=0.44,P=0.016)等病理学指标有关。结肠癌中淋巴结转移数(χ2=9.52,P=0.002)、AJCC淋巴结分期(χ2=5.73,P=0.0167)与患者生存时间有关,淋巴结微转移与Dukes’淋巴结分期(r=0.314,P=0.008)有关。结论:淋巴结微转移与结直肠癌预后相关,但不能作为独立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淋巴结 微转移 预后 结肠癌
下载PDF
检测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CK19 mRNA和CEA mRNA用于预测腹膜微转移 被引量:12
18
作者 吴晴 李达 +5 位作者 彭志海 杨兆瑞 丁红华 陈栋晖 朱莉菲 李兆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2-495,共4页
目的探索检测胃癌患者腹膜微转移的方法。方法收集67例胃癌和9例胃良性病变患者腹腔冲洗液以及临床病理资料,分别采用巢式RT PCR检测腹腔冲洗液中角蛋白19(CK19)mRNA、癌胚抗原(CEA)mRNA、角蛋白20(CK20)mRNA表达;采用时间分辨荧光(TRF... 目的探索检测胃癌患者腹膜微转移的方法。方法收集67例胃癌和9例胃良性病变患者腹腔冲洗液以及临床病理资料,分别采用巢式RT PCR检测腹腔冲洗液中角蛋白19(CK19)mRNA、癌胚抗原(CEA)mRNA、角蛋白20(CK20)mRNA表达;采用时间分辨荧光(TRF)检测腹腔冲洗液上清液中CEA蛋白(P CEA)含量;采用H E染色进行腹腔冲洗液细胞学(PLC)检查。结果患者腹腔冲洗液中CK19mRNA和CEAmRN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7%和52.2%,明显高于P CEA(35.8%)、CK20mRNA(34.3%)和PLC(31.3%)(P<0.01),且阳性率随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及腹膜受累程度增加而增加。结论巢式RT PCR联合检测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CK19及CEA基因,可提高检测腹腔游离肿瘤细胞的灵敏性,适用于预测胃癌患者腹膜微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CK19MRNA CEAMRNA 腹膜微转移
下载PDF
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与远处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19
作者 高纪东 王军 +4 位作者 张保宁 王翔 梁建明 王靖 毕晓峰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85-1387,共3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早期就可发生血行转移。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乳腺疾病患者外周血肿瘤细胞含量,探讨外周血肿瘤细胞含量与远处脏器转移的相关性。方法:以人细胞角蛋白抗体和CD45抗体双色免疫标记,应用多参...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早期就可发生血行转移。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乳腺疾病患者外周血肿瘤细胞含量,探讨外周血肿瘤细胞含量与远处脏器转移的相关性。方法:以人细胞角蛋白抗体和CD45抗体双色免疫标记,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65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和10例乳腺良性病变及8例健康献血者外周血标本中肿瘤细胞含量。结果:65例乳腺癌患者中,57例检测出肿瘤细胞,阳性率为87.7%;乳腺良性病变、健康献血者外周血中未检测到肿瘤细胞。外周血肿瘤细胞阳性率与肿瘤T分期及N分期具有相关性(r=0.271,P=0.017;r=0.393,P=0.002)。除2例失访外,63例患者经过5年随诊,25例出现远处脏器转移,5年转移率为39.7%。所有远处转移病例均为外周血检测阳性患者,8例术前外周血检测阴性的患者均未发现远处转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而远处转移与肿瘤T分期、N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术前外周血肿瘤细胞数量与远处转移具有明显相关性,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肿瘤细胞,对指导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外周血肿瘤细胞含量 流式细胞仪 微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