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油微运移识别、评价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胡涛 姜福杰 +10 位作者 庞雄奇 刘远 吴冠昀 周阔 肖惠译 姜振学 黎茂稳 蒋恕 黄立良 陈冬霞 孟庆洋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6,共13页
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下二叠统风城组页岩为例,综合岩心观察、测试分析、地质剖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识别页岩层系石油微运移现象,采用自主研发的排烃潜力法定量评价页岩油微运移烃量并进行了可靠性验证,指出页岩油微运移评价的石油地质... 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下二叠统风城组页岩为例,综合岩心观察、测试分析、地质剖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识别页岩层系石油微运移现象,采用自主研发的排烃潜力法定量评价页岩油微运移烃量并进行了可靠性验证,指出页岩油微运移评价的石油地质意义。研究表明:页岩层系富有机质纹层和贫有机质纹层之间存在明显的页岩油微运移,富有机质纹层生烃能力强,生成烃类的重质组分优先与干酪根溶胀或吸附滞留,轻组分以游离态运移到与其互层的长英质或碳酸盐贫有机质纹层富集;玛页1井风城组69%的页岩存在外来运移烃的充注,31%的页岩发生了排烃作用。综合基于地质色层效应的族组分、二维核磁共振以及无机锰元素在烃类运移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等分析,验证了微运移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微运移是连接页岩层系各个油气聚集要素的桥梁,贯穿页岩油从生成、排出到富集的全过程,影响页岩油的含量和组分。页岩油微运移识别与评价结果,将为揭示页岩油动态差异富集机制、建立页岩“多级生油高峰”模式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微运移识别 微运移评价 准噶尔盆地 玛湖凹陷 下二叠统 风城组 排烃潜力法
下载PDF
页岩油微运移研究进展及意义
2
作者 文杰 徐尚 +4 位作者 苟启洋 赵同旭 王宇帆 刘秉昌 温康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共14页
页岩油微运移是指石油由页岩层系中的富有机质层产生,并向其紧邻且孔渗性较好的贫有机质层发生短距离运移的现象。勘探实践显示,微运移可有效改善贫有机质层含油性及其品质,甚至优于部分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是页岩油勘探突破的重要层段。... 页岩油微运移是指石油由页岩层系中的富有机质层产生,并向其紧邻且孔渗性较好的贫有机质层发生短距离运移的现象。勘探实践显示,微运移可有效改善贫有机质层含油性及其品质,甚至优于部分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是页岩油勘探突破的重要层段。因此,对页岩油微运移现象进行系统研究具有必要性。在回顾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之上,首先明确了页岩油微运移的示踪主要包括岩石热解参数、烃组分、生物标志化合物、非烃化合物、同位素等指标,基本原理是根据运移烃与滞留烃地球化学性质分异进行判别。分析表明,微运移会导致贫有机质页岩层系生烃活化能分散状分布,生烃门限偏早,且轻组分以游离态在贫有机质层中的聚集可进一步增加生油层和储油层烃组分分异程度,进而影响页岩含油性与可动性特征。基于油气运移及其地质色层效应,揭示了微运移贯穿油气生成、排出和滞留全过程,是连接页岩层系各个油气聚集要素的桥梁,影响了页岩油的差异富集。综合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方法是未来开展页岩层系中微运移精细识别的有效途径,将为揭示陆相页岩油动态差异富集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微运移示踪 地球化学 页岩油富集
下载PDF
烃类源内微运移对页理型页岩油差异富集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3亚段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士祥 郭芪恒 +2 位作者 潘松圻 周新平 郭睿良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54,共9页
受陆相页岩多纹层类型、高密度纹层特征的影响,烃类源内差异微运移成为控制不同岩相页岩含油性及可动性的重要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10口系统取心井为对象,利用X-射线衍射、薄片观察、扫描电镜、氮气吸附、激光共聚焦、地球化学等分析测... 受陆相页岩多纹层类型、高密度纹层特征的影响,烃类源内差异微运移成为控制不同岩相页岩含油性及可动性的重要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10口系统取心井为对象,利用X-射线衍射、薄片观察、扫描电镜、氮气吸附、激光共聚焦、地球化学等分析测试手段,结合测井及试油资料,对三叠系延长组长73亚段页岩中烃类的微运移现象及微运移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页岩中富有机质纹层生成的原油普遍发生微米—毫米尺度的微运移,其中生烃增压提供了微运移动力;频繁发育的刚性纹层为微运移的烃类提供大量聚集空间;生烃增压缝—页理缝—微裂缝为微运移提供了通道;纹层矿物组成差异造成烃类分异。纹层的组合类型及差异微运移机理决定了长英质纹层页岩和凝灰质纹层页岩具有相对较好的含油性及可动性,是中—高成熟度页理型页岩油风险勘探的主要岩相类型。7口直井在长73亚段页岩中试油获10t/d以上的工业油流,证明长73亚段页岩段含油性好,水平井开发提产潜力大,有望成为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增储上产的接替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页岩油 长73亚段 源内微运移
下载PDF
济阳坳陷博兴洼陷页岩油微运移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鑫 刘惠民 +3 位作者 张顺 李政 杜振京 黎萍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70-272,共3页
通常认为,区别于常规油气的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页岩油是种自生自储,原地聚集的油气富集类型(胡宗全等,2021;马永生等,2022)。然而,随着页岩油勘探实践与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入,众多学者认识到页岩油并不是完全赋存在页岩中的原地滞留油,... 通常认为,区别于常规油气的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页岩油是种自生自储,原地聚集的油气富集类型(胡宗全等,2021;马永生等,2022)。然而,随着页岩油勘探实践与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入,众多学者认识到页岩油并不是完全赋存在页岩中的原地滞留油,部分油气也存在短距离的微运移现象(王淼等,2015;刘惠民等,2017;李政,2020)。因此,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加深页岩油微运移的研究,对于认识泥页岩中烃类流体再分配对页岩油富集规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博兴洼陷 页岩油 微运移 包裹体
下载PDF
四川盆地烃类垂向微运移及其地球化学效应 被引量:11
5
作者 汤玉平 刘运黎 +1 位作者 赵跃伟 陈银节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8-511,共4页
根据钻井垂向剖面中烃类的变化特征,研究其烃类垂向微运移迹象,用以追溯地表异常来源,进而研究近地表异常模式及成因机理。四川盆地油气井中自深至浅,环烷烃百分组成逐渐降低,正构和异构烷烃不断增加;280 nm和210 nm紫外导数值逐渐降低... 根据钻井垂向剖面中烃类的变化特征,研究其烃类垂向微运移迹象,用以追溯地表异常来源,进而研究近地表异常模式及成因机理。四川盆地油气井中自深至浅,环烷烃百分组成逐渐降低,正构和异构烷烃不断增加;280 nm和210 nm紫外导数值逐渐降低;运移指向明显,表征了烃类垂向微运移客观存在的事实。川西地区近地表样品与下伏储层C1—C5色谱图及三维荧光图谱基本相似,说明二者同源,揭示了近地表化探异常为“有源之水”,近地表化探异常及其靶区预测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 微运移 地球化学效应 油气化探 四川盆地
下载PDF
烃类垂向微运移的地球化学效应及其机理讨论 被引量:34
6
作者 汤玉平 刘运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31-436,共6页
烃类垂向微运移(盖层及其上部)形成近地表烃类异常是油气化探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前提。烃类垂向微运移的客观存在表明地表化探异常为"有源之水"。油气藏不同部位微运移的差异性揭示了油气化探的有效性。文中依据地表和井中地球... 烃类垂向微运移(盖层及其上部)形成近地表烃类异常是油气化探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前提。烃类垂向微运移的客观存在表明地表化探异常为"有源之水"。油气藏不同部位微运移的差异性揭示了油气化探的有效性。文中依据地表和井中地球化学成果,根据油气井中普遍存在的烃类向上趋轻的结构梯度和各指标正向运移梯度及晕源对比,揭示了烃类垂向微运移的客观存在,强调了微裂缝网络系统的重要性,对微运移机理进行了讨论,较好地解释了地表化探异常的成因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 垂向微运移 地球化学效应 机理 油气运移
下载PDF
荧光光谱在烃类垂向微运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汤玉平 唐艳玲 +3 位作者 胡斌 魏巍 王国建 岳向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70-371,共2页
油气井中荧光光谱强度及其比值的正向变化梯度和向上趋轻反映了烃类垂向微运移的客观存在。荧光光谱三元图和同步荧光图谱能较好地指示微运移的方向 :自深层到地表 ,λ32 0nm增加 ,λ36 0nm减小 ;除λ430nm外 。
关键词 油气聚集 油气化探 荧光光谱 烃类 垂向微运移
下载PDF
油气微运移方向与圈闭有效性及其控藏模式——以济阳坳陷勘探实践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王亚琳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6,共5页
油气的二次运移方向可以分为2种:一种是从烃源灶到正向构造带的宏观运移方向,适用于有利勘探区带的预测;另一种是近圈闭处的微运移方向,适用于有利勘探目标的评价。利用济阳坳陷多口失利探井的勘探实践资料总结发现,在油气宏观运移方向... 油气的二次运移方向可以分为2种:一种是从烃源灶到正向构造带的宏观运移方向,适用于有利勘探区带的预测;另一种是近圈闭处的微运移方向,适用于有利勘探目标的评价。利用济阳坳陷多口失利探井的勘探实践资料总结发现,在油气宏观运移方向明确的前提下,相邻2套地层等高线的组合关系决定圈闭的有效性及成藏位置。当断层两盘构造等高线近于平行、断层走向与等高线(近于)平行,则上、下两盘的圈闭都有成藏的可能性。当断层两盘构造等高线近于垂直,近油源一侧(下降盘)等高线与断层走向(近于)平行时,则邻近油源一侧的圈闭可以成藏。这一控藏模式的总结,为研究人员开展勘探目标评价提供了依据,有利于提高探井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微运移 圈闭有效性 等高线组合关系 济阳坳陷
下载PDF
油气微运移的烃类相态 被引量:6
9
作者 辛忠斌 张交东 +1 位作者 丁丽荣 雷敏 《河南石油》 2002年第4期8-10,共3页
微运移机制是目前油气化探等非地震直接找油的理论基础,只有研究清楚油气微运移的相态,才可能进一步研究微运移的机制;含油气水相是油气发生微运移最普遍和优先起作用的相态;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不排除油气以其它相态发生渗漏的可能。
关键词 油气藏 油气微运移 烃类相态 水相 油气化探
下载PDF
烃类垂向微运移及近地表地球化学效应 被引量:14
10
作者 赵克斌 孙长青 陈昕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99-101,共3页
油气化探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烃类的垂向微运移,这种运移是指深部油气藏的烃类可以通过盖层及其上部地层运移到近地表,形成用现代高精度仪器足以检测到的与背景有显著差异的化探异常。以鄂尔多斯盆地某油气开发区实测化探资料为基础,论... 油气化探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烃类的垂向微运移,这种运移是指深部油气藏的烃类可以通过盖层及其上部地层运移到近地表,形成用现代高精度仪器足以检测到的与背景有显著差异的化探异常。以鄂尔多斯盆地某油气开发区实测化探资料为基础,论述烃类自油气藏垂向微运移至地表的证据,探讨由烃类垂向微运移引起的近地表地球化学效应,并建立有效的判别模式,应用于研究区化探异常的含油气性预测,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地质效果,在化探异常范围内多口井钻获商业油流,证明深入研究地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可以为油气钻探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 垂向微运移 近地表 地球化学 油气勘探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高产页岩油井BYP5页岩地质特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惠民 李政 +9 位作者 包友书 张守春 王伟庆 吴连波 王勇 朱日房 方正伟 张顺 刘鹏 王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05-1417,共13页
济阳坳陷高产页岩油井BYP5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沙三下亚段)页岩为高成熟、富碳酸盐页岩典型代表,研究其地质特征对相似页岩勘探具有借鉴意义。从矿物组成、薄层结构、生烃条件、烃类流体性质、储集空间特征等方面剖析了该页岩基... 济阳坳陷高产页岩油井BYP5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沙三下亚段)页岩为高成熟、富碳酸盐页岩典型代表,研究其地质特征对相似页岩勘探具有借鉴意义。从矿物组成、薄层结构、生烃条件、烃类流体性质、储集空间特征等方面剖析了该页岩基本特点。基于地化参数异常分析了页岩油微运移调整、富集机制,确定了页岩油可动的油饱和度指数(OSI)、总有机碳含量(TOC)及孔隙度下限。研究了有利于页岩油高产的地质条件。研究表明:BYP5井沙三下亚段页岩以碳酸盐质页岩为主,具有明显的薄层结构特征,薄层类型主要包括泥质薄层和泥晶方解石薄层。TOC为0.58%~7.98%,平均4.52%,以Ⅰ型有机质为主,处于生轻质油-凝析气阶段。孔隙度为2.2%~6.9%,平均3.22%,储集空间包括基质孔、层间缝以及穿层缝,其中基质孔是主要储集空间类型。可动页岩油的OSI下限值低于50 mg/g,TOC下限值为1%,孔隙度下限为2.2%。利于高产的地质条件是:①较高的有机质丰度和生烃潜力,为石油富集及流动奠定坚实物质基础;②油气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可大大降低有效储集物性下限;③异常高压为石油产出提供了充足的天然能量;④页岩的纹层状/层状结构特征决定了其具有较高的生-储-渗效率;⑤层间缝和穿层缝等多种裂缝发育,可有效沟通裂缝两侧的基质孔隙,有利于基质孔中石油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碳酸盐页岩 微运移调整 纹层状/层状结构 油饱和度指数 页岩油 济阳坳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页岩气水平井暂堵球运移坐封机理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峰 荣莽 许明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02-2208,共7页
为了确定页岩气水平井暂堵球运移坐封机理,研究水平井筒和射孔炮眼处固液流态特征。为此,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离散单元法(DEM)和稠密离散相模型(DDPM)耦合压裂液与暂堵球运动特征,计算获取暂堵球在不同位置分布、运移和坐封规律,结... 为了确定页岩气水平井暂堵球运移坐封机理,研究水平井筒和射孔炮眼处固液流态特征。为此,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离散单元法(DEM)和稠密离散相模型(DDPM)耦合压裂液与暂堵球运动特征,计算获取暂堵球在不同位置分布、运移和坐封规律,结合施工微地震监测数据分析投球前后微地震事件强度、平面及空间分布,探讨投球工艺参数与储层改造效果关联特征,进而总结了页岩气水平井采用暂堵球进行炮眼封堵的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管道中央流核是暂堵球和支撑剂运移主要区间,适当提高液相黏度可提高中心流核占比,低黏液体在炮眼处进液具有差异性,对上游炮眼进行部分封堵,不能有效提高下游深部炮眼处改造效果;受限于流体阻力,暂堵球速度降低,沿管壁分散,空间分布差异,相互作用力可忽略,不同排量下暂堵球运移速度有相对稳定值,5 m3/min排量是暂堵球有效坐封临界值;投球后平均施工压力明显增大,表明暂堵球长时间有效坐封,采用6簇射孔微地震事件波及范围大于8簇射孔,投球后事件多集中于上游射孔段,下游射孔段改造效果较差;采用6簇射孔投球前缝长延伸顺利,投球后以提高缝网复杂度为主,采用8簇射孔投球前近井带改造,投球后前4簇提升储层改造体积(SRV)为主,即增加簇数将导致缝长延伸不足,提高近井带改造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暂堵球 坐封 运移沉降地震 裂缝长度
下载PDF
三维荧光光谱的油气指示意义 被引量:18
13
作者 陈银节 缪九军 张宗元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9-72,共4页
三维荧光图谱具有"指纹图"的特征。通过对井中岩屑样品及近地表土壤样品的三维荧光分析,不仅可以指示油气的运移、聚集,而且可以有效地指示油气层的存在及其油气属性,是对于已钻井油气层重新认识(老井油气复查)的有效方法,同... 三维荧光图谱具有"指纹图"的特征。通过对井中岩屑样品及近地表土壤样品的三维荧光分析,不仅可以指示油气的运移、聚集,而且可以有效地指示油气层的存在及其油气属性,是对于已钻井油气层重新认识(老井油气复查)的有效方法,同时可据其推断下覆圈闭的含油气性质,是地面化探指示油气属性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 油气化探 微运移 油气属性
下载PDF
晕-源对比暨油气化探基础原理研究思考 被引量:5
14
作者 龚维琪 姚俊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8-176,共9页
在松辽梨树、鄂尔多斯、川西、苏北天长、塔北雅克拉等地区,应用色谱-质谱(GC -MS)、紫外吸收光谱(UV)、全扫描荧光(TSF)等方法对浅表微迹烃(小于1 0 -6)进行了测定,证实地下油气源确实存在垂向微运移,并在其上方形成分散场(晕)的晕-源... 在松辽梨树、鄂尔多斯、川西、苏北天长、塔北雅克拉等地区,应用色谱-质谱(GC -MS)、紫外吸收光谱(UV)、全扫描荧光(TSF)等方法对浅表微迹烃(小于1 0 -6)进行了测定,证实地下油气源确实存在垂向微运移,并在其上方形成分散场(晕)的晕-源关系,即使是深逾5 0 0 0m具严密盖层的油气藏也不例外。针对目前油气化探基础原理研究比较薄弱的状况,对油气化探基础原理的研究,应从深部地球化学场的观测入手,结合精细的地震地质资料追溯烃类微渗漏的形迹脉络,印证不同的机理假设;同时,还应重视地下油气微渗漏的动态观测,加强组构地球化学场及其异常成因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源对比 油气化探 基础原理 异常形成机理 深部地球化学场 组构异常 模拟实验 微运移
下载PDF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on electro-osmotic treatment effect of polluted soil using EKG and iron electrodes 被引量:1
15
作者 ZANG Jun-chao ZHENG Ling-wei +3 位作者 XIE Xin-yu WANG Heng-yu LIU Yi-min PANG Ji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3052-3061,共10页
This study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of the electro-osmosis treatments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 using electrokinetic geosynthetics(EKG)and iron electrodes in terms of bot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 This study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of the electro-osmosis treatments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 using electrokinetic geosynthetics(EKG)and iron electrodes in terms of bot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The variation in the electrical parameters was analyzed,and the results show lin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conductivity and between the soil and pore water conductivities.The average cathode contact resistance of iron is60%smaller than that of EKG,whereas the average anode contact resistance of EKG is56%smaller than that of iron.The values of the power consumption per unit mass of contaminants for EKG and iron are1.895and1.989kJ/g,respectively.After electro-osmosis,the number of soil pores increased,but the average area decreased,with an average area of0.9100–1.0504μm^2.Based on microstructure analysis,we obtained higher electroosmotic efficiency and realized the effective analysis and utilization between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KG contaminated soil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on transport MICROSTRUCTUR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