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浆酸性磷酸酶微量检测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望九 李笑梅 +1 位作者 汤明礼 陈永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2-23,共2页
世界卫生组织(WHO)1992推荐的精浆酸性磷酸酶(ACP)测定的方法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在WHO方法基础上结合微量测定,即用96孔板替代比色杯,试液总量减少至300-550ul;用酶联免疫检测仪替代分光光度计,可连... 世界卫生组织(WHO)1992推荐的精浆酸性磷酸酶(ACP)测定的方法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在WHO方法基础上结合微量测定,即用96孔板替代比色杯,试液总量减少至300-550ul;用酶联免疫检测仪替代分光光度计,可连续比色,直接打印结果,96人份样品比色仅需5分钟。该法操作简便、快速、样品量、试剂量少、重复性、直线线性好,适合实验室的精液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检验 精液 酸性磷酸酶类 微量检测
下载PDF
改良的精浆锌快速微量检测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望九 汤明礼 +1 位作者 李笑梅 陈永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7期606-607,共2页
目的 :探讨一种更加快速简便 ,重复性好的精浆锌快速微量检测法。方法 :精浆锌和 4 (2 吡啶偶氮 )间苯二酚反应 ,形成锌 色原复合物 ,在 490nm处比色 ;取消了高氯酸消化蛋白质的步骤 ,将原法中加中和缓冲液、显色试剂、双蒸水三个步骤... 目的 :探讨一种更加快速简便 ,重复性好的精浆锌快速微量检测法。方法 :精浆锌和 4 (2 吡啶偶氮 )间苯二酚反应 ,形成锌 色原复合物 ,在 490nm处比色 ;取消了高氯酸消化蛋白质的步骤 ,将原法中加中和缓冲液、显色试剂、双蒸水三个步骤合成一步。结果 :2 3例正常对照组精浆锌浓度 (1 95± 0 6 9)mmol/L ,锌总量 (6 6 1± 3 0 1) μmol/total;标准锌液在 10 96 μmol/L内呈直线相关 ;批内重复精浆锌浓度 (mmol/L)分别为2 90 2± 0 10 0 ,1 0 0 6± 0 0 5 0 ,变异系数分别为 3 45 % ,4 97% ;批间重复平均锌浓度 (mmol/L)分别为 2 80 2±0 119,1 0 0 8± 0 0 6 0 ,变异系数分别为 4 2 5 % ,5 95 % ;分别将不同浓度的锌加到 8份精浆样品中 ,平均回复率(98 34± 4 0 9) % ;每份精浆加 6 118μmol/L锌标稀释液 2 5 0 μl,平均回复率为 (97 90± 6 16 ) %。结论 :改良法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 ,样品、试剂量少 ,重复性、直线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 检测 微量检测 不育症
下载PDF
误食中毒检样中毒鼠强比色微量检测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余萍 《职业与健康》 CAS 2003年第8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毒鼠强 比色 微量检测
下载PDF
全血锌原子吸收光谱微量检测法的实验观察
4
作者 徐腊香 刘芳 李志鹏 《医学临床研究》 CAS 1997年第S1期25-26,共2页
人体微量元素锌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是人体红细胞碳酸酐酶的必需成份,其含量约占0.33%;是维持RNA多聚酶活性的微量元素,与染色体蛋白质,DNA复制相关的G32P蛋白质的转录相关的TFlllA蛋白功能完整性密切相关;锌还是人体生长发育等功能的... 人体微量元素锌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是人体红细胞碳酸酐酶的必需成份,其含量约占0.33%;是维持RNA多聚酶活性的微量元素,与染色体蛋白质,DNA复制相关的G32P蛋白质的转录相关的TFlllA蛋白功能完整性密切相关;锌还是人体生长发育等功能的必需微量元素.它不能在体内自然合成.其含量的改变常与某些疾病相关,其缺乏常导致儿童智力发育不全,生长发育缓慢,呼吸道反复感染及消化道疾病如慢性腹泻、食欲不振.作者等随机采取2157例样本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微量全血锌.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 微量检测 实验观察 微量全血锌 吸光度 必需微量元素 染色体蛋白质 呼吸道反复感染 生长发育 慢性腹泻
下载PDF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微量检测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5
作者 张贵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155-156,共2页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即ALT,是临床检查常用的一项指标,也是评价身体健康状况的必检项目。常规测定方法有比色法和速率法,速率法因需专门的仪器而使其受到一定的限制。比色法中,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为赖氏法。因其存在有一定的局限...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即ALT,是临床检查常用的一项指标,也是评价身体健康状况的必检项目。常规测定方法有比色法和速率法,速率法因需专门的仪器而使其受到一定的限制。比色法中,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为赖氏法。因其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本人对赖氏法进行了较为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酸氨基 转移酶 微量检测 赖氏法
下载PDF
运用生化超微量检测甘油三脂及影响因素的探讨
6
作者 田华 《航空航天医药》 1996年第1期30-30,共1页
运用生化超微量检测甘油三脂及影响因素的探讨田华甘油三胎测定是血脂检测的主要内容。是对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症、糖尿病、心肌梗塞等疾病诊断的必不可少主要检测项目之一。过去由于毛采用乙酸雨醇抽提法进行检测,所用试... 运用生化超微量检测甘油三脂及影响因素的探讨田华甘油三胎测定是血脂检测的主要内容。是对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症、糖尿病、心肌梗塞等疾病诊断的必不可少主要检测项目之一。过去由于毛采用乙酸雨醇抽提法进行检测,所用试剂品种多、操作手续繁杂,影响因素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 生化检测 微量检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一种大豆脂肪酸的微量检测方法
7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8年第4期69-69,共1页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是一种大豆脂肪酸含量微量检测方法。本发明在传统大豆脂肪酸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半粒法进行取样,以己烷为内标物。结合甘油三酯对大豆籽粒中的脂肪酸总量进行萃取,然后加入氢氧化钾的甲醇溶液在水浴...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是一种大豆脂肪酸含量微量检测方法。本发明在传统大豆脂肪酸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半粒法进行取样,以己烷为内标物。结合甘油三酯对大豆籽粒中的脂肪酸总量进行萃取,然后加入氢氧化钾的甲醇溶液在水浴中进行甲酯化,把得到的甲酯化的脂肪酸混合物离心后,取上清液在气相色谱上进行精确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含量 大豆籽粒 微量检测 农业生产技术 脂肪酸混合物 甘油三酯 甲醇溶液 氢氧化钾
下载PDF
果蔬中花青素的提取及显色检测微量元素研究进展
8
作者 陈莹 黄茂智 +2 位作者 次帕央姆 张晓晗 张强英 《中国食品工业》 2023年第3期82-84,91,共4页
花青素是果蔬中一类水溶性天然色素,因其独特的酸碱性结构,在食品中呈现不同的色彩,是重要着的食品色剂,同时也是金属离子的良好显色剂。本文综述了有机溶剂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方法、超临界流体萃取、酶提取法和高压脉冲电场辅助技术... 花青素是果蔬中一类水溶性天然色素,因其独特的酸碱性结构,在食品中呈现不同的色彩,是重要着的食品色剂,同时也是金属离子的良好显色剂。本文综述了有机溶剂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方法、超临界流体萃取、酶提取法和高压脉冲电场辅助技术在花青素提取中的应用,总结了提取后的花青素作为显色剂在金属元素铁、铝、钼的显色检测应用,为花青素的提取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 花青素 提取方法 微量元素检测 食品色素
下载PDF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水中微量的芬太尼 被引量:18
9
作者 孔令策 左国民 +2 位作者 刘广强 程振兴 蔡伟平 《光散射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4-38,共5页
通过化学法合成了具有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活性的银胶体,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光谱仪分别对银胶体的形貌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采用这种衬底对水相中微量的芬太尼进行了SERS检测研究,并对芬太尼的SERS信号进行了归属,考察了... 通过化学法合成了具有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活性的银胶体,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光谱仪分别对银胶体的形貌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采用这种衬底对水相中微量的芬太尼进行了SERS检测研究,并对芬太尼的SERS信号进行了归属,考察了各种实验条件对SERS检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大银胶体浓度有利于芬太尼SERS信号的检测;随着团聚剂氯化钠浓度增大芬太尼的SERS信号强度会先增大后减小,即团聚剂浓度存在一个最佳值;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芬太尼的检测限可以达到0.1ppm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微量检测 芬太尼 银胶体
下载PDF
4种方法检测牛奶等样品中微量隐孢子虫卵囊的比较 被引量:6
10
作者 严若峰 周金林 李培英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206-208,共3页
目的 评价4种方法检测牛奶等样品中隐孢子虫卵囊污染情况的应用价值。 方法 利用Nested PCR、PCR、饱和蔗糖溶液漂浮及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4种方法,分别对36份牛奶、73份奶牛粪便及10份污水样品中鼠隐孢子虫卵囊进行检测。 结果 Nested ... 目的 评价4种方法检测牛奶等样品中隐孢子虫卵囊污染情况的应用价值。 方法 利用Nested PCR、PCR、饱和蔗糖溶液漂浮及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4种方法,分别对36份牛奶、73份奶牛粪便及10份污水样品中鼠隐孢子虫卵囊进行检测。 结果 Nested PCR方法的检出率分别为11.11%、23.29%和0,均高于其他3种方法。结论4种检测方法中,Nested PCR敏感性最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可用于微量隐孢子虫卵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孢子虫 牛奶-粪便污水 微量检测 Nested PCR
下载PDF
液相法微量检测胶原肽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文颖 徐亚光 +3 位作者 刘艳 陈亮 易维学 蔡木易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5-268,共4页
建立了一种微量检测样品清除羟基自由能力的液相分析方法。采用Inertsil ODS-SP 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v(甲醇):v(0.02mol/L乙酸铵水溶液)=5:95,流速1.0mL/min,柱温30℃,样品使用量为30μL,液相检测时间为6min。在... 建立了一种微量检测样品清除羟基自由能力的液相分析方法。采用Inertsil ODS-SP 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v(甲醇):v(0.02mol/L乙酸铵水溶液)=5:95,流速1.0mL/min,柱温30℃,样品使用量为30μL,液相检测时间为6min。在上述条件下测得胶原肽清除羟基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15mg/mL,与传统分光光度法测定值一致。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和重现性好,样品使用量少,并且不受样品本身颜色的干扰,可广泛应用于微量检测天然抗氧化剂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肽 高效液相色谱法 微量检测 羟基自由基
原文传递
根瘤菌结瘤因子的微量生物检测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国平 朱军 +1 位作者 徐苏芸 娄无忌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6-57,共2页
在豆科植物根系分泌物诱导下,根瘤菌在自生状态下能产生胞外寡糖胺类物质─—结瘤因子,其生物学功能之一是引起某些豆科植物根毛卷曲。结瘤因子与根毛接触4h后,即使去除结瘤因子,3~6天后根毛即能发生变形。据此设计出一种结瘤... 在豆科植物根系分泌物诱导下,根瘤菌在自生状态下能产生胞外寡糖胺类物质─—结瘤因子,其生物学功能之一是引起某些豆科植物根毛卷曲。结瘤因子与根毛接触4h后,即使去除结瘤因子,3~6天后根毛即能发生变形。据此设计出一种结瘤因子微量生物检测法。该法操作方便,并且只需耗用微量结瘤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瘤菌 结瘤因子 微量检测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RhD(-)血液中微量RhD(+)红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英 陈雪 +4 位作者 李健 吕文彬 王乃红 兰炯采 方军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46-348,共3页
目的探讨建立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微量RhD(+)红细胞的试验方法。方法选取标准的RhD(+)和RhD(-)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用间接标记法一抗为IgG抗-D,二抗为FITC-抗-IgG F(ab’)2染色,应用FCM检测RhD(+)细胞的比例,并确立IgG抗-D的最佳使用剂... 目的探讨建立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微量RhD(+)红细胞的试验方法。方法选取标准的RhD(+)和RhD(-)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用间接标记法一抗为IgG抗-D,二抗为FITC-抗-IgG F(ab’)2染色,应用FCM检测RhD(+)细胞的比例,并确立IgG抗-D的最佳使用剂量。在此实验条件下,作FCM检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关性分析和FCM的检测重复性分析。结果抗-D的最佳使用剂量是1∶4稀释,50μl/1×106细胞;当RhD(+)细胞占RhD(-)细胞比例范围为2.5%—0.312%时,FCM测定比例与已知实际比例的相关系数(r)=0.987。RhD(+)细胞比例分别为10%、2.5%的同一测定管各重复测定10次,变异系数分别3.4%、4.9%。结论FCM检测微量RhD(+)细胞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重复性,可应用于临床检测RHD(-)患者体内的微量RhD(+)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RhD(+) 流式细胞术 微量检测
下载PDF
Nested PCR检测微量隐孢子虫卵囊 被引量:2
14
作者 严若峰 周金林 李培英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0-572,共3页
根据隐孢子虫 18S r DNA序列 ,设计出隐孢子虫属和鼠隐孢子虫种的特异性引物 ,进行 PCR和 Nested PCR反应 ,先后分别扩增出 1条 5 4 0 bp和 1条 2 5 0 bp的条带。研究表明 ,Nested PCR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应用Nested PCR可检测 1... 根据隐孢子虫 18S r DNA序列 ,设计出隐孢子虫属和鼠隐孢子虫种的特异性引物 ,进行 PCR和 Nested PCR反应 ,先后分别扩增出 1条 5 4 0 bp和 1条 2 5 0 bp的条带。研究表明 ,Nested PCR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应用Nested PCR可检测 1~ 10个鼠隐孢子虫卵囊 ,其敏感性是饱和蔗糖漂浮法的 10 5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隐孢子虫卵囊 微量检测 NestedPCR 隐孢子虫病
下载PDF
细菌微量反应管的制备及性能检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全德 孙淑萍 +2 位作者 岳新贞 贾莉婷 王玉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4期264-265,263,共3页
应用洁净硬质玻璃管制成细菌微量反应管。用18种细菌对18种微量反应管进行377管次试验,8小时内出现结果者占22%,10小时内出现结果者占95%,与常规反应管出现的结果完全符合。与常规反应管相比较出现结果快、操作方便、经济实惠。
关键词 细菌 生化反应 微量检测
下载PDF
尿常规与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16
作者 魏江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036-0038,共3页
探究在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过程中给予尿微量白蛋白、尿常规检测的意义和作用。方法 将2022年5月-2023年3月这个时间段内来我们医院健康体检的50例设为参照组,而同期就诊的50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观察对象均给予... 探究在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过程中给予尿微量白蛋白、尿常规检测的意义和作用。方法 将2022年5月-2023年3月这个时间段内来我们医院健康体检的50例设为参照组,而同期就诊的50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观察对象均给予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和尿常规检测,对比两组的差异和不同之处。结果 观察组的尿常规阳性检出率低于尿微量白蛋白检出率(P<0.05);在SG、尿PH方面,观察组低于参照组(P<0.05);而U-WBC水平方面,观察组却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值、三酰甘油、葡萄糖耐量均高于参照组人群(P<0.05)。结论 使用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技术用在诊断糖尿病早起肾损伤中可以起到较高的诊断价值,帮助临床医生判断患者是不是存在肾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治疗效果的评价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早期肾损伤 尿常规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彭佑林 李贵芳 《遵义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A06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高血压 尿 白蛋白 微量检测
下载PDF
光谱分析用于无创血糖检测的微量葡萄糖测量
18
作者 孙晶华 焦绘春 +1 位作者 张黎丽 王明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6期685-686,693,共3页
采用无创伤的方法检测血糖是人们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是当今国际医疗和传感器领域十分关注的课题之一.无创血糖检测将使糖尿病检测手段产生质的飞跃,对糖尿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唾液中葡萄糖含量仅为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1 50~1 1... 采用无创伤的方法检测血糖是人们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是当今国际医疗和传感器领域十分关注的课题之一.无创血糖检测将使糖尿病检测手段产生质的飞跃,对糖尿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唾液中葡萄糖含量仅为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1 50~1 100,所以通过人的唾液测量血糖值,其精度要达到0.01mmol L.基于光谱分析技术,实现了葡萄糖的微量检测,精度高,重复性好.为实现无创血糖检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分析 无创血糖 微量检测 葡萄糖
下载PDF
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法检测沙粒中的微量原油 被引量:1
19
作者 任泽伟 詹洪磊 +7 位作者 陈思同 李新宇 张燕 陈儒 孟昭晖 秦凡凯 赵昆 宝日玛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1-365,共5页
由于太赫兹波对极性物质有很高的灵敏度,因此可以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检测沙粒中含有的微量原油。将微量的原油浓度与太赫兹衰减系数之间建立起线性模型。同时引入有效介质理论来证实太赫兹介电常数与原油含量低于200 ppm之间的线性... 由于太赫兹波对极性物质有很高的灵敏度,因此可以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检测沙粒中含有的微量原油。将微量的原油浓度与太赫兹衰减系数之间建立起线性模型。同时引入有效介质理论来证实太赫兹介电常数与原油含量低于200 ppm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可以成为检测沙粒中微量原油泄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 微量检测 沙粒 原油
下载PDF
副溶血性弧菌毒素编码基因的微量、可视化检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晨丽 陈兰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88-296,共9页
针对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毒素编码基因(tdh和trh),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以毛细管为反应介质,建立一种微量(5μL)、特异、灵敏、低成本、可视化、快速检测的毛细管LAMP(capillary LAMP,cLA... 针对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毒素编码基因(tdh和trh),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以毛细管为反应介质,建立一种微量(5μL)、特异、灵敏、低成本、可视化、快速检测的毛细管LAMP(capillary LAMP,cLAMP)。本研究针对每个靶标基因分别设计6条特异性引物,系统优化Mg^2+、dNTPs浓度和Bst DNA聚合酶使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等参数,确立最适cLAMP反应体系;测定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5μL cLAMP反应体系为6 mmol/L或8 mmol/L Mg^2+,1.44 mmol/L或1.28 mmol/L dNTPs、0.096 U/μL Bst DNA聚合酶、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60 min。针对靶基因tdh和trh,cLAMP方法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基因组DNA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3 fg/μL和34 fg/μL,纯培养物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9.85×10^3 CFU/mL和8.25×10^5 CFU/mL;且与其他6种常见致病菌(霍乱弧菌、创伤弧菌、溶藻弧菌、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无交叉反应。本研究建立的微量、可视化cLAMP方法为食源性致病菌副溶血性弧菌检测试剂盒的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毒素编码基因 毛细管环介导等温扩增 可视化检测 微量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