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6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老年体检人群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和系统炎症反应指数与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黄亚 倪文吉 +4 位作者 张锐 李丹丹 周颖 金涛 钟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186-2191,共6页
背景微量白蛋白尿是反应肾脏早期微血管损害的敏感指标,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既往研究表明长期慢性炎症在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血液炎症标志物与微量白蛋白尿相关性的报道较少。目的探讨中老年体检人群... 背景微量白蛋白尿是反应肾脏早期微血管损害的敏感指标,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既往研究表明长期慢性炎症在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血液炎症标志物与微量白蛋白尿相关性的报道较少。目的探讨中老年体检人群中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和系统炎症反应指数(SIRI)与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23年4—7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健康医学科进行健康体检的2105例40岁以上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非微量白蛋白尿组(1857例,UACR<30 mg/g)和微量白蛋白尿组(248例,UACR=30~300 mg/g)。根据三分位数将SII分为T1(0.09~0.27)、T2(0.28~0.40)和T3(0.41~1.38),将SIRI分为t1(0.11~0.41)、t2(0.42~0.66)和t3(0.67~3.52)。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进行比较,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探讨SII、SIRI水平与UACR对数转化值(log UACR)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II、SIRI与微量白蛋白尿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性别、腰臀比、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同型半胱氨酸、肾小球滤过率、红细胞沉降率、SII、SIRI水平高于非微量白蛋白尿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非微量白蛋白尿组(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II、SIRI水平与log UACR均呈正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各控制变量后,SII水平升高是微量白蛋白尿发生风险的危险因素(OR=1.17,95%CI=1.01~1.35,P=0.031);与T1水平患者相比,T3水平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发生风险升高(OR=1.43,95%CI=1.01~2.03,P=0.046),且微量白蛋白尿发生风险随着SII增加呈升高趋势(P趋势=0.038)。校正各控制变量后,SIRI水平升高是微量白蛋白尿发生风险的危险因素(OR=1.18,95%CI=1.03~1.35,P=0.019);与t1水平患者相比,t3水平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发生风险升高(OR=1.45,95%CI=1.01~2.09,P=0.046),且微量白蛋白尿发生风险随着SIRI增加呈升高趋势(P趋势=0.032)。结论中老年体检人群SII、SIRI水平与log UACR及微量白蛋白尿发生风险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尿 微量白蛋白尿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系统炎症反应指数 中老年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左心室肥厚与RDW、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
2
作者 朱秋平 朱慧英 张超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 探究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左心室肥厚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微量白蛋白尿(micro albuminuria, MAU)的关系。方法 将138例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按照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80例左心室肥厚组与5... 目的 探究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左心室肥厚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微量白蛋白尿(micro albuminuria, MAU)的关系。方法 将138例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按照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80例左心室肥厚组与58例无左心室肥厚组,另选择同时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各组RDW、MAU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关系。结果 左心室肥厚组RDW、MAU较无左心室肥厚组及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MAU与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左心室肥厚呈正相关(P<0.05)。左心室肥厚组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病程、收缩压较无左心室肥厚组高,HDL-C较无左心室肥厚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MAU、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病程均为患者左心室肥厚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左心室肥厚与RDW、MAU密切相关,检测RDW、MAU可为患者左心室肥厚防治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肥胖 左心室肥厚 红细胞分布宽度 微量白蛋白尿
下载PDF
达格列净治疗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杨鸿雁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期49-51,共3页
目的:分析达格列净治疗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西格列汀,试... 目的:分析达格列净治疗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西格列汀,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肾小球滤过率(e GFR)和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血压水平、体质量指数(BMI)、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_(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2 h PBG、Hb A_(1c)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e GF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UA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UACR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舒张压、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收缩压(S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SBP水平低于治疗前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格列净治疗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的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血糖、尿白蛋白、SBP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糖尿病 微量白蛋白尿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进展至大量白蛋白尿的风险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卢作维 曹宏伟 +7 位作者 刘涛 张娜娜 陈艳艳 史勤利 刘向阳 王琼 赖敬波 李晓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6期3259-3268,共10页
背景我国糖尿病肾病(DKD)的发病率及其所致终末期肾病(ESRD)在透析患者中所占比例不断攀升,DKD防控已刻不容缓,强化的多因素干预措施可延缓或者阻止DKD的病程进展,因而通过建立个性化的风险预测模型,可延缓或者阻止DKD病程进展,从而实现... 背景我国糖尿病肾病(DKD)的发病率及其所致终末期肾病(ESRD)在透析患者中所占比例不断攀升,DKD防控已刻不容缓,强化的多因素干预措施可延缓或者阻止DKD的病程进展,因而通过建立个性化的风险预测模型,可延缓或者阻止DKD病程进展,从而实现DKD的有效防治。目的开发和验证一个基于诺模图(Nomogram)的列线图模型,根据预测变量预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从微量白蛋白尿(MAU)进展为大量白蛋白尿(CAU)的风险。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0月—2020年3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白蛋白尿患者1263例,并根据入院时间将入组病例分为开发队列906例和验证队列357例。应用LASSO回归从收集的基线数值中筛选预测变量,并根据筛选的预测变量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模型的Nomogram。模型的验证和评估主要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Hosmer-Lemeshow检验(H-L检验),并根据决策曲线分析法(DCA)评价该模型的实际临床净收益。结果基于LASSO回归惩罚收缩方法筛选出糖尿病病程、收缩压(S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胱抑素C(Cys-C)、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7个预测变量,依据这些预测变量构建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糖尿病病程≥10年、SBP≥140mmHg、HbA_(1c)≥7.0 mmol/L、LDL-C≥1.8mmol/L、Cys-C>1.09 mg/L及合并DR是T2DM患者MAU进展为CAU的危险因素(P<0.05),而eGFR分层处理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模型的内外部验证显示该模型预测效能较优,开发队列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4[95%CI(0.782,0.846)],验证队列的AUC为0.768[95%CI(0.713,0.823)],校准曲线和H-L检验(开发队列P=0.065;验证队列P=0.451)均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拟合度,另外DCA结果显示当开发队列和验证队列的阈值概率分别为0.08~0.74和0.14~0.70时,该模型临床有效性较高。结论本研究开发了一个包含糖尿病病程、SBP、HbA1c、LDL-C、Cys-C、eGFR及是否合并DR 7个变量的列线图模型,可用于预测T2DM患者MAU进展为CAU的临床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蛋白尿 微量白蛋白尿 大量蛋白尿 列线图
下载PDF
青年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石雷雷 徐园园 杨宁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4期381-384,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青年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科2020年4月—2021年7月收治的341例青年高血压患者(18~45岁)为研究对象,根据MAU测定...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青年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科2020年4月—2021年7月收治的341例青年高血压患者(18~45岁)为研究对象,根据MAU测定结果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单纯高血压患者)和病例组(合并MAU的高血压患者),其中249例无MAU(对照组),92例有MAU(病例组)。根据资料类型采用相应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间的临床资料,并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青年高血压患者MAU的相关因素。结果该研究人群中MAU发生率为27.0%(95%CI 22.2%~31.7%)。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收缩压[(139±17)mm Hg vs(133±14)mm Hg]及舒张压[(87±12)mm Hg vs(83±12)mm Hg]水平更高(P均<0.05)。此外,病例组体重指数[(28.5±4.5)kg/m 2 vs(26.9±3.9)kg/m 2]、立位醛固酮[(17.2±11.3)ng/mL vs(13.8±7.5)ng/mL]、尿酸[(420.4±109.1)μmol/L vs(390.5±89.3)μmol/L]及血肌酐[(69.3±14.4)μmol/L vs(66.1±12.2)μmol/L]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收缩压、高水平的立位醛固酮及尿酸与青年高血压患者MAU的发生相关。结论收缩压、高水平的立位醛固酮及尿酸可能与青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微量白蛋白尿 青年
下载PDF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但素琴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184-1187,共4页
目的探讨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TRP1)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入院后检测所有患者24 h尿液,根据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将患者... 目的探讨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TRP1)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入院后检测所有患者24 h尿液,根据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将患者分为两组,合并MAU(UACR 30~300 mg/g)为观察组(44例)、正常MAU(UACR<30 mg/g)为对照组(36例)。测定两组CTRP1、肿瘤坏死因子-ɑ(TNF-α)、脂联素、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反应蛋白(CRP)及血脂代谢等水平,并分析CTRP1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MAU的关系。结果观察组CTRP1、TNF-α、UACR水平比对照组高,脂联素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TRP1与TNF-α、UACR水平呈正相关,与脂联素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RP1、TNF-α及脂联素是老年性高血压患者UACR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RP1、TNF-α及脂联素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MAU发生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肿瘤坏死因子 微量白蛋白尿
下载PDF
微量白蛋白尿在社区医院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治中的意义
7
作者 林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8期0089-0091,共3页
研究微量白蛋白尿在社区医院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择取在社区医院就诊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三组(甲组33例、乙组25例、丙组22例),对照组为同期的健康志愿者80名,检验时间为2021年12月... 研究微量白蛋白尿在社区医院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择取在社区医院就诊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三组(甲组33例、乙组25例、丙组22例),对照组为同期的健康志愿者80名,检验时间为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两组均进行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尿素(Urea)、血清肌酐(CREA)的检测,并计算尿干化学蛋白(PRO)定性阳性率,分析观察组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不同病程患者的mALB相关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mALB测定值与阳性率、PRO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Urea、CREA数据相差不大(P>0.05);观察组中,甲组mALB≤20mg/L的比例高于其他两组,病程<5年、5~10年的患者一次性尿蛋白阳性率均高于其他病程阶段患者,P<0.05。结论 通过mALB检测判断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微量白蛋白尿,可为社区医院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提供较好的辅助作用,便于尽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医院 糖尿病 早期肾损害 诊治 微量白蛋白尿
原文传递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性 被引量:23
8
作者 李明阳 靳英 +3 位作者 陈蕾 张伟 刘波 王建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252-2253,共2页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微量白蛋白尿(MAU)的相关性及AASI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172例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文献方法计算AASI,以AASI<0.55...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微量白蛋白尿(MAU)的相关性及AASI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172例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文献方法计算AASI,以AASI<0.55或AASI≥0.55分为两组,比较各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指数及MAU的差异,以及与AASI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比较,在AASI≥0.55组中,其IMT、颈动脉斑块指数及MAU水平显著高于AASI<0.55组(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ASI与IMT、颈动脉斑块指数及MAU呈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IMT(r=0.560,P<0.001)、颈动脉斑块指数(r=0.591,P<0.001)、MAU(r=0.538,P<0.001);控制年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血肌酐水平、eGFR等因素后,偏相关分析显示,AASI仍与IMT、颈动脉斑块指数及MAU显著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MT、颈动脉斑块指数及MAU均与AASI独立相关,其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260、0.252、0.337,P<0.001。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AASI与IMT、颈动脉斑块指数及MAU水平呈显著正相关,AASI可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颈动脉粥样硬化 微量白蛋白尿
下载PDF
伟素治疗微量白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被引量:17
9
作者 陈思娇 魏敏 +6 位作者 高阳 胡怡 熊盈 张绍维 时景璞 李廷富 宋今丹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伟素对微量白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纳入年龄43~70岁,糖尿病病程6个月~30年,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0~300mg的60例。微量白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6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等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只... 目的探讨伟素对微量白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纳入年龄43~70岁,糖尿病病程6个月~30年,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0~300mg的60例。微量白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6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等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只予常规降糖治疗12周;氯沙坦钾组在常规降糖治疗同时每日晨口服氯沙坦钾50mg,12周;伟素组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同时给予伟素600LSU,qd,iv或im治疗4周,再以250 LSU bid,po序贯治疗8周。所检测指标包括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素氮(BUN)、肌酐(Cr)等。结果常规治疗组UAER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氯沙坦钾组和伟素组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后氯沙坦钾组UAER下降34.04%,伟素组下降33.62%。治疗后两组UAER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伟素能够减少微量白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与氯沙坦钾的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素 糖尿病肾病 微量白蛋白尿 尿蛋白排泄率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艳芳 陆菊明 +7 位作者 潘长玉 田慧 陆小平 孔祥涛 姚晨 邓心新 王正升 王淑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70-272,共3页
观察了494例新诊断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徽量白蛋白尿(MAU)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表明其MAU患病率、尿白蛋白排泄率(UAE)、体重指数(BMI)、平均动脉压(MAP)、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显著高... 观察了494例新诊断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徽量白蛋白尿(MAU)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表明其MAU患病率、尿白蛋白排泄率(UAE)、体重指数(BMI)、平均动脉压(MAP)、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高密度胎蛋白-胆固醇(HDL-Ch)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UAE与BMI、MAP、空腹血糖呈独立正相关,与HDL-Ch呈负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微量白蛋白尿 NIDDM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肾脏组织损伤及病情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葛永纯 谢红浪 +5 位作者 徐峰 汪玲 钟永忠 安玉 曾彩虹 刘志红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7-212,269,共7页
目的:观察影响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U)进展和缓解的临床与病理因素,并分析其对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的影响。方法:纳入尿白蛋白定量30~300mg/24h,血清肌酐≤109.62μmol/L,并愿意接受肾活检的2型DN患... 目的:观察影响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U)进展和缓解的临床与病理因素,并分析其对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的影响。方法:纳入尿白蛋白定量30~300mg/24h,血清肌酐≤109.62μmol/L,并愿意接受肾活检的2型DN患者61例。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基线年龄、糖尿病病程等)、临床指标(eGFR、血脂、血糖、尿白蛋白定量等)及病理指标(肾小球体积、系膜区面积百分比、基膜厚度、足细胞足突宽度等)。结果:61例患者中失访7例,MAU进展组22例(40.74%),MAU稳定组25例(46.30%),MAU转阴组7例(12.96%)。MAU转阴组患者基线尿白蛋白定量显著低于稳定组和进展组[(103.05±53.88)mg/24h vs (139.58±76.88)mg/24h vs (192.58±97.64)mg/24h,P=0.02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稳定组和进展组[(1.38±0.34)mmol/L vs (0.94±0.23)mmol/L vs (1.04±0.37)mmol/L,P=0.006],足细胞裂孔膜分布密度显著高于稳定组和进展组[(1.01±0.21)个/μm伽(0.78+0.21)个/μm vs(0.58+0.30)个/μm,P=0.00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足细胞裂孔膜分布密度(HR=0.029,P〈0.001)和肾小球体积(HR=0.513,P=0.018)是MAU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糖尿病病程(HR=0.925,P=0.012)、血尿酸(HR=1.012,P=0.034)、总胆固醇(HR=4.235,P=0.021)、ACEI/ARB使用(HR=311.451,P=0.006)是MAU转阴/缓解的独立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eGFR(HR=0.853,P=0.010)、血尿酸(HR=1.019,P=0.016)是eGFR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表现MAU的2型DN患者基线临床病理指标能够预测MAU进展与缓解,基线eGFR和血尿酸能够预测eGFR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微量白蛋白尿 肾组织病理 肾小球滤过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早期微量白蛋白尿病人的综合护理干预 被引量:18
12
作者 戴莉敏 孙婷婷 +2 位作者 崔庆庆 方英 刘媛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098-2104,共7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糖尿病肾病早期微量白蛋白尿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门诊糖尿病肾病早期微量白蛋白尿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门诊专科护士常规建档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基础上实施综合护...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糖尿病肾病早期微量白蛋白尿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门诊糖尿病肾病早期微量白蛋白尿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门诊专科护士常规建档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和干预1年后遵医行为,激惹、抑郁和焦虑评分,以及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控制率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1年后,观察组激惹、抑郁和焦虑总分[(22.56±2.89)分]、生存质量总分[(37.55±8.69)分]低于对照组[(24.07±3.85)分、(70.12±7.85)分],遵医行为、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糖尿病肾病早期微量白蛋白尿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慢性肾脏病 微量白蛋白尿 综合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 遵医行为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与血管内皮功能及颈总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32
13
作者 谢秀梅 李志凌 +2 位作者 李兢 马国添 余国龙 《高血压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F)及颈总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筛选老年高血压患者64例,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率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NAU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MAU组)。另设30例非EH老年人...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F)及颈总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筛选老年高血压患者64例,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率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NAU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MAU组)。另设30例非EH老年人为对照组(NC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24h尿白蛋白含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 MT)及其粥样斑块指数(PI)。结果(1)与对照组(9·1%±1·8%)比较,老年高血压患者NAU组已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降低(6·3%±1·1%,P<0·05),而MAU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则进一步降低(5·0%±1·4%,P<0·05)。(2)MAU组颈总动脉I MT较NAU组增高,且两组均较对照组增高[(1·0±0·2,0·9±0·1vs0·8±0·1)mm,P值均<0·05]。(3)MAU组的微量白蛋白尿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呈负相关(r=-0·597,P<0·001);微量白蛋白尿与颈总动脉I MT呈正相关(r=0·700,P<0·001)。结论老年EH患者均存在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和颈总动脉粥样硬化,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I MT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微量白蛋白尿 内皮功能障碍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动脉病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鲁雁 孙宁玲 +2 位作者 张克良 刘兰燕 刘喜荣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病伴及不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动脉结构及功能的差异。方法:入选高血压病患者307例,对入选患者分别进行晨尿白蛋白/肌酐测定、大动脉弹性指数、小动脉弹性指数、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 目的:分析高血压病伴及不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动脉结构及功能的差异。方法:入选高血压病患者307例,对入选患者分别进行晨尿白蛋白/肌酐测定、大动脉弹性指数、小动脉弹性指数、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测定结果将入选患者分为正常组(n=232)和异常组(n=75),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动脉功能和结构指标的组间差异比较。结果:①大动脉弹性指数和小动脉弹性指数在异常组均低于正常组;②cfPWV在异常组显著高于正常组;③应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元分析,小动脉弹性指数和cfPWV在两组之间的差异仍存在;④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在异常组显著高于正常组,Logistic回归去除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和糖尿病等影响因素后组间差异仍存在;⑤异常组颈动脉斑块检出数显著高于正常组。以上P均<0.05~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量白蛋白尿和动脉功能、结构异常在高血压病情判断中可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微量白蛋白尿 动脉功能 颈动脉
下载PDF
NIDDM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21
15
作者 施曼珠 张俊清 +13 位作者 钱荣立 杨建梅 贾培红 张树彬 欧阳福珍 邓正明 李琼芳 张少石 秦淑珍 康新满 李美莲 李经 胡伟 鲁梅花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31-134,共4页
109例年龄≤60岁的NIDDM患者,其中40例并有微量白蛋白尿或早期蛋白尿,69例正常白蛋白尿,分析比较两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心脏受损情况,结果发现微量白蛋白尿组与正常白蛋白尿组相比,缺血性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高(... 109例年龄≤60岁的NIDDM患者,其中40例并有微量白蛋白尿或早期蛋白尿,69例正常白蛋白尿,分析比较两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心脏受损情况,结果发现微量白蛋白尿组与正常白蛋白尿组相比,缺血性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高(25%比15.9%),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较大(4.86±0.54cm比4.69±0.55cm,P<0.05),表明微量白蛋白尿组有心脏受损较多的倾向,提示微量白蛋白尿是NIDDM患者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冠心病 微量白蛋白尿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血管内皮功能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晓华 谢璇 +2 位作者 戴信刚 袁晓红 倪红燕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3-285,305,共4页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 (DM)患者伴微量白蛋白尿时肾外血管病变的发病情况 ,并探讨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 (NA组 )和微量白蛋白尿组 (MA组 ) ,观察肾外血管病变...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 (DM)患者伴微量白蛋白尿时肾外血管病变的发病情况 ,并探讨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 (NA组 )和微量白蛋白尿组 (MA组 ) ,观察肾外血管病变的发病率 ,检测内皮功能障碍标志物vonWillebrandfactor(vWF)、endothelin 1 (ET 1 )的血浆水平。结果 MA组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均比NA组增高 (P <0 0 5 )。血浆vWF水平 :NA组为 (1 1 8 95± 46 72 ) % ,MA组为 (2 0 2 0 7± 73 3 0 ) % (P <0 0 1 ) ;血浆ET 1水平 :NA组为 (5 0 60± 1 2 3 9) μg·L-1,MA组为 (79 1 3± 1 4 0 4) μg·L-1(P <0 0 1 )。vWF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显著正相关 (r=0 .72 ,P <0 0 1 ) ;ET 1的血浆水平与vWF的血浆水平显著正相关 (r=0 .69,P <0 0 1 )。结论 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 2型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比正常白蛋白尿患者更为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微量白蛋白尿 内皮功能障碍 糖尿病血管病变 DM 尿蛋白排泄率
下载PDF
非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微量白蛋白尿与心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12
17
作者 阮蕾 罗彩东 +10 位作者 闫亚非 王羽 吴屹 郑铿 陈航 刘童 秦方 王静 汤雁蓉 张静 付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9-422,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非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成功再灌注后微量白蛋白尿对心功能的预后价值。方法:225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成功再灌注患者根据微量白蛋白尿是否阳性,分为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组(n=124)和微量白蛋白尿阴性组(n=101)。观...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非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成功再灌注后微量白蛋白尿对心功能的预后价值。方法:225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成功再灌注患者根据微量白蛋白尿是否阳性,分为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组(n=124)和微量白蛋白尿阴性组(n=101)。观察两组患者再灌注治疗后24小时T波倒置和2小时ST段下降幅度;心肌梗死急性期、3个月和6个月时的左心室大小和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血浆脑钠肽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高血压史、心绞痛史、心肌梗死史、心律失常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再灌注后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组24小时T波倒置及2小时ST段完全回落明显低于微量白蛋白尿阴性组(P<0.05);再灌注后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组24小时T波无倒置和2小时ST段部分回落和无回落明显高于微量白蛋白尿阴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组与微量白蛋白尿阴性组比较,微量白蛋白尿阴性组6个月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高、左心室射血分数低(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个月及6个月时血浆脑钠肽水平明显升高,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组及微量白蛋白尿阴性组组内分别比较:心肌梗死急性期、3个月和6个月血浆脑钠肽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在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成功再灌注患者中,微量白蛋白尿是心功能变化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糖尿病 急性心肌梗塞 微量白蛋白尿
下载PDF
微量白蛋白尿阴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异常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念鸿 杨建梅 +5 位作者 孔岩 张春丽 李海霞 徐国宾 李淑葵 郭晓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92-1094,共3页
目的探讨微量白蛋白尿阴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下降的发生率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以8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0μg/m in为微量白蛋白尿阴性,以双血浆99mTc-DTPA血浆清除率方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90 m l.m in-1.1.73 ... 目的探讨微量白蛋白尿阴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下降的发生率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以8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0μg/m in为微量白蛋白尿阴性,以双血浆99mTc-DTPA血浆清除率方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90 m l.m in-1.1.73 m-2为肾功能下降,分析我院内分泌病房的12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微量白蛋白尿阴性的患者肾功能下降发生率,比较肾功能下降组和肾功能正常组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Logistic回归分析肾功能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 (1)在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微量白蛋白尿阴性而肾功能下降的发生率达31%。(2)在微量白蛋白尿阴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肾功能下降组年龄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踝肱指数(AB I)显著低于肾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趾肱指数(TB I)显著低于肾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微量白蛋白尿阴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GFR与患者年龄和糖尿病病程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49和-0.227,P值分别为0.000和0.043),与AB I、TB I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305、0.429,P值分别为0.007和0.000)。(4)TB I为微量白蛋白尿阴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B=-4.736,P=0.001)。结论微量白蛋白尿阴性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下降发生率可能较高,动脉硬化可能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肾功能 微量白蛋白尿 动脉硬化
下载PDF
硫辛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冯亚敏 徐家蓉 +2 位作者 游娜 郑海宁 祝群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95-97,共3页
目的观察硫辛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mAlb)和氧化应激(O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硫辛酸组(25例)和对照组(27例),测定治疗前后24 h尿mAlb、氧化应激... 目的观察硫辛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mAlb)和氧化应激(O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硫辛酸组(25例)和对照组(27例),测定治疗前后24 h尿mAlb、氧化应激标志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硫辛酸组mAlb水平明显降低(P<0.01),SOD活性明显增高(P<0.01),而对照组mAlb、SO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能有效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OS和mAlb水平,从而保护肾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辛酸 早期糖尿病肾病 氧化应激 微量白蛋白尿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9
20
作者 郭进 陈雯 +4 位作者 王风 林英忠 赵毅兰 王小燕 陈翠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1112-1113,共2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 (CHD)患者微量白蛋白尿 (Malb)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根据有无微量白蛋白尿 ,将 5 2例CHD患者分为 2组 :Malb组 2 0例 ,无Malb组 3 2例。采用高分辨彩色超声技术检测肱动脉舒张功能 :反应性充血后血管舒张 ... 目的 :探讨冠心病 (CHD)患者微量白蛋白尿 (Malb)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根据有无微量白蛋白尿 ,将 5 2例CHD患者分为 2组 :Malb组 2 0例 ,无Malb组 3 2例。采用高分辨彩色超声技术检测肱动脉舒张功能 :反应性充血后血管舒张 (FMD)、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血管舒张 (NID )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CHD伴Malb组吸烟、合并高血压者明显高于不伴Malb组 (χ2分别为 6 93和 5 68,均P <0 0 5 ) ;Malb组的FMD显著低于无Malb组 [分别为 ( 5 96± 0 5 3 ) %和 ( 6 3 2± 0 62 ) % ,P <0 0 5 ] ;血脂、NID等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伴有Malb的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较无微量白蛋白尿者严重 ;Malb是微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受损的临床表现 ;Malb可能是冠心病的又一预测标志和独立危险因素 ;吸烟、高血压病加重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白蛋白尿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冠心病患者 CHD 血管舒张 吸烟 含服 合并 障碍 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