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肉汤微量稀释法对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敏感性检测的评价 |
钟业腾
王洁莹
陈灼霖
许玉妮
邱文华
裴华
|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微量稀释法测定抗真菌剂对酵母菌MIC的评价 |
孙长贵
张丽君
曾贤铭
陈汉美
孙关忠
|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20
|
|
3
|
Neo-Sensitab纸片法与微量稀释法检测常见酵母菌对酮康唑敏感性的比较 |
徐红
陈裕充
温海
陈江汉
|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4 |
7
|
|
4
|
Neo-Sensitab纸片扩散法与NCCL SM27-A微量稀释法测定97株酵母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比较 |
朱浩翔
张永信
章强强
龙丰
|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5
|
微量稀释法测定皮肤癣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实验研究 |
刘维达
王金燕
吴建明
|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17
|
|
6
|
微量稀释法测定抗酵母样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MIC)的两种终点判定法比较 |
陆小军
康梅
徐克和
刘际芬
潘培根
陈拯
|
《华西医学》
CAS
|
1999 |
5
|
|
7
|
微量稀释法检测酵母菌最低抑菌浓度 |
应春妹
汪雅萍
沈薇
杨海慧
刘立成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2003 |
4
|
|
8
|
微量稀释法对肿瘤患者术后合并感染ESBLs菌株的检测验证 |
张鹏
张文芳
陈环
|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9
|
检测常见酵母菌耐药性的纸片法和微量稀释法比较 |
汪雅萍
应春妹
潘杰
张灏旻
于嘉屏
|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0
|
应用微量稀释法对伊曲康唑于皮肤癣菌MIC影响因素分析 |
刘维达
王金燕
吴建明
|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1997 |
1
|
|
11
|
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多量与微量稀释法对比研究 |
张晓冬
|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0 |
4
|
|
12
|
微量稀释法测定致病酵母对氟康唑敏感性 |
刘维达
张秀丽
于长平
|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3
|
|
13
|
纸片法和微量稀释法临床分析 |
孙万里
高昆山
官旭俊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2010 |
4
|
|
14
|
微量稀释法检测临床常见细菌的耐药性结果分析 |
吴炜
干梦九
朱建国
|
《浙江医学》
CAS
|
2001 |
0 |
|
15
|
用纸片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的比较 |
晋兴
武爱荣
黄波
周娜
曹义战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
2014 |
9
|
|
16
|
微量稀释法检测男性不育患者脲原体的耐药性分析 |
周运恒
石晓星
杨阳
顾伟鸣
马红霞
|
《检验医学》
CAS
|
2018 |
3
|
|
17
|
K-B琼脂扩散法与微量稀释法两种药敏试验方法的比较 |
杨素
贺建群
|
《衡阳医学院学报》
|
1998 |
6
|
|
18
|
棋盘法和倍比微量稀释法在体外联合抗真菌活性药物筛选中的应用研究 |
尹光美
苏刘艳
李俊
李加秀
胡金玲
张祎
王睿睿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19 |
15
|
|
19
|
ATBFUNGUS2微量稀释法测定酵母样真菌药敏试验初步研究 |
俞碧霞
徐成良
孔海深
|
《江西医学检验》
|
2006 |
1
|
|
20
|
微量稀释法检测小诺霉素与氯霉素合用的体外抗菌作用 |
袁红
刘强
|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
200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