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夏“德师”考辨
1
作者 何伟凤 《西夏学》 2023年第2期1-7,共7页
“德师”是西夏律令明文规定设置的一种“师位”官职,属于皇帝之师。由于在一般西夏文献中少见应用,其性质与具体指代至今都没有搞清楚。综合考察存世西夏文献,发现西夏文《六韬》《孝经》等夏译汉籍使用“德师”对译汉文“太师”或“师... “德师”是西夏律令明文规定设置的一种“师位”官职,属于皇帝之师。由于在一般西夏文献中少见应用,其性质与具体指代至今都没有搞清楚。综合考察存世西夏文献,发现西夏文《六韬》《孝经》等夏译汉籍使用“德师”对译汉文“太师”或“师”,可以与西夏基于汉文典籍创作的《德行集》中的汉语借词“太师”勘同。“德师”是西夏仿照中原传统“三公”中的“太师”创置的官职,其在内宫任职,作为帝王之师,与西夏佛教“帝师”同时并存又相互独立。《六韬》等“帝师”类文献的译著与“德师”官职的设立反映西夏同时继承了中原传统“帝师”文化和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师 西夏 《六韬》
原文传递
课程思政视域下师范院校“德师交融”育人体系的构建
2
作者 徐晋华 卓洪艳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39-41,F0003,共4页
在师范院校,立德树人有着师范教育所赋予的特殊意义和要求,课程与教学应“德师交融”,道德培养与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和谐共生,引领学生课程中领会内化,课程外实践与反思,并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辐射能力。师范院校... 在师范院校,立德树人有着师范教育所赋予的特殊意义和要求,课程与教学应“德师交融”,道德培养与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和谐共生,引领学生课程中领会内化,课程外实践与反思,并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辐射能力。师范院校应加强“德师交融”的统筹顶层设计,构建“德师交融”的教师共同体,创新“德师交融”工作方式,形成“德师交融”的监督及激励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范院校 德师交融 共同体
下载PDF
高校教师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3
作者 吴婷 杨春敏 《现代企业》 2015年第3期43-44,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园地,教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核心关键。教师职业的内涵决定了教师是人类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是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园地,教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核心关键。教师职业的内涵决定了教师是人类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是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却相对滞后,出现了一系列引发社会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师风建设 人民满意教育 社会经济 教学效果 教学主渠道 德师 社会关注 高为范 专业知识
下载PDF
教师观的演变:德师·经师·人师
4
作者 余必健 谭诤 杨远征 《科教文汇》 2016年第3期13-14,共2页
教师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使者,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纵观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从教师教授的内容、教师的职业标准、教师的教育观念等角度来看,教师大抵经历了从德师到经师再到人师的演变。弄清了教师演变的过程,对于把握教师职业的... 教师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使者,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纵观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从教师教授的内容、教师的职业标准、教师的教育观念等角度来看,教师大抵经历了从德师到经师再到人师的演变。弄清了教师演变的过程,对于把握教师职业的发展走向和构建新型教师标准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变 德师
下载PDF
开展“三项主题”活动 推进教师师德师能建设
5
作者 赖菡 《基础教育参考》 2010年第5X期16-18,共3页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为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厦门市从2007年4月,在全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和幼儿园启动了教师岗位大练兵、师德建设和...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为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厦门市从2007年4月,在全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和幼儿园启动了教师岗位大练兵、师德建设和百名校长万名教师进社区进家庭"三项主题"活动。3年来,在全市广大教师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三项主题"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实效,有力地推进了教师的师德师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德师 教育大计 业务精湛 中等职业学校 农村学校教 水平 爱生 骨干教培训
下载PDF
师范院校“德师交融”育人体系构建
6
作者 徐晋华 《教育探究》 2021年第2期49-52,共4页
高校教育中,专业课程要与思政课程一道,同向同行,以产生同频共振效应,立德树人,共同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师范院校,立德树人有着师范教育所赋予的特殊意义和要求,课程与教学应“德师交融”,道德培养与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和谐共生... 高校教育中,专业课程要与思政课程一道,同向同行,以产生同频共振效应,立德树人,共同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师范院校,立德树人有着师范教育所赋予的特殊意义和要求,课程与教学应“德师交融”,道德培养与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和谐共生,引领学生在课程中领会内化,在课程外实践与反思,并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辐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向同行 德师交融 树人
下载PDF
铸就教师高尚人格,提升教师育德能力——关于中职德育如何走出困境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景忠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 2015年第11期24-26,共3页
不久前,教育部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以下简称《大纲》)。《大纲》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贯穿始终的红线,全面融入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并突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特色,强调养成教育... 不久前,教育部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以下简称《大纲》)。《大纲》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贯穿始终的红线,全面融入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并突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特色,强调养成教育、实践教育,加强实训实习期间的德育,企业参与学生实训实习期间的德育工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 《大纲》 养成教育 教育工作者 中国特色 实训实习 人生导 德师 教育智慧
下载PDF
纠正突出问题 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8
作者 本刊记者 《山西教育(管理版)》 2015年第6期7-8,共2页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专项整治工作精神,省教育厅制定了《关于开展违反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决定通过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和师德师风自查自纠,严肃查处违反师德师风行为,坚决纠正教师队伍中存在的违反师德师风突出问题,...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专项整治工作精神,省教育厅制定了《关于开展违反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决定通过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和师德师风自查自纠,严肃查处违反师德师风行为,坚决纠正教师队伍中存在的违反师德师风突出问题,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和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完善规章制度,构建防范违反师德师风行为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师风建设 整治工作方案 队伍管理 政府专项 自查自纠 高校 德师 违反职业道 教学活动 教育
原文传递
有德之师: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的鹄的 被引量:2
9
作者 许烨 刘克利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63,共5页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之必要,体现于对高校教师普遍行为的制约,对高校教师个体行为的约束,对高校教师专业实践提供伦理支撑。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的目标是培养"有德之师"。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是植...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之必要,体现于对高校教师普遍行为的制约,对高校教师个体行为的约束,对高校教师专业实践提供伦理支撑。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的目标是培养"有德之师"。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是植根于教师专业伦理领域的,体现师德这种教师内在的精神价值追求,是从"全人"的角度赋予教师职业更深厚的道德内涵,以"是否是有德之人"的价值标准来判断教师的专业伦理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 职业伦理规范
下载PDF
德性之师·率性之师·真理之师——近代欧洲教育家塑造的三种教师形象及其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龚兵 梁平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35-38,51,共5页
教师形象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人格品性等外显的综合表现。近代欧洲的三位教育家——洛克、卢梭和第斯多惠,分别在他们的著作中塑造了三种不同的教师形象,即:德性之师、率性之师与真理之师。三种教师形象既兼具师者的共性,又个... 教师形象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人格品性等外显的综合表现。近代欧洲的三位教育家——洛克、卢梭和第斯多惠,分别在他们的著作中塑造了三种不同的教师形象,即:德性之师、率性之师与真理之师。三种教师形象既兼具师者的共性,又个性鲜明,对于当今时代塑造理想的教师形象有着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 性之 率性之 真理之
下载PDF
审视师德,让专业多一点真实
11
作者 朱慧 《教育家》 2016年第31期10-11,共2页
The voices of Education.师德是提升队伍水准的总枢纽。教师或许因功利价值而从业,但入行后则应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如此才能善教、乐教。言传身教是最有效的育人方式;教师的道德品行是学生学习的内容,是任何教科书和奖惩制度都代替不... The voices of Education.师德是提升队伍水准的总枢纽。教师或许因功利价值而从业,但入行后则应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如此才能善教、乐教。言传身教是最有效的育人方式;教师的道德品行是学生学习的内容,是任何教科书和奖惩制度都代替不了的。人们常说,'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应该师德师能双轮驱动、专业人文并驾齐驱'。现实中,大多数教师能够主动发展,但也不乏一些教师有失范、失德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 德师 品行 第一资源 总枢纽 双轮驱动 善教 奖惩制度 功利价值 教育发展
下载PDF
浅析“师魂、师德、师能”的整体性及其联系
12
作者 马兰芝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3期79-80,共2页
师魂师德师能教育系统工程开展至今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受到有关各方面密切关注和好评。为使'三师'教育系统工程进一步得到发展,本文拟对师魂师德师能的整体性及其联系作一粗浅的论述,以期有利于'三师'工程的构建。... 师魂师德师能教育系统工程开展至今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受到有关各方面密切关注和好评。为使'三师'教育系统工程进一步得到发展,本文拟对师魂师德师能的整体性及其联系作一粗浅的论述,以期有利于'三师'工程的构建。一韩愈的明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一语道出了教师独具一格的职业特点,也从整体结构上指出了教师在人生态度、情绪及价值观上所表现出的精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师 规范 教育系统 人生态度 解惑者 职业理想 行为 教育工作
下载PDF
全面深化师德建设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3
作者 张书鹏 《中小学校长》 2014年第12期10-11,共2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同志多次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山东省德州市教育局在德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同...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同志多次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山东省德州市教育局在德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结合德州教育工作实际,以全面深化师德建设工作为抓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人 教育工作 专业水平 德师 自主成长 教学业绩 辨证统一 积分制 工作指导意见
下载PDF
大学之道新实践——宁德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江小源、校长林跃鑫访谈录
14
作者 戎戒 《海峡通讯》 2016年第8期31-33,共3页
当今世界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回归大学之道,坚守大学之本,重塑大学之魂。在此大背景下,笔者如约拜访了宁德师院党委书记江小源、校长林跃鑫。请他们重点结合宁德师院"专升本"及升本后5年的发展历程,谈谈对大学之道的... 当今世界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回归大学之道,坚守大学之本,重塑大学之魂。在此大背景下,笔者如约拜访了宁德师院党委书记江小源、校长林跃鑫。请他们重点结合宁德师院"专升本"及升本后5年的发展历程,谈谈对大学之道的认识与实践。大学无范式有规律2003年12月,江小源在屏南县委书记的任上,一纸调令,将他任命为当时宁德师专的党委书记。当时不论是宁德市领导还是他个人,都瞄准一个目标——"专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之道 小源 学院党委书记 德师 屏南 专业知识教育 地方经济 县委书记 开放办学 本科大学
原文传递
加强师德和素质提升 不负时代使命
15
作者 刘秀梅 刘彩艳 《中国农村教育》 2015年第11期58-59,共2页
一、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展现教师人格魅力 一是爱岗敬业。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 一、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展现教师人格魅力 一是爱岗敬业。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养 教学工作 不计名利 人格魅力 教育事业 德师 课程改革实验 中青年教 专家型教 专业知识
下载PDF
论德山宣鉴禅师呵佛骂祖思想
16
作者 张松辉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53-56,共4页
本文对“呵佛骂祖”思想的起源和确切含义进行了梳理,指出了这一思想与湖湘文化的关系及其教育学意义最后还简略地阐述了这一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山宣鉴禅 呵佛骂祖 湖湘文化 教育学意义
下载PDF
舞蹈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浅谈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慧鹏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第5期88-90,共3页
舞蹈是肢体表现的语言,通过对身体素质、协调性、灵活性、控制能力、乐感、节奏感、表现力的训练,最大限度的解放身体,运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创造美好形象。通过舞蹈训练,可改变人体的自然形态,为舞蹈艺术需要的表现力打下物质的基础。... 舞蹈是肢体表现的语言,通过对身体素质、协调性、灵活性、控制能力、乐感、节奏感、表现力的训练,最大限度的解放身体,运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创造美好形象。通过舞蹈训练,可改变人体的自然形态,为舞蹈艺术需要的表现力打下物质的基础。舞蹈教学不仅仅是以完成教学大纲的规定为任务,不仅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舞蹈基本功和舞蹈表演能力,还应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和舞蹈教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与学 示范 教学能力
下载PDF
修身正己 以文化人——浅谈语文教师学科育德的四条路径
18
作者 李屹 《江苏教育》 2021年第6期33-37,共5页
对语文教师而言,育己和育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其载体就是语文本身。语文教师需要通过以下四条途径完成从“化己”到“化人”的学科育德的过程:汲取文化精髓,终身学习,建构自身的学科素养;发挥示范作用,无痕濡染,展现师者的人格修养;... 对语文教师而言,育己和育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其载体就是语文本身。语文教师需要通过以下四条途径完成从“化己”到“化人”的学科育德的过程:汲取文化精髓,终身学习,建构自身的学科素养;发挥示范作用,无痕濡染,展现师者的人格修养;挖掘课程内涵,文以载道,传播文本的育人力量;抓住教育契机,以文化人,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育 修身正己
下载PDF
立德为师之灵魂,学习是师之源泉
19
作者 胡小宝 《好日子》 2019年第12期00030-00031,共2页
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从教30余年,从民办转为公办,从小学教到中学,又到小学,年龄从风华正茂的18岁开始执教到现在年过半百,双鬓染霜,辗转在6所学校任过教,始终从事山区农村基础教育。论事业与生活,扪心自问,可谓无功可述,乏善可陈,没有轰... 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从教30余年,从民办转为公办,从小学教到中学,又到小学,年龄从风华正茂的18岁开始执教到现在年过半百,双鬓染霜,辗转在6所学校任过教,始终从事山区农村基础教育。论事业与生活,扪心自问,可谓无功可述,乏善可陈,没有轰轰烈烈,风生水起,只有平平淡淡,温温婉婉,但又真真切切。自认为:作为教师立德为师之灵魂,学习是师之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魂 学习 之源泉
下载PDF
立德树人 立师立生
20
作者 任玉佳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第33期206-206,共1页
从古至今,“立人”思想源远流长,“立人”一直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孔子讲“人者,仁也。”老子说:“人无信不立”,朱熹提出“学者大要立志”;宋代大理学家程颐也讲“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近代伟大的思想家鲁迅指出:“角逐列... 从古至今,“立人”思想源远流长,“立人”一直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孔子讲“人者,仁也。”老子说:“人无信不立”,朱熹提出“学者大要立志”;宋代大理学家程颐也讲“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近代伟大的思想家鲁迅指出:“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而在兰炼一校,我们赋予了“立人”新的内涵,“立人”文化亦产生了一种强大的感召力,以一种力量赢得了全校老师的追随,一起追随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立人先立师”,学校要发展,就是要有好老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人立立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