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培育德性之智:课程与教学的价值追求 被引量:2
1
作者 夏永庚 《上海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9-71,共3页
在课程及其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发展出相应的智力与德性,整合而成德性之智,这是必须也是最现实的价值追求。德性之智的培育是使个体超越知识人的局限而成为德性人的重要中介和桥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知... 在课程及其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发展出相应的智力与德性,整合而成德性之智,这是必须也是最现实的价值追求。德性之智的培育是使个体超越知识人的局限而成为德性人的重要中介和桥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以成智、挖掘课程知识自身的德性要素以成德、引导学生倾身于实践而实现智与德的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与教学 价值追求 德性之智 知识人
原文传递
见微知著,穷神知化:复圣颜子的生命智慧
2
作者 颜健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3-28,共6页
复圣颜子天生具备明睿潜纯的圣人之资,终其一生修德行仁,守善不移。他虽然身处乱世,但是洞悉天道,表现出非凡的智慧。颜子具备覆天载地的仁爱之心、恻隐之情,唯其有大仁大爱,故而能知微知彰、察往知来,具备卓越的辨识之智。作为后世景... 复圣颜子天生具备明睿潜纯的圣人之资,终其一生修德行仁,守善不移。他虽然身处乱世,但是洞悉天道,表现出非凡的智慧。颜子具备覆天载地的仁爱之心、恻隐之情,唯其有大仁大爱,故而能知微知彰、察往知来,具备卓越的辨识之智。作为后世景仰的复圣,颜子身处乱世用行舍藏,终其一生践行仁德、孜孜不倦,其智慧达到了“见微知著”“穷神知化”的弥高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子 用世之智 德性之智 辨识之智 知几之智
下载PDF
走向核心素养课程观
3
作者 郭元勋 《新课程》 2016年第34期6-8,共3页
素养是一种历史现象。"核心素养"超越"工业素养"成为信息时代的价值旨趣。将课程理解为素养文本可生成新的课程观——核心素养课程观。核心素养课程观的本质是德性之智,亦称道德创造性,它不仅揭示了课程的本质,而且实现了人的意义... 素养是一种历史现象。"核心素养"超越"工业素养"成为信息时代的价值旨趣。将课程理解为素养文本可生成新的课程观——核心素养课程观。核心素养课程观的本质是德性之智,亦称道德创造性,它不仅揭示了课程的本质,而且实现了人的意义问题与疑难问题有效统一,从而形成全新的课程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素养 核心素养 课程观 德性之智
下载PDF
中西比较视域下的电影伦理溯源——兼谈关于中国电影学派理论建构的思考 被引量:4
4
作者 潘源 《艺术评论》 CSSCI 2019年第7期65-78,共14页
舶自西方的电影形式在中国落地生根以后便一直浸润在中华伦理文化之中,无论是电影创作形态,还是电影理论与批评体系,一定程度上都受中华民族伦理取向和价值判断的影响,与西方电影发展呈现出不同的路径和特色。因此,在中西比较视域中进... 舶自西方的电影形式在中国落地生根以后便一直浸润在中华伦理文化之中,无论是电影创作形态,还是电影理论与批评体系,一定程度上都受中华民族伦理取向和价值判断的影响,与西方电影发展呈现出不同的路径和特色。因此,在中西比较视域中进行电影伦理溯源,认识中西电影创作实践与学术研究差异,并从传统文化,特别是伦理文化的角度分析其成因,可以更好地认识我国电影发展的独有优势和薄弱环节,从而在充分了解西方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参考借鉴,为中国电影学派建设提供学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伦理 中国电影学派 英雄观 文以载道 德性之智 形式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