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min步行试验对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欧阳迎春 王艳 刘应才 《四川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655-656,共2页
目的采用6min步行试验,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运动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方法34例CHF患者和22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了6min步行试验(6-MWT),于运动前后采取静脉血,使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 目的采用6min步行试验,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运动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方法34例CHF患者和22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了6min步行试验(6-MWT),于运动前后采取静脉血,使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量血清IL-10和TNF-α的浓度。结果CHF组基础状态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IL-10水平和6min步行距离(6-MWTD)均低于对照组,但IL-10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运动前相比,对照组运动后即刻TNF-α水平无显著性改变(P>0.05),但IL-10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CHF组TNF-α水平运动后即刻呈明显升高(P<0.01),而IL-10水平运动后即刻并无显著意义的升高(P>0.05)。结论CHF患者较正常人运动耐量下降,一次6min步行运动使CHF患者炎症性细胞因子水平进一步增加,抗炎症性细胞因子水平不增加,从而加重了细胞因子之间的网络调控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谒 6min步行试验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
2
作者 董坤 董骞 +6 位作者 崔国敏 张金国 白兴合 孙卓祥 靳光娴 王雪楠 黄晓芹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8-39,共2页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及其与左室射血分数、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免法测定 3 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充血性心力衰竭组 )和 15例正常人 (正常对照组 )的血清甲状腺激素、血...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及其与左室射血分数、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免法测定 3 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充血性心力衰竭组 )和 15例正常人 (正常对照组 )的血清甲状腺激素、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 ,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组中的 18例在心功能改善后复查了上述指标。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测定 3 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对甲状腺激素、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与左室射血分数的关系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CHF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T3 含量均显著降低 (P <0 0 1) ;rT3 、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显著增高 (P <0 0 1)。充血性心力衰竭组血清TT3 、FT3 含量与LVEF均呈显著正相关 ;rT3 、PRA、AngⅡ水平与LVEF均呈显著负相关 ;PRA、AngⅡ水平与血清TT3 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血清TT3 、FT3 降低及rT3 、PRA、AngⅡ升高是CHF的病理生理特征之一 ,检测上述指标对判断心功能状态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谒 甲状腺激素 肾素 血管紧张素Ⅱ 治疗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心源性休克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近中期疗效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同汉 刘映峰 +2 位作者 李志梁 魏向龙 石向东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64-1066,共3页
目的观察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衰、心源性休克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近期、中期疗效。方法总结分析206例ST抬高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伴心衰和/或休克90例。对心衰或/和心源性休克患者行PCI58例(PCI组:急诊PCI41例... 目的观察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衰、心源性休克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近期、中期疗效。方法总结分析206例ST抬高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伴心衰和/或休克90例。对心衰或/和心源性休克患者行PCI58例(PCI组:急诊PCI41例,外院转入行补救性PCI17例),药物溶栓20例(溶栓组),一般治疗12例(未行再灌注组);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比较PCI组及溶栓组的住院时间、住院及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功能恢复情况,观察PCI组血管开通时间、TIMI血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PCI组、溶栓组血管开通率分别为98.3%和65.0%(P<0.01),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5.3±3.5)d和(20.5±4.4)d,住院及随访期间死亡率PCI组6.9%,溶栓组25%(P<0.05)。PCI组两亚组术后心功能恢复均好于溶栓组(P<0.01和P<0.05)。结论对于ST段抬高AMI伴心衰、心源性休克患者,PCI与溶栓相比,能及时开通血管且开通率高,术后近期及中期心功能恢复较好,不良心血管事件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作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力衰谒 心源性休克 PCI 溶栓 梗死相关血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