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用抗精神病药与心境稳定剂对代谢的影响不同
1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0-220,共1页
2024年4月6日,《柳叶刀·临床医学》(eClinicalMedicine)在线刊登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胡少华教授、路静助理研究员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Effect of antipsychotics and mood stabilisers on metabolism in bipolar disorder... 2024年4月6日,《柳叶刀·临床医学》(eClinicalMedicine)在线刊登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胡少华教授、路静助理研究员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Effect of antipsychotics and mood stabilisers on metabolism in bipolar disorder:a network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controlled trials”(DOI:10.1016/j.eclinm.2024.102581)。该论文综合分析了临床常用的17种抗精神病药和心境稳定剂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12项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为个体化药物配伍和双相情感障碍研究机制提供了循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心境稳定 抗精神病药 浙江大学医学院 柳叶刀 药物配伍
下载PDF
双心境稳定剂结合心理疗法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冲动攻击行为及脑CT成像的影响
2
作者 张小丽 李明明 +3 位作者 武业琛 张铮 梁银 杨兆辉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678-1681,共4页
目的分析双心境稳定剂联合心理疗法对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冲动攻击行为、心理弹性及脑CT成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4例B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7例)给予双心境稳定剂治疗,研究组(37例)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分析双心境稳定剂联合心理疗法对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冲动攻击行为、心理弹性及脑CT成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4例B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7例)给予双心境稳定剂治疗,研究组(3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疗法,比较2组治疗效果、冲动攻击行为、心理弹性及脑CT成像参数。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59%)较对照组(75.68%)更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身体攻击、语言攻击、自我攻击及攻击物品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力量性、坚韧性及乐观性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HI、TVW水平较对照组更低,VI、LVBI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双心境稳定剂联合心理疗法用于BD治疗,有利于疗效提高,改善患者脑功能,促进患者心理弹性提高,并减轻冲动攻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境稳定 心理疗法 脑CT成像 双相情感障碍 冲动攻击行为 心理弹性
下载PDF
奥氮平联合心境稳定剂在躁狂症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3
作者 吴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2期1796-1797,1800,共3页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心境稳定剂在躁狂症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躁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用心境稳定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奥氮平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心境稳定剂在躁狂症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躁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用心境稳定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奥氮平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躁狂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两组躁狂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第2周,观察组躁狂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心境稳定剂可明显改善躁狂症患者病情,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境稳定 奥氮平 躁狂症
下载PDF
心境稳定剂联合喹硫平或奥氮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婷 尹灿灿 +2 位作者 刘宝庆 贺艳琴 徐帆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350-355,共6页
目的研究心境稳定剂锂盐、丙戊酸盐联合喹硫平、奥氮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差异,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某医院2015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120例双相情感障碍... 目的研究心境稳定剂锂盐、丙戊酸盐联合喹硫平、奥氮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差异,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某医院2015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12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病历信息,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4组,碳酸锂联合喹硫平组(21例)、碳酸锂联合奥氮平组(21例)、丙戊酸钠联合喹硫平组(50例)、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组(28例)。在治疗前、住院2周后、出院时采用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评估患者躁狂症状,比较各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影响2周后躁狂症状缓解率的因素。结果4种联合方案入院时评分与2周后评分、出院时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碳酸锂联合喹硫平组2周后缓解率优于碳酸锂联合奥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家族史、药物不良反应、治疗方案、发病年龄与患者治疗2周后躁狂症状缓解率相关。结论4种联合方案均能有效改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躁狂症状;药物治疗方案推荐依次选用丙戊酸钠联合喹硫平、碳酸锂联合喹硫平、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碳酸锂联合奥氮平;患者治疗2周后的躁狂症状缓解率与家族史、药物不良反应、药物治疗方案、发病年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 心境稳定 喹硫平 奥氮平
原文传递
利培酮联合不同心境稳定剂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攻击行为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陈耀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6期49-52,共4页
目的比较利培酮联合不同心境稳定剂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攻击行为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8月厦门市仙岳医院精神科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伴攻击行为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碳酸锂组和丙戊酸钠组,每组41例。2组均给予... 目的比较利培酮联合不同心境稳定剂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攻击行为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8月厦门市仙岳医院精神科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伴攻击行为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碳酸锂组和丙戊酸钠组,每组41例。2组均给予利培酮治疗,碳酸锂组再予碳酸锂治疗,丙戊酸钠组再予丙戊酸钠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4周后,2组PANSS、MO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碳酸锂组治疗4周后PANSS、MOAS评分低于丙戊酸钠组(P<0.01);治疗2周、4周后,2组GQOLI-74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碳酸锂组高于丙戊酸钠组(P均<0.01);碳酸锂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76%,丙戊酸钠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6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6,P=0.499)。结论利培酮联合不同心境稳定剂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攻击行为患者均有一定疗效,且利培酮联合碳酸锂方案对患者PANSS、MOAS评分的调节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 利培酮 心境稳定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西酞普兰联合心境稳定剂治疗双相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雪芳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8期32-34,37,共4页
目的 研讨西酞普兰联合心境稳定剂对双相抑郁的效果。方法 将2020年5月—2022年2月在厦门市仙岳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双相抑郁症患者按用药的不同分为奥氮平组和西酞普兰组,2组均给予心境稳定剂(碳酸锂片)治疗,奥氮平组(60例)联合奥氮平... 目的 研讨西酞普兰联合心境稳定剂对双相抑郁的效果。方法 将2020年5月—2022年2月在厦门市仙岳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双相抑郁症患者按用药的不同分为奥氮平组和西酞普兰组,2组均给予心境稳定剂(碳酸锂片)治疗,奥氮平组(60例)联合奥氮平治疗,西酞普兰组(60例)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连线试验(TMT)评分、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西酞普兰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奥氮平组(83.33%)(P<0.05);经过治疗之后2组TMT-A、TMT-B时长均较之治疗前缩短,且西酞普兰组更短(P<0.05);治疗后西酞普兰组总转躁率(13.33%)较之奥氮平组(3.33%)更高P(<0.05),但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之奥氮平组更少(P<0.05)。结论 西酞普兰联合心境稳定剂对于治疗双相抑郁症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但患者会出现转躁的情况,在临床用药时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抑郁症 心境稳定 西酞普兰 奥氮平
下载PDF
心境稳定剂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郑丽卿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3期66-68,共3页
目的 探究心境稳定剂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P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三明市台江医院于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期间收治的104例B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 目的 探究心境稳定剂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P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三明市台江医院于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期间收治的104例B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心境稳定剂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心境稳定剂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采用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与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量表(HAMD)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采用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对2组治疗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 2组BRMS、HAMD评分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RMS、HAMD评分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23%和80.7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31%和21.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境稳定剂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BPD患儿疗效好且患儿耐受性与药物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心境稳定 非典型抗精神药物
下载PDF
双相情感障碍中心境稳定剂的处方方式调查 被引量:22
8
作者 严保平 崔伟 +2 位作者 成玉敏 张云淑 栗克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了解河北省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心境稳定剂的处方方式,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编的患者药物使用调查表及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对河北省11个地市的39家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中518例... 目的了解河北省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心境稳定剂的处方方式,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编的患者药物使用调查表及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对河北省11个地市的39家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中518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处方方式调查。结果 397例(76.3%)患者接受心境稳定剂治疗,主要是丙戊酸钠、碳酸锂及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的联合治疗占94.5%(375/397)。抑郁发作(54.5%)及混合发作(66.7%)时应用心境稳定剂的频率低于躁狂发作(83.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9)。应用心境稳定剂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1%(191/397),以便秘、体重增加、嗜睡、静坐不能、震颤及口干为常见。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症状缓解期为参照,目前疾病发作类型中抑郁发作的患者应用心境稳定剂的频率较低(OR=2.549,P=0.018)。结论双相情感障碍中心境稳定剂的应用以丙戊酸盐及碳酸锂为主,抑郁发作时应提高心境稳定剂的应用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心境稳定 不良反应 处方调查
下载PDF
齐拉西酮联合心境稳定剂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和混合发作 被引量:13
9
作者 任志斌 陈正昕 +4 位作者 金卫东 马永春 陈炯 邢葆平 王鹤秋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合并碳酸锂或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和混合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符合CCMD-3躁狂发作和混合发作诊断标准的6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应用齐拉西酮合并碳酸锂或丙戊酸钠,对照组单一使用碳酸锂或丙戊酸钠,...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合并碳酸锂或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和混合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符合CCMD-3躁狂发作和混合发作诊断标准的6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应用齐拉西酮合并碳酸锂或丙戊酸钠,对照组单一使用碳酸锂或丙戊酸钠,治疗观察6周。采用杨氏躁狂量表(YMRS)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有关辅助检查评价安全性。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后症状均有显著降低(F=9.05,P<0.01;F=6.10,P<0.01)。试验组在治疗第1周末的减分率比对照组显著,这种差异在1~6周持续存在,而且第6周结束后的临床痊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1周末、治疗2周末、治疗4周末、治疗6周末YMRS分别是21.4±8.4、14.6±5.5、8.9±3.3、6.5±3.4,对照组分别是23.9±7.2、20.9±8.1、17.8±7.8、12.8±8.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的症状减分变化分别是6.1±3.5、12.9±4.8、20.1±5.3、21.4±5.5,对照组分别是2.1±3.0,6.8±4.5、11.5±5.6、14.4±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5%vs 48.5%,χ2=4.47,P<0.05)。两组间痊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4.3%vs 18.2%,χ2=9.52,P<0.01)。但是两组间均没有严重的药物副作用,因无疗效和副作用导致的脱落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齐拉西酮合并碳酸锂或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和混合发作双相障碍的疗效比较理想,比单一使用心境稳定剂可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拉西酮 心境稳定 躁狂发作 混合发作 双相障碍
下载PDF
心境稳定剂单药或联合治疗对双相躁狂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糖原合成酶激酶3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晓虹 蔡焯基 +1 位作者 刘敏 王刚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8-163,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心境稳定剂单药或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双相躁狂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GSK3)活性的影响。方法纳入双相I型躁狂发作患者36例,... 目的探讨不同心境稳定剂单药或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双相躁狂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GSK3)活性的影响。方法纳入双相I型躁狂发作患者36例,给予碳酸锂或丙戊酸钠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8周。分别于基线、4周和8周末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20 m L,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PBMCs的GSK3α和GSK3β丝氨酸磷酸化水平(p Ser-GSK3α,p Ser-GSK3β)以及总GSK3水平(total-GSK3α和total-GSK3β)。采用杨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a Ratings Scale,YMRS)和临床症状严重度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Scale,CGI-S)等评估症状变化。结果治疗8周,各组患者的YMRS、CGI-S等评分均明显降低(P<0.001),与此同时,治疗后PBMCs的p Ser-GSK3α、p Ser-GSK3β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不同心境稳定剂组间比较,p Ser-GSK3β/total-GSK3β相对比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20),锂盐组变化明显(P=0.024);相关分析显示,p Ser9-GSK3β/total-GSK3β比值与4周末YMRS减分绝对值呈负相关(r=-0.413,P=0.043)。剔除反复躁狂发作(≥3次)患者,这一趋势更加显著(r=-0.543,P=0.020)。其中锂盐组呈现了相似的变化(r=-0.432,P=0.083),而丙戊酸钠组无。结论心境稳定剂单药或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降低双相躁狂患者PBMCs的GSK3活性,碳酸锂单药或联合治疗相比丙戊酸钠,可以更显著降低双相躁狂患者的GSK3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躁狂发作 心境稳定 锂盐 丙戊酸盐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糖原合成酶激酶3
下载PDF
通窍活血汤加味联合双心境稳定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34
11
作者 李一花 罗均 何金泉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第9期1647-1649,共3页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加味联合双心境稳定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及处理,对照组采用碳酸锂片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加味联合双心境稳定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及处理,对照组采用碳酸锂片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通窍活血汤加味联合双心境稳定剂治疗,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日、第2周、第4周、第8周时记录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临床总体印象疾病严重度量表-双相障碍版(CGI-s-BP),采用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2周、8周时,对照组有效率均低于观察组(P<0.05)。在治疗4周时,对照组有效率62.16%与观察组78.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3日、第2周、第4周、第8周BRMS量表与CGI-s-BP量表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第3日、第2周、第4周、第8周时TESS量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加味联合双心境稳定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确切,可以短时间内改善躁狂症状,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发作 通窍活血汤加味 心境稳定
下载PDF
心境稳定剂临床应用的相关问题 被引量:9
12
作者 沈一峰 李华芳 顾牛范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7-182,共6页
心境稳定剂的临床应用与双相情感障碍疾病本身的一些特点直接相关: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约90%多次发作,仅7%无复发;其临床症状复杂多样,50%患者存在精神病性症状,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导致治疗不当,从而诱发躁狂、加速循环进程而使病情恶化;... 心境稳定剂的临床应用与双相情感障碍疾病本身的一些特点直接相关: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约90%多次发作,仅7%无复发;其临床症状复杂多样,50%患者存在精神病性症状,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导致治疗不当,从而诱发躁狂、加速循环进程而使病情恶化;病程间歇期症状多不稳定;与物质依赖、人格障碍、社交恐怖的同病率较高;治疗难度较大等.这些特点也部分地促进了新型心境稳定剂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境稳定 情感障碍 药物选择 抗抑郁药
下载PDF
奎硫平合并心境稳定剂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炯 金卫东 +5 位作者 马永春 王鹤秋 田国强 黄文武 李文敏 孙宏博 《上海精神医学》 2006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奎硫平合并碳酸锂或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3躁狂发作或分裂情感障碍诊断标准的6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应用奎硫平合并碳酸锂或丙戊酸钠,对照组单一使用碳酸锂或丙戊酸钠,治疗观察6周。... 目的探讨奎硫平合并碳酸锂或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3躁狂发作或分裂情感障碍诊断标准的6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应用奎硫平合并碳酸锂或丙戊酸钠,对照组单一使用碳酸锂或丙戊酸钠,治疗观察6周。采用Beck—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有关辅助检查评价安全性。结果奎硫平组在治疗第1周末的减分率比对照组显著,这种差异在1~6周一直存在,而且第6周结束后的临床痊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奎硫平组痊愈率为69.7%,对照组为19.2%(x^2=14.85,P<0.01)。两组均没有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因无疗效和不良反应导致的脱落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奎硫平组脱落率为8.3%,对照组为18.7%(x^2=1.58,P>0.05)。结论奎硫平合并碳酸锂或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比较理想,比单一使用心境稳定剂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奎硫平 心境稳定 躁狂发作
下载PDF
奥氮平与氯氮平联合心境稳定剂治疗躁狂症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虹 金卫东 +7 位作者 刘忠纯 邱德胜 马永春 沈莹 李冰凌 王素珍 王鹤秋 倪建良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 比较奥氮平与氯氮平治疗躁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将符合CCMD 3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相或躁狂发作诊断标准的 78例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 (奥氮平联合心境稳定剂组 ) 38例和对照组 (氯氮平联合心境稳定剂组 ) 4 0例 ,分别... 目的 比较奥氮平与氯氮平治疗躁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将符合CCMD 3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相或躁狂发作诊断标准的 78例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 (奥氮平联合心境稳定剂组 ) 38例和对照组 (氯氮平联合心境稳定剂组 ) 4 0例 ,分别进行 6w的治疗和观察 ,并于入组时和治疗第 1、2、4、6w末应用BRMS各评定 1次 ,以TESS评定不良反应 ,以Beck -Rafaelsen减分率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 6w末躁狂症状均有显著性改善 ,有效率分别为 94 .7%和 92 .5 % ,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药物不良反应研究组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 奥氮平是一种有效的抗躁狂药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氯氮平 心境稳定 躁狂症
下载PDF
2种心境稳定剂可以合用吗?——中国部分精神科专家意见调查 被引量:5
15
作者 金卫东 陈炯 +4 位作者 唐贤祥 陈震 张江涛 王鹤秋 童振华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7年第1期63-64,共2页
对高职称精神科医生进行调查,了解我国精神科医生对双重稳定剂临床应用的经验。
关键词 精神科 专家 心境稳定
下载PDF
心境稳定剂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姜涛 汤宜朗 蔡焯基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75-176,共2页
关键词 心境稳定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心境稳定剂临床应用中常见不良反应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华芳 沈一峰 顾牛范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58-61,共4页
关键词 心境稳定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双心境稳定剂治疗双相障碍国内文献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金卫东 王鹤秋 王乃信 《循证医学》 CSCD 2009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评价双心境稳定剂与单心境稳定剂治疗双相障碍的差异。方法对6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应用循证医学方法评价双心境稳定剂与单心境稳定剂治疗双相障碍的有效率、痊愈率以及症状学变化的差异。结果双心境稳定剂组的症状学变化(加权均数... 目的评价双心境稳定剂与单心境稳定剂治疗双相障碍的差异。方法对6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应用循证医学方法评价双心境稳定剂与单心境稳定剂治疗双相障碍的有效率、痊愈率以及症状学变化的差异。结果双心境稳定剂组的症状学变化(加权均数差-1.91,95%可信区间-2.83~-1.00,Z=4.10,P<0.001)、有效率(81.8%vs.65%,比值比2.49,95%可信区间1.30~4.75,Z=2.76,P<0.01)与痊愈率(56.6%vs.37.7%,比值比2.37,95%可信区间1.33~4.24,Z=2.92,P<0.01)均非常显著高于碳酸锂组。结论双心境稳定剂是治疗双相障碍以及相关发作的一种良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锂 丙戊酸钠 心境稳定 双相障碍 躁狂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抗抑郁剂联合心境稳定剂治疗双相障碍患者:1年随访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国平 张迎黎 +1 位作者 张红梅 吴俊林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3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抗抑郁剂联合心境稳定剂治疗双相障碍1年的结局,并评价不同疗效对双相抑郁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ICD-10双相障碍诊断标准患者,急性期进行8周抗抑郁剂和心境稳定剂联合治疗,痊愈和有效者进入1年维持治疗期。用24项汉密顿抑... 目的:观察抗抑郁剂联合心境稳定剂治疗双相障碍1年的结局,并评价不同疗效对双相抑郁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ICD-10双相障碍诊断标准患者,急性期进行8周抗抑郁剂和心境稳定剂联合治疗,痊愈和有效者进入1年维持治疗期。用24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疾病严重程度和疗效。结果:76例患者急性期治疗痊愈者53例,有效者23例。随访1年后,共43例(56.57%)维持痊愈,17例症状复发,总复发率22.36%。痊愈组36例(67.92%)仍保持痊愈,有效组7例(30.43%)达痊愈,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9.176,P=0.002)。痊愈组抑郁复发率低于有效组(3.77%vs.17.39%,χ2=4.091,P=0.045),两组转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32%vs.21.74%;χ2=1.406,P=0.236)。生存分析显示痊愈组平均复发时间显著长于有效组[(10.06±2.14)个月vs.(9.00±3.67)个月;u=9.327,P=0.002]。结论:抗抑郁剂联合心境稳定剂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1年后复发率低,急性期治疗痊愈者优于非痊愈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剂 心境稳定 双相障碍 随访
下载PDF
心境稳定剂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沈一峰 李华芳 顾牛范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8-53,共6页
心境稳定剂(mood stabilizers)有时被译为心境(情感、情绪)调整剂,在某些文献中与心境/情感稳定性药物(mood/affective stabilizing drugs/agents)不作区分.
关键词 心境稳定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锂盐 双相情感障碍 丙戊酸钠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