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0篇文章
< 1 2 1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左心室重构及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价值
1
作者 刘书婷 查开继 +1 位作者 李培杰 张永高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1030-1034,共5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左心室重构及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诊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随访1 a,根据左心室重构发生情况分为左心室重构组(26例)、无左心室重...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左心室重构及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诊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随访1 a,根据左心室重构发生情况分为左心室重构组(26例)、无左心室重构组(94例),根据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24例)、未发生组(96例)。比较不同组别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结果,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左心室重构及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价值。结果左心室重构组、无左心室重构组在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和高危斑块特征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未发生组斑块总体积、钙化斑块体积、非钙化斑块体积、病变长度、斑块负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在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左心室重构及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中具有较高的价值。结论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在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左心室重构及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心室重构 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微小RNA-182-5p表达水平及其与左心室重构和预后的相关性
2
作者 汤雪璐 贵蕾 +1 位作者 郑婕 狄秀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微小RNA(miR)-182-5p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左心室重构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8例为慢性心力衰竭组(心衰组),另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120例健...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微小RNA(miR)-182-5p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左心室重构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8例为慢性心力衰竭组(心衰组),另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120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组,检测2组血清miR-182-5p表达水平,并采用Pearson分析miR-182-5p表达水平与左心室重构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miR-182-5p表达水平的诊断价值,连续随访1年,收集并分析心衰组生存状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miR-182-5p表达水平及预后价值。结果心衰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低于健康组,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和miR-182-5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miR-182-5p表达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496,P=0.000),与LVRI呈正相关(r=0.460,P=0.000);miR-182-5p表达水平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4,截断值为0.905,敏感性为91.3%,特异性为86.7%;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miR-182-5p低表达患者生存率高于高表达患者(P=0.039)。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miR-182-5p表达水平高于健康人群,且水平越高的患者左心室重构越严重,检测miR-182-5p表达水平有助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和不良预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循环微RNA 预后 心室重构 预测 数据相关性 miR-182-5p
下载PDF
白藜芦醇干预运动性疲劳大鼠心室重构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章立冰 徐尚 +1 位作者 金其贯 胡玉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587-2592,共6页
背景: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具有缓解运动性疲劳并保护心脏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运动性疲劳大鼠心室重构的保护作用与调控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分为4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大鼠常... 背景: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具有缓解运动性疲劳并保护心脏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运动性疲劳大鼠心室重构的保护作用与调控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分为4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大鼠常规饲养;适应性训练1周后,运动性疲劳组和运动性疲劳+白藜芦醇组大鼠进行6周的负荷游泳训练(尾部固定5%体质量铅块,70%-80%最大摄氧量强度),每周6 d,每天60 min,运动后1 h,白藜芦醇组、运动性疲劳+白藜芦醇组灌胃给予50 mg/(kg·d)的白藜芦醇溶液,空白对照组、运动性疲劳组灌胃给予等量的2%二甲基亚砜溶液,每周6 d,每天1次,持续6周。末次干预24 h后,称量大鼠体质量及心脏质量,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1及心肌组织中丙酮酸脱氢酶及解偶联蛋白1水平,RT-PCR检测心肌组织心室重构相关因子Foxp1、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内皮素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运动性疲劳组大鼠体质量减少、心脏质量增加(P<0.05);与运动性疲劳组比较,运动性疲劳+白藜芦醇组大鼠体质量与心脏质量均减少(P<0.05);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运动性疲劳组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1及解偶联蛋白1水平升高(P<0.01),丙酮酸脱氢酶水平降低(P<0.01);与运动性疲劳组比较,运动性疲劳+白藜芦醇组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1及解偶联蛋白1水平降低(P<0.05),丙酮酸脱氢酶水平升高(P<0.05);③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运动性疲劳组大鼠心肌组织中Foxp1基因表达降低(P<0.01),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内皮素1基因表达升高(P<0.01);与运动性疲劳组比较,运动性疲劳+白藜芦醇组大鼠心肌组织中Foxp1基因表达升高(P<0.01),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内皮素1基因表达降低(P<0.05);④结果显示,运动性疲劳促使心肌发生适应性改变,造成代偿性肥厚;白藜芦醇对运动性疲劳造成的大鼠心肌损伤和能量代谢具有改善作用,可延缓心室能量重构,且该作用可能与调控Foxp1/转化生长因子β1/内皮素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运动性疲劳 心肌纤维化 心室重构 心力衰竭
下载PDF
不同分型心力衰竭患者血清GLP1、GLP1(9-36)水平与炎症因子、心室重构的相关性
4
作者 周雁花 王小红 王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5-1039,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分型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及其代谢物GLP1(9-36)表达水平与炎性反应和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选取108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作为研究组,按照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射血分数降低型(LVEF<40%)、射血分... 目的 探讨不同分型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及其代谢物GLP1(9-36)表达水平与炎性反应和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选取108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作为研究组,按照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射血分数降低型(LVEF<40%)、射血分数中间型(LVEF 40%~49%)、射血分数保留型(LVEF≥50%)各36例。同时选取无心力衰竭心血管病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 心力衰竭各组GLP1、GLP1(9-36)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心力衰竭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Pearson相关分析,心力衰竭组GLP1、GLP9(9-36)表达水平与N末端前体脑利钠肽、TGFβ1、TNFα、左室舒末期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左心室质量指数呈负相关,与LVEF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LP1、GLP1(9-36)表达水平与左室舒末期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左心室质量指数均呈独立负相关,与LVEF呈独立正相关(P<0.05)。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GLP1、GLP1(9-36)表达水平降低,随心功能恶化进一步降低,这可能促进机体炎症反应,加重心室重构,为GLP1、GLP1(9-36)作为心力衰竭的预测、严重程度的辅助诊断及治疗方面的参考指标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胰高血糖素样肽1 炎症因子 心室重构
下载PDF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yostatin、DLL1与心室重构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研究
5
作者 苗艳丽 李红净 +1 位作者 周海静 吴海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841-846,共6页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血清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Delta样缺口配体1(DLL1)与心室重构指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117例HFpEF患者为HFpEF组,另选取同期10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血清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Delta样缺口配体1(DLL1)与心室重构指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117例HFpEF患者为HFpEF组,另选取同期10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HFpEF组与对照组血清Myostatin、DLL1水平和心室重构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HFpEF患者血清Myostatin、DLL1与心室重构指标的相关性。根据随访1年的预后状况,将HFpEF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FpEF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yostatin、DLL1水平对HFpEF患者预后不良的评估价值。结果HFpEF组血清Myostatin、DLL1水平及LVEDD、LVPWT、IVST、LVMI均高于对照组(P<0.05)。HFpEF患者血清Myostatin、DLL1与LVEDD、LVPWT、IVST、LVMI均呈正相关(P<0.05)。随访1年后,HFpEF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3.33%(39/1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有高血压和LVEDD、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Myostatin、DLL1升高为HFpEF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yostatin联合DLL1预测HFpEF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HFpEF患者血清Myostatin、DLL1水平升高,且与心室重构加重和预后不良有关。血清Myostatin、DLL1联合检测对HFpEF患者预后不良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肌肉生长抑制素 Delta样缺口配体1 心室重构 预后
下载PDF
智能运动康复训练仪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肺功能和心室重构的影响
6
作者 汪微微 王晶晶 米亚非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智能运动康复训练仪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肺功能和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2月于医院住院治疗的78例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 目的探讨智能运动康复训练仪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肺功能和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2月于医院住院治疗的78例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9例。对照组术后给予日常活动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智能运动康复训练仪干预,均干预8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肺功能指标[包括最大摄氧量(VO_(2max))、最大每搏摄氧量(VO_(2max)/HR)和最大代谢当量(MET_(max))]和心室重构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DV)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VO_(2max)、VO_(2max)/HR和MET_(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VO_(2max)、VO_(2max)/HR和MET_(max)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LVEF、LESV、LEDV和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LVEF和FS均高于干预前,LESV和LEDV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LVEF和FS均高于对照组,LESV和LEDV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能运动康复训练仪不仅可以提高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心肺功能,且可改善心室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智能运动康复训练仪 心肺功能 心室重构
下载PDF
地奥心血康软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疗效及对心室重构、生存质量的影响
7
作者 袁正华 柏玉顺 袁先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49-353,共5页
目的探讨地奥心血康软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疗效及对心室重构、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9月到2023年9月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目的探讨地奥心血康软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疗效及对心室重构、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9月到2023年9月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应用地奥心血康软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血液生化指标[B型脑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P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Killip心功能分级、心室重构相关指标[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水平,以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问卷(MLHFQ)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BNP、hs-CP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SO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BNP、hs-CPP水平分别为(93.28±8.62)pg/L、(29.12±4.12)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25.61±10.69)pg/L、(37.12±4.25)mg/L],SOD水平为(108.27±10.69)nU/mL,高于对照组[(93.67±15.45)n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患者Ⅰ级比率为47.50%,高于对照组(25.00%),Ⅲ级、Ⅳ级比率为7.50%、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RI、LVMI为(2.52±0.43)g/mL、(93.43±7.17)g/m^(2),均低于对照组[(2.94±0.24)g/mL、(110.31±11.28)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MLHFQ中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其他领域各分值及MLHFQ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其他领域各分值及MLHFQ总分分别为(32.56±7.11)、(20.36±4.25)、(33.93±5.13)、(86.87±8.37)分,均高于对照组[(27.87±5.13)、(17.56±4.46)、(30.01±4.05)、(75.44±5.6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奥心血康软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BNP表达水平,同时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水平,提升心功能,改善心室重构情况,进而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动脉粥样硬化 地奥心血康软胶囊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室重构 生存质量 心功能
下载PDF
美托洛尔与依折麦布对冠心病患者心室重构及血清补体、APN、sCD40L的影响
8
作者 郝云涛 陈宁 丁玲玲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与依折麦布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重构及血清补体、脂联素(APN)、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影响。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12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61例)和研究组(61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给予美托洛尔与依折麦布治...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与依折麦布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重构及血清补体、脂联素(APN)、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影响。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12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61例)和研究组(61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给予美托洛尔与依折麦布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左心室重构、心功能及血清补体、APN、sCD40L水平,以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心脏输出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舒张早期峰值速度/舒张晚期峰值速度(E/A)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补体C3、补体C4、sCD40L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2组APN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补体C3、补体C4、sCD40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AP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8%(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1%(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67%(P<0.05)。结论 采用美托洛尔与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患者,可有效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清补体C3、补体C4、sCD40L水平,升高血清APN水平,且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美托洛尔 依折麦布 心室重构 血清补体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曲美他嗪对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室重构指标的影响
9
作者 王海宁 刘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59-62,共4页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效果。方法择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效果。方法择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PCI术后当天接受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质量(LVM)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分级(TIMI)、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分级中Ⅱ级占比低于对照组,Ⅲ级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输出量(CO)、每搏心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最大峰值流速/舒张晚期最大峰值流速(E/A)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改善心肌灌注状况,缓解心室重构,促进心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曲美他嗪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室重构 心功能
下载PDF
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价值
10
作者 周彦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心动图(3DE)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金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需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AMI患者125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出现左心室重构分为重构组...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心动图(3DE)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金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需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AMI患者125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出现左心室重构分为重构组(43例)和非重构组(82例)。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和3DE对所选患者(入院后48 h内及术后)进行检查,比较组间左心室功能及三维斑点追踪参数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两种检测方法测定左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重构组LVESV、LVM、LVMI指标水平高于非重构组(P<0.05),LVEF及GLS、GRS、GAS指标水平低于非重构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3DE测定的LVEDV、LVESV、LVEF参数值与SPECT测定值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3DE可对AMI患者PCI术后的左心室重构、心功能等指标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进而为患者病情预测及预后判断的准确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心动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下载PDF
三维超声心肌应变参数对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
11
作者 董文娟 杨卓璇 +1 位作者 李瑛琪 段亚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目的:探究三维超声的心肌应变相关参数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左心室重构方面预测的价值。方法 :挑选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治疗的65例CHF患者为此次试验的对象,均接受三维超声检查。按照是否出现了左心室重构分为2组(发生组26例,未发生... 目的:探究三维超声的心肌应变相关参数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左心室重构方面预测的价值。方法 :挑选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治疗的65例CHF患者为此次试验的对象,均接受三维超声检查。按照是否出现了左心室重构分为2组(发生组26例,未发生组39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心肌应变参数对CHF发生左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结果:发生组病程长于未发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全部较未发生组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全部较未发生组低(P<0.05)。发生组左室整体的纵向方面应变(GLS)、整体的环周方面应变(GCS)、整体的径向方面应变(GRS)、整体的面积方面应变(GAS)大于未发生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F、LVEDV、GLS、GCS、GRS、GAS是影响患者发生左心室重构的危险因素(P<0.05)。经受试者的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可以观察到,GLS、GCS、GRS、GAS联合诊断CHF患者发生左心室重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893、84.6%、89.7%、87.2%,均高于单项诊断效能(P<0.05)。结论:GLS、GCS、GRS、GAS联合检测对CHF左心室重构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可用于临床指导开展个性化治疗,预防左心室重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左心室重构的过程、影像学特点与治疗决策
12
作者 陈乔凡 叶蕴青 +2 位作者 张而立 许海燕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4-300,共7页
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以左心室结构和功能不断变化为特征的瓣膜性心脏病。其中,左心室心肌细胞和几何结构重构与患者的预后息息相关。主动脉瓣置换术是目前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唯一有效的手段。现有指南针对该类患者的治疗建议主要基于... 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以左心室结构和功能不断变化为特征的瓣膜性心脏病。其中,左心室心肌细胞和几何结构重构与患者的预后息息相关。主动脉瓣置换术是目前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唯一有效的手段。现有指南针对该类患者的治疗建议主要基于症状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现代影像学技术可显示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左心室重构的不同表现,研究也进一步揭示了左心室重构与心功能之间的相。本文就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左心室重构的特点与潜在机制、影像学表现以及影像学手段在其诊治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心室重构 心肌肥厚 心肌纤维化 主动脉瓣置换术
下载PDF
芪苈强心胶囊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心肌纤维化及血管再生的影响
13
作者 邱新成 周婧 +4 位作者 李延晖 江家荣 王莉莉 刘慧娟 文童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28-331,336,共5页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缺血性心力衰竭(IHF)的疗效。方法:将102例IHF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除常规西医治疗外,加服芪苈强心胶囊(4粒/次,3次/d)。治疗...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缺血性心力衰竭(IHF)的疗效。方法:将102例IHF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除常规西医治疗外,加服芪苈强心胶囊(4粒/次,3次/d)。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重构指数(LVR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内径(LVESD)、左室质量指数(LVMI)、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中医证候积分、6 min步行试验(6MWT)、心肌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III型前胶原(PCIII)、透明质酸(HA)]、血管再生相关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差异,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EF、LVRI均增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LVEDD、LVESD、LVMI、NT-proBNP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及MLHFQ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MW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TGF-β1、PCIII、H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VEGF、CTRP3、HIF-1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医常规治疗IHF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室重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减轻心肌纤维化、促进血管再生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力衰竭 芪苈强心胶囊 心室重构 心肌纤维化 血管再生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及miR-423-5p、sST2的影响
14
作者 黄栢权 钟丁亮 杨亦炳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0-75,共6页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及血浆微小RNA-423-5p(micrornA-423-5p,miR-423-5p)、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soluble stroma-lysin 2,sST2)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医院治疗的11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时间为2021年...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及血浆微小RNA-423-5p(micrornA-423-5p,miR-423-5p)、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soluble stroma-lysin 2,sST2)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医院治疗的11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时间为2021年5月—2022年5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56例患者为单一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56例患者为联合治疗组,在单一治疗组基础上给予患者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半乳糖凝集素3(galactolectin 3,Gal-3)、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soluble stroma-lysin 2,sST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五聚体蛋白-3(pentameter protein-3,PTX-3)、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glutathione peroxidase 3,GPX-3)、嗜铬粒蛋白A(chromogranin A,CgA)、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miR-423-5p、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期平均能量损耗(left ventricular average diastolic energy loss,EL-ave)、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ife ventricular myocardial mass index,LVMI)水平,治疗前、后给予患者6 min步行距离(6 min walking distance,6MWT)、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评分(minnesota Heart Failure Quality of Life Scale score,MLHFQ)评价,比较单一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治疗组MDA含量较单一治疗组明显低(P<0.05),联合治疗组GPX-3、T-AOC含量较单一治疗组明显高(P<0.05);联合治疗组Gal-3、miR-423-5p、sST2、CgA含量较单一治疗组明显低(P<0.05);联合治疗组MMP-9、AngⅡ、PTX-3含量较单一治疗组低(P<0.05);联合治疗组LVEF、EL-ave较单一治疗组高(P<0.05),联合治疗组LVMI较单一治疗组低(P<0.05);联合治疗组MLHFQ评分较单一治疗组低(P<0.05),联合治疗组6MWT较单一治疗组多(P<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8.21%)较单一治疗组明显高(89.29%)(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减少氧化应激及心肌纤维化损伤,改善心室重构及心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活动耐力及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 心室重构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何金玲 姜述斌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期184-188,共5页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室重构与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发生及疾病预后密切相关。心室重构过程开始迅速,通常在梗死后的最初几个小时内发生,并继续进展。即使是成功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室重构与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发生及疾病预后密切相关。心室重构过程开始迅速,通常在梗死后的最初几个小时内发生,并继续进展。即使是成功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的患者,发生心室重构的比例依旧偏高。因此,早期降低危险因素并针对高危患者行有效的防治策略,进行早期干预和密切随访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篇文章介绍的是AMI后心室重构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清不规则趋化因子、胱抑素C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的相关性
16
作者 邬玉璐 钱改河 叶承刚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8-44,共7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清不规则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浓度及心室重构的发生情况,并分析血清FKN、Cys C浓度与AMI患者发生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5月...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清不规则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浓度及心室重构的发生情况,并分析血清FKN、Cys C浓度与AMI患者发生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天长市人民医院144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患者均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全部患者治疗后均接受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晚期心室重构发生情况并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和实验室指标(血清FKN、Cys C浓度),并分析血清FKN、Cys C浓度与晚期心室重构发生的关系。结果相较于入院1周内,完成PCI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本研究中144例AMI患者心室重构发生率为25.69%(37/14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清B型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FKN、Cys C浓度和随访3个月时血清FKN、Cys C浓度高可能是AMI患者晚期心室重构发生的风险因子(OR>1,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清FKN浓度、入院时血清Cys C浓度、随访3个月时血清FKN浓度、随访3个月时血清Cys C浓度预测AMI患者晚期心室重构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09、0.714、0.897、0.764,均有一定预测价值。绘制决策曲线,结果显示,在阈值0.0~1.0范围内,联合入院时、随访3个月时血清FKN、Cys C浓度预测AMI患者晚期心室重构的净受益率高于单独某一指标,净受益率最大值为0.257。结论AMI患者血清FKN、Cys C浓度与晚期心室重构的发生有关,入院时、随访3个月时血清FKN、Cys C浓度预测AMI患者晚期心室重构具有一定价值,联合各指标可获得较高的净受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不规则趋化因子 胱抑素C
下载PDF
左西孟旦联合芪苈强心胶囊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心室重构指标的影响观察
17
作者 安家瑶 王雪琪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85-387,共3页
目的探究左西孟旦联合芪苈强心胶囊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心室重构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左西孟旦治疗)和研究组(采用左西孟旦+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各139例。对比两组疗效、心室重构... 目的探究左西孟旦联合芪苈强心胶囊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心室重构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左西孟旦治疗)和研究组(采用左西孟旦+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各139例。对比两组疗效、心室重构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脑钠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西孟旦、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治疗,可提高总体疗效,抑制心室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芪苈强心胶囊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指标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病人NRG-1、sSema4D、NT-proBNP表达及其与心室重构的关系
18
作者 徐双双 赵炜 谭志胜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6期1072-1076,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人神经调节蛋白-1(NRG-1)、可溶性信号素4D(sSema4D)、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表达及其与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6月收治的364例老年高血压病人为高血压组,364名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人神经调节蛋白-1(NRG-1)、可溶性信号素4D(sSema4D)、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表达及其与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6月收治的364例老年高血压病人为高血压组,364名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高血压组根据是否伴左心室肥厚(LVH)分为LVH组与无LVH组,比较各组NRG-1、sSema4D、NT-proBNP水平,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NRG-1、sSema4D、NT-proBNP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合并LVH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RG-1、sSema4D、NT-proBNP预测高血压合并LVH的临床价值。结果:高血压组NRG-1、sSema4D、NT-proBNP高于对照组(P<0.05);LVH组病程、LVMI、RWT、NRG-1、sSema4D、NT-proBNP高于无LVH组(P<0.05);高血压病人NRG-1、sSema4D、NT-proBNP与LVMI、RWT呈正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NRG-1、sSema4D、NT-proBNP均为高血压合并LV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NRG-1、sSema4D、NT-proBN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5,0.752,0.811,三者联合的AUC为0.929。结论:老年高血压病人NRG-1、sSema4D、NT-proBNP表达均与心室重构有关,可作为预测心室重构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人 神经调节蛋白-1 可溶性信号素4D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心室重构
下载PDF
miRNA-208b预测AMI后左心室重构的临床价值
19
作者 牛洪梅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555-557,561,共4页
【目的】探讨miRNA-208b(miR-208b)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心室重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167例AMI患者,根据患者左心室是否出现重构将其分为重构组(n=62)和非重构组(n=105)。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指标... 【目的】探讨miRNA-208b(miR-208b)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心室重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167例AMI患者,根据患者左心室是否出现重构将其分为重构组(n=62)和非重构组(n=105)。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及miR-208b表达情况,分析miR-208b与左心室重构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208b评估AMI患者左心室重构的价值。【结果】重构组患者最终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值(△LVEDV)、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钙蛋白I(cTnI)及脑利钠肽(BNP)水平高于非重构组,miR-208b表达水平低于非重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iR-208b与BNP及最终LVEDV呈负相关(P<0.05),与cTnI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iR-208b预测AMI后左心室重构的价值较高,其曲线下面积(AUC)(95%CI)为0.80(0.73~0.87),其最佳诊断界值为3.17。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iR-208b、cTnI、LVEDV及BNP与左心室重构密切相关(P<0.05)。【结论】miR-208b是潜在的诊断AMI后左心室重构的重要临床指标,临床医师可根据AMI患者miR-208b表达情况预估其发生左心室重构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病 微RNAS 心室重构
原文传递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能量代谢变化与心脏收缩功能及左心室重构的相关性
20
作者 程进波 李红莲 张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686-690,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能量代谢(MEE)变化与心脏收缩功能及左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8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能量代谢(MEE)变化与心脏收缩功能及左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8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左心室收缩末圆周室壁应力(cESS)、MEE、血清游离脂肪酸(FFA)、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短轴缩短率及射血时间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能量代谢变化与心脏收缩功能及左心室重构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cESS、MEE、FFA及CA125水平分别为(194.35±30.25)kdyne/cm^(2)、(128.37±23.69)cal/min、(850.41±150.35)μmol/L、(68.54±5.33)kU/L,均高于对照组[(79.44±50.69)kdyne/cm^(2)、(68.57±12.97)cal/min、(227.31±40.57)μmol/L、(17.25±2.70)k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LVEDd、LVESd、LVMI分别为(71.58±12.45)mm、(67.55±12.74)mm、(140.33±25.64)g/m^(2),均高于对照组[(42.05±8.46)mm、(41.39±8.16)mm、(77.59±13.58)g/m^(2)],LVEF、每搏输出量、短轴缩短率及射血时间分别为(38.49±7.64)%、(48.69±12.46)mL、(18.53±2.14)%、(181.31±18.49)ms,均低于对照组[(68.14±12.18)%、(68.67±15.04)mL、(36.05±2.34)%、(320.45±20.14)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Pearson相关分析,cESS、MEE、FFA均与LVEDd、LVESd、LVMI、CA125呈正相关(P<0.05),cESS、MEE、FFA均与LVEF、每搏输出量、短轴缩短率、射血时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MEE、心脏收缩功能及左心室重构均发生异常,且MEE与心脏收缩功能、左心室重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肌能量代谢 心脏收缩功能 心室重构 左室收缩末圆周室壁应力 血清游离脂肪酸 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短轴缩短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