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康复模式对心房颤动患者心率控制、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廖亚琴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361-363,367,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模式对心房颤动患者心率控制、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福建省厦门市社会福利中心松柏医院内科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模式对心房颤动患者心率控制、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福建省厦门市社会福利中心松柏医院内科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脏康复模式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静息心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6 min步行试验(6M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房颤动复律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心脏康复模式能使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控制在稳定区间,并可促进心房颤动转复为窦性心律,改善心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康复模式 房颤动 房颤动复律 心率控制 睡眠质量
下载PDF
强化心率控制指导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甄锦焕 黄纪文 +2 位作者 张惠敏 张顺遂 王峰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4期513-515,559,共4页
目的探讨强化心率控制指导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确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56例,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k Association,NYHA)分级为II^IV级,所有患者经最佳的药物治疗稳定后,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 目的探讨强化心率控制指导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确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56例,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k Association,NYHA)分级为II^IV级,所有患者经最佳的药物治疗稳定后,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即常规治疗组(7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患者清晨静息心率降至55~60次/min为目标心率指导药物治疗。控制心率采用的药物为酒石酸美托洛尔或琥珀酸美托洛尔,酒石酸美托洛尔起始剂量为6.25 mg,2次/d,或琥珀酸美托洛尔起始剂量为11.875 mg/d,根据病情逐渐增至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的NYHA分级、左心室心肌质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后壁收缩期增厚率(△T%)的变化,以及两组全因病死率和心力衰竭恶化住院率。结果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总体有效率:94.8%vs.73.1%,P<0.01);同时,治疗组左心室心肌质量的减少幅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后壁收缩期增厚率的升高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9%vs.3.59%,P<0.05;18.34%vs.11.62%,P<0.01;20.43%vs.10.64%,P<0.05);两组均未发生死亡患者,而治疗组因心力衰竭恶化住院治疗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次vs.32次,P<0.01)。结论强化心率控制指导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心功能、改善心肌重构,减少因心力衰竭恶化住院治疗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衰竭 强化心率控制 功能 室重构 全因病死率
下载PDF
心率控制在冠心病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龙梅 李俊峡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年第5期550-551,共2页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精神压力的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发生率较前明显升高,溶栓或介入治疗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然而,心梗后期新发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仍然很高,如何有效控制新发冠状动脉事件发生受到了广泛关注。近...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精神压力的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发生率较前明显升高,溶栓或介入治疗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然而,心梗后期新发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仍然很高,如何有效控制新发冠状动脉事件发生受到了广泛关注。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心率水平是心梗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心率的控制在心梗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有研究表明,最慢心率≥65次/分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危险性是65次,分以下者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梗死 心率控制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事件 应用 独立预测因素 源性猝死 生活方式
下载PDF
心房颤动现代治疗——心率控制还是心律控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雄关 齐向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5期383-385,共3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据报道美国房颤在整个人群中的发生率约占4%,其中一半以上的患者年龄>75岁。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而国内有关发病率的报道较少,有报道可高达10%-20%。房颤最大的危害是引起...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据报道美国房颤在整个人群中的发生率约占4%,其中一半以上的患者年龄>75岁。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而国内有关发病率的报道较少,有报道可高达10%-20%。房颤最大的危害是引起血栓栓塞性疾病,主要是脑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动 心率控制 控制 预激综合征
下载PDF
应用美托洛尔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率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魏峰 郑若龙 +2 位作者 李健 陶金松 徐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9期104-105,共2页
目的研究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患者口服美托洛尔实施严格心率控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严格组(39例)和宽松组(41例),通过调整美托洛尔用量使严格组患者静息心率<65次/min,宽松组心率<80... 目的研究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患者口服美托洛尔实施严格心率控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严格组(39例)和宽松组(41例),通过调整美托洛尔用量使严格组患者静息心率<65次/min,宽松组心率<80次/min,比较两组心率变化和3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0 d心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严格组明显低于宽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中,两组再发AMI、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并再次住院单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严格组患者MACE总发生率7.69%明显低于宽松组的29.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美托洛尔实施严格心率控制能够减少MACE的发生,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壁肌梗死 美托洛尔 心率控制
下载PDF
房颤患者的心率控制的认识与争议 被引量:1
6
作者 邹琪(综述) 张新超(审校)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56-858,共3页
房颤是最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可引起患者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左室功能受损、心力衰竭和生活质量下降、死亡等.近年来,心率控制已逐渐成为多项临床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目标心率为静息时心率〈80 bpm,中等活动量时心率〈110 bpm.最新... 房颤是最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可引起患者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左室功能受损、心力衰竭和生活质量下降、死亡等.近年来,心率控制已逐渐成为多项临床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目标心率为静息时心率〈80 bpm,中等活动量时心率〈110 bpm.最新的RACE-2研究认为,严格控制心率患者得益并不比宽松控制心率的患者多,从观念上"颠覆"了目前的认识.究竟应该严格控制心率还是宽松控制心率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纤颤 心率控制 严格 宽松
下载PDF
1500m跑分段间歇、心率控制教学法
7
作者 樊新生 杨钢山 张廷妍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B12期287-288,291,共3页
关键词 1500M跑 分段间歇教学法 心率控制教学法 普通高校 学习兴趣 运动成绩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房颤病人温和与严格心率控制比较
8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1-471,共1页
背景房颤常选择控制心率疗法,指南建议严格控制心率,但是此建议并未基于临床证据。我们假定持续性房颤病人预防心血管发病和死亡,温和心率控制并不亚于严格心率控制。方法将614例持续性房颤病人随机分组:温和心率控制组(静息心率为<... 背景房颤常选择控制心率疗法,指南建议严格控制心率,但是此建议并未基于临床证据。我们假定持续性房颤病人预防心血管发病和死亡,温和心率控制并不亚于严格心率控制。方法将614例持续性房颤病人随机分组:温和心率控制组(静息心率为<110次/m in)和严格心率控制组(静息心率为<80次/m in,中强度运动为<110次/m in)。主要结果为因心血管原因、心力衰竭住院、脑卒中、全身性栓塞、出血和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事件导致的混合死亡。跟踪时间至少2年,最长3年。结果评估3年主要结果累计发生率,温和控制组为12.9%、严格控制组为14.9%。主要结果组分发生频率两组相似。温和控制组达靶心率或靶目标的病人多于严格控制组[304(97.7%)对203(67.0%),P<0.001];总就诊次数少[75(中位数为0)对684(中位数为2),P<0.001]。症状和负性事件发生频率两组也相似。结论对于持续性房颤病人,温和心率控制与严格心率控制同样有效,且更容易达到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房颤 心率控制 WONCA 论文摘要 汇编 律失常事件 静息 发生频率
下载PDF
冠心病心率控制不佳的教训、思考
9
作者 杨天伦 李非 《中国社区医师》 2012年第38期14-14,共1页
患者,男,58岁。因反复活动后心前区疼痛、心悸2个月于某日16:00入院。患者自诉近2个月来反复于活动、情绪激动时感到胸闷、心悸、胸痛,休息后症状明显缓解。
关键词 心率控制 前区疼痛 情绪激动 患者
下载PDF
心率控制早 心衰预后好
10
作者 杨杰孚 《家庭健康(医学科普)》 2019年第12期48-48,共1页
心率增快导致心衰恶化,心率是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人平静时的心率为每分钟60-100次,运动时心跳会加速。通常心率会随着身体机能的不同状态而发生相应的波动,超出正常范围的波动被称为心动过缓或... 心率增快导致心衰恶化,心率是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人平静时的心率为每分钟60-100次,运动时心跳会加速。通常心率会随着身体机能的不同状态而发生相应的波动,超出正常范围的波动被称为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是指心率每分钟低于60次,常见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以及处于睡眠状态中的人,或出现在严重缺氧、甲状腺功能减退情况下。心动过速是指心率每分钟超过100次,常因吸烟、喝茶或咖啡、饮酒、进行体力活动及情绪激动而引发,或是处于某些病理状态,如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充血性心力衰竭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体新陈代谢 动过缓 动过速 体力活动 甲状腺功能亢进 充血性力衰竭 甲状腺功能减退 心率控制
下载PDF
心率控制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影 张国山 +2 位作者 严宁 武玲 薛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27期72-74,共3页
目的比较心率控制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影响。方法入选心力衰竭患者32例,分为实验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伊伐布雷定。比较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EF、LVEDD、LVESD、NT-proBNP和6分钟步行试验均... 目的比较心率控制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影响。方法入选心力衰竭患者32例,分为实验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伊伐布雷定。比较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EF、LVEDD、LVESD、NT-proBNP和6分钟步行试验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治疗前后两组心功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更为显著。结论严格的心率控制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恶化有逆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控制 力衰竭 伊伐布雷定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心律和心率控制
12
作者 Kareti KR Chiong JR +2 位作者 Hsu SS 张莉(节译) 曾朝荣(校)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6年第2期235-237,共3页
心力衰竭(HF)和心房颤动(Af)的患病率在美国高龄人群中明显上升,这两种病理情况均导致患病率和死亡率升高,而且一种病理的存在将导致另一种病理情况更易发生,尽管对这两种病理情况均分别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报导,但两者共同存在时... 心力衰竭(HF)和心房颤动(Af)的患病率在美国高龄人群中明显上升,这两种病理情况均导致患病率和死亡率升高,而且一种病理的存在将导致另一种病理情况更易发生,尽管对这两种病理情况均分别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报导,但两者共同存在时其预后目前尚不明确。近年发表的Af心律处理随访(AFFIRM)研究提示处理Af患者控制心率优于控制心律,但试验中仅26%患者射血分数(EF)〈50%,而具有HF病史者仅23%,因此AFFIRM试验不符合探讨HF患者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力衰竭 心率控制 房颤动 AFFIRM试验 患者控制 高龄人群 射血分数 患病率 病理
下载PDF
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心率控制与血流动力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靳丽娟 郝春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24期4030-4033,共4页
目的利用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探讨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心率控制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心内科和老年病科门诊及住院年龄≥60岁的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157例为心房颤动组,根据其... 目的利用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探讨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心率控制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心内科和老年病科门诊及住院年龄≥60岁的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157例为心房颤动组,根据其静息心率水平分为:宽松心率控制组(心率<110次/min,55例),严格心率控制组(心率<80次/min,53例),心率控制不佳组(心率≥110次/min,49例);另选取35名年龄≥60岁的健康志愿者为非心房颤动组。应用千帆CSM3000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选取血流动力学参数: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心搏量(SV)/心搏指数(SI)、左心室每搏做功(LSW)/左心室每搏做功指数(LSWI)、射血前期(PEP)、变力状态指数(ISI)、左室射血时间(LVET)、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压(MAP),并进行定量评估。结果心房颤动组CO/CI、SV/SI、LSW/LSWI、ISI、LVET较非心房颤动组减低(P<0.05),心房颤动组PEP较非心房颤动组延长(P<0.05),心房颤动组与非心房颤动组的SBP、DBP、MAP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控制不佳组CO/CI、SV/SI、LSW/LSWI、ISI较宽松心率控制组、严格心率控制组减低(P<0.05),心率控制不佳组PEP较宽松心率控制组、严格心率控制组延长(P<0.05),心率控制不佳组、宽松心率控制组、严格心率控制组的LVET、SBP、DBP、MAP指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宽松心率控制组、严格心率控制住组的各项指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的静息心率控制在<110次/min时,其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并可改善左室功能,对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的治疗和心功能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房颤动 心率控制 血流动力学 老年
下载PDF
早期心率控制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并发症及近期预后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翟成玉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心率控制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并发症及近期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急诊分诊登记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依据心率控制达标时间将这些患者分为入院后3 d内组(早期组,n=30)和入院1周后组(晚期组,n=30),对两组患者的心率和... 目的:探讨早期心率控制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并发症及近期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急诊分诊登记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依据心率控制达标时间将这些患者分为入院后3 d内组(早期组,n=30)和入院1周后组(晚期组,n=30),对两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早期组患者的HR显著低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20. 0%(6/30)、13. 3%(4/30)、6. 7%(2/30)、6. 7%(2/30)均显著低于晚期组80. 0%(24/30)、70. 0%(21/30)、33. 3%(10/30)、40. 0%(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早期较晚期心率控制更能有效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并发症,改善患者近期预后,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心率控制 急性肌梗死 临床并发症 近期预后 改善作用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及心率控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申常造 胡允兆 黄裕立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11期1589-1591,共3页
近年我国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发病年龄逐渐提前,其中冠心病占总死亡原因的41%,高居首位。猝死和心力衰竭是冠心病的主要死因,二者均与心律失常密切相关。多项研究表明,心率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标... 近年我国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发病年龄逐渐提前,其中冠心病占总死亡原因的41%,高居首位。猝死和心力衰竭是冠心病的主要死因,二者均与心律失常密切相关。多项研究表明,心率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标志,更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及心率控制情况等分析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失常 心率控制 电监测
下载PDF
心率控制对慢性心衰病人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岩 王冬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观察经药物强化控制心率对慢性心衰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6例我院住院或门诊慢性心衰病人,随机分为A组:心率控制组;B组:常规对照组。两组均予利尿剂、ACEI或ARB制剂、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控制血压、血糖药物等;心率控制... 目的观察经药物强化控制心率对慢性心衰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6例我院住院或门诊慢性心衰病人,随机分为A组:心率控制组;B组:常规对照组。两组均予利尿剂、ACEI或ARB制剂、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控制血压、血糖药物等;心率控制组监测心率,根据其心率控制情况调整用药量,或加用地高辛或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口服,强化其心率控制于55-65次/min。监测两组病人心率、血压、超声心动图、心功能及再入院率。结果强化药物治疗组病人心率、血压较对照组低;心功能改善明显(P<0.05);再入院率低(P<0.05)。结论强化心率控制可进一步改善慢性心衰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控制 慢性 预后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的节律控制与心率控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瑞生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1期76-77,共2页
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通常的处理是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这种做法部分是基于有数据表明房颤是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预测因子,提示抑制房颤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然而,这样做的益处和风险并没有被充分研究。
关键词 力衰竭患者 房颤动 心率控制 节律控制 维持窦性 预测因子 数据表
下载PDF
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的节律控制和心率控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春荣 范洪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5期261-262,共2页
目的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需要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而这一措施的利害尚有争论。方法多中心、随机化研究比较维持窦性心律(心律控制)与控制心室率(心率控制)对症状性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患者预后影响,主要终点为心因性死亡时间。... 目的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需要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而这一措施的利害尚有争论。方法多中心、随机化研究比较维持窦性心律(心律控制)与控制心室率(心率控制)对症状性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患者预后影响,主要终点为心因性死亡时间。结果 1278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683例为心律控制,695例为心率控制,随访时间平均40个月。心律控制组184例(26.9%)、心率控制组174例(25.0%)死于心因性疾病(心律控制组危险比1.06;95%CI0.86~1.30;P=0.59),次要终点两组相似:包括任何原因死亡(心律控制组为32%,心率控制组33%)、中风(3%、4%)、心力衰竭加重(28%、32%),心血管原因、中风、心力衰竭加重死亡两组分别为43%和46%。结论心房颤动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心律控制病死率并不比心率控制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动 力衰竭 控制 心率控制 病死率
下载PDF
心率控制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性因子与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群雄 李波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467-470,共4页
目的:分析心率控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性因子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2015年7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不要求对心率进行严格控制,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目的:分析心率控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性因子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2015年7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不要求对心率进行严格控制,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行心率控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水平、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等心功能指标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等炎性因子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15.6325、9.1189、12.6325,P<0.05),LVESD、LVE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t=9.6358、15.9625、10.6322,P<0.05),静息心率慢于对照组(t=6.3258,P<0.05)。结论:心率控制利于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与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控制 慢性力衰竭 功能 炎性因子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下载PDF
不同心率控制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心衰再住院率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姜振华 任品芳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10期1691-1693,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同心率控制对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11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心率控制严格组(HR 60~80bpm)(48例)及心率控制宽松... 目的 研究不同心率控制对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11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心率控制严格组(HR 60~80bpm)(48例)及心率控制宽松组(HR 81~100bpm)(62例),并随访12个月,记录出院后1年内患者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及N末端B型利钠肽(pro-BNP)、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值(LVEDd)的变化.结果 心率控制严格组患者1年内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率、pro-BNP高于心率控制宽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率控制严格组的LVEF低于心率控制宽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控制严格组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变化与心率控制宽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宽松的心率控制对改善心力衰竭可能更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肌病 房颤动 心率控制 力衰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