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81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导联心电图结合临床特征在心绞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张雪梅 彭美玲 《贵州医药》 2024年第1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12导联心电图结合临床特征在心绞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4例心绞痛患者根据临床确诊结果分为稳定性心绞痛64例(稳定组)与变异型心绞痛20例(变异组)。均给予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进行临床特征调查,判定诊断的价值。结果两组... 目的探讨12导联心电图结合临床特征在心绞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4例心绞痛患者根据临床确诊结果分为稳定性心绞痛64例(稳定组)与变异型心绞痛20例(变异组)。均给予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进行临床特征调查,判定诊断的价值。结果两组的TG、TC、LDL-C、HDL-C、ALT、AST值对比无差异(P>0.05)。变异组的U波倒置、ST段抬高、室性早搏、T波高耸等占比均明显高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异组的SDNN、SDANNI、SDNNI、RMSSD与PNN50值均明显低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4例患者中,12导联心电图结合临床特征判断为稳定型心绞痛63例,变异型心绞痛21例,12导联心电图结合临床特征在心绞痛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8.4%(63/64)和100.0%(20/20)。结论12导联心电图能观察到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的心电图变化情况,12导联心电图结合临床特征鉴别诊断变异性心绞痛的敏感性与特异性都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导联心电图 变异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 心率变异性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吲哚布芬片在阿司匹林不耐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张华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40-0043,共4页
探究不稳定型心绞痛(阿司匹林不耐受)患者运用吲哚布芬片治疗的效果。方法 筛选于我院所收治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阿司匹林不耐受)患者,选择2022年1月-2023年8月时间范围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两组,分别实施阿司匹林、吲... 探究不稳定型心绞痛(阿司匹林不耐受)患者运用吲哚布芬片治疗的效果。方法 筛选于我院所收治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阿司匹林不耐受)患者,选择2022年1月-2023年8月时间范围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两组,分别实施阿司匹林、吲哚布芬片治疗。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可以获得更优的临床疗效和心功能指标,与此同时心绞痛的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 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阿司匹林不耐受)患者给予吲哚布芬片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布芬片 阿司匹林 不耐受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绞痛发作次数 心绞痛持续时间 心功能指标
原文传递
艾灸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左静 刘虹 +5 位作者 李金涛 王学杰 孙荣鑫 刘建军 宋金龙 魏月娟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 探讨艾灸联合曲美他嗪用于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 探讨艾灸联合曲美他嗪用于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小板聚集功能、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胸痛胸闷、面色暗紫、痰多体胖、倦态乏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观察组2.5μmol/L、5μmol/L、300μmol/L诱导剂下的血小板聚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LVEF、SAQ量表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LVEDD、LVESD、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灸联合曲美他嗪可改善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功能、血小板聚集功能,减少患者心绞痛频率及持续时间,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曲美他嗪 老年人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血小板聚集功能
下载PDF
老年不稳定心绞痛及伴有衰弱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吴琪 季梅丽 +2 位作者 张蓉 王丹蕾 夏佩佩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 分析老年不稳定心绞痛伴有衰弱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与心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心绞痛伴衰弱患者,按照是否发生皮下... 目的 分析老年不稳定心绞痛伴有衰弱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与心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心绞痛伴衰弱患者,按照是否发生皮下出血将其分为皮下出血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对比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等一般资料,以及合并疾病及注射方法等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发生皮下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皮下出血组患者BMI、注射低分子肝素后进行注射点按压的患者比例及皮下脂肪厚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皮下脂肪厚度低、BMI较低及拔针后未进行注射点按压均是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发生皮下出血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皮下脂肪厚度低、BMI较低及拔针后未进行注射点按压是老年不稳定心绞痛及伴有衰弱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发生皮下出血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应用低分子肝素时应注意控制血压或增加按压时间,进而降低患者皮下出血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心绞痛 衰弱 低分子肝素 皮下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对微血管心绞痛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黄琪 隋向前 +4 位作者 蒋凤春 何武剑 裴德安 王士生 胡永宾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8期74-78,共5页
目的测定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primarymicrovascular angina,PMVA)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水平评价血管内皮功能,观察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前后v WF水平的改变。方法明确诊断PMVA的患者69例,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测定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primarymicrovascular angina,PMVA)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水平评价血管内皮功能,观察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前后v WF水平的改变。方法明确诊断PMVA的患者6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33例和麝香保心丸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WF水平。结果常规治疗组治疗前vWF(50.93±32.98)μg/L治疗后v WF(49.65±35.12)μg/L,麝香保心丸组治疗前v WF(27.45±25.02)μg/L治疗后v WF(17.37±15.68)μg/L。治疗后vWF下降值麝香保心丸组(10.08±16.47)μg/L较常规治疗组(1.28±12.37)μg/L更明显,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具有血管内皮保护功能,PMVA患者能从治疗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 血管内皮功能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下载PDF
不稳定心绞痛老年住院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张丽萍 丁雯 +3 位作者 陆静钰 孙吉 孙芳 哈琳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86,191,共6页
目的分析影响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老年住院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部分UA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U... 目的分析影响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老年住院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部分UA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UA老年住院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采用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其生活质量得分与健康素养各项得分间的关系。结果UA老年住院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平均得分为(103.76±14.3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9岁(β=5.829)、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β=5.264)、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β=4.064)、非医保付费方式(β=7.103)、无运动训练(β=6.182)、未规律服药(β=8.176)是影响UA老年住院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P<0.05)。方差分析结果显示,UA老年住院患者的信息获取能力、交流互动能力、改善健康意愿、经济支持意愿得分均随其生活质量评分降低而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UA老年住院患者信息获取能力、交流互动能力、改善健康意愿、经济支持意愿各维度得分均与其生活质量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影响UA老年住院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的因素较多,且生活质量与其健康素养各项得分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不稳定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隐结构模型结合关联规则研究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候特征
7
作者 王雪 张明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I0001,共7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候的分布及特征,为今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辨证论治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等数据库内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1月的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 目的探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候的分布及特征,为今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辨证论治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等数据库内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1月的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医案及临床经验,采用孔明灯Lantern5.0软件,应用爬山法(LTM-EAST)算法建立症状隐结构模型并进行综合聚类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5.1软件,用Apriori算法,对中医证素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绘制复杂网络图。结果①纳入的206例医案共涉及24个中医证候,其中频次较高(>5%)的分别为心血瘀阻证、痰瘀互结证、气滞血瘀证、痰湿阻滞证、气虚血瘀证、心阳虚证、气阴两虚证。②将共计121个症状作为显变量,应用LTM-EAST算法构建结构模型,得出30个隐变量,对得出的30个隐变量进行综合聚类,共得出9个综合聚类模型即9个中医证候,分别为气滞血瘀证、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心阳虚证、气阴两虚证、痰瘀互结证、痰湿内阻证、痰热内闭证、心肾阳虚证。③对24个中医证候提取的17个证素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推导出7个中医证候,分别为心血瘀阻证、心阳虚衰证、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证、阳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结论综合归纳,最终得出6个中医常见证候,分别为:气滞血瘀证、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心阳虚证、气阴两虚证、痰瘀互结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结构模型 关联规则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中医证候
原文传递
血清miR-122表达水平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PCI后非靶血管斑块进展的关系
8
作者 吴雷 耿国英 姬劲锐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9-26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122表达水平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非靶血管斑块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拟行PCI术治疗的1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显示冠脉血管正常者145...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122表达水平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非靶血管斑块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拟行PCI术治疗的1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显示冠脉血管正常者145例为对照组,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miR-122表达水平并进行对比。根据研究组PCI后非靶血管斑块进展情况将其分为进展组与未进展组,对比进展组、未进展组血清miR-122表达水平,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法分析血清miR-122表达水平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PCI后非靶血管斑块进展的关系,且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22表达水平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PCI后非靶血管斑块进展的评估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miR-12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CI术后非靶血管斑块进展发生率为14.88%;进展组血清miR-12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进展组(P<0.05);性别、心脏外科与介入治疗狭窄冠状动脉研究(SYNTAX)评分、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血清miR-122水平均为患者PCI术后非靶血管斑块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非靶血管参考直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为患者PCI后非靶血管斑块进展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血清miR-122表达水平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PCI后非靶血管斑块进展预测的最佳截断点为3.28,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95%CI分别为92.00%(23/25)、81.12%(116/143)、0.905、0.850~0.944。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miR-122表达水平异常增高,可增加患者PCI术后非靶血管斑块进展风险,并对患者PCI术后非靶血管斑块进展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122 冠心病 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非靶血管斑块
下载PDF
阿利沙坦酯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对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伴心绞痛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
9
作者 罗嘉宏 陆园华 +5 位作者 梁木金 梁茜 李勇 邓卫国 党静 何嗣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4期84-88,共5页
目的观察阿利沙坦酯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对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伴心绞痛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佛山市中医院禅城高新区医院老年医学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伴心绞痛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 目的观察阿利沙坦酯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对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伴心绞痛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佛山市中医院禅城高新区医院老年医学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伴心绞痛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Ⅰ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利沙坦酯片治疗,疗程为12周。治疗前后测量诊室血压并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评估降压效果,计算血压达标率。记录治疗期间两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评估心绞痛改善情况。测量治疗前后患者生命体征,并行血尿常规、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尿素氮、肌酐、尿酸、血电解质、转氨酶、血清肌酐等实验室检查,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诊室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24 h SBP、24 h DBP、白昼SBP(dSBP)、白昼DBP(dDBP)、夜间SBP(nSBP)和夜间DBP(nDBP)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降压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与同组治疗2周后和治疗4周后比较,治疗8周后和治疗12周后两组血压达标率均增加(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均较治疗前减少,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利沙坦酯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伴心绞痛疗效显著,有效降压并维持血压稳定的同时,还可改善心绞痛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心绞痛 阿利沙坦酯 硝苯地平缓释片
下载PDF
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效果观察
10
作者 王凤菊 徐瑾媛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234-237,共4页
目的:探寻冠心病老年患者使用无缝隙护理对心绞痛的控制及预后。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诊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92例。两组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试验组(无缝隙护理),每组均为... 目的:探寻冠心病老年患者使用无缝隙护理对心绞痛的控制及预后。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诊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92例。两组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试验组(无缝隙护理),每组均为146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值、心绞痛复发率。结果:对照组研究对象疼痛分值明显高于试验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试验组;对照组无缝隙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分值显然低于试验组;对照组心绞痛复发率高于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冠心病老年患者使用无缝隙护理能够有效控制心绞痛,加速患者病情恢复,缓解疼痛症状,给患者带来了良好的护理体验,展现出较为显著的成效,值得在临床学习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隙护理 常规护理 冠心病 心绞痛 护理效果
下载PDF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前冠脉生理指标与术后预后的关系研究
11
作者 陈铎 赵朝 +1 位作者 李颖 寇海林 《海南医学》 2024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 探究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冠脉生理指标与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期间陕西航天医院收治的68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PCI术治疗,依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 目的 探究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冠脉生理指标与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期间陕西航天医院收治的68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PCI术治疗,依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40)和预后不良组(n=28),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CI术前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冠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对术后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I术前FFR、CFR、IMR是PCI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PCI术前FFR、CFR、IMR预测术后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7、0.736、0.654,灵敏度分别为82.10%、67.90%、71.40%,特异度分别为52.50%、70.00%、57.50%,三者联合检测预测患者术后预后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09、89.30%、92.50%,均高于单一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前冠脉生理指标是SAP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能有效评估SAP患者术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脉生理指标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冠脉微循环阻力指数
下载PDF
口服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网状Meta分析
12
作者 王薇 曹璐 +3 位作者 任鹏 赵会林 朱贝贝 刘凯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期50-61,共12页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维普、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中成药联合常规西...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维普、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2月10日。采用RevMan5.3、STATA15.1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70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6 973例患者,涉及7种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1)在提高心绞痛疗效方面,排序依次为养心氏片+常规西药>麝香保心丸+常规西药>冠心舒通胶囊+常规西药>芪参益气滴丸+常规西药>丹蒌片+常规西药>心可舒片+常规西药>益心舒胶囊+常规西药>常规西药;(2)在提高心电图疗效方面,排序依次为芪参益气滴丸+常规西药>养心氏片+常规西药>麝香保心丸+常规西药>冠心舒通胶囊+常规西药>心可舒片+常规西药>益心舒胶囊+常规西药>丹蒌片+常规西药>常规西药;(3)在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排序依次为冠心舒通胶囊+常规西药>益心舒胶囊+常规西药>麝香保心丸+常规西药>心可舒片+常规西药>常规西药;(4)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排序依次为养心氏片+常规西药>益心舒胶囊+常规西药>冠心舒通胶囊+常规西药>丹蒌片+常规西药>心可舒片+常规西药>麝香保心丸+常规西药>常规西药;(5)在安全性方面,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的不良反应整体少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表明,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可显著提高其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同时具有调脂作用且安全性更好。但部分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不佳,故此结论需进一步在更多高质量研究中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稳定型心绞痛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血流储备分数与血管内超声对冠状动脉狭窄70%的心绞痛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的影响
13
作者 李惠彬 黄建振 +3 位作者 彭俊 高世龙 李国铭 翁奇峰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1期56-58,66,共4页
目的比较血流储备分数(FFR)与血管内超声(IVUS)对冠状动脉(下称冠脉)狭窄70%的心绞痛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4月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显示狭窄70%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其中各... 目的比较血流储备分数(FFR)与血管内超声(IVUS)对冠状动脉(下称冠脉)狭窄70%的心绞痛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4月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显示狭窄70%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其中各有30例分别行IVUS(IVUS组)和FFR(FFR组)检查,20例患者仅予保守治疗(对照组)。当IVUS测得最小管腔面积≤4 mm2、斑块负荷≥70%或FFR值≤0.8时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所有患者行双重抗血小板、调脂、β受体阻滞剂治疗,随访9个月,比较各组冠脉病变分布情况,心绞痛、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心源性死亡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冠脉病变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US组行PCI患者占比多于FF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US组和FFR组MACE发生率相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VUS和FFR均可指导冠脉狭窄为70%的心绞痛患者治疗方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冠状动脉狭窄 血流储备分数 血管内超声
下载PDF
针灸合并揿针佐治痰阻心脉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14
作者 赵龙梅 张文秀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2期27-28,共2页
发作性胸痛是冠心病的常见症状,如何快速缓解胸痛并减少发作、维持病情稳定是临床研究的热点。祖国医学认为,痰阻心脉型心绞痛常因痰浊闭阻、胸阳不运而发病,应以活血散瘀、温阳健脾为治则。针灸、揿针为中医常用的适宜技术,临床可用于... 发作性胸痛是冠心病的常见症状,如何快速缓解胸痛并减少发作、维持病情稳定是临床研究的热点。祖国医学认为,痰阻心脉型心绞痛常因痰浊闭阻、胸阳不运而发病,应以活血散瘀、温阳健脾为治则。针灸、揿针为中医常用的适宜技术,临床可用于多种慢性疾病的治疗。近年来,笔者将其应用于痰阻心脉型心绞痛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月—7月本院收治的60例心绞痛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揿针 冠心病 痰阻心脉型心绞痛
下载PDF
美托洛尔片联合曲美他嗪片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
15
作者 张晶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 分析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采取美托洛尔片+曲美他嗪片治疗的效果。方法 8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托洛尔片+曲美他嗪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评分(疾病... 目的 分析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采取美托洛尔片+曲美他嗪片治疗的效果。方法 8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托洛尔片+曲美他嗪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评分(疾病认知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活动受限度评分)以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躯体疼痛、躯体角色功能、情绪角色功能、躯体健康评分)、心肌营养素-1 (CT-1)水平、血清活氧物质(ROS)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1.55±0.44)次/周少于对照组的(3.08±0.55)次/周,发作时间(1.68±1.18)min/次短于对照组的(3.48±1.48)min/次(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认知度评分(16.55±1.97)分、心绞痛稳定状态评分(15.35±1.76)分、心绞痛发作评分(19.06±2.12)分、活动受限度评分(58.17±6.5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2.41±1.57)、(10.68±1.23)、(14.17±1.83)、(49.75±5.66)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体健康评分(63.26±4.49)分、精力评分(74.26±4.55)分、社会功能评分(83.66±3.92)分、心理健康评分(81.49±4.26)分、躯体疼痛评分(74.49±6.39)分、躯体角色功能评分(73.53±4.19)分、情绪角色功能评分(84.53±3.68)分、躯体健康评分(71.38±4.2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4.55±3.26)、(61.23±4.02)、(76.33±2.76)、(61.25±3.76)、(66.59±4.71)、(61.23±4.43)、(73.06±2.51)、(52.30±2.77)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T-1(42.51±4.95)pg/L、ROS(550.01±56.96)U/ml均低于对照组的(55.01±6.06)pg/L、ROS(645.75±66.01)U/ml(P<0.05)。结论 SAP患者选取美托洛尔片联合曲美他嗪片治疗存在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CT-1、ROS水平,同时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了发作的时间,让患者疾病认知度、心绞痛稳定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美托洛尔片 常规治疗 发作次数 曲美他嗪片
下载PDF
张艳自拟冠心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证经验
16
作者 张楠 张艳 +1 位作者 何晓腾 刘翔宇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661-664,共4页
冠心病心绞痛在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属于中医学中“胸痹”“心痛”等范畴。张艳教授行医四十余载,治疗胸痹心痛疗效显著。认为其发病以气虚痰瘀交阻证型较为多见,提出“虚痰瘀”理论,自拟“冠心方”从脾论治冠心病心绞痛,治法为补气健... 冠心病心绞痛在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属于中医学中“胸痹”“心痛”等范畴。张艳教授行医四十余载,治疗胸痹心痛疗效显著。认为其发病以气虚痰瘀交阻证型较为多见,提出“虚痰瘀”理论,自拟“冠心方”从脾论治冠心病心绞痛,治法为补气健脾,养血活血,化瘀止痛,化痰祛湿。该文章将张艳教授自拟冠心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证经验总结作出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从脾论治 虚痰瘀 名医经验 张艳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中的综合护理效果分析
17
作者 白学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中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接受常规护理者为对照组,接受综合护理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心绞痛程度...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中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接受常规护理者为对照组,接受综合护理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心绞痛程度、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心绞痛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护理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综合护理 心功能 生存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不同剂量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研究
18
作者 朱青梅 陈金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18-0022,共5页
研究心绞痛患者使用差异剂量硝酸甘油注射液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新疆某三甲医院收治的2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硝酸甘油注射液用药剂量,分为对照组(10mg)和观察组(50mg),两组患者均服用一样的基础治疗药物即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 研究心绞痛患者使用差异剂量硝酸甘油注射液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新疆某三甲医院收治的2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硝酸甘油注射液用药剂量,分为对照组(10mg)和观察组(50mg),两组患者均服用一样的基础治疗药物即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与50mg硝酸甘油注射液的治疗剂量;对照组给予10mg的硝酸甘油注射液的治疗剂量。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B-型利钠肽前体、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每博输出量、心指数、心博指数)、血清炎症因子组合(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心肌标志物(肌钙蛋白、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B-型利钠肽前体、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心肌标志物指标得到良好改善,其各项指标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优势,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无差异。结论 对心绞痛患者采用50mg剂量的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及其他相关指标,其安全性好,推荐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硝酸甘油注射液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B-型利钠肽前体 心功能指标 血清炎症因
下载PDF
冠心丹参颗粒辅治冠状动脉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19
作者 康峰光 苏利君 何柳芬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5期44-47,共4页
目的 观察冠心丹参颗粒辅治冠状动脉微血管性心绞痛(CMVA)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状动脉CMVA患者45例,按照治疗方案差异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冠... 目的 观察冠心丹参颗粒辅治冠状动脉微血管性心绞痛(CMVA)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状动脉CMVA患者45例,按照治疗方案差异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冠心病二级预防基础治疗(美托洛尔、单硝酸异山梨酯、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冠心丹参颗粒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60 d。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血清学指标及冠脉CTA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0.00%(χ^(2)=5.409,P=0.020)。治疗60 d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患者SAQ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白介素-33(IL-33)、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P均<0.01),对照组sST2水平高于治疗前、ET-1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对照组IL-33、NO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CTFFR)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P均<0.01),对照组治疗前后CTF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冠心丹参颗粒治疗冠状动脉CMVA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及相关症状表现,同时改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与CTFFR,促进血管内皮功能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性心绞痛 冠心丹参颗粒 中医证候积分 心绞痛评分 血清学 CTA检查
原文传递
分析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探究
20
作者 兰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34-0037,共4页
探析冠心病心绞痛(CHDAP)患者的心血管内科治疗效果。方法择CHDAP患者64例,随机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2例,分别给予常规疗法、心血管内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局。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组间心功能、血管内... 探析冠心病心绞痛(CHDAP)患者的心血管内科治疗效果。方法择CHDAP患者64例,随机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2例,分别给予常规疗法、心血管内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局。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组间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相比,观察组均较优(P<0.05)。结论 CHDAP行心血管内科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心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治疗 冠心病心绞痛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