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酸激酶峰值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内出血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吴晴晴 闫蕊 +5 位作者 郭明 赵伟 李紫旋 王宇平 郭金成 翟光耀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2,共6页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CK)峰值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内出血(IMH)的预测价值。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241...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CK)峰值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内出血(IMH)的预测价值。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241例,均于PCI术后1周内行心脏磁共振成像评估IMH及微血管阻塞,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后每6 h测定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获取峰值,共检测24 h。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估CK峰值、CK-MB峰值对IMH的预测价值,计算CK峰值的最佳预测界值。根据最佳预测界值,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TEMI患者PCI术后IMH的影响因素。结果CK峰值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IMH的效能高于CK-MB峰值(AUC=0.757,95%CI:0.694~0.820比AUC=0.710,95%CI:0.643~0.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且CK峰值预测IMH的最佳界值为2351 U/L,敏感度为83.0%,特异度为58.9%。将患者分为两组:CK峰值<2351 U/L组(108例)和CK峰值≥2351 U/L组(133例)。与CK峰值<2351 U/L组相比,CK峰值≥2351 U/L组的男性比例、入院时心率、入院时随机血糖、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尿酸水平、前壁心肌梗死比例、术前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2级比例、IMH(55.6%比13.9%)及微血管阻塞(60.2%比16.7%)比例明显升高,而年龄较年轻、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前壁心肌梗死(OR=2.105,95%CI:1.321~5.338,P=0.026)、术前TIMI血流分级≤2级(OR=8.908,95%CI:1.029~17.148,P=0.037)、CK峰值≥2351 U/L(OR=5.543,95%CI:2.823~10.896,P<0.001)均是STEMI患者PCI术后IMH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CK峰值可有效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IMH的发生,且CK峰值≥2351 U/L、前壁心肌梗死及术前TIMI血流分级≤2级与IMH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激酶 心肌内出血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心血管磁共振成像技术在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内出血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何 吴小芳 万莹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3期485-488,共4页
综述心血管磁共振成像技术(CMR)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内出血中的诊断技术以及发展方向。心肌内出血是急性STEMI病人PCI后的常见也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与不良预后和不良心室重塑息息相关,... 综述心血管磁共振成像技术(CMR)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内出血中的诊断技术以及发展方向。心肌内出血是急性STEMI病人PCI后的常见也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与不良预后和不良心室重塑息息相关,CMR能够对心肌的形态、功能进行良好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脏磁共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内出血 心室重塑 T1 mapping技术 综述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诊断心肌内出血1例
3
作者 于建才 刘永兴 +2 位作者 彭万忠 刘凤海 徐泽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019-1019,1028,共2页
患者男性,78岁。因意识丧失3小时入院。患者入院前3小时于劳作时突发意识丧失,伴抽搐,大便失禁,意识自行恢复,家属将其送来我院急诊。血压:86/60mmHg,心率110次/min,指尖血氧饱和度90%,心电图:II、III、AVF导联ST段抬高0.2mv,化验TNI:11... 患者男性,78岁。因意识丧失3小时入院。患者入院前3小时于劳作时突发意识丧失,伴抽搐,大便失禁,意识自行恢复,家属将其送来我院急诊。血压:86/60mmHg,心率110次/min,指尖血氧饱和度90%,心电图:II、III、AVF导联ST段抬高0.2mv,化验TNI:11435.5ng/ml,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行急诊CAG提示:PD完全闭塞,为IRA,余冠状动脉血流TIMI3级(图1,2),根据冠状动脉情况无法解释晕厥原因。正位X线摄影发现心包双边影,进一步行主动脉CTA排除主动脉夹层但提示心包积血(图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心肌内出血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行急诊PCI后心肌内出血风险因素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4
作者 魏群 孟浩宇 +1 位作者 张敏 耿益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524-527,共4页
目的 建立并验证老年冠心病急诊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内出血的风险因素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收治的54例行PCI的急诊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50例行PCI的急诊老年冠心病患者... 目的 建立并验证老年冠心病急诊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内出血的风险因素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收治的54例行PCI的急诊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50例行PCI的急诊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验证组;以心脏磁共振成像作为诊断和评估心肌内出血的金标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心肌内出血风险因素的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的应用价值。结果 心肌内无出血者29例(无出血组),出血者28例(出血组)。出血组心肌梗死部位、病变支数、开通时间、肾功能不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心肌梗死部位为前壁、病变支数为多支、开通时间>45 min、肾功能不全是影响患者术后心肌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联合预测模型为logit(P)=0.695×心肌梗死部位+0.756×病变支数+0.678×开通时间+0.702×肾功能不全;该预测模型预测急诊老年冠心病患者PCI后心肌内出血的曲线下面积为0.870(95%CI:0.769~0.972,P<0.001);在验证组中采用预测模型的灵敏度为89.47%,特异度为90.32%,阳性预测值为85.00%,阴性预测值为93.33%,准确率为90.00%,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结论 通过心肌梗死部位、病变支数、开通时间、肾功能不全构建的预测急诊老年冠心病患者PCI后心肌内出血的模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内出血 风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微血管阻塞与心肌内出血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袁勇 杨亚茹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9期819-822,共4页
微血管阻塞(MVO)是急性心肌梗死时发生的严重微循环障碍。心肌内出血(IMH)是在MVO的基础上,再灌注过程中发生的,是心肌梗死MVO形成后的二次损伤,和MVO的出现严格相关。急性心肌梗死时,梗死时间越长,梗死面积越大,心肌越容易出现MVO;再... 微血管阻塞(MVO)是急性心肌梗死时发生的严重微循环障碍。心肌内出血(IMH)是在MVO的基础上,再灌注过程中发生的,是心肌梗死MVO形成后的二次损伤,和MVO的出现严格相关。急性心肌梗死时,梗死时间越长,梗死面积越大,心肌越容易出现MVO;再灌注时,越容易出现IMH。现从临床角度对急性心肌梗死后MVO和IMH的形成机制及相互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阻塞 心肌内出血 心肌梗死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围术期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对心肌内出血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任道元 陈铟铟 +5 位作者 金航 徐仁德 戴宇翔 黄嘉 王齐兵 钱菊英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266-272,共7页
目的探讨心肌内出血(IMH)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后围术期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的影响以及cTnT对IMH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性纳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共计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心肌内出血(IMH)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后围术期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的影响以及cTnT对IMH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性纳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共计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4~7 d接受心脏磁共振成像(CMR)检查,根据CMR表现分为IMH组(45例)和非IMH组(19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不同时间点cTnT水平对IMH的预测价值。结果基于不同时间点的cTnT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即刻cTnT水平、峰值cTnT水平与CMR各参数的Spearman秩相关性最强。其中术后即刻cTnT及峰值cTnT与IMH容积呈正相关,秩相关系数分别为0.76和0.74(均P<0.001);与IMH T2*值呈负相关,秩相关系数分别为–0.68和–0.65(均P<0.001);与梗死容积呈正相关,秩相关系数分别为0.55和0.50(均P<0.001);与LVEF呈负相关,秩相关系数分别为–0.66和–0.59(均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即刻cTnT预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发生IMH具有最大的AUC为0.95(P<0.001),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75.6%、100.0%和82.8%,截断值为4.71 ng/ml。术后即刻cTnT预测IMH的AUC与峰值cTnT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1),而与术后1 d(P=0.025)、术后3 d(P=0.034)及术后5~7 d(P=0.018)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进行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即刻cTnT(OR 2.40,95%CI 1.44~4.00,P=0.001)仍是STEMI患者发生IM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cTnT水平可作为患者发生IMH的有效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内出血 心肌肌钙蛋白T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内出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磊(综述) 关怀敏(审校)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9-202,共4页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早期开通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外膜闭塞血管,但半数以上患者远端冠状动脉微循环未得到有效恢复,进而增加死亡率。因此,缺血后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CMD)不容忽视,目前认为CMD可能主要包括...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早期开通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外膜闭塞血管,但半数以上患者远端冠状动脉微循环未得到有效恢复,进而增加死亡率。因此,缺血后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CMD)不容忽视,目前认为CMD可能主要包括微血管渗漏、微血管梗阻和心肌内出血,IMH是心肌微循环障碍最严重的类型,并可维持数月,严重时可发生心肌内血肿甚至心肌穿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内出血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内出血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亮 沈珠军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2期170-173,共4页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进行血管重建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然而,即使成功开通了心外膜血管,仍有相当比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展为慢性心力衰竭。研究发现,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塞引起的"无复流"现象及随...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进行血管重建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然而,即使成功开通了心外膜血管,仍有相当比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展为慢性心力衰竭。研究发现,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塞引起的"无复流"现象及随后出现的心肌内出血是参与此过程的重要因素。了解心肌内出血在"无复流"现象和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对制定新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策略至关重要。本文将对心肌内出血的病理生理学、影像学、临床意义和治疗策略等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内出血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心肌内出血与心肌梗死后不良心室重构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陈润都 张颖倩 +4 位作者 佟伟 李力兵 吴远斌 周昊 陈韵岱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6-191,共6页
心肌梗死是由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细胞坏死,是全球范围内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虽然可恢复心外膜冠脉血流,降低心肌梗死的病死率,但是部分心肌梗死患者仍会发展为慢性心力衰竭。心肌内出血(IMH)为严重微血... 心肌梗死是由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细胞坏死,是全球范围内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虽然可恢复心外膜冠脉血流,降低心肌梗死的病死率,但是部分心肌梗死患者仍会发展为慢性心力衰竭。心肌内出血(IMH)为严重微血管损伤引起的红细胞外渗,是再灌注治疗引起的重要并发症,可作为心肌梗死后不良心室重构的独立预测因子,而不良重构是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发生的病理基础。目前IMH的评价方式主要为心脏磁共振技术,尤其是可利用T;*序列实现对IMH的定性和定量评估。有研究表明,IMH被降解后留下的铁沉积可加重炎症反应,导致巨噬细胞聚集,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而后者参与了随后的不良心室重构过程。本文针对近年来关于IMH与心肌梗死后不良心室重构关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心肌内出血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内出血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不良心室重构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心肌内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姜子超 刘康 +3 位作者 凌维维 阿鑫 吴丹 钱赓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1-177,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PCI术后心肌内出血(IMH)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2月-2019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诊行直接PCI治疗,且于术后3~7d行心脏磁共振检查的204例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PCI术后心肌内出血(IMH)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2月-2019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诊行直接PCI治疗,且于术后3~7d行心脏磁共振检查的204例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存在IMH分为IMH阳性组(n=87)与IMH阴性组(n=117),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MH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与IMH阴性组比较,IMH阳性组缺血总时间、入院血糖、入院心率、血红蛋白下降值、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肌钙蛋白T(TnT)峰值、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梗死程度等明显增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降低,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术前TIMI血流<3级、前壁梗死、使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患者比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P=0.003,OR=7.782,95%CI2.009~30.846)、缺血总时间(P<0.001,OR=1.011,95%CI1.007~1.014)、入院血糖(P<0.001,OR=1.428,95%CI1.182~1.725)、入院心率(P=0.006,OR=1.041,95%CI1.012~1.071)、血红蛋白下降值(P<0.001,OR=1.117,95%CI1.059~1.178)、CK-MB峰值(P=0.007,OR=1.006,95%CI1.002~1.010)、前壁梗死(P=0.012,OR=3.359,95%CI1.307~8.633)、使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P=0.022,OR=3.362,95%CI1.195~9.460)是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发生IM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史、缺血总时间、入院血糖、入院心率、血红蛋白下降值、CK-MB峰值、前壁梗死、使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等为急性STEMI直接PCI术后IMH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实施适当的策略予以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内出血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脏磁共振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心肌内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建辉 魏璇 +7 位作者 鲍雪 朱欢欢 胡婷婷 雷大洲 谢峻 钟崇霞 徐标 李巧玲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35-142,共8页
目的评估中国人群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介入手术后心肌内出血(IMH)的发病率,并探究IMH形成的相关预测因素,为STEMI治疗和预后提供个体化的诊疗措施。方法该观察队列研究是在成功心肌再灌注STEMI的患者中进行的,其心脏磁共振(... 目的评估中国人群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介入手术后心肌内出血(IMH)的发病率,并探究IMH形成的相关预测因素,为STEMI治疗和预后提供个体化的诊疗措施。方法该观察队列研究是在成功心肌再灌注STEMI的患者中进行的,其心脏磁共振(CMR)检查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5.71±2.46)天。分别用T2及T2*显像观察心脏组织中IMH,比较IMH与非IMH患者的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心脏超声心动图(UCG)及CMR参数。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心肌内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在全部入选的90例患者中44例(48.9%)存在IMH。与非IMH组相比,IMH组患者中陈旧性脑梗死和院前口服利尿剂发生率较高,入院时心率偏快、C反应蛋白(CRP)更高、心肌染色评分相对较低(P均<0.05)。相比于非IMH组,UCG表明IMH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增大,CMR可见IMH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LVEDV)、心肌梗死体积(IS)/左心室(LV)体积比、微血管阻塞(MVO)范围/LV体积均更大(P均<0.05)。IMH的发生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径向应变(GRS)、周向应变(GCS)、纵向应变(GLS)减弱显著相关(P均<0.05)。IMH组患者更易发生左前降支(LAD)病变,心肌梗死部位更多的出现在前壁、室间隔和心尖部,同时容易合并心包积液和室壁瘤(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IMH与前壁心肌梗死(OR:5.99,95%CI:1.28~27.95,P<0.05)、CMR测量的峰值GLS百分比减弱(OR:1.57,95%CI:1.21~2.03,P<0.05)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偏高(OR:4.72;95%CI:1.45~15.38,P<0.05)独立相关。结论在心肌再灌注治疗的STEMI患者中,IMH发生与前壁心肌梗死、GLS减弱、LDLC升高有较强的相关性,可作为鉴定STEMI患者发生IMH的潜在危险因素,IMH与更严重的梗死和更差的左心室功能相关,更容易合并室壁瘤和心包积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 心肌内出血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左心室应变
下载PDF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内出血的心血管MR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紫谦 陈伟 +1 位作者 陈榆舒 郜发宝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05-1609,共5页
心肌缺血/再灌注(I/R)治疗是减小心肌梗死面积、保留心室收缩功能、降低死亡率和心力衰竭(HF)发生率最有效的手段。然而,由I/R引起的心肌内出血(IMH)可能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心律失常,增加HF、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本... 心肌缺血/再灌注(I/R)治疗是减小心肌梗死面积、保留心室收缩功能、降低死亡率和心力衰竭(HF)发生率最有效的手段。然而,由I/R引起的心肌内出血(IMH)可能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心律失常,增加HF、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本文旨在对心血管磁共振(CMR)诊断IMH的临床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再灌注损伤 心肌内出血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心脏MR检出晚期微血管阻塞和心肌内出血预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曾健 陈杭 +1 位作者 罗和川 杨全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5-219,共5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心脏MR(CMR)检出晚期微血管阻塞(MVO)及心肌内出血(IMH)对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于2018年10月前...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心脏MR(CMR)检出晚期微血管阻塞(MVO)及心肌内出血(IMH)对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于2018年10月前发表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文献。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5.1软件对纳入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质量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其中9篇内容涉及晚期MVO(共1 872例患者),4篇内容涉及IMH(共1 017例患者)。CMR检出晚期MVO对预测MACE发生的比值比(OR)为4.0495%CI(2.95,5.55),Z=8.65,P<0.001];CMR检出IMH对预测MACE发生的OR为2.6695%CI(1.78,3.96),Z=4.79,P<0.001]。结论 CMR检出晚期MVO和IMH可用于预测AMI再灌注患者随访期间发生M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磁共振成像 综合分析 微血管阻塞 心肌内出血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后心肌内出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丽芳 彭瑜 张钲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2年第5期444-449,共6页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的急危重症,再灌注治疗是首要治疗方法,再灌注损伤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心肌内出血是最近发现的一种再灌注损伤,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目前人们对心肌内出血的认识不充分,...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的急危重症,再灌注治疗是首要治疗方法,再灌注损伤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心肌内出血是最近发现的一种再灌注损伤,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目前人们对心肌内出血的认识不充分,现结合国内外最新文献,对心肌内出血的危险因素、病理机制、预后、诊断和防治等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理解心肌内出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内出血
下载PDF
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发生心肌内出血的机制研究和防治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西 王萍 《心脏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548-552,共5页
心肌内出血(intramyocardial hemorrhage,IMH)是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不良心血管事件之一,病理是由于持续的缺血缺氧导致血管内皮受损,红细胞渗漏到肌层。IMH在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心梗病人中发生率为41%,严重影响再灌注治疗的成... 心肌内出血(intramyocardial hemorrhage,IMH)是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不良心血管事件之一,病理是由于持续的缺血缺氧导致血管内皮受损,红细胞渗漏到肌层。IMH在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心梗病人中发生率为41%,严重影响再灌注治疗的成功率。近年来IMH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已有研究表明IMH与微血管阻塞(microvascular obstruction,MVO)有关,但对IMH的早期识别及准确评估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现就IMH的危险因素、发生机制、评估方法进行阐述,为临床预防IMH的发生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再灌注治疗 心肌内出血 微血管阻塞
原文传递
磁共振评估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内出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冬月 曹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57-861,共5页
急性心肌梗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虽然血管再通术可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内死亡发生率,但部分患者存在心肌微血管的灌注障碍,影响患者的远期预后。严重的微血管功能障碍可引起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破坏,红细胞漏... 急性心肌梗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虽然血管再通术可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内死亡发生率,但部分患者存在心肌微血管的灌注障碍,影响患者的远期预后。严重的微血管功能障碍可引起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破坏,红细胞漏出血管外,导致心肌内出血,后者可进一步加重心肌细胞的损伤,使心肌梗死面积扩大,并可预测左室不良重构及远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心血管磁共振可利用红细胞裂解产生的含铁代谢物对局部心肌组织产生的顺磁性效应,实现对心肌内出血的在体评估。该文就磁共振评估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内出血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再灌注 心肌内出血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MRI中微血管阻塞和心肌内出血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7
作者 S.C.A.M.Bekkers M.W.Smulders +4 位作者 V.L.Passos T.Leiner J.Waltenberger A.P.M.Gorgels 李瑞丽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1年第1期90-,共1页
目的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微血管阻塞(MVO)和心肌内出血(IMH)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0例首次心肌梗死、主要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病人。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内出血 微血管阻塞 MRI 心室重塑
下载PDF
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心肌内出血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世明 范蒙蒙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6期1218-1221,共4页
目的分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心肌内出血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STEMI病人314例。收集病人入院时的基线资料、既往史、心脏磁共振... 目的分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心肌内出血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STEMI病人314例。收集病人入院时的基线资料、既往史、心脏磁共振检查结果及随访结束时病人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根据病人是否发生MACE将病人分为MACE组51例和非MACE组263例,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特征,分析影响STEMI病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计算不同组间的生存率并比较。结果MACE组和非MACE组在Killip分级、阻塞相关动脉、TIMI危险评分、PCI前TIMI等级、左心室射血分数、梗死面积、微血管阻塞和心肌内出血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llip心功能分级、PCI前TIMI等级、梗死面积、微血管阻塞和心肌内出血为STEMI病人出院后1年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肌内出血组MACE发生率为30.8%,明显高于无心肌内出血组12.2%(P<0.001)。心肌内出血组全因死亡率为19.1%,明显高于无心肌内出血组6.1%(P=0.022)。结论STEMI急诊PCI术后心肌内出血是病人术后1年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肌内出血组MACE的发生率高,生存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内出血 心脏磁共振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经急诊PCI治疗后发生心肌内出血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浩然 陈雪瑾 祁春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14期2623-2627,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经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心肌内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功行急诊PCI治疗的AMI病人147例,完成心脏磁共振(CMR)检查。根据CMR结果分为心...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经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心肌内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功行急诊PCI治疗的AMI病人147例,完成心脏磁共振(CMR)检查。根据CMR结果分为心肌内出血(IMH)组和无IMH组,进行对比分析,探讨IMH的危险因素。结果IMH组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肌钙蛋白T(hs-TnT)、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无IMH病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NT-proBNP均为IMH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部分AMI病人经急诊PCI治疗后会发生IMH,CK、NT-proBNP是发生IMH的影响因素,急诊PCI治疗后高CK、NT-proBNP峰值对IMH病变有预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内出血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磁共振 相关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