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室心肌应变技术评估糖尿病前期左室收缩功能损害和心肌力学改变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朱雯 林苏苏 王磊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2期202-204,共3页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糖尿病(DM)患者致死原因之一,主要与DM引起的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有关[1-2]。目前,临床诊断DCM主要包括检测左室舒张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病理性左心室肥厚和间质纤维化等指标。
关键词 左室心肌应变技术 糖尿病前期 左室收缩功能 心肌力学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心肌力学特性参数与血25(OH)D、hs-CRP及IL-6表达的相关性
2
作者 郭龙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716-720,共5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心肌力学特性参数与血25-羟基维生素D(25(OH)D)、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103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依据血糖控制是否良好分为...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心肌力学特性参数与血25-羟基维生素D(25(OH)D)、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103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依据血糖控制是否良好分为血糖良好组(82例)和血糖不良组(21例);另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9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左室心肌力学特性参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25(OH)D、hs-CRP及IL-6水平,比较血糖良好组与血糖不良组左室心肌力学特性参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25(OH)D、hs-CRP及IL-6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舒张压、收缩压、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总胆固醇、血红蛋白(Hb)、钙、磷、白细胞(WBC)及尿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左室收缩末期内径、hs-CRP及IL-6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血糖控制水平两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良好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hs-CRP及IL-6低于血糖不良组(P<0.05),血糖良好组25(OH)D高于血糖不良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均与25(OH)D呈负相关(P<0.05),与hs-CRP、IL-6呈正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结构及25(OH)D、hs-CRP、IL-6水平发生改变,且左室心肌力学特性参数与25(OH)D,hs-CRP、IL-6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心肌力学特性参数 25-羟基维生素D 高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 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再血管化后心肌力学改变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沈嘉祺 刘宝辉 +2 位作者 丁立群 卞斐 王玉玖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9期1863-1867,共5页
冠状动脉再血管化是治疗严重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再血管化后心肌力学改变是评估冠脉再血管化后疗效主要的评价方式之一。因此正确评价冠状动脉再血管化后心肌收缩功能对于冠心病疗效的评估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评估心肌功能的方法有... 冠状动脉再血管化是治疗严重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再血管化后心肌力学改变是评估冠脉再血管化后疗效主要的评价方式之一。因此正确评价冠状动脉再血管化后心肌收缩功能对于冠心病疗效的评估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评估心肌功能的方法有:磁共振显像,心肌核素显像及超声心动图等,因超声心动图便捷、快速等特点,临床上广泛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结构及功能。而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斑点追踪技术使动态追踪心肌运动轨迹、定量评价心肌功能成为可能。现对目前常用评价冠状动脉再血管化后心肌收缩功能的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肌力学 斑点追踪技术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严重烧伤大鼠心肌力学损害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胡晓春 黄跃生 杨宗诚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苷 (PNS)对大鼠烧伤后心肌力学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  7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成伤前对照组、30 %Ⅲ°烧伤组和 30 %Ⅲ°烧伤后PNS治疗组 ,分别测定烧伤和治疗组伤后 1、3、6、12、2 4h以及伤前对照组的心肌...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苷 (PNS)对大鼠烧伤后心肌力学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  7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成伤前对照组、30 %Ⅲ°烧伤组和 30 %Ⅲ°烧伤后PNS治疗组 ,分别测定烧伤和治疗组伤后 1、3、6、12、2 4h以及伤前对照组的心肌力学参数 ,观察其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同烧伤组比较 ,PNS治疗组的心肌力学各项指标在烧伤后 12h开始显著改善 ,心肌形态学改变较烧伤组明显减轻。结论 PNS具有明显改善严重烧伤大鼠心肌力学和减轻心肌损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力学损害 防治作用 烧伤 三七总皂苷 心肌力学 药理学
下载PDF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对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左室心肌力学短期改变的评估价值
5
作者 梁梅馨 毕雷 +4 位作者 陆岸锋 香庆莲 吴亚玖 陈杰南 郭莹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3期140-142,共3页
目的:分析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2D-STE)对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左室心肌力学短期改变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2年6月广西钦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20例早产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运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及2D-ST... 目的:分析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2D-STE)对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左室心肌力学短期改变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2年6月广西钦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20例早产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运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及2D-STE评估分析早产NRDS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不同时点(治疗后12、24 h)的左室功能相关参数。结果:120例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 h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12 h的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快速射血期峰值应变率(SRs)、快速充盈期峰值应变率(SR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24 h的GLS、左心室游离壁快速射血期峰值运动速度(Vs)、SRs、快速充盈期峰值运动速度(Vd)和SR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 h与24 h的GLS、SR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D-STE可实现对早产NRDS患儿治疗前后左室心肌力学短期变化的定量评估,较常规超声心动图可更早地反映患儿心肌功能异常,为指导临床诊疗、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左室心肌力学 超声斑点追踪成像
下载PDF
黄芪苷 Ⅳ对正常和心功能受抑制大鼠左心室心肌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14
6
作者 刘艳霞 刘在萍 +1 位作者 焦建杰 娄建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2-334,共3页
目的 研究黄芪苷 对正常和心功能受抑制大鼠左心室心肌力学的效应。方法 采用左心室导管法 ,测定左心室压力 (L VP)及其微分 (dp/dt) ,对 iv黄芪苷 (1m g/kg)对左心室心肌力学的效应。iv普萘洛尔 (0 .75m g/kg)抑制大鼠心功能 ,观... 目的 研究黄芪苷 对正常和心功能受抑制大鼠左心室心肌力学的效应。方法 采用左心室导管法 ,测定左心室压力 (L VP)及其微分 (dp/dt) ,对 iv黄芪苷 (1m g/kg)对左心室心肌力学的效应。iv普萘洛尔 (0 .75m g/kg)抑制大鼠心功能 ,观察黄芪苷 的对抗作用。结果 黄芪苷 使心率 (HR)略有减慢 ;使左室压力上升最大速度 (dp/dtmax)明显提高 ,具有正性肌力作用 ;使左室压力下降的时间常数 (T)显著缩短 ,改善心脏舒张功能 ;左心室射血的张力 -时间指数 (TTI)无明显改变 ,表明该药在增强心肌收缩力的同时并未增加心肌耗氧量。对普萘洛尔抑制心功能的大鼠 ,用黄芪苷 后 dp/dtmax无显著降低 ,即该药可对抗普萘洛尔抑制心肌收缩力的作用 ;T值显著缩短 ,表明心脏舒张功能也有改善 ;心肌耗氧量不增加。结论 黄芪苷 可改善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黄芪苷Ⅳ 普萘洛尔 心肌力学 心功能 大鼠
下载PDF
五味子对心肌力学和心率的影响 被引量:29
7
作者 刘菊秀 苗戎 +1 位作者 陈静 高岚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2-124,共3页
iv 40%五味子1mL/kg对家兔心肌力学有明显影响,使左心室内压峰值(LVSP)降低,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减慢、左心室内压下降速率(dp/dtmin)减慢、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升高... iv 40%五味子1mL/kg对家兔心肌力学有明显影响,使左心室内压峰值(LVSP)降低,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减慢、左心室内压下降速率(dp/dtmin)减慢、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升高、压力-压力变化速率环IP(P-dp/dtmax)缩小,等容收缩期段向左下方移位,心率减慢,说明五味子提取液具有抑制心肌收缩性能,减慢心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心肌力学 心率
下载PDF
运动超负荷与压力超负荷大鼠左室形态结构、血流动力学及心肌力学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田振军 熊正英 +1 位作者 郭进 夏家骝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2-66,70,共6页
在长时间游泳一般运动负荷、运动超负荷及压力超负荷的SD大鼠心肌肥大模型上,观察了大鼠血流动力学、心肌力学及心肌组织学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运动超负荷还是压力超负荷,心肌结构均发生缺血缺氧性损伤;心肌收缩性能与舒张性能... 在长时间游泳一般运动负荷、运动超负荷及压力超负荷的SD大鼠心肌肥大模型上,观察了大鼠血流动力学、心肌力学及心肌组织学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运动超负荷还是压力超负荷,心肌结构均发生缺血缺氧性损伤;心肌收缩性能与舒张性能均呈下降趋势,心脏发生病理性变化。提示运动性心脏的生理病理与病理性心脏有着某种类似的变化机制。左室压力瞬时加速是评价心肌收缩性能的一项较为敏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负荷 压力负荷 血流动力学 心肌力学
下载PDF
模拟海上颠簸刺激对严重烧伤家兔心肌力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广 黄跃生 +4 位作者 罗中华 阮兢 张兵钱 肖荣 雷泽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02-705,共4页
目的观察模拟海上颠簸刺激对烧伤早期家兔心肌力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132只家兔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组,n=6)、单纯颠簸组(DN组,n=42)、单纯烧伤组(S组,n=42)和烧伤颠簸组(DS组,n=42),单纯烧伤组和烧伤颠簸组造成40%全身体表... 目的观察模拟海上颠簸刺激对烧伤早期家兔心肌力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132只家兔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组,n=6)、单纯颠簸组(DN组,n=42)、单纯烧伤组(S组,n=42)和烧伤颠簸组(DS组,n=42),单纯烧伤组和烧伤颠簸组造成40%全身体表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ea,TBSA)Ⅲ度烧伤,分别于2、6、8、12、24、36、48 h等7个时相点经颈动脉左心室内置管,应用RM6240系列生理信号采集仪记录左心室压力波形和主动脉压力波形并应用RM6240系列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处理分析相应波形,测量得出主动脉收缩压(AOSP)、主动脉舒张压(AODP)、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收缩压峰值(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以及左心室内压变化最大速率(±dp/dmt ax)等心肌力学指标。结果单纯颠簸即可使家兔心肌力学指标显著降低,烧伤颠簸组心肌力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低于单纯烧伤组。伤后2 h,烧伤颠簸组LVEDP即显著低于单纯烧伤组,LVSP、LV-dp/dmt ax自伤后6 h开始显著低于单纯烧伤组,AOSP、AODP、MAP、LV+dp/dmt ax自烧伤后12 h开始均显著低于单纯烧伤组。结论模拟海上颠簸刺激可明显加剧严重烧伤家兔心肌力学指标的下降和心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颠簸 心肌力学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兔基础状态下左心室心肌力学特征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佳 周启昌 +3 位作者 蒲大容 刘红雨 徐赣琼 赵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分析新西兰大白兔心肌力学的可行性和正常情况下新西兰大白兔心脏结构力学特点,为研究人类心肌结构力学打下基础。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实验动物于基础状态下行VVI模式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胸骨旁左心...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分析新西兰大白兔心肌力学的可行性和正常情况下新西兰大白兔心脏结构力学特点,为研究人类心肌结构力学打下基础。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实验动物于基础状态下行VVI模式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胸骨旁左心长轴切面和左心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短轴切面的二维动态图像行VVI分析。结果基础状态下兔左心室长轴方向上心肌运动速度峰值心底节段最高,向心尖方向递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变和应变率峰值无明显改变(P>0.05);短轴方向上同一水平各节段心肌运动速度峰值前间隔和前壁最大,应变和应变率峰值前壁及侧壁大于其他各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收缩期心底部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心尖部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舒张期均向反方向解旋,心尖部位的旋转角度、速度和解旋速度均大于心底部(P<0.05),左心室收缩期扭转角度为(10.76±2.24)°。结论VVI可用于评价新西兰大白兔基础状态下左心室的心肌力学特征,正常情况下其心脏长轴、短轴及扭转运动存在一定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 心肌力学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大鼠心肌力学的改变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建仓 成志红 +6 位作者 贾后军 李萍 朱正坤 郭素清 杨鹤鸣 陆松敏 陈惠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2期5-6,9,共3页
目的:研究海水浸泡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变机理。方法:采用雄性Wistar大鼠,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n=10);平原休克组(n=10)海水浸泡夫血性休克组(n=10)。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浆... 目的:研究海水浸泡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变机理。方法:采用雄性Wistar大鼠,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n=10);平原休克组(n=10)海水浸泡夫血性休克组(n=10)。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浆磷脂酶A2(PLA2)活性,心肌和心肌线粒体钙含量,心肌线粒体(Ca2+Mg(2+)-ATPase活性变化,血浆和心肌MDA的变化。结果: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动物血流动力学明显低于平原失血性休克组。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组动物心肌钙超载显著重于平原休克组,心肌和心肌线粒体钙含量均高于平原休克组,心肌线粒体Ca(2+)-Mg(2+)-ATPase活性显著低于平原休克组。结论: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动物钙超载,脂质过氧化及PLA2升高可能是血流动力学下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海水浸泡 心肌力学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赤芍提取物对烫伤大鼠早期心肌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楚正绪 谭建权 张亚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23-25,共3页
实验认为,烫伤大鼠的Lvsp、dp/dtmax、IP、dp/dtmax/LP、L1、Lo等心功能指标在烫后60~240min呈进行性下降。而给药组能使烫伤大鼠心肌功能指标下降程度减轻。其中烫后4小时的Lvsp值为74mmHg,给药组为109mmHg;dp/dtmax下降为正常组的53... 实验认为,烫伤大鼠的Lvsp、dp/dtmax、IP、dp/dtmax/LP、L1、Lo等心功能指标在烫后60~240min呈进行性下降。而给药组能使烫伤大鼠心肌功能指标下降程度减轻。其中烫后4小时的Lvsp值为74mmHg,给药组为109mmHg;dp/dtmax下降为正常组的53%,给药组为77%;dp/dt max/LP、L1、LO的变化,给药组均比对照组平稳。提示赤芍提取物对烫伤大鼠早期心肌功能的改变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提取物 烫伤 心肌力学
下载PDF
烧伤早期心肌力学的变化及延迟快速补液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德伟 王长慧 +4 位作者 丁祥生 裴永东 朱世辉 刘世康 葛绳德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56-758,共3页
目的 探讨烧伤早期心肌力学变化及延迟快速复苏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12只犬随机分 为对照组和烧伤组(n=6)。烧伤组动物制备35%总体表面积Ⅲ度烧伤模型,并从伤后6 h起用乳酸林格液进 行复苏.以尿量为1.0 ml·kg-1·h-1及... 目的 探讨烧伤早期心肌力学变化及延迟快速复苏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12只犬随机分 为对照组和烧伤组(n=6)。烧伤组动物制备35%总体表面积Ⅲ度烧伤模型,并从伤后6 h起用乳酸林格液进 行复苏.以尿量为1.0 ml·kg-1·h-1及心排血量(CO)为伤前值的70%-80%来调整输液速度和输液量,观 察伤后24 h内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 max)及 心排血指数(CI)的变化。结果 烧伤后0.5 h,MAP、LVSP、±dp/dt max及CI就已明显降低,直至伤后6 h 即复苏前一直呈下降趋势;复苏后2 h内上述各种指标逐渐接近对照组水平,至复苏后4 h与对照组比较差 异无显著性(P均>0.05),其输液量为每1%烧伤面积(3.63±0.99)ml/kg。结论 在烧伤早期即有心脏功能 低下,快速复苏是恢复心肌功能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休克 心肌功能 延迟复苏 早期 心肌力学 补液
下载PDF
腺苷对大鼠左心室心肌力学的效应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艳霞 陈元禄 王国祥 《天津医药》 CAS 1996年第4期228-229,共2页
腺苷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对心血管、神经中枢、内分泌、泌尿、免疫调节等方面均有明显的生物效应。特别是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颇受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关键词 腺苷 左心室 心肌力学 心肌缺血
下载PDF
不同心脏起搏方式对犬急性血液动力学及心肌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4
15
作者 聂如琼 伍卫 +3 位作者 王景峰 张燕 方昶 朱纯石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1年第1期47-49,共3页
通过采用 5种不同的心脏起搏方式 ,观察房室同步和心室激动顺序对犬急性血液动力学和心肌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用健康犬 10只 ,随机顺序进行右心房起搏 (RAP)、右房 His束顺序起搏 (AHSP)、右房 右室顺序起搏(AVSP)、His束近端起搏 (H... 通过采用 5种不同的心脏起搏方式 ,观察房室同步和心室激动顺序对犬急性血液动力学和心肌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用健康犬 10只 ,随机顺序进行右心房起搏 (RAP)、右房 His束顺序起搏 (AHSP)、右房 右室顺序起搏(AVSP)、His束近端起搏 (HBP)和右心室起搏 (RVP) ,在每种起搏稳定 5min后测定有关血液动力学和心肌力学参数。结果 :RAP和AHSP对血液动力学和心肌力学无显著影响 ;AVSP时心输出量 (CO)、等容收缩期左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 (+dp/dtmax)和等容舒张期左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 (-dp/dtmax)分别降低了 16 .32 % ,15 .0 1% ,15 .19% ;HBP时平均肺动脉压 (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左室舒张末压 (LVEDP)均升高 ,而CO降低了 14.93 % ;RVP时mPAP、PCWP、LVEDP均明显升高 ,CO、+dp/dtmax和 -dp/dtmax分别降低了 2 3.95 % ,2 2 .2 8% ,19.74%。结论 :丧失房室同步活动引起左室前负荷变化 ,影响整体收缩功能 ;而心室激动顺序异常既影响左室收缩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左室功能 血液动力学 心肌力学
下载PDF
运动性与病理性左室肥厚心肌力学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春跃 郭建增 韩补生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1-243,265,共4页
目的:为揭示长期运动训练与高血压病所致两类心肌肥大的联系与区别,对二者进行心肌力学分析。方法:以大鼠为研究对象,分别用腹主动脉缩窄加盐负荷法制作高血压性心肌肥大模型、游泳训练制作运动性心肌肥大模型。测定动物的一般性指... 目的:为揭示长期运动训练与高血压病所致两类心肌肥大的联系与区别,对二者进行心肌力学分析。方法:以大鼠为研究对象,分别用腹主动脉缩窄加盐负荷法制作高血压性心肌肥大模型、游泳训练制作运动性心肌肥大模型。测定动物的一般性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全心重、心室重和左室重。借助八导生理记录仪和计算机分别在基础状态和给去甲肾上腺素状态下对两种动物模型的在体心脏作心肌力学测量。结果:一般性指标,高血压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高于其它组(P<0.01)。高血压组和运动训练组的全心重、心室重和左室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尤以运动训练组明显。心肌力学指标,在基础状态下:高血压组和运动训练组与对照组相比±dP/dTm、dP/dT/ IP、Vce40、“心力环”L0-L4等心肌力学指标升高,有显著性差异。高血压组的上述各项指标均低于运动训练组(P<0.01)。在给去甲肾上腺素刺激状态下,对照组、运动训练组和高血压组的心肌力学指标均表现为升高;运动训练组Vpm、Vmax、“心力环”L0-L4的升高比高血压组明显,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基础状态下,运动性心肌肥大与高血压病理性心肌肥大心肌舒缩功能均表现为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大 高血压 运动 心肌力学
原文传递
运动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HSP72 mRNA表达与血清心肌酶活性和心肌力学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魏勇 陈佩杰 杨德洪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 :探讨运动诱导表达的热休克蛋白 72 (HSP72 )mRNA与大鼠血清心肌酶活性和心肌力学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 36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安静对照组 (C)、1周运动组 (T1 )、2周运动组 (T2 )和 3周运动组 (T3)。安静对照组不运动 ,T1组... 目的 :探讨运动诱导表达的热休克蛋白 72 (HSP72 )mRNA与大鼠血清心肌酶活性和心肌力学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 36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安静对照组 (C)、1周运动组 (T1 )、2周运动组 (T2 )和 3周运动组 (T3)。安静对照组不运动 ,T1组、T2组和T3组分别以 75 %VO2 max强度进行 1周、2周、3周跑台运动 ,每周训练 6天 ,每天 1小时。在末次运动结束后 2 4小时分别以RT-PCR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HSP72mRNA的表达 ,以MPA -IV型多道生物信号分析系统同步记录心肌力学参数 ,以酶法检测血清心肌酶活性。结果 :(1 )T1和T2组心肌细胞HSP72mRNA表达明显高于C组和T3组。 (2 )T1组大鼠血清CK、CK -MB和AST活性较C组明显升高 ;且随运动周期的延长 ,其均值逐渐降低。 (3)运动 1周后LVSP、dp/dtmax和dp/dtmin较C组均有下降 ,而LVEDP也稍减少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随运动周期的延长 ,其均值逐渐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果提示运动后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心肌细胞HSP72mRNA表达有内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周期 心肌细胞 血清心肌 MRNA表达 大鼠 HSP72 心肌力学 VO2MAX 训练 指标
原文传递
犬双心室多点组合同步起搏的心肌力学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宁 傅向华 +3 位作者 李世强 吴伟力 谷新顺 姜云发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4-358,共5页
目的 :探讨多点组合同步心室起搏对犬心肌收缩 /舒张力学效应和心脏作功的影响。方法 :12只犬 ,随机进行 5种组合模式的双心室同步起搏 ,并以自身窦性心律状态 (SNR )作为对照。记录各起搏状态下 :左室内压上升和下降最大数率 (±dp... 目的 :探讨多点组合同步心室起搏对犬心肌收缩 /舒张力学效应和心脏作功的影响。方法 :12只犬 ,随机进行 5种组合模式的双心室同步起搏 ,并以自身窦性心律状态 (SNR )作为对照。记录各起搏状态下 :左室内压上升和下降最大数率 (±dp/dtmax)、左室松弛时间常数 (τ)、左 /右室游离壁室壁肌张力 (L/RV tensileforce ,L/RV TF)、每搏量 (SV )、左室每搏功 (LVSW )和右室每搏功 (RVSW )等心肌收缩 /舒张力学和心脏作功参数。结果 :双室cHisB LVPL起搏和RVA LVPL起搏的心肌收缩力学参数 +dp/dtmax和L/RV TF较右室双点cHisB RVA起搏增加 ,前两组的心肌舒张力学参数 dp/dtmax也较cHisB RVA起搏增加 ,而τ值较后者缩短。双室三点cHisB RVA LVPL起搏和cHisB RVA LVA起搏的上述各参数均优于双室cHisB LVPL起搏和RVA LVPL起搏。而cHisB RVA LVPL起搏的 +dp/dtmax和L/RV TF均较cHisB RVA LVA起搏增加。cHisB RVA LVPL起搏 dp/dtmax较cHisB RVA LVA起搏提高 6.0 % ,τ值缩短 3 .7%。cHisB LVPL起搏和RVA LVPL起搏的SV、LVSW和RVSW等心室作功参数均较cHisB RVA起搏增加 ,而HisB RVA LVPL起搏的上述心脏作功各参数 ,亦分别较cHisB RVA LVA起搏和cHisB LVPL起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结论 :双室三点cHisB RVA LVPL组合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心脏作功 心肌力学
下载PDF
三种强度长期训练对大鼠心肌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翔 洪峰 魏源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70-71,74,共3页
建立三种强度长期训练模型 ,通过对心肌力学指标、肌节长度的测定和心肌纤维纵向行走情况的观察 ,研究长期训练中训练强度对心肌功能的影响。结果提示 :长期高强度间歇训练不能对心功能产生良好的适应性影响 ,甚至可能对心肌舒张功能产... 建立三种强度长期训练模型 ,通过对心肌力学指标、肌节长度的测定和心肌纤维纵向行走情况的观察 ,研究长期训练中训练强度对心肌功能的影响。结果提示 :长期高强度间歇训练不能对心功能产生良好的适应性影响 ,甚至可能对心肌舒张功能产生损害 ;长期耐力训练可对心功能产生良好的适应性影响 ,但心肌收缩功能和心肌舒张功能对长期耐力训练的适应能力并不一致 ,心舒功能的适应能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训练 心肌力学 影响 心肌收缩性能 心肌舒张性能 运动训练
下载PDF
针刺合独参注射液对实验性家兔急性心衰竭心肌力学参数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玲 李梦 +2 位作者 陈卫华 汪克明 王月兰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6期33-34,共2页
目的 :探讨针药结合治疗急性心衰竭的疗效。方法 :4 8只日本大耳白兔 ,随机分为 4组 ,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复制急性心衰竭模型。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后其心肌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明... 目的 :探讨针药结合治疗急性心衰竭的疗效。方法 :4 8只日本大耳白兔 ,随机分为 4组 ,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复制急性心衰竭模型。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后其心肌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明显改善急性心衰竭的作用 ,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显著 (P >0 .0 5) ;但治疗组药效维持时间长 ,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心衰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心肌力学参数 针刺疗法 独参注射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