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D-SPECT评估红芪饮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相关心肌损伤的影响
1
作者 李柳 李晓燕 +3 位作者 高志超 郑庆厚 赵甫刚 王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8-362,共5页
应用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D-SPECT)评价红芪饮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关心肌损伤的影响。红芪治疗后患者血浆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P<0.05),心肌缺血节段数和心肌... 应用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D-SPECT)评价红芪饮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关心肌损伤的影响。红芪治疗后患者血浆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P<0.05),心肌缺血节段数和心肌灌注总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P<0.05)。红芪饮片可显著改善PCI相关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中药饮片 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损伤
下载PDF
过表达BMAL1对脓毒症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2
作者 唐雯 王志高 +2 位作者 郭仁楠 肖东 刘艳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40-46,共7页
目的:探究生物钟基因大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样蛋白1(BMAL1)过表达对脓毒症小鼠心肌损伤中线粒体自噬途径的影响。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模型组、阴性对照(NC)组、BMAL1组,每组10只。超声心动图检测小鼠心功能指... 目的:探究生物钟基因大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样蛋白1(BMAL1)过表达对脓毒症小鼠心肌损伤中线粒体自噬途径的影响。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模型组、阴性对照(NC)组、BMAL1组,每组10只。超声心动图检测小鼠心功能指标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ELISA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ting测定心肌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H3域自噬蛋白(Beclin1)、PTEN诱导激酶(Pink1)、E3泛素-连接酶活性帕金森病蛋白2(Parkin)、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蛋白1(VDAC1)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和NC组比较,BMAL1组小鼠LVFS、LVEF升高(P<0.05),LVIDd、LVIDs减小(P<0.05),血清中CK-MB、cTnI降低(P<0.05),心肌组织病变得到改善,TUNEL阳性细胞率减少(P<0.05),线粒体损伤减轻,心肌组织中LC3Ⅱ/LC3Ⅰ值升高(P<0.05),Beclin1、Pink1、Parkin、VDAC1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BMAL1过表达能够明显改善脓毒症小鼠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该作用可能与其促进线粒体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肌损伤 心肌细胞 大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样蛋白1 线粒体自噬 小鼠
下载PDF
依托咪酯调节AMPK/NLRP3信号通路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
3
作者 张化 王艳萍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04-111,共8页
目的探究依托咪酯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AMI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依托咪酯组、Dorsomorp... 目的探究依托咪酯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AMI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依托咪酯组、Dorsomorphin组、依托咪酯+Dorsomorphin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开胸后不结扎,分组处理后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及纤维化、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PK)、白细胞介素(IL)-1β、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丙二醛(MDA)水平、心肌组织IL-1β、IL-6、SOD与MDA水平、心肌组织AMPK/NLRP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呈严重病理损伤,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血清LDH、CPK、IL-1β及IL-6水平、心肌组织IL-1β、IL-6及MDA水平、心肌组织NLRP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左室射血分数(EF)、血清及心肌组织SOD水平、心肌组织p-AMPK/AMPK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依托咪酯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减轻,LVDD、LVDS、心肌CVF、血清LDH、CPK、IL-1β及IL-6水平、心肌组织IL-1β、IL-6及MDA水平、心肌组织NLRP3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EF、血清及心肌组织SOD水平、心肌组织p-AMPK/AMPK升高(P<0.05);Dorsomorphin组大鼠各指标变化趋势与依托咪酯组相反,且Dorsomorphin可减弱依托咪酯对模型组大鼠各指标的作用。结论依托咪酯可通过调控AMPK/NLRP3信号传导而抑制AMI后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进而减轻AMI大鼠心肌组织损伤及纤维化,改善其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AMPK/NLRP3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损伤
下载PDF
分层应变技术联合左心室压力-应变环对儿童胸部霍奇金淋巴瘤放疗后心肌损伤的评估价值
4
作者 周艳珂 刘春丽 +3 位作者 袁建军 朱好辉 李向旭 李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554-558,共5页
目的 分析采用分层应变技术和左心室压力-应变环(PSL)对胸部霍奇金淋巴瘤(HL)患儿放疗后心肌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 抽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接受放疗的胸部HL患儿52例,所有患儿均在放疗前进行PSL及分层应变技术检查,并... 目的 分析采用分层应变技术和左心室压力-应变环(PSL)对胸部霍奇金淋巴瘤(HL)患儿放疗后心肌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 抽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接受放疗的胸部HL患儿52例,所有患儿均在放疗前进行PSL及分层应变技术检查,并于放疗后进行心肌标志物与影像学检查,统计儿童放疗后心肌损伤发生情况,并根据结果分为心肌损伤组与非心肌损伤组。比较心肌损伤组与非心肌损伤组患者的PSL检测参数[做功指数(GWI)、整体有用功(GCW)、整体无用功(GWW)、整体做功效率(GWE)]、分层应变技术检测参数[心外膜层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LPS-epi)、中层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PS-mid)、心内膜层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PS-endo)],采用点二列相关性分析PSL与分层应变技术检查与胸部HL患儿放疗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分层应变技术联合PSL对患儿放疗后心肌损伤的评估价值。结果 经过检查后发现,52例胸部HL患儿中出现心肌损伤占比61.54%,未出现占比38.46%;心肌损伤组GWI、GCW、GWW与GWE低于非心肌损伤组(P<0.05);心肌损伤组LPS-epi、LPS-mid与LPS-endo高于非心肌损伤组(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显示,GWI、GCW、GWW、GWE与胸部HL患儿放疗后心肌损伤呈负相关(r<0,P<0.05),LPS-epi、LPS-mid、LPS-endo与胸部HL患儿放疗后心肌损伤呈正相关(r>0,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分层应变技术联合PSL对胸部HL患儿放疗后心肌损伤发生的曲线下面积>0.7,联合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结论 分层应变技术联合PSL在胸部HL患儿放疗后心肌损伤情况中具有重要的临床评估价值,能够有效评估患儿心肌损伤情况,为临床患儿的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霍奇金淋巴瘤 放疗 心肌损伤 左心室压力-应变环 分层应变技术
下载PDF
房颤射频消融术对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心功能、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
5
作者 李忠辉 刘秀燕 曹瑞芳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探究房颤射频消融术(RA)对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心功能、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接受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房颤RA治疗)与对照组25例(保守药... 目的探究房颤射频消融术(RA)对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心功能、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接受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房颤RA治疗)与对照组25例(保守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不同时间点心肌损伤[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指标,术后随访3个月,统计患者窦性心律转复及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体外循环时间比对照组长,总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清CK-MB、cTnI、NT-proBNP水平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0.05);观察组术后2 h血清CK-MB、cTnI、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术后48 h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比对照组LVEF[(49.78±2.35)%vs.(45.03±2.17)%]显著上升,LVEDD[(54.93±4.30)mm vs.(57.38±4.16)mm]、LVESD[(39.62±4.37)mm vs.(46.15±5.23)mm]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出院时及术后3个月窦性心律转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内MACCE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颤RA能有效改善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心功能,提高窦性心律转复率,短期预后好,但可能引发一过性心肌酶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搭桥 心脏瓣膜手术 房颤射频消融术 心功能 心肌损伤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早期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炎症因子、心肌损伤因子的影响
6
作者 徐柳 邝娜 高小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53-457,共5页
目的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SV)治疗早期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ADHF)及对血小板活化状态、炎症因子、心肌损伤因子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武汉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ADHF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SV组(n=43)... 目的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SV)治疗早期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ADHF)及对血小板活化状态、炎症因子、心肌损伤因子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武汉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ADHF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SV组(n=43)、对照组(n=43)。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培哚普利治疗,SV组行常规治疗+SV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清血小板活化状态指标[血小板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α-颗粒膜蛋白(CD62P)]、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心肌损伤因子[微管链接蛋白(Nexilin)、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配体(sFasL)、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SV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72%,高于对照组(6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SV组LVEF为(48.63±5.06)%,高于对照组[(43.97±4.61)%],LVESD、LVEDD及血清CD63、CD62P、TNF-α、hs-CRP、IL-33、Nexilin、sFasL、Gal-3水平分别为(46.76±4.93)mm、(52.49±5.46)mm、(4.87±0.52)%、(4.63±0.49)%、(14.87±1.69)pg/mL、(5.02±0.52)mg/L、(112.60±13.64)ng/L、(0.73±0.08)μg/L、(0.14±0.01)ng/L、(22.75±2.43)ng/L,均低于对照组[(51.53±5.36)mm、(57.40±5.96)mm、(6.21±0.64)%、(5.97±0.62)%、(18.95±2.02)pg/mL、(6.84±0.71)mg/L、(143.08±16.84)ng/L、(0.95±0.10)μg/L、(0.19±0.02)ng/L、(30.68±3.3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95%vs.11.63%)(P>0.05)。结论SV治疗可提高ADHF患者的临床疗效,抑制血小板活化,缓解炎症反应,避免心肌损伤,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小板活化 沙库巴曲缬沙坦 早期 炎症因子 心肌损伤因子
下载PDF
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
7
作者 高飞 刘丹彦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期15-18,共4页
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MINS)定义为术后肌钙蛋白高于正常值,是术后重要的并发症且发生率较高,易误诊、漏诊。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和氧供需不匹配是其主要发生机制,术前评估有助于识别高危患者,术中需维持适当的生命体征以降低心肌损伤发生... 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MINS)定义为术后肌钙蛋白高于正常值,是术后重要的并发症且发生率较高,易误诊、漏诊。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和氧供需不匹配是其主要发生机制,术前评估有助于识别高危患者,术中需维持适当的生命体征以降低心肌损伤发生,肌钙蛋白检测有利于早期识别并及时干预。目前对于MINS的治疗存在争议。该文主要介绍MINS的定义、流行病学、病理生理、诊断及围术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心肌肌钙蛋白 非心脏手术 心肌损伤
下载PDF
瓜蒌薤白半夏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王辉 姜爱华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85-187,192,共4页
目的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行PCI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行PCI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肌红蛋白(MB)]、生活质量[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定]和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CK-MB、cTnT、MB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SAQ各项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可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PCI术后的临床症状,具有减轻心肌损伤、保护心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损伤标志物 瓜蒌薤白半夏汤
下载PDF
姜黄素对重症肺炎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信号通路调控机制
9
作者 刘文曲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3-466,共4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重症肺炎大鼠心肌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蛋白的调控作用。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后4个组进行重症肺炎建模。正常组、...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重症肺炎大鼠心肌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蛋白的调控作用。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后4个组进行重症肺炎建模。正常组、肺炎模型组均常规喂养,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除常规喂养外,按成人标准姜黄素剂量(0.02 mg/kg)分别注射0.5倍剂量(0.067μg/kg)、1.0倍剂量(0.134μg/kg)和2.0倍剂量(0.268μg/kg),连续7 d。观察各组一般情况、重症肺炎建模情况、心肌细胞生物学参数、血清实验指标及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肺炎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氧分压(PaO_(2))、PaO_(2)/吸氧分数(FiO_(2))]、细胞生物学参数[细胞存活数(D0)、细胞存活80%时所需时间(N)、细胞相对存活率]、氧化应激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OC)]、PI3K、p-Akt均显著下降(P<0.01),平均细胞凋亡数(Dq)、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氧化应激指标[活性氧(ROS)、丙二醛(MDA)]、Akt均显著上升(P<0.01),除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外,其余指标与肺炎模型组比较,低、高、中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中剂量组均显著优于低、高剂量组(P<0.01)。结论姜黄素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来改善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因子对心肌细胞的损伤,改善心肌细胞生物学活性,从而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重症肺炎 心肌损伤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联合心肌损伤标志物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预测价值分析
10
作者 张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3期51-53,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联合心肌损伤标志物对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200例AMI患者为心梗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200名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纳入对象均接受超声...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联合心肌损伤标志物对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200例AMI患者为心梗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200名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纳入对象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比较两组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cTn1)、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变化;心梗组患者随访1年,记录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心动图和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查对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心梗组LVEDD、LVESD显著大于对照组,CK-MB、NTproBNP、cTn1和H-FABP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良好组LVEDD、LVESD显著小于预后不良组,CKMB、NT-proBNP、cTn1和H-FABP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LVEF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和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AMI患者治疗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I 超声心动图 心肌损伤标志物 预后
下载PDF
肌腱蛋白-C联合心肌损伤标志物对早期川崎病的诊断价值
11
作者 兰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556-559,共4页
目的:探讨肌腱蛋白-C(TnC)联合心肌损伤标志物对早期川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80例川崎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临床综合诊断其中31例为不典型川崎病,设为不典型组;49例为典型川崎病,设为典型组;另... 目的:探讨肌腱蛋白-C(TnC)联合心肌损伤标志物对早期川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80例川崎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临床综合诊断其中31例为不典型川崎病,设为不典型组;49例为典型川崎病,设为典型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40名健康儿童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受检者TnC及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表达水平。随后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nC、心肌损伤标志物对早期川崎病的诊断效能。将80例川崎病患儿依照冠脉超声、检验指标综合诊断结果分为心肌损伤组(n=50)和非心肌损伤组(n=30),对比心肌损伤组、非心肌损伤组临床一般情况、TnC、心肌损伤标志物表达水平,并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TnC联合心肌损伤标志物对早期川崎病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不典型组、典型组、对照组受检者TnC、CK-MB、cTnI、IMA表达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典型组明显高于不典型组和对照组,不典型组高于对照组(P<0.05);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从低到高依次为IMA(44.58%、66.32%)、CK-MB(60.03%、67.53%)、cTnI(61.24%、65.27%)、TnC(66.25%、81.36%)、TnC联合心肌损伤标志物(71.26%、83.63%)。TnC联合心肌损伤标志物的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单一指标诊断(P<0.05);心肌损伤组和非心肌损伤组患儿性别、年龄、BMI、CRP表达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心肌损伤组和非心肌损伤组患儿病程、PCT、TnC、CK-MB、cTnI、IMA表达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nC、cTnI、TnC联合心肌损伤标志物为早期川崎病心肌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肌腱蛋白-C联合心肌损伤标志物对早期川崎病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且对于川崎病患儿的心肌损伤具有独立预测价值,可为早期川崎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蛋白-C 心肌损伤标志物 川崎病 心肌损伤 灵敏度 特异度
下载PDF
24h动态心电图联合心肌损伤标志物放射性心肌损伤的检出情况
12
作者 李杨 《西藏医药》 2024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分析24h动态心电图联合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放射性心肌损伤中的检出情况。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于我院实施放疗的胸部肿瘤患者96例,分别于放疗前、放疗结束后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 目的 分析24h动态心电图联合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放射性心肌损伤中的检出情况。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于我院实施放疗的胸部肿瘤患者96例,分别于放疗前、放疗结束后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检测。比较患者24h动态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及二者联合检查放射性心肌损伤的检出率,分析放疗结束后患者24h动态心电图异常情况;比较放疗前、放疗结束后患者cTnⅠ、CKMB水平。结果 放疗结束后24h动态心电图联合心肌损伤标志物对放射性心肌损伤检出率高于二者独立检查检出率(P<0.05);相较于放疗前,放疗结束后患者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中心律异常、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ST-T改变发生率均显著升高(P<0.05);放疗结束后,患者cTnⅠ、CKMB水平显著高于放疗前(P<0.05)。结论 24h动态心电图联合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放射新心肌损伤中具有较高检出率,为早期诊断放射性心肌损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H动态心电图 心肌损伤标志物 放射性心肌损伤 检出率
下载PDF
积雪草酸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铁死亡减轻脂多糖诱导的肉鸡心肌损伤的研究
13
作者 章心婷 邱文粤 +7 位作者 庞晓玥 苏依曼 叶嘉莉 黄健佳 周水莲 唐兆新 王荣梅 苏荣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87-1799,共13页
旨在探讨不同浓度积雪草酸(AA)对脂多糖(LPS)诱导肉鸡心肌氧化应激和铁死亡的影响。选取50只1日龄肉鸡适应性饲养至7日龄,并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Control)、LPS组(LPS)、低剂量AA组(LPS+AA 15 mg·kg^(-1))、中剂量AA组(LPS+AA 30 ... 旨在探讨不同浓度积雪草酸(AA)对脂多糖(LPS)诱导肉鸡心肌氧化应激和铁死亡的影响。选取50只1日龄肉鸡适应性饲养至7日龄,并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Control)、LPS组(LPS)、低剂量AA组(LPS+AA 15 mg·kg^(-1))、中剂量AA组(LPS+AA 30 mg·kg^(-1))、高剂量AA组(LPS+AA 60 mg·kg^(-1))。所有AA组用相应剂量的AA连续灌胃14 d。在16、18和20日龄时,所有LPS组肉鸡腹腔注射0.5 mg·kg^(-1) LPS以建立急性心肌损伤(AMI)模型并于21日龄时处死肉鸡并采集心肌样品。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使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指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氧化应激和铁死亡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中Nrf2和SLC7A11的阳性表达率;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心肌组织中GPX4的阳性表达率。结果发现,AA预处理可以减轻LPS诱导的心肌病理损伤;与LPS组相比,中剂量AA预处理后心肌中GSH-Px的活性显著升高(P<0.01),AA预处理均显著降低MDA的含量(P<0.05);此外,AA预处理降低了LPS诱导的心肌Keap1、HMGB1和PTGS2的mRNA表达(P<0.05),促进了Nrf2、HO1、NQO1、GCLC、GCLM、SLC7A11、FTH1和GPX4的mRNA表达(P<0.05),同时,也降低了Keap1、HMGB1的蛋白表达,促进了Nrf2、HO1、NQO1、SLC7A11、FTH1和GPX4的蛋白表达(P<0.05);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结果表明,AA预处理可促进Nrf2(P<0.01)、SLC7A11(P<0.01)和GPX4(P<0.05)的表达。本结果首次表明,AA可通过调节氧化应激和铁死亡缓解LPS诱导的急性心肌损伤(AMI)。AA有望成为未来预防LPS诱导肉鸡AMI的潜在食品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酸 急性心肌损伤 脂多糖 氧化应激 铁死亡
下载PDF
黄芪甲苷抗心肌损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4
作者 王旭勇 赵信科 +3 位作者 蒋虎刚 王春玲 张晓刚 李应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87-191,共5页
心肌损伤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心肌病理改变,可导致心功能下降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黄芪甲苷是黄芪主要药理成分之一,通过调控多种信号通路发挥抗心肌损伤作用。本文从抑制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抗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及抑制... 心肌损伤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心肌病理改变,可导致心功能下降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黄芪甲苷是黄芪主要药理成分之一,通过调控多种信号通路发挥抗心肌损伤作用。本文从抑制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抗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及抑制心肌炎症反应方面对黄芪甲苷抗心肌损伤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相关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心肌损伤 作用机制 综述
下载PDF
鹿茸多肽对肾阳虚证心肌损伤大鼠心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15
作者 郑彭予 肖静 +6 位作者 黎清俊羽 王阁 律广富 王雨辰 林喆 徐岩 黄晓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2-917,共6页
目的分析鹿茸多肽(VAP)对肾阳虚证心肌损伤大鼠心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盐酸贝那普利片0.5 mg/(kg·d)〕、低、中、高剂量VAP组〔100、200、300 mg/(kg·d)VAP〕,每组8只。除空... 目的分析鹿茸多肽(VAP)对肾阳虚证心肌损伤大鼠心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盐酸贝那普利片0.5 mg/(kg·d)〕、低、中、高剂量VAP组〔100、200、300 mg/(kg·d)VAP〕,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各组连续21 d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25 mg/(kg·d)〕并同时腹腔注射阿霉素〔2.2 mg/(kg·d)〕造模,造模成功后进行灌胃给药28 d。观察各组体征及状态,检测各组心电图ST段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心肌和肾脏组织纤维化和微血管损伤情况,生化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乳酸脱氢酶(LDH)和丙二醛(MD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血清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和磷酸肌酸同工酶(CK-MB)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肾脏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低氧诱导结合蛋白(HIF)-1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两眼无神,精神萎靡,行动迟缓,活动耐力下降,皮毛干枯易脱落,相互扎堆,足背水肿,体质量下降,食欲不振,尿量减少等明显变化;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中、高剂量VAP组眼睛有神,动作敏捷,毛发光泽浓密,紧贴躯体,食量和排泄均接近于空白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ST段显著抬高;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和低、中、高剂量VAP组ST段抬高的水平显著降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纤维排列混乱,纤维化明显,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间隔变大;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中、高剂量VAP组心脏组织的侵袭及纤维化程度均明显降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肾小球萎缩、基膜增厚及管腔狭窄或闭塞,小管萎缩及纤维化,可见上皮细胞肿胀、增殖,可见瘢痕形成;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中、高剂量VAP组肾小球萎缩及纤维化均有所减轻。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LDH、MDA和cGMP水平、TGF-β1、HIF-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SOD活性、cAMP和CK-MB水平、VEGF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中、高剂量VAP组LDH、MDA和cGMP水平、TGF-β1、HIF-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SOD活性、cAMP和CK-MB水平、VEGF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VAP对肾阳虚证心肌损伤模型大鼠心肾功能有明显保护作用,该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氧自由基产生,改善心肌过氧化损伤,调节心肌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延长动作电位来达到抗心肌损伤的效果,并通过下调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延缓肾间质纤维化,介导HIF-1/VEGF信号通路减轻肾阳虚证心肌损伤模型大鼠心脏及肾脏的微血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多肽 肾阳虚 心肌损伤 肾脏损伤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心肌损伤特点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
16
作者 高光仁 冯连荣 +5 位作者 付金国 郭润 牛和平 李凤鹏 张倩玉 张军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97-201,共5页
目的探究合并胸腔积液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肌损伤特点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入选发病15 d内住院且行心脏磁共振成像及心脏彩超检查的AMI患者。按照心脏彩超有无胸腔积液分为有胸腔积液组和无胸腔积液组。比较2组... 目的探究合并胸腔积液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肌损伤特点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入选发病15 d内住院且行心脏磁共振成像及心脏彩超检查的AMI患者。按照心脏彩超有无胸腔积液分为有胸腔积液组和无胸腔积液组。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心脏磁共振心肌损伤指标及心脏彩超特征。通过门诊复诊、电话等方式随访,记录其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次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因心力衰竭再入院及卒中的复合终点。Cox回归分析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211例中有胸腔积液31例(14.7%),无胸腔积液180例(85.3%)。与无胸腔积液组比较,有胸腔积液组心脏彩超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更大,左心室射血分数更低(P<0.05);心脏磁共振成像示2组患者梗死面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微循环阻塞及心肌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显示43例(20.4%)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60,P=0.075);其中6例(2.8%)发生全因死亡,有胸腔积液组全因死亡发生率高于无胸腔积液组(9.7%vs.1.7%,P<0.05),2组的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示高龄及发生胸腔积液是随访发生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MI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心肌损伤更重,全因死亡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胸腔积液 预后 磁共振成像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心肌损伤
下载PDF
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伴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17
作者 柯舸 肖勇 +1 位作者 张弛 陈明锴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1-276,共6页
目的 探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患者院内并发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案。收集2021年5月至2022年7月期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235例EGVB患者的基... 目的 探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患者院内并发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案。收集2021年5月至2022年7月期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235例EGVB患者的基本信息、实验室检查以及住院期间的相关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的心肌酶谱将其分为心肌损伤组(46例)及非心肌损伤组(189例),通过单因素回归分析及临床相关性初筛肝硬化EGVB继发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筛选危险因素,对筛选出的危险因素使用列线图体现其与心肌损伤发生的关联,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各因素的独立预测价值以及联合预测价值,做出模型的校准度曲线。使用留一法进行内部验证;进一步对心肌梗死组进行亚组验证。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性别、高血压、肾病、基础疾病史、呕血、白细胞水平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上升、白蛋白(ALB)、红细胞比容(HCT)、国际标准比率(INR)、内镜时间6 h内、Child-Pugh分级(CP分级)在心肌损伤组与非心肌损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P=0.014,OR=1.153,95%CI:1.030~1.291)、基础疾病史(P=0.005,OR=1.122,95%CI:1.032~2.437)、ALB(P=0.012,OR=0.449,95%CI:0.241~0.837)均是肝硬化EGVB患者院内并发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联合诊断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902。模型校准度Hosmer-Lemeshow检验:χ~2=12.88,P=0.615,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内部验证正确区分了86.4%的验证对象。对心肌梗死患者的亚组分析发现,ALB是该类患者院内并发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AUC=0.80)。结论 年龄、基础疾病史、ALB水平是EGVB患者院内并发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ALB可作为预测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联合具有较高的早期识别该类患者并防治其心肌损伤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心肌损伤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基于“方证对应”理论辨治脓毒症心肌损伤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张文鑫 袁玉丰 张强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2期369-372,共4页
脓毒症是由感染反应失控引起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异常状态,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而且容易引起各种器官损伤。在脓毒症继发的众多器官损伤中,心肌损伤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方证对应”理论... 脓毒症是由感染反应失控引起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异常状态,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而且容易引起各种器官损伤。在脓毒症继发的众多器官损伤中,心肌损伤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方证对应”理论是中医学传承千年的核心辨治思路,在此思路的指导下,中医药在脓毒症心肌损伤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脓毒症心肌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道路。文章将基于“方证对应”辨治思路,在中医古文献、基础实验和临床观察证据的基础上,对中医药治疗脓毒症心肌损伤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经典方剂、中药注射液以及中药自拟方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肌损伤 SIMD 方证对应 研究进展 综述
下载PDF
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诱导激酶/帕金森病蛋白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对患者心肌损伤产生影响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杨世伟 杨添淞 +5 位作者 冯楚文 王辰庚 赵鑫宇 兰闻禹 张红 李书霖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69-572,共4页
心肌损伤是缺血缺氧性心血管疾病及感染心肌疾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也是目前疾病治疗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并发症之一。线粒体作为心肌细胞代谢的重要能量供应者,其自噬激活在心肌损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 心肌损伤是缺血缺氧性心血管疾病及感染心肌疾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也是目前疾病治疗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并发症之一。线粒体作为心肌细胞代谢的重要能量供应者,其自噬激活在心肌损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诱导激酶1(PINK1)/帕金森病蛋白(Parkin)介导是线粒体自噬的经典途径之一,也是目前研究最清楚的线粒体自噬途径。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激活程度不同会导致其在心肌损伤发生中的作用不同,适度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对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但过度激活会促进心肌损伤发生,或加重心肌损伤。因此,了解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心肌损伤中具体调控机制,对心肌损伤防治具有重要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损伤 自噬 线粒体 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诱导激酶 帕金森病蛋白
下载PDF
血清PCSK9、ICAM-1与ACS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关系
20
作者 姚天宇 王植荣 +4 位作者 马静 路陆 宋朕 张振山 刘润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89-59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58例ACS合并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58例ACS合并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患者行PCI手术后,根据是否发生心肌损伤,分为心肌损伤组(n=24)和心肌未损伤组(n=34)。对患者术后进行12个月的随访,根据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预后不良组(n=20)和预后良好组(n=38)。比较不同组别的患者血清PCSK9、ICAM-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PCSK9、ICAM-1水平对ACS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及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心肌损伤组患者血清PCSK9、ICAM-1水平高于心肌未损伤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PCSK9、ICAM-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CSK9联合血清ICAM-1的预测价值最高,其用于预测ACS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及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分别为0.865和0.820。结论血清PCSK9、ICAM-1水平与ACS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及预后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对患者心肌损伤及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细胞间黏附分子-1 急性冠脉综合征 糖尿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肌损伤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