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对心肌损伤标记物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王建平 《大医生》 2023年第11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对心肌损伤标记物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文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和观察组(给予养... 目的探讨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对心肌损伤标记物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文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和观察组(给予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炎症因子、心肌损伤标记物水平及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每周发作频率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每次持续时间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每周硝酸甘油用量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心汤配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心肌损伤,保护心功能,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汤 西药 冠心病心绞痛 心肌损伤标记物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对一次性力竭运动大鼠心肌损伤标记物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陈金良 刘征 +5 位作者 张晶 车鹏程 李海军 李芳 卢凡 程庆强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9-512,共4页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一次性力竭运动大鼠心肌损伤标记物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52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只。两组大鼠每天自由进食饮水相同,实验组大鼠每天麝香保心丸2粒(每粒22.5 mg)分2次灌胃,共两周...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一次性力竭运动大鼠心肌损伤标记物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52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只。两组大鼠每天自由进食饮水相同,实验组大鼠每天麝香保心丸2粒(每粒22.5 mg)分2次灌胃,共两周。两组均接受力竭游泳运动,制成力竭运动动物模型,分别测定和比较两组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Tn T)、B型脑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大鼠平均力竭运动游泳时间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实验组血清和心肌组织CK、CK-MB、Tn T、BNP和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可显著降低力竭运动大鼠血清和心肌中CK、CK-MB、Tn T、BNP和CRP水平,能够减轻力竭运动后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力竭运动 麝香保心丸 心肌损伤标记物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四种新的心肌损伤标记物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贾永平 吕吉元 +1 位作者 张寄南 马文珠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探讨新的生化标记物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 :动态监测 98例AMI患者血清肌红蛋白 (Mb) ,心肌肌钙蛋白I、T (cTnI、cTnT )及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 MB)的变化 ,对比分析它们对AMI的早期诊断及对预后的判断。 ... 目的 :探讨新的生化标记物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 :动态监测 98例AMI患者血清肌红蛋白 (Mb) ,心肌肌钙蛋白I、T (cTnI、cTnT )及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 MB)的变化 ,对比分析它们对AMI的早期诊断及对预后的判断。  结果 :AMI起病 6小时之内 ,以Mb诊断敏感性最高 (90 2 0 % ) ,cTnI次之 (5 2 94% ) ,CK MB最低 (2 7 45 % ) ;cTnI和cTnT升高显著且较长时间不降者预后差。  结论 :早期确诊或排除AMI以cTnI和Mb组合更为可取 ;判断溶栓是否再通以cTnI和CK MB更为准确可靠 ;对那些心肌损伤标记物升高显著 ,且较长时间居高不降者 ,提示预后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诊断 心肌损伤标记物 肌钙蛋白肌红蛋白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心肌损伤标记物在检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临床应用及价值
4
作者 刘琳 蒋宏君 +1 位作者 张蓉 付辉 《中国新医药》 2003年第9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中CTnT,CK-MBmass,Mb的变化,并且准确判定由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引起的心肌操作。及时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数据。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但(EcLLA)检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中CTnT,CK-MBmass,Mb的变化,并且准确判定由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引起的心肌操作。及时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数据。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但(EcLLA)检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无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标记物。结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组(中度,重度)CTnT,CK-MBmass,Mb显著升高。结论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CTnT,CK-MBmass,Mb)不仅可以诊断心肌受损程度也可指导HIE治疗,监测病情变化及进展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损伤标记物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临床应用 HIE 应用价值 检测方法 监测指标
下载PDF
复方地龙片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32期3559-3561,3648,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地龙片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ACS)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影响。方法将147例2型糖尿病合并NST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及对照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复方地龙片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ACS)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影响。方法将147例2型糖尿病合并NST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及对照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地龙片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电图中ST段及血清脂肪细胞因子、心肌损伤标记物变化情况,统计2组治疗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7 d、14 d后心电图中ST段下移程度及缺血导联数目均明显改善(P均<0.05),血清内脂素、抵抗素、瘦素、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NT-pro BNP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期间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地龙片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NSTACS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水平,改善缺血损伤心肌程度,降低MACE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地龙片 2型糖尿病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 脂肪细胞因子 心肌损伤标记物
下载PDF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肌损伤标记物水平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唐骏 陈淑敏 +2 位作者 张玉桃 陈海业 张文铭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297-299,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血症对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根据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分为轻、中、重度3组,各选择60例,同期选择健康足月新生儿6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心... 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血症对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根据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分为轻、中、重度3组,各选择60例,同期选择健康足月新生儿6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心电图指标,并分析相关性。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轻、中、重度组T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cTn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间各指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随着TBIL浓度升高,患儿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各指标水平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轻、中、重度组心率变异性各指标水平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重度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其他组别(P值均<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cTnI与TBIL呈正相关(P<0.05),SDNN与TBIL呈负相关(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升高,心率变异性降低,其中cTnI、SDNN与TBIL可作为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心肌损伤标记物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艾司洛尔对老年高血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心率变异性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高健 张力召 +1 位作者 白露 董黑雄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29期3283-3287,共5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艾司洛尔对老年高血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心率变异性(HRV)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麻醉诱...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艾司洛尔对老年高血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心率变异性(HRV)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盐酸艾司洛尔静脉泵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前7d给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应用至术后24 h。观察2组麻醉诱导前(t_0)、CO_2气腹开始1 h(t_1)、术毕(t_2)、术后6 h(t_3)、术后12 h(t_4)、术后24 h(t_5)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并记录2组临床结局。结果 2组t_1~t_2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显著高于t0时点(P均<0. 05),之后逐渐降低,观察组MAP在t1~t2时低于对照组(P均<0. 05),H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 2组t1时血清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I)、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均显著增高,在t3时达到峰值后降低,观察组上述指标在t_1~t_5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上述指标在t1~t5时低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LF、TF、LF/HF在t1~t5时低于对照组(P均<0. 05),而HF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上述指标在t0时基本恢复(P均> 0. 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较t0时仍有异常(P均<0. 05);观察组心律失常、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艾司洛尔能够降低老年高血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心肌损伤标记物水平,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抑制应激反应,稳定心率变异性,促进改善交感/迷走神经平衡,有利于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注射液 艾司洛尔 高血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心肌损伤标记物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生脉丹参补血方对NSTEMI并发1型心肾综合征患者心肌损伤标记物、肾血流灌注和心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苏虹 张翠英 +2 位作者 王东 王文利 李仕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9年第31期3458-3462,3467,共6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生脉丹参补血方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并发1型心肾综合征(CRS)患者心肌损伤标记物、肾血流灌注和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NSTEMI并发1型CR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接受心内科... 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生脉丹参补血方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并发1型心肾综合征(CRS)患者心肌损伤标记物、肾血流灌注和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NSTEMI并发1型CR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接受心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小剂量多巴胺静脉泵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脉丹参补血方治疗,疗程均为7d。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电图、心肌梗死killip分级、心肌损伤标记物、肾血流灌注和心肾功能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T段压低幅度、ST段压低导联数目、T波倒置深度及血浆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肌红蛋白(Mb)、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心肌梗死killip分级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分数(LVFS)均明显增高(P均<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D)均明显缩短(P均<0.05),肾内段动脉、叶间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均明显增快(P均<0.05),阻力指数(RI)均明显降低(P均<0.05),尿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均明显增加(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生脉丹参补血方对可显著改善NSTEMI并发1型CRS患者心肌缺血损害及肾血流灌注,具有显著的心肾功能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生脉丹参补血方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肾综合征 心肌损伤标记物 心功能 肾功能
下载PDF
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对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影响
9
作者 郝晨曼 杨秀滨 公兵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6年第3期80-81,共2页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对血清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I(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影响。方法收集分析57例瓣膜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及57例单纯行瓣膜手术患者术后即刻外周静脉血Myo、c Tn I、CK-MB测定情况。...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对血清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I(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影响。方法收集分析57例瓣膜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及57例单纯行瓣膜手术患者术后即刻外周静脉血Myo、c Tn I、CK-MB测定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Myo为(445.4±163.8)g/L、c Tn I为(6.4±3.9)g/L、CK-MB为(62.4±21.5)g/L,对照组术后Myo为(300.0±98.0)、c Tn I为(3.5±1.6)、CK-MB为(56.3±17.5)g/L,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Myo及c Tn I明显升高升高(P<0.05),CK-MB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心肌损伤,引起心肌酶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手术 射频消融术 心肌损伤标记物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不同剂量利培酮对心肌损伤标记物及动态心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俞娜 谢蓓芳 袁松 《心电与循环》 2021年第3期272-27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利培酮对首次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动态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首次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患者58例,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各29例,均以0.5~1 mg/d的...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利培酮对首次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动态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首次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患者58例,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各29例,均以0.5~1 mg/d的起始剂量口服利培酮,高剂量组在服药1~2周后以6 mg/d的剂量维持治疗,低剂量组在服药1~2周后以4 mg/d的剂量维持治疗,两组总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不同治疗时间点两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临床疗效、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动态心电图情况。结果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治疗后4周、8周、12周的PANSS总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9.31%、72.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剂量组治疗期间的CK、CK-MB、LDH检测总阳性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治疗后4周、8周的动态心电图总异常率均高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脏有一定毒性作用,特别在剂量较大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心肌损伤标记物 动态心电图 心脏毒性
下载PDF
不同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伤标记物水平的影响
11
作者 王卓 《大医生》 2022年第17期42-45,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伤标记物水平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东莞仁康医院收治的5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初始给...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伤标记物水平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东莞仁康医院收治的5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初始给药剂量均为50 mg/次、2次/d,治疗2周后根据用药剂量的不同分为小剂量组(23例,100 mg/次、2次/d)和大剂量组(27例,200 mg/次、2次/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心室重构[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后壁厚度(LVPWT)]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记物[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T(cTn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大剂量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小剂量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大剂量组患者LVEDD水平低于小剂量组,LVEF水平高于小剂量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VST、LVPWT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LVMI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大剂量组患者治疗后IVST、LVPWT水平低于小剂量组,LVMI水平高于小剂量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cTnT、Ang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大剂量组低于小剂量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小剂量用药,大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用于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改善心功能及心肌损伤指标,有助于改善心室重构,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力衰竭 心肌损伤标记物 心室重构
下载PDF
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肌损伤标记物对术后死亡率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瑾 郑宏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7期777-784,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冠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心肌损伤标记物对术后短期、长期死亡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Ovid、CNKI、VIP、WanFang Data,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1年8月,手工检索相关杂志并追索纳入文献的参考... 目的系统评价冠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心肌损伤标记物对术后短期、长期死亡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Ovid、CNKI、VIP、WanFang Data,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1年8月,手工检索相关杂志并追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纳入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对术后死亡率影响的队列和病例对照研究,由两位评价员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进行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个队列研究,共10 79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无论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n-pump)或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 pump),CK-MB增高组术后短期死亡率均比CK-MB非增高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2.88,95%CI(1.94,4.28),P<0.000 01;RR=3.64,95%CI(1.07,12.42),P=0.04]。无论on-pump或o pump,CK-MB增高组术后长期死亡率均比CK-MB非增高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2.55,95%CI(1.91,3.40),P<0.000 01;RR=3.36,95%CI(1.46,7.72),P=0.004]。cTnI测定值增高组术后短期及长期死亡率比非增高组高[RR=6.45,95%CI(2.50,16.66),P=0.000 1;RR=4.18,95%CI(2.78,6.28),P<0.000 0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冠脉移植旁路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测定值增高与术后短期及长期死亡率增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移植旁路术 心肌损伤标记物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钙蛋白I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慢性肾衰患者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沈颖 周艳 +3 位作者 李俊 朱玲 罗惠民 张金黎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第1期160-161,共2页
目的临床检测慢性肾衰患者心肌损伤标记物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CTnT(心肌钙蛋白),MYO(肌红蛋白),探讨其与肾功能及透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52例慢性肾衰患者外周血CK—MB,CTnT,MYO,及透析前后的变化,同... 目的临床检测慢性肾衰患者心肌损伤标记物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CTnT(心肌钙蛋白),MYO(肌红蛋白),探讨其与肾功能及透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52例慢性肾衰患者外周血CK—MB,CTnT,MYO,及透析前后的变化,同时测定其透析前后血肌酐,尿素氮的值,超声心动图测定52例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室间隔厚度(LVST)分析其之间相关性。结果52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CTnT升高,有统计学意义。CT—nT升高与Scr、Bun、Ccr有相关陛,CK-MB,MYO升高与Scr.Bun,Ccr无相关性。血透前后无明显变化。CTnT在左室肥厚组中与LVEF有相关性,CK—MB,MYO无明显变化。结论慢性肾衰患者中CTnT升高反映。肾衰患者心肌受损,为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敏感指标,血透对心肌损伤标记因子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 心肌损伤标记物 血液透析
原文传递
心肌损伤标记物周转时间和B型脑钠肽对急诊胸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宋津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6年第4期50-52,共3页
目的:分析和比较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周转时间和血清B型脑钠肽(BNP)对急诊胸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河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胸痛患者560例,分别进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与BNP检测,对患者进行随... 目的:分析和比较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周转时间和血清B型脑钠肽(BNP)对急诊胸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河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胸痛患者560例,分别进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与BNP检测,对患者进行随访,分别将发生不良事件和未发生不良事件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560例患者中共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402例,其中30 d死亡61例,死亡率10.9%,发生不良事件患者的血清各项指标明显高于未发生不良事件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不良事件患者中肌红蛋白(Mb)敏感度为65.67%,肌钙蛋白I(cTnl)为68.16%,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为54.98%,同型半胱氨酸(Hcy)为54.57%,BNP为84.58%,其中BNP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几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由于周转时间的不同,不能独立作为急诊胸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指标,BNP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指标,对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灵敏度则较低,所以二者应联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损伤标记物 B型脑钠肽 急诊胸痛 心血管不良事件
原文传递
心肌损伤标记物对ARDS预后评估的价值
15
作者 张丽 戚建明 方静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5期115-117,共3页
目的 :探究常见心肌损伤标记物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收集60例被诊断为ARDS的患者,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中心肌损伤标记物的水平差异;按照柏林定义将其分为轻度组(30例)和中重度组(30例),比较在发病6h内,第3... 目的 :探究常见心肌损伤标记物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收集60例被诊断为ARDS的患者,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中心肌损伤标记物的水平差异;按照柏林定义将其分为轻度组(30例)和中重度组(30例),比较在发病6h内,第3天,第7天中,心肌损伤标记物随治疗时间变化的差异,以及分组对差异的影响;最后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三种心肌损伤标记物在ARDS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在发病6h内测量得到的三个心肌损伤标记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开始治疗的6h内,第3天和第7天,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I和CK-MBmass在中重度组和轻度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重度组和轻度组内同一个指标在治疗的6h内,第3天和第7天表达水平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ROC曲线分析,肌钙蛋白T(AUC=0.788 95%CI:0.657-0.920 P=0.000敏感度=87.5%特异度=76.6%)肌钙蛋白I(AUC=0.65295%CI:0.503-0.801 P=0.048敏感度=71.2%特异度=72.3%)CK-MBmass(AUC=0.741 95%CI:0.594-0.888 P=0.030敏感度=81.5%特异度=70.6%)。结论 :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I和CK-MBmass可以作为评估ARDS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损伤标记物 ARDS 预后评估
原文传递
倍他乐克与胺碘酮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恶性心律失常对患者心电图及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影响
16
作者 贺峰谋 杨洪涛 +2 位作者 杜庆夫 梁敏 韩业群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21年第6期42-46,共5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倍他乐克与胺碘酮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恶性心律失常对患者心电图及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台儿庄区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120例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男71例,女49例,年龄(38.20... 目的探究与分析倍他乐克与胺碘酮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恶性心律失常对患者心电图及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台儿庄区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120例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男71例,女49例,年龄(38.20±7.31)岁,年龄范围为24~56岁。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单药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基础,单药治疗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单药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猝死率、再住院率、心电图指标[最长QT间期(QTmax)、最短QT间期(QTmin)、QT离散度(QT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损伤标记物变化[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95.0%(57/60)]高于单药治疗组[83.3%(50/60],猝死率[1.7%(1/60)]及再住院率[8.3%(5/60)]低于单药治疗组[13.3%(8/60)、21.7%(1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QT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QTd[(61.59±17.44)ms]低于单药治疗组[(97.24±26.11)ms],QTmin[(359.22±36.43)ms]、LVEF[(62.34±7.08)%]高于单药治疗组[(340.58±37.93)ms、(50.89±7.00)%];联合治疗组肌酸激酶[(115.61±23.40)U/L]、CK-MB[(13.25±5.14)U/L]、cTnI[(0.13±0.04)μg/L]、LDH[(55.10±14.29)U/L]及AST[(22.28±6.14)U/L]均低于单药治疗组[(134.56±29.33)U/L、(20.64±6.58)U/L、(0.23±0.07)μg/L、(79.86±20.14)U/L、(31.67±8.99)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药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3/60)]与联合治疗组[6.7%(4/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结论倍他乐克与胺碘酮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恶性心律失常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心电图指标,加强心肌保护,治疗效果突出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他乐克 胺碘酮 肥厚型心肌 恶性心律失常 心电图 心肌损伤标记物
原文传递
四逆汤联合血液净化对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华 孙治霞 +3 位作者 张娟娟 臧宾宾 李琰 胡仕祥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9期1807-1810,1814,共5页
目的观察四逆汤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对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标记物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 目的观察四逆汤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对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标记物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CBP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四逆汤。治疗5 d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ɑ(Tumor necrosis factor-ɑ,TNF-ɑ)炎性因子表达水平,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及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o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sTREM-1)心肌标记物水平;比较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及分析影响患者28 d病死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58例入组,28 d死亡7例,病死率12.07%。对照组55例入组,28 d死亡19例,病死率34.55%。观察组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两组患者血清IL-6、IL-8、TNF-ɑ、血浆NT-proBNP、血清H-FABP、血清sTREM-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清IL-6、IL-8、TNF-ɑ、血浆NT-proBNP、血清H-FABP、血清sTREM-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OR=1.968,95%CI=1.207~3.209,P=0.007)、血清IL-6(OR=1.309,95%CI=1.032~1.660,P=0.026)、血浆NT-proBNP(OR=1.907,95%CI=1.221~2.978,P=0.005)、血清H-FABP(OR=2.796,95%CI=1.461~5.351,P=0.002)、血清sTREM-1(OR=2.146,95%CI=1.162~3.963,P=0.015)及四逆汤干预(OR=0.679,95%CI=0.582~0.792,P<0.001)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四逆汤联合CBP治疗脓毒症有助于抑制心肌标记物和炎性因子表达,改善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血液净化 脓毒症 心肌损伤标记物 短期预后
下载PDF
急性轮状病毒肠炎及伴心肌损害患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变化及其意义分析
18
作者 刘宝俊 程佩杰 +1 位作者 袁焕焕 武苏华 《大医生》 2024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轮状病毒肠炎伴心肌损害患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并分析其对疾病诊疗的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150例急性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 目的观察急性轮状病毒肠炎伴心肌损害患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并分析其对疾病诊疗的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150例急性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伴有心肌损害分为伴心肌损害组(100例)和不伴心肌损害组(50例)。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呕吐、脱水、腹泻、发热及代谢性酸中毒),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心肌损伤标记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血清hs-CRP、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心肌损伤标记物及hs-CRP、PCT、CRP水平对急性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伴心肌损害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儿呕吐、脱水、腹泻及发热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伴心肌损害组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患儿占比均高于不伴心肌损害组,cTnI、CK、CK-MB、hs-CRP、PCT及CRP水平均高于不伴心肌损害组(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证实,血清cTnI、CK、CK-MB、hs-CRP、PCT及CRP水平诊断急性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伴心肌损害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8、0.824、0.873、0.826、0.744及0.858。结论血清cTnI、CK、CK-MB、hs-CRP、PCT及CRP在急性轮状病毒肠炎伴心肌损害患儿中表现出较高水平,且上述指标均可用于急性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伴心肌损害的诊断,可指导临床及时给予相应治疗措施,以预防或减轻心肌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轮状病毒肠炎 心肌损害 心肌损伤标记物 超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下载PDF
对比分析不同心肌损伤生化标记物检验的临床意义
19
作者 张瑞玲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第3期42-42,41,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心肌损伤生化标记物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损伤患者45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接收并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均给予两组心肌损伤生化标记物检验,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心肌损伤生化标记物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损伤患者45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接收并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均给予两组心肌损伤生化标记物检验,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BNP、CK-MB、Mb、cTn1、Hcy等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其中,BNP、cTn1的灵敏度最高,Hcy的灵敏度最低。结论:心肌损伤患者中检验不同心肌损伤生化标记物,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 不同 心肌损伤生化标记 检验
下载PDF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20
作者 丁冠乔 《大医生》 2024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 分析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C)发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邹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1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情的不同分为急性组(23例,病程≤3个月,病情多变)... 目的 分析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C)发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邹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1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情的不同分为急性组(23例,病程≤3个月,病情多变)和非急性组(58例,病程>3个月,病情较稳定)。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心肌损伤指标水平及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影响AVM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急性组年龄>30岁、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及从事体力劳动的患者占比均高于非急性组(均P<0.05)。急性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Ⅰ)、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均高于非急性组,每搏输出量(SV)及二尖瓣血流最大流速(E)与心房收缩期二尖瓣血流最大流速(A)的比值(E/A)均小于非急性组(均P<0.05)。急性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高于非急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及室间隔厚度(IVST)均大于非急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非急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nⅠ、cTnT及CK-MB水平升高,IVST增加,SV、E/A、LVEF降低均是影响AVM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cTnⅠ、cTnT、CK-MB水平升高,IVST增加,SV、E/A及LVEF降低是影响AVM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通过观察以上指标及早鉴别AVMC,并给予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毒性心肌 危险因素 心肌损伤标记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