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生长因子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后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5
1
作者 谢飞 魏珂 +2 位作者 闵苏 郝学超 朱贤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6-510,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后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组(H/R组)、NGF组(N组)、NGF+PI3k受体特异性阻断剂LY294002组(N+L组)和LY294002...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后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组(H/R组)、NGF组(N组)、NGF+PI3k受体特异性阻断剂LY294002组(N+L组)和LY294002组(L组)。C组用正常培养液在通有95%空气+5%CO2的37℃培养箱内正常培养8 h;H/R组用预先经95%N2+5%CO2的混合气饱和1 h的模拟缺氧液置换正常培养液后,放入通有95%N2+5%CO2的37℃培养箱缺氧培养4 h,然后将模拟缺氧液换用预先经95%空气+5%CO2饱和的正常培养液,在正常条件下复氧4 h;N组、N+L组和L组先缺氧培养4 h(缺氧条件同H/R组),再分别用预先经95%空气+5%CO2饱和的含NGF、NGF+LY294002和LY294002的正常培养液置换模拟缺氧液,在正常条件下复氧4 h。NGF和LY294002的终浓度分别为0.05 mg·L-1和3 mg·L-1。CCK-8比色法测定各组细胞的存活率;应用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胞内Akt磷酸化水平及内质网应激蛋白Caspase-12蛋白的表达。结果 N组与N+L组或H/R组或L组相比能明显提高H9c2心肌细胞经H/R损伤后的存活率,减少细胞凋亡率,上调Akt磷酸化水平,降低内质网应激蛋白Caspase-12表达;LY294002明显抑制了NGF对Akt磷酸化水平的上调作用。结论 NGF对经H/R损伤的H9c2心肌细胞有抗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I3k-Akt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C2心肌细胞 缺氧 复氧损伤 神经生长因子 PI3k-Akt通路 心肌细胞存活率 心肌细胞凋亡率 内质网应激蛋白
下载PDF
吡那地尔、美托洛尔、谷氨酰胺、胰岛素单独及联合使用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抗凋亡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孙畅 臧婵媛 +3 位作者 吴艳娜 温克 康毅 娄建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23-1727,共5页
目的研究吡那地尔(pinacidil,Pin)、美托洛尔(metoprolol,Met)、谷氨酰胺(glutamine,Glu)、胰岛素(insu-lin,Ins)4药联用对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所致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抗凋亡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培养的H... 目的研究吡那地尔(pinacidil,Pin)、美托洛尔(metoprolol,Met)、谷氨酰胺(glutamine,Glu)、胰岛素(insu-lin,Ins)4药联用对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所致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抗凋亡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7组,即①正常对照(Con)组;②缺氧/复氧(H/R)组;③吡那地尔(Pin)组;④美托洛尔(Met)组;⑤谷氨酰胺(Glu)组;⑥胰岛素(Ins)组;⑦吡那地尔、美托洛尔、谷氨酰胺和胰岛素4药联用(PMGI)组。细胞经药物处理建立H/R损伤模型,并测定各组H9c2心肌细胞的存活率;收集培养液测定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百分率;罗丹明123(Rhodamine123,Rh123)荧光探针标记线粒体,检测荧光强度以反映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Ψm)变化。结果对于H/R损伤的H9c2心肌细胞,吡那地尔、美托洛尔、谷氨酰胺与胰岛素4药联用组与药物单用组或H/R组相比能明显提高细胞存活率,保护其细胞膜,减少LDH渗漏;减少细胞凋亡率;提高△Ψm。结论吡那地尔、美托洛尔、谷氨酰胺和胰岛素4药联用后,通过不同途径保护心肌细胞,达到协同抗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复氧损伤 联合用药 心肌细胞存活率 乳酸脱氢酶 细胞凋亡率 线粒体膜电位
下载PDF
阿魏酸钠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线粒体的延迟保护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曾国华 陈和平 +2 位作者 刘丹 廖章萍 何明 《中国药理通讯》 2007年第3期28-29,共2页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SF)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A/R)损伤的延迟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生化检测细胞LDH活性、MDA含量、SOD活性和GPx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OD、GPx、HSP70的表达、TUNE...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SF)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A/R)损伤的延迟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生化检测细胞LDH活性、MDA含量、SOD活性和GPx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OD、GPx、HSP70的表达、TUNEL法与PI-Annexin V法测定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测定线粒体膜电位(△ψm)及ROS生成、分光光度法测定mPTP开放情况等指标,用终浓度为3.36mmol·L-1的SF预处理原代培养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3h,24h后观察其对A/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ERKl/2抑制剂PDl84352(终浓度为0.5μmol·L-1)与基因转录抑制剂Act D(终浓度为5μmol·L-1)影响。结果:SF预处理能显著提高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LDH活性、MDA含量减少;SOD、GPx活性增加,但其蛋白表达量却无明显差异;HSP70表达量显著上凋;ROS生成显著减少、mPTP开放与线粒体膜电位(△ψm)稳定、凋亡细胞比率减少。PDl84352、Act D均能取消SF预处理的上述作用。结论:SF预处理对心肌细胞A/R损伤延迟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ERKl/2激活、上调HSP70蛋白表达、维护SOD、GPx等蛋白正常结构与功能,使得ROS生成减少、mPTP关闭、线粒体膜电位(△ψm)稳定、凋亡细胞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钠 延迟保护作用 MTT比色法 心肌细胞存活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