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葛根素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艳 周添浓 +5 位作者 侯少贞 刘丹丹 邓响潮 林吉 苏子仁 叶木荣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采用尾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P it,0.5 U/kg)后观察心电图变化,筛选敏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葛根素组(剂量为4 mg/kg)和硝酸甘油组(剂量为0.1 mg/kg);静脉给药1 m in后,...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采用尾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P it,0.5 U/kg)后观察心电图变化,筛选敏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葛根素组(剂量为4 mg/kg)和硝酸甘油组(剂量为0.1 mg/kg);静脉给药1 m in后,各组大鼠静脉缓慢注射P it(2 U/kg)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造模后15 s、30 s、1 m in、5 m in、20 m in时各组大鼠的心电图变化,并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结果】葛根素能拮抗P it所致的急性心肌缺血的ST段抬高,降低心率失常的发生率,降低血清AST、CK、LDH含量。【结论】葛根素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药理学 心肌缺血/中药疗法 心电描记术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金银花复方制剂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小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方宇辉 李英俊 +1 位作者 朱寅圣 陈正爱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具有抗炎、镇痛、抑菌、解毒、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功效的纯中药金银花复方口服制剂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小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①实验于2005-04/06在延边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实验室完成。选用6~7周龄昆... 目的:探讨具有抗炎、镇痛、抑菌、解毒、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功效的纯中药金银花复方口服制剂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小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①实验于2005-04/06在延边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实验室完成。选用6~7周龄昆明种雄性小鼠80只。②观察金银花复方制剂金银冠心口服液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小鼠急性心肌缺血密闭缺氧存活时间的影响:取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金银冠心口服液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金银冠心口服液组给予金银冠心口服液(金银冠心口服液由延边大学药学院药剂科提供,主要成分为金银花、川芎、三七、丹参、玄参、当归、甘草等,每毫升含生药3g)含生药78g/(kg·d),阳性对照组给予0.98%的地奥心血康(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411028,0.1g/粒,临用前将胶囊去壳,内容物用蒸馏水配成0.98%的地奥心血康溶液)溶液0.195g/(kg·d),灌胃容量为0.2mL/10g,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1次/d,连续给药10d。给药第8天起,除了正常组外,各组均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0.01g/(kg·d)复制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末次给药15min后,将每只小鼠分别放入250mL广口瓶内密闭,记录小鼠存活时间。③观察金银冠心口服液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小鼠急性心肌缺血心肌含水量的影响:将其余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金银冠心口服液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金银冠心口服液组给予金银冠心口服液含生药78g/(kg·d);阳性对照组给予0.98%的地奥心血康溶液0.195g/(kg·d),灌胃容量为0.2mL/10g;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1次/d,连续给药10d。给药第8天起,除了正常组外,各组均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0.01g/(kg·d)复制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末次给药15min后处死小鼠,迅速取其完整心肌组织,称心肌湿重;110℃干烤8h后,再称其干重,并计算心肌含水量犤(湿重-干重)/湿重×100%犦。④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小鼠8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小鼠存活时间:金银冠心口服液组和阳性对照组及正常组明显长于模型组犤(25.73±3.70),(26.05±2.14),(27.34±1.69),(22.47±1.89)min,P<0.01犦。②小鼠心肌含水量: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和金银冠心口服液组犤(79.09±0.86)%,(77.57±0.75)%,(78.09±1.00)%,P<0.05犦。结论:①金银冠心口服液能明显延长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小鼠急性心肌缺血密闭缺氧存活时间,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②金银冠心口服液能明显抑制异丙肾上腺素诱发急性心肌缺血小鼠心肌含水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心肌缺血/中药疗法 口服液 异丙肾上腺素
下载PDF
环维黄杨星D抗垂体后叶素致心肌缺血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周玖瑶 李锐 +1 位作者 廖雪珍 张英丰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454-457,共4页
[目的]观察环维黄杨星D(Cvb-D)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模型组,Cvb-D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2、1.1、0.55 mg·kg-1·d-1),消心痛组(25 mg·kg-1·d-1),各组按设... [目的]观察环维黄杨星D(Cvb-D)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模型组,Cvb-D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2、1.1、0.55 mg·kg-1·d-1),消心痛组(25 mg·kg-1·d-1),各组按设计剂量分别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20ml/kg的蒸馏水,连续30d;末次给药后1 h,除空白对照组外,均由尾静脉注射1.5 U/kg的垂体后叶素复制冠脉痉挛性心肌缺血模型,检测各组心电图(ECG),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PK)的含量。[结果]Cvb-D高、中、低剂量组心电图缺血性改变发生率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均可提高血浆SOD活性,降低血浆MDA、LDH、CPK含量(与模型组比较,P <0.05或P<0.01)。[结论]Cvb-D对心肌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减轻氧自由基对心肌膜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反应,降低缺血性心肌酶的释放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维黄杨星D/药理学 心肌缺血/中药疗法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益母草碱和水苏碱合用抗小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程永凤 王效山 陈志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益母草碱(Leo)和水苏碱(Sta)合用抗小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建立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Leo和Sta合用对小鼠心电图T波的影响,并且根据金氏公式计算q值,评价合用效应,测定小鼠血清中丙二醛... 目的探讨益母草碱(Leo)和水苏碱(Sta)合用抗小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建立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Leo和Sta合用对小鼠心电图T波的影响,并且根据金氏公式计算q值,评价合用效应,测定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乳酸脱氢酶(LDH)活力,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合用组(Leo2.5mg/kg+Sta5mg/kg)、(Leo5mg/kg+Sta10mg/kg)显著抑制T波变化;降低血清中的MDA含量和LDH活力;同时改善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缺血的病理损伤。应用金氏公式计算q值在0.85~2.0范围内,评价合用组抑制T波变化效应为单纯相加或增强作用;合用组(Leo5mg/kg+Sta10mg/kg)与单用Leo5mg/kg比较MDA含量降低明显,与单用Sta10mg/kg比较LDH活力降低明显;合用组(Leo2.5mg/kg+Sta5mg/kg)、(Leo5mg/kg+Sta10mg/kg)改善小鼠的心肌组织病理损伤优于单用Leo组和Sta组,仅见少量的心肌纤维收缩。结论Leo和Sta合用抗小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优于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碱/药理学 心肌缺血/中药疗法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妍 杜鹃 +3 位作者 赵文晓 潘振伟 李宝馨 杨宝峰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77-179,共3页
背景:白藜芦醇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葡萄、花生和多种药用植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现已明确白藜芦醇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炎等。许多证据表明白藜芦醇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但其机制并不明确。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大鼠急性心肌... 背景:白藜芦醇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葡萄、花生和多种药用植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现已明确白藜芦醇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炎等。许多证据表明白藜芦醇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但其机制并不明确。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设计:随机分组平行对照实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和黑龙江省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5-03/07在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完成。选用健康成年Wistar大鼠60只,体质量250~300g。随机将大鼠分为5组: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5,15,45mg/kg),每组12只。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白藜芦醇组:按5,15,45mg/kg剂量静脉注射白藜芦醇(购自湖南华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50221,纯度≥99%)10min后结扎。模型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0min后结扎。分别观察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前及结扎后1,5,10,15,30min标准Ⅱ导联心电图ST段的变化情况。心肌缺血6h后进行心肌红四氮唑染色确定心肌梗死面积;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活力,确定心肌损伤程度。采用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Fas,Bcl-2及Bax的蛋白表达情况。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冠状动脉结扎后的ST段上移情况,血清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活力,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凋亡相关基因Fas,Bcl-2及Bax的蛋白表达情况比较。结果:大鼠6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结扎后1,5,10min白藜芦醇中、高剂量组ST段抬高幅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扎后15,30min白藜芦醇各剂量组ST段抬高幅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且该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②白藜芦醇各剂量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且该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③白藜芦醇组血清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且该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④模型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白藜芦醇各剂量组(P<0.05),模型组Bax和Fas蛋白阳性表达指数明显高于白藜芦醇中、高剂量组(P<0.05),Bcl-2蛋白阳性表达指数明显低于白藜芦醇中、高剂量组(P<0.05),且该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白藜芦醇对结扎大鼠冠状动脉诱发的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该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白藜芦醇发挥心肌缺血保护作用的机制与其调节Fas,Bcl-2及Bax蛋白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芦生物碱类/药理学 心肌缺血/中药疗法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不同中医治法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及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梁幼雅 吴婉青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31-334,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治法(活血祛瘀法、通阳豁痰法和芳香温通法)代表方抗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取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血府逐瘀汤高、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0.5、6.8g·kg-1·d-1),瓜蒌薤白半夏汤高、...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治法(活血祛瘀法、通阳豁痰法和芳香温通法)代表方抗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取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血府逐瘀汤高、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0.5、6.8g·kg-1·d-1),瓜蒌薤白半夏汤高、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8.0、6.0g·kg-1·d-1),冠心苏合胶囊高、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0.19、0.06g·kg-1·d-1),采用尾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Pit,1.5U/kg)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3种不同中医治法代表方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电图和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结果】(1)在心电图方面,各用药组与模型组比较,ST段上移幅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不同中医治法代表方高、低剂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2)在血浆ET水平方面,不同中医治法代表方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血浆ET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不同中医治法代表方高剂量组间比较,其中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血浆ET水平显著低于瓜蒌薤白半夏汤高剂量组(P<0.01)和冠心苏合胶囊高剂量组(P<0.05),而瓜蒌薤白半夏汤与冠心苏合胶囊高剂量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中医治法代表方低剂量组ET水平与模型组比较,血府逐瘀汤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瓜蒌薤白半夏汤和冠心苏合胶囊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中医治法代表方高、低剂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不同中医治法代表方对垂体后叶素所致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均有一定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ET水平有关,其中活血祛瘀法作用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中药疗法 血府逐瘀汤/药理学 瓜蒌薤白半夏汤/药理学 冠心苏合胶囊/药理学 心电图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冠心康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覃红 程体娟 +3 位作者 杨军英 杨志勇 党月兰 王学斌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78-380,共3页
目的 研究冠心康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 用结扎冠脉和给异丙肾上腺素造成两种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研究冠心康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的影响。结果 冠心康颗粒可明显降低心肌缺血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磷酸肌酸激酶(CPK)活力,降低MDA含量,... 目的 研究冠心康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 用结扎冠脉和给异丙肾上腺素造成两种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研究冠心康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的影响。结果 冠心康颗粒可明显降低心肌缺血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磷酸肌酸激酶(CPK)活力,降低MDA含量,缩小心肌梗塞面积;还可明显对抗心肌缺血所致心电图异常变化。结论 冠心康颗粒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康/药理学 心肌缺血/中药疗法 心肌缺血/病理生理学 动物疾病模型
下载PDF
党参及黄芪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影响的比较(英文)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晓丹 刘琳 佟欣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7期142-143,共2页
背景党参和黄芪是临床常用的补益中药,均有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目的比较党参和黄芪提取物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材料实验于2002-09/2002-12在哈尔滨商业大学药... 背景党参和黄芪是临床常用的补益中药,均有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目的比较党参和黄芪提取物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材料实验于2002-09/2002-12在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药理学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成年W istar大鼠30只。随机将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党参组、黄芪组,每组10只。方法①麻醉大鼠后,记录Ⅱ导联心电图,对照组、党参组、黄芪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0g/kg,党参提取物30g/kg,黄芪提取物30g/kg[党参、黄芪水提取物(原生药含量1g/m L)],待1~3m in,立即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0.5U/kg(建立心肌缺血模型),用生理盐水稀释至0.1~0.2m L,10s注完,采用LM S-2B型二道生理记录仪记录给垂体后叶素后心电图变化(T波和ST段的位移和心率的变化)。②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给药前后心电图T波和ST段的位移和心率的变化。结果大鼠3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T波高度3组给药后明显高于给药前(P<0.01),黄芪组明显小于党参组[(1.63±3.81),(2.18±2.93)m m,P<0.01]。②心率3组给药后明显低于给药前(P<0.01),黄芪组明显低党参组[(212.21±5.01),(221.18±5.66)次/m in,P<0.01]。③ST段高度3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给药后与给药前差异也不明显(P>0.05)。结论①黄芪和党参均可对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实验性心肌缺血起到明显保护作用。②党参对于减小T波抬高的作用强于黄芪,而对于减慢心率的作用要弱于黄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中药疗法 党参/治疗应用 黄芪/治疗应用 心电描记术
下载PDF
不同辛温通阳药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冷沁 段刚峰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7期181-182,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辛温通阳药(葱白提取物、薤白提取物、洋葱提取物、大蒜提取物)抗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取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葱白提取物组、薤白提取物组、洋葱提取物组、大蒜提取物组,硝酸甘油组。采取在体结扎冠... 目的观察不同辛温通阳药(葱白提取物、薤白提取物、洋葱提取物、大蒜提取物)抗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取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葱白提取物组、薤白提取物组、洋葱提取物组、大蒜提取物组,硝酸甘油组。采取在体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4种不同辛温通阳代表药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电图的影响。结果各用药组与模型组比较, ST段上移幅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0.05或<0.01);不同辛温通阳中药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0.05或<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中药疗法 葱白提取物/药理学 薤白提取物/药理学 洋葱提取物/药理学 大蒜提取物/药理学 心电图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邓氏通冠胶囊改善缺血心肌供血的时效量效关系及NO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俊林 吴伟康 +3 位作者 韩玉莲 孙娟 段新芬 邓铁涛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01-305,共5页
【目的】观察邓氏通冠胶囊改善心肌缺血的时效、量效关系及其NO机制。【方法】时效实验中,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4个通冠胶囊组(中药组,分别用药1、3、5、7 d,剂量为0.5 g/kg);量效实验中,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 【目的】观察邓氏通冠胶囊改善心肌缺血的时效、量效关系及其NO机制。【方法】时效实验中,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4个通冠胶囊组(中药组,分别用药1、3、5、7 d,剂量为0.5 g/kg);量效实验中,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4个通冠胶囊组(中药组,剂量分别为0.25、0.5、1、2 g/kg);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均采用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Pit,30 U/kg)复制心肌缺血模型,测量60 min内心电图T波变化,采用酶法测定小鼠血浆NO含量以确定最佳有效剂量和用药时间;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小鼠心肌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小鼠心肌eNOS基因表达。【结果】在用药3 d后即达到改善心肌缺血的最佳疗效,有效剂量为0.5 g/kg。通冠胶囊能显著性升高心肌缺血小鼠的血浆NO含量与心肌细胞内的eNOS活性,提高缺血心肌eNOS mRNA的表达(均P<0.05)。【结论】邓氏通冠胶囊可能是通过提高eNOS基因的表达,增强eNOS的活性,从而升高NO水平而达到改善缺血心肌供血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氏通冠胶囊/药理学 心肌缺血/中药疗法 心肌/病理学 基因表达调控 疾病模型 动物 小鼠
下载PDF
赤芍总甙对犬急性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刘芬 王秋静 +1 位作者 吕文伟 刘洁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1期136-138,共3页
目的:从电生理学、酶学、定量组织学方面探讨赤芍总甙对犬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①实验于2004-06/2004-10在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机能科学实验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成年杂种犬30只。结扎麻醉开胸制备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 目的:从电生理学、酶学、定量组织学方面探讨赤芍总甙对犬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①实验于2004-06/2004-10在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机能科学实验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成年杂种犬30只。结扎麻醉开胸制备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将造模后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复方丹参组,赤芍总甙1.5,3.0,6.0mg/kg组,每组6只。②空白对照组静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复方丹参组静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g/kg,赤芍总甙1.5,3.0,6.0mg/kg组静注赤芍总甙1.5,3.0,6.0mg/kg。③记录结扎即刻、给药后10,30,45,60,90,120min心外膜电图,以ST段升高总mV数表示缺血程度,以ST段升高≥2mV的导联数为缺血范围。④计算心肌梗死面积(梗死心肌质量/左心室质量×100%)。⑤根据试剂盒说明操作测定血清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活性及游离脂肪酸、过氧化脂质含量。⑥计量资料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犬3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赤芍总甙对急性心肌梗死犬缺血程度的影响:赤芍总甙1.5mg/kg组和复方丹参组给药后30~120min缺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t=2.273~3.963,P<0.05~0.01)。赤芍总甙3.0和6.0mg/kg组给药后10~120min缺血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684~5.233,P<0.05~0.01)。②赤芍总甙对急性心肌梗死犬心肌缺血范围的影响:赤芍总甙1.5mg/kg组和复方丹参组在给药后30~120min心肌缺血范围明显小于对照组(t=2.527~3.178,P<0.05)。赤芍总甙3.0和6.0mg/kg组给药后10~120min心肌缺血范围明显小于对照组(t=2.564~5.195,P<0.05~0.01)。③赤芍总甙对犬梗死面积和心肌酶学指标的影响:复方丹参注射液组,赤芍总甙1.5,3.0,6.0mg/kg组心肌梗死面积、血清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④赤芍总甙对急性心肌梗死犬血清游离脂肪酸和抗氧化酶活性和影响:赤芍总甙3.0,6.0mg/kg组和复方丹参注组血清游离脂肪酸及过氧化脂质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2.919~4.640,P<0.05~0.01),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t=2.331~3.544,P<0.05~0.01)。赤芍总甙1.5mg/kg组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①赤芍总甙可减少心肌缺血程度,降低缺血范围和心肌酶学指标的活性,说明赤芍总甙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②赤芍总甙能明显抑制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升高,降低过氧化脂质,通过增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活性。表明赤芍总甙是通过改善心外膜电图,提高心肌供血,对抗脂质过氧化反应,稳定细胞膜,保护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发挥抗心肌缺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中药疗法 赤芍/药理学 急性病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心脉通对大鼠异丙肾上腺素性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冯慧娟 敖杰男 刘革修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91-93,共3页
目的:观察心脉通预防性给药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11/12在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选用清洁级健康SD大鼠24只,雄雌不拘。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心脉通高、低剂量组... 目的:观察心脉通预防性给药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11/12在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选用清洁级健康SD大鼠24只,雄雌不拘。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心脉通高、低剂量组,每组6只。心脉通低、高剂量组:按大鼠体表面积换算量(10mL/kg)灌胃162,324mg/(kg·d)心脉通(用蒸馏水制成混悬液)药液。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同容量生理盐水。均1次/d,连续7d。②于末次灌胃给药后30~60min,将除对照组外的大鼠麻醉后,皮下多点注射异丙肾上腺素4mg/(kg·d),连续2d,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以心电图J点偏移≥0.1mV为造模成功。③采用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检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后30min和12h心电图ST-junction(J点)的位移。采用BECKMA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酶法测定血清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活力;分别按照TBA显示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等方法测定血清丙二醛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④多组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组间q检验。结果:大鼠2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后30min和12h,模型组心电图J点偏移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脉通高、低剂量组(P<0.05)。②模型组大鼠血清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脉通低、高剂量组(P<0.05)。③模型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心脉通低、高剂量组(P<0.05),丙二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心脉通低、高剂量组(P<0.05)。结论:心脉通药物可保护由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缺血心肌,该作用的发生与改善心肌缺血、减少自由基产生、提高抗过氧化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台剂 心肌缺血/中药疗法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剑峰 彭程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Ⅰ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及缺血再灌注丹红注射液保护组(Ⅲ组)。所有大白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30min,再灌注120min制作心肌缺...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Ⅰ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及缺血再灌注丹红注射液保护组(Ⅲ组)。所有大白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30min,再灌注120min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以肢体Ⅰ导联同步监测心电图,观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率的变化。复灌后120min采血,测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实验完毕,取大小约1mm^3。心肌组织行光镜、电镜检查。观察缺血30min和再灌注120min后肌酸磷酸激酶(CPK)、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观察普通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下家兔心肌结构的变化。结果Ⅱ组家兔血清CK含量、MDA值显著高于Ⅰ组(P〈0.01),心肌SOD活性显著低于Ⅰ组(P〈0.01),Ⅱ组心肌结构较Ⅰ组损伤明显。Ⅲ组血清CK含量、MDA值显著低于Ⅱ组(P〈0.01),心肌SOD活性显著高于Ⅱ组(P〈0.01),Ⅲ组心肌结构较Ⅱ组明显改善;Ⅲ组与Ⅱ组相比,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红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治疗应用 红花△/治疗应用 心肌缺血/中药疗法 心肌再灌注损伤/中药疗法
原文传递
延胡索碱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膜L型Ca^(2+)通道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荣 吴伟 +5 位作者 吴辉 王嵩 刘煜德 于扬文 陈宇鹏 李俊哲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54-357,361,共5页
【目的】观察延胡索碱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膜L型Ca2+通道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其防治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清洁级成年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延胡索碱高、中、低剂量预处理组(剂量分别为1.0、0.5、0.2 g.kg-1.d-1),... 【目的】观察延胡索碱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膜L型Ca2+通道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其防治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清洁级成年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延胡索碱高、中、低剂量预处理组(剂量分别为1.0、0.5、0.2 g.kg-1.d-1),缺血预处理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30 min后再灌注60 min,之后断头放血取心脏。采用酶解技术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应用膜片钳细胞吸附式单通道电流记录与分析方法,观察记录心肌细胞膜L型Ca2+通道平均开放概率、平均开放时间及平均电流幅值。【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缺血预处理组和延胡索碱预处理各组心肌细胞L型Ca2+通道平均开放概率显著降低(均P<0.01),但平均开放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与缺血预处理组比较,延胡索碱预处理中、低剂量组可降低L型Ca2+通道电流幅值(P<0.05)。【结论】延胡索碱预处理防治再灌注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与其能减少心肌细胞膜上L型Ca2+通道的开放概率,降低钙内向电流,避免细胞内钙超载,从而保护心肌细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中药疗法 延胡索碱/药理学 L型Ca^2+通道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原文传递
中风星蒌通腑胶囊对犬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15
作者 朱庆纪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2期5349-5350,共2页
目的:探讨中风星蒌通腑胶囊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第一分支下方2mm处结扎法制备心肌缺血模型,观察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是否具有保护缺血心肌的功能。结果:中风星蒌通腑胶囊具有提高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 目的:探讨中风星蒌通腑胶囊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第一分支下方2mm处结扎法制备心肌缺血模型,观察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是否具有保护缺血心肌的功能。结果:中风星蒌通腑胶囊具有提高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减少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生成。结论:中风星蒌通腑胶囊具有保护缺血心肌,改善心脏功能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 心肌缺血/中药疗法 动物
原文传递
栀子苷对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前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蔡智慧 王晋 郑亚萍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234-237,共4页
【目的】探讨栀子苷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前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6释放以及对Toll样受体4(TLR4)和活化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 【目的】探讨栀子苷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前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6释放以及对Toll样受体4(TLR4)和活化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模型组和栀子苷预处理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前炎症因子TNF-α、IL-1、IL-6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细胞TLR4、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缺氧/复氧模型组比较,栀子苷预处理组心肌细胞TNF-α、IL-1、IL-6释放显著减少,TLR4、NF-κB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栀子苷可抑制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前炎症因子TNF-α、IL-1、IL-6释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栀子苷下调TLR4-NF-κB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苷/药理学 心肌缺血/中药疗法 缺氧/复氧 前炎症因子 蛋白表达 细胞培养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