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84篇文章
< 1 2 1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预处理调控NLRP3/TRIF/Beclin 1信号通路改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1
作者 贺丽丽 姜春宏 +3 位作者 刘顺畅 白桦 顾一煌 李开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04,I0010-I0013,共9页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大鼠心功能、心肌损伤相关指标及自噬水平的影响,探讨电针预处理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机制,进一步发挥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临床实践...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大鼠心功能、心肌损伤相关指标及自噬水平的影响,探讨电针预处理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机制,进一步发挥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临床实践的优势。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电针+生理盐水组、电针+激动剂组,每组12只。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4 h建立I/R模型。电针组、电针+生理盐水组、电针+激动剂组于“内关”行电针干预,每次20 min,1次/d,连续4 d;电针+激动剂组在每次电针前30 min于腹腔注射NLRP3受体激动剂尼日利亚菌素钠盐Nigericin(1 mg/kg);电针+生理盐水组在每次电针前30 min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剂量同激动剂组。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造模后4h后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评估心功能;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Beclin 1、TRIF、Caspase-1、LC3、IL-18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LVEF、LVFS值明显降低(P<0.05),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结构模糊、有大片炎性浸润,心肌组织中IL-6水平及NLRP3、TRIF、Beclin 1、LC3 mRNA和蛋白等指标含量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LVEF、LVFS明显升高(P<0.05),心肌纤维断裂减轻,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组织中IL-6水平、NLRP3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TRIF、Beclin 1、LC3 mRNA和蛋白含量均升高(P<0.05);与电针组相比,电针+生理盐水组LVEF、LVFS及心肌组织中IL-6水平及NLRP3、TRIF、Beclin 1、LC3 mRNA和蛋白含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电针+激动剂组大鼠LVEF、LVFS明显降低(P<0.05),心肌结构异常,有明显的组织纤维化和炎性浸润,心肌组织中IL-6水平、NLRP3 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TRIF、Beclin 1、LC3 mRNA和蛋白含量均降低(P<0.05)。结论电针预处理可通过调控自噬水平减轻I/R大鼠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NLRP3/TRIF/Beclin 1信号通路有关,对中医疗法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预处理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自噬 NLRP3 Beclin 1
原文传递
JAK2/STAT3信号通路在芹菜素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2
作者 王培培 孙健 +4 位作者 张艳景 吕素君 谢涛 程冉冉 周燕 《科学咨询》 2025年第3期212-215,共4页
芹菜素是一种天然的植物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芹菜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重点关注JAK2/STAT3信号通路的作用。通过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芹菜素预处理,观察心肌梗死面... 芹菜素是一种天然的植物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芹菜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重点关注JAK2/STAT3信号通路的作用。通过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芹菜素预处理,观察心肌梗死面积、心功能指标及JAK2、STAT3的表达和磷酸化水平。结果表明,芹菜素预处理可以减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有关。本研究为芹菜素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素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JAK2/STAT3信号通路 炎症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中药单体调控铁死亡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
3
作者 申晓秋 王振涛 +1 位作者 邱月清 宋成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4333-4340,共8页
背景: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引起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涉及铁超载、脂质过氧化、内质网应激等多种过程。研究发现,铁死亡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已成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新的靶点与视点。中药具有多靶点... 背景: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引起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涉及铁超载、脂质过氧化、内质网应激等多种过程。研究发现,铁死亡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已成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新的靶点与视点。中药具有多靶点、多层次、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领域效果显著,影响深远。目的:以铁死亡为切入点,对近年来研究中出现的葛根素、白藜芦醇、川芎嗪、黄芪甲苷Ⅳ等中药单体调控铁死亡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阐述和总结。方法:以“铁死亡,心肌损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信号通路,中药单体,黄酮,多酚类,生物碱,萜类,醌类”为中文检索词,以“Iron death,myocardial injury,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signaling pathway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nomer,flavonoids,polyphenols,alkaloids,terpenes,quinones”为英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2013年1月至2024年6月发表的有关铁死亡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中药单体调控机制的文献,排除与研究相关性不高、重复及过时的文献。共检索出1524篇相关文献,最终纳入76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大量动物和细胞实验研究表明,铁死亡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及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②中药单体如黄芩苷、白藜芦醇、川芎嗪等可调节铁代谢,减少铁沉积,抑制心肌细胞铁死亡;牡荆素、槲皮素及红景天苷等可改善线粒体功能,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③中药单体可通过调节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二氢乳酸脱氢酶/辅酶Q10、环氧合酶2/前列腺素E2、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等铁死亡相关信号通路,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心肌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信号通路 中药单体 作用机制 工程化组织构建
下载PDF
电针预处理基于mTOR/NLRP3信号通路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姜春宏 贺丽丽 +3 位作者 刘顺畅 白桦 顾一煌 李开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06,I0027-I0029,共8页
目的基于mTOR/NLRP3信号通路探讨电针预处理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电针+生理盐水组,电针+MHY1485(mTOR激动剂)组,各14只。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大鼠心脏功能指标心室射... 目的基于mTOR/NLRP3信号通路探讨电针预处理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电针+生理盐水组,电针+MHY1485(mTOR激动剂)组,各14只。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大鼠心脏功能指标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分数(LVFS),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心肌组织中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基因表达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NLRP3)及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FS、EF值下降(P<0.05);心肌组织出现肌纤维断裂、结构模糊、炎性细胞浸润等现象,心肌组织内TNF-α含量升高(P<0.05),Caspase-I、ASC、IL-1β、IL-18的基因相对表达水平(P<0.05)与mTOR、NLRP3、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FS、EF值上升(P<0.05),心肌组织肌纤维结构改善,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心肌组织内的TNF-α含量降低(P<0.05),Caspase-I、ASC、IL-1β、IL-18的基因相对表达水平(P<0.05)与mTOR、NLRP3、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均下调;与电针+生理盐水组比,激动剂组大鼠心肌组织损伤加重,心肌组织内TNF-α含量升高(P<0.05),Caspase-I、ASC、IL-1β、IL-18的基因相对表达水平(P<0.05)与mTOR与NLRP3、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均上调。结论mTOR激动剂MHY1485可减弱电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心肌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电针预处理能减轻MIRI大鼠心肌细胞炎性反应,进而改善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组织损伤;因此推断电针预处理改善大鼠MIRI损伤的机制可能与mTOR/NLRP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电针预处理 炎症 mTOR/NLRP3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针灸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现状与热点分析
5
作者 熊坚 黄小刚 +5 位作者 赵惠芳 凌发样 郑倩华 王姿雯 齐文川 梁繁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9-194,共16页
目的应用文献计量分析软件VOSviewer和CiteSpace对中英文发表的针灸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讨领域发展现状、动态趋势和前沿热点,以期为今后研究开展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和Web of Sc... 目的应用文献计量分析软件VOSviewer和CiteSpace对中英文发表的针灸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讨领域发展现状、动态趋势和前沿热点,以期为今后研究开展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数据库发表的针灸治疗心肌I/R损伤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文献发表趋势、作者、机构、国家、期刊、关键词和引用等进行分析并绘制图谱和表格,展现领域发展现状并分析展望未来发展方向。结果针灸治疗心肌I/R损伤研究中英文文献发表均呈现上升趋势,是当前极具潜力的学术热点之一;中文文献方面:严洁是发文量最多的学者,湖南中医药大学是高产机构代表,载文量最多期刊为《针刺研究》;英文文献方面:以lu sheng-feng为代表性高发文量学者,南京中医药大学为发文量最多的机构,《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是载文量最多的期刊。领域内作者机构间合作交流较弱,研究主要来自中国,国际化协作交流少;当前针灸治疗心肌I/R损伤涵盖了特异性腧穴、分子生物机制和临床研究3个方面,主要围绕7个热点展开研究。结论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直观地展示了针灸治疗心肌I/R损伤研究现状、热点和前沿趋势;未来需要加强国际协作,促进学者机构间交流合作,推动多中心、大样本高水平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发表;同时进一步从新分子生物机制途径、新干预措施和取穴等角度探讨效应机制,并开展临床转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心肌缺血再灌注 VOSviewer CITESPACE 文献计量分析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铁死亡和PPARα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姜永浩 刘杨 +1 位作者 李晓 张静文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8-243,共6页
目的探究黄连解毒汤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连解毒汤低、高剂量组(3.2、12.8 g/kg,灌胃)和黄连解毒汤高剂量+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组(12.8 g/kg灌胃+15 mg/kg腹腔注射),每组8... 目的探究黄连解毒汤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连解毒汤低、高剂量组(3.2、12.8 g/kg,灌胃)和黄连解毒汤高剂量+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组(12.8 g/kg灌胃+15 mg/kg腹腔注射),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大鼠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构建MIRI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造模24 h后开始给药干预,连续21 d。给药结束后,心脏超声检测评估大鼠心功能,TTC染色检测大鼠心肌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局部病灶细胞坏死情况,Masson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组织胶原纤维水平,TUNEL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情况,试剂盒检测大鼠心肌组织Fe、ROS、GSH水平和SOD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铁死亡关键蛋白ACSL4、GPX4和FTH1、PPARα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功能下降(P<0.05),心肌梗死体积增加(P<0.05);心肌组织出现大量坏死的心肌细胞,胶原纤维增多;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Fe、MDA、ROS水平升高(P<0.05),GSH水平和SOD活性降低(P<0.05),ACSL4蛋白表达升高(P<0.05),GPX4、FTH1、PPARα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连解毒汤各剂量组大鼠心功能加强(P<0.05),心肌梗死体积缩小(P<0.05);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胶原纤维减少;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Fe、MDA和ROS水平降低(P<0.05),GSH水平和SOD活性升高(P<0.05),ACSL4蛋白表达降低(P<0.05),GPX4、FTH1、PPARα蛋白表达升高(P<0.05),而加用Erastin可逆转黄连解毒汤的上述作用(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可通过上调PPARα蛋白表达改善心肌细胞铁死亡,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汤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 Erastin 铁死亡 PPARΑ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生脉散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
7
作者 程巧巧 张蓉蓉 +2 位作者 陈莉 朱锦芝 毛士龙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11期1-3,7,F0003,共5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生脉散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和TCMID数据库检索生脉散的活性成分,并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获得其作用靶点,筛选出疾病靶点和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的交集靶点,进行...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生脉散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和TCMID数据库检索生脉散的活性成分,并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获得其作用靶点,筛选出疾病靶点和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的交集靶点,进行PPI分析,获得关键靶点,再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软件对活性成分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获得生脉散活性成分56种,225个重合靶点,12个关键靶点,富集分析显示生脉散参与对活性氧的反应、凋亡、蛋白激酶结合等过程,调节MAPK、VEGF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麦冬、五味子、人参的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均对接成功。结论生脉散参与氧化压力、凋亡、蛋白激酶结合等多个过程,调节MAPK、VEGF等信号通路发挥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散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原文传递
微RNA-细胞焦亡信号轴调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于超 许文胜 +6 位作者 贾小娥 刘锦龙 刘友 王艳芳 王崴 徐宏蕊 张涛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5年第2期141-146,共6页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由于缺血心肌血流恢复,导致再灌注区心肌细胞及周围血管显著的病理生理变化,其发病机制复杂,与氧自由基、细胞焦亡、凋亡等息息相关,其中,细胞焦亡是近年来发现并证实的一种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特征为细...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由于缺血心肌血流恢复,导致再灌注区心肌细胞及周围血管显著的病理生理变化,其发病机制复杂,与氧自由基、细胞焦亡、凋亡等息息相关,其中,细胞焦亡是近年来发现并证实的一种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特征为细胞膨胀至破裂,释放大量炎症因子,触发炎症反应。微RNA(miRNA)在细胞内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打乱目标信使RNA(mRNA)的稳定性、抑制靶mRNA的翻译来对靶mRNA发挥调控作用;目前,大量的研究表明miRNA可以介导心肌细胞焦亡通路,减轻再灌注损伤程度。现主要以miRNA、心肌细胞焦亡、MIRI为切入点,对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做系统回顾,为MIRI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 靶点 心肌细胞焦亡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从肝治心组方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Nrf2、HO-1和铁转运相关蛋白的影响
9
作者 汪辛强 何飘 +6 位作者 朴美虹 谢丽华 曾阳 王瑾茜 张程程 胡国恒 陈亚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研究从肝治心组方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心肌保护作用及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二价金属转运蛋白1(DMT1)和膜铁转运辅助蛋白(Heph)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 目的研究从肝治心组方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心肌保护作用及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二价金属转运蛋白1(DMT1)和膜铁转运辅助蛋白(Heph)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从肝治心组方组[5.32 g/(kg·d)]、麝香保心丸组[10.27 mg/(kg·d)]、地尔硫[艹卓]组[6.86 mg/(kg·d)],每组10只。通过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30 min后再灌注120 min,构建MIRI大鼠模型,术后连续灌胃给药14 d后取材。采用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普鲁士蓝染色观察心肌组织铁沉积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心肌组织超微结构,RT-PCR、Western blot检测Nrf2、HO-1、DMT1、Heph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纤维瘢痕组织增生,铁沉积水平高,线粒体结构异常,线粒体内脊模糊,Nrf2、HO-1、Heph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5),DMT1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改善,铁沉积水平降低,线粒体和内脊结构较完整,Nrf2、HO-1、Heph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5),DMT1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从肝治心组方可能是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上调Heph的表达,下调DMT1的表达,减轻心肌组织铁沉积,发挥改善MIRI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从肝治心组方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膜铁转运辅助蛋白 二价金属转运蛋白1 铁代谢失衡
下载PDF
列线图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风险模型
10
作者 汪文月 刘海莉 +3 位作者 唐冉冉 白召 翟春娟 杨文静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86-289,294,共5页
目的构建并验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风险模型。方法选取秦皇岛中西医结合医院2022年7月—2023年11月就诊的急性STEMI患者12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PCI术治疗。术后48 h内... 目的构建并验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风险模型。方法选取秦皇岛中西医结合医院2022年7月—2023年11月就诊的急性STEMI患者12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PCI术治疗。术后48 h内,根据急性STEMI患者是否发生MIRI分成非发生组与发生组。对比发生组与非发生组临床资料,分析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IRI的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IRI的风险模型。结果125例患者中,术后48 h内,发生MIRI 47例,剩余78例均未发生MIRI。发生组舒张压、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收缩压、白蛋白低于非发生组(t=4.557、4.019、4.751、3.331,P<0.05),发生组血尿素氮(BUN)、有心血管不良事件、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Killp分级为Ⅲ~Ⅳ级例数占比、血肌酐(SCr)、年龄、B型脑钠肽(BNP)、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冠状动脉狭窄率高于非发生组(P<0.05)。罪犯血管、NLRP3、年龄、冠状动脉狭窄率、BNP是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IRI的影响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IRI的灵敏度为89.36%(95%CI:0.761~0.960),特异度为91.03%(95%CI:0.818~0.960),曲线下面积(AUC)为0.908(95%CI:0.851~0.965)。结论罪犯血管、NLRP3、年龄、冠状动脉狭窄率、BNP与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MIRI风险有关,构建列线图风险模型有助于早期评估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MIRI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列线图风险模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致肠损伤的影响
11
作者 朱阔 程虎 +3 位作者 于文彬 杨雪 坎安·吐尔逊 王江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5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致肠损伤的机制并评价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导肠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0只18~20月龄健康清洁级C57BL/6雄性小鼠(体重24~30 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致肠损伤的机制并评价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导肠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0只18~20月龄健康清洁级C57BL/6雄性小鼠(体重24~30 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心肌缺血再灌注+HIF-1α激动剂DMOG组(IRD组)、心肌缺血再灌注+HIF-1α抑制剂2ME2组(IRM组),每组10只。除S组外,其余三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30 min再灌注2 h,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以术中小鼠左心室变白、心电图ST段抬高为结扎成功标志。S组仅穿线不结扎。IRD组术前24 h腹腔注射40 mg/kg的DMOG;IRM组术前30 min腹腔注射15 mg/kg的2ME2;其余组注射同等体积生理盐水。检测小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观察肠组织病理学改变并采用Chiu’s评分定量;比较各组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二胺氧化酶(DAO)、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比较各组肠组织HIF-1α、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及Occludin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IR组LVEF、LVFS降低(P<0.05)。S组肠上皮细胞完整,层次清晰;IR组肠道组织完整性被破坏,小肠不规则排列的微绒毛部分脱落,间质内较多炎症细胞浸润;IRD组肠道组织较完整,部分肠绒毛变钝;IRM组肠道完整性被破坏,出现细胞脱落现象,炎症浸润明显。与S组比较,IR组Chiu’s评分升高(P<0.05)。与IR组比较,IRD组Chiu’s评分降低,IRM组Chiu’s评分升高(P<0.05)。与S组比较,IR组HIF-1α、NLRP3表达及I-FABP、DAO、TNF-α和IL-1β含量升高,Occludin表达降低(P<0.05)。与IR组比较,IRD组HIF-1α、Occludin表达升高,NLRP3表达及I-FABP、DAO、TNF-α和IL-1β含量降低(P<0.05);IRM组HIF-1α、Occludin表达降低,NLRP3表达及I-FABP、DAO和IL-1β含量升高(P<0.05)。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可诱导肠道炎症反应发生;肠组织稳定HIF-1α表达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致肠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肠道屏障结构完整性、抑制NLRP3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心肌缺血再灌注 肠损伤 紧密连接蛋白 炎症
下载PDF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分子调控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12
作者 万正 丁彦春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5年第1期25-28,共4页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心脏手术和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作为一种调节胆固醇代谢的关键蛋白,其在心脏疾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现综述PCSK9在MIRI中的作用及其分子调控机制,探讨PC...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心脏手术和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作为一种调节胆固醇代谢的关键蛋白,其在心脏疾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现综述PCSK9在MIRI中的作用及其分子调控机制,探讨PCSK9如何通过影响脂质代谢、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等途径参与心肌损伤的调控,并分析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潜在应用。通过对PCSK9的结构和功能、MIRI的病理生理机制、PCSK9在心肌损伤中的具体作用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的详细探讨,旨在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新思路。特别是PCSK9抑制剂的开发和临床试验显示出其在MIRI治疗中的巨大潜力,未来的研究需进一步阐明PCSK9的具体作用机制,并评估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实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分子调控机制 信号通路 临床意义
下载PDF
麝香通心滴丸调控HIF-1α/HO-1通路抑制铁死亡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
13
作者 廖飞飞 杨文文 +4 位作者 路爱梅 曲华 王洁 龙霖梓 付长庚 《陕西中医》 2025年第2期147-152,158,共7页
目的:探究麝香通心滴丸(STDP)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采用AnaeroPack方法构建H9c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H/R)模型以模拟MIRI。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麝香通心滴丸组,分别在不含药或含药的培养液... 目的:探究麝香通心滴丸(STDP)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采用AnaeroPack方法构建H9c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H/R)模型以模拟MIRI。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麝香通心滴丸组,分别在不含药或含药的培养液中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法(CCK-8)检测细胞增殖与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荧光探针法检测活性氧(ROS)水平以评估细胞的氧化应激状态,透射电镜(TEM)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麝香通心滴丸在H9c2心肌细胞中未表现出明显细胞毒性,同时在H/R条件下显著抑制了细胞损伤。麝香通心滴丸通过降低ROS生成和LDH释放,显著缓解了H/R诱导的氧化应激。TEM观察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线粒体呈现明显的萎缩并伴随典型的铁死亡特征,而麝香通心滴丸组的线粒体形态显著改善,趋于正常。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发现,模型组HIF-1α和HO-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而麝香通心滴丸组显著抑制了这些蛋白的过度表达(P<0.05)。结论:麝香通心滴丸可能通过抑制HIF-1α/HO-1信号通路介导的铁死亡,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氧/复氧 麝香通心滴丸 铁死亡 HIF-1α/HO-1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HIF-1α信号通路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刘祎曼 贾慧雨 +3 位作者 冯文帅 郭流漓 江丰 任明 《天津中医药》 2025年第4期519-525,共7页
急性心肌梗死通过溶栓、扩管等药物,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肌缺血性损伤,限制梗死面积,但恢复缺血心肌组织的血液灌注将导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医药在治疗MIRI方面具有多成分、多途径、... 急性心肌梗死通过溶栓、扩管等药物,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肌缺血性损伤,限制梗死面积,但恢复缺血心肌组织的血液灌注将导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医药在治疗MIRI方面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独特优势。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MIRI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血管生成、细胞凋亡和自噬等途径促进细胞的存活和恢复,降低心肌损伤程度,在MIRI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总结了HIF-1α信号通路与MIRI发病机制之间的联系,并概述了中医药在调节HIF-1α信号通路以治疗MIRI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医药防治MIRI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F-1α信号通路 中医药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药单体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心平 余湖斌 +3 位作者 王莎 赖秀玲 张佩云 刘东敏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4期203-208,共6页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是指恢复缺血心肌灌注所导致额外心脏损伤。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预后差,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MIRI治疗手段有限且临床效果不佳,因此,如何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是指恢复缺血心肌灌注所导致额外心脏损伤。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预后差,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MIRI治疗手段有限且临床效果不佳,因此,如何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已成为心血管领域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中药有效成分在治疗MIRI方面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等优势,能为减轻MIRI提供新的思路参考。磷脂酰肌醇三羟基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MIRI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可通过调控多个生物学过程,如氧化应激、自噬、炎症反应、钙超载、铁死亡及细胞凋亡等,在改善MIRI中起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基本结构及其在MIRI中的作用,及目前中药单体通过调控PI3K/AKT/mTOR通路治疗MIRI的研究进展,希冀为MIRI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中药单体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利拉鲁肽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16
作者 杨浩 孙淑艳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6-12,共7页
目的:通过建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利拉鲁肽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后心肌梗死面积、心肌氧化抗氧化物质水平、各组心肌组织抗氧化应激通路关键蛋白核因... 目的:通过建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利拉鲁肽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后心肌梗死面积、心肌氧化抗氧化物质水平、各组心肌组织抗氧化应激通路关键蛋白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的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利拉鲁肽对DM大鼠MIRI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I/R组、利拉鲁肽+I/R组、利拉鲁肽+I/R+Nrf2抑制剂组(Nrf2抑制剂组)、利拉鲁肽+I/R+HO-1抑制剂组(HO-1抑制剂组)、利拉鲁肽+I/R+Nrf2抑制剂+HO-1抑制剂组(双抑制剂组)。构建DM及缺血再灌注模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超氧化物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形态;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Nrf2/HO-1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I/R组的MDA含量显著升高,SOD含量显著降低;与I/R组相比,利拉鲁肽+I/R组的心肌梗死面积减少;与I/R组相比,利拉鲁肽+I/R组心肌组织细胞排列较为整齐,肌丝轮廓清晰,且细胞间隙紧密、均匀;与正常组相比,I/R组心肌组织中Nrf2、HO-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心肌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损伤,与I/R组相比,利拉鲁肽+I/R组的大鼠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SOD含量升高,心肌组织中Nrf2、HO-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结论:利拉鲁肽可减轻DM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 心肌缺血再灌注 氧化应激损伤
下载PDF
生物碱类中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17
作者 张翔 张博方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62-167,共6页
2012—2022年,新发现15种生物碱类中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有保护作用,包括中药单体、总提取物、复方及相关制剂等。相关研究以中药单体为主,中药复方研究较少,且均为基础试验,暂未开展... 2012—2022年,新发现15种生物碱类中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有保护作用,包括中药单体、总提取物、复方及相关制剂等。相关研究以中药单体为主,中药复方研究较少,且均为基础试验,暂未开展有效的临床研究。这些成分减轻MIRI的机制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Nrf2)、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核因子kappa-B(NF-κB)及PTEN诱导的蛋白激酶1(PINK1)/帕金蛋白(Parkin)等通路发挥抗氧化、抗炎、抗凋亡、调节自噬、改善能量代谢等作用。现将这15种生物碱类中药对MI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作一系统综述,为开发中药治疗MIRI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碱类 中药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
18
作者 魏巧玲 董晓光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2期137-142,共6页
据统计,2020年我国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高达百万余人[1]。PCI已成为国内治疗心肌梗死的最有效手段,尽管PCI后再灌注有挽救梗死心肌的潜力,但再灌注可能会导致心肌再次损伤,这种现象被称为“再灌注损伤”,目前仍无法有... 据统计,2020年我国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高达百万余人[1]。PCI已成为国内治疗心肌梗死的最有效手段,尽管PCI后再灌注有挽救梗死心肌的潜力,但再灌注可能会导致心肌再次损伤,这种现象被称为“再灌注损伤”,目前仍无法有效预防[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梗死心肌 灌注 心肌梗死 PCI
下载PDF
铁死亡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赵嘉璐 刘振兵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3期384-392,共9页
铁死亡是一种依赖于铁离子与活性氧(reactiveoxygen species, ROS)诱导的脂质过氧化物积累,进而引发的一种特殊的细胞死亡机制,是一种调节性细胞死亡的形式。近年来研究显示,其在肿瘤、心脏、肾脏、脑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他多种疾病中... 铁死亡是一种依赖于铁离子与活性氧(reactiveoxygen species, ROS)诱导的脂质过氧化物积累,进而引发的一种特殊的细胞死亡机制,是一种调节性细胞死亡的形式。近年来研究显示,其在肿瘤、心脏、肾脏、脑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他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从铁代谢、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等机制方面综述铁死亡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可能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治疗作用的抑制剂及相关靶点,旨在从铁死亡角度为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新的防治策略。Ferroptosis is a special mechanism of cell death induced by the accumulation of lipid peroxides, which depends on iron ions an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It is a form of regulated cell death. In recent years,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umors, cardiac, ren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nd many other diseas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ferroptosis in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from the aspects of mechanisms such as iron metabolism, lipid metabolism, and amino acid metabolism. It also summarizes the inhibitors and related targets that may have a therapeutic effect on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iming to provide new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rropt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铁代谢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铁死亡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研究进展
20
作者 曹婉莹 徐桂萍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10期171-175,共5页
目的铁死亡是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方式,主要特征包括脂质过氧化和铁离子依赖的活性氧积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状态,涉及到心肌细胞因缺血后恢复血流而导致的进一步损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铁死亡可能介导参与心肌... 目的铁死亡是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方式,主要特征包括脂质过氧化和铁离子依赖的活性氧积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状态,涉及到心肌细胞因缺血后恢复血流而导致的进一步损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铁死亡可能介导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本文就铁死亡发生主要机制及铁死亡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更全面地了解铁死亡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以及为可能的靶向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铁死亡 靶向治疗 脂质过氧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