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乔斌超 贾永平 陈小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86-290,297,共6页
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作为心肌粗肌丝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磷酸化或去磷酸化调节横桥循环速率,参与心肌收缩舒张功能。cMyBP-C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力衰竭、主动脉瓣狭窄、高血压心肌肥厚、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的发... 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作为心肌粗肌丝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磷酸化或去磷酸化调节横桥循环速率,参与心肌收缩舒张功能。cMyBP-C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力衰竭、主动脉瓣狭窄、高血压心肌肥厚、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就cMyBP-C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心血管疾病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对发病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与意义
2
作者 卢青 侯攀 +2 位作者 章雪平 刘辉 丁世芳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688-693,共6页
目的 分析血清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ardiac myosin binding protein C,cMyBP-C)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raction,AMI)患者发病早期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发病早期AMI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 选择2021-10/202... 目的 分析血清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ardiac myosin binding protein C,cMyBP-C)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raction,AMI)患者发病早期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发病早期AMI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 选择2021-10/2022-10月在作者医院心血管病内科收治的发病早期AMI患者99例,其中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raction,NSTEMI)患者51例(NSTEMI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raction,STEMI)患者48例(STEMI组);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同期住院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入院时、入院3 h、入院12 h的cMyBP-C水平,并与同期所测的血清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进行比较。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不同时间点cMyBP-C诊断AMI及鉴别诊断STEMI与NSTEMI的效能。结果 cMyBP-C在发病早期AMI患者入院时即可升高,入院3 h显著升高,入院12 h则明显下降;与cTnT比较,cMyBP-C升高更早,峰值更早,同时消退也更迅速。ROC曲线分析显示,在诊断NSTEMI时,各时间点cMyBP-C 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均优于同期cTnT;在诊断STEMI时,入院时和入院3 h所测cMyBP-C的诊断效能优于同期cTnT,入院12 h所测cMyBP-C的诊断效能不如同期cTnT;在STEMI和NSTEMI的鉴别诊断中,入院时及入院3 h所测cMyBP-C优于同期cTnT;但入院12 h的cMyBP-C诊断效能不如cTnT。结论 发病早期AMI患者的cMyBP-C水平入院时即升高,入院3 h明显升高,入院12 h显著下降,与cTnT相比,cMyBP-C不仅可以作为早期诊断AMI灵敏度更高的生物标志物,还有利于早期STEMI和NSTEMI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肌钙蛋白T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下载PDF
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翔 董家书 《医疗装备》 2019年第9期202-204,共3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是临床上胸痛的主要原因,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AMI早期诊断、治疗是救治的关键。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作为心肌特有的结构蛋白,是脊椎动物横纹肌肌球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是临床上胸痛的主要原因,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AMI早期诊断、治疗是救治的关键。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作为心肌特有的结构蛋白,是脊椎动物横纹肌肌球蛋白丝的辅助蛋白,通过磷酸化的作用,在心肌收缩和舒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cMyBP-C在AMI早期即可升高,且具有高特异度等优点。现对cMyBP-C磷酸化的主要位点和作用、cMyBP-C在AMI发生时血清水平变化及其与血清常用心肌损伤标志物早期诊断AMI效果等进行综述,目的是更直观了解cMyBP-C在AMI患者中的变化,分析其在临床早期诊断AMI及术后评估治疗效果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急性心肌梗死 磷酸化
下载PDF
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磷酸化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邱明仙 王正龙 许官学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9年第7期1015-1018,共4页
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是心肌纤维的组成部分,它的磷酸化对保护心肌细胞及调节心肌收缩舒张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具有多个磷酸化位点,特异性表达于哺乳动物心肌中。近年来研究发现其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肌病... 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是心肌纤维的组成部分,它的磷酸化对保护心肌细胞及调节心肌收缩舒张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具有多个磷酸化位点,特异性表达于哺乳动物心肌中。近年来研究发现其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现就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心血管疾病 磷酸化
下载PDF
血清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顾遵才 李勋 +3 位作者 王正忠 赵思源 曹荣元 孙黎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54-95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 My BP-C)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AMI患者62例作为病例组,选取正常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目的探讨血清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 My BP-C)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AMI患者62例作为病例组,选取正常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c My BP-C浓度。比较AMI组与对照组间c My BP-C、肌钙蛋白Ⅰ(c 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Myo)浓度的差异,分析AMI组c My BP-C与c TnⅠ、CKMB和Myo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发病时间小于4 h的AMI患者入院时血清c My BP-C和c TnⅠ浓度与对照组的差异,比较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12 h与入院时血清c My BP-C和c TnⅠ的差异。结果 AMI组患者血清c My BP-C、c TnⅠ、CK-MB和Myo浓度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MI组患者c My BP-C浓度与c TnⅠ、CK-MB和Myo浓度均存在正相关(分别为r=0.876、P<0.05;r=0.632、P<0.05和r=0.903、P<0.05)。发病时间小于4 h的AMI患者入院时血清c My BP-C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血清c TnⅠ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急诊PCI术后12 h血清c My BP-C浓度较入院时明显下降,而c TnⅠ浓度较入院时明显升高(P<0.05)。结论 AMI患者入院时血清c My BP-C、c TnⅠ、CK-MB和Myo浓度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且c My BP-C浓度与c TnⅠ、CK-MB和Myo浓度均存在正相关;c My BP-C在发病4 h内即开始升高,提示c My BP-C可以作为诊断AMI的早期生化标志物。AMI患者行急诊PCI术后12 h血清c My BP-C浓度较入院时明显下降,表明c My BP-C可以作为评估PCI术效果的早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肌钙蛋白
下载PDF
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双突变致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相关表型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赵蓓 李娟 +1 位作者 杨帆 智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研究中国人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PC3)突变,分析其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对一个肥厚型心肌病家系成员进行MYBPC3突变筛查,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功能区外显子片段,双脱氧末段终止法测序。表型分析包括临床特点... 目的:研究中国人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PC3)突变,分析其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对一个肥厚型心肌病家系成员进行MYBPC3突变筛查,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功能区外显子片段,双脱氧末段终止法测序。表型分析包括临床特点、二维心脏超声及组织多普勒(TDI)。结果:在此家系中,同时发现MYBPC3基因C.2526C>G和C.2971G>A两个位点的突变,而正常对照组同一位点未见异常。此家系共27人,其中4人患病,7人携带,C.2526C>G位于第25号外显子,编码蛋白由谷氨酸变为终止子,C.2971G>A位于第28号外显子,编码蛋白由缬氨酸变为蛋氨酸。4名患者均表现为室间隔中部肥厚,2名双突变患者同时合并心尖部肥厚,舒张功能均明显受损,而7名携带者中有3名出现局部心肌舒张功能的异常。结论:MYBPC3基因双位点突变可能会导致其肥厚范围扩大,心肌受损程度加重。MYBPC3基因突变可能直接影响左室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 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舒张功能
下载PDF
首次发现肥厚型心肌病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Arg856fs突变 被引量:1
7
作者 安贵鹏 刘晓曼 +5 位作者 安丰双 张运 张澄 姜虹 冯进波 王荣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02-1205,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并对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对76例HCM先证者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PC3)第15-16,18,26,28,34号外显子,产物做单链构...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并对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对76例HCM先证者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PC3)第15-16,18,26,28,34号外显子,产物做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出现异常条带者将其目的片段和正常对照组该片段送检测序。结果:在1例52岁男性患者的MYBPC3基因第26号外显子上发现了一个新的移码突变位点Arg856fs。由于在100名正常对照组中未见异常,故我们认为此突变位点为该患者的致病基因位点。结论:MYBPC3基因是我国HCM的致病基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肥大性 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基因 突变
下载PDF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G4295A突变与中国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表型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虎 邹玉宝 +4 位作者 王继征 宋雷 孙凯 宋晓东 惠汝太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HCM)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相互关系。方法在10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以及120例健康对照者中进行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PC3)突变筛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基因功能... 目的研究中国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HCM)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相互关系。方法在10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以及120例健康对照者中进行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PC3)突变筛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基因功能区外显子片段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在2例HCM(ZHQ和JXW)患者中发现MYBPC3基因第6号外显子第4295位碱基由G转换为A,结果导致第258位的谷氨酸(G lu,E)转变为赖氨酸(Lys,K),正常对照组相同位置未发现异常。对这2例先证者进行家系调查发现ZHQ和JXW家族受调查者中分别还有2名和1名成员携带该突变基因,但均未发病。结论MYBPC3基因为我国家族性HCM的致病基因之一,E258K突变所致肥厚型心肌病表型呈现外显率较低且临床症状相对较轻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肥厚型心肌 突变
下载PDF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18443 A/G多态对肥厚型心肌病心肌肥厚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邹玉宝 王继征 +5 位作者 宋雷 王志民 于晖 张芊 张伟丽 惠汝太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770-772,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Cardiac myosin binding protein c, MYBPC3)18443A/G多态对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临床表型的影响。方 法 研究对象为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就诊的100例无... 目的 探讨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Cardiac myosin binding protein c, MYBPC3)18443A/G多态对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临床表型的影响。方 法 研究对象为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就诊的100例无血缘关系的HCM病人,120例 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人作为正常研究对照。设计特异引物,采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法对MYB- PC3 18443A/G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携带MYBPC3 18443GG基因型的HCM患者肥厚心肌的厚度 (24.3±7.3)mm大于携带AG基因型(20.0±5.3)mm(P<0.01)和AA基因型(17.4±2.8)mm (P<0.01)的HCM患者。未发现该多态与发病年龄、晕厥、心电图变化、左室舒张末平均内径、左房 舒张末平均内径、收缩期二尖瓣叶前向运动等其他临床表型相关。结论 MYBPC3不仅是HCM的主 要致病基因,而且可能是影响心肌肥厚程度的修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多态 表型
下载PDF
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c.G772A突变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杰 刘福颂 +5 位作者 王芳 邢晓博 樊光红 朱玉召 张克传 孙芳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9期65-68,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HCM)的致病基因,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以2016年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1例住院患者为先证者的HCM家系,在此HCM家系中进行了包括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BPC3)在内的30个HCM相关的致... 目的研究中国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HCM)的致病基因,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以2016年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1例住院患者为先证者的HCM家系,在此HCM家系中进行了包括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BPC3)在内的30个HCM相关的致病基因的编码区及侧翼区进行了检测,利用靶向外显子捕获测序的方法对HCM先证者的30个与遗传性心肌病相关的基因进行全外显子扩增和高通量测序,进一步通过Sanger测序法在家系内及200名健康志愿者中进行验证。家系调查资料包括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结果该家系共6人,有血缘关系的4例研究对象中,3例携带MYBPC3基因c.G772A杂合错义突变,该突变位点位于MYBPC3基因第6号外显子上,并使258位的谷氨酸(E)变为赖氨酸(K),该家系先证者携带MYBPC3突变,中年发病,临床表型温和,超声示室间隔明显增厚(厚度为18.3 mm)。结论 MYBPC3基因c.G772A杂合错义突变可能是该HCM家系的致病突变,其携带者临床表型温和,有的无临床表现,提示其他因素如其他基因、年龄、环境等因素参与了HCM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肥厚型心肌 突变
下载PDF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与肥厚型心肌病
11
作者 邹玉宝 王继征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701-712,共12页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不仅参与正常肌小节和肌丝的组装,稳定肌小节的结构,而且通过磷酸化等调节横桥循环参与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包括。编码肌小节结构蛋白的基因突变是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主要致病原因,其中编码cMYBPC的基因...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不仅参与正常肌小节和肌丝的组装,稳定肌小节的结构,而且通过磷酸化等调节横桥循环参与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包括。编码肌小节结构蛋白的基因突变是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主要致病原因,其中编码cMYBPC的基因是肥厚型心肌病的最为常见的致病基因之一,本文就cMYBPC以及编码基因的结构、功能以及致病基因型、表型和可能的致病机制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18443 A/G多态与肥厚型心肌病表型关系
12
作者 王萍 惠汝太 《武警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421-423,共3页
目的明确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ardiac myosin binding protein c,cMYBPC)18443 A/G多态对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临床表型的影响。方法选择226例无血缘关系的HCM患者,超声心动图显示原因不明的心脏左室壁... 目的明确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ardiac myosin binding protein c,cMYBPC)18443 A/G多态对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临床表型的影响。方法选择226例无血缘关系的HCM患者,超声心动图显示原因不明的心脏左室壁厚度≥13 mm,或心尖部肥厚或右室肥厚,并排除长期高血压、缺血性心肌病及其他可引起继发性心室肥厚的疾病,并选择226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抽取外周静脉血,分离白细胞,从白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设计特异引物,PCR扩增包含MYBPC3第30号外显子A/G18443多态的目的片断,根据PCR产物限制性酶切后的长度及ABI377 DNA测序仪测序来判定上述多态。结果 cMYBPC基因18443A/G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在HCM患者和对照组的分布频率无明显差别。在cMYBPC基因18443位置存在A/G多态,携带GG基因型的HCM患者肥厚心肌的厚度(25.2±5.9)mm大于携带AG基因型和AA基因型(18.9±4.98)mm的HCM患者。结论 cMYBPC不仅是HCM的致病基因,而且也可能是HCM的修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多态
下载PDF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c.2469-3_-4insAG和c.2469-5_-6insT突变与葩厚型心肌病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晓曼 杨广 +2 位作者 李虹 程文娟 郝恩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7期647-650,共4页
目的研究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为遗传咨询提供证据.方法入选2017年3月就诊于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一肥厚型心肌病家系所有成员,对HCM先证者行26个HCM相关基因全部外显子及邻近区靶向高通... 目的研究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为遗传咨询提供证据.方法入选2017年3月就诊于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一肥厚型心肌病家系所有成员,对HCM先证者行26个HCM相关基因全部外显子及邻近区靶向高通量测序,对基因突变家系成员和80名健康志愿者行Sanger测序,以验证基因突变位点.采集分析HCM患者及其家系成员临床症状、体征、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信息.结果该家系两名成员的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cardiac myosin binding protein-C3,MYBPC3)内含子区域中均同时携带c.2469-3_-4insAG和c.2469-5_-6insT两个插入突变,该家系其余成员及80名健康志愿者中未检出异常突变基因.两名基因突变携带者均为HCM患者,且发病年龄晚,有心悸、胸闷症状,超声心动图提示室间隔肥厚.结论基因突变功能检测,提示MYBPC3 c.2469-3_-4insAG和c.2469-5-6insT基因突变可引起蛋白特性及剪接位点的改变,可能是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基因 突变
下载PDF
β-肌球蛋白重链及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突变与肥厚型心肌病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代博(综述) 李玉子(审校)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2期146-149,共4页
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一种以左心室肥厚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最常见的心血管遗传性疾病,约60%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称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FHCM)。
关键词 心肌 肥厚型 肌球蛋白重链 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突变
下载PDF
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晓栋 戴海龙 尹小龙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年第5期1100-1104,共5页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起病急、致死率高,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AMI发病后在血液中出现时间较早,成为诊断AMI生物标志物的“金标准”。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ardiac myosin...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起病急、致死率高,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AMI发病后在血液中出现时间较早,成为诊断AMI生物标志物的“金标准”。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ardiac myosin binding protein-C,cMyBP-C)是一种特殊的心肌肌小节蛋白,近年来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热点之一。国内外多项研究发现:cMyBP-C水平在AMI的早期即可升高,具有作为一种新型心肌梗死生物标志物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肌钙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血清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丽俐 喻伟成 +3 位作者 熊海水 徐杏安 胡崇刚 谢峰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7例AMI患者定义为病例组,其中发病至入院时间<4h的患者为A组、发病至入院时间≥4h的患者为B组,将45例健康体检者定义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7例AMI患者定义为病例组,其中发病至入院时间<4h的患者为A组、发病至入院时间≥4h的患者为B组,将45例健康体检者定义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cMyBP-C、心肌肌钙蛋白I(cTnI),其中cMyBP-C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cTnI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法。结果B组患者血清cMyBP-C、cTnI显著高于A组、对照组(P<0.05);A组患者血清cMyBP-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间cTn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cMyBP-C、cTnI鉴别诊断A组与对照组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74、0.591(P<0.05)。结论血清cMyBP-C是诊断AMI的敏感指标,它在临床上可以用于AMI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肌钙蛋白I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敲除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加速小鼠蜕膜心肌细胞的牵张激活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晓健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48-148,共1页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是与肌球蛋白紧密结合的粗肌丝元件蛋白,尽管有证据显示 cMyBP-C基因突变常常导致肥厚型心肌病,但cMyBP-c在心肌中的作用相对所知甚少。早期研究表明,牵张激活在心脏收缩中可能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我们在...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是与肌球蛋白紧密结合的粗肌丝元件蛋白,尽管有证据显示 cMyBP-C基因突变常常导致肥厚型心肌病,但cMyBP-c在心肌中的作用相对所知甚少。早期研究表明,牵张激活在心脏收缩中可能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我们在野生型小鼠和我实验室培育的cMyBP-C基因敲除小鼠纯合子(cMyBP-C-/-)的蜕膜心室中,检测了cMyBP-C在牵张激活反应中的作用。在最大或次于最大的 Ca2+活性期对蜕膜心肌细胞的突然牵张,导致收缩力的瞬时升高,该力迅速降为最小,延迟后,力量回复(牵张活化)到大于牵张前力量水平。敲除cMyBP-C显著改变了牵张激活反应,例如,与野生型小鼠心肌相比, 力衰减和延迟性力瞬变速率加快。这些结果提示,cMyBP-C正常抑制了肌球蛋白横桥的空间位置,并轮流限制了横桥与肌动蛋白间的相互作用速率和范围。我们假设敲除cMyBP-C移除了这些约束,增加了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的可能性,提高了牵张后延迟性力回复的速率。不考虑特殊的机制,cMyBP-C-/-心肌细胞中横桥周期的加快可以将这种小鼠中收缩射血的减少解释为心室心肌不成熟牵张激活的一个直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基因敲除小鼠 心脏肌球蛋白 心肌细胞 激活反应 牵张 蜕膜 Ca^2+活性 加速 肥厚型心肌
下载PDF
血清cMyBP-C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诊断价值
18
作者 李云豪 李菁 +4 位作者 彭欢子 许莹芊 王金全 彭嘉琪 谢小兵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3期1851-185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90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该院同期收治的90例非AMI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cMyBP-C、血清肌酸激...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90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该院同期收治的90例非AMI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cMyBP-C、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分析AMI患者血清cMyBP-C水平与CK-MB、Myo、hscTnT水平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MyBP-C、CK-MB、Myo、hscTnT单独及cMyBP-C与hscTnT联合检测对AMI早期的诊断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AMI患者血清cMyBP-C水平与CK-MB、Myo、hscTn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cMyBP-C、CK-MB、Myo、hscTn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MyBP-C、CK-MB、Myo、hscTnT单独及cMyBP-C与hscTnT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0.76、0.81、0.95、0.98,血清cMyBP-C、CK-MB、Myo、hscTnT单独检测的AUC均低于cMyBP-C与hscTnT联合检测的AUC(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MI患者cMyBP-C水平与CK-MB、Myo水平均呈正相关(r=0.381、0.409,P<0.05),与hscTnT水平无相关性(r=0.062,P>0.05)。结论血清cMyBP-C、CK-MB、Myo、hscTnT 4项指标均可作为AMI发生早期的诊断指标,cMyBP-C与hscTnT联合检测诊断AMI的价值优于上述4项指标单独检测。cMyBP-C在AMI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早期AMI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早期诊断 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 肌红蛋白
下载PDF
温和灸联合药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气虚血瘀证疗效观察及对血清POSTN、cMyBP-C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洁 刘瑾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温和灸联合药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骨膜蛋白(periostin,POSTN)、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ardiac myosin binding protein-C,cMyBP-C)的影响。方法将80例DCM气虚血瘀证... 目的观察温和灸联合药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骨膜蛋白(periostin,POSTN)、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ardiac myosin binding protein-C,cMyBP-C)的影响。方法将80例DCM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温和灸。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6 min步行距离、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WHFQ)评分、左室舒张末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ractional shortening,FS)及血清POSTN和c My BP-C水平,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T-proBNP水平均降低(P<0.05),6 min步行距离均增加(P<0.05),MLWHFQ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LVEDD和FS无明显变化(P>0.05),LVEF升高(P<0.05);观察组LVEDD降低(P<0.05),LVEF和FS升高(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清POSTN和cMyBP-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血清POSTN和c MyBP-C水平均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和灸联合药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升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延缓心室重构,这可能与其降低血清POSTN和c My BP-C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艾条灸 心肌 扩张型 气虚血瘀 骨膜蛋白 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