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3篇文章
< 1 2 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ei指数评价蒽环类药物对急性白血病患儿心脏毒性的研究
1
作者 陈雪梅 郭品 +3 位作者 钏刘芳 王梓 李雪娇 何文姬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目的应用超声技术监测急性白血病患儿使用蒽环类药物后的心功能,以期得到心功能早期变化的指标。方法按照入组与排除标准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白血病患儿,记录其常规心脏超声指标和组织多普勒,并应用TeiS... 目的应用超声技术监测急性白血病患儿使用蒽环类药物后的心功能,以期得到心功能早期变化的指标。方法按照入组与排除标准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白血病患儿,记录其常规心脏超声指标和组织多普勒,并应用TeiS、TeiRL、TeiM和TeiT评估心脏收缩功能的变化。结果正常组和用药前实验组常规心脏超声指标中LVEF的均值都在60%以上,FS、SV及EDV均在正常范围,常规指标、TDI和Tei指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累积剂量为200和250 mg/m^(2)组的TeiM与用药前存在显著差异(P<0.05);200和250 mg/m^(2)组与用药前的TeiRL存在显著差异(P<0.05);200和250 mg/m^(2)组与用药前的TeiT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Tei指数可作为白血病患儿应用蒽环类药物后左右心功能的早期改变较敏感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环类药物 心脏毒性 超声心动图 室间隔基底段心肌做功指数 右室侧壁基底心肌做功指数 左心心肌做功指数
下载PDF
银杏黄酮苷元减轻多柔比星心脏毒性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蔡英 钱丽 +6 位作者 王开靓 李琴 刘春花 孙佳 潘洁 李勇军 陆苑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9-664,共6页
目的探究银杏黄酮苷元(GA)减轻多柔比星(DOX)心脏毒性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模型组(DOX组)和GA+DOX组(GDOX组),每组12只。DOX组小鼠隔天尾静脉注射DOX药液3mg/kg,GDOX组小鼠每天灌胃GA混悬液100mg/... 目的探究银杏黄酮苷元(GA)减轻多柔比星(DOX)心脏毒性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模型组(DOX组)和GA+DOX组(GDOX组),每组12只。DOX组小鼠隔天尾静脉注射DOX药液3mg/kg,GDOX组小鼠每天灌胃GA混悬液100mg/kg+隔天尾静脉注射DOX药液3mg/kg,连续15d。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基于代谢组学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技术,在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的基础上,以变量重要性投影值≥1、峰面积差异倍数>1且P<0.05为标准筛选差异代谢物(DEMs),并基于HMDB、PubChem等数据库进行生物学分析。结果与CON组比较,DOX组小鼠血清中AST、CK、CK-MB、LDH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DOX组比较,GDOX组小鼠血清中上述指标(CK-MB除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CA、OPLS-DA结果均显示,CON组、DOX组、GDOX组小鼠心脏组织样品均能完全分离。经数据库匹配后,鉴定出37个共有DEMs,其中DOX组显著上调而GDOX组显著下调的DEMs有17个,DOX组显著下调而GDOX组显著上调的DEMs有8个;涉及通路包括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亚油酸代谢、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关键代谢物包括二十二碳六烯酸、花生四烯酸、磷脂酰胆碱(16∶0/18∶3)和牛磺酸。结论GA可能通过作用于二十二碳六烯酸、花生四烯酸等关键代谢物来调节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等代谢途径,进而减轻DOX的心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黄酮苷元 多柔比星 心脏毒性 代谢组学
下载PDF
肺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脏毒性的 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3
作者 曹文莉 韩森 +14 位作者 聂鋆 戴玲 胡维亨 田广明 张洁 马向娟 陈筱玲 吴頔 龙皆然 韩金娣 张自然 张攀攀 郝倩云 王洋 方健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1,共6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后发生心脏毒性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二科接受免疫治疗的1004例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以免疫治疗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后发生心脏毒性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二科接受免疫治疗的1004例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以免疫治疗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或)高敏肌钙蛋白I(hs-cTnI)升高(高于参考值上限)为主要标准,筛选出ICIs相关心脏毒性的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65例(6.5%)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脏毒性,其中男性49例、女性16例,中位年龄65岁(47~85岁)。病理类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42例,小细胞肺癌(SCLC)23例。免疫治疗:PD-1单抗治疗44例(67.7%),PD-L1单抗治疗11例(16.9%),联合其他ICIs治疗10例(15.4%)。单纯免疫治疗10例(15.4%),免疫治疗联合其他抗肿瘤治疗55例(84.6%)。发生时间:从开始免疫治疗到出现心脏毒性的中位时间为110 d(1~759 d),中位周期数为3周期。临床表现:15例(23.1%)患者发病时有临床症状,41例(63.1%)伴随心电图改变。临床诊断:亚临床心肌损伤59例(90.8%),有可能的心肌炎5例(7.7%),明确的心肌炎1例(1.5%)。治疗方案:16例(24.6%)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17例(26.2%)患者永久终止免疫治疗,41例(63.1%)重启免疫治疗,7例(10.8%)后续治疗情况不详。预后情况:NSCLC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32 d(95%CI:378~1085 d),SCLC患者的中位PFS为391 d(95%CI:0~900 d)。结论肺癌患者出现免疫治疗相关的心脏毒性在临床并不罕见,以接受PD-1单抗治疗和与其他抗肿瘤治疗联合时更易发生,且发生时间较早,以亚临床心肌损伤和有可能的心肌炎为主要类型,不过对患者的总体预后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免疫治疗 心脏毒性 肿瘤心脏病学
下载PDF
利多卡因通过抑制NETs改善阿霉素引起的心脏毒性
4
作者 陈铃 孟文 +2 位作者 朱霞 刘文涛 何学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9期1241-1244,1249,共5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利多卡因抑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减轻阿霉素引起的心脏毒性。方法将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阿霉素组(DOX组)和利多卡因+阿霉素组(LIDO+DOX组),每组10只。对照组单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100 g;DO...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利多卡因抑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减轻阿霉素引起的心脏毒性。方法将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阿霉素组(DOX组)和利多卡因+阿霉素组(LIDO+DOX组),每组10只。对照组单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100 g;DOX组单次腹腔注射阿霉素15 mg/kg;LIDO+DOX组尾静脉注射利多卡因6 mg/kg,30 min后腹腔注射阿霉素15 mg/kg。于第10天,取小鼠血清检测各组小鼠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浆NETs标志物游离DNA(cf-DNA)、瓜氨酸组蛋白3(CitH3)、髓过氧化物酶-DNA(MPO-DNA)的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小鼠心脏组织NETs相关标记物中CitH3、髓过氧化物酶(MPO)的表达量。结果DOX组小鼠血清CK、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LIDO+DOX组小鼠(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DOX组与LIDO+DOX组小鼠血浆MPO-DNA、CitH3和cf-D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LIDO+DOX组小鼠血浆MPO-DNA、CitH3和cf-DNA水平明显低于DOX组(P<0.05)。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发现,DOX组小鼠心肌组织中MPO和CitH3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LIDO+DOX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可能是通过抑制NETs的表达来缓解阿霉素引起的心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阿霉素 心脏毒性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下载PDF
盐酸多柔比星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的发生和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王梅 李鹏洲 +4 位作者 童隆财 邓政 肖双 唐励静 李荣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4期1087-1090,共4页
目的 调查并分析女性乳腺癌患者应用盐酸多柔比星化疗后,心脏毒性的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某市三级甲等医院在2020—2022年接受多柔比星化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共130份,根据心脏毒性发生情况,分为心脏毒性组(n=28)和无心... 目的 调查并分析女性乳腺癌患者应用盐酸多柔比星化疗后,心脏毒性的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某市三级甲等医院在2020—2022年接受多柔比星化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共130份,根据心脏毒性发生情况,分为心脏毒性组(n=28)和无心脏毒性组(n=102),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肿瘤分期、病理分级、既往疾病史、合并治疗方案、联合用药和放疗等,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揭示导致心脏毒性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30例接受多柔比星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中有28例发生心脏毒性,发生率为21.54%。年龄≥60岁、高血压累计剂量≥160 mg、联合放疗为导致心脏毒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高血压、累计剂量、联合放疗是接受多柔比星化疗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用药要密切关注高龄、联合放疗的肿瘤患者,做好心功能指标的监测,同时减少化疗用药剂量或联合使用心脏保护剂右雷佐生来预防或减少心脏毒性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多柔比星 心脏毒性 乳腺癌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基于厥阴理论探讨肿瘤治疗相关心脏毒性的中医诊疗思路
6
作者 付蔷 李忠 吴红金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5期942-944,共3页
随着早期检查策略、外科手术及肿瘤治疗的进步,癌症相关死亡率稳步下降,伴瘤生存稳步上升,然而肿瘤治疗相关心脏毒性是影响病人生存质量的第二大原因,亟待中西医结合及交叉学科的全程管理。在既往对肿瘤病机、病位的总结基础上,梳理《... 随着早期检查策略、外科手术及肿瘤治疗的进步,癌症相关死亡率稳步下降,伴瘤生存稳步上升,然而肿瘤治疗相关心脏毒性是影响病人生存质量的第二大原因,亟待中西医结合及交叉学科的全程管理。在既往对肿瘤病机、病位的总结基础上,梳理《伤寒论》中厥阴理论,并结合肿瘤治疗相关心脏毒性的临床表现,提出肿瘤治疗相关心脏毒性应在厥阴理论指导下管理,抓住病在厥阴的阴尽阳生受损及经络循行受累两大特点,从动态角度把握两阴交尽、阴尽阳生的特点,关注病程中形成的气滞、血瘀、痰湿致病因素。临证施治时严谨遵循六经辨证原则,选择乌梅丸、当归四逆汤、茯苓甘草汤等加减,并结合病人兼有症状进行遣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毒性 肿瘤治疗 厥阴理论 伤寒论 中医诊疗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辨治乳腺癌精神障碍并化疗所致心脏毒性个案报道
7
作者 王彦宠 焦源 赵远红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3期315-321,共7页
乳腺癌化疗所致心脏毒性是乳腺癌专科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多与蒽环类药物化疗方案相关,可见心悸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通常伴发的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是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的共同风险因素。其发病机制未明,现有诊疗策略尚缺乏针... 乳腺癌化疗所致心脏毒性是乳腺癌专科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多与蒽环类药物化疗方案相关,可见心悸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通常伴发的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是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的共同风险因素。其发病机制未明,现有诊疗策略尚缺乏针对性防治措施。文章通过1例三阴性乳腺癌精神障碍合并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病案的治疗回顾,基于“双心同治”的理论内涵剖析其辨治思路,认为本病属癌病、心系疾病及神志病三者共病,病机关键在肝郁脾虚阴伤,余毒伏损心络,郁毒扰伤心神,诊治过程应把握心系疾病为主,以扶正抗癌、宁心调神为总纲,病证结合,动态辨治,中西并举,经过综合治疗,不仅提高了疗效,抗肿瘤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亦明显降低,生存获益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心脏毒性 精神障碍 焦虑抑郁 心主神明 双心同治
下载PDF
多组学在阿霉素心脏毒性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思 陈雅芳 魏丽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期64-67,共4页
阿霉素心脏毒性(DIC)是限制阿霉素(DOX)临床应用的重要因素。目前DIC的机制尚不明确且无有效预防手段。因此亟需从DNA、RNA、蛋白质和代谢产物等方面探究DIC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寻找新的方法对DIC进行诊断与防治。随着高通量技术的兴起与... 阿霉素心脏毒性(DIC)是限制阿霉素(DOX)临床应用的重要因素。目前DIC的机制尚不明确且无有效预防手段。因此亟需从DNA、RNA、蛋白质和代谢产物等方面探究DIC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寻找新的方法对DIC进行诊断与防治。随着高通量技术的兴起与发展,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方法在探索DIC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代谢通路及发病机制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本文综述了多组学技术在DIC研究中取得的最新成果和进展,为进一步阐明DIC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心脏毒性 基因组学 转录组学 蛋白质组学 代谢组学
下载PDF
血清miR-21、miR-30b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心脏毒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冯晴 罗志刚 方吉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miR-21、miR-30b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心脏毒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乳腺癌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患者138例为观察组,根据是否发生化疗相关心脏毒性事件分为非心脏毒性组和心脏毒性组2个亚组;另外选取同期体检... 目的探讨血清miR-21、miR-30b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心脏毒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乳腺癌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患者138例为观察组,根据是否发生化疗相关心脏毒性事件分为非心脏毒性组和心脏毒性组2个亚组;另外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女性150例为健康组。比较各组血清miR-21、miR-30b水平和临床资料。采用ROC评估血清miR-21、miR-30b对发生心脏毒性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心脏毒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血清miR-21高于健康组,而miR-30b低于健康组;心脏毒性组血清miR-21和高血压占比高于非心脏毒性组,而miR-30b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非心脏毒性组(P<0.05)。LVEF、miR-21、miR-30b是乳腺癌术后化疗心脏毒性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miR-21、miR-30b联合预测乳腺癌术后化疗心脏毒性的诊断效能高于miR-21、miR-30b单独预测(P<0.05)。结论血清miR-21、miR-30b是乳腺癌术后化疗心脏毒性的影响因素,两者联合预测乳腺癌术后化疗心脏毒性的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1 miR-30b 乳腺癌 曲妥珠单抗 心脏毒性 预测价值
下载PDF
NOD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在多柔比星诱导心脏毒性中的意义
10
作者 黄亚晓 何新雨 +3 位作者 曾小娟 胡世娇 乔文伟 张锦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860-864,共5页
晚期肿瘤病人的生命周期因新药的出现不断延长,同时,抗肿瘤药物所致的毒副作用也受到重视。多柔比星(DOX)作为强大的广谱抗肿瘤药物虽极大地延长了肿瘤病人的生存周期,但其诱导的剂量相关性的心脏毒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NOD样受体蛋白3(... 晚期肿瘤病人的生命周期因新药的出现不断延长,同时,抗肿瘤药物所致的毒副作用也受到重视。多柔比星(DOX)作为强大的广谱抗肿瘤药物虽极大地延长了肿瘤病人的生存周期,但其诱导的剂量相关性的心脏毒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在DOX诱导的心脏毒性(DIC)的炎症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且一些炎症小体抑制剂还可减轻DIC。该文根据近5年的最新进展,围绕NLRP3炎症小体参与DIC的作用及机制等做一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比星 NOD样受体蛋白3 心脏毒性
下载PDF
舒血宁注射液抑制线粒体过度分裂和凋亡减轻阿霉素诱导的心脏毒性的机制研究
11
作者 荣卓 邵静 +1 位作者 马素娟 苗莹莹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9期1573-1578,共6页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对阿霉素诱导的心脏毒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48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阿霉素组、舒血宁注射液低剂量组、舒血宁注射液高剂量组,每组12只。空白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阿霉素组腹腔注射阿霉素2...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对阿霉素诱导的心脏毒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48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阿霉素组、舒血宁注射液低剂量组、舒血宁注射液高剂量组,每组12只。空白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阿霉素组腹腔注射阿霉素2 mg/kg;舒血宁注射液低剂量组腹腔注射阿霉素2 mg/kg,同时腹腔注射1 mL/kg的舒血宁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高剂量组腹腔注射阿霉素2 mg/kg,同时腹腔注射2 mL/kg的舒血宁注射液。每日干预1次,连续干预7 d,建立心脏损伤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血清肌钙蛋白T(cTnT)含量及大鼠心肌组织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剪切的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Phospho-动力蛋白相关蛋白-1(Drp1)和视神经萎缩相关蛋白1(OPA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阿霉素组大鼠心脏左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dp/dt_(max))和左室压力下降最大速率(-dp/dt_(max))绝对值降低(P<0.01),部分心肌纤维断裂、排列紊乱,血清cTnT增加(P<0.01),cleaved Caspase-3、Bax、p-Drp1蛋白表达增加(P<0.01),Bcl-2、OPA1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阿霉素组比较,经舒血宁注射液干预后,大鼠心脏功能和结构明显改善(P<0.01),血清cTnT水平降低(P<0.01),cleaved Caspase-3、Bax、p-Drp1表达减少(P<0.05或P<0.01),Bcl-2、OPA1表达增加(P<0.05或P<0.01)。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线粒体过度分裂和细胞凋亡减轻阿霉素诱导的心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毒性 舒血宁注射液 阿霉素 凋亡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铈在阿霉素诱导心脏毒性中的作用及其对P53基因表达的影响
12
作者 李俊奇 韩轩茂 +1 位作者 蔺雪峰 袁敏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5期67-72,共6页
目的研究纳米氧化铈在阿霉素心脏毒性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对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纳米氧化铈对阿霉素心脏毒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1μmol/L阿霉素)、纳米氧化铈组(10μg/ml纳米氧化铈)、... 目的研究纳米氧化铈在阿霉素心脏毒性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对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纳米氧化铈对阿霉素心脏毒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1μmol/L阿霉素)、纳米氧化铈组(10μg/ml纳米氧化铈)、实验组(1μmol/L阿霉素+10μg/ml纳米氧化铈)、阳性对照组(1μmol/L阿霉素+10μmol/L右丙亚胺)。建立阿霉素心脏毒性损伤模型,CCK-8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存活率;生化法检测心肌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ROS)水平及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中Bax、Bcl-2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LDH、MDA含量上升,细胞内ROS水平和凋亡率增加,Bax和P53蛋白表达量升高,Bcl-2蛋白表达量下降,且Bcl-2/Bax比值下降(均P<0.001);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存活率上升,细胞LDH、MDA含量下降,细胞ROS含量和凋亡率下降,Bax和P53蛋白表达量降低,Bcl-2蛋白表达量升高,且Bcl-2/Bax比值升高(均P<0.001)。结论纳米氧化铈能有效预防阿霉素诱导的心脏毒性损伤,其作用可能与下调P53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铈 阿霉素 心脏毒性 P53基因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在抗肿瘤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中的保护作用
13
作者 田鹏 孟婷婷 +3 位作者 张钰 刘安邦 郑燕 苏国海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1317-1322,共6页
他汀类药物属于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抗动脉粥样硬化,已经广泛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在抗肿瘤药物所致心脏毒性中有保护作用。本文对相关报道进行综... 他汀类药物属于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抗动脉粥样硬化,已经广泛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在抗肿瘤药物所致心脏毒性中有保护作用。本文对相关报道进行综述,以期对肿瘤患者心血管损伤的预防、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毒性 他汀类药物 抗肿瘤药物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 心血管损伤 还原酶抑制剂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 抗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蒽环类化疗药物致乳腺癌患者发生急性心脏毒性的危险因素研究
14
作者 侯西栋 周丽华 温艳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期103-108,共6页
目的探讨蒽环类化疗药物致乳腺癌患者发生急性心脏毒性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安阳市肿瘤医院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的28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8~67(52.13±8.43)岁,体质量... 目的探讨蒽环类化疗药物致乳腺癌患者发生急性心脏毒性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安阳市肿瘤医院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的28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8~67(52.13±8.43)岁,体质量指数19~25(22.49±2.12)kg/m2,采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按照急性心脏毒性的相关判定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发生组(125例)和未发生组(155例)。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将基线资料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蒽环类化疗药物致乳腺癌患者发生急性心脏毒性的危险因素进行筛选,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心脏毒性的发生率为44.64%(125/280),其中同时出现两种以上心电图异常的患者为4.00%(5/125)。患者急性心脏毒性均发生在化疗完成后半年内,且患者的临床表现均为心电图异常,较为常见的为窦性心动过速[26.40%(33/125)]、QTC间期改变[22.40%(28/125)]、T波改变[16.80%(21/125)]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组年龄≥55岁、已绝经、有糖尿病病史、有高血压病史、有高血脂病史、联合曲妥珠单抗、联合右雷佐生的患者占比相较于未发生组高[32.00%(40/125)比21.29%(33/155)、60.00%(75/125)比18.71%(29/155)、31.20%(39/125)比6.45%(10/155)、29.60%(37/125)比12.90%(20/155)、16.00%(20/125)比7.74%(12/155)、28.00%(35/125)比12.90%(20/155)、72.80%(91/125)比41.94%(65/155)],发生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均比未发生组高[(16.02±6.00)U/L比(12.54±5.01)U/L、(139.78±31.75)U/L比(132.78±20.45)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2、50.53、29.36、11.90、4.66、9.99、26.72,t=5.289、2.23,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绝经、糖尿病病史、联合曲妥珠单抗、肌酸激酶同工酶、α-HBDH是蒽环类化疗药物致乳腺癌患者发生急性心脏毒性的危险因素(OR=1.015、17.133、1.744、4.096、4.175、2.085,均P<0.05),而联合右雷佐生则是蒽环类化疗药物致乳腺癌患者发生急性心脏毒性的保护因素(OR=0.613,P<0.05)。结论年龄、绝经、糖尿病病史、联合曲妥珠单抗、肌酸激酶同工酶、α-HBDH是蒽环类化疗药物致乳腺癌患者发生急性心脏毒性的危险因素,而联合右雷佐生则是蒽环类化疗药物致乳腺癌患者发生急性心脏毒性的保护因素,临床可据此采取相关措施,以降低急性心脏毒性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蒽环素 化疗药物 急性心脏毒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的心脏毒性综述
15
作者 石明强 赵久达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4428-4434,共7页
癌症是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是世界上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一或第二的常见因素。预计未来50年内,癌症患者的人数仍将上升。其中,乳腺癌高死亡率和高发病率而成为女性最主要的健康问题。HER2阳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亚型的一种,因人表皮生... 癌症是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是世界上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一或第二的常见因素。预计未来50年内,癌症患者的人数仍将上升。其中,乳腺癌高死亡率和高发病率而成为女性最主要的健康问题。HER2阳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亚型的一种,因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HER-2)高表达见于25%~30%的乳腺癌患者,且其与乳腺癌的不良预后相关。自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及早期乳腺癌以来,抗HER-2治疗已成为指南推荐的HER-2阳性早、晚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乳腺癌临床使用的抗HER-2药物包括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拉帕替尼、T-DM1、DS-8201等,其相关的心脏毒性值得关注,本文对批准用于乳腺癌抗HER-2治疗药物的治疗方法,发生心脏毒性的机制、临床表现、管理及其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阳性乳腺癌 靶向治疗 心脏毒性
下载PDF
免疫相关心脏毒性的发病机制与诊治
16
作者 任静宜 赵红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284-290,共7页
目前,肿瘤治疗已经进入精准化时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已经成为多种肿瘤的标准化抗肿瘤疗法。免疫检查点表达于T细胞,参与机体多种免疫过程。ICIs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发挥抗肿瘤效应,患者受益于ICIs抗肿瘤疗效的同时,也会产生... 目前,肿瘤治疗已经进入精准化时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已经成为多种肿瘤的标准化抗肿瘤疗法。免疫检查点表达于T细胞,参与机体多种免疫过程。ICIs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发挥抗肿瘤效应,患者受益于ICIs抗肿瘤疗效的同时,也会产生免疫相关毒性反应。其中,免疫相关心脏毒性具有发病率低但致死风险高的特点,需要临床医师高度关注。本文将从免疫相关心脏毒性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疗策略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心脏毒性
下载PDF
蒽环类药物引发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薇 徐晓红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2期437-444,共8页
蒽环类药物具有抗瘤谱广、作用强、疗效高等优点,是抗肿瘤治疗中最有效的化疗药物之一,但其会产生心脏毒性、肝肾毒性、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心脏毒性是其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大大影响了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使... 蒽环类药物具有抗瘤谱广、作用强、疗效高等优点,是抗肿瘤治疗中最有效的化疗药物之一,但其会产生心脏毒性、肝肾毒性、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心脏毒性是其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大大影响了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如何早期监测和减轻其心脏毒性已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引发心脏毒性的作用机制、早期监测及预防进展,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环类药物 心脏毒性 肿瘤学 发病机制 早期监测 治疗
原文传递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预防多柔比星所致心脏毒性的机制
18
作者 刘洁琼 姚雅俪 +3 位作者 隋倩 李科 黄芳 曹永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4,共7页
目的探讨新型抗心衰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Entresto)在预防多柔比星(DOX)抗肿瘤药物所致心脏毒性中的效果。方法雄性成年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n=8):对照组、DOX组和DOX+Entresto组。采用超声波心动描记术测量小鼠的心脏功能。H9c2细胞... 目的探讨新型抗心衰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Entresto)在预防多柔比星(DOX)抗肿瘤药物所致心脏毒性中的效果。方法雄性成年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n=8):对照组、DOX组和DOX+Entresto组。采用超声波心动描记术测量小鼠的心脏功能。H9c2细胞在DOX(1 mmol/L)存在或不存在的情况下用Entresto(0~48μmol/L)预处理24 h,然后评估细胞生存力、氧化应激、凋亡和线粒体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OX组心肌细胞内CK、CK-MB和LDH的漏出量显著增加(P<0.01),并出现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Entresto给药逆转了DOX组的这些变化。DOX+Entresto组心肌细胞中的ROS水平和凋亡细胞数目显著低于DOX组(P<0.05)。与DOX组相比,Entresto+DOX组H9c2细胞中的ROS水平和凋亡细胞数目显著降低(P<0.05),和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增加(P<0.05)。Entresto逆转了DOX对SIRT1/PGC-1α/MFN2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结论Entresto通过抑制ROS介导的氧化应激和凋亡来改善DOX诱导的心脏毒性,其机制可能与SIRT1/PGC-1α/MFN2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 多柔比星 心脏毒性 氧化应激 线粒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