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02篇文章
< 1 2 1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中度冠脉病变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SAQ评分的影响
1
作者 石静宝 张瑞成 +2 位作者 牛红星 吉占全 余筱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4期29-31,28,共4页
目的:探究中度冠脉病变并心脏瓣膜病(heart valve disease, HVD)在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作用下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 SAQ)评分观察。方法:选... 目的:探究中度冠脉病变并心脏瓣膜病(heart valve disease, HVD)在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作用下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 SAQ)评分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64例中度冠脉病变并HVD患者,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CABG治疗,对照组采用非同期心脏瓣膜术结合CABG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心功能、SAQ评分和不良事件率。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ICU监护时间、呼吸机插管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主动脉阻断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干预前心功能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心胸比、左室舒张末容积低于干预前(P<0.05),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心胸比、左室舒张末容积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程度、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性、疾病认知程度和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度冠脉病变并HVD患者疾病干预中实施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CABG具有显著的价值,其能够改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改善患者心功能,实现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降低不良事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度冠脉病变 心脏瓣膜 同期心脏瓣膜置换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西雅图心绞痛评分
下载PDF
华法林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血液系统的影响
2
作者 郭丽萍 史香芬 袁冬冬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5期904-907,共4页
目的探讨华法林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收集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门诊诊疗的598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长期服用华法林分为研究组(299例)和对照组(299... 目的探讨华法林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收集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门诊诊疗的598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长期服用华法林分为研究组(299例)和对照组(299例),其中研究组为长期服用华法林6个月以上,对照组为未服用或停用华法林1个月以上。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数据、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肝肾功能等临床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红细胞计数水平、血红蛋白浓度、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分别为(4.04±0.56)×10^(9)L^(-1)、(120.95±18.14)g·L^(-1)、(1.52±0.57)×10^(9)L^(-1),以上3个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血常规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会对患者的血液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水平和淋巴细胞数目明显下降。基于华法林在临床的高频使用,临床医师和药师应关注和警惕长期服用华法林出现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定期监测血常规,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 血液系统 华法林 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淋巴细胞计数
下载PDF
ABCDE集束化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谵妄和心功能的干预效果
3
作者 杨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178-181,共4页
分析ABCDE集束化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谵妄和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本项研究选取了2024年1月至2024年11月间,我院接诊的78名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平衡序贯法进行分组,每组39例。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 分析ABCDE集束化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谵妄和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本项研究选取了2024年1月至2024年11月间,我院接诊的78名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平衡序贯法进行分组,每组39例。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则实施ABCDE集束化护理方案。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谵妄发生率下降,临床治疗时间缩短,患者心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并且术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采用ABCDE集束化护理,能有效地减少谵妄的发生,并在提升患者心功能的同时,增强其术后生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 ABCDE集束化护理 谵妄 心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的效果
4
作者 王栋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463-467,共5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在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更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 选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经临床诊断为...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在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更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 选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经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并伴有心脏瓣膜病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非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观察组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对两组患者进行了详细的一般资料比较,并记录了手术方法、手术效果指标(包括心功能改善程度和缺血情况)、术后恢复指标(包括呼吸机应用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减小,术后3个月缺血持续时间、缺血次数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较非同期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时展现出更高的手术成功率、更快的康复进程和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对于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脏瓣膜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心脏瓣膜置换
下载PDF
改良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术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房颤患者的疗效
5
作者 袁超 王笑天 +1 位作者 常峰荣 吕智超 《上海医药》 2025年第2期51-53,58,共4页
目的:探析改良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术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房颤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心脏瓣膜置换术,观察组加用改良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 目的:探析改良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术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房颤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心脏瓣膜置换术,观察组加用改良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比较2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心脏结构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治疗后心脏结构指标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改良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术对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房颤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心脏结构,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 心脏瓣膜置换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房颤 心脏结构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的质性研究
6
作者 吕娟娟 周敏 +1 位作者 周璐 赵文文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5年第3期84-87,共4页
目的了解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出院准备度,为构建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出院准备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的研究方法,选取2024年3月至5月在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外科出院的13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 目的了解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出院准备度,为构建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出院准备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的研究方法,选取2024年3月至5月在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外科出院的13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3个主题,分别为:提升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需求、多方支持的需求、心理干预的需求。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出院准备度较高,应该重视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提升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需求;关注患者的多方支持的需求,指导和鼓励患者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关心患者的心理干预的需求,提供专业性的心理疏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 出院准备 需求 质性研究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刘雪印 杜守峰 周威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67-173,共7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TPVB)在心脏瓣膜置换术(heart valve replacement,HVR)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2例HVR患者,依据神经阻滞方式不...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TPVB)在心脏瓣膜置换术(heart valve replacement,HVR)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2例HVR患者,依据神经阻滞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超声引导下TPVB,49例)、B组(无超声引导的TPVB,46例)、C组(硬膜外技术,42例)及D组(超声引导下行胸横肌平面阻滞,45例)。比较四组术后恢复指标,气管插管(T1)、分开胸骨(T2)、显露心脏(T3)、关闭胸腔(T4)血流动力学,术前、术后即刻应激、炎症、心肌损伤指标,术后12、24、48 h疼痛,术后1 d四组安全性。结果:A组、C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B组、D组(P<0.05),B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D组(P<0.05)。T1、T2、T3、T4四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呈降低趋势(P<0.05),但T2、T3、T4,A组、C组高于B、D组,B组高于D组(P<0.05)。术后即刻,四组血清皮质醇、血糖、去甲肾上腺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IL-6、乳酸脱氢酶、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提高,但A组、C组低于B、D组,B组低于D组(P<0.05)。静息状态下,术后12~48 h,四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术后12 h,静息状态下VAS评分,组间比较A组、C组、B组、D组呈升高趋势(P<0.05);动态下,术后12~48 h,四组VAS评分呈逐渐降低趋势,且术后12 h、24 h动态下VAS评分,组间比较A组、C组、B组、D组呈升高趋势(P<0.05)。术后1 d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C组、D组(P<0.05)。结论:相较无超声引导的TPVB、超声引导下行胸横肌平面阻滞,超声引导下TPVB、硬膜外技术在HVR患者中应用,可提高HVR患者的镇痛效果,改善血流动力学,抑制应激、炎症反应,缓解心肌损伤,促进术后康复,超声引导下TPVB对镇痛效果、安全性的改善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椎旁神经阻滞 心脏瓣膜置换 镇痛效果 血流动力学 心肌损伤 应激反应 炎症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静吸复合麻醉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应激反应及寒颤的影响
8
作者 李文文 姜晶晶 魏金聚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1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联合静吸复合麻醉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应激反应及寒颤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0月至2024年3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治疗的78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联合静吸复合麻醉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应激反应及寒颤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0月至2024年3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治疗的78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DEX联合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寒颤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T_(1)、T_(2)时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低于对照组,术后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低于对照组,寒颤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采用DEX联合静吸复合麻醉HR及MAP更为稳定,可使麻醉苏醒期应激反应减轻,降低寒颤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 右美托咪定 静吸复合麻醉 麻醉苏醒期应激反应 寒颤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血栓弹力图及凝血功能用于华法林出血事件评估中的应用
9
作者 苏维泉 姚卫华 李恩会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2期27-28,共2页
目的:探究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血栓弹力图(TEG)及凝血功能用于华法林出血事件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8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华法林出血事件,分为出血组(n=73)和未... 目的:探究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血栓弹力图(TEG)及凝血功能用于华法林出血事件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8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华法林出血事件,分为出血组(n=73)和未出血组(n=107)。比较两组TEG指标与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分析TEG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出血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出血组TEG指标中R值与凝血功能指标中APTT和INR值高于未出血组(P<0.05),TEG指标中α角、MA值和CI值与凝血功能指标中FIB值低于未出血组(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R值、α角、MA值、CI值、APTT、FIB和INR值预测华法林出血的AUC分别为0.728、0.742、0.844、0.844、0.786、0.831和0.764,敏感度分别65.75%、86.30%、84.93%、93.15%、71.23%、93.15%和80.82%,特异度分别为80.37%、64.49%、72.90%、61.68%、84.11%、69.16%和83.18%。结论:TEG及凝血功能指标在预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华法林出血事件发生风险中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 血栓弹力图 凝血功能 华法林出血事件 评估价值
下载PDF
基于电话随访指导的远程康复护理联合纽曼系统模式对心脏瓣膜置换老年患者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穆蕾蕾 《中华养生保健》 2025年第1期190-193,共4页
目的 基于电话随访指导的远程康复护理联合纽曼系统模式对心脏瓣膜置换老年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6例心脏瓣膜置换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 基于电话随访指导的远程康复护理联合纽曼系统模式对心脏瓣膜置换老年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6例心脏瓣膜置换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基于电话随访指导的远程康复护理联合纽曼系统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面情绪及遵医嘱行为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减少,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遵医嘱行为评分均增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相关维度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程度更大,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电话随访指导的远程康复护理联合纽曼系统模式对心脏瓣膜置换老年患者应用效果显著,可减轻其负面情绪,改善其遵医嘱行为,辅助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话随访 远程康复护理 纽曼系统模式 心脏瓣膜置换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瑞马唑仑对老年患者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柳真芳 《当代临床医刊》 2025年第2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对老年患者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50例接受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处理,观察组则使用瑞马唑仑麻醉方案,...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对老年患者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50例接受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处理,观察组则使用瑞马唑仑麻醉方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相近,但观察组的拔管时间缩短至1.89 h,苏醒时间减少至2.78 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56 h和4.12 h。观察组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为2.12±0.8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6±1.02分。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0%。结论瑞马唑仑麻醉能显著加速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减轻疼痛感,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体外循环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老年患者 麻醉效果
下载PDF
综合管理模式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2
作者 陈海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17-020,共4页
研究病人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对其开展综合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主体对象均于我院收入的病人中选出,共计82例,均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时间背景上,起始点为2023年06月,终止点为2024年06月,全部病人均为自愿参与研究,纳入... 研究病人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对其开展综合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主体对象均于我院收入的病人中选出,共计82例,均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时间背景上,起始点为2023年06月,终止点为2024年06月,全部病人均为自愿参与研究,纳入病例后随机实施编号,以单双号为依据划分成为两个组,每组共有41例,将术后开展常规护理的一组作对照组,开展综合管理模式的一组作研究组,从病人负面情绪、并发症、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四个层面实施组间效果对比。结果 护理后,SAS、SDS两项负面情绪指标均显示出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方面,研究组的发生占比率比起对照组更低,P<0.05;生活质量方面,研究组三项指标评分都更高,而对照组更低,P<0.05;组间总满意度的比较也显还将研究组更高,而对照组低,P>0.05。结论 面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病人,以综合管理模式作为术后护理方案,可以促进其负面情绪的缓解,减少并发症,病人无论是生活质量,还是护理满意度都更好,应用效果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理模式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术后护理 负面情绪
下载PDF
零缺陷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心功能指标的影响
13
作者 劳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4期101-104,共4页
探究零缺陷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心功能指标改变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12月在我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38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零缺陷护理,对比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探究零缺陷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心功能指标改变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12月在我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38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零缺陷护理,对比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各观察时间点,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左心房内径(LAD)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零缺陷护理可显著改善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心功能指标,提升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缺陷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 心功能指标
下载PDF
基于叙事理论的心理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的影响
14
作者 姜丹丹 《中华养生保健》 2025年第5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叙事理论的心理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7)... 目的探讨基于叙事理论的心理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7)。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研究组采用基于叙事理论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治疗依从性[Frankl治疗依从性量表(FCS)]及护理满意度[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结果护理30 d后和护理60 d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护理30 d后和护理60 d后的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环境领域各项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FCS评分和NSN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FCS评分和NSN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实施基于叙事理论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理论 心脏瓣膜置换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低剂量瑞芬太尼在心脏瓣膜病患者全身麻醉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郭明 李金瑞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5年第6期75-78,共4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瑞芬太尼在心脏瓣膜病患者全麻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12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临床资料,采取常规剂量下瑞芬太尼辅助全麻的60例患者为常规组,采取低剂量瑞芬太尼辅助全麻的6... 目的观察低剂量瑞芬太尼在心脏瓣膜病患者全麻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12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临床资料,采取常规剂量下瑞芬太尼辅助全麻的60例患者为常规组,采取低剂量瑞芬太尼辅助全麻的60例患者为低剂量组。所有患者均行全麻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镇痛效果、麻醉补救、恢复情况及麻醉安全性。结果低剂量组诱导后10 min(T1)、术毕时(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高于常规组(P<0.05),术前(T0)、插管时(T2)、切皮时(T3)的HR、MAP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术后30 min、术后2 h、术后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常规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右美托咪定用量、罗库溴铵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术后睁眼、术后拔管、恢复自主呼吸及PACU停留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低剂量组麻醉相关副反应发生率为3.33%(2/60),低于常规组的18.33%(1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瑞芬太尼能稳定心脏瓣膜病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可在不影响术后镇痛效果或增加麻醉补救的同时,加快术后麻醉恢复情况,降低麻醉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 心脏瓣膜置换 全身麻醉 瑞芬太尼 低剂量
下载PDF
心功能指标及免疫球蛋白对预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预后效能的分析
16
作者 戚晓通 张林飞 +2 位作者 宋媛媛 胡帅 张伟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3期282-287,共6页
目的:探讨心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免疫球蛋白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300例,分析患者术前、术后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 目的:探讨心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免疫球蛋白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300例,分析患者术前、术后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cTnI、CK-MB、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LVEF,再经1年随访,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282)、预后不良组(n=18),比较两组IgA、IgG、cTnI、CKMB、CI、LVEF,上述指标与预后关系,经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预测效能。结果:患者术后1个月的cTnI(0.3±0.1)μg/L、CK-MB(12.7±2.3)U/L低于术前,IgA(2.1±0.4)g/L、IgG(16.3±2.3)g/L、CI(2.7±0.3)L·min^(-1)·m^(-2)、LVEF(54.2±5.3)%高于术前(P<0.05)。经1年随访,患者预后不良率6.0%(18/300),预后良好的cTnI(0.3±0.1)μg/L、CK-MB(11.8±2.2)U/L低于预后不良,IgA(2.1±0.8)g/L、IgG(15.8±3.6)g/L、CI(2.2±0.3)L·min^(-1)·m^(-2)、LVEF(56.1±6.4)%高于预后不良(P<0.05);经Spearman法分析,预后情况与cTnI、CK-MB呈负相关性,与IgA、IgG、CI、LVEF呈正相关性;经ROC曲线分析,IgA、IgG、cTnI、CK-MB、CI、LVEF预测心脏瓣膜置换术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98、0.792、0.670、0.869、0.789、0.841;经COX回归模型分析,IgA、IgG、CI、LVEF会对预后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cTnI、CK-MB会对预后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cTnI、CK-MB水平下降,IgA、IgG、CI、LVEF水平上升,上述指标水平变化与预后具有一定相关性。若cTnI、CK-MB水平越低,IgA、IgG、CI、LVEF水平越高,提示预后越好,可作为预测预后重要指标,具有一定检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 免疫球蛋白 心功能 预后 心肌损伤标志物
下载PDF
基于全路径的精细化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疼痛应激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7
作者 李明 李伟 +1 位作者 吴娜 臧玉洁 《贵州医药》 2025年第2期333-334,共2页
目的 探讨基于全路径的精细化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HVR)术后患者疼痛应激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8例进行HVR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干预措施)和干预组(全路径精细化干预措施)各104例。对比两组疼痛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 目的 探讨基于全路径的精细化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HVR)术后患者疼痛应激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8例进行HVR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干预措施)和干预组(全路径精细化干预措施)各104例。对比两组疼痛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P物质(SP)、皮质醇(Cor)、前列腺素E2(PGE2)]、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分]及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的NE、SP、Cor、PGE2水平及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路径精细化干预有助于减轻HVR术后患者疼痛应激反应,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路径 精细化干预 心脏瓣膜置换 疼痛应激指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集束化康复护理教育模式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18
作者 何淑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134-137,共4页
研究集束化康复护理教育模式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4年6月间92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ABCDE集束化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 研究集束化康复护理教育模式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4年6月间92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ABCDE集束化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指标为谵妄程度,心功能监测,抗凝治疗管理及呼吸功能评估等。结果 在谵妄的程度、心脏功能、抗凝的依从性以及呼吸功能等方面,观察组明显胜过对照组,这些差异在统计上是有意义的(P<0.05)。结论 集束化康复护理教育模式可显著改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的恢复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 集束化康复护理 谵妄程度 心功能 抗凝依从性
下载PDF
血清激活素A和肾上腺髓质素前体水平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分析
19
作者 李薇 许昌海 +2 位作者 李保银 孙畅 崔岩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激活素A(ACTA)和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肺部感染(PI)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PI患者100例作为PI组,同时按照连续纳... 目的探讨血清激活素A(ACTA)和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肺部感染(PI)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PI患者100例作为PI组,同时按照连续纳入的原则选择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未并发PI患者100例作为非PI组。采用临床PI评分(CPIS)评估PI组病情,将PI组进一步分为轻度PI组(6~7分)34例、中度PI组(8~9分)38例、重度PI组(10~12分)28例。根据术后1年情况,将PI组进一步分为不良预后组30例、良好预后组70例。收集PI患者临床资料;采集PI组确诊时和非PI组住院期间复查时空腹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ACTA、pro-ADM。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ACTA、pro-ADM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PI患者预后的影响。绘制ROC曲线,评价血清ACTA、pro-ADM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P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PI组血清ACTA、pro-ADM水平高于非PI组[(46.24±5.66)ng/L比(17.29±4.67)ng/L;(3.08±0.34)nmol/L比(1.09±0.27)nmol/L,P<0.05]。PI组三组比较,轻度PI组、中度PI组、重度PI组血清ACTA、pro-ADM水平依次升高[(40.80±4.31)ng/L比(47.28±3.42)ng/L比(51.45±3.43)ng/L;(2.75±0.21)nmol/L比(3.09±0.19)nmol/L比(3.46±0.17)nmol/L,P<0.05]。两组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CPIS评分、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YHA分级Ⅲ~Ⅳ级、CPIS评分高、主动脉阻断时间长、体外循环时间长、ACTA高、pro-ADM高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PI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血清ACTA联合pro-ADM预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PI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大于二者单独预测[0.880比0.784比0.785,P<0.05]。结论血清ACTA、pro-ADM水平升高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PI患者病情加重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 肺部感染 激活素A 肾上腺髓质素前体 预后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联合胺碘酮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
20
作者 申芳芳 郑少华 +2 位作者 杨雅娟 宋二虎 仙若飞 《中外医学研究》 2025年第2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胺碘酮对心脏瓣膜置换术(CVR)后快速心律失常(RA)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4年2月北京京信医院收治的96例CVR术后RA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8)与对照组(n=48)。两组均接受对症治疗,...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胺碘酮对心脏瓣膜置换术(CVR)后快速心律失常(RA)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4年2月北京京信医院收治的96例CVR术后RA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8)与对照组(n=48)。两组均接受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率、心电图指标、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降低,研究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Q-T间期、P-R间期均延长,研究组Q-T间期、P-R间期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均降低,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LA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升高,研究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胺碘酮应用于CVR后RA患者治疗中,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率、心电图及心功能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胺碘酮 心脏瓣膜置换 快速心律失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