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用于微创心血管外科手术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肖程 谭宇亭 景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1-635,共5页
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微创心血管外科手术具有手术切口小、阿片类药物用量少、术后拔管早、恢复快等优点,但术后疼痛仍较为明显。随着可视化技术及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普及,区域阻滞技术成功率和安全性大大提高,阻滞范围也逐渐由中枢性阻滞... 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微创心血管外科手术具有手术切口小、阿片类药物用量少、术后拔管早、恢复快等优点,但术后疼痛仍较为明显。随着可视化技术及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普及,区域阻滞技术成功率和安全性大大提高,阻滞范围也逐渐由中枢性阻滞转移至周围神经阻滞,使其在微创心血管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筋膜平面阻滞技术,通过超声引导使局麻药在前锯肌间隙扩散,有效阻滞肋间神经外侧皮支,浸润胸长神经及胸背神经,为前外侧胸壁提供术中和术后镇痛。本文就超声引导下SAPB在不同类型微创心血管外科手术中应用的现状、优势及不足进行综述,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锯肌平面阻滞 微创 心血管外科手术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心血管外科手术150例 被引量:3
2
作者 翁国星 陈智群 +2 位作者 丁杭 姚祖武 鲍家银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第2期202-204,共3页
目的 总结、分析 15 0例电视胸腔镜心血管外科手术的临床结果。 方法 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技术对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三尖瓣关闭不全、冠状动脉 -肺动脉瘘、心包积液、原发性长 Q- T综合征、雷诺病、心包囊肿等进... 目的 总结、分析 15 0例电视胸腔镜心血管外科手术的临床结果。 方法 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技术对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三尖瓣关闭不全、冠状动脉 -肺动脉瘘、心包积液、原发性长 Q- T综合征、雷诺病、心包囊肿等进行治疗。 结果 动脉导管未闭均成功在胸腔镜下钳闭 ;房缺、室缺在胸腔镜体外循环下进行补片修补 ,冠状动脉瘘胸腔镜下修补 ;心包积液进行心包活检与开窗引流 ;长 Q- T综合征进行胸腔镜下左 T2 、T3胸交感神经节切除 ,均无严重并发症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内窥镜 电视 心血管外科手术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心血管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邓学峰 王瑶 高长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855-856,共2页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心血管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TEE监测体外循环下行心外科手术患者90例,于体外循环前和心脏复跳后对患者心脏及大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对27例瓣膜手术患者进行术后即刻评价,均未...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心血管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TEE监测体外循环下行心外科手术患者90例,于体外循环前和心脏复跳后对患者心脏及大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对27例瓣膜手术患者进行术后即刻评价,均未发生瓣周漏,其中2例左房室瓣修复术后因左房室瓣中度反流遂改为瓣膜置换术;23例在体外循环下行机器人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在TEE引导下完成动静脉插管及心脏停跳液灌注;20例行左室室壁瘤切除及左室成形术者术后即刻观察左室形状及计算左室容积指数;1例Morrow手术患者术中行TEE检查即刻观察到SAM现象消失,最大压力阶差由144mmHg减至50mmHg,没有发生室间隔穿孔等并发症。90例患者均未发生TEE相关的并发症。结论术中TEE检查是心血管外科手术中一项重要的即刻监测和评价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心血管外科手术
下载PDF
血液短缺对心血管外科手术影响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戴萍 王金平 +3 位作者 沈欣 王立军 张卫梅 车辑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50-1251,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液短缺时,采取应对措施干预后,对本院心血管外科手术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血液供应正常及血液短缺时,本院主要心血管手术(先天性心血管病类手术、冠状动脉搭桥类手术、心脏瓣膜类手术及大血管类手术)病例各50例,2组患...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液短缺时,采取应对措施干预后,对本院心血管外科手术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血液供应正常及血液短缺时,本院主要心血管手术(先天性心血管病类手术、冠状动脉搭桥类手术、心脏瓣膜类手术及大血管类手术)病例各50例,2组患者年龄及身体条件均相同。比较2种情况下心血管外科择期手术的用血量及术后各恢复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血液短缺时,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红细胞平均用量为0.96 U,与血液供应正常时红细胞平均用量1.72 U相比显著降低(P<0.05),血浆的平均用量在血液短缺及血液供应正常时用量分别为2.92 U及3.08 U,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短缺时,先天性心血管病患者红细胞平均用量为1.42 U,与血液供应正常时红细胞平均用量1.4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的平均用量在血液短缺及血液供应正常时用量分别为1.14 U及0.92 U,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瓣膜手术患者血液短缺时红细胞平均用量为2.34 U,血浆平均用量为4.24 U,与血液供应正常时红细胞平均用量4.24 U及血浆平均用量4.92 U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血管手术患者血液短缺时红细胞平均用量为5.36 U,血浆平均用量为7.4 U;与血液供应正常时红细胞平均用量4.64 U,血浆平均用量为7.76 U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短缺时,通过采取应对措施,不影响择期心血管手术的如期实施,不影响心血管手术患者术后的恢复;促进了围手术期的节约用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手术 血液短缺 应对措施
原文传递
小切口心血管外科手术基本技术 被引量:7
5
作者 孙寒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374-375,共2页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手术 小切口手术 切口类型 体外循环 手术技术
下载PDF
67例心血管外科手术中的用血体会 被引量:4
6
作者 聂军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29-129,144,共2页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手术 输血 心脏直视手术 血制品 库血
下载PDF
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心血管外科手术 被引量:5
7
作者 林辉 《广西医学》 CAS 2004年第8期1071-1073,共3页
关键词 冠状静脉窦 心血管外科手术 逆行灌注治疗 心肌细胞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2
8
作者 汤瑜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696-699,共4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对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在我院心血管外科ICU中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的104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均分为多巴胺组(常规治疗+多巴胺)和IABP组(多巴胺组基础上应用IABP辅助治疗),各52例,观...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对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在我院心血管外科ICU中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的104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均分为多巴胺组(常规治疗+多巴胺)和IABP组(多巴胺组基础上应用IABP辅助治疗),各5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术后1周血压,血尿素氮、肌酐,尿量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与多巴胺组比较,IABP组SBP [(89.24±10.22)mmHg比(104.22±12.63)mmHg]、DBP [(51.14±7.05)mmHg比(64.22±9.25)mmHg]均明显升高,中心静脉压[CVP,(16.04±1.72)cmH2O比(10.23±1.01)cmH2O]、blood BUN [(11.03±1.52)mmol/L比(7.41±0.81)mmol/L]、Cr[(162.23±18.58)μmol/L比(100.84±12.35)μmol/L]水平明显降低,尿量[(44.14±5.69)ml/h比(67.19±8.16)ml/h]明显增多(P均=0.001);IABP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多巴胺组(1.92%比48.08%,P=0.001)。结论:对于心脏术后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可显著升高血压,增加尿量,降低中心静脉压,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且术后并发症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气囊泵 心血管外科手术 康复
下载PDF
自体血液回收在心血管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妙婵 蔡葵 邓志柔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3年第2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外科手术中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对于异体血用量的影响。方法:将46例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按是否使用术中自体血液回收技术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术中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对照组没有使用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分别统计两组... 目的:探讨心血管外科手术中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对于异体血用量的影响。方法:将46例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按是否使用术中自体血液回收技术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术中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对照组没有使用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分别统计两组术中或术后输异体血量、检测术后24小时血常规变化;观察组需统计自体血液回收量和回输量。结果:观察组的输异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术后24小时血常规较术前均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Hb、Hct、Plt比术前明显降低;比较两组术后24小时血常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应用于心血管外科出血量较大的手术,能明显减少异体血用量,减少输异体血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值得在其它科手术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液回收技术 心血管外科手术 异体血
下载PDF
微创技术在心血管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10
作者 朱艺 吴朝光 +3 位作者 李儒正 邢杰 张红 洪萍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11期29-30,共2页
目的 介绍微创技术在心血管外科手术中应用的经验。方法 左后外小切口胸膜外动脉导管结扎术12例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10例 ;右前外小切口心脏跳动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15例 ;正中切口心脏跳动下房间隔修补术、动脉导管缝闭术... 目的 介绍微创技术在心血管外科手术中应用的经验。方法 左后外小切口胸膜外动脉导管结扎术12例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10例 ;右前外小切口心脏跳动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15例 ;正中切口心脏跳动下房间隔修补术、动脉导管缝闭术 13例 ;正中“1”形小切口先天性畸形矫治术 11例。结果 手术成功率 10 0 % ,无残余分流等并发症 ,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住院费用明显减少。结论 微创心血管外科手术安全、效果好、创伤小、费用低 ,应予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技术 心血管外科手术 胸膜外动脉导管结扎术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下载PDF
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体会
11
作者 王一 周莉 +1 位作者 杨天德 肖颖彬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3年第7期762-763,共2页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手术 术前 访视 护理
下载PDF
意外抗体在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分布研究
12
作者 戴萍 王金平 +1 位作者 常莹 车辑 《北京医学》 CAS 2013年第11期972-974,共3页
目的 研究血型意外抗体在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分布.方法 选择2012年1~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备血的12 708例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法对受血者血清进行抗体筛查并将抗体筛查阳性标本送至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血型室进行抗体鉴定.结果 在1270... 目的 研究血型意外抗体在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分布.方法 选择2012年1~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备血的12 708例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法对受血者血清进行抗体筛查并将抗体筛查阳性标本送至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血型室进行抗体鉴定.结果 在12708份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血清中,检出意外抗体74份,检出率为0.58%;特异性抗体包括MNS系统28例(50.91%)、Rh系统16例(29.09%)、Lewis系统4例(7.27%)、Duffy系统3例(5.45%)、Ii系统1例(1.82%)、Kidd系统1例(1.82%),多系统混合抗体(3.64%)Rh系统中,抗-E分布频率最高,占17%.结论 了解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意外抗体的分布规律,可建立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意外抗体资料库,为指导疑难血型鉴定和疑难配血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抗体 微柱凝胶法 心血管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微创心血管外科手术
13
作者 姚志发 吕航 刘宏宇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 2003年第4期332-333,共2页
随着电视胸腔镜和机器人在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和冠心病手术中的应用,微创心血管外科使原来经典手术受到挑战。微创心血管外科手术,以其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和安全美观倍受患者青睐;但微创心血管外科手术仍有不足:仪器设备昂贵... 随着电视胸腔镜和机器人在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和冠心病手术中的应用,微创心血管外科使原来经典手术受到挑战。微创心血管外科手术,以其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和安全美观倍受患者青睐;但微创心血管外科手术仍有不足:仪器设备昂贵,体外循环时间较常规手术时间长,术后复发率偏高等。随着医疗技术进展,微创心血管外科手术将有突破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心血管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 机器人 电视胸腔镜
下载PDF
医用ZT胶在胸心血管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14
作者 谢春发 李章红 《中华综合医学》 2002年第2期186-186,共1页
关键词 医用ZT胶 心血管外科手术 胸部外科手术
下载PDF
心血管外科手术血小板输注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潘楠 高旭蓉 +3 位作者 贾金娜 齐虹美 马丽 纪宏文 《北京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1221-1224,共4页
目的分析1 335例心血管外科需要输注血小板患者的手术种类、输注率(量)和输注时机,为心血管手术血小板的预订和输注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实时登记2013年1-12月阜外医院实施心血管外科手术并输注血小板的所有患者资料,统计分析手术种类... 目的分析1 335例心血管外科需要输注血小板患者的手术种类、输注率(量)和输注时机,为心血管手术血小板的预订和输注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实时登记2013年1-12月阜外医院实施心血管外科手术并输注血小板的所有患者资料,统计分析手术种类和输注时机。结果 2013年共完成心血管外科手术11 439例,1335例患者围术期输注血小板,共2 037治疗量。血小板总输注率为11.7%,接受血小板输注患者的人均用量为(1.53±1.20)治疗量。全主动脉弓替换联合象鼻支架术和胸降主动脉替换术的血小板输注率较高,分别为91.5%和100%;其中胸降主动脉替换术的人均用量最大,为(3.07±1.59)治疗量。血小板输注时机:术前无血小板输注,术中输注血小板846例,占63.37%;术后输注血小板382例,占28.61%;术中和术后均输注血小板者107例,占8.01%。结论心血管外科手术中血小板输注率较高,血小板的需求主要取决于手术种类、体外循环时间、术前血小板功能和数量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输血 心血管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
原文传递
心血管外科手术后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诚 郭惠明 高智平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695-698,共4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外科手术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并为其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2匹配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以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进行心血管外科手术,手术后30 d内出现脑卒中的患者168例为病例组。选取同... 目的探讨心血管外科手术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并为其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2匹配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以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进行心血管外科手术,手术后30 d内出现脑卒中的患者168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心血管外科手术,手术后30 d内未发生脑卒中的患者336例为对照组。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和既往病史、手术前临床评估结果、手术前实验室检查结果、手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手术相关因素等。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该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期间,心血管外科手术后脑卒中发生率为0.78%(168/21 493)。其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脑血管病史(OR=2.485)、既往心脏手术史(OR=8.335)、感染性心内膜炎(OR=3.855)、脉压差>40 mmHg(1 mmHg=0.133 kPa)(OR=2.438)、术前血糖>6.1 mmol/L(OR=2.409)、血浆纤维蛋白原>4 g/L(OR=2.718)、胸部大血管手术(OR=2.502)、急诊手术(OR=3.061)。结论心血管外科手术后脑卒中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针对手术后卒中预期风险较高的患者,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有可能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手术 脑卒中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在心血管外科手术围术期的优质护理服务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晴晴 方芳 黄云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4期121-122,共2页
目的讨论在心血管外科手术围术期的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并探究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80例心血管外科手术病人来作为这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对他们进行随机的分配,即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于对照组的病人,... 目的讨论在心血管外科手术围术期的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并探究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80例心血管外科手术病人来作为这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对他们进行随机的分配,即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于对照组的病人,我们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的病人则在进行常规护理的这个基础上加以优质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在护理期间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他们对护理的满意度等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观察组对优质护理的满意度为95.0%(38例),其中,满意的有28例,所占比例为70.0%,基本满意的有10例,所占比例为25.0%,不满意度为5.0%(2例);对照组对优质护理的满意度为77.5%(31例),其中,满意的有19例,所占比例为47.5%,基本满意的有12例,所占比例为30.0%,不满意度为22.5%(9例)。从满意度上来看,对于优质护理,观察组的患者的满意度要比对照组患者高出很多,二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从并发症的发生率上来看,观察组患者中只有2例出现了并发症,其发生率为5.0%,然而,对照组患者则有9例出现了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2.5%,也就是说,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多于观察组患者,这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心血管外科手术围术期的优质护理服务应用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手术 围术期 优质护理
下载PDF
早期护理干预对胸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玉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16期248-249,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胸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胸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早期护理干...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胸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胸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情况、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均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胸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此护理模式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 心血管外科手术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快速康复护理在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生存质量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桢 《淮海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233-235,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64例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64例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多于观察组,生存质量明显低于观察组,其护理满意度也较观察组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采用快速康复护理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手术 快速康复护理 应用价值 生存质量
下载PDF
互联网平台依托下多学科协作术前访视在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20
作者 邱巧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2年第32期41-43,共3页
目的 探讨互联网平台依托下的多学科协作下术前访视在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宣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90例行心血管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访视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目的 探讨互联网平台依托下的多学科协作下术前访视在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宣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90例行心血管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访视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血管外科术前访视方式,研究组采用互联网平台依托下的多学科协作下术前访视。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状况[中文版术前焦虑量表(the Surgical Anxiety Questionnaire,SAQ)]、睡眠质量[中文版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Richards-campbell sleep questionnaire,RCSQ)]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准备完善程度[术前准备完善度评价表],评价其术前宣教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中文版SAQ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研究组中文版SA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中文版RCSQ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中文版RCSQ评分及术前准备完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互联网平台依托下的多学科协作下术前访视能够有效改善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及睡眠质量,在患者术前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平台 多学科协作 术前访视 心血管外科手术 术前宣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