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4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克司兰治疗亚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或高危人群的疗效与安全性:ORION-18研究中国大陆亚组分析
1
作者 霍勇 李勇 +6 位作者 韩雅君 丁春华 邢晓春 张雪莲 李建平 徐标 陈纪言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4-130,共7页
目的:ORION-18研究已证实,英克司兰在亚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或ASCVD高危人群中可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且安全性良好。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评估英克司兰在中国大陆人群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ORION-18研... 目的:ORION-18研究已证实,英克司兰在亚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或ASCVD高危人群中可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且安全性良好。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评估英克司兰在中国大陆人群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ORION-18研究是一项在亚洲开展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试验,其中中国大陆亚组包含232例已接受饮食控制和最大耐受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联合或不联合其他降脂治疗)但LDL-C仍升高的ASCVD患者或ASCVD高危受试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组(英克司兰组和安慰剂组各116例),在第1天、第90天和第270天分别接受英克司兰300 mg或安慰剂治疗。主要终点为LDL-C从基线至第330天的百分比变化。次要终点包括:LDL-C从第90天至第360天经时间校正的百分比变化和绝对值变化;LDL-C从基线至第330天的绝对值变化;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总胆固醇、载脂蛋白B(ApoB)、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从基线至第330天的百分比变化。其他次要终点包括:第330天达到LDL-C<1.8 mmol/L、LDL-C较基线降低≥50%、达到所处ASCVD风险水平总体降脂目标(LDL-C总体目标值:ASCVD患者<1.4 mmol/L,ASCVD高危人群<1.8 mmol/L)的受试者比例。安全性终点为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异常、严重不良事件及其严重程度和其与治疗的相关性。结果:英克司兰组LDL-C从基线至第330天经安慰剂校正的百分比变化为-61.16%,绝对值变化为-1.73 mmol/L;与安慰剂组相比,英克司兰组LDL-C从第90天至第360天经时间校正的百分比变化为-58.51%,绝对值变化为-1.64mmol/L;英克司兰组PCSK9、总胆固醇、ApoB、non-HDL-C从基线至第330天经安慰剂校正的百分比变化分别为-77.44%、-35.65%、-43.43%、-50.90%(P均<0.0001)。第330天时,英克司兰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79.6%(74/93)和7.8%(6/77)的受试者达到LDL-C<1.8 mmol/L,分别有69.9%(65/93)和0%(0/77)的受试者实现LDL-C较基线降低≥50%,分别有66.7%(62/93)和2.6%(2/77)的受试者达到总体降脂目标。英克司兰治疗12个月的安全性与安慰剂相似,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在已接受饮食控制和最大耐受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联合或不联合其他降脂治疗)但LDL-C仍升高的中国大陆ASCVD患者或ASCVD高危受试者中,英克司兰降低LDL-C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英克司兰在中国大陆人群中评估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与在亚洲总体人群中的评估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英克司兰 小干扰核糖核酸
下载PDF
基于Meta分析有氧运动与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功能、脂质代谢和炎症的关联性
2
作者 张国栋 魏思昂 +3 位作者 高金霞 何晖 潘峰 谢艳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04-3612,共9页
为探索有氧运动与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功能、脂质代谢和炎症关联性,通过检索PubMed、Embase、Scopus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有氧运动与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功能、脂质代谢和炎性因子影响的相关研究,利用RevMan5.4和R软件进行Meta和关联... 为探索有氧运动与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功能、脂质代谢和炎症关联性,通过检索PubMed、Embase、Scopus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有氧运动与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功能、脂质代谢和炎性因子影响的相关研究,利用RevMan5.4和R软件进行Meta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有氧运动显著降低了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0.84,95%CI(-1.34,-0.34),P=0.001]、收缩压(SBP)[SMD=-0.55,95%CI(-0.86,-0.25),P=0.0004]和舒张压(DBP)[SMD=-0.99,95%CI(-1.67,-0.32),P=0.004]、LDL[SMD=-0.53,95%CI(-0.89,-0.18),P=0.003]和C-反应蛋白(CRP)[SMD=-0.53,95%CI(-0.90,-0.16),P=0.005]。CRP和HDL、LDL、DBP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5、0.26和0.28;CRP与SBP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1。由此可见,心血管疾病患者参与有氧运动能够在一定程度改善心脏功能、脂质代谢和炎症因子水平,并且心脏功能和脂质代谢、炎症之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心血管疾病 心脏功能 脂质代谢 炎症 C-反应蛋白 关联性分析
下载PDF
上海市不同类型绿色暴露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响路径
3
作者 黄建中 许燕婷 +1 位作者 王兰 何周倩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8,共7页
【目的】城市绿色空间的健康效应已被广泛认可,但现有研究忽视不同类型的绿色暴露对心血管疾病影响的路径差异性。【方法】以上海市212个街道为研究对象,运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不同类型的绿色暴露(植被覆盖率、公园可达性、... 【目的】城市绿色空间的健康效应已被广泛认可,但现有研究忽视不同类型的绿色暴露对心血管疾病影响的路径差异性。【方法】以上海市212个街道为研究对象,运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不同类型的绿色暴露(植被覆盖率、公园可达性、街道绿视率和人均绿地面积)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街道绿视率、植被覆盖率能够通过改善居民日常体力活动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而不同类型的绿色暴露均不能通过影响PM_(2.5)颗粒物浓度和极端高温天气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产生影响。同时,建筑密度、道路密度和土地利用混合度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均有直接的影响,但仅建筑密度能通过体力活动水平间接地影响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结论】通过揭示不同类型的绿色暴露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响路径,为城市规划与设计中提升居民日常绿色暴露水平、促进公众健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城市 绿色空间 暴露类型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影响路径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某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恶性肿瘤伴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以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为例
4
作者 黄先涛 赵丽娟 +3 位作者 王晨宇 赵婧帆 靖超 汤学勤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55-57,F0003,共4页
目的分析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恶性肿瘤伴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8-01—2020-01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统计住院治疗的新发恶性肿瘤患... 目的分析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恶性肿瘤伴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8-01—2020-01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统计住院治疗的新发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情况。结果3年共收集7382例恶性肿瘤患者资料,每年的恶性肿瘤疾病发病顺位基本一致,排在首位的是肺恶性肿瘤,共1925例(26.08%),第二位是乳腺恶性肿瘤,共621例(8.41%)。7382例恶性肿瘤患者中共有2986例合并心血管疾病,占比40.45%,不同年份收治的肿瘤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比例具有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中前10位新发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情况,肺恶性肿瘤合并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最高,达10.65%,其次为乳腺恶性肿瘤,达6.53%。2986例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恶性肿瘤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最多,共2380例(79.71%)。结论未来恶性肿瘤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基数会不断增大,要努力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心血管疾病 住院患者 流行病学特征 防治策略
下载PDF
结构化教育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王立艳 周静 +2 位作者 潘雅琦 鲁育含 凃小敏 《循证护理》 2025年第7期1319-1325,共7页
对结构化教育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指出当前我国在心血管疾病管理中应用结构化教育的实践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结构化教育体系,推动其在更广泛的病人群体中应用,以期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整... 对结构化教育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指出当前我国在心血管疾病管理中应用结构化教育的实践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结构化教育体系,推动其在更广泛的病人群体中应用,以期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整体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教育 心血管疾病 慢性病管理 综述
下载PDF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要点解读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明波 何新叶 +1 位作者 杨晓红 王增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8,共19页
中国心血管病(CVD)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CVD现患人数3.3亿,其中卒中1300万,冠心病(CHD)1139万,心力衰竭(HF)890万,肺源性心脏病50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外周动脉疾病(PAD)4530万,高血压2.45亿... 中国心血管病(CVD)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CVD现患人数3.3亿,其中卒中1300万,冠心病(CHD)1139万,心力衰竭(HF)890万,肺源性心脏病50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外周动脉疾病(PAD)4530万,高血压2.45亿。2021年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出院总人次数为2764.98万,占同期出院总人次数(包括所有住院病种)的15.36%,其中CVD 1487.23万人次,占8.26%,脑血管病1277.75万人次,占7.10%。CVD给居民和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仍在加重,CVD防治的拐点尚未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流行病学 疾病负担 危险因素 患病率 死亡率 康复 基础研究 器械研发 费用
下载PDF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饮食管理
7
作者 刁文华 《中国食品》 2025年第6期72-74,共3页
在当前的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患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已成为健康领域的重大挑战。治疗心血管疾病主要依赖药物和手术,饮食管理往往被忽视。实际上,饮食是一种精确的“健康调节器”,能够从根本上调节血脂、血压和血糖水平,为心血管... 在当前的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患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已成为健康领域的重大挑战。治疗心血管疾病主要依赖药物和手术,饮食管理往往被忽视。实际上,饮食是一种精确的“健康调节器”,能够从根本上调节血脂、血压和血糖水平,为心血管系统构建坚实的防御屏障。本文主要探讨了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饮食管理策略,以期为相关人群提供饮食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御屏障 心血管疾病 饮食管理 心血管系统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 调节血脂 血糖水平 重大挑战
下载PDF
重视体检细节,预防心血管疾病恶性事件
8
作者 陈欣 小徐(图) 《中老年保健》 2025年第4期27-29,共3页
我曾经是一名心血管内科专业的临床医师,在日常工作中常会接触到一些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的患者。在救治过程中,我发现其中有些患者平时体检时并没有发现任何心血管疾病的隐患,甚至有些患者根本没有做过任何体检。目前我在体检中心从事... 我曾经是一名心血管内科专业的临床医师,在日常工作中常会接触到一些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的患者。在救治过程中,我发现其中有些患者平时体检时并没有发现任何心血管疾病的隐患,甚至有些患者根本没有做过任何体检。目前我在体检中心从事内科体检工作,特别汇总了体检中需要关注的一些细节问题,希望能帮助中老年朋友们从常规体检中发现心血管疾病的蛛丝马迹,防患恶性心血管事件于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猝死 急性心肌梗死 中老年
下载PDF
急诊心血管疾病患者运动处方开发影响因素的质性访谈
9
作者 孙妍 《现代临床医学》 2025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心血管疾病患者运动处方开发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针对性开展心血管疾病患者运动处方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于四川省成都市1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就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半结构化访谈,采... 目的:探讨急诊心血管疾病患者运动处方开发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针对性开展心血管疾病患者运动处方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于四川省成都市1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就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半结构化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2大主题,9个亚主题,即个人特质和经验因素(躯体健康状况、心理情绪状态、先前体力活动经验),行为特定的认知和情感因素(自我效能、疾病认知、体力活动价值认知、同伴支持、家庭支持、医疗及社区支持)。结论:降低阻碍因素,增强促进因素,发挥双向影响因素的积极作用,对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体力活动状况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运动处方 质性研究 体力活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患者春节健康提示
10
作者 郝丽梅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5年第1期51-51,共1页
春节前后,无规律的作息、不合理的饮食、情绪波动等,心血管病人更易出现心绞痛、血压波动,甚至出现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急症等,所以在欢度春节时也要注意身体的健康。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安全过春节?请注意以下几点提示:一、防寒保暖防... 春节前后,无规律的作息、不合理的饮食、情绪波动等,心血管病人更易出现心绞痛、血压波动,甚至出现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急症等,所以在欢度春节时也要注意身体的健康。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安全过春节?请注意以下几点提示:一、防寒保暖防感染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人 急性心肌梗死 高血压急症 血压波动 呼吸道感染 心血管疾病患者 防寒保暖 心绞痛
下载PDF
DPP-4抑制剂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谷凯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年第2期170-172,共3页
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治疗需综合考虑降糖药物对心血管疾病(CVDs)的影响,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的降糖作用目前已得到各国医生的广泛认同,近年研究又发现DPP-4抑制剂具有抗CVDs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血脂、血压,减轻氧化应激... 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治疗需综合考虑降糖药物对心血管疾病(CVDs)的影响,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的降糖作用目前已得到各国医生的广泛认同,近年研究又发现DPP-4抑制剂具有抗CVDs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血脂、血压,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目前,DPP-4抑制剂的心血管安全研究已有不少积累,本文通过对近年来DPP-4抑制剂对T2DM患者CVDs的影响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旨在为临床合理选择降糖治疗方案提供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2型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骨桥蛋白配体及其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12
作者 陆荣臻 李近都 +1 位作者 李天资 陆婷 《亚洲心脑血管病例研究》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骨桥蛋白(OPN)是由骨桥蛋白基因(SPP1)编码的主要参与多种细胞功能的配体蛋白,是一种带负电的,非胶原性骨基质糖蛋白的,多数在细胞外基质(ECM)中发挥作用的一类重要的配体蛋白分子。OPN由胎盘等多种组织表达,含有信号肽、精氨酸–甘氨... 骨桥蛋白(OPN)是由骨桥蛋白基因(SPP1)编码的主要参与多种细胞功能的配体蛋白,是一种带负电的,非胶原性骨基质糖蛋白的,多数在细胞外基质(ECM)中发挥作用的一类重要的配体蛋白分子。OPN由胎盘等多种组织表达,含有信号肽、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 RGD)、糖基化位点和肝素结合域等多种功能序列的转化相关性磷酸蛋白。多项研究证明OPN具有细胞粘附、细胞募集、细胞因子表达、信号转导、肿瘤发生和转移、细胞免疫、加速血管生成和纤维化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成为研究的热点,有意义的分子靶点不断被识别,逐渐成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靶标,本文对近年来OPN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作简要综述。Osteopontin (OPN) is a negatively charged, non-collagenous bone matrix glycoprotein mainly in various cellular functions as a ligand protein. It is expressed in various tissues including placenta, and contains a signal peptide, arginine-glycinepartic acid (Arg-Gly-Asp, RGD), glycosylation sites, and heparin binding domains, among other functional sequences, as transforming-related acidic phosphoprotein. Numer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OPN has various biological functions such as cell adhesion, cell recruitment, cytokine expression, signalduction, tumorigenesis and metastasis, cellular immunity, angiogenesis, and fibrosis, making it a hot topic in research. Meaningful molecular targets continuously being identified, gradually becoming new targets for disea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his article briefly review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P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recent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序列 肝素结合域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1990~2021年全球及中国归因于烟草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分析
13
作者 舒艳彪 李燕玲 +2 位作者 王博雯 黄愿 谢萍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5,共8页
目的:分析1990~2021年全球及中国归因于烟草(吸烟和二手烟)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基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数据库,分析1990~2021年全球及中国归因于烟草的心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心房颤动/心房扑... 目的:分析1990~2021年全球及中国归因于烟草(吸烟和二手烟)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基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数据库,分析1990~2021年全球及中国归因于烟草的心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主动脉瘤和外周动脉疾病)的年龄标化死亡率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及其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并评估人类发展指数(HDI)、社会人口学指数(SDI)与年龄标化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较1990年,2021年全球归因于吸烟的心血管疾病负担下降,年龄标化死亡率从57.2/10万降至26.3/10万(EAPC=-1.81%,95%CI:-2.00%~-1.63%);全球归因于二手烟的心血管疾病负担下降,年龄标化死亡率从11.4/10万降至8.3/10万(EAPC=-1.72%,95%CI:-1.91%~-1.53%)。中国归因于吸烟的心血管疾病负担下降,年龄标化死亡率从52.2/10万降至39.6/10万(EAPC=-1.23%,95%CI:-1.44%~-1.02%);中国归因于二手烟的心血管疾病负担下降,年龄标化死亡率从15.3/10万降至14.7/10万(EAPC=-1.26%,95%CI:-1.63%~-0.90%)。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女性归因于二手烟的心血管疾病负担下降超过全球水平,中国女性年龄标化死亡率由17.9/10万降至14.5/10万(EAPC=-2.24%,95%CI=-2.78%~-1.86%)。全球及中国可归因于烟草的5类心血管疾病中,主动脉瘤、缺血性心脏病、外周动脉疾病的年龄标化死亡率、年龄标化DALY率均较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标化死亡率越高的国家,未来的疾病负担将呈上升趋势。此外,HDI及SDI是影响疾病负担的两个主要因素,在SDI>7.2的国家/地区,年龄标化死亡率低于预测水平。在预测后期,中国的年龄标化死亡率出现下降趋势。结论:1990~2021年,全球及中国归因于烟草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均有所下降,特别是女性的疾病负担下降最显著。在SDI<7.2的国家/地区,疾病负担仍然显著。因此,需要针对重点地区(中国、东亚、中欧、中亚及东南亚地区)采取控烟措施,积极降低吸烟率和公共场所二手烟暴露,从而减轻人群心血管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负担 烟草 心血管疾病 死亡率 伤残调整寿命年
下载PDF
不同肝纤维化风险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及心血管疾病风险研究
14
作者 聂媛媛 方达 +3 位作者 徐浩 杨东辉 毕艳 顾天伟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47-1854,1861,共9页
背景2型糖尿病(T2DM)和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之间相互影响,两者并存会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CVD)及肝纤维化等不良结局风险。因此有必要对T2DM患者,特别是伴有多种心脏代谢风险的患者,进行MAFLD筛查和肝纤维化风险分层。目的探讨... 背景2型糖尿病(T2DM)和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之间相互影响,两者并存会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CVD)及肝纤维化等不良结局风险。因此有必要对T2DM患者,特别是伴有多种心脏代谢风险的患者,进行MAFLD筛查和肝纤维化风险分层。目的探讨不同肝纤维化风险的T2D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CVD风险。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7月—2023年6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1425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肝脏瞬时弹性扫描仪检查。参考2023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诊疗标准》建议,根据肝纤维化4指数(FIB4)与肝脏硬度值(LSM)将患者分为3组:肝纤维化低风险组(1235例)、肝纤维化中风险组(110例)和肝纤维化高风险组(80例)。比较各组之间临床特征,利用Framingham风险评分(FRS)评估10年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进一步将不同肝纤维化风险患者根据CVD风险分层进一步分为4组:心肝低危组(214例)、心高肝低危组(1021例)、心肝高危组(178例)和心低肝高危组(12例),比较前3组T2DM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纳入1425例T2DM患者中有5.6%属于肝纤维化高风险患者。肝纤维化高风险组患者年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直胆红素(DBIL)、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脂肪衰减参数(UAP)、LSM、FIB4、肌肉质量减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降脂治疗高于肝纤维化低风险组,血小板计数(PL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骨骼肌质量指数(SMI)低于肝纤维化低风险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于肝纤维化低风险组和肝纤维化中风险组(P<0.05)。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HbA_(1c)>9%、肝酶异常以及合并肌肉质量减少的T2DM患者肝纤维化风险更高(P<0.05)。不同肝纤维化风险患者CVD风险发生率比较结果显示,随着肝纤维化风险的增加,CVD高风险的发生率逐渐增加(χ_(趋势)^(2))=35.900,P<0.001)。心肝高危组患者的年龄、AST、DBIL、UAP、LSM、FIB4、FRS、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降脂治疗高于心肝低危组和心高肝低危组,PLT低于心肝低危组和心高肝低危组(P<0.05)。结论T2DM患者是发生肝纤维化及CVD的高风险人群,其中高龄、血糖控制不佳、合并多种糖尿病并发症、肝酶异常、肝脏脂质沉积增加或肌肉质量减少会增加CVD和肝纤维化风险,应加强对这部分患者的早期监测与预防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肝纤维化 心血管疾病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心血管风险
下载PDF
基于脑心轴探讨心血管疾病诊疗的新路径
15
作者 李振兴 尹奎英 +1 位作者 于雪 季福绥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共5页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首要原因,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随着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的发展,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预防和控制。然而,目前仍然有很多患者在接受改善生活方式、...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首要原因,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随着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的发展,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预防和控制。然而,目前仍然有很多患者在接受改善生活方式、药物、血运重建等规范治疗后,症状反复发作,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心血管疾病诊疗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近年来,中枢神经和外周脏器之间的生理学交互引发人们的关注,围绕脑心轴的研究更是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围绕脑心轴的研究进展以及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作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轴 自主神经系统 大脑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生命八要素评分与心血管代谢疾病发病风险相关性的城乡差异
16
作者 陈占超 刘岩 +3 位作者 房绍红 田伟 王善杰 于波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9-276,共8页
目的:探讨中国成年人生命八要素(LE8)评分与心血管代谢疾病(CMD)发病风险相关性的城乡差异。方法:选取2009~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队列18岁以上无CMD的成年人4719名,其中城市地区1909名,农村地区2810名。根据LE8评分的三分位... 目的:探讨中国成年人生命八要素(LE8)评分与心血管代谢疾病(CMD)发病风险相关性的城乡差异。方法:选取2009~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队列18岁以上无CMD的成年人4719名,其中城市地区1909名,农村地区2810名。根据LE8评分的三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较低组(<67.5分)、中等组(67.5~77.5分)和较高组(>77.5分)。城市地区的较低组、中等组、较高组分别为780例、564例、565例,农村地区的较低组、中等组、较高组分别为838例、934例、1038例。主要结局为随访期间新诊断的糖尿病、脑卒中和(或)心肌梗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LE8与新发CMD风险相关性的城乡差异。结果:LE8评分总分农村地区略高于城市地区(72.9分vs.70.2分,P<0.01)。平均随访(5.86±0.74)年期间,新发CMD176例,其中城市地区67例,农村地区109例。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在完全调整模型中,相对于城市地区的较高组,农村地区的较低组(HR=1.65,95%CI:1.27~2.15,P=0.001)新发CMD风险增加最多,其次是城市地区的较低组(HR=1.49,95%CI:1.01~2.21,P=0.046)、农村地区的中等组(HR=1.42,95%CI:1.06~1.90,P=0.020)和农村地区的较高组(HR=1.16,95%CI:1.01~1.33,P=0.032)。多变量Cox回归结果显示,城市地区中,与LE8各指标≥70分人群相比,<70分的体重指数(BMI)评分(HR=2.70,95%CI:1.51~4.84,P<0.01)、血糖评分(HR=2.09,95%CI:1.24~3.51,P<0.01)、血压评分(HR=3.73,95%CI:1.69~8.24,P<0.01)增加新发CMD风险;在农村地区中,与≥70分人群相比,<70分的BMI评分(HR=3.92,95%CI:2.43~6.30,P<0.01)、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评分(HR=2.96,95%CI:1.94~4.52,P<0.01)、血糖评分(HR=2.59,95%CI:1.71~3.94,P<0.01)和血压评分(HR=1.85,95%CI:1.18~2.92,P<0.01)增加新发CMD风险。<70分的BMI、血糖、non-HDL-C评分相关的CMD发病风险,在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结论:尽管农村地区LE8评分略高于城市地区,但较低LE8评分相关的CMD发病风险在农村地区尤其显著。加强农村地区居民心血管健康水平监测和一级预防,对降低我国CMD负担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健康 生命八要素 心血管代谢疾病 队列研究
下载PDF
口服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快速综合评价广西专家共识
17
作者 周思茹 丘岳 +3 位作者 申伟培 黄振光 陈晓宇 张宏亮 《中国药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69-778,共10页
目的 对广西地区临床常用口服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DHP CCBs)进行快速综合评价,为临床用药及医疗机构遴选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二级及以上级别公立医疗机构实际用药数据,以国家集采目录为基准,遴选出临床常用口... 目的 对广西地区临床常用口服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DHP CCBs)进行快速综合评价,为临床用药及医疗机构遴选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二级及以上级别公立医疗机构实际用药数据,以国家集采目录为基准,遴选出临床常用口服DHP CCBs。广西药学会循证药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区内多家医疗机构有关专家,参考《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第二版)》,结合最新的循证医学研究成果,并广泛征求临床和药学专家建议,从药学特性、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及其他属性5个关键维度对遴选出的口服DHP CCBs进行量化评分,最终制定《口服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快速综合评价广西专家共识》。结果 共遴选出30种临床常用口服DHP CCBs。其中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晖致)的综合评分最高(81.79分),其优势主要体现在药学特性、有效性和其他属性3个方面;综合评分排第2、3名的分别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重庆药友)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苏州东瑞),分别为81.66、81.60分。结论 本共识可为广西地区口服DHP CCBs的临床合理应用以及医疗机构药品目录的遴选提供指导建议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心血管疾病 快速综合评价 专家共识 广西
下载PDF
CT衍生的血流储备分数对梗阻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研究
18
作者 王瑞 欧阳丽娜 +3 位作者 吴倩 牛媛媛 李贵兰 朱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3-719,共7页
背景目前,血流储备分数(FFR)是评估冠状动脉血流的功能和生理学的金标准,与之相比,CT衍生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反映冠状动脉病变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在区分病变特异性缺血方面,均有较高的诊断性能和鉴别能力。目的评价CT-FFR对冠状... 背景目前,血流储备分数(FFR)是评估冠状动脉血流的功能和生理学的金标准,与之相比,CT衍生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反映冠状动脉病变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在区分病变特异性缺血方面,均有较高的诊断性能和鉴别能力。目的评价CT-FFR对冠状动脉梗阻性稳定性胸痛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17年1月—2021年6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因稳定性胸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检查的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中位随访时间2(0,25)个月。按照随访期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将研究对象分为MACE组(55例)和非MACE组(61例)。比较两组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和CT-FFR之间差异性;再分别根据狭窄程度及CT-FFR中位数将患者分类,比较不同分类患者MACE总发生率和随访<3个月、3~6个月、>6个月MACE的发生率。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与CT-FFR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狭窄程度、CT-FFR及二者结合后预测冠状动脉梗阻性稳定性胸痛患者发生MAC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依据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不同指标的预测性能。结果116例患者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中位数为70%(60%,80%),中位CT-FFR为0.79(0.74,0.85)。MACE组患者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高于非MACE组(Z=-4.41,P<0.001),CT-FFR低于非MACE组(Z=-5.54,P<0.001)。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70%~90%患者MACE发生率高于50%~69%患者(χ^(2)=19.221,P<0.001);CTFFR≤0.8患者MACE发生率高于CT-FFR>0.8患者(χ^(2)=30.025,P<0.001);不同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联合不同CT-FFR患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789,P<0.001)。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70%~90%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MACE发生率高于50%~69%患者,CT-FFR≤0.8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MACE发生率高于CT-FFR>0.8患者,狭窄程度70%~90%+CT-FFR≤0.8的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MACE发生率高于其他分类(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与CT-FFR呈负相关(rs=-0.532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70%~90%(OR=3.085,95%CI=1.147~8.298,P=0.026)、CT-FFR≤0.8(OR=6.527,95%CI=2.560~16.641,P<0.001)是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联合CT-FFR预测患者发生MACE的价值更高(AUC=0.812,95%CI=0.731~0.892,P<0.001)。结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70%~90%、CT-FFR≤0.8可能是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与狭窄程度相比,CT-FFR对预测冠状动脉阻塞性稳定性胸痛患者发生MACE具有增益价值,狭窄程度与CT-FFR结合后的预测性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CT衍生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狭窄 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