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联合CT血流储备分数预测阻塞性冠心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价值
1
作者 周建昌 纪丽萍 +3 位作者 蒙志宏 张帆 曹宇佳 李文慧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59-463,共5页
目的 探讨心血管磁共振(CMR)心肌灌注成像联合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参数对阻塞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2年6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180例阻塞性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 目的 探讨心血管磁共振(CMR)心肌灌注成像联合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参数对阻塞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2年6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180例阻塞性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行CT血管成像及CMR心肌灌注成像检查,并通过现场随访或电话随访等方式,收集患者1年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ROC曲线评估不同的预测模型对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 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患者共45例为观察组,其余135例为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年龄、男性占比、吸烟者占比、总胆固醇水平、合并糖尿病者占比、合并高脂血症者占比、首过灌注时间及心肌延迟强化信号值等指标升高,CT-FFR及最大上升斜率(Slopemax)指标则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以上指标进一步做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男性、吸烟、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及首过灌注时间、心肌延迟强化信号值是阻塞性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T-FFR及Slopemax是其保护因素(P<0.05)。仅使用临床参数(包括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1(95%CI:0.645~0.812);CMR心肌灌注成像联合CT-FF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3(95%CI:0.713~0.873);在CMR心肌灌注成像联合CT-FFR的基础上加入临床参数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3(95%CI:0.835~0.952)。结论 CMR心肌灌注成像联合CT-FFR是阻塞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在临床模型基础上加入CMR心肌灌注成像联合CT-FFR可显著提高对阻塞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 CT血流储备分数 阻塞性冠心病 心血管不良事件 预测
下载PDF
心血管磁共振在肥厚型心肌病中的应用
2
作者 何荣 邓炜 +1 位作者 侯唯姝 李小虎(审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75-581,共7页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病,具有遗传、临床表现异质性及预后多样性。心血管磁共振(CMR)不仅能精确地提供丰富的心肌组织信息,还能为临床了解疾病进程、指导临床决策及评估预后提供更多的影像学信息。就心肌扩散成像、血...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病,具有遗传、临床表现异质性及预后多样性。心血管磁共振(CMR)不仅能精确地提供丰富的心肌组织信息,还能为临床了解疾病进程、指导临床决策及评估预后提供更多的影像学信息。就心肌扩散成像、血流动力学成像、心肌应变成像及CMR人工智能等CMR技术在HCM早期诊断、鉴别诊断、风险分层、预后评估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及其局限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 心血管磁共振 心肌灌注成像 心肌应变成像 心肌扩散成像 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 人工智能
下载PDF
从医学影像到临床诊疗:2023年心血管磁共振进展
3
作者 连心桥 张华莹 +1 位作者 赵世华 陆敏杰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4-190,215,共8页
心血管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CMR)具有无创、无辐射、多参数成像的优势,能够实现对心脏形态、功能和组织学信息的“一站式”评估,在心血管疾病的精准医疗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23年CMR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 心血管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CMR)具有无创、无辐射、多参数成像的优势,能够实现对心脏形态、功能和组织学信息的“一站式”评估,在心血管疾病的精准医疗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23年CMR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组织特征成像、心肌应变分析等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探索更多临床适应证,并逐步完成标准化应用转化;非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等领域的CMR应用在新版指南中备受重视,且优质循证证据不断涌现,鼓励其更多地参与到心血管临床管理之中。本文将从技术和临床应用两方面系统性回顾其中代表性成果,以期为现阶段医疗实践提供实时有效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心血管磁共振 组织特征成像 心肌应变 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 非缺血性心脏病 缺血性心脏病
下载PDF
瑞加诺生负荷快速磁共振心肌灌注病例1例
4
作者 张璐雪 王茜 +3 位作者 徐兴华 杨芳芳 张梅 张鹏飞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7期460-465,共6页
近年来,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已成为心肌存活性和心肌血流量评估的重要无创检查手段。心肌灌注可分为静息和负荷两种,相较于静息心肌灌注,负荷心肌灌注可提高检测准确性,并提供微循环功能障碍的诊断信息。临床常用的负荷药物为腺苷,需在... 近年来,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已成为心肌存活性和心肌血流量评估的重要无创检查手段。心肌灌注可分为静息和负荷两种,相较于静息心肌灌注,负荷心肌灌注可提高检测准确性,并提供微循环功能障碍的诊断信息。临床常用的负荷药物为腺苷,需在磁共振扫查期间利用抗磁输液泵持续泵注,这增加了成本和技术难度。瑞加诺生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性A2A腺苷受体激动剂,可实现弹丸式给药且作用时间可人为控制,为更简便、更快速的负荷磁共振心肌灌注带来了新可能。本文报道了我院于2022年5月开展的国内首例应用瑞加诺生的快速磁共振负荷心肌灌注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 瑞加诺生 心肌缺血 微循环障碍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及微循环梗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毅 黄海华 龙江涛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4期746-750,共5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MR)心肌灌注成像在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及微循环梗阻(MVO)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冠心病患者,均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和治疗后行CMR心肌灌注成像。以冠状动脉造影诊断...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MR)心肌灌注成像在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及微循环梗阻(MVO)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冠心病患者,均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和治疗后行CMR心肌灌注成像。以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CMR心肌灌注成像中延迟强化透壁局部室壁异常运动及病变区与正常心肌区CMR心肌灌注成像参数。分析CMR心肌灌注成像对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效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根据患者是否存在MVO将其分为MVO组(n=29)和无MVO组(n=77),对比两组CMR心肌灌注成像参数,并采用ROC曲线分析CMR心肌灌注成像参数对MVO的诊断价值。结果106例患者中的1802个心肌节段被纳入评价。CMR心肌灌注成像显示106例患者共有147个延迟强化的心肌节段(每个患者至少有1个心肌节段延迟强化),其中68个透壁强化,79个非透壁强化。病变心肌首过灌注时间、首过灌注最大上升斜率(Slope_(max))、心肌延迟强化信号值与正常心肌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CMR心肌灌注成像对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病变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4.12%、88.64%、88.89%,特异性分别为95.00%、96.55%、94.74%,准确度分别为94.66%、93.89%、93.1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有MVO者29例,无MVO者77例。MVO组中首过灌注时间、Slope_(max)心肌延迟强化信号值与无MVO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CMR心肌灌注成像参数中首过灌注时间、Slope_(max)、心肌延迟强化信号值对冠心病患者MVO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3、0.718、0.851,敏感度分别为82.76%、72.41%、86.21%,特异性分别为66.23%、68.83%、67.53%,准确度分别为70.75%、69.81%、72.64%。结论CMR心肌灌注成像可显示冠心病心血管病变区域的变化,对诊断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及MVO情况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 心肌灌注成像 冠心病 冠状动脉 微循环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心血管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程怀兵 赵世华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1年第3期240-245,共6页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D)是年轻人突然死亡的常见原因,早期确诊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预防病人猝死。综述了ARVC/D的定义、临床病程、诊断标准,总结了心血管磁共振成像在ARVC/D中的诊断价值,并归纳了ARVC/D的左室受累机制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 心血管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心血管MRI特征追踪技术评估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心室心肌应变
7
作者 伍琪 张恒锐 +3 位作者 孙娟弟 陈云兵 田鑫 兰红琳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51-1058,共8页
目的:应用心血管磁共振成像特征追踪(cMRI-FT)技术评估长期马拉松运动对双侧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1名跑龄大于2年的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年龄(40.94±4.90)岁,跑龄(5.97±0.76年)]和16名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年... 目的:应用心血管磁共振成像特征追踪(cMRI-FT)技术评估长期马拉松运动对双侧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1名跑龄大于2年的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年龄(40.94±4.90)岁,跑龄(5.97±0.76年)]和16名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年龄(41.94±5.31)岁]进行cMRI检查,获得左室长轴位两腔心、三腔心、四腔心及心室短轴位电影序列图像,采用CVI42后处理软件分析和测量心脏结构和功能等相关参数,包括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舒张末期容积指数(EDVi)、收缩末期容积(ESV)、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心输出量(CO)、心输出量指数(COi)、每搏输出量(SV)、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采用FT技术分析双侧心室的心肌应变参数,包括左、右心室整体及节段(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的纵向应变(LS)、周向应变(CS)和径向应变(RS)。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获得马拉松运动的相关参数(跑步年限、每周跑步时长及每周跑步距离)及临床参数[静息心率和体表面积(BSA)等]。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等方法比较2组间各项心脏定量参数的差异,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运动员组的心功能及跑步参数与心肌应变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马拉松组的静息心率和BS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马拉松组的左室质量分数(LVM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R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RVESVi)均显著升高(P<0.001);左心室整体径向应变(LV-GRS)、左心室整体周向应变(LV-GCS)和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RV-GLS)均显著减低(P<0.05);左心室基底段及中间段的径向应变,左心室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的周向应变均显著减低(P<0.05);但左心室整体及各节段的纵向应变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LVEF无显著差异(P>0.05)。每周跑步距离与LVEDV(r=0.528,P=0.003)和RVEDV(r=0.503,P=0.005)呈中度正相关。结论:在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情况下,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左、右心室的部分收缩及舒张功能升高,而左、右心室心肌应变力减低,这可认为是心室对耐力运动的良好适应。业余马拉松运动员的每周训练量与双心室容量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余马拉松运动员 心血管磁共振成像 特征追踪 心肌应变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定量评估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胡瑞 刘峰 +3 位作者 安小霞 梁程 陈梓娴 郭顺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92-896,共5页
微循环障碍是预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有力因素,近年来心脏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评估微循环障碍发展迅速,已经实现了从定性到定量的跨越。随着人工智能应用于定量心肌灌注,该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将在微循环障碍的诊断与指导治疗中发... 微循环障碍是预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有力因素,近年来心脏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评估微循环障碍发展迅速,已经实现了从定性到定量的跨越。随着人工智能应用于定量心肌灌注,该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将在微循环障碍的诊断与指导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本文对心脏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定量评估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循环 心肌灌注显像 磁共振成像 人工智能 综述
下载PDF
心血管磁共振成像对扩张型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脏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文巨 范伟雄 +1 位作者 程亚宝 钟鑫威 《黑龙江医学》 2019年第9期1109-1110,共2页
目的分析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MRI)对鉴别诊断扩张型心肌病(DCM)及缺血性心脏病(IHD)的价值。方法选择梅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10月—2018年7月收治的95例伴有左心室扩大及左心收缩功能减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类型将其分成两组,其中... 目的分析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MRI)对鉴别诊断扩张型心肌病(DCM)及缺血性心脏病(IHD)的价值。方法选择梅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10月—2018年7月收治的95例伴有左心室扩大及左心收缩功能减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类型将其分成两组,其中DCM组54例,IHD组41例。所有患者均行CMRI检查,大多数患者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脉CTA检查,观察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不同年龄的两组患者左心扩大情况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脏磁共振延迟强化部位及形式各有特点,可为鉴别诊断提供有利证据。结论针对DCM患者及IHD患者实施心血管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的价值较高,能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MRI) 扩张型心肌病(DCM) 缺血性心脏病(IHD) 延迟钆增强(LGE)
下载PDF
2021心血管磁共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乐怡 王艺宁 +1 位作者 赵世华 陆敏杰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6-661,共6页
心血管磁共振(CMR)作为重要的无创性影像学方法之一,可实现对心血管结构、功能、心肌灌注、组织特征及血流动力学等“一站式”全面检查,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研究与临床诊疗。尤其近年来,CMR新技术集中涌现,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 心血管磁共振(CMR)作为重要的无创性影像学方法之一,可实现对心血管结构、功能、心肌灌注、组织特征及血流动力学等“一站式”全面检查,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研究与临床诊疗。尤其近年来,CMR新技术集中涌现,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日渐推进,在各类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危险分层与预后评估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本文就2021年国内外CMR代表性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心血管疾病 心肌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瓣膜病 先天性心脏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下载PDF
心血管磁共振成像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纤维化及心室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健 刘景旺 +4 位作者 王守红 王龙 陈静 周瑞臣 陈阳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7期790-792,共3页
目的探究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ardiovascularmagneticresonance,CMR)在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心室功能和心肌纤维化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HCM患者36... 目的探究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ardiovascularmagneticresonance,CMR)在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心室功能和心肌纤维化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HCM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CMR检查采集左室功能、结构参数,比较分析两组对象心室壁心肌纤维化指数、左室峰值充盈率及左房大小参数的差异。结果CMR检查显示,左室壁纤维化位于基底部下间隔壁21例(58.33%),位于中部下间隔壁15例(41.67%)。观察组的左室心肌质量、最大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末期最大前后径、左房前后径、左房横径、左房上下径均高于对照组,而左室峰值充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左室心肌纤维化指数与左室心肌质量、最大室间隔厚度、左室收缩末期最大前后径、左房前后径、左房横径、左房上下径呈正相关,与左室峰值充盈率呈负相关。结论CMR能够准确评估HCM患者左室、左房功能及解剖结构的变化,心肌纤维化指数则可准确反映患者病理进展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 心血管磁共振成像 心肌纤维化 心室功能
下载PDF
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诊断缺血性心肌病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根义 王长青 +3 位作者 刘润琴 王建刚 袁红维 王晓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3期132-133,共2页
缺血性心肌病是冠心病的特殊分型,是指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诱发的长期性心肌缺血形成的心肌纤维化,并引发原发性心肌病的综合征.研究显示,80%左右的心源性猝死与缺血性心肌病有关.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E-CMR)是一种可反映心脏形... 缺血性心肌病是冠心病的特殊分型,是指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诱发的长期性心肌缺血形成的心肌纤维化,并引发原发性心肌病的综合征.研究显示,80%左右的心源性猝死与缺血性心肌病有关.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E-CMR)是一种可反映心脏形态、结构、灌注以及瘢痕状态的心血管系统成像技术,是目前心肌受累疾病的主要影像学检查诊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缺血性心肌 扩张型心肌
下载PDF
我国心血管磁共振成像三十年发展历程 被引量:6
13
作者 陆敏杰 赵世华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10期727-731,共5页
心血管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作为一种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心血管疾病的诊疗过程中逐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阐述了30余年来中国CMR研究发展历程及研究亮点.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在近十年的时... 心血管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作为一种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心血管疾病的诊疗过程中逐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阐述了30余年来中国CMR研究发展历程及研究亮点.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在近十年的时间,国内同行在刘玉清等前辈的引领下,借助相关设备开展了艰苦的探索,主要工作体现在CMR对心脏解剖结构与心室功能的评价.至世纪之交,我国的CMR进入了快速发展期(2000-2010年),一部分青年才俊在国外接受了专业训练,回国后崭露头角,通过他们的努力使我国心血管事业又有了质的飞跃.在此期间,伴随着磁共振成像设备与技术的完善与提高,特别是以钆对比剂延迟强化为代表的组织学表征技术,帮助临床医生认识到CMR不仅是评估心血管疾病结构与功能的金标准,而且也在疾病的预后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价值.自2010年以来中国CMR发展进入全面繁荣期,开始与国际接轨,真正实现了CMR"一站式"检查,完成了对心血管疾病的形态、功能、组织、灌注、血流等全面检查,并且在微观结构等也能够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伴随着国产设备的崛起,在某些方面尚能独树一帜,目前亟待加强的是推广与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磁共振成像 心肌 冠心病
下载PDF
基于心脏磁共振晚期钆增强的心肌信号强度异质性对心肌炎患者预后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方圆 高艳 +3 位作者 王文先 史荣超 李莎 王锡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73,共6页
目的 探讨左心室熵在心肌炎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收集自2015年7月至2023年10月山东省立医院临床诊断为心肌炎的患者共56例,分析其临床指标、心脏磁共振参数及左心室熵。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 目的 探讨左心室熵在心肌炎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收集自2015年7月至2023年10月山东省立医院临床诊断为心肌炎的患者共56例,分析其临床指标、心脏磁共振参数及左心室熵。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分为预后良好组(42例)和预后不良组(14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评估左心室熵的预测价值,采用生存函数分析(Kaplan-Meier法,K-M)绘制生存曲线,应用Log-rank检验K-M曲线。结果 在随访过程中,14例患者(25.00%)发生MACE,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左心室熵显著增高(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左心室熵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1,敏感度为78.5%,特异度为83.2%。K-M分析显示,左心室熵≥7.805患者的总生存率低于左心室熵<7.805患者(P<0.001)。结论 左心室熵对预测心肌炎患者MACE的发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临床更好地评价心肌炎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心脏磁共振 左心室熵 T1 mapping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15
作者 刘斌 苏晋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3期366-367,共2页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非缺血性心肌病中较常见类型,发病率1/500,国内与国外报道类似。该病为35岁以下青年及运动员发生心源性猝死(SCD)的最主要原因,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负担[1]。心脏磁共振扫描(card...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非缺血性心肌病中较常见类型,发病率1/500,国内与国外报道类似。该病为35岁以下青年及运动员发生心源性猝死(SCD)的最主要原因,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负担[1]。心脏磁共振扫描(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不仅可对HCM患者形态、结构、功能做准确评价,还可通过心肌灌注及活性扫描观察心肌血流灌注情况及纤维化情况。本研究旨在探讨CMR技术对HCM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 心血管事件 预测价值 磁共振扫描 心肌血流灌注 心肌灌注 心源性猝死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cardiovascular
下载PDF
研究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诊断缺血性心肌病的应用
16
作者 钟钰宝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5期238-239,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采用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4月期间我院保留4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全部患者均已被确诊。通过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对患者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患者的确... 目的:探讨分析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采用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4月期间我院保留4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全部患者均已被确诊。通过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对患者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患者的确诊结果进行对比,从而确认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的诊断有效性。结果:通过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的诊断结果与确诊结果,两者之间无差异(P>0.05);检出患者的平均射血分数为(55.3±13.9)%、每搏输出量为(56.5±4.4)m L,心输出量为每分钟(3.7±1.3)L。结论:本次临床研究的结果表明,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采用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诊断有着十分理想的效果,不仅可以很好地检查患者的心脏情况,还可以有效为患者确诊,具有在临床上大力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 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 诊断效果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右室心肌梗死的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
17
作者 Kumar A. Abdel-Aty H. +2 位作者 Kriedemann I. M.G.Friedrich 刘少伟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7年第4期58-58,共1页
目的:本研究评价了延迟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LE-CMR)诊断右室心肌梗死(RVI)的作用。背景:下壁心肌梗死(MI)患者中约一半会出现RVI。RVI的预后欠佳,但现有方法常难以准确诊断。
关键词 右室心肌梗死 磁共振成像 急性下壁 室壁 研究评价 体格检查 超声心动图 变异度 灌注 现有标准
下载PDF
融合多模态数据及心血管系统-组织传热建模的人体疲劳状态血流动力学分析
18
作者 刘雍陶 陈绘敏 +1 位作者 丁小玲 贺缨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3-243,共1页
目的监测脑电等生理参数是疲劳驾驶评价的重要方法,但其采集方式对驾驶人存在干扰。皮肤温度是可以无创测量的生理信号,疲劳后皮肤温度会发生变化。本研究旨在结合多模态人体数据与1D动脉树-0D组织传热耦合模型,探究疲劳前后心血管参数... 目的监测脑电等生理参数是疲劳驾驶评价的重要方法,但其采集方式对驾驶人存在干扰。皮肤温度是可以无创测量的生理信号,疲劳后皮肤温度会发生变化。本研究旨在结合多模态人体数据与1D动脉树-0D组织传热耦合模型,探究疲劳前后心血管参数与皮肤温度的关系,以将皮肤温度用于疲劳评价。方法通过磁共振成像获取青年、中老年受试者的升主动脉流量波形与直径,利用超声测量其左桡动脉流速波形和直径,利用压力脉搏波检测仪获取其左颈总动脉压力波形。依据受试者血管几何参数及血流波形建立个性化1D血流-0D传热耦合模型,通过匹配诱导疲劳实验中受试者心率和皮肤温度改变量预测皮肤血液灌注。结果匹配了4例不同年龄受试者清醒时左颈总压力和左桡流速波形。结果表明,中老年受试者血管弹性模量与外周阻抗相比青年受试者增加。进一步对疲劳状态参数进行预测。疲劳后外周阻抗增加,手部皮肤温度降低,中老年受试者由于末梢血管收缩性下降,手部皮肤温度改变量小于青年受试者;同时,由于疲劳后心率降低,峰值流量减少,导致疲劳后主动脉收缩压降低。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可以有效模拟不同年龄段健康个体疲劳前后的血流波形与皮肤温度,在更多测试数据支持下,可以用于疲劳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皮肤 心血管参数 动脉收缩压 血液灌注 左颈总动脉 皮肤温度 磁共振成像 心血管系统
原文传递
心血管磁共振成像检出的已愈合心肌梗死部位和心电图模式之间的一致性
19
作者 Bayés De Luna A. Cino J.M. +1 位作者 Pujadas S. 姜朝晖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6年第6期31-32,共2页
Q- wave myocardial infarction(MI) location is generally based on a pathologic correlation first proposed >50 years ago. Despite the proved reliability of contrast- enhanced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E- CMR... Q- wave myocardial infarction(MI) location is generally based on a pathologic correlation first proposed >50 years ago. Despite the proved reliability of contrast- enhanced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E- CMR) imaging to detect and locate infarcted areas, no global study has been conducted with the aim of correlating the electrocardiographic(ECG) patterns of Q- wave MI with infarct location. We studied this correlation in 51 patients with 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who presented with Q waves or equivalents during MI. Seven preestablished ECG patterns that matched with high specificity to 7 different MI locations as detected by CE- CMR imaging were used to assess its value in clinical practice to locate an infarcted area. There were 4 ECG patterns in the anteroseptal zone(23 patients; septal, apical, and/or anteroseptal, extensive anterior, and limited anterolateral) and 3 ECG patterns in the inferolateral zone(28 patients; lateral, inferior, and inferolateral). In conclusion,(1) the predefined ECG patterns we used matched well(86% global concordance) with their corresponding infarction areas as detected by CE- CMR imaging and have real value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2) the RS morphology in lead V1 is due to lateral MI and the QS morphology in lead aVL is due to mid- anterior and mid- lateral MI. Therefore, the terms posterior and high lateral infarction are incorrect and should be changed to lateral wall and limited anterolateral wall 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磁共振成像 Q波心肌梗死 梗死部位 心电图 一致性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愈合 检出 ST段抬高型 梗死区域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心血管磁共振评价最新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程赛楠 赵世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4期315-320,共6页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是青年猝死的常见原因,自19世纪70年代末至今,人们对该病的认识不断加深、更新,本文通过对ARVC疾病的定义、在心肌病分类中的发展以及诊断标准等的梳理,...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是青年猝死的常见原因,自19世纪70年代末至今,人们对该病的认识不断加深、更新,本文通过对ARVC疾病的定义、在心肌病分类中的发展以及诊断标准等的梳理,重点综述了近年ARVC心血管磁共振评价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肌 磁共振成像 心血管磁共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