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骨症患者心血管系统损害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冀芳 徐红 +7 位作者 张跃新 张婕 刘文亚 邵红 姜平 姚华 薛茜 刘开泰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04年第6期321-323,共3页
目的 了解终止接触氟后不同程度氟骨症患者心血管系统的损害。方法 选轻、中、重不同病情的氟骨症患者 65名和正常对照组 2 3人 ,详细询问受检者的心血管病史、测定血压并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 氟骨症患者有心血管系统症状者占 70 .7... 目的 了解终止接触氟后不同程度氟骨症患者心血管系统的损害。方法 选轻、中、重不同病情的氟骨症患者 65名和正常对照组 2 3人 ,详细询问受检者的心血管病史、测定血压并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 氟骨症患者有心血管系统症状者占 70 .77%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5 ) ;对各参数进行两两比较时发现随病情的加重有症状者的比率有上升的趋势 ,且对照组与重度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氟骨症组心电图异常 42例 ,检出率为 3 5 .3 8% ,对照组心电图异常 17例 ,检出率为 2 6.0 9% ,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心电图参数的比较 ,重度氟骨症组与对照组相比P -R间期明显延长且有差异 (P <0 .0 5 )。各调查组血压比较无差异 (P >0 .0 5 ) 。结论 氟骨症患者的心血管正常生理功能在改水降氟 18年以后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在氟骨症患者中轻度和中度患者心电图的异常改变恢复明显 ,而重度氟骨症患者心电图的改变恢复缓慢 ,氟对重度氟骨症患者心电图的改变造成的远期影响 ,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骨症 患者 心电图 对照组 重度 心血管系统损害 正常 差异 结论 显著性
下载PDF
职业中毒与心血管系统损害 被引量:1
2
作者 罗光明 谢高夷 +3 位作者 肖雄斌 陈九平 陈卫钦 赖燕 《职业与健康》 CAS 2006年第22期1923-1924,共2页
关键词 工业毒物 职业中毒 心血管系统损害
下载PDF
艾滋病的心血管系统损害 被引量:2
3
作者 罗丰 王朝晖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04年第1期31-33,共3页
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使患者发生多发性机会性感染,各系统脏器均可受累。而艾滋病的心血管损害发现较晚,尚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可以引起左心室肥大、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积液、心内膜炎、恶性肿瘤、心脏功能损害及心律... 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使患者发生多发性机会性感染,各系统脏器均可受累。而艾滋病的心血管损害发现较晚,尚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可以引起左心室肥大、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积液、心内膜炎、恶性肿瘤、心脏功能损害及心律失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心血管系统损害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心血管系统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心血管系统损害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卫红 《中外医疗》 2009年第11期32-32,共1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引起心血管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及诊治问题。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儿科收治的11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心血管系统损害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心血管系统损害的发病率约为...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引起心血管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及诊治问题。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儿科收治的11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心血管系统损害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心血管系统损害的发病率约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13.1%,11例患儿中9例治愈,2例好转。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易导致心血管系统损害,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心血管系统损害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并发心血管系统损害4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毅 《长春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26-27,共2页
对43例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活动期进行系统检查,发现并发心血病变较为常见,并可引起严重后果。心包积液、二尖瓣狭窄各占35.3%、心律失常55.8%。心脏传导阻滞20.9%、冠状动脉炎9.3%、左心室血栓5.9%。揭示在诊治类风湿关节炎同时应重... 对43例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活动期进行系统检查,发现并发心血病变较为常见,并可引起严重后果。心包积液、二尖瓣狭窄各占35.3%、心律失常55.8%。心脏传导阻滞20.9%、冠状动脉炎9.3%、左心室血栓5.9%。揭示在诊治类风湿关节炎同时应重视心血管系统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心血管系统损害 临床分析 心血管病变 早期诊断 并发症 早期治疗
下载PDF
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并心血管系统损害81例
6
作者 方岩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76-377,共2页
目的 探讨儿童格林 巴利综合 (GBS)并心血管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及其机制。方法 对 81例并心血管系统损害的GBS患儿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临床观察。结果 儿童期GBS并心血管系统损害发生率占 40 .6% ,多发生在病后 1周内。损害类型依... 目的 探讨儿童格林 巴利综合 (GBS)并心血管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及其机制。方法 对 81例并心血管系统损害的GBS患儿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临床观察。结果 儿童期GBS并心血管系统损害发生率占 40 .6% ,多发生在病后 1周内。损害类型依次为心动过速、ST T段改变、室性早搏、传导阻滞等。结论 儿童期GBS常并心血管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较轻者无需特殊处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格林-巴利综合征 心血管系统损害 临床表现
下载PDF
重症手足口病心血管系统损害及诊治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卢美君 朱朝敏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58-61,共4页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和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皮疹为主要特征,绝大多数病例1周内痊愈,少数病例累及神经、循环和呼吸系统继而发展为重症,重症病例在病程5d内可...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和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皮疹为主要特征,绝大多数病例1周内痊愈,少数病例累及神经、循环和呼吸系统继而发展为重症,重症病例在病程5d内可出现脑干脑炎、循环衰竭和肺水肿,病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病例 手足口病 心血管系统损害 诊治 循环衰竭 急性传染病 肠道病毒 呼吸系统
下载PDF
46例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血管系统损害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瑛 景玉华 曹晓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4年第22期70-71,共2页
自1996年开始,对我们收治的129例支原体肺炎(MP)患儿常规进行心肌酶谱及心电图(EKG)检查,发现46例有心血管系统的损害,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心血管系统损害 心电图 心肌酶谱 MP 患儿 检查 合并 发现 常规
下载PDF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心血管系统损害1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增芳 葛玲霞 王炳征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36-1037,共2页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 ( MP)感染心血管系统损害及早期干预治疗的意义。方法 :对临床确诊为 MP感染并发心血管系统损害 1 1 5例患儿通过临床观察 ,心电图、血清心肌酶学、血清肌钙蛋白、心肌抗体检查分析。结果 :临床头昏乏力、心前区...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 ( MP)感染心血管系统损害及早期干预治疗的意义。方法 :对临床确诊为 MP感染并发心血管系统损害 1 1 5例患儿通过临床观察 ,心电图、血清心肌酶学、血清肌钙蛋白、心肌抗体检查分析。结果 :临床头昏乏力、心前区不适、胸闷、心律失常、心音低钝等症状、血清心肌酶谱增高 ,发病 1周内与发病 2周后心功能异常有显著性差异 ,心电图部分改变 ,但无明显心律失常。结论 :MP感染可引起患儿心血管系统损害 ,存在心肌酶谱和心电图的异常 ,临床上早发现、早诊断及干预治疗 ,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心血管系统损害 临床分析 并发症 儿童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心血管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及相关模型构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运星 李繁 +1 位作者 黄树庭 廖存章 《中国性科学》 2021年第9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心血管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模型的构建。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贺州市人民医院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的386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期是否发生心血管系统损害分为发生组(109例)和未发生组...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心血管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模型的构建。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贺州市人民医院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的386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期是否发生心血管系统损害分为发生组(109例)和未发生组(277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危险因素并构建模型。用灵敏度、特异度、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及预测正确率评价模型效能。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治疗期发生机会性感染(OIs)、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时间、C反应蛋白(CRP)、三酰甘油(TG)、CD4^(+)T淋巴细胞数、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RNA病毒载量及HIV-DNA病毒载量均是艾滋病合并心血管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危险因素得出预测模型表达方程为:Prob=1/(e^(-Y)),Y=47.208-1.425×(治疗期发生OIs)-1.389×(ART时间)-0.512×(CRP)-0.468×(TG)-0.953×(CD4^(+)T淋巴细胞数)-1.045×(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0.978×(HIV-RNA病毒载量)-0.802×(HIV-DNA病毒载量)。经验证得出,模型的灵敏度为89.90%、特异度为88.10%、正确率为88.60%。结论艾滋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有OIs、ART时间、CRP、TG、CD4^(+)T淋巴细胞数、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HIV-RNA病毒载量及HIV-DNA病毒载量,根据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能有效评估艾滋病患者心血管系统损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心血管系统损害 危险因素 相关模型
下载PDF
脂肪组织在OSAHS致心血管系统损害机制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翕珠 李利婷 高晓玲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第12期1895-1898,共4页
概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指患者在夜间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导致慢性间歇性缺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高碳酸血症以及睡眠中... 概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指患者在夜间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导致慢性间歇性缺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高碳酸血症以及睡眠中断,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高碳酸血症 慢性间歇性缺氧 临床综合征 心血管系统损害 脂肪组织 低通气 OSAHS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系统损害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亚武 阮连国 +2 位作者 魏刚 洪可 朱维萍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12期144-147,共4页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系统损害的影响因素,旨在为艾滋病患者心血管系统损害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收治的117例艾滋病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心血管损害分为两组。将...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系统损害的影响因素,旨在为艾滋病患者心血管系统损害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收治的117例艾滋病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心血管损害分为两组。将未发生心血管系统损害70例患者纳入未发生组,将发生心血管系统损害47例患者纳入发生组。设计一般情况调查表,仔细查阅患者病历资料,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诱发艾滋病患者心血管系统损害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常规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血清蛋白异常、肺部疾病、胆道损害均可能是艾滋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系统损害的影响因素(P<0.05);对单因素明确为影响因素的变量赋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常规异常、ALT升高、血清蛋白异常、肺部疾病、胆道损害均是艾滋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系统损害的影响因素(OR>1,P<0.05),其中ALT升高带来的影响最明显,可能作为独立影响因素存在。结论艾滋病患者存在较高的心血管系统损害风险,可能与患者血常规异常、血清蛋白异常、ALT显著增加、肺部疾病、胆道损害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心血管系统损害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心血管系统损害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美荣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6期179-179,共1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引起心血管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及诊治问题。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儿科收治的11例肺炎原体感染导致心血管系统损害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心血管系统损害的发病率约为肺炎...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引起心血管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及诊治问题。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儿科收治的11例肺炎原体感染导致心血管系统损害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心血管系统损害的发病率约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13.1%,11例患儿中9例治愈,2例好转。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易导致心血管系统损害,临床医生应高度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心血管系统损害
下载PDF
支原体肺炎并发心血管系统损害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国林 孙存霞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35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心血管系统损害 支原体肺炎 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感染 并发 呼吸道感染 发病原因 系统器官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小儿心血管系统损害相关因素分析
15
作者 叶玲飞 余必信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3期438-441,共4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导致小儿心血管系统损害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损伤机制、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因下呼吸道感染在该院住院的患儿资料,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IL-8...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导致小儿心血管系统损害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损伤机制、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因下呼吸道感染在该院住院的患儿资料,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D-二聚体、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分析MP感染导致小儿心血管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致病机制、临床指导意义。结果 MP感染肺外损害以心血管系统损害最常见(23.2%)。婴幼儿MP感染肺外损害主要为心血管系统损害(36.4%)。3~6、>6岁患儿中MP阳性者心血管系统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MP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呼吸道感染伴有心血管系统损害的患儿中,MP阳性患儿IL-6、IL-8、IL-10、TNF-α、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MP阴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感染致心血管系统损害患儿急性期IL-6、IL-8、IL-10、TNF-α、D-二聚体水平高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MP感染肺外脏器损害中心血管系统损害发生率最高;婴幼儿MP感染肺外损害主要为心血管系统损害;免疫损伤和高凝状态是MP感染导致心血管系统损害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肺外损害 心血管系统损害 细胞因子 D-二聚体 儿童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心血管系统损害13例临床分析
16
作者 邓先玲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6年第8期67-67,共1页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率明显增加,不但深秋和初冬发病率较高而且全年均有散发。肺炎支原体感染较重的可引起各系统的肺外并发症。我院于2001年8月-2005年8月收治肺炎支原体感染183例,累及心血管系统者13例,占7.1%,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心血管系统损害 临床分析 感染发病率 肺外并发症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心血管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
17
作者 段育宏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2期10-10,13,共2页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心血管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69例,观察、统计患儿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结果:患儿并发心血管系统损害7例(10.1%)。经治疗后,治愈6例,好转1例。...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心血管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69例,观察、统计患儿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结果:患儿并发心血管系统损害7例(10.1%)。经治疗后,治愈6例,好转1例。治疗后白细胞水平与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率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容易并发心血管系统损害,儿科医生应加强病情监测,预防、减少心血管系统损害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临床特点 治疗效果 心血管系统损害
下载PDF
艾滋病相关心血管系统损害的超声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立强 袁建军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5年第4期241-244,共4页
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人体后,特异性地破坏CD4+T淋巴细胞,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临床上,患者经过较短的急性感染期后... 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人体后,特异性地破坏CD4+T淋巴细胞,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临床上,患者经过较短的急性感染期后,便进入持续时间较长的无症状带毒期,此期可出现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称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最后并发一系列的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而进入AIDS期.为便于叙述,本文把以上所有3期患者均称为HIV感染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相关综合征 心血管系统损害 IMMUNODEFICIENCY 影像学评价 CD4^+T淋巴细胞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syndrome 急性感染期
原文传递
PM2.5污染与心血管系统损害 被引量:8
19
作者 段艺珠 黄志军 +1 位作者 舒志浩 袁洪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9-182,共4页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暴露于PM2.5可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然而PM2.5引起心血管损伤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且PM2.5对心血管系统损伤的评价体系尚不完善,故本文就近年来PM2.5致心血管系统损害的分子机制及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PM2.5污染 心血管系统损害 心血管系统损伤 心血管事件 心血管损伤 流行病学 评价体系 进展综述
原文传递
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心血管系统损害115例临床分析
20
作者 马为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08年第8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心血管系统损害及早期干预治疗的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为MP感染并发心血管系统损害115例患者通过临床观察,心电图、血清心肌酶学、血清肌钙蛋白、心肌抗体检查分析。结果临床头昏乏力、心前区不适、胸闷...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心血管系统损害及早期干预治疗的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为MP感染并发心血管系统损害115例患者通过临床观察,心电图、血清心肌酶学、血清肌钙蛋白、心肌抗体检查分析。结果临床头昏乏力、心前区不适、胸闷、心律失常、心音低钝等症状、血清心肌酶谱增高,发病1周内与发病2周后心功能异常有显著性差异,心电图部分改变,但无明显心律失常。结论MP感染可引起患者心血管系统损害,存在心肌酶谱和心电图的异常,临床上早发现、早诊断及干预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心血管系统损害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