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6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与血清半必需氨基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董莹莹 李君 +5 位作者 马青艳 贾敏 姜文慧 马现仓 高成阁 王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8-304,共7页
目的通过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半必需氨基酸(精氨酸和组氨酸)水平及其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说明精氨酸及组氨酸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 目的通过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半必需氨基酸(精氨酸和组氨酸)水平及其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说明精氨酸及组氨酸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和同期在雁塔社区入组的7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清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健康对照进行血清精氨酸及组氨酸水平测定。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进行评估,分析血清精氨酸及组氨酸水平与病程、发病次数以及PANS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精神分裂症组的血清精氨酸(P<0.001)及组氨酸(P=0.01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精氨酸及组氨酸水平与发病次数(r_(s)=-0.410,r_(s)=-0.262)、PANSS总分(r_(s)=-0.298,r_(s)=-0.256)、阳性因子(r_(s)=-0.299,r_(s)=-0.234)及认知缺陷因子(r_(s)=-0.251,r_(s)=-0.296)均呈显著负相关。此外,血清精氨酸水平与焦虑抑郁因子(r_(s)=-0.269,P<0.05)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精氨酸及组氨酸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群,且与总体精神症状、阳性症状严重程度及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呈负相关,而焦虑抑郁症状严重程度与精氨酸水平呈负相关。提示血清精氨酸及组氨酸检测可为今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症状 必需氨基酸 精氨酸 组氨酸
下载PDF
低蛋白饲料补充必需氨基酸对异育银鲫生长、氨基酸转运和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林岳 刘昊昆 +4 位作者 韩冬 朱晓鸣 金俊琰 杨云霞 解绶启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实验以初重为(12.71±0.11)g的异育银鲫“中科5号”(Carassius gibelio var.CAS V)为研究对象,基于异育银鲫必需氨基酸需求量,探究在低蛋白饲料中补充必需氨基酸对异育银鲫生长、消化、氨基酸转运和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实验以初重为(12.71±0.11)g的异育银鲫“中科5号”(Carassius gibelio var.CAS V)为研究对象,基于异育银鲫必需氨基酸需求量,探究在低蛋白饲料中补充必需氨基酸对异育银鲫生长、消化、氨基酸转运和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设计3组等能饲料:CON组(35%粗蛋白)、LP组(28%粗蛋白)和LP+EAA组(28%粗蛋白+晶体氨基酸),养殖周期为50d。实验结果显示:低蛋白饲料中补充必需氨基酸显著提高异育银鲫生长性能(P<0.05),并与CON组无显著差异(P>0.05);LP+EAA组的肝脏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LP组(P<0.05),而谷丙转氨酶活性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补充必需氨基酸对肠道中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糜蛋白酶和脂肪酶无显著影响(P>0.05)。肠道中cat2、asct2和b0at1三种氨基酸转运蛋白显著上调(P<0.05),LP组的b0,+at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而pept1的表达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肝脏中LP组tor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LP+EAA组的s6k1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而4ebp2和eif4e的相对表达量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背肌中LP+EAA组的tor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LP组的eif4e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而s6k1和4ebp2的相对表达量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向异育银鲫“中科5号”幼鱼饲料中补充必需氨基酸至需求量可以将饲料蛋白水平由35%降至28%,而不会对生长、氨基酸转运和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等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蛋白饲料 必需氨基酸 生长 氨基酸转运 MTOR信号通路 异育银鲫
下载PDF
研究明确鱼类和甲壳类动物必需氨基酸需求量
3
《甘肃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32-32,共1页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饲料加工与质量安全创新团队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合作,联合开展鱼类和甲壳类动物必需氨基酸(EAA)需求量荟萃分析,相关结果发表在《水产养殖综述(Reviews in Aquaculture)》上。
关键词 甲壳类动物 饲料加工 科研单位 水产养殖 创新团队 必需氨基酸 荟萃分析
下载PDF
必需氨基酸调控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合成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杨静 邢媛媛 +1 位作者 孙梅 李大彪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888-6894,共7页
乳蛋白含量的高低是衡量乳品质的重要指标,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是乳腺合成乳蛋白的基本功能单位。必需氨基酸(EAA)作为乳成分前体物质,其不仅是乳蛋白合成的底物,而且可以作为信号分子调控乳蛋白的合成。本文综述了近年关于EAA对BM... 乳蛋白含量的高低是衡量乳品质的重要指标,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是乳腺合成乳蛋白的基本功能单位。必需氨基酸(EAA)作为乳成分前体物质,其不仅是乳蛋白合成的底物,而且可以作为信号分子调控乳蛋白的合成。本文综述了近年关于EAA对BMECs乳蛋白合成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信号通路机制的研究进展,为今后系统研究氨基酸对BMECs乳蛋白合成的调控及提高泌乳奶牛氨基酸转化为乳蛋白的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必需氨基酸 乳蛋白 调控
下载PDF
饲料中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率对牙鲆生长、氮的沉积与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家林 常青 梁萌青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7-72,共6页
设计了5个水平的饲料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比率(31∶69、39∶61、48∶52、57∶43、66∶34)通过56d的喂养试验,观察其对牙鲆氮的利用及氮的排泄的影响,结果发现,当饲料中EAA∶NEAA比率为57∶43时,牙鲆的增重、SGR、氮的... 设计了5个水平的饲料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比率(31∶69、39∶61、48∶52、57∶43、66∶34)通过56d的喂养试验,观察其对牙鲆氮的利用及氮的排泄的影响,结果发现,当饲料中EAA∶NEAA比率为57∶43时,牙鲆的增重、SGR、氮的沉积均增加,饲料系数及氮的排泄量降低;但当饲料中EAA∶NEAA比率增加到66∶34时,牙鲆的增重、SGR、氮的沉积率则有降低趋势,而饲料系数及氮的排泄则有增加趋势。牙鲆最大氮的沉积率43·2%和最低氮的排泄量35·3g/kg增重是在饲料EAA∶NEAA比率为57∶43时获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 牙鲆 氮沉积 氮排泄
下载PDF
植物营养剂提高稻米必需氨基酸含量及其开发前景
6
作者 李春艳 张志元 +3 位作者 唐建洲 张顺 刘兴海 张跃飞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8-111,共4页
高必需氨基酸营养米是指通过育种和栽培(喷施植物营养剂)技术,提高原粮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原粮经加工后,精米中组氨酸、苏氨酸、蛋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等8种必需氨基酸总量达到2750 mg/100 g以上的大米。... 高必需氨基酸营养米是指通过育种和栽培(喷施植物营养剂)技术,提高原粮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原粮经加工后,精米中组氨酸、苏氨酸、蛋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等8种必需氨基酸总量达到2750 mg/100 g以上的大米。本课题组致力于高必需氨基酸营养米的生产,目前已研制出用于生产高必需氨基酸营养米的植物营养剂,并田间运用,喷施植物营养剂后的稻米其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本文介绍了植物营养剂的基本概况和田间应用情况、高必需氨基酸营养米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并比较了不同水稻品种以及高必需氨基酸营养米与国内外几种优质米间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同时对高必需氨基酸营养米的开发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必需氨基酸营养米 植物营养剂 必需氨基酸
下载PDF
在低蛋白质饲料中补充必需氨基酸对大口黑鲈生长、体组成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2
7
作者 陈乃松 梁勤朗 +3 位作者 肖温温 周恒永 马秀丽 赵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2-271,共10页
为了研究在低蛋白质饲料中补充晶体必需氨基酸对大口黑鲈生长、体组成和免疫指标的影响,根据鱼体的必需氨基酸组成模式设计了7种等能的试验饲料。其中4种饲料(45CP、40CP、35CP和30CP)的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45%、40%、35%和30%,另3种饲料... 为了研究在低蛋白质饲料中补充晶体必需氨基酸对大口黑鲈生长、体组成和免疫指标的影响,根据鱼体的必需氨基酸组成模式设计了7种等能的试验饲料。其中4种饲料(45CP、40CP、35CP和30CP)的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45%、40%、35%和30%,另3种饲料(40AA、35AA和30AA)是在低蛋白质饲料(40CP、35CP和30CP)的基础上添加必需氨基酸,使它们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与45CP(对照组)相一致。用上述饲料对初始体重为(10.13±0.01)g的大口黑鲈进行了89d的饲养试验。饲养试验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重复放养30尾鱼。方差分析显示:试验鱼的生长性能、饲料效率、全鱼和肌肉的粗蛋白质含量、成活率以及免疫指标均随着饲料蛋白质含量的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添加必需氨基酸的35AA和30AA的饲料效率和蛋白质保留率分别显著高于对应的未添加必需氨基酸的35CP和30CP组(P<0.05),但仍显著低于45CP组(P<0.05)。40AA的试验鱼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血清补体活性与45CP组差异不显著(P>0.05)。35AA和30AA组的头肾白细胞呼吸爆发活性显著高于35CP和30CP组(P<0.05)。30AA组的全鱼粗蛋白质含量以及肥满度显著高于30CP(P<0.05)。各组试验鱼的水分和灰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回归分析显示:在低蛋白质饲料中补充晶体必需氨基酸对大口黑鲈幼鱼的生长、饲料效率和蛋白质保留率所产生的影响与其引起增加了的饲料蛋白质水平而不是饲料的必需氨基酸水平正相关。研究表明,在低蛋白质饲料中补充的晶体必需氨基酸对大口黑鲈的生长、体组成和免疫指标产生的有益作用不及等量的以蛋白质为来源的必需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饲料 蛋白质 必需氨基酸 生长 体组成 免疫指标 Largemouth bass (Micropterus salmoides)
下载PDF
杂交稻米必需氨基酸含量与亲本的关系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小明 石春海 +3 位作者 吴建国 富田桂 鲍根良 叶胜海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94,共4页
根据 9个不育系、5个恢复系以及由此配制的 45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氨基酸含量的测定结果 ,分析了不同组合氨基酸含量的差异及其与亲本的关系。结果表明不育系和恢复系的必需氨基酸平均含量为 3.2 0 2 %~ 4.889% ,占氨基酸总量的 31 .7... 根据 9个不育系、5个恢复系以及由此配制的 45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氨基酸含量的测定结果 ,分析了不同组合氨基酸含量的差异及其与亲本的关系。结果表明不育系和恢复系的必需氨基酸平均含量为 3.2 0 2 %~ 4.889% ,占氨基酸总量的 31 .796%~ 33.394% ;而杂交组合的必需氨基酸平均含量为 3.61 6%~ 4.858% ,占氨基酸总量的 32 .1 76%~33.0 1 6% ;必需氨基酸含量依次是亮氨酸 >缬氨酸 >异亮氨酸 >苏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 >蛋氨酸。平均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都有一定的杂种优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需氨基酸含量 亲本 杂交水稻 稻米品质 杂种优势
下载PDF
日粮必需氨基酸模式对草鱼生长及蛋白质周转的影响 被引量:27
9
作者 罗莉 叶元土 +1 位作者 林仕梅 李芹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8-282,共5页
通过调整原料种类和配比 ,以及补充氨基酸 ,设计了 6种必需氨基酸 (EAA)模式的日粮 ,其EAA平衡关联度分别为 0 70 71 ,0 72 59,0 740 9,0 751 2 ,0 782 7和 0 82 31。试验设计目的为研究EAA模式的平衡效果对草鱼种生长和肌肉、肝... 通过调整原料种类和配比 ,以及补充氨基酸 ,设计了 6种必需氨基酸 (EAA)模式的日粮 ,其EAA平衡关联度分别为 0 70 71 ,0 72 59,0 740 9,0 751 2 ,0 782 7和 0 82 31。试验设计目的为研究EAA模式的平衡效果对草鱼种生长和肌肉、肝胰脏蛋白质周转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1 )日粮EAA模式的平衡 ,促进草鱼生长和饲料的转化 ;(2 )EAA模式的平衡能提高肌肉、肝胰脏的蛋白质生长速率 (FGR) ,和蛋白质合成速率 (FSR)与降解速率 (FDR) ,但EAA模式的改变 ,对肌肉、肝胰脏蛋白质的沉积效率 (PRE) ,即FGR与FSR的比值 ,和蛋白质合成的翻译效率 (KRNA)不产生影响。 (3)日粮EAA模式的平衡促进肌肉、肝胰脏蛋白质增长的原因是蛋白质合成能力的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周转代谢 必需氨基酸模式 肌肉 肝胰脏 草鱼
下载PDF
云南紫仁核桃必需氨基酸含量及营养评价 被引量:15
10
作者 肖良俊 毛云玲 +2 位作者 吴涛 宁德鲁 张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6-109,共4页
以云南大泡核桃做对照,测定分析了28个紫仁核桃样品的9种必需氨基酸含量,明确了各氨基酸含量范围。根据测定结果进行了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组氨酸为39%,变异系数最小的是精氨... 以云南大泡核桃做对照,测定分析了28个紫仁核桃样品的9种必需氨基酸含量,明确了各氨基酸含量范围。根据测定结果进行了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组氨酸为39%,变异系数最小的是精氨酸为7%;各氨基酸之间相关性不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5.59%,基本概况了全部9种必需氨基酸成分的主要信息;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确定各成分的权重值,对各紫仁核桃必需氨基酸含量及营养特性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其中25种紫仁核桃资源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及营养价值均大于对照(大泡核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仁核桃 大泡核桃 必需氨基酸 营养评价
下载PDF
粳稻七种必需氨基酸含量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陆艳婷 张小明 +4 位作者 叶胜海 祁永斌 严文潮 王建清 金庆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8-482,共5页
利用化学法测定了粳稻精米粉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并分别建立了相应的近红外分析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对近红外分析模型的预测结果有较大影响,采用光谱预处理的校正效果比不采用预处理的好。用偏最小二乘法(PLS)获得的粳... 利用化学法测定了粳稻精米粉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并分别建立了相应的近红外分析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对近红外分析模型的预测结果有较大影响,采用光谱预处理的校正效果比不采用预处理的好。用偏最小二乘法(PLS)获得的粳稻精米粉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等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的预测模型和交叉验证结果显示表明,最优校正决定系数(R2)和交叉检验均方误差(RMSECV)分别为0.8868、0.0303;0.8623、0.0237;0.9008、0.0359;0.8993、0.0278;0.5999、0.0256;0.76040、.0238;0.8543、0.0173。因此在水稻品质育种中,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用于除蛋氨酸、苏氨酸外的其余5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 粳稻 必需氨基酸 测定
下载PDF
7种云南产核桃中17种氨基酸含量测定与必需氨基酸模式分析 被引量:29
12
作者 杨旭昆 汪禄祥 +2 位作者 叶艳萍 毕亚楠 罗红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1889-1894,共6页
目的对7个云南地方核桃品种中17种氨基酸进行含量测定和比较分析。方法样品经酸水解法处理后,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样品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在氨基酸含量值基础上,计算7个核桃品种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氨基酸比值、氨基... 目的对7个云南地方核桃品种中17种氨基酸进行含量测定和比较分析。方法样品经酸水解法处理后,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样品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在氨基酸含量值基础上,计算7个核桃品种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氨基酸比值、氨基酸比值系数和比值系数分,对照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WHO/FAO)颁布的理想蛋白质必需氨基酸模式谱以及已报道的核桃氨基酸成分研究,对7个核桃品种氨基酸组成特征和营养品质进行分析。结果7个云南地方核桃品种氨基酸总含量差异不大,最高和最低分别为漾濞大泡核桃(18.16 g/100 g)和娘青核桃(13.53 g/100 g),漾濞大泡核桃必需氨基酸比例则较低;17种氨基酸在7个品种中组成特征是:谷氨酸含量最高,蛋氨酸含量最低;7个品种苯丙氨酸+酪氨酸、亮氨酸含量均高于WHO/FAO模式谱,赖氨酸含量明显低于模式谱,蛋氨酸+半胱氨酸含量在其中5个品种只达模式谱一半;氨基酸比值系数显示,苯丙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在7个核桃品种中均为过剩,7个品种赖氨酸均表现为不足,除大姚三台核桃外,其余6个品种蛋氨酸+半胱氨酸含量不足;漾濞大泡核桃、华宁小紫瓤核桃、昌宁香茶核桃、永平核桃、娘青核桃5个核桃品种的第一限制氨基酸是蛋氨酸+半胱氨酸。综合比较后,昌宁大尖嘴核桃营养价值最高。结论7个云南地方核桃品种口感优异,营养构成上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必需氨基酸 WHO/FAO模式谱 氨基酸比值系数 比较分析
原文传递
草鱼肠道对10种必需氨基酸的跨壁运输量 被引量:8
13
作者 叶元土 王友慧 +1 位作者 林仕梅 罗莉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1-317,共7页
采用离体灌注实验系统和茚三酮对氨基酸显色的实验方法,对跨过草鱼肠道壁的氨基酸进行定量分析,在相同的实验环境下,分别研究草鱼肠道对10种必需氨基酸的吸收转运量。结果表明,在60min内草鱼肠道可对灌流的氨基酸进行持续的吸收转运,并... 采用离体灌注实验系统和茚三酮对氨基酸显色的实验方法,对跨过草鱼肠道壁的氨基酸进行定量分析,在相同的实验环境下,分别研究草鱼肠道对10种必需氨基酸的吸收转运量。结果表明,在60min内草鱼肠道可对灌流的氨基酸进行持续的吸收转运,并在肠道外积累;当肠道内灌流氨基酸浓度逐渐增加时,肠道外只有苏氨酸的浓度与其起始浓度呈正相关变化,其他9种氨基酸在高浓度(10.0mmol/L)时的吸收转运量均显著下降,表现出高浓度氨基酸对吸收转运的"抑制"效应;通过对吸收转运量达到最大值时实验氨基酸的浓度与吸收转运量的比较,以及在氨基酸吸收转运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等的比较分析表明,10种氨基酸在肠道吸收、转运量的变化行为特征有一些共性,也有氨基酸种类特异性。总体表现为,草鱼肠道对苏氨酸、异亮氨酸和亮氨酸等具有很高的吸收转运能力,而对精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等的吸收、转运能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需氨基酸 跨壁吸收 肠道 草鱼
下载PDF
11种罗非鱼饲料原料必需氨基酸的营养评价 被引量:11
14
作者 钱爱萍 颜孙安 +3 位作者 陆鹏 林香信 涂杰峰 陈卫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54-58,共5页
采用5种化学分析方法,以3种参考蛋白模式评价11种饲料原料中必需氨基酸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5种化学评分中,WHO/FAO模式的评价结果高于全蛋模式。发酵豆粕在FAO/WHO模式下SRCAA和EAARR值均较高,与秘鲁鱼粉相近,且其他各化学评价的分值... 采用5种化学分析方法,以3种参考蛋白模式评价11种饲料原料中必需氨基酸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5种化学评分中,WHO/FAO模式的评价结果高于全蛋模式。发酵豆粕在FAO/WHO模式下SRCAA和EAARR值均较高,与秘鲁鱼粉相近,且其他各化学评价的分值较均衡,肉骨粉、菜子粕在2种模式下5种化学评分也较高,其余的都存在某些项分值较低的问题。以罗非鱼肉模式为参考蛋白模式的评价中,发酵豆粕的各项评分最接近秘鲁鱼粉。发酵豆粕可替代鱼粉作为罗非鱼饲料的主要蛋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原料 必需氨基酸 化学分析法 营养价值
下载PDF
灌喂必需氨基酸模式溶液对草鱼全鱼和肌肉、肝胰脏蛋白质合成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罗莉 叶元土 林仕梅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3-78,共6页
采用大剂量食道灌喂DL [4 3 H] Phe ,研究不同EAA模式下 ,2 0~ 30g体重草鱼种的全鱼和肌肉、肝胰脏的蛋白质合成代谢。结果表明 :①分别缺乏Lys、Met、Trp、Arg的 4种极端不平衡EAA模式 ,同草鱼肌肉EAA模式即相对平衡的基础模式相比 ... 采用大剂量食道灌喂DL [4 3 H] Phe ,研究不同EAA模式下 ,2 0~ 30g体重草鱼种的全鱼和肌肉、肝胰脏的蛋白质合成代谢。结果表明 :①分别缺乏Lys、Met、Trp、Arg的 4种极端不平衡EAA模式 ,同草鱼肌肉EAA模式即相对平衡的基础模式相比 ,肌肉、肝胰脏及全鱼的蛋白质合成速率 (FSR)均显著降低 ,其降低程度高低依次为Met,Lys ,Arg ,Trp ;②肝胰脏、肌肉的蛋白质合成代谢与整体蛋白质合成代谢对EAA模式的改变产生相同的变化趋势 ,并且三者蛋白质合成代谢速率为肝胰脏 >全鱼 >肌肉 ;③EAA模式的Lys、Met、Trp、Arg4因素中 ,对肌肉、肝胰脏蛋白质合成速率影响最大的是Met ,其余依次为Lys ,Arg ,T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蛋白质周转代谢 肌肉 肝胰脏 必需氨基酸模式 鱼类养殖
下载PDF
银鲳与翎鲳肌肉必需氨基酸组成模式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彭士明 孙鹏 +1 位作者 尹飞 施兆鸿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5-439,共5页
比较分析了相同规格银鲳与翎鲳幼鱼肌肉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模式。结果显示,银鲳与翎鲳肌肉中氨基酸均以谷氨酸含量最高,分别为2.91、2.77 g/100 g湿物质,色氨酸含量最低,分别为0.17、0.18 g/100 g湿物质;银鲳肌肉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 比较分析了相同规格银鲳与翎鲳幼鱼肌肉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模式。结果显示,银鲳与翎鲳肌肉中氨基酸均以谷氨酸含量最高,分别为2.91、2.77 g/100 g湿物质,色氨酸含量最低,分别为0.17、0.18 g/100 g湿物质;银鲳肌肉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及呈味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8.08、9.32与6.84 g/100 g湿物质,翎鲳肌肉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及呈味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7.25、8.80与6.60 g/100 g湿物质;银鲳肌肉中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比例为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色氨酸=6.02∶3.12∶5.66∶9.45∶4.33∶4.50∶2.56∶11.15∶7.06∶1.00,翎鲳肌肉必需氨基酸中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色氨酸=5.64∶2.42∶5.18∶8.74∶4.12∶4.13∶2.46∶10.28∶6.65∶1.00。统计分析表明,银鲳与翎鲳间肌肉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呈味氨基酸总量以及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模式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 翎鲳 肌肉 必需氨基酸 组成模式
下载PDF
必需氨基酸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调控乳蛋白合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高海娜 郑楠 +1 位作者 胡菡 王加启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51-2456,共6页
最近的研究表明,必需氨基酸不仅可以作为合成乳蛋白的底物,还可以作为信号分子调控乳蛋白的合成。不同的必需氨基酸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调控乳蛋白合成的作用也不相同,既包括正调控作用,也包括负调控作用。研究不... 最近的研究表明,必需氨基酸不仅可以作为合成乳蛋白的底物,还可以作为信号分子调控乳蛋白的合成。不同的必需氨基酸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调控乳蛋白合成的作用也不相同,既包括正调控作用,也包括负调控作用。研究不同必需氨基酸调控乳蛋白合成的分子机制将为提高乳蛋白合成率提供理论基础。本文综述了mTOR信号通路及必需氨基酸通过mTOR信号通路调控乳蛋白的合成的研究进展,为揭示必需氨基酸作为蛋白质合成底物及细胞信号分子在乳蛋白合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需氨基酸 MTOR 乳蛋白
下载PDF
低蛋白日粮添加必需氨基酸对肉鸡血清抗氧化指标和肝脏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丽明 李亮 +3 位作者 易超 廖先东 陈洪影 周长海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7-32,共6页
研究旨在探讨低蛋白日粮中添加必需氨基酸对肉鸡血清抗氧化指标和肝脏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用200只1日龄AA^+白羽雄性商品肉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置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按照NRC(1994)标准推荐的基础日粮,试... 研究旨在探讨低蛋白日粮中添加必需氨基酸对肉鸡血清抗氧化指标和肝脏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用200只1日龄AA^+白羽雄性商品肉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置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按照NRC(1994)标准推荐的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对照组基础上饲喂降低3%粗蛋白水平的日粮,前期各试验组肉鸡饲喂分别添加0.1%DL-蛋氨酸(DLM)、0.22%L-赖氨酸(Lys)和0.1%DLM+0.22%Lys的日粮,后期各试验组肉鸡饲喂分别添加0.1%DLM、0.26%Lys和0.1%DLM+0.26%Lys的日粮。试验分为生长期(1~21日龄)和育肥期(22~42日龄)两个阶段,共42 d。结果表明:低蛋白日粮中添加必需氨基酸极显著提高21日龄肉鸡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血清及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1),显著提高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极显著或显著降低血清及肝脏中丙二醛(MDA)和抑制羟自由基(·OH)含量(P<0.01,P<0.05);显著提高42日龄肉鸡肝脏中GSH-Px和T-AOC含量(P<0.05),极显著提高血清及肝脏中SOD活性、肝脏中T-AOC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血清及肝脏中MDA含量(P<0.01)。提示低蛋白日粮添加必需氨基酸能够显著提高肉鸡的抗氧化性能,前期必需氨基酸添加水平为0.1%DLM+0.22%Lys,后期必需氨基酸添加水平为0.1%DLM+0.26%Lys时抗氧化性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蛋白质日粮 AA^+肉鸡 必需氨基酸 抗氧化性能
原文传递
饲料中双低菜粕蛋白对异育银鲫和团头鲂必需氨基酸沉积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贵琴 熊邦喜 +2 位作者 赵振山 陈杰 梁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9-22,共4页
实验饲料中 ,对照组Ⅰ以豆粕和鱼粉为基础蛋白源 ,Ⅱ~Ⅴ实验组分别用 16 72 %、 33 4 5 %、5 0 17%、 6 6 89%的“华双 3号”双低菜籽粕等氮替代对照组中的 2 5 %、 5 0 %、 75 %、 10 0 %豆粕蛋白 ,Ⅵ组以83 6 6 %的菜籽粕等氮替... 实验饲料中 ,对照组Ⅰ以豆粕和鱼粉为基础蛋白源 ,Ⅱ~Ⅴ实验组分别用 16 72 %、 33 4 5 %、5 0 17%、 6 6 89%的“华双 3号”双低菜籽粕等氮替代对照组中的 2 5 %、 5 0 %、 75 %、 10 0 %豆粕蛋白 ,Ⅵ组以83 6 6 %的菜籽粕等氮替代对照组中 10 0 %的豆粕和鱼粉蛋白 ,检验了饲料中不同的“华双 3号”双低菜籽粕蛋白水平对异育银鲫和团头鲂氨基酸沉积率的影响。随着双低菜籽粕蛋白替代比例提高 ,异育银鲫和团头鲂的必需氨基酸沉积率呈下降趋势 ,当替代比例为 2 5 %时 ,团头鲂EAA沉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实验组(P <0 0 5 ) ;当双低菜籽粕蛋白替代豆粕蛋白的比例为 10 0 %或替代饲料中全部的豆粕和鱼粉蛋白时 ,异育银鲫和团头鲂的EAA沉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它实验组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异育银鲫 双低菜籽粕 饲料 必需氨基酸 鱼粉 双低菜粕 对照组 蛋白 EAA
下载PDF
人体高必需氨基酸编码蛋白转基因马铃薯的获得及RT-PCR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宋东光 于湄 +1 位作者 王惠珍 汪训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16-19,共4页
人口的增长增加了对粮食的需求而提高食物的蛋白质营养将能够缓解这一状况。将人体高必需氨基酸蛋白基因(HEAAE)导入马铃薯以改善马铃薯主食地区的蛋白质营养的研究得到了重视。经过PCR和RT -PCR分析 ,HEAAE与GUS融合基因在马铃薯块茎... 人口的增长增加了对粮食的需求而提高食物的蛋白质营养将能够缓解这一状况。将人体高必需氨基酸蛋白基因(HEAAE)导入马铃薯以改善马铃薯主食地区的蛋白质营养的研究得到了重视。经过PCR和RT -PCR分析 ,HEAAE与GUS融合基因在马铃薯块茎专一性高表达classIpatatin基因启动子驱动下在转基因马铃薯中获得了稳定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高必需氨基酸编码蛋白 RT-PCR 转基因马铃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