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6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家忠恕之道在现代领导工作中的运用艺术
1
作者 曹慕源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3-77,共5页
被誉为“金规则”的儒家忠恕之道,是为己成己之道,是成人爱人之道。作为行仁之方和觉性之途,忠恕之道在组织管理中具有完善个体人格、形成和谐人际关系、建构组织生态、达成愿景目标等重要价值。在现代化管理视域下,领导者要在审视忠恕... 被誉为“金规则”的儒家忠恕之道,是为己成己之道,是成人爱人之道。作为行仁之方和觉性之途,忠恕之道在组织管理中具有完善个体人格、形成和谐人际关系、建构组织生态、达成愿景目标等重要价值。在现代化管理视域下,领导者要在审视忠恕之道现实局限的前提下,在工作实践中对之进行创造性地转化运用:加强自身修为,树立忠诚担当信念;秉持仁爱之心,构建包容空间;优化机制建设,凝聚组织向心力;融合天道人道,实现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者 领导工作 忠恕之道 运用艺术
下载PDF
论儒家“忠恕”思想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启示
2
作者 王凯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4-98,共5页
儒家“忠恕”思想浓缩了“仁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仁”的实践路径,是“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的辩证统一。“忠”是“恕”的心性强化机制,“恕”是“忠”的实践自证机制。在历史长河中,“忠”蕴含的家国情怀、自立自强的精神与“恕”... 儒家“忠恕”思想浓缩了“仁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仁”的实践路径,是“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的辩证统一。“忠”是“恕”的心性强化机制,“恕”是“忠”的实践自证机制。在历史长河中,“忠”蕴含的家国情怀、自立自强的精神与“恕”蕴含的和合共生、包容互鉴的理念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刚性与韧性提供滋养。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忠恕”思想浸润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忠恕”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忠恕之道与絜矩之道的比较研究
3
作者 李艳 《今古文创》 2024年第36期81-83,共3页
“忠恕之道”和“絜矩之道”都是先秦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忠恕之道”是实现儒家最高理想“仁”的重要途径,“絜矩之道”强调“恕道优先”原则,是君子平天下的关键一步。“忠恕之道”重点关注的是个人和他人的关系,“絜矩之道”... “忠恕之道”和“絜矩之道”都是先秦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忠恕之道”是实现儒家最高理想“仁”的重要途径,“絜矩之道”强调“恕道优先”原则,是君子平天下的关键一步。“忠恕之道”重点关注的是个人和他人的关系,“絜矩之道”着眼于人在社会当中立体性的关系。“絜矩之道”更符合现代社会所要面对的人际关系,践行“絜矩之道”,能够促进人和人之间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恕之道 絜矩之道 儒家
下载PDF
儒家忠恕之道的管理价值、现实局限和运用策略
4
作者 谭林莉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39,共5页
儒家忠恕之道以仁学为基本要义,对于构筑现代管理规范、促进组织管理科学化和民主化具有重要价值,具体体现在仁爱尊重符合人性化管理,宽宥和谐契合柔性化授权,平等公正破除官本位观念,推己及人化解异质性冲突。而在管理实践中,忠恕之道... 儒家忠恕之道以仁学为基本要义,对于构筑现代管理规范、促进组织管理科学化和民主化具有重要价值,具体体现在仁爱尊重符合人性化管理,宽宥和谐契合柔性化授权,平等公正破除官本位观念,推己及人化解异质性冲突。而在管理实践中,忠恕之道又面临着自身局限,难以对管理中欲望与理想的斗争、个人与集体的矛盾以及权力与责任的冲突进行理性约束。在运用策略上,需要改善管理方法,以公正平等调解公私矛盾;优化管理模式,以博大仁爱化解利益冲突;弘扬管理文化,以开放互信包容异质差异;变革管理结构,以灵活自主代替垂直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忠恕之道 仁爱 管理者 管理价值
下载PDF
《新世训》对“忠恕”思想的发展及其现代意义
5
作者 彭传华 韩超 《云梦学刊》 2024年第2期44-51,共8页
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仁”始终是贯穿儒家文化的主线。而“为仁之方”的“忠恕”思想,则产生于曾子对孔子“一以贯之”之道的理解。《新世训》作为冯友兰“贞元六书”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指出了如何将圣人的人格平凡化,其中《行忠恕》... 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仁”始终是贯穿儒家文化的主线。而“为仁之方”的“忠恕”思想,则产生于曾子对孔子“一以贯之”之道的理解。《新世训》作为冯友兰“贞元六书”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指出了如何将圣人的人格平凡化,其中《行忠恕》一文在继承儒家思想的基础之上指明“忠恕”的含义:“尽己为人”为“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恕”。与传统儒者不同的是,冯友兰对儒家“忠恕”思想作了理性分析,肯定人的社会性,指出无论何种境界的人都可将“行忠恕”作为寻求生活之道,并将“忠恕”作为一种践行道德的方法和待人接物的方法,这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构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新世训》 儒家 忠恕 现代意义
下载PDF
儒家忠恕思想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价值
6
作者 葛世林 杨恺成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24年第4期28-36,共9页
忠恕思想是儒家学说中的核心内容,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为人准则,“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成事之基,二者一体两面,重在“推己及人”。面对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戒备心强、个... 忠恕思想是儒家学说中的核心内容,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为人准则,“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成事之基,二者一体两面,重在“推己及人”。面对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戒备心强、个人中心倾向严重、性格差异较大等问题,儒家忠恕思想对优化大学生人际交往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实践价值。忠恕之道是“仁爱”思想的实现途径,是提升自身修养的有效方法,也是人与人情感互动的关系准则。在新时代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活动中,辩证地认识和运用忠恕思想,有助于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建立和谐的大学生人际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忠恕思想 大学生人际交往 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
下载PDF
郭忠恕故里及生年考
7
作者 孔令海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10期45-47,共3页
郭忠恕为五代宋初界画大家,历史记载其生年不详,卒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宋史》等记载其为洛阳人。今笔者根据西安碑林《篆书目录偏旁字源碑》及北宋诗人、史学家王禹偁、北宋宰辅张方平诗文中关于郭忠恕的记载,考证其为山西汾阳... 郭忠恕为五代宋初界画大家,历史记载其生年不详,卒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宋史》等记载其为洛阳人。今笔者根据西安碑林《篆书目录偏旁字源碑》及北宋诗人、史学家王禹偁、北宋宰辅张方平诗文中关于郭忠恕的记载,考证其为山西汾阳人。史载郭忠恕生年不祥,今根据宋《册府元龟》记载推断,考证郭忠恕生年为公元917年。另北宋山水画大家郭熙,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记载为“河阳温人”,今根据北宋苏辙、方回、刘克庄等人诗文关于郭熙记载考证,郭熙也为山西汾阳人。郭忠恕、郭熙为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中国画家,对后世中国画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其生年、故里的考证对于研究二人艺术风格的形成,以及《中国美术史》的勘误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恕 生年 故里 郭熙
下载PDF
《论语》中忠恕之道的内涵和特点
8
作者 王晓文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5期24-26,共3页
文章旨在深入探讨《论语》中忠恕之道的内涵,重估忠恕之道的价值,为现代社会实践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上,采用了文献综述,对《论语》及相关古代文献进行仔细研读,梳理其中关于忠恕之道的论述,对忠恕之道的内涵和特点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其... 文章旨在深入探讨《论语》中忠恕之道的内涵,重估忠恕之道的价值,为现代社会实践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上,采用了文献综述,对《论语》及相关古代文献进行仔细研读,梳理其中关于忠恕之道的论述,对忠恕之道的内涵和特点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其对个人品德、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影响。忠恕之道在培养社会公德、塑造道德行为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功用。基于忠恕之道的当代应用,探讨忠恕之道等古代文化在当代应用中的挑战和机遇,以及与现代价值观融合与导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恕之道 仁爱之心 当代应用 实践 价值观
下载PDF
从“忠”“恕”看忠恕之道
9
作者 高婕 《哲学进展》 2024年第10期2646-2649,共4页
“忠恕之道”不仅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内容,更是中国乃至世界道德伦理思想中的重要概念。本文就“忠”“恕”的文化内涵以及各自原则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指出了忠恕之道的现实意义。为推动“忠恕之道”在人们日常实践中落地,构建和谐友爱... “忠恕之道”不仅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内容,更是中国乃至世界道德伦理思想中的重要概念。本文就“忠”“恕”的文化内涵以及各自原则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指出了忠恕之道的现实意义。为推动“忠恕之道”在人们日常实践中落地,构建和谐友爱的道德环境贡献启示。The way of Zhongshu is not only the core content of Confucianism, but also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the moral and ethical thoughts of China and even the world.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comb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Zhong” and “Shu” as well as their respective principl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way of “Zhongshu” in People’s Daily practice, to build a harmonious and friendly moral environment to contribute inspi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恕之道 原则性 现实意义
下载PDF
孔子忠恕思想再探
10
作者 田洪磊 《国学(汉斯)》 2023年第2期137-142,共6页
孔子“忠恕思想”的解析是一个老问题,大多数现代学者都采取“以孔解孔”的方法,将“忠恕”或者拆解,或者合并,进而得出两个德目或者一个德目的解答。宋代朱熹更是将“忠恕”融进“理学”的架构之中,虽从表面上看是两个德目,其实是相即... 孔子“忠恕思想”的解析是一个老问题,大多数现代学者都采取“以孔解孔”的方法,将“忠恕”或者拆解,或者合并,进而得出两个德目或者一个德目的解答。宋代朱熹更是将“忠恕”融进“理学”的架构之中,虽从表面上看是两个德目,其实是相即不离,可以化为一个德目。然则,圣言简单而深奥,只做这几种解法,虽说能阐发出一些解释,但是其“奥处”却未得见。因此探究“忠恕”之奥处显得更为紧要,而“忠恕”之奥处只能从“生命本身的安顿之处”来寻,只有如此,才能得见“忠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忠恕 解释 生命的安顿
下载PDF
焦循《论语通释》“一贯忠恕”说
11
作者 黄芸丹 《今古文创》 2023年第12期35-37,共3页
焦循作《论语通释》将“一贯忠恕”置于全书首位,采用“孟子之言参孔子”的治经方法,试图借孟子“性善论”阐释何为“一贯忠恕”。本文借助“性善论”与“异端”,解读焦循的“一贯忠恕”,并探究其对于各种学术贯通兼采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焦循 《论语通释》 “一贯忠恕
下载PDF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辨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汉苗 傅永聚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20,共5页
学者们对"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的理解颇有争议。在孔子思想体系中,既有丰富的修己成仁之学,也有德化、礼治等治国思想,还有性与天道的形上哲理。孔子之"道"是多维的,而以尽己、推己为核心理念的忠恕之道,则是其多... 学者们对"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的理解颇有争议。在孔子思想体系中,既有丰富的修己成仁之学,也有德化、礼治等治国思想,还有性与天道的形上哲理。孔子之"道"是多维的,而以尽己、推己为核心理念的忠恕之道,则是其多维理想之道的根基所在。曾子对"夫子之道"的概括是切合孔子思想实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忠恕 人道
下载PDF
“正名”“仁爱”“忠恕”思想对护理职业内涵的启示 被引量:3
13
作者 孟艳君 王斌全 +2 位作者 商临萍 史彦虎 寇静娜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03-1305,共3页
从孔子思想中的"正名""仁爱""忠恕"角度探究现代护理职业内涵,追根溯源,了解护理的本质,进而指导护理实践。
关键词 孔子思想 护理职业 正名 仁爱 忠恕 内涵 护理实践
下载PDF
以“忠恕之道”实现“一带一路”建设的民心相通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诗和 徐玖平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6期32-37,共6页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善天下理念的现代彰显与践行。民心相通既是"一带一路"所必须承载的使命,也是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忠恕之道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世界三大宗教文化的共同思想元素,推动民心相...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善天下理念的现代彰显与践行。民心相通既是"一带一路"所必须承载的使命,也是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忠恕之道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世界三大宗教文化的共同思想元素,推动民心相通关键工作是做好人文交流,要通过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交流来推动,可以作为各国人民和平共处、平等相待的金规则。因此,坚持忠恕之道可以打通人心相隔的阻梗,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铺筑通畅的人心通道。"一带一路"建设必须秉持忠恕之道,体现平等、包容、共赢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民心相通 宗教文化 忠恕之道
下载PDF
原忠恕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梦溪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15,165,共12页
“忠恕”是贯穿孔子学说的一条思想主线。“忠”与“诚”可互训,忠者必诚,诚者必忠;“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自己不喜欢不希望的东西不要强加于人。“恕”和“忠”一样,都是“从心”,即发自于内... “忠恕”是贯穿孔子学说的一条思想主线。“忠”与“诚”可互训,忠者必诚,诚者必忠;“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自己不喜欢不希望的东西不要强加于人。“恕”和“忠”一样,都是“从心”,即发自于内心的道德理念。心诚则忠,恕也必须基于心诚,但心有诚却不一定就能“恕”,与“恕”最接近的是“仁”。如果没有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的精神,礼乐相融的和乐美境不可能出现。适合于今人和尔后之人的恕道,也可推及古人,章学诚称“恕”为圣门之大道,而“文德之恕”是学者论古所必需者也。陈寅恪先生在为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上册所写的审查报告中提出的“了解之同情”,是任何学人欲阐释古人之著述和学说,均无法避开的基本学术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恕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文德之恕 了解之同情 入仁之门
下载PDF
“忠恕之道”及其实践困境 被引量:8
16
作者 胡启勇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28,共4页
"忠恕之道"是孔子仁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精髓。本文从理解"忠恕之道"的伦理内涵入手,剖析其内在机制,揭示其基本伦理精神,并进一步探讨"忠恕之道"在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关键词 忠恕之道 伦理内涵 内在机制 伦理精神 实践困境
下载PDF
忠恕之道的特质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清荣 《伦理学研究》 2005年第6期26-31,共6页
忠恕之道是儒家的根本为人处世之道,亦即儒家根本的人道理念。忠恕之道分为“忠道”和“恕道”,前者是对己的要求,表现为一种极认真、极虔诚的态度;后者是对人的态度,表现为对他人的理解、尊重、宽容等品质。忠恕之道所内含的价值,是中... 忠恕之道是儒家的根本为人处世之道,亦即儒家根本的人道理念。忠恕之道分为“忠道”和“恕道”,前者是对己的要求,表现为一种极认真、极虔诚的态度;后者是对人的态度,表现为对他人的理解、尊重、宽容等品质。忠恕之道所内含的价值,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应该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民族性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忠恕之道 现代价值
下载PDF
宋儒对“一贯”和“忠恕”的不同诠释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畑 狄瑞波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31,共9页
汉唐经学并不太注意“忠恕”和“一以贯之”的关系问题。北宋道德性命之学兴起后,宋儒多将一贯的“一”等同为道,而“忠恕”并非一贯之道也就成为一种流行见解,曾子也因此而被认为并未明道,这集中体现在王安石和陈祥道的新学解释之中。... 汉唐经学并不太注意“忠恕”和“一以贯之”的关系问题。北宋道德性命之学兴起后,宋儒多将一贯的“一”等同为道,而“忠恕”并非一贯之道也就成为一种流行见解,曾子也因此而被认为并未明道,这集中体现在王安石和陈祥道的新学解释之中。为了回应这些问题,二苏和不少程门后学都将忠恕视为曾子训导门人的转语,但二程则通过繁复的理论建构来肯定忠恕可以诠释一贯。朱熹批判性地兼采了这两种思路,他既借鉴二程以体用来理解“一贯”和“忠恕”,但又极力强调《中庸》之“忠恕”的实践力度,创造性地为曾子的一唯之对铺垫了《大学》格物致知苦学积累的前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恕 一以贯之 王安石 二程 朱熹
下载PDF
忠恕之道与孔门仁学——《论语》“忠恕一贯”章新解 被引量:4
19
作者 董卫国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7-102,共6页
孔子之仁学并非抽象的理论体系,从根本上说,乃是归本于人格教养的实践智慧。"一以贯之"由孔子的人格境界展示了仁之通性的精神内涵。忠恕之道则是仁学最为根本的实践方法和必然性的诠释原则,集中体现了传统儒学"即工夫... 孔子之仁学并非抽象的理论体系,从根本上说,乃是归本于人格教养的实践智慧。"一以贯之"由孔子的人格境界展示了仁之通性的精神内涵。忠恕之道则是仁学最为根本的实践方法和必然性的诠释原则,集中体现了传统儒学"即工夫即本体"的学术精神。曾子由忠恕来把握仁道,符合孔子仁学的基本精神,对孔门仁学的传承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以贯之 忠恕 仁学 孔子 论语
下载PDF
超越“忠恕”之道——《中庸》“道不远人”章义疏 被引量:5
20
作者 方旭东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9-34,共6页
关键词 忠恕”之道 《中庸》 义疏 《论语》 “子曰” 君子 孔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