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40篇文章
< 1 2 1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冬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研究
1
作者 胡卫珍 陈晓芳 袁钰 《种子科技》 2024年第5期42-44,共3页
为确定最佳的外植体消毒方式和最适宜的诱导、分化和生根培养基,以内江天冬茎段为外植体,研究消毒时间、培养基及生长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组培苗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选取天冬茎段作为外植体时,0.1%氯化汞消毒处理的最佳时间... 为确定最佳的外植体消毒方式和最适宜的诱导、分化和生根培养基,以内江天冬茎段为外植体,研究消毒时间、培养基及生长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组培苗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选取天冬茎段作为外植体时,0.1%氯化汞消毒处理的最佳时间为8 min,污染率为13.33%、死亡率为8.89%、存活率为77.78%。适宜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是1/2 MS+6-BA 1.0 mg/L+NAA 0.5 mg/L+蔗糖30 g/L+琼脂粉6 g/L,诱导率为72.2%,愈伤组织生长势强;适宜愈伤分化的培养基是MS+6-BA 1.0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琼脂粉6 g/L,分化率达到82.2%,生长势较强;适宜组培苗生根的NAA质量浓度为2 mg/L,生根率可达86.7%,根系正常、生长迅速。通过研究,建立了天冬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为保护天冬野生资源、解决优质种苗紧缺及实现规模化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通过研究四川内江天冬组织培养的适宜条件,构建其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以满足对优质种苗的需求,为天冬种质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开辟新途径,为天冬产业化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 组织培养 茎段 快繁体系
下载PDF
台湾榕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2
作者 吴巧芬 夏科 +2 位作者 路茜 赵志国 仇硕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63-70,共8页
【目的】建立台湾榕(Ficus formosana)组培高效繁育技术体系。【方法】以台湾榕茎段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础培养基对台湾榕茎段诱导率和萌芽数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活性炭及其质量浓度配比对丛生芽增殖系数、... 【目的】建立台湾榕(Ficus formosana)组培高效繁育技术体系。【方法】以台湾榕茎段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础培养基对台湾榕茎段诱导率和萌芽数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活性炭及其质量浓度配比对丛生芽增殖系数、生根率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最后通过设置不同移栽基质对生根的组培苗开展移栽驯化研究,筛选能提高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质量的基质。【结果】同样添加1.0 mg/L 6-苄基腺嘌呤(6-BA)、0.5 mg/L激动素(KT)、0.2 mg/L萘乙酸(NAA),以WPM为基础培养基对台湾榕茎段的诱导效果优于MS培养基,培养30 d后其诱导率达97.13%,萌芽数为3.38。正交试验的极差结果显示,NAA是影响丛生芽增殖的主要植物生长调节剂,其次是6-BA,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WPM+2.0 mg/L 6-BA+0.5 mg/L KT+0.1 mg/L NAA,接种60 d后,增殖系数达到5.77,丛生芽健壮;同时NAA也是影响丛生芽生根的主要因素,吲哚丁酸(IBA)、活性炭对生根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丛生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WPM+0.1 mg/L IBA+0.1 mg/L NAA+1 g/L活性炭,接种60 d后,生根率达到100%,组培苗健壮、根系发达、不易折断;组培苗最适移栽基质是河沙∶蛭石∶珍珠岩=1∶1∶1的组合基质,移栽30 d后,苗株成活率97.78%,长势很好。【结论】台湾榕茎段经过WPM+1.0 mg/L 6-BA+0.5 mg/L KT+0.2 mg/L NAA诱导,再利用WPM+2.0 mg/L 6-BA+0.5 mg/L KT+0.1 mg/L NAA和WPM+0.1 mg/L IBA+0.1 mg/L NAA+1 g/L活性炭进行丛生芽的增殖和生根,最后由河沙∶蛭石∶珍珠岩=1∶1∶1的组合基质进行移栽驯化,是最适合台湾榕组培高效繁育的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榕 组培快繁 丛生芽诱导 瓶内生根 移栽驯化
下载PDF
粉葛赣葛2号组培快繁体系建立与优化
3
作者 王亮灯 向燕 +3 位作者 黄琦 肖旭峰 尹丰蕊 刘艳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6,共7页
为了加快横峰县本地粉葛品种赣葛2号优质种苗的繁育与推广,本研究以带芽茎段为材料,探讨无菌体系建立、不定芽诱导及增殖、试管苗生根、驯化移栽等过程,建立并优化了粉葛赣葛2号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初代芽诱导效果最优培养基为MS+6.... 为了加快横峰县本地粉葛品种赣葛2号优质种苗的繁育与推广,本研究以带芽茎段为材料,探讨无菌体系建立、不定芽诱导及增殖、试管苗生根、驯化移栽等过程,建立并优化了粉葛赣葛2号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初代芽诱导效果最优培养基为MS+6.5 g/L琼脂+30 g/L蔗糖+1.5 mg/L 6-BA+1 mg/L NAA,平均诱导率为80.55%;继代培养效果最优培养基为MS+6.5 g/L琼脂+30 g/L蔗糖+1 mg/L 6-BA+0.5 mg/L NAA,平均诱导率为91.66%;适合生根的培养基为MS+6.5 g/L琼脂+30 g/L蔗糖+0.5 mg/L NAA,生根率达84.38%。移栽基质配方为V泥炭土∶V蛭石∶V珍珠岩=3∶2∶1,组培苗成活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葛2号 茎节 组培快繁体系
下载PDF
7种微型月季组培快繁及叶片直接再生技术探究
4
作者 张荦麒 庄玥莹 +4 位作者 刘鑫颖 冯策婷 隋云吉 郭润华 于超 《现代园艺》 2024年第7期16-20,共5页
为筛选出不定芽诱导率最高的品种和最优培养条件,为微型月季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以7个微型月季品种茎段为外植体,建立组培快繁体系,对叶片直接再生的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微型月季品种表现出增殖、生根和再生... 为筛选出不定芽诱导率最高的品种和最优培养条件,为微型月季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以7个微型月季品种茎段为外植体,建立组培快繁体系,对叶片直接再生的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微型月季品种表现出增殖、生根和再生能力上的差异。微型月季茎段最佳消毒方式为75%酒精冲洗30s+5%NaClO冲洗6min;最适腋芽萌发培养基为MS+3.0mg/L6-BA+0.05mg/L NAA,萌芽率81.8%,平均每个外植体萌芽1.4个;不定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2.0mg/L 6-BA+0.1mg/L NAA,增殖系数为1.97;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0.25mg/L IBA+0.25mg/L NAA,生根率达到81.9%;7个微型月季品种中能够通过叶片直接发生不定芽的是‘灌木小伊甸园’,最适合的诱导培养基为MS+1.0mg/L TDZ+0.05mg/L NAA+10 mg/L Ag NO_(3)+100mg/L CH,暗培养12d,不定芽诱导率为23.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月季 快繁体系 激素 直接再生 不定芽
下载PDF
尤加利茎尖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5
作者 唐庆乐 覃国乐 +2 位作者 刘毅 徐圆圆 唐遒冥 《绿色科技》 2024年第3期97-101,共5页
尤加利是当前国内外鲜切花市场上重要的切叶材料,筛选其茎尖生长及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建立其组培快繁体系,可为尤加利组培苗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以尤加利无菌茎尖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基础培养基、6-BA、NAA组合及其浓度处理下尤加利组... 尤加利是当前国内外鲜切花市场上重要的切叶材料,筛选其茎尖生长及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建立其组培快繁体系,可为尤加利组培苗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以尤加利无菌茎尖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基础培养基、6-BA、NAA组合及其浓度处理下尤加利组培生长和生根情况,并对组培苗进行移栽试验。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是影响尤加利组培苗褐化和增殖的主要因子,NAA是影响尤加利组培苗生根的主要因子;1/4 WPM+6-BA1.3 mg/L+NAA0.1 mg/L组合处理下尤加利茎尖组培褐化率(2.63%)较低,增殖率(115.79%)和生根率(97.37%)均达到最大,移栽后幼苗健壮,叶色浓绿,移栽成活率可达73.71%。可见,1/4 WPM+6-BA1.3 mg/L+NAA0.1 mg/L+蔗糖15 g/L+琼脂6.0 g/L作为最佳培养基,可建立高效的尤加利茎尖组培快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加利 茎尖 组织培养 快繁体系
下载PDF
向海一号桑组培快繁技术优化
6
作者 顾美影 杨爱国 +1 位作者 李振洲 苏琳 《防护林科技》 2024年第1期31-34,共4页
为提高桑树育苗效率,以向海一号桑茎段为外植体,开展了腋芽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研究,优化了其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腋芽诱导培养最适培养基为MS+6-BA3.0 mg·L^(-1)+IAA0.1 mg·L^(-1),诱导率达78.3%;增殖培养的最... 为提高桑树育苗效率,以向海一号桑茎段为外植体,开展了腋芽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研究,优化了其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腋芽诱导培养最适培养基为MS+6-BA3.0 mg·L^(-1)+IAA0.1 mg·L^(-1),诱导率达78.3%;增殖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4/5MS(大量)+6-BA0.1 mg·L^(-1)+NAA0.15 mg·L^(-1),30 d左右平均增殖倍数达5.12;生根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大量)+1/4MS(铁盐)+IBA1.0 mg·L^(-1),生根率达82.5%左右,8 d开始生根,28 d后即可移栽炼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海一号桑 组织培养 快繁
下载PDF
基于茎段外植体的茶树组培苗快繁技术研究
7
作者 李家兴 朱俊彦 +6 位作者 张有泽 朱木兰 陈泓蓉 任露露 刘升锐 姚明哲 韦朝领 《茶叶学报》 2024年第1期28-36,共9页
【目的】目前,茶树组培苗繁育存在诱导出芽效率不高、繁殖系数较低等问题。因此,为提高茶树种质资源保存繁育效率,丰富保存手段与技术,建立一种高效、快速、实用的基于茎段外植体的茶树组织培养高效快繁技术体系非常必要。【方法】选用... 【目的】目前,茶树组培苗繁育存在诱导出芽效率不高、繁殖系数较低等问题。因此,为提高茶树种质资源保存繁育效率,丰富保存手段与技术,建立一种高效、快速、实用的基于茎段外植体的茶树组织培养高效快繁技术体系非常必要。【方法】选用来自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鲍家村群体种的一个国家级品种‘报春1号’作为研究试材,对该品种进行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探索,包括消毒、定芽诱导、不定芽诱导(I期和II期)、芽伸长、以及生根等阶段。【结果】离体快繁:最佳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3 mg·L^(-1)6-苄基腺嘌呤(6-BA),诱导率达82.2%;不定芽增殖I期最佳培养基为MS基础培养基(MS)+2 mg·L^(-1)6-BA+0.2 mg·L^(-1)萘乙酸(NAA),诱导率为77.78%,平均芽数为5.4个;不定芽增殖II期最佳培养基为MS+1 mg·L^(-1)6-BA+0.3 mg·L^(-1)NAA+2 mg·L^(-1)噻苯隆(TDZ),诱导芽数最多(平均值为10.43个),芽苗呈绿色,叶片舒展;不定芽伸长最佳培养基为MS+0.8 mg·L^(-1)6-BA+0.08 mg·L^(-1)NAA,伸长率为63.33%;不定根诱导培养基以1/2MS培养基+3 mg·L^(-1)IBA效果较佳。【结论】本研究结果建立了一种基于茎段外植体的茶树组织培养高效快繁技术,将对优良茶树品种的保存繁育及其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组培苗 组织培养 茎段外植体 高效快繁
下载PDF
柳叶马鞭草离体快繁体系建立
8
作者 王思思 蔡菊 +3 位作者 张涛 袁丹丹 杨秀柳 李岩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41,149,F0003,共9页
本研究以柳叶马鞭草盆栽苗为实验材料,探索其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将5~6 cm的带腋芽茎段以75%酒精与20%NaClO组合设计试验,发现用75%酒精消毒30 s, 20%NaClO消毒8 min的效果最好,7 d后污染率为12.78%,死亡率为4.44%,成活率达82.78%。将3~... 本研究以柳叶马鞭草盆栽苗为实验材料,探索其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将5~6 cm的带腋芽茎段以75%酒精与20%NaClO组合设计试验,发现用75%酒精消毒30 s, 20%NaClO消毒8 min的效果最好,7 d后污染率为12.78%,死亡率为4.44%,成活率达82.78%。将3~4 cm腋芽放在添加不同浓度6-BA、NAA的MS培养基中进行增殖诱导培养,发现在培养基为MS+1.5 mg/L 6-BA+0.10 mg/L NAA培养时,30 d后诱导率为100%,增殖系数达4.77,产生的丛生芽数目多。将3~4 cm的丛生芽剪成单芽,在培养基为MS+0.10 mg/L NAA进行培养时,15 d后株高差为4.64 cm,芽苗健壮且无枯萎现象。将长势好、高度5 cm左右的柳叶马鞭草无根苗置于培养基中探索IBA、NAA激素浓度,在MS+0.10 mg/L IBA+0.05 mg/L NAA条件下,15 d后生根率为100%,平均生根数为40.43,平均根长为3.27 cm;45 d后,平均根长为14.33 cm。进一步以蛭石代替琼脂作为基质,15 d后生根率为100%,平均根长可达4.50 cm, 45 d后平均根长可达42.33 cm,显著高于琼脂基质中的平均根长。自然光条件下炼苗4 d后,移栽至配比为V_(蛭石)∶V_(营养土)=1∶2的基质上,30 d后成活率为9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叶马鞭草 离体快繁 增殖
下载PDF
乌奴龙胆组培快繁体系研究
9
作者 鲁跃东 尼珍 央金拉姆 《西藏科技》 2024年第1期12-18,共7页
为了建立乌奴龙胆的组培快繁体系,该研究选用采自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羊达乡境内的乌奴龙胆植株进行组培快繁实验。实验对乌奴龙胆的合适外植体、HgCl2溶液最佳消毒时间、最佳不定芽诱导分化培养基、最佳生根培养基进行了筛选。... 为了建立乌奴龙胆的组培快繁体系,该研究选用采自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羊达乡境内的乌奴龙胆植株进行组培快繁实验。实验对乌奴龙胆的合适外植体、HgCl2溶液最佳消毒时间、最佳不定芽诱导分化培养基、最佳生根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带节茎段适合作为乌奴龙胆组培实验中的外植体,叶片块不适合作为外植体;HgCl2溶液最佳消毒时间为6min,平均未污染率为66.67%±3.33%,平均成活率为63.33%±3.33%;最佳不定芽诱导分化培养基为:P7处理组(MS+0.1g/L肌醇+30g/L蔗糖+5g/L琼脂粉+2.0mg/L 6-BA+1.0mg/L IAA pH5.6),平均芽增殖倍数为2.47±0.12,平均芽长度为17.07±1.56mm,平均未玻璃化率为80.00±5.57%;最佳生根培养基为:T5处理组(1/2MS+0.1g/L肌醇+30g/L蔗糖+5g/L琼脂粉+0.3mg/L NAA+0.3mg/L IBA pH5.6),平均生根率为100%,平均生根数为3.63±0.09条,平均根长度为39.03±0.30mm,平均根健康率为85.27%±1.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奴龙胆 组织培养 快繁
下载PDF
马铃薯脱毒与快繁技术
10
作者 胡伍军 《农机市场》 2024年第2期67-68,共2页
在马铃薯栽培管理期间,会因各种致病菌的入侵危害,影响产量与品质。马铃薯脱毒技术的应用可以生产出脱毒苗,并结合快繁技术实现优良无带病种薯培育,是确保马铃薯种植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 马铃薯 脱毒 快繁 组培 技术分析
下载PDF
马大杂交相思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11
作者 林佳佳 《安徽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选取马大杂交相思优树的当年生带嫩芽的枝条进行腋芽诱导、增殖、生根等研究,在保持马大杂交相思较高的增殖倍数前提下,缩短增殖周期,提高移栽存活率,繁育出健壮的相思组培苗,为杂交相思快速繁殖和推广奠定良好的基础。研究表明,最适宜... 选取马大杂交相思优树的当年生带嫩芽的枝条进行腋芽诱导、增殖、生根等研究,在保持马大杂交相思较高的增殖倍数前提下,缩短增殖周期,提高移栽存活率,繁育出健壮的相思组培苗,为杂交相思快速繁殖和推广奠定良好的基础。研究表明,最适宜的外植体消毒方式为75%酒精浸泡10 s,并用0.1%氯化汞处理10 min,存活率达到83%;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2 mg/L+蔗糖30 g/L,萌芽率达93.17%;最佳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6-BA 0.5 mg/L+NAA 0.1 mg/L+蔗糖30 g/L,增殖倍数可达3.32,增殖周期缩短至25d;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IBA 0.5 mg/L+IAA 0.1 mg/L+蔗糖15 g/L,生根率达91.33%;苗木驯化移栽30 d后成活率为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大杂交相思 增殖周期 组培快繁 玻璃苗
下载PDF
红凉伞愈伤组织诱导及快繁技术体系建立
12
作者 路艳 马明东 +1 位作者 曹慧 毛美琴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5-151,共7页
为解决药用观赏植物红凉伞野生资源匮乏、自然繁殖率低等问题,以红凉伞种子为材料,探讨取材时间、培养基、外植体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因素对无菌苗萌发、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建立红凉伞快繁技术体系。结... 为解决药用观赏植物红凉伞野生资源匮乏、自然繁殖率低等问题,以红凉伞种子为材料,探讨取材时间、培养基、外植体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因素对无菌苗萌发、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建立红凉伞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取材时间是红凉伞种子无菌培养的重要影响因素,3月取材的种子培养效果最佳,启动时间7 d,萌发率达93.68%;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是茎段,显著高于根和叶,最适培养基为MS+2,4-D 0.2 mg/L+NAA 0.5 mg/L+6-BA 0.2 mg/L,诱导率为93.33%。愈伤组织呈颗粒状、冰沙状、致密状3种形态;丛生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6-BA 2.0 mg/L+NAA 0.1 mg/L,诱导率为91.11%,增殖系数3.47,芽苗生长健壮;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5 mg/L,生根率为90.74%,平均根数4.6条,移栽成活率为7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凉伞 愈伤组织 丛芽诱导 离体快繁
下载PDF
红皮红肉火龙果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13
作者 陈华蕊 何书强 +5 位作者 李洪立 党志国 朱敏 冯振翠 杨子琴 陈业渊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5-140,共6页
为建立火龙果的组培快繁体系,以红皮红肉火龙果(Hylocereu polyrhizus)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合的外植体消毒的方法为75%酒精消毒20 s+2%次氯酸钠5 min+0.1%升汞10 min,其污染率为11.11%,成活率达73.33%。... 为建立火龙果的组培快繁体系,以红皮红肉火龙果(Hylocereu polyrhizus)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合的外植体消毒的方法为75%酒精消毒20 s+2%次氯酸钠5 min+0.1%升汞10 min,其污染率为11.11%,成活率达73.33%。诱导不定芽效果最好的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0.2 mg/L,诱导率为83.33%。添加6-BA 6.0 mg/L和NAA 0.1 mg/L有利于芽的增殖和分化,增殖系数可达5.9。最佳的壮苗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1 mg/L,虽然繁殖系数不高,但其不定芽生长粗壮。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IBA 0.6 mg/L+NAA 0.2 mg/L,生根率达到100%,平均每株生根数6.83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不定芽诱导 诱导率 组培快繁
原文传递
多肉植物东云系2个品种组培快繁技术初探
14
作者 陆琳 张天东 +6 位作者 柯燚 李涵 苗振 拔利超 杨平 李仕柳 曹桦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8期861-866,共6页
以东云系多肉植物品种HBG和阿姆斯特壮为试验材料,对外植体选择、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炼苗移栽等关键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总结出东云系多肉的组培快繁体系,为解决东云系多肉植物繁殖率低的问题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以... 以东云系多肉植物品种HBG和阿姆斯特壮为试验材料,对外植体选择、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炼苗移栽等关键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总结出东云系多肉的组培快繁体系,为解决东云系多肉植物繁殖率低的问题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以幼嫩花芽为外植体诱导效果最佳,非花期可选用嫩芽;适宜诱导东云系多肉植物愈伤组织及丛生芽的培养基为MS+0.6~0.8 mg/L 6-BA+0.3~0.4 mg/L NAA+30 g/L蔗糖+7 g/L琼脂,pH值5.8~6.0;适宜东云系多肉植物的增殖培养基为MS+0.4~0.6 mg/L 6-BA+0.2 mg/L NAA+30 g/L蔗糖+7 g/L琼脂,pH值5.8~6.0;适宜东云系多肉植物的生根培养基为MS+0.2~0.3 mg/L NAA+30 g/L蔗糖+7 g/L琼脂,pH值5.8~6.0;直接剪去生根苗根部后再进行扦插,能大大提高其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云系多肉 外植体 组织培养 快繁技术
下载PDF
香蕉吸芽组培快繁技术
15
作者 刘淑芳 侯慧锋 +1 位作者 王海荣 陈杏禹 《烟台果树》 2023年第2期27-28,共2页
本文从外植体的采集与处理、初代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驯化移栽及组培快繁的影响因素等方面介绍了香蕉吸芽组织培养技术,以期为香蕉良种繁育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香蕉 吸芽 组培快繁
下载PDF
马来沉香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16
作者 刘德浩 陈智涛 +3 位作者 舒夏竺 周小峰 黄竞中 廖文莉 《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14-16,41,共4页
以马来沉香半木质化茎段为外植体开展组织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马来沉香适宜的初代培养基为1/2MS+6-BA0.7 mg/L+NAA0.1 mg/L,继代培养基为1/2MS+6-BA0.1 mg/L+NAA0.1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3 mg/L+NAA 2.0 mg/L培养3天后移入1/2MS... 以马来沉香半木质化茎段为外植体开展组织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马来沉香适宜的初代培养基为1/2MS+6-BA0.7 mg/L+NAA0.1 mg/L,继代培养基为1/2MS+6-BA0.1 mg/L+NAA0.1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3 mg/L+NAA 2.0 mg/L培养3天后移入1/2MS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增值系数为2.5倍,生根率为77.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沉香 组织培养 快繁
下载PDF
‘金标’玉簪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17
作者 谢树章 杨小艳 +1 位作者 吴红 韩垚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7期57-60,共4页
为筛选玉簪外植体最佳消毒灭菌处理方式,寻找适合‘金标’玉簪组培快繁的不定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和生根诱导最佳培养基配方,以‘金标’玉簪腋芽为外植体,进行了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腋芽处理为0.1%HgCl2溶液消毒15 min;不定芽最... 为筛选玉簪外植体最佳消毒灭菌处理方式,寻找适合‘金标’玉簪组培快繁的不定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和生根诱导最佳培养基配方,以‘金标’玉簪腋芽为外植体,进行了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腋芽处理为0.1%HgCl2溶液消毒15 min;不定芽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5 mg/L 6-BA)+(0.50 mg/L NAA);丛生芽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是MS+(4 mg/L 6-BA)+(0.50 mg/L NAA),增殖系数达到4.12;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 MS+(0.50 mg/L IBA),生根率达到96.67%。将组培苗采用草炭∶珍珠岩(3∶1)作为基质移栽至育苗盘中,根据环境条件进行适时喷淋和遮阴,移栽成活率达到94.5%,建立了‘金标’玉簪组培快繁体系,可为‘金标’玉簪进行种苗繁殖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簪 组培快繁 植物生长调节剂 增殖
下载PDF
酸樱桃离体快繁体系研究
18
作者 杨囡君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79-85,共7页
以酸樱桃为试材,取其春梢、秋梢或实生苗的茎尖或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添加3种不同浓度的激素6-BA、IBA、NAA,进行组织培养离体快繁技术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酸樱桃的茎尖(或带腋芽的茎段)用浓度75%乙醇消毒30 s,再用浓度0.1%升汞消毒7... 以酸樱桃为试材,取其春梢、秋梢或实生苗的茎尖或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添加3种不同浓度的激素6-BA、IBA、NAA,进行组织培养离体快繁技术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酸樱桃的茎尖(或带腋芽的茎段)用浓度75%乙醇消毒30 s,再用浓度0.1%升汞消毒7 min,接种成活率可达82.9%.酸樱桃生长的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IBA 0.2 mg·L^(-1),增殖系数为4.5.最佳生根培养条件有两种:1)IBA 100 mg·L^(-1)浸蘸植株20 min或IBA 200 mg·L^(-1)浸蘸5 min,生根率均达到100%,根长5.1 cm-8.9 cm.2)1/2 MS+IBA 0.5 mg·L^(-1),生根率为71.4%,平均根长为2.1 cm;最佳移栽基质为蛭石,成活率可达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樱桃 离体快繁 组织培养
下载PDF
‘紫叶白桦’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19
作者 王丽波 张宏斌 +2 位作者 田增智 张惠华 吴海红 《辽宁林业科技》 2023年第6期24-27,共4页
为建立‘紫叶白桦’组培快繁体系,以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的侧芽为外植体,采用芽直接增生途径开展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0.1%升汞最佳灭菌时间为3 min;诱导率较佳的培养基为WPM+6-BA 0.3 mg·L^(-1)+NAA 0.05 mg·L^(-1)+蔗... 为建立‘紫叶白桦’组培快繁体系,以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的侧芽为外植体,采用芽直接增生途径开展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0.1%升汞最佳灭菌时间为3 min;诱导率较佳的培养基为WPM+6-BA 0.3 mg·L^(-1)+NAA 0.05 mg·L^(-1)+蔗糖30 g·L^(-1)+琼脂粉5 mg·L^(-1)和WPM+6-BA 0.5 mg·L^(-1)+NAA 0.01 mg·L^(-1)+蔗糖30 g·L^(-1)+琼脂粉5 mg·L^(-1),诱导率分别达到98.21%和95.46%,两者差异不显著;最佳增殖培养基为WPM+6-BA 0.1 mg·L^(-1)+NAA 0.01 mg·L^(-1)+蔗糖30 g·L^(-1)+琼脂粉5 mg·L^(-1),增殖系数为8;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2 mg·L^(-1),生根率为91.34%;较佳移栽基质为珍珠岩+草炭(1:1)和蛭石+草炭(1:1),移栽后15 d新根发生率分别达到96.24%和93.45%。该研究结果可为‘紫叶白桦’的规模化快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叶白桦’ 组培 快繁 再生
下载PDF
梨矮化砧木中矮1号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艺衡 冯静涵 +7 位作者 于春亮 李涛 李金斗 赵健霄 张海霞 张玉星 马辉 许建锋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41,共10页
为建立一种增殖系数高、生根效果好的梨矮化砧木中矮1号的组培快繁技术,本试验以中矮1号组培苗为试材,分别对其快繁的外植体种类、消毒方式、继代培养基配方、生根培养基配方和生根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筛选。结果表明,一年生枝条水培萌发... 为建立一种增殖系数高、生根效果好的梨矮化砧木中矮1号的组培快繁技术,本试验以中矮1号组培苗为试材,分别对其快繁的外植体种类、消毒方式、继代培养基配方、生根培养基配方和生根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筛选。结果表明,一年生枝条水培萌发的叶芽和无花芽混合芽更适合作为中矮1号的外植体,最佳消毒方式为:75%酒精30 s→0.1%升汞3 min→无菌水30 s。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30 g/L蔗糖+1.8 mg/L 6-BA+0.1 mg/L NAA+0.2 mg/L GA_(3)+7 g/L琼脂、pH=6.0,平均增殖系数为5.52;6-BA对继代增殖的影响最大,主要影响增殖系数、苗高、叶片数和节间数,NAA主要影响芽长和节间长度,GA_(3)对芽长、苗高和节间长度也有一定影响。两步生根法生根培养效果优:先在配方为1/2MS+15 g/L蔗糖+1.0 mg/L IBA+0.4 mg/L IAA+0.6 mg/L NAA+7 g/L琼脂、pH=6.0的培养基上培养7天(前5天为暗培养),后转入无激素培养基培养,平均生根率达72.22%;活性炭(AC)对生根培养的影响最大,0.5、1.0 g/L AC均会抑制其生根,IBA主要影响生根率,IAA主要影响根数和根长,NAA主要影响生根所需天数。生根培养前期进行暗培养的生根效果要好于强光、弱光、微光培养;刚完成继代培养的幼嫩苗更适合中矮1号的生根培养。本试验建立的中矮1号组培快繁技术,可为优质品种保存和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砧木 中矮1号 组培快繁 外植体 增殖系数 生根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