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念珠菌IgG抗体方法的建立与性能评估
1
作者 李静静 王雪琦 +3 位作者 孙娅顺 赵思琪 刘春龙 钟成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9-394,共6页
目的:基于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建立一种即时检测念珠菌甘露聚糖IgG抗体的方法。方法:依据间接法原理建立念珠菌甘露聚糖IgG抗体检测体系,并参照美国临床试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批准指南进行分析性能评估。结果:生物素标记念珠菌甘露聚糖抗... 目的:基于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建立一种即时检测念珠菌甘露聚糖IgG抗体的方法。方法:依据间接法原理建立念珠菌甘露聚糖IgG抗体检测体系,并参照美国临床试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批准指南进行分析性能评估。结果:生物素标记念珠菌甘露聚糖抗原与碱性磷酸酶标记抗人IgG抗体工作液浓度均为1μg/ml;检测方法空白限为5.20 AU/ml;检出限为5.50 AU/ml;试剂精密度与重复性变异系数(CV)均<10%;检测方法与常见特异性抗体无交叉反应;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及胆红素对临床样本均无显著影响;检测方法与ELISA法总体符合率为90%,Kappa值=0.80,回归分析与偏差分析结果均表明两种方法有较强一致性(R2=0.9898)。结论:本研究所建立检测体系性能均符合临床辅助诊断技术相关要求,适用于血清样本中念珠菌甘露聚糖IgG抗体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igg抗体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 性能分析
下载PDF
念珠菌IgG抗体与1-3-β-D葡聚糖检测对侵袭性念珠菌病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邓杰伦 袁余 +1 位作者 邓劲 马莹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1年第8期1163-1166,共4页
目的探讨念珠菌IgG抗体检测与1-3-β-D葡聚糖检测对侵袭性念珠菌病(IC)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6例血清,其中34例为IC确诊病例(确诊组),22例为排除深部真菌感染的住院患者血清(对照组)。56例血清标本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念... 目的探讨念珠菌IgG抗体检测与1-3-β-D葡聚糖检测对侵袭性念珠菌病(IC)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6例血清,其中34例为IC确诊病例(确诊组),22例为排除深部真菌感染的住院患者血清(对照组)。56例血清标本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念珠菌IgG抗体浓度,用动态显色法检测1-3-β-D葡聚糖含量(真菌G实验),分析两种方法诊断IC的效能。结果念珠菌IgG抗体检测的敏感性为70.6%,特异性为95.5%,准确度为80.4%;真菌G实验敏感性为38.2%,特异性为77.3%,准确度为53.6%。结论念珠菌IgG抗体检测对IC的诊断性能优于真菌G实验;联合两种检测方法,能提高检测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念珠菌 念珠菌igg抗体 1-3-β-D葡聚糖
下载PDF
念珠菌甘露聚糖抗原和IgG抗体在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韦小荣 王柏莲 +1 位作者 黄丽秀 郭玲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15期118-120,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念珠菌甘露聚糖(Mn)抗原和IgG抗体在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113例疑似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作为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患者念珠菌特异性IgG抗体、Mn抗原... 目的探讨念珠菌甘露聚糖(Mn)抗原和IgG抗体在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113例疑似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作为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患者念珠菌特异性IgG抗体、Mn抗原,并以无菌体液培养或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分析念珠菌IgG抗体、Mn抗原及联合检测对侵袭性念珠菌的诊断效能。结果113例疑似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经金标准确诊105例,确诊率为92.92%。Mn抗原确诊89例,与金标准诊断符合率为78.76%;IgG抗体确诊96例,诊断符合率为83.19%联合检测确诊102例,诊断符合率为93.81%。ROC曲线结果显示,Mn抗原、IgG抗体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最高,分别为95.24%、75.00%,AUC为0.894。结论念珠菌IgG抗体用于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中可获得较高的诊断符合率,联合Mn抗原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效能,可指导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甘露聚糖抗原 念珠菌igg抗体 侵袭性念珠菌 诊断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