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怀地黄种栽繁育关键技术
1
作者 董娟 路翠红 徐艳霞 《农村新技术》 2024年第3期13-15,共3页
怀地黄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为我国四大怀药之一,主产于河南省焦作市怀庆府辖区一带,其以疗效独特、质量佳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怀地黄主要含梓醇、生物碱、氨基酸、地黄素等药用成分,是多种方剂配伍用药及中成药的主要原料。... 怀地黄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为我国四大怀药之一,主产于河南省焦作市怀庆府辖区一带,其以疗效独特、质量佳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怀地黄主要含梓醇、生物碱、氨基酸、地黄素等药用成分,是多种方剂配伍用药及中成药的主要原料。怀地黄栽培历史悠久,种栽质量是保证怀地黄生产的基础。怀地黄种栽繁育分为春地黄栽和秋地黄栽两种,为提高怀地黄种栽质量和产量,以下对怀地黄种栽繁育的关键技术进行提炼,供种植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剂配伍 怀地黄 河南省焦作市 怀庆府 药用成分 种栽 玄参科 中成药
下载PDF
怀地黄新品种怀地6号
2
作者 杨洁 赵荣兵 王金艳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2期21-21,共1页
怀地6号全生育期220天左右,出苗整齐,苗势壮。叶片半直立、大小中等、勺形,叶色灰绿,叶尖椭圆,叶脉凹陷,叶面有明显凹凸,叶缘波浪状,叶基楔形。块根纺锤形,表皮橘红色,芯白色,呈菊花形放射状,一般每株有块根3~4个。抗性强,耐寒性好,遗... 怀地6号全生育期220天左右,出苗整齐,苗势壮。叶片半直立、大小中等、勺形,叶色灰绿,叶尖椭圆,叶脉凹陷,叶面有明显凹凸,叶缘波浪状,叶基楔形。块根纺锤形,表皮橘红色,芯白色,呈菊花形放射状,一般每株有块根3~4个。抗性强,耐寒性好,遗传性状具有特异性、稳定性、一致性。该品种块根整体粗大均匀,块根长7~10厘米、直径4~6厘米,适宜机械化收获。焙干率高,鲜干重比为3.9∶1,药材指标检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指标要求。一般亩产鲜地黄4300公斤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地黄 怀地黄 机械化收获 半直立 波浪状 橘红色 耐寒性
下载PDF
怀地黄不同炮制品中5种成分差异的研究
3
作者 王新民 黄小婉 +1 位作者 杨影影 魏志华 《现代牧业》 2023年第3期8-11,17,共5页
采用甲醇超声和加热回流两种方式制得生地黄、熟地黄、生地炭和熟地炭等4种怀地黄炮制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梓醇、地黄苷A、地黄苷D、毛蕊花糖苷和5-羟甲基糠醛等有效成分的含量。生地黄经炮制后,其炮制品中的梓醇、地黄苷A、地... 采用甲醇超声和加热回流两种方式制得生地黄、熟地黄、生地炭和熟地炭等4种怀地黄炮制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梓醇、地黄苷A、地黄苷D、毛蕊花糖苷和5-羟甲基糠醛等有效成分的含量。生地黄经炮制后,其炮制品中的梓醇、地黄苷A、地黄苷D和毛蕊花糖苷含量减少,而5-羟甲基糠醛含量增加。甲醇超声制得的地黄炮制品中的梓醇、地黄苷D和毛蕊花糖苷含量高于加热回流法制得的地黄炮制品,而5-羟甲基糠醛含量低于加热回流法制得的地黄炮制品。超声处理生地黄中梓醇含量最高,为1.18%(超声提取),加热回流处理熟地炭中梓醇含量最低,为0.31%。甲醇超声制得的生地黄炮制品中地黄苷A、地黄苷D和毛蕊花糖苷含量分别为0.17%、0.65%和0.03%,而加热回流制得的熟地炭中5-羟甲基糠醛含量为0.23%。建议采用超声提取法测定地黄药材有效成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地黄 炮制品 提取方法 有效成分
下载PDF
地黄新品种“怀地黄9号”优质高产栽培和初加工
4
作者 郑和平 刘永康 +1 位作者 徐艳霞 董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0107-0110,共4页
“怀地黄9号”是温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地下块根数适中、个大的“星科1号”地黄品种为母本,抗病能力强的“金九”地黄品种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选育出的地黄新品种,2020年通过了河南省中药材品种鉴定专业委员会鉴定(编号:豫中药品鉴202... “怀地黄9号”是温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地下块根数适中、个大的“星科1号”地黄品种为母本,抗病能力强的“金九”地黄品种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选育出的地黄新品种,2020年通过了河南省中药材品种鉴定专业委员会鉴定(编号:豫中药品鉴2020009)。该品种中抗轮纹病和纹枯病,抗寒性好,块根呈纺锤形,表皮桔黄色,芯白色呈菊花形放射状,一般为3~5个,块根整体粗大均匀,焙干率高,鲜干重比4.3: 1,亩产鲜地黄3977.36~4143.69 kg,浸出物为82.1%,超过国家规定标准(65.0%)26.3%;梓醇含量为2.47%,超过国家规定标准(0.20%)12.35倍;毛蕊花糖苷含量为0.122%,超过国家规定标准(0.020%)6.1倍。因此,该品种具有抗逆、高产、品质好的特点,种植效益高,具有较广的推广前景。现将该品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生产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地黄9号 优质 高产 栽培
下载PDF
怀地黄新品种怀地6号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5
作者 杨洁 赵荣兵 +4 位作者 宋爱青 刘梦婕 王金艳 刘骏 李庆利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11期202-204,共3页
怀地黄怀地6号抗性强、耐寒性好,块根整体粗大均匀,亩产鲜地黄4300 kg左右,适宜在河南地黄产区种植。本文作者从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和贮藏等方面阐述了怀地6号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其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怀地黄 怀地6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怀地黄不同品种根部特征和有效成分含量比较 被引量:20
6
作者 李建军 孙华 +2 位作者 王太霞 张重义 高致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0-142,共3页
以怀地黄6个栽培品种为材料,初步探讨了怀地黄不同品种的根部性状和品质性状.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测量了怀地黄6个主流栽培品种的块根外观性状,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并测量不同品种块根的解剖结构,微量元素和梓醇含量的测定分别用荧光光... 以怀地黄6个栽培品种为材料,初步探讨了怀地黄不同品种的根部性状和品质性状.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测量了怀地黄6个主流栽培品种的块根外观性状,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并测量不同品种块根的解剖结构,微量元素和梓醇含量的测定分别用荧光光度计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表明怀地黄不同品种梓醇含量、单株块根鲜重和块根中木质部的面积都有明显差异,梓醇含量和块根中木质部的比例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地黄 品种 微量元素 梓醇
下载PDF
怀地黄试管苗脱毒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李明军 张晓丽 +6 位作者 杜琳 陈建军 赵喜亭 刘杰 周娜 涂荣涛 郭丹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3-106,共4页
对怀地黄试管苗的脱毒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以MS为基本培养基并附加适宜浓度细胞分裂素(6-BA0.5 mg·L^-1或KT0.5 mg·L^-1)时,茎尖成苗率最高(75%),出愈率较低(20%);切离的茎尖大小为0.2-0.5 mm时,既能保证较高的... 对怀地黄试管苗的脱毒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以MS为基本培养基并附加适宜浓度细胞分裂素(6-BA0.5 mg·L^-1或KT0.5 mg·L^-1)时,茎尖成苗率最高(75%),出愈率较低(20%);切离的茎尖大小为0.2-0.5 mm时,既能保证较高的脱毒率又可保证较高的成苗率;两次切离茎尖并与热处理相结合,试管苗的脱毒率最高(96%-100%),建立了一种有效的怀地黄脱毒方法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地黄 茎尖培养 热处理 成苗率 脱毒率
下载PDF
怀地黄块根的形态发生和结构发育 被引量:38
8
作者 王太霞 李景原 胡正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7期1217-1223,共7页
观察了怀地黄 Rehmannia glutinosa cv.H ueichingensis Hsiao. 块根的形态发生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结构变化 .采用怀地黄的传统栽培方法 ,即用上一年的块根作母根进行繁殖 ,分别从母根和不定芽的茎基部发生不定根 .怀地黄不定根的... 观察了怀地黄 Rehmannia glutinosa cv.H ueichingensis Hsiao. 块根的形态发生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结构变化 .采用怀地黄的传统栽培方法 ,即用上一年的块根作母根进行繁殖 ,分别从母根和不定芽的茎基部发生不定根 .怀地黄不定根的初生结构和维管形成层的发生与一般双子叶植物相同 ,但其次生生长却有两种方式 ,即正常次生生长和异常次生生长 .一类不定根的形成层产生的次生结构与一般双子叶植物相同 ,即次生木质部中主要是导管 ,而薄壁细胞较少 .这类不定根其次生生长为正常次生生长 normal secondary growth ,是担负吸收和固着作用的正常根 .另一种类型的不定根 ,其形成层产生的次生木质部含有大量的薄壁细胞 ,少量的导管分散在薄壁细胞之间 .这种次生生长为异常次生生长 anom alous secondary growth ,从而使不定根膨大 ,形成块根 .因此 ,怀地黄的药用部分在起源和结构上都属于根的性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地黄 块根 形态学 解剖学 异常结构
下载PDF
怀地黄85-5品种内遗传多样性的RAPD和ISSR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周延清 牛敬媛 +11 位作者 田苗苗 李振勇 崔天星 邵大晓 李丙亮 冯艳铭 李智涛 李争 王天亮 范喜梅 李敏 申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6-139,共4页
采用CTAB法提取了怀地黄85-5品种16个单株的基因组DNA,使用紫外分析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纯度和大小,利用RAPD及ISSR分析其品种内遗传多样性.从24个RAPD引物和43个ISSR引物中分别筛选出具有稳定多态性条带的RAPD引物3个和ISSR引物2个... 采用CTAB法提取了怀地黄85-5品种16个单株的基因组DNA,使用紫外分析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纯度和大小,利用RAPD及ISSR分析其品种内遗传多样性.从24个RAPD引物和43个ISSR引物中分别筛选出具有稳定多态性条带的RAPD引物3个和ISSR引物2个,分别对16个单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3个RAPD引物共扩增出7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4个,多态性比率为57.14%.2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7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1个,多态性比率为64.7%.结果表明,怀地黄85-5品种内存在遗传差异,但遗传多样性比地黄品种间的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地黄 RAPD ISSR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怀地黄营养器官中梓醇的积累动态 被引量:35
10
作者 王太霞 李景原 胡正海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8-209,共2页
目的 揭示梓醇在怀地黄不同营养器官中的积累规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 在怀地黄根、茎和叶 3种营养器官中都含有梓醇 ,但不同器官中梓醇含量有显著差异。其中 ,茎、叶中梓醇含量较高 ,块根中梓醇含量较低。在同一营养器官中... 目的 揭示梓醇在怀地黄不同营养器官中的积累规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 在怀地黄根、茎和叶 3种营养器官中都含有梓醇 ,但不同器官中梓醇含量有显著差异。其中 ,茎、叶中梓醇含量较高 ,块根中梓醇含量较低。在同一营养器官中梓醇积累呈现规律性变化。幼叶梓醇含量低 ,随着叶发育成熟 ,其梓醇含量逐渐增高。在块根中梓醇含量随着块根的发育增粗逐渐增高。结论 怀地黄块根有效成分的含量高峰与其产量高峰一致 ,都在11月初地上部分枯萎时 ,因此 ,此时应为怀地黄的适宜采收期 ,与传统的怀地黄采收期相吻合。叶和茎中也含有梓醇 ,且含量高于块根 ,因此 ,建议对怀地黄地上部分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地黄 营养器官 梓醇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怀地黄块根内含梓醇结构的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太霞 司源 +1 位作者 李景原 胡正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28-931,共4页
应用半薄切片、组织化学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梓醇在地黄块根中的贮存位置及其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地黄块根的韧皮部和木质部的薄壁细胞是梓醇的贮存场所。
关键词 怀地黄 块根 梓醇 组织化学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怀地黄SRAP分子标记体系的建立与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被引量:14
12
作者 谷凤平 周春娥 +4 位作者 路淑霞 姚换灵 王芳 段红英 周延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5-178,共4页
以怀地黄DNA为模板,进行SRAP反应条件的优化及DNA指纹图谱构建,优化的反应体系为:25μL的体积中,模板DNA 20 ng,Mg2+浓度2.5 mmol.L-1,上下游引物各0.36μmol.L-1,dNTPs 0.30 mmol.L-1,Taq DNA酶2.0 U.构建了怀地黄23个品种的DNA指纹图... 以怀地黄DNA为模板,进行SRAP反应条件的优化及DNA指纹图谱构建,优化的反应体系为:25μL的体积中,模板DNA 20 ng,Mg2+浓度2.5 mmol.L-1,上下游引物各0.36μmol.L-1,dNTPs 0.30 mmol.L-1,Taq DNA酶2.0 U.构建了怀地黄23个品种的DNA指纹图谱,为怀地黄品种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质量综合评价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地黄 SRAP扩增体系优化 SRAP DNA指纹图谱
下载PDF
怀地黄茎尖培养和植株再生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薛建平 张爱民 +2 位作者 李明军 谢桂英 李友勇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研究怀地黄茎尖培养技术 ,为怀地黄茎尖脱毒苗建立最佳培养条件。方法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将怀地黄茎尖分别在不同组合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诱导其成为完整植株。结果 怀地黄茎尖在MS +6 -BA0 .3mg·L-1+NAA0 .0 2mg .L... 目的 研究怀地黄茎尖培养技术 ,为怀地黄茎尖脱毒苗建立最佳培养条件。方法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将怀地黄茎尖分别在不同组合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诱导其成为完整植株。结果 怀地黄茎尖在MS +6 -BA0 .3mg·L-1+NAA0 .0 2mg .L-1+GA0 .1mg·L-1培养基上能生长成健壮苗 ;在MS +PP3 3 3 1培养基上能生成健壮根系 ,长成完全小植株。结论 利用怀地黄茎尖在合适的培养基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地黄 茎尖 再生植株 植物组织培养
下载PDF
怀地黄玻璃化和包埋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明军 周娜 +3 位作者 刘杰 张晓丽 李萍 张楠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7-610,共4页
比较了玻璃化与包埋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怀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Gaertn.)Libosch]‘85-5’带芽茎段的效果。结果表明:4℃低温锻炼5d,在添加二甲基亚砜(DMSO)和乙酰胺的培养基中预培养3d,60%PVS2室温装载25min,PVS20℃脱水30min时,玻... 比较了玻璃化与包埋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怀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Gaertn.)Libosch]‘85-5’带芽茎段的效果。结果表明:4℃低温锻炼5d,在添加二甲基亚砜(DMSO)和乙酰胺的培养基中预培养3d,60%PVS2室温装载25min,PVS20℃脱水30min时,玻璃化和包埋玻璃化两种保存方法均得到本试验条件下最佳结果;两种方法相比,玻璃化法的存活率和再生率均较包埋玻璃化法高,前者的存活率(88.92%)和再生率(64.29%)分别是后者的1.38倍和2.41倍。可见,采用超低温保存怀地黄种质资源是可行的,且玻璃化法优于包埋玻璃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地黄 带芽茎段 玻璃化 包埋玻璃化 超低温保存
下载PDF
怀地黄的降压镇静抗炎作用及有效部分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刘鹤香 曹中亮 +1 位作者 常东明 吴尚魁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目的探讨怀地黄降压、镇静、抗炎作用的有效部分。方法用怀地黄的乙醚、乙醇、水提取物分别进行动物实验,以观察其药理作用,将水提取物分离得到中性、酸性、碱性提取物,分析其有效部分。结果怀地黄的水提取物有显著降压、镇静、抗炎... 目的探讨怀地黄降压、镇静、抗炎作用的有效部分。方法用怀地黄的乙醚、乙醇、水提取物分别进行动物实验,以观察其药理作用,将水提取物分离得到中性、酸性、碱性提取物,分析其有效部分。结果怀地黄的水提取物有显著降压、镇静、抗炎作用(P<0.01),而乙醚、乙醇提取物无这种作用。怀地黄水提取物的酸性部分有上述药理作用(P<0.05),而中性、碱性部分作用不显著。水提取物酸性部分主要含甙类、生物碱类及磷酸等成分。结论怀地黄的降压、镇静、抗炎作用的有效成分存在于水提取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地黄 降压作用 镇静作用 抗炎作用 药理
下载PDF
怀地黄分生组织培养脱病毒及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邵春月 高山林 +2 位作者 陈峰 张晓霞 任斌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58-261,共4页
采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了怀地黄的脱病毒试管苗。通过基本培养基和激素配比试验,筛选出最佳的培养基组成,用于脱病毒苗的快速繁殖。建立了怀地黄根尖染色体鉴定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诱导丛生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6-卞基腺嘌呤(... 采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了怀地黄的脱病毒试管苗。通过基本培养基和激素配比试验,筛选出最佳的培养基组成,用于脱病毒苗的快速繁殖。建立了怀地黄根尖染色体鉴定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诱导丛生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6-卞基腺嘌呤(6-BA)0.5mg/L+萘乙酸(NAA)0.1mg/L+6-糠氨基嘌呤(KT)0.05mg/L,技术上达到了快速繁殖规模生产的要求。诱导试管苗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吲哚乙酸(IAA)0.05mg/L。用电子显微镜进行了反复的病毒检测,证明脱病毒彻底,脱毒试管苗将作为今后提供无病毒优质种苗的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地黄 脱病毒 组织培养 染色体鉴定
下载PDF
培养基成分对怀地黄试管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明军 杜琳 +2 位作者 赵喜亭 张晓丽 张楠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89-1392,共4页
目的降低怀地黄试管苗的生产成本,为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比较1/2MS和MS、自来水和蒸馏水、白砂糖和蔗糖对怀地黄试管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1/2MS培养基和MS培养基对怀地黄试管苗根数、鲜质量、干质量和叶绿素的量有极显著影响... 目的降低怀地黄试管苗的生产成本,为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比较1/2MS和MS、自来水和蒸馏水、白砂糖和蔗糖对怀地黄试管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1/2MS培养基和MS培养基对怀地黄试管苗根数、鲜质量、干质量和叶绿素的量有极显著影响,对叶片数有显著影响,1/2MS培养基明显优于MS培养基。自来水和蒸馏水对试管苗根部、冠部、鲜质量增量、干质量和叶绿素的量均有显著性影响,试管苗在添加蒸馏水的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明显优于添加自来水。白砂糖和蔗糖对试管苗根部、冠部、鲜质量增量和干质量的影响不大,但对叶绿素的量有极显著影响,选用蔗糖作为碳源时,其叶片的叶绿素的量更高。结论1/2MS可以取代MS,白砂糖可以取代蔗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地黄 试管苗 MS 自来水 蒸馏水 白砂糖 蔗糖
下载PDF
怀地黄根际土壤水提物的GC-MS分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郝群辉 刘红彦 +1 位作者 王飞 张玉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8-80,共3页
采用GC-MS分析方法,鉴定了怀地黄根际土壤的水提物。结果表明,怀地黄根际土壤含有12种特有的化感物质,它们是邻苯二甲酸正丁酯、邻苯二甲酸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2-甲氧基-5-(1-丙烯基)苯酚、苯丙烯酸、苯甲酸、1-十八醇、1-二... 采用GC-MS分析方法,鉴定了怀地黄根际土壤的水提物。结果表明,怀地黄根际土壤含有12种特有的化感物质,它们是邻苯二甲酸正丁酯、邻苯二甲酸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2-甲氧基-5-(1-丙烯基)苯酚、苯丙烯酸、苯甲酸、1-十八醇、1-二十一醇、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3-甲基-4-羟基苯乙酸、邻苯二甲酸癸基辛酯和邻苯二甲酸异癸基辛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地黄 根际土壤 化感物质 气质分析
下载PDF
怀地黄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形成及其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明军 张晓丽 +2 位作者 陈明霞 徐鑫 杜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2-75,共4页
对怀地黄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形成及其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1/2MS+6-BA0.5mg/L培养基有利于怀地黄块茎诱导形成无菌苗。单独使用2,4-D有利于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但不利于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2,4-D和6-BA配合使用时,对愈伤组织... 对怀地黄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形成及其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1/2MS+6-BA0.5mg/L培养基有利于怀地黄块茎诱导形成无菌苗。单独使用2,4-D有利于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但不利于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2,4-D和6-BA配合使用时,对愈伤组织的增殖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当2,4-D浓度为1.0mg/L时,随6-BA浓度的增加,愈伤组织的生成量也增加,其中,以MS+2,4-D1.0mg/L+6-BA0.4mg/L培养基诱导的愈伤组织的量为最大,且呈黄色、疏松、颗粒状。愈伤组织诱导形成期间可溶性糖含量在不同培养基中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达到峰值后再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地黄 叶片 愈伤组织 可溶性糖
下载PDF
怀地黄补血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袁媛 侯士良 +1 位作者 连天顺 韩玉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66-368,共3页
通过生、熟怀地黄对小鼠失血性贫血的治疗及对骨髓造血细胞CFU-S、CFU-E培养的影响,了解到地黄可促进血虚动物RBC、Hb的恢复,加快CFU-S、CFU-E的增殖、分化,具显著的“生血”作用。
关键词 怀地黄 补血 骨髓造血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